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_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关系,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_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5篇
【摘要】:古老而神秘的南方丝绸之路,跨越崇山峻岭迤逦而来,从这里向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地域延伸。
历史 文化名城腾冲,是这条古道通往国外的边境口岸,是西南内陆最先对外开放的地区。几千年来的商贸、文化交流,使这个"极边第一城"成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成为翡翠集散中心,成为云南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成为云南第一侨乡。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碰撞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腾越文化,使腾冲以" 文献 名邦"著称于世。古道悠悠,串起无数流光溢彩的名城胜迹。人文景观与 自然 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本文试对腾越文化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做一定的分析,以期对腾越文化的 科学 开发和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腾越文化地理环境关系 文:寸玉洪彭安菊 一、中关键词语的界定:
腾冲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腾冲人民赖以生存和 发展 的地球表层","腾冲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 经济 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相互重叠、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 腾越文化:是指腾冲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
二:腾冲概况 腾冲历史悠久,西汉时称滇越,东汉属永昌郡。隋唐置羁縻州,南诏置(车文)化府,后改藤充府,元宪宗三年(1253)设腾冲府。后几经更名,于民国2年(1913)改为腾冲县。民国31年(1942)5月,腾冲被日军侵占,1944年9月14日腾冲光复。
历史上,腾冲是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著名的"博南古道"就是从现在的四川成都经云南昆明、大理、保山,通过腾冲口岸转向缅甸的密支那、印度的华氏城(今巴特那)、巴基斯坦的咀义始罗(今拉瓦尔第)和阿富汗的布尔,进而通向前苏联的塔什干的一条繁荣兴旺的通道。1945年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就是在这条古丝绸道上扩建修通,车辆直通到印度的加尔各答,使腾冲成为通往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重要口岸。自西汉以来,腾冲就成了工商云集的地方和重要的通商口岸。1890年清政府同缅甸签订了《滇缅商务条约》,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到清末和民国初年,腾冲商贸进入旺盛时期,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以腾冲口岸为依托的跨国商行和内陆各地分公司。以1930年为例,当时的进出口总值就达400~600万两关平银,进口商品约200种,出口商品约80种,年进出口商品为8~9万驮,使腾冲成为各种物资的集散地和原料加工及轻工产品生产地。同时,商贸的发展也促进了腾冲民族 工业 的发展,1930年办起了"名扬烟草公司"之后,又相继办起了织布厂、火柴厂、制革厂、印刷厂、发电厂、电池厂、肥皂厂等。在 中国 历史上,腾冲还首开翡翠加工先河,众多的玉器加工作坊,众多的玉匠及精细的玉器,使腾冲成了东南亚著名的珠宝玉器集散地。1939年全县人口就超过30万人,"昔日繁华百宝街,雄商大贾挟资来"的说法就是腾冲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此外,在长期的贸易活动中,大批腾冲人到海外经商,侨居世界各地,使腾冲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商贸关系日益密切,不断扩大。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缘,其地理坐标为东经98°05′-98°46′,北纬24°38′-25°52′,距省会昆明760千米,与缅甸山水相连,距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217千米,国境线长148.075千米。县境内东西宽69千米,南北长137千米,总面积5845平方千米,有耕地面积137.78万亩。全县有21(2001年前为22)个乡镇,22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2730个村民小组。2003年末总人口60.8万人,有汉、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景颇、瑶、藏、布郎、阿昌、怒、普米、德昂、独龙、蒙古、基诺、水、满、布依等23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4%。腾冲县在四周少数民族聚居地中,是唯一以汉族为主体的县。1984年,腾冲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和省级对外开放口岸;
2000年,腾冲猴桥口岸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一类口岸。腾冲是云南省的著名侨乡,在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6万余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新加坡、日本、加拿大、 台湾 、香港等23个国家和地区。
腾冲四季如春,雨量充沛。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县城海拔1640米,年平均气温14.8℃,最高气温30.5℃,最低气温―4.2℃,年降雨量1470毫米,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种植多种经济作物。腾冲资源丰富。境内森林面积393万亩,覆盖率为46.9%,活立木储量3613.7万立方米,年生长量115.7万立方米,居全国县级首位。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2000多种植物和珍稀动物,世界著名大树杜鹃花王和部分名贵药材就生长在这里。来凤公园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3年,腾冲被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6个"资源林政管理示范县"之一。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金属矿有铁、锡、铀、铅、锌、钨、锰、铜、银、金等;
非金属矿有硅藻土、硅灰石、高岭土等。铁矿储量为6500万吨,属低硫磷高品位优质矿床,平均品位为58%;
硅藻土储量为4.7亿吨,约占全国国已探明储量的1/3;
硅灰石储量超亿吨,属国内特大型优质矿产;
天然矿泉水遍布全县各地。水利资源主要有龙川江、槟榔江、大盈江3大水系,水能蕴藏100多万千瓦,可开发水电50多万千瓦。
腾冲是我国大陆罕见的火山、地热并存地区,全县境内有高温沸泉、喷泉、气泉、冒气地面达80多处,温度在90℃以上的有10多处,有保存完整,规模宏大、排列有序的火山锥60余座,有驰名中外的地热奇观──"热海热田"。经国务院批准,腾冲火山、地热已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热海景区开发为主的 旅游 业已初具规模,省级旅游渡假区的各项建设正日趋完善。保存完整的国殇墓园(腾冲滇西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艾思奇故居是省级爱国主义 教育 基地,还有享誉东南亚的云峰寺等一大批人文景观。腾冲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决定了腾冲口岸的特殊性和较强的外围辐射力。
三、腾越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腾冲的文化资源优势主要根源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历史这两个方面。处于高黎贡山之西的腾冲,是西南极边之地,正当滇西与境外联结的古今通道上,距离东南亚和南亚较近,而离汉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较远,龙川江、大盈江、槟榔江穿境而过,火山、地热遍布,山川秀丽,物阜民丰,构成了腾冲人独特的生存环境;
在历史上,腾冲是一个为历代王朝所重视的戍边重地,元明以来,大量的汉族移民通过戍边、屯垦、经商等形式遍布腾冲各地,而原聚居于此或后来迁徙进来的少数民族也仍有一部分以"大分散,小聚居"的形式保留下来,与汉族人群杂居共处,文化上既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又各袭传统,从而呈现出了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如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佤族的清戏,傣族的嘎光、傣戏、麒麟舞等,都是表现了这些特点。随着汉族人群的大量迁入,汉文化也在腾冲这块土地上生根成长,四处传扬。由于它远离故地,为高山大川所阻隔,所以,还保留了汉文化早期的诸多事象和形态,其中有不少是内地已经消失或极少见到的,工艺方面如:人工抄纸、皮影靠子、油纸伞制作、打锡箔等,民俗演艺方面如洞经 音乐 、皮影表演、耍灯做会等;
同时,由于紧邻异国,又处于古代对外交流的"蜀身毒道"和 现代 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上,过去人们要到内地得先出国,从而使腾冲较早地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东南亚、南亚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使腾冲侨乡四布,成了一个以宝玉石为中心的多种商业的集散地,铸就了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形态,如和顺乡和绮罗村的一些建筑,就展现着这样的风貌。如果与其他地区作一简单比较,腾冲文化资源的优势就更清楚了。与相邻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比较,它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奇姿异彩,但其优势在于有着深厚的汉文化传统,有着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多样性,是中原汉文化落脚于边地特殊环境的产物。同时,"小聚居"的少数民族人群,既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也呈现出了与民族自治地区不同的一些文化风貌。与中原汉文化比较,它没有随中原文化的变迁而变迁,而是在自己的地缘环境中,在与周边文化的沟通交流中,形成了自身发展的态势,既保存着不少早期的文化事象,又中外融铸,自成一体。如:中国最具魅力名镇和顺,家族兴旺与浓厚亲情的文化积淀,和顺乡人约于明时由中原迁到此,有诗曰: 天予佳山水,五姓初结庐。
地造数百家,富庶有结余。
初为寸,刘,李,尹,贾五大姓,后又有张,赵两姓迁入,之后发展为十多姓。由军垦农业发展而壮大,由村变为乡。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几百年来和顺人传承的是中原文化,儒释道文化,伊斯兰文化皆可找到痕迹。和顺人出生于斯,而长于斯,一定要成就事业于斯,是因为汉文化中的两个字-"忠"、"孝"深植于此,"忠"是对国,"孝"是对祖宗。国家让他们"忠"心,宗族让其"孝顺",和顺乡人的事业一是国家,二是宗族,所以他们一定要成就事业于斯,"齐家、治国、平天下"。和顺人世代积淀了汉文化的诸要素,他们为家国所牵,丝丝缕缕。走出和顺的一天,他们就肩负着回乡光宗耀祖的使命,就怀着成就事业的信念,更多的抛妻别子,怀着割不断的儿女私情。生于斯,长于斯,结果是牵挂于斯,必然使其归于斯。远离异乡它国的华侨以"和顺乡"这个共同的根纽结起来,但"和顺乡"中的乡情结并不止于土地的依恋,而是各种不同情形的宗族意识与亲情意识的载体,宗族意识与亲情意识是"和顺乡"的根上之根,用"和顺乡"纽成的组织依靠了这些根的网而运行,变化。"和顺人"通过宗族意识,亲情意识吸取营养,深扎不枯。
此外,在腾冲开发建设的历史中,曾经发生过若干具有广泛影响,乃至国际意义的重大事件,留下了众多有价值的史迹,形成了深厚而独具优势的历史文化。例如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蜀身毒道"就在腾冲出境,而今还有不少深陷着马蹄印的路段在诉说着数千年的历史;
高黎贡山西麓的"蛮酋古城"罗古、罗密,狼牙山的"西京城"等"土围子",揭示着早期开发腾冲的多元文化态势;
明清时期为"威定边疆"所设的"八关九隘七十七卡",就有相当一些处在素为西南门户的腾冲地段,如古永隘、明光隘、滇滩隘等,以及槟榔江沿线的"上七卡"、"中八卡"和"下十卡"等,其中位于槟榔江与棕包河、黑泥塘河交汇处的"得胜雕",石堡高矗,残垣依在,弩孔森森,至今仍不失当年威仪;
近现代以来,腾冲起义的枪声,同盟会员先贤的足迹遍及腾冲;
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凭借怒江天险,挡住了日寇的铁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腾冲作为中国第一个依靠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全歼日军而获得解放的城池,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而今当人们俯仰在国殇墓园,或在古建筑的廊柱上剔抚累累弹痕的时候,无不唤起一种深沉庄严的历史感。这既是一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又是一份优势突出、潜力无限的文化旅游资源。总之,腾冲文化生长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之中,深厚的历史积淀、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与外来的影响同时并存,处在一种既开放又封闭,既变化又停滞,既交融又独立,这样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形态之中。从现代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上的开放、变化、交融是一种优势,而封闭、停滞、独立也未必就是劣势,它因此而保留了更多传统的东西,若能加以合理的发掘和引导,也可能转化为优势,为文化产业的开发发挥作用。当然,一种文化资源优势既表现在显形的方面,也有诸多隐性的内质尚待发掘。文化的显形与隐性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但却曲折隐晦,难以一眼洞穿其中的奥秘,需要加以具体分析,综合地看待。在一个文化事象中,一旦充分发掘其隐性的内涵,显形的文化价值就会凸现出来。对于腾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应同时从显形与隐性两方面着眼,其重点是:
1.要让各种有价值的文化事象传承下去,使之后继有人。由于腾冲独特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使得一些在中原地区已经绝迹或很难得见到的文化事象至今还在苟延残喘地生存着,但其中有许多也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境和濒临灭绝的危险之中。在固东镇刘家寨,传了好几代人、曾经闻名遐迩的皮影班子,现在只剩下57岁的刘永周一人会制作皮影靠子,只有2个人会表演皮影戏了。而刘永周有2个儿子,本也是喜欢造型 艺术 的,却因为做皮影赚不了钱,而转行去搞泥塑。固东镇甸苴村委会的荥阳村本来是一个制作传统油纸伞的专业村,已经延续了200多年,传承了9代人,可是由于油纸伞的工序复杂,制作费力,卖价却很底,而今全村会制作的仅有5个人,其中有3个是70岁以上的老人。71岁的老艺人郑应楼自己估计,如果这样下去,再过3~5年,这门手艺可能就会全部消失掉了。像上述两种文化事象应该给予投入扶持,及早抢救,使之传承下去,同时也要花力气帮助他们开拓市场。
2.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挖掘出各种工艺、演艺和民俗活动等文化形态的隐性内涵,变革其显性形式,使之不仅仅为当地人的生存需要,而且要走向市场,通过引导,加以提升,使之从一种生活形态变为一种艺术,使之增值,反过来又让这些文化形式获得自养和自传承的动力。如上述的皮影和油纸伞,它们都曾经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娱乐形式和生活用品,但由于受到电影、电视等形式的冲击,受到了新型洋伞的冲击,如果还让它们自生自灭地一如既往,它们的消失只是迟早的事。而如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扣住旅游开发的契机,充分发掘和张扬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变革其形式,使之成为人们所乐于接受的观摩形式,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那么它们就将获得新的生命。同样,腾冲的洞经音乐也需要借鉴丽江"纳西古乐"开拓成功的经验,充分挖掘其隐性内涵,揭示其美学意义,去开发适应市场的文化产品。
3.要结合腾冲旅游发展和旅游景区的开发特点,对一些自然景观注入更多的文化含量,同时,将一些文化资源改造、提升、开发为独具魅力的旅游景观。腾冲地灵人杰,得天独厚,火山、热海、湿地、流泉以及山川地貌等自然景观独特而丰富,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提出了建设旅游大县和文化强县的口号,建造了许多必要的文化旅游设施,甚至以大手笔修建了一个在国内其他县级单位所难以见到的文化广场,连续5年举办了"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致使目前腾冲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旅游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却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自然景观、轻文化景观,重外在形式、轻文化内涵的不足之处。这也说明,在旅游开发中,文化建设和软件建设的难度更大的道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既要有形也要有实,只有形实相符的文化景观与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两者同时并重,成为旅游的双翼,其旅游业才能飞腾得更高更远。
实际上,腾冲还有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可以开发为文化旅游景观,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以利用。就说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战争,它使腾冲遭到了空前的劫难,损失惨重,几成焦土,但是随着硝烟的飘散和人类和平乐章的奏起,经过岁月的洗礼,战争的历史可以变成一笔无价的财富,战争留下的战壕、弹痕,乃至断壁残垣,都可能成为人们追往思今的旅游胜地。在调查中,我们很遗憾被誉为"极边第一城"的腾冲古城早已经被彻底拆除,不见了踪影,要不然这破旧的古城本身就是最有魅力的旅游景观。不过,而今在城中的文庙、药王宫和英国领事馆等古旧建筑的廊柱上,还留有许多枪炮弹洞,我们很担心它们将来在古建筑修复时会被覆盖或清除掉。腾冲的这些古旧建筑固然宝贵,但重大历史事件留下来的疮痍也弥足珍贵,希望好好保护,相信它们迟早会变为财富的。
马帮文化 中缅贸易发展到清末及民国时期,已进入鼎盛阶段,腾冲至密支那、八莫、南坎、保山等各路线,商旅货运往来十分频繁,据1922年腾冲商会统计:进口商品棉花2000驮、棉纱40000驮,还有煤油、干鱼、靛精、雨伞和日用百货亦近10000驮;
出口商品有石磺、黄丝、细麻线、斗笠、干铒丝......等土特产品,大量的商品均以腾冲为集散中心,未通公路以前,全靠骡马运输,其历史久远矣。
如果说北方丝绸之路的 交通 工具主要是靠水沙漠之舟--骆驼,那么南方丝绸之路由主要是靠山地之舟--马帮。马帮的史远在汉唐时期就已存在,数千年来,在一条条崎岖不平的山间古道上,一道道江河上,马帮一程又一程,一站又一站,像接力赛一样,担负起货运重任,马帮既要克服沿途的山高水险、风雷雨电、瘟疫瘴毒......还要经受兵匪的阻挠抢劫,官商的盘剥刁难,还有各帮之间和利害冲突,等等。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一种艰苦的事业,但由此也就孕育了边地的马帮文化,马帮文化自成一体,有其固定的模式,其中包括组织领导、规章制度、行业忌讳、骡马装饰等,它在各种文化类型中独立突出,形成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和流动的"小社会"。
家乡的文化亮点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我的家乡山东省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与江苏、河南、安徽三省接壤。辖牡丹区、开发区、郓城、鄄城、曹县、定陶、成武、单县、巨野、东明八县二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地下矿藏丰富,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地热和矿泉水等。开发条件优越,可利用前景广阔。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菏泽市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以水名称县,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菏泽是司马迁笔下的“天下之中”,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菏泽具有“菏泽牡丹甲天下”的美称。菏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这里是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沃野千顷,是培植优质农副产品的理想区域,是温带地区的牡丹重要产区。
菏泽市牡丹栽培历史悠久,明代已负盛名。蒲松龄在其《聊斋志异》里就有“曹州牡丹甲齐鲁”之说,并写下了葛巾玉版的神话故事,后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称。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5万多亩,品种多至600余个。历史上形成的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戏剧曲艺、民俗学等多科 在内的牡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菏泽成立了牡丹研究所、天下第一香学会、国花研究会,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牡丹资源,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 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剧种繁多,异彩纷呈。因菏泽地处多省交界处,南北文化的缓冲地带,文化交流融合。故曲艺有菏泽花鼓、菏泽落子、莺歌柳书、菏泽琴书和河南坠子等。早在50年代,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看过菏泽的地方戏曲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历届全国及菏泽戏曲汇演评比中多次捧取大奖。
菏泽是文明遐迩的“武术之乡”。历史上曹州为中原重镇,位于多省交界处,流民多,暴乱多又加上农业是其主要产业,历史上因饥荒而受冲击,于是人民便练武以强身自卫。故菏泽市人民崇文尚武,武术历史悠久,自古名人辈出,如孙膑、宋江等,水浒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就发生在菏泽市郓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武术事业有了较好的发展,武术组织、社团越来越多。以国家、集体、民办公助、集体与个人联办、个人自办等形式,组建各类武术组织以及社团。单县、郓城、巨野、牡丹区 、鄄城等五县区被国家体委命名为“武术之乡”;
郓城宋江武术院、单县民族武术馆、东明东方武术学校被评为全国百处优秀武术馆(校);
从菏泽走出较有影响的武术、体育明星有全国武术全能冠军张玉萍、现代中国武状元陈超、举重运动员马文广和篮球健将穆铁柱等。特别是郓城宋江武术院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闹响了全国,跳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菏泽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齐鲁儒家文化的腹地,儒家文化的主要传承之地的菏泽书画源源流长,名士名画不胜枚举。清乾隆年间画家赵树屏见大旱连年,饿殍载道,毅然画《饥民图》,配以诗,并携画进京为民请命,于是轰动一时。观存碑碣中至今仍有不少名家笔迹:清代邓树屏编写的《书法心得歌》影响甚大。近代较知名的书画家有田伯平、李眉川等,现代的有晁楣、何方华、张的蒂、鲁风等。
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摘要: 文化的传入与传出对各地文化的影响有其重要的意义, 外来文化势必会对本地文化带来冲击,影响本地文化的统一的格局,外来文化也可以为本地文化注入新的活力。文化的地理扩散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过程。本文主要从影响文化扩散的原因及宗教、语言的传播与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地理环境的关系出发来讨论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扩散、地理环境
一、文化扩散基本概况
文化扩散是指思想观念、经验技艺和其他文化特质的互传,又称文化传播,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文化扩散是一种空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强烈的地理意义。一般地讲,扩展受距离和时间的影响,离源地越远,文化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小。文化扩散分为两类,既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又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迁移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当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文化传播到该地的过程。迁移扩散是由人的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是某种文化现象在另一个地方出现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例如: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华人餐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这种饮食文化的技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不易被其他文化的人所掌握,其技艺高的厨师只能来自中国。这种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不管是扩展扩散还是迁移扩散都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进货和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也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人是文化的载体,在传统时代,文化扩散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来体现。如迁移扩散就主要通过带有某种文化的人迁移到另一地而得以实现。所以,人口迁移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至关重要,要研究文化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人口迁移的类型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类型及原因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迁居到另一地点已达一定时间而改变了永久居住地的现象。迁移的人称为移民,人口迁移按照迁移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国际迁移在历史上曾不断发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从旧大陆向新大陆的迁移高潮。近代国际迁移的主要方向为:①欧洲继续向新大陆迁移;
②非洲黑奴被迫贩往美洲;
③中国人、日本人、印度人开始迁往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迁移的特点发生变化:持续了数百年向新大陆的迁移已近尾声;
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的外籍工人越来越多;
因区域性政治冲突频频爆发而不断产生国际难民。
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二战前:由旧大陆迁往新大陆 、集团性、大批量;
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短期流动。
国内迁移较为经常和普遍,主要形式包括:①边疆垦殖迁移。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枯竭地区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迁移伴随新土地的开发而产生。近代美国西部、苏联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等地的开发,都吸引了相当规模的移民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因各国国情不同,垦殖迁移有时自发进行,有时采用有计划的或军队屯垦方式;
②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现代国内迁移中更为普遍和显著的一种。其实质是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与工业聚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18 世纪产业革命后,西欧、北美的城市成为大工业所在地,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向城市的迁移浪潮遍及全世界。发达国家因农业现代化所需劳动力减少而引起,且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日益接近;
发展中国家现代城市发展较晚,农业人口多,城乡差别大,故带来失业增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古代:由自然条件差的地方迁往自然条件好的地方,大批迁移;
现代:建国到80年代中期: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部分、有计划、有组织;
80年代后:由西部迁往东部,由农村迁往城市,自发迁徙,量大。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及其他因素。经济因素有城市化推进、地区经济差异、区域规模开发、大型建设项目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社会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宗教、种族、民族及个人求学等方面。生态环境因素体现在环境资源差异、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方面。其他因素为个人对生活或是职业需求的变化。
二、地理环境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大量人口迁入对当地的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农业、服饰、饮食、习俗、语言、宗教等。有些外来文化侵入后与当地的文化发生冲突与融合,然后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被同化现象,有些传入当地后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岛,然后再通过扩展扩散慢慢向周围扩展。而地理环境是传统时代时人口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传统时代,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是通过作为信息载体的人来实现的。而人类的交往范围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特别是一些自然障区,比如崇山峻岭、沙漠戈壁,对文化传播的制约非常明显。时间越早,人类文化传播受制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深。在旧石器时代,地球上的人类已经在不同地区相对独立地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比如西方的“手斧文化圈”和东方的“砍砸器文化圈”。
“手斧文化圈”主要包括非洲、欧洲、中东和印度次大陆,“砍砸器文化圈”则包括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次大陆的北部。有学者认为,两个文化区之间的边界清晰,表明它们长期独立发展,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而阻碍两个文化区之间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因素。根据考古发现,在更新世期间,东亚、东南亚的气候、植被和动物群落少有变化,这里长期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隔断了东亚、东南亚与南亚之间的联系,从而也隔断了与中东、欧洲地区的往来。再比如中国,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秦岭一带,在道路没有开辟之关,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而他们与西南境外的联系却很早就开通了。东南沿海地区与中原的交通极其艰险,所以他们的海上交通比内陆地区要发达的多。
接下来以宗教和语言为例,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扩散的关系:
(一)宗教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宗教在产生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宗教传播不仅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与人文地理环境也有密切不可忽视的关系。
1、自然地理环境对世界三大宗教传播的影响以及各宗教在中国的空间扩展
宗教的传播路径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很大。在扩散方向上,地理环境中的天然屏障如高山、沙漠、大海等对传播造成了阻碍,致使宗教的传播只能向交通通途方向发展,如山口、通航的河流等。古代发达的陆路、海上商业航路,都为宗教提供了一个传播途径。
佛教的发源地南亚次大陆南部被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所包围,北部有喜马拉雅山为阻隔,东部通过孟加拉湾北部沿岸与东南亚相通,西北部有苏莱曼山口和西亚、中亚相通。鉴于这样的地理环境,佛教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的地理阻力甚大,所以它的主要传播路线只能是沿恒河东下,或逆恒河、经印度河、穿越苏莱曼山口而西向。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佛教走向世界时选择了三条路线:第一条是向东传播,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等国,以及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
第二条是先向西再转而向北,到中亚又折而向东。由于佛教向西大规模传播之时(约1世纪以后),在它的西部先是有波斯(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和在巴勒斯坦地区产生的基督教,6世纪时又有了强劲的伊斯兰教,以这三股宗教势力为代表的西亚宗教不断东渐,所以,佛教在中亚和它们遭遇后只能是转而北上又东下,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内地,进而传入朝鲜、日本等地;
第三条是翻过喜玛拉雅山山口,直接向北传入西藏、蒙古等地。前两条是佛教传播的主要路线。
总体来看,佛教传入中国内陆的路线有海陆两路。陆路即是由西域各地经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而传入。它又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指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沿昆仑山麓,经于至阗莎车。北道是指从敦煌北上的伊吾(今哈密),然后西行,沿天山南麓,经龟兹而至疏勒(今喀什市)。以上两道都在天山南侧,因而又统称天山南路。东汉时的安世高和支娄迦谶就是经天山南路二道来到中国内地传播佛教的。一般认为从西部陆路传入的为大乘佛教,从海路传入的为小乘佛教。海路的开辟比陆路的晚些,因而直到南北朝时才有译经大师经海路来到中国的记载。海路是指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至广州,再传到内地。佛教在中国的空间扩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扩展扩散中的等级扩散,另一种是迁移扩散。等级扩散的具体表现为佛教先由皇家信仰,然后扩散到百姓之中。迁移扩散表现为人口流动,将佛教带到新的地区。
基督教虽然产生于国际十字路口,其传播可以选择多种方向,但是,由于伊朗高原以东的亚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东部沿岸地区的地中海式气候反差太大,加之这两个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教的强劲压力,所以,它最终只好向西部传播,最初主要是对地中海沿岸地区产生影响。而传播的实践证明,基督教思想也确实符合地中海式气候或与此相近的海洋性、温带气候影响下的居民的心理,所以,基督教在欧洲的传播一帆风顺,欧洲很快即成为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也有许多说法,目前有史料证实传入的时间是唐代。从唐太宗到武宗期间,基督教一直受皇家贵族的欢迎,但是武宗登基后,他迫害佛教,勒令出家人还俗,基督教受牵连而湮灭。之后基督教又随着蒙古人的势力而再次进入中原地区。之后又随元朝势力衰退而衰退。明朝,天主教又先在澳门驻扎,然后通过广州入中原地区传教。基督教在中国的空间扩散形式是扩展扩散。
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其主要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气温有时高达54℃,热季长达4-5个月,昼夜温差达26℃,降雨量很小,有时甚至滴雨不下,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所以,教义简略、通俗易懂的伊斯兰教普遍受到了民风纯朴、憨厚的阿拉伯人的欢迎,并很快在自然环境相似、社会发展进程相当的民族和地区得到迅猛的传播,如西亚、北非的许多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即基于此种原因。有学者戏称伊斯兰教是沙漠气候下的宗教。甚至有人说20英寸的等雨量线,就是伊斯兰世界的界线。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既有和平方式,也有战争方式。新疆的局部地区早期的伊斯兰教化,是在局部征服异教徒的基础上实现的。但就全国范围而言,伊斯兰教的传入应该说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唐宋时期的穆斯林商人和元代东来的穆斯林移民。数以万计的穆斯林在中国永久定居和时代繁衍,促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诞生。其二,伊斯兰教的强大同化力,使大量蒙古人、唐兀人、汉人及新疆回纥等族人的后裔改变宗教信仰,促成了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繁衍和发展。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扩散主要为迁移扩散。
2、人文地理环境对宗教传播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最初"在每一个民族中形成的神都是民族的神,这些神的王国不越出它们所守护的民族领域,在这个界线以外,就由别的神无可争辩地统治了。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中;
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这段话,从一个侧面阐明了宗教的发展(或没落)和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
古往今来,许多民族、国家之间都进行过难以数计的战争,与之相伴的往往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人口迁徙对宗教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能直接说明这一问题的历史史实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南北美洲并无世界三大宗教的踪影,当地的土著居民还处在落后的图腾崇拜阶段。然而,伴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脚步而来的是,大量的欧裔移民涌入新大陆,据统计,新大陆发现后的400年间,欧洲向美洲移民达3.8亿人。⑤基督教就是和这些欧洲移民一起被移植到了新大陆,美洲从此也就变成了基督教的一统天下。
(二)语言传播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语言扩散属于文化扩散的内容之一。语言的发展变化一般都是随着人群的接触的移动而产生的,语言扩散与文化扩散一样,同样分为扩散扩散和迁移扩散。语言的扩展扩散是在语言扩散过程中,人们空间移动距离较小,并将某种语言或语言现象接力地传往外地的扩散,这种扩散比较缓慢。历史上大区域的语言扩散或长距离扩散都是迁移扩散的结果。如英语在盎格鲁美洲的扩散。中国历史上有若干次大的人口迁移,它们是汉语扩散的主要途径。如今中国许多地方的方言的形成,也是历史上外来语言不断进入、影响的结果。
由于语言扩散主要是迁移扩散的结果,所以,影响人口迁移的地理环境因素也即是影响语言扩散的地理环境因素。例如,英语的发展。首先,英国殖民地的发展与海外的大量移民,使得英语从本土向国外传播。目前在英国以外,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有很多国家把英语当作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成为今天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最重要的语言。其实,随着工业与城市的发展,首都伦敦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吸引了过内各方言区来的居民,各种方言互相融合,以伦敦地区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牛津和剑桥所用的语言便成为英国的标准语,再通过广播和电视向全国及国外传播,是国内语言及海外英语逐渐统一。另外,在英国本土以外,通过移民与政治等作用,英语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又比如,由英国移民所操的英语为国语的美国与英国之间有大西洋相隔,两边人员来往、语言交流受到影响,两地的英语逐渐产生差异。
语言扩散不仅受到移民、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民族观念的影响,比如有些学者认为,客家语言之所以成为方言岛,主要因为客家南迁定居在闭塞的边远山地,地理隔绝,使得原有的语言得到保留,实质上,地理因素只是一方面,客家人强烈的宗族观念增强了他们对外来语言的抵抗。
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汉语扩展的明显地区分为两类:其一是语言交界的地带。例如,在广东靠近福建的地区原是闽南话分部区,但是随着近年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崛起,这里与外界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更多的是向广州方向,也有许多操粤语的人来到这里做生意,因此像汕尾市这样的典型闽南话地区,现在也通用粤语了。其二是信息流入量大的地区,如大城市等。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地理》王恩涌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人文地理学》赵荣等编著。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佛教文化传播论》张晓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李雪 财务1141 10号
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自然风光资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和欣赏价值,能够吸引人们参观游览的自然风光。我国辽阔的疆域,巨大的家纬度差异和背倚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地貌格局,以及地形的高差,形成自然地理地域分异中的水平地带交错,加深了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形成我国类型多样、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资源的地理基础。自然风光资源以名山奇峰、秀水胜景、天象气候、珍禽异兽、观赏植物为旅游业发展增光添彩。 山岳风光。我国多山,山岳风光是以其形体给旅游者以雄伟、高大、庄重、深邃、奥秘、秀丽、奇绝等丰富的美感。一般说,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变化多端,可以进行消夏避暑、观光旅游、登山健身、科学考察等多种活动。根据美学形象和观赏效果,结合成因,山岳风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花岗岩山岳风光,花岗岩坚硬耐蚀,三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现象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自然风光资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十分普遍,常常形成许多别具风格的奇山怪石景象,例如海南崖县“南天一柱”,黄山“莲花峰”、“仙人指路”、九华山“观音峰”等。我国自北向南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黄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①喀斯特山水风光。喀斯特地貌天然造型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峰林、孤峰、石林、天生桥、地下河、溶洞等。我国有石灰岩面积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4%,以喀斯特山水著称的云南、贵州、广西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典型。这里有桂林山水、漓江风光、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型纹的石海洞乡、广东肇庆七星岩等。同时南方喀斯特区几乎无山不洞,例如广西阳朔月亮山、贵州安顺的龙宫洞、柳州的万华洞等,北方如北京十渡、北岳恒山等。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华,串状起伏,形如梯田,凹处积水滋生出各种藻类,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色调,景象异常壮丽,以四川松潘境内的黄龙寺附近最为典型。②丹霞山风光。红色砂岩造型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形”红色砂岩胶结、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较小,易风化侵蚀,也便于人工斧凿或雕刻,例如四川乐山大佛、广元摩崖石刻等。我国红色砂岩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风景区除丹霞山外,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江西贵溪的龙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乐山等。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四周的山岳也是丹霞风光。③火山地貌风光。火山是一种地质活动的产物,火山地貌景观中火山锥、火口湖、堰塞湖、温泉、熔岩洞穴等。对游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国火山地貌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以及台湾和雷琼地区与西南地区,著名的长白山景区天池,镜泊湖和黑龙江德都得五大连池、台湾大屯火山群、广东湛江湖光岩、云南腾冲打鹰山等。④其他名山风光。我国还有发育在其他岩层上的名山。庐山是由沉积岩形成的垒式断块山,张家界和天子山主要有石英砂岩夹薄层砂质页岩构成,五台山由前寒武纪成积岩构成,中越嵩山主体由石英砂岩构成,武当山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构成,峨眉山主要由成积岩断块隆起而成。 河湖泉瀑。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幽。自然风光中的山水景象历来是自然界中最妩媚、动人的画卷。①河山峡谷风光。我国江河众多。著名的长江三峡气势磅礴;
黄河波澜壮阔,气势雄伟;
漓江碧水清彻见底;
明丽的富春江碧波帆影;
天下奇观的钱塘江潮汹涌澎湃;
四时长丰的珠江,沿岸林木葱茏,山清水秀。湖泊水库。我国湖泊星罗棋布。以天然景色取胜的大深湖泊有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长白山天池、云南滇池、台湾日月潭以及高原湖泊等。园林湖有杭州西湖,嘉兴南湖、武汉东湖、人工湖有三门峡、刘家峡、十三陵等。②瀑布风光。我国瀑布很多。贵州有黄果树瀑布,吉林白头山天池有长白瀑布,云南路南有大叠水瀑布等。他们个个状如万马奔腾,使风景区充满无限活力。泉水风光。我国山间、平地都有泉涌。多数温泉、矿泉所在之地山川秀丽,风景如画,是旅游胜地,也是疗养、沐浴的好去处,例如陕西的华清池、广东的从花温泉,山东崂山的矿泉水。③海岸、沙滩、岩岛风景资源。我国大陆海岸线曲折绵延,海滩众多,海岸类型多样,不仅有沿岸、沙岸、泥岸,还有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海岸。在海湾的顶部常分布着空气清新、阳光和煦、滩缓细沙的海滩,为优良的海滨浴场和避暑胜地。例如大连、青岛、北戴河、威海、普陀、鼓浪屿、鹿回头、天涯海角等早名扬远外,还有烟台、连云港、南通、北海等广阔海滨游览休息地有待开发利用。我国辽阔的海疆拥有5000多个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为我国三大岛;
舟山群岛、澎户列岛、庙岛群岛以及南海海域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是我国著名的群岛。大连市西的小龙岛,岛上蝮蛇触目皆是,成为著名的蛇岛,此岛附近另有一鸟岛。台湾的兰屿,构成了海滨风景资源的雄厚基础,加以温暖的气候条件,有较长的旅游季节。所以,我国海岸、沙滩、岛屿风光,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气象气候风光资源。气象风光是指在日照、温度、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如云、雾、虹、雨、雪、冰、淞、冷、暖等都是可供观赏和游乐的独特景观。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因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气象气候景观。南北跨越五个气候带,地势高差数千米,就形成了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差异特点,可促进旅游季节均衡发展。我国自古就有因时制宜安排游览活动的优良传统,例如春戏桃柳、夏赏风荷、秋临丹桂、冬咏寒梅之类。在冬季西北和被服要开展滑雪、冰灯节、滑冰、爬山、骑马、狩猎等活动;
南方可开展游园、泛舟、垂钓、冬泳等活动。我国东北林海雪原的雪景,冰城哈尔滨的冰雕,华山、黄山、庐山的云海,峨眉山的宝光,太白山的积雪等,都是著名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植物是构景中不可缺少的。据调查,我国有高等植物32000多种,仅乔木就有2000多种。许多植物种属为我国所独有。故我国有“世界树木宝库”之称。云南省素称“植物王国”,植物种类约占全国一半。而西双版纳则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那里有100多种世界植物“大全”上没有记载过的品种,可谓无奇不有。例如贵州的鸽子树珙桐、公孙树银杏、活化石水杉等。还有一些树木,因历史悠久,或造型奇特,而成为游览探胜的对象,如黄山游客松。 我国有鸟类1160多种,占世界的13.5%;
兽类420多种,占世界的11.3%,两栖和爬行动物500多种,占世界12%;
陆栖动物占世界10%,动物资源极其丰富。我国珍贵稀有的动物有寒温带、寒带的丹顶鹤、东北虎、紫貂;
温带草原、半荒漠、荒漠地带的高鼻羚羊、野骆驼、野马等,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和川、甘等地的高原草甸;
寒漠中的珍稀动物野牦牛、蓝马鸡等,山地森林又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我国四川西部、北部山地和陕西南部秦岭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箭竹林中,是世界唯一有大熊猫生存的地区,大熊猫非常珍贵,是中国的国宝。热带森林中有长臂猿、孔雀、野象等珍贵动物。珍贵的水生动物有扬子鳄、白鳍豚、文昌鱼等。 风沙、戈壁和黄土高原景观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最广的国家之一。“黄沙西海际,百草北连天”,这是唐代诗人岑曾描绘新疆沙海莽莽的诗句。沙漠、戈壁、雅丹等干旱地貌构成了特殊的。具有吸引力的观光旅游资源的一个类型。沙漠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例如腾格里沙漠南端宁夏中卫沙坡头的鸣沙,甘肃敦煌月牙泉和鸣沙山,新疆乌尔禾“风尘”,将军戈壁上“魔鬼城”等均是沙漠、戈壁景观;
而黄土塬、梁、峁、黄土柱、黄土溶洞、黄土天生桥则是独特的黄土侵蚀景观。它们都是诱人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猎奇、探险者和研究者前往一睹风采。
中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导致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特别大。中国饮食文化包括:粤菜文化、湘菜文化、川菜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所组成。中国饮食文化不光包括了各地菜系,同时它也融合了各地传统风俗文化的精华。接下来就由小编我向大家介绍中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
我国饮食的总体特征:
我国饮食文化的历史起步较早,发展也很快。
早在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等较为先进的储器或饮器问世后,人们能较为方便地煮、调拌和收藏食物,饮食习惯便进人了烹调阶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夏商时代已经有王者十二鼎食之说。汉代时已经发展形成并充分掌握了炖、炒、煎、煮、酱、腊、炙等烹调方法,并外传到中亚、西亚和东南亚。封建时期每个朝代的宫廷御膳,都代表了当时的饮食最高水平。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又相当丰富。
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
因为我国广大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大多地区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
我国的饮食调制方式各式各样
烹、妙、煮、炸、煎、涮、炖等,加之丰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使我国的饮食和菜肴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这是西方型饮食所不能比的。
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尤其在牧区,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我们海南,“饭前喝汤”,海南人吃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