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梳理与评价【精选推荐】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梳理与评价【精选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梳理与评价【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梳理与评价【精选推荐】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的梳理与评价3篇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的梳理与评价篇1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和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创新扩散还比较缓慢。然后,文章从技术要素、市场结构和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企业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扩散模式。最后,文章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扩散;扩散模式

  一、创新扩散理论概述

  1. 创新扩散概念。近几年,创新扩散的研究逐渐成为了研究创新的热点,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对创新扩散进行了研究。熊彼特(1912)最早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技术创新的大面积或大规模的模仿就是技术创新扩散。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是指技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并被成员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创新、沟通渠道、社会系统和时间四部分构成”。斯通曼(1989)定义技术扩散为“一项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舒尔茨(1990)认为“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有经济影响”。我国经济学家傅家骥(1992)认为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武春友(1997)认为技术扩散是创新过程中的一个后续子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技术与经济结合的运动过程。

  同时,创新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新扩散的速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相对优势、复杂性、可试用性、兼容性。

  2. 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罗杰斯认为创新扩散的传播过程符合“S”形曲线,在扩散的早期,?用者很少,扩散速度也很慢;当采用者人数扩大到相关群体人数的10%~25%时,扩散速度会突然加快,扩散进入所谓的“起飞期”;接近饱和点时,进展又会减缓(如图1所示)。并将技术扩散过程随时间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阶段、说服阶段、决策阶段、实施阶段和证实阶段。

  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角度对技术扩散的研究并不多,对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模式的研究就更少。因此,本文?π履茉雌?车技术扩散理论与模式研究,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扩散的政策建议。

  二、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由2010年的8 000多辆提高了2015年的33万辆(如图2所示),同比增长3.4倍,占全球销量的60%(201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55万辆)。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1辆,销量3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其中,纯电动车型产销量分别完成25.5万辆和24.7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4.2倍和4.5倍(如图3所示)。

  根据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占汽车销售量的比重为1.35%,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还处于开始阶段,在扩散的早期,?用者很少,进展速度也很慢,还没有到达“起飞期”。同时,我们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扩散符合S型增长曲线(如图4所示),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还处于初始阶段,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拐点还没到来,虽然2015年市场销售量突然很高,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受政策比较大,所以还处于扩散的开始阶段。

  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

  1. 技术要素。

  (1)技术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技术关联性越强,其扩散的速度就越快。这种以创新性为核心,加强其关联性的技术发展,从而形成一个集团产业,而创新者是这种发展道路上的引导者,引导技术快速、大规模化的生产,从而与其相关的企业或技术都得以扩散与发展。

  (2)时效性。基于技术创新,时效性越长,其推动力越大,技术也发展得越快,从而新能源汽车企业就会进一步扩大其生产规模,但创新者为了使自己的优势得以保持,一般不会将其创新成功向外传播,甚至会保护其创新,这种做法就会影响甚至妨碍技术的扩散。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由于基础性技术发展较快,而产品型性带来的利益更大,因而发展产品化的技术就是其首选,比如说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但这些技术的时效期较长,让技术达到稳定状态需要不短的时间,因此,时效性也是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3)成本。由于技术创新的成本是巨大的,这样一种背景下会影响到技术扩散的积极性。为了达到创新费用最低,技术发展也快,那么就需要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产品质量,这样新能源汽车企业才能从多方面获益,有了收益,才能继续技术创新,所以成本也是影响技术扩散的重要原因。

  (4)技术的复杂程度。新能源汽车企业对技术的接受度会被用户对技术使用的难易度所影响。也就是说,技术扩散的速度是受其复杂性的影响的。一项创新技术越简单,那么其就越容易被用户接受,所以其扩散的速度也越快,越多人去学习其中的技术。

  2. 市场结构。

  (1)企业规模。新能源汽车业的产业集群是以大企业为主导带动生产配套产品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大企业通常是技术扩散的上游企业,由于他们对整个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保证了技术扩散可以被更多企业所接受,加强了技术创新的实用性。关联密切的零配件企业,可以通过了解大企业的技术研发方向,对是否要进行配套零配件创新作出决策,可以提高零配件企业技术创新的适用性。这样,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企业可以大大降低创新技术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促进技术扩散和进步。

  (2)专业市场结构。新能源汽车业规模较大的专业化产区往往有比较发达的专业市场与之相配套,如深圳的比亚迪、硅谷的特斯拉等。专业市场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过来企业的技术也可以更好的在市场中扩散、提升。若形成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集群,就可以将大量的市场技术创新的信息有效地扩散,从而使其他产业中的企业能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对汽车技术的口碑做出评估,并做出是否采用新技术的决策。  3. 社会结构。

  (1)政府政策。新能源汽车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其创新扩散强有力的推动因素,也是创新扩散早期阶段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十二五”期间,国务院、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共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三十多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支持:一是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二是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和人才战略。

  (2)企业自身机制因素。从新能源汽车长期稳定发展来看,企业作为主要生产者和科技创新者,是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后期持续扩散的主要驱动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新能源汽车创新扩散具有正向影响,调查研究表明新能源汽车质量、使用便利性和安全保护性是消费者在购买时重点考虑因素,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性价比和性能优越性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同时,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尤其是电池维修和更换服务,也影响着新能源汽车扩散。

  (3)采用者因素。采用者在创新扩散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用户体验者,可以反馈信息,促进企业的技术改进与营销方式;二是作为口碑扩散的主要力量,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扩散过程中。

  四、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扩散模式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企业导向模式和政府导向模式。企业导向模式又可分为转移扩散模式和融合扩散模式,政府导向模式可分为政府引导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

  1. 企业导向模式。

  (1)转移扩散模式。转移扩散型是指技术比较先进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技术转移给传统汽车企业的扩散方式。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若企业依然坚持只生产传统汽车,将研发经费全部投入到传统汽车技术的升级改造中的话,企业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传统汽车企业可以对生产车间的升级改造,引进生产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T工可以尽快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使企业可以早日将转移来的技术运用到汽车的生产当中去。

  对于多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讲,可以通过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以达到过渡的目的。但是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企业再逐渐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生产。

  (2)融合扩散模式。融合扩散型是指技术比较落后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将从技术先进的企业通过扩散得来的技术与自身原有的技术相融合,升级换代,提高企业的产能及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竞争力,促使企业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到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当中来。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长,且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产业内的企业,使得产业内相关企业众多,扩散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这就形成了融合扩散的基础。然后寻找与企业原有技术相适合的升级技术或配套技术,通过产、学、研的密切配合,进行技术升级,以市场在推动技术的扩散。这种融合扩散的方式风险更小,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所以,从中国发展的阶段和实际来看,融合扩散型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最有效的扩散技术的方式。

  2. 政府导向模式。

  (1)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型是指政府在技术扩散中对扩散的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提供大部分或全部研发经费,将产、学、研组织起来,合力研发这种需要扩散的技术。

  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并未成熟,导致新技术的研发具有较高的风险,企业不论采用何种研发方式,这种风险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政府主导的模式主张由政府出面,凝聚社会上的顶尖科研力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由政府部门承担主要风险,对共性技术进行研发。帮助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打牢产业基础,降低企业风险,增加国家整体在产业中的国际竞争力。树立国家品牌,避免激烈的国内竞争,替企业分担经济压力。

  (2)政府引导模式。政府引导型是指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产、学、研的研发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提供部分经济补偿,研发成果可以为参与研发的组织共同使用。

  政府引导型平台的在扩散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因为针对企业需要的研发都是有较高适用性的,通过了解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然后组织研发,提供一定的研究资金,鼓励研发机构攻坚克难,在研发成功后供企业有偿使用,这样不仅科研院所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技术的实用性,并为企业提供与科研院所的对接渠道,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节约时间,企业也会更积极的参与到技术的扩散中来。

  五、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尽管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其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结合本文的分析结果,为新能源汽车相关生产企业和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 进行合理战略定位,引领技术发展方向。首先,进行合理的整体战略定位,明确重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确立重点技术发展路线。总体上,应该按照《“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电动汽车为主要发展方向,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其次,政府应该在技术的研发上起到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尚需完善的技术进行研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将已经完善后的政策合理有效的扩散出去,对提供技术者人提供一定的补贴,对购买技术者提供开放的购买使用权的渠道,引导行业走向成熟,将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做大做强。  2. 加大扩散力度,构建完整产业链。根据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应将研发的主要方向放到纯电动汽车上来,完善重点产业链,包括电池技术、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上下游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此外,实现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智能交通体系的融合,实现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交通枢纽规划、智能电网建设等互相融合。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领域,创新PPP模式,制定法规保障其权益,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进行税收减免。

  3.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统一规范。在标准化建设上,加强重点企业主导的标准化建设,推进产业链协作的标准化、专业领域标准化组织。政府要尽快出台各类型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的技术指标和配套设施的标准,进行规模化生产,促进技术扩散大规模的推广,为技术应用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撑,确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4. 进一步推进示范运营工作。在具体示范推广的实施上,可以在一个区域进行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建设。对重点示范工作进行及时的评估、监督,探寻存在的关键问题,加强重点示范城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分享经验,为新一批的重点示范提供政策参考。鼓励个别城市群和重点示范区自行联盟,从政策、充电设施规划、协议等方面形成一个小区域,从小面渐渐扩展到大面。

  5. 构建合理的平台组织,提升技术扩散效率。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鼓励以技术创新联盟为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式创新,鼓励区域性、专业化技术研发联盟。同时,推进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通过平台降低技术研发费用,使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傅家骥.技术创新[M].北京:企?I管理出版社,1992.

  [2] 武春友.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3] 董景荣.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许慧敏,王琳琳.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动力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1):292-294.

  [5] 李平.国际技术扩散对发展中国际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制、效果及对策分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6] 张海洋.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J].管理世界,2005,(6):82-88.

  [7] 徐建中,徐莹莹.政府环境规制下低碳技术创新扩散机制――基于前景理论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2015,(2):118-125.

  [8] 王珊珊,王宏起.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综述[J].情报杂志,2012,(6):197-201.

  [9] 闫振宇.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

  [10] 廖志高,徐玖平.一类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的稳定性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8):65-74.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规划咨询研究”(项目号:2014-ZD-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71233005)。

  作者简介:李勇(1982-),男,汉族,山西省吕梁市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和绿色发展;韦结余(1984-),男,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与产业创新。

  收稿日期:2017-04-16。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的梳理与评价篇2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简介专业代码 560707专业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和电力驱动以及车身的构造、原理、装调和维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服务、技术服务和运输服务能力,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调整、检测、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试验与试制、装配与调整、检测与维修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

3.具备新能源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和电力驱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能力;

4.具备汽车驾驶基本技能;

5.具备新能源汽车的试制与生产装配技能,并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正确拆装与部件更换;

6.掌握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知识;

7.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基本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新能源汽车概论、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汽车电子控制原理与技术应用、汽车电器与辅助电子系统技术及检修、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及检修、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新能源汽车各系统拆装、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及故障诊断等实训。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售后服务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维修电工 汽车维修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汽车制造与检修 汽车运用与维修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车辆工程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政策的梳理与评价篇3

新能源汽车技术考点

第1章绪论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新能源汽车系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

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1)确定“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

(2)坚持“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

补充:

1、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它新能源汽车等。

第2章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

1、化学电池:利用物质的化学反应发电。

2、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分为原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和储备电池。

3、额定电压:指电池在标准规定条件下工作时达到的电压。(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为3.6V,铅酸电池额定电压为2V。)

4、深度放电:如果电压低于放电终止电压后电池继续放电,电池两端电压会迅速下降,形成深度放电。

5、荷电状态:是电池在一定放电倍率下,剩余电量与相同条件下额定容量的比值。反映电池容量的变化。

6、比功率:单位质量电池所能输出的功率称为比功率,也称质量比功率。

7、比能量:也称为质量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是W.h/kg。

8、自放电率:指电池在存放期间容量的下降率,即电池无负荷时自身放电使容量损失的速度。

9、放电速率:一般用电池在放电时的时间或放电电流与额定电流的比例来表示。

10、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主要有:

(1)比能量高

(2)比功率大

(3)充放电效率高

(4)相对稳定性好

(5)使用成本低

(6)安全性好

11、蓄电池常规充电方法:恒流充电法、分段电流充电法、恒压充电法、恒压限流充电法等。

12、镍氢电池的特点:

(1)比功率高

(2)循环次数多

(3)无污染

(4)耐过充过放

(5)无记忆效应

(6)使用温度范围宽

(7)安全可靠

13、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优点:

(1)工作电压高

(2)比能量高

(3)循环寿命长

(4)自放电率低

(5)无记忆性

(6)对环境无污染

(7)能够制造成任意形状

缺点:

(1)成本高

(2)必须有特殊的保护电路,以防止过充

14、目前,车用燃料电池急需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 提高车用燃料电池单位质量(或体积)、电流密度及功率,提高车辆所必需的快速起动和动力响应的能力;

 (2) 必须开发质量轻、体积更小、能储存更多氢能的车载氢储存器,以便更有效地利用燃料能量,提高续驶里程和载质量;

(3) 必须解决好氢气的安全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比汽油具有更大的危险性,所以无论采用什么储存方式,储存器及其安全措施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

(4) 电池组件必须采用积木化设计,开发有效的制造工艺,并进行高效的自动化生产,从而降低材料和制造费用;

(5) 发展结构紧凑及性能可靠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同时开发应用其它燃料,像甲烷、柴油等驱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将会拓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

15、燃料电池的特点:

A、燃料电池的优点:

(1)节能、转换效率高;

(2)排放基本达到零污染;

(3)无振动和噪声、寿命长;

(4)结构简单、运行平稳。

B、燃料电池的缺点:

(1)燃料种类单一;

(2)要求高质量的密封;

(3)制造成本高,电池价格昂贵;

(4)需要配备辅助电池系统。

16、空气电池具有无毒、无污染、放电电压平稳、高比能量、内阻小、储存寿命长、价格相对较低、工艺技术要求较低、高比功率等优点。

17、铝空气电池具有如下优越性:

(1)铝是一种活泼金属

(2)铝空气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来源于空气中的氧气

(3)空气电池可携带燃料长距离行驶,节约能源,元件可快速更换

(4)安全可靠,无污染,从生产到使用

(5)铝的储存量丰富,价格便宜

(6)铝空气电池无需充电,补充铝电极和电解液后即可产生电流

(7)铝电极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比较简单,投资少,研制费用低

第3章 电动汽车用电动机

1、电动汽车对电动机的要求:

(1)电动机的运行特性要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在恒转矩区,要求低速运行时具有大转矩,以满足电动汽车起动和爬坡的要求;
在恒功率区,要求低转矩时具有高的速度,以满足电动汽车在平坦的路面能够高速行驶的要求;

(2)电动机应具有瞬时功率大、带负载启动性能好、过载能力强,加速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3)电动机应在整个运行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效率,以提高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

(4)电动机应能够在汽车减速时实现再生制动,将能量回收并反馈给蓄电池,使得电动汽车具有最佳能量的利用率;

(5)电动机应可靠性好,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下长期工作;

(6)电动机应体积小,重量轻,一般为工业用电动机的1/2~1/3;

(7)电动机的结构要简单坚固,适合批量生产,便于使用和维护;

(8)价格便宜,从而能够减少整体电动汽车的价格,提高性价比;

(9)运行时噪声低,减少污染。

2、直流电动机分为绕组励磁式直流电动机和永磁式直流电动机。

3、各种励磁方式直流电动机的电路:

4、直流电动机由定子与转子两大部分构成,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称为气隙。

5、无刷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电动机本体、电子换相器和转子位置传感器三部分组成。

6、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A、优点:

(1)外特性好

(2)可以在低、中、高宽速度范围内运行

(3)效率高

(4)过载能力强

(5)再生制动效果好

(6)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

(7)无机械换向器

(8)控制系统比异步电动机简单

B、缺点:电动机本身比交流电动机复杂,控制器比有刷直流电动机复杂。

第4章 纯电动汽车

1、纯电动汽车的特点:

(1)无污染,噪声低

(2)能源效率高,多样化

(3)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4)动力电源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

★2、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1)电动机及控制技术

(2)电池及管理技术

(3)整车控制技术

(4)整车轻量化技术

★3、(名词解释)等速续驶里程:汽车在良好的水平路面上一次充电后等速行驶直至消耗掉全部携带的电能为止所行驶的里程。

★4、(问答)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1)滚动阻力系数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2)空气阻力系数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3)机械效率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4)整车质量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5)蓄电池参数对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影响

(6)续驶里程其他影响因素的分析:

1)行驶工况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2)行驶的环境状况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3)辅助系统和低电压电器系统对续驶里程的影响

5、车辆行驶的动力性能4个评价指标:

(1)起步加速性能

(2)最高车速稳定行驶的能力

(3)额定车速稳定行驶的能力

(4)最大爬坡能力

6、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

(1)实时采集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参数

(2)确定电池的SOC

(3)故障诊断与报警

(4)电池组的热平衡管理

(5)一致性补偿

(6)通过总线实现各检测模块和中央处理单元的通信

★7、(名词解释)制动能量回收:把汽车制动时的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在减速或制动的同时达到回收制动能量的目的,然后在汽车起步或加速时又释放储存的能量。

8、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电机再生制动部分和传统液压摩擦制动部分。

★9、(填空题)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1)前后轴制动力理想分配时的控制策略

(2)前后轴制动力比例分配时的控制策略

(3)最优能量回收控制策略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

1、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为主要驱动能源,发动机为辅助动力源的一种新型电动汽车。

2、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由电驱动系统、发动机/发电动机系统、功率分配装置、动力电池等组成。

3、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纯电动模式和增程模式。

4、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特点如下:

(1)在电量消耗模式下,发动机不起动,由动力电池驱动整车行驶,这样可减少整车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危机;

(2)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为了保证车辆性能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进入电量保持模式,由动力电池和发动机联合驱动整车行驶;

(3)整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满足大部分人员每天行驶里程要求,动力电池可利用晚间低谷电力充电,缓解供电压力;

(4)整车大部分情况下在电量消耗模式下行驶,能达到零排放和低噪音的效果;

(5)发动机与机械系统不直接相连,发动机可工作于最佳效率点,大大提高整车燃油效率。

5、鉴于增程器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对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增程系统要稳定可靠,可以立刻启动并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长时间不用的时候要定期开启发动机运转,以使得各个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和维护。

(2)由于工况复杂,为了实现高效率和低排放的要求,要求系统处在最优工作点工作,因此控制器非常关键,通过控制策略和优化措施,在保证整车动力性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和效率。

第6章 混合动力汽车

1、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按照电动机相对于燃油发动机的功率比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以下4类:

(1)微混混合动力汽车

(2)轻混混合动力汽车

(3)强混混合动力汽车

(4)全混混合动力汽车

2、(画图)混合动力汽车的组成: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3、(问答题)较之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有原动机作为辅助动力,蓄电池的数量和质量可减少;

(2)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动力性可达到内燃机的水平;

(3)借助原动机的动力,可带动空调、真空助力、转向助力及其它辅助电器,无需消耗蓄电池组有限的电能,从而保证了驾车和乘坐的舒适性。

较之内燃机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如下的优点:

(1)可使原动机在最佳的工况区域稳定运行,避免或减少了发动机变工况下的不良运行,使得发动机的排污和油耗大为降低;

(2)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居民区等地可用纯电动方式驱动车辆,实现零排放;

(3)可通过电动机提供动力,因此可配备功率较小的发动机,并可通过电动机回收汽车减速和制动时的能量,进一步降低了汽车的能量消耗和排污。

4、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模式:

A、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模式 :

(1)纯电动模式

(2)纯发动机模式

(3)混合模式

(4)发动机牵引和蓄电池充电模式

(5)再生制动模式

(6)蓄电池组充电模式

(7)混合式蓄电池充电模式

B、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工作模式:

(1)纯电动模式

(2)纯发动机模式

(3)混合驱动模式

(4)行车充电模式

(5)再生制动模式

(6)怠速/停车模式

第7章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采用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动汽车。

2、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类型:

FCEV按主要燃料种类可分为:

(1)以纯氢气为燃料的FCEV;

(2)经过重整后产生的氢气为燃料的FCEV。

FCEV按“多电源”的配置不同,可分为:

(1)纯燃料电池驱动(PFC)的FCEV;

(2)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FC+B)的FCEV;

(3)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C)的FCEV;

(4)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FC+B+C)的FCEV。

★3、(问答题)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特点:

A、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1)效率高

(2)续驶里程长

(3)绿色环保

(4)过载能力强

(5)低噪音

(6)设计方便灵活

B、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主要缺点:

(1)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过高,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使用成本过高,燃料电池汽车还有相当的距离;

(2)辅助设备复杂,且质量和体积较大;

(3)起动时间长,系统抗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