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4篇
【篇一】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
统编三上阅读策略单元
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设置阅读策略单元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策略主要包括预测、连结、提问、图像化、推论、自我监控等等。
中高年级:强化阅读习惯和方法的养成。三年级起的编排:
教材中的其他阅读策略:
复述: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二年级,借助图片等讲故事;
三年级,详细复述;
四年级,简要复述;
五年级:创造性地复述。
默读:
课程标准
一、二年级,重点训练朗读正确,二年级开始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三、四年级,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逐步提高默读速度,做到一边读一边想;
五、六年级,重点训练提高默读速度,学习扫读等。
二、三上阅读策略单元——“猜测与推想”教材解读(12、13、14课)
推测策略单元教材编排的独具匠心
预测阅读策略教学尝试
1.直接解释:介绍将要阅读的材料中,需要使用哪一种策略,什么时候使用,该如何使用(明确策略的有效性及使用过程)
2.示范作用:采用出声思考的形式,让学生示范自己使用该策略。(使学生认识策略的可操作性;
)
3.指导练习:指导学生进行由简至难的练习,逐渐减少指导数量;
(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
4.独立练习:学生独自完成阅读和阅读策略的使用;
(通过练习逐步掌握该阅读策略;
)
5.总结反馈:再次向学生明确简述策略的操作步骤,该策略在其他情景下使用;
(明确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性和迁移性)。
预测策略指的是读者在阅读中根据文本的线索、自身的背景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对文本的情节发展、故事结局、人物命运、作者观点等方面进行自主的假设,并在阅读过各中寻找文本信息来验证自己已有的假设,如此反复假设、验证,不断推进阅读。
阅读线索——形成假设——寻找资料检验假设——形成新的假设
三、预测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建议
1. 激活原有知识,产生阅读期待
(例:看图猜成语——猜测与推想,不是胡猜,是有依据地猜,是阅读时的法宝)
2. 充分呈现学生推想的过程,丰富认知图式
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它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念
联系细节线索,预测故事情节——如:依据题目、插图、关键词句等预测文章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投入到自主阅读中。
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文章内容——如: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节,对文章走向进行预测。读者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推测,从字里行间领会作者文章的主旨,促进理解文章内容。
联系知识经验,预测文章结构——如:根据先前阅读的知识经验(文章结构意识)预测。三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较低年级有大辐度的提升。
提供表达范例:
我读到______,就猜到了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进行文章批注)
3.善待学生的“错误”,尊重学生的个性推想
4.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激发学生自我修正
(听教师讲故事的结尾,看看自己的预测和故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5.在丰富的实践中运用,
可以根据这些书名,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根据封面、名字……)
推荐书目:《躲猫猫大王》……《帽子的秘密》《团圆》《小灵通漫游未来》
可以根据推荐书目,预测一下你可能最喜欢哪本书?
三年级下册预测阅读策略运用举例(寓言……故事……)
在实际的阅读中采用多种策略配合的方式:连结、图像化、提问……
本单元使用的思考:
文本的呈现方式:基于学生真实的思维经历,引导学生回顾思维的过程。避免提前阅读文本,在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避免只关注未完成故事结尾的预测,忽视交流阅读思考的过程。
精读课文中的“旁批“的呈现时机和使用:
借助旁批学习伙伴的思维过程,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阅读行为。避免一边读课文,一边读旁批。使学生丧失阅读乐趣,丧失思考空间。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阅读策略单元的“奠基之旅”
——三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板块教学设想
树立方法意识,将方法的学习与运用贯穿整个单元。
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三上策略单元:预测
语文要素:
1.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2.预测的一些基本方法。
3.尝试续编故事。
一、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1.预测策略在口语交际中的意义和价值:
(1)强化运用
(2)助推“预测”
2.确定交际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每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1)和同学交流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其他人名字的。
(2)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人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3)和同学交流之后,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你从同学的讲述里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3.明确交际目标
(交谈、倾听、应对、转述,是口语交际目标)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运用预测策略,猜测别人的名字
4.教学设想
关键词:预测、讲述、回应
(1)名人名字猜猜猜
² 读故事,猜人名——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白)
² 看提示,猜人名——郭沫若、聂耳
中国人的“名字”单姓——复姓;
单名——双名——三字名;
名字里的“名”,每一个字,单独或组合都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也可能和“姓”连起来理解。(预测的依据、方法)
(2)我的名字有故事
第一环节:
请A同学先说出自己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或来历?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猜测,也可以评价,B同学的猜测是否有道理。(多向互动)
A同学听到B同学的猜测,要礼貌地回应猜对了还是猜错了,如果猜错了,可以提示某些信息,让同学再猜
A同学完整清楚地讲述自己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听的同学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第二环节:
出示部分同学的名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名字猜一猜,形成自主互动。对同一个名字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补充自己的猜想,形成多向互动。
注意:预测不是乱猜,而是有依据地猜。猜测的内容可能跟名字的实际意思一样,也可能不一样,只要有依据就值得肯定,甚至可以赋予名字新的含义。
(3)亲友名字有故事
讲述亲友中特别有意思的名字的故事。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4)“名字”里的故事
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起名字,因为名字是一个人的名片,体现了一个人的喜好、性格、品行、文化背景等,同时也受时代的影响。如: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名字也受生活环境、地域文化的影响。
² 评选“最美名字”“最有文化的名字”
² 给自己起一个笔名。
² 回家给家里人说说,从同学的讲述中知道了哪些新鲜事。
课内——课外
课堂——生活
二、习作:《续写故事》
预测策略在习作中的实践
1.习作内容:下面的图讲了什么事情?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请你接着把故事写完。
2教学目标:
看图,把故事编完整。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表达自信。
3.教学设想:
(1)图上讲了什么事情:
图1:哪些人物?重点人物是谁?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是怎样的?根据图画和生活经验,猜测他们还会说什么?
图2:根据图画人物的表情、动作,猜测人物没有说完的话是佬以?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2)续编故事
图3,4:根据生活经验猜测:人物会说什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3)会想、会说是不是就会写呢?不一定
写作教学在课堂上的主要落点,应该是真实而具体的文体教学。
1.图上的内容用对话交代事情的起因。
2.续写的故事以两个主要人物的对话展开。
3.习作指导从两条线展开,一是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二是利用课文中的范例指导学生写好对话。
(4)创造性使用教材
三、语文园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二】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
初中现代小说解读与教学策略
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 姜峰
在西方,小说与神话、传说、寓言、童话、故事等一起被称为虚构作品( fiction ),就传统意义上说,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用散文(与诗的韵文相对而言)的形式讲述故事(叙事)。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
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因此,中学语文中的小说教学就不仅是完成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一篇小说的解读是否有终点?如何选用适当的设计才能实现小说课堂的有效教学?这些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今天,我们从几个关键词入手,来探讨在新课标指导下小说教学应该关注的几个着力点。
人物与生活
叙事总是与人有关的,小说总是要写人的活动、思想与情感的。尽管有的小说写的对象是某类动物或妖魔鬼怪,这样的小说叙述对象仍然是拟人化的,仍然可以视为某种特殊类型的小说主人公。小说中的人物并非真人,其生命是一种艺术生命,只存在于文学特殊的艺术空间之中。作者往往是创造了一个关于真实的人的幻觉,这种人物的生命是作者用文字赋予的,作者通过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认识。或许小说中的人物是有其原型的,但原型不能于小说中的人物相等同。象《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就不能看成是鲁迅本人,这是作者讲故事的一种技巧,营造出一种仿佛亲身经历的氛围。
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塑造是小说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技艺。作家往往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直接描写的办法写出这个人物的外貌特点甚至是心理特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在小说开头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时的第一句话中就表述出来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个落魄的穷书生形象用极少的语言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取名字这样的事情在小说创作中也是很有讲究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有帮助。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名字正蕴含着他生活和性格的某种特点,阿 Q 的无名与无姓其实是他在未庄这个世界上一种存在状态的反映。言谈举止是塑造人物形象很有力的技巧,通过精心选择的字词句表达出来,以表现出这个人物内在的性格。“窃书不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这两句话几乎就是孔乙己的代表,表现出的是这落魄穷书生的略显可笑的心理和他对“之乎者也”的近乎本能的迷恋。
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事件,一个事件往往是小说中基本的一个叙述单位。小说就由这些叙述单位构成完整的故事,并在故事中安排人物的活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就由八个事件构成。小说中的一系列事件就构成情节。关于小说的情节,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一种含义是情节指对一系列事件的艺术性安排,它关涉到小说叙事中的艺术技巧。相同的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安排,《孔乙己》中的八个事件都是围绕着“我”的所见所闻来编排的,真正要描写的主人公却是孔乙己。另一种含义是情节也可以理解是按照艺术家选择的特定的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英国作家福斯特曾对“故事”与“情节”作了这样的比较:“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伤心而死”是情节。两者的不同就在于前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是没有逻辑的,而后者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了“伤心而死”这一特定的带有情感评价的逻辑。
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的编排方式基本上有两种:或按内容散见于各专题性的单元中,或按文体构建完整的小说单元。教材有不同的编排目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情,这些都会影响具体课文课堂学习目标的制定。但是作为小说这一固定的文体,在教学上应该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连接小说和生活的联系。
小说是写人的,写人的遭遇和命运,心理和情感,写人的生存状态,而这个人的经历、情感、性格和命运都是与时代和社会紧密相连的。也就是说小说通过塑造人物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那小说又是如何塑造人物的呢?是借助于情节和描写。我们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各种描写的手法,品味小说的语言,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而认识了小说中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认识了生活中的一类人;
读懂了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看懂了社会的一个侧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各版本的教材编写者在小说单元的概说中纷纷通过文字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小说教学应该以人物为中心,借助人物形象去了解生活,探寻生活的本质。
从社会历史视角对人物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 因为文学在本源上就具有社会性的特征 , 它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 , 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的情貌和精神。文学作品与社会有着广泛的联系 , 作品中反映的政治、经济、伦理、心理等都属于社会的范畴 , 都在社会历史的审视范围之内。一种视角就是一种感受和分析作品意蕴的方法 , 同时也是一种规范和局限。因此不能满足于一种视角、一种方法的运用 , 而应该多侧面 , 多纬度地分析出作品的更丰富的意蕴来。现代解释学、接受美学理论告诉我们 ,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一个由三种地位应该是完全相同的文学活动的主体或对象——作者、文本、读者——构成的对话体系。
因此 , 除了社会历史视角 , 还可以从文化视角、心理视角、人类学视角等等对作品进行分析和把握。比如从文化视角看孔乙己 , 这个人物就不仅表现出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意蕴 , 而且表现了对整个封建文化的批判意蕴。不仅批判了旧文化 , 而且具有新文化的启蒙意义。茅盾说“鲁迅写此文时 , 文化上的反动势力极为猖狂 , 但鲁迅不取那时当权有势的文化反动派作为典型 , 这又表现了鲁迅对于当时反动派的蔑视——预知其必无前途 , 并为他们的前途勾画出一张嘴脸 , 即孔乙己”。叶圣陶作为一个教育改革家 , 他以其职业的敏感认识到这篇小说抨击旧式教育的意蕴。他说 , 《孔乙己》是在“表现旧式教育的不易发展人的才能、潦倒的读书人的失意和姿态”。而作者鲁迅则以其人道主义启蒙思想家的特有内涵从中见出了呼唤人间温暖的意蕴,《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人的凉薄”。
中学教材中的《百合花》 , 如果变换一下观照作品的角度,也可以领略到另一种意蕴。在《百合花》特有的描绘人生的氛围中,随着“借被”冲突的巧妙淡化,随着小通讯员和新媳妇如姐弟般的相知,除了军民关系,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还感到这是人生两个相近的阶段在靠拢和衔接。“借被”成了一个契机,而纯净、挚爱、憧憬、甜美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不妨将之合称为人生的早期阶段。小说后半部分面对小通讯员的死,新媳妇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惊愕、悲痛、压抑、悔疚、愤恨这一系列有层次的情绪发展背后,我们看见了新媳妇的心理历程。在小说最后,新媳妇一反常态,近似粗暴地“劈手夺过被子”给小通讯员盖上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正是经过这一层层的变化发展,新媳妇不再是那个尽咬着嘴唇笑的沉浸在爱情之中的美神了。战争给了她磨难, 她在磨难中成长了,进入了人生的成熟阶段。小说就这样,通过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性格相近的人物的互补,使我们感到人生的成长,人从竹林走向爱情,走向战火,在愈来愈不轻松的生活中,在欢笑和眼泪、希望和憾悔、挚爱和忿恨中,由早期阶段向成熟阶段的成长。据此,完全有理由认为,《百合花》除了前面所述的“时政习俗”意蕴和超越“时政习俗”意蕴之上的歌颂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情谊之外,还存在另一层次的意蕴,即,人生的成长。它创作于 1958 年,放到那个时代看,属于最佳短篇小说。它写“儿女情、身边事”,与当时塑造英雄人物的主流文学思想既“合群”(否则这篇作品发表不了)又“疏离”(因为她痛感文艺界动辄搞大批判,人际关系很冷漠。通过回顾战争年代人际关系,由此获得暖暖的慰藉),后来作家也因此遭受批判。
叙事与真实
生活中很多讲故事的人喜欢用这样的话开头:“在我生活的那个地方”,这是典型的想在故事中营造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的例子。许多小说也故意营造这种真实的生活场景,甚至直接说明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地点。在历史小说中,人物甚至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不管是一般读者,还是专业的批评家,一般而言,面对一篇说明了真实的场景与年代的小说,人们很难不去将小说与现实联系起来。熟悉鲁迅生平的人都可以从鲁迅的小说中找到他的故乡浙江绍兴这一城市与周围的城镇,他的许多小说发生的地点都名为 S 城。拿《孔乙己》里写的鲁镇来说,喝的黄酒、吃的盐煮笋、茴香豆都很容易使人想到绍兴附近一个真实的镇。其实,准确地讲,这种联想对理解小说的艺术性没有太大的帮助。从绍兴现今的咸亨酒店那每日骆绎不绝的旅游者可看出,小说的读者乐于在现实中发现小说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场景。这也是小说阅读的一种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到达小说描写的环境一游,或者干脆认识小说作者描写的小说主人公的模型,对一般读者而言,是件有吸引力的事。正因为如此,鲁迅和沈从文用自己小说的水乡世界和湘西世界,甚至为故乡的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确实,小说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和现实之间似真非真的关系。
叙事文的真实性在西方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术语来加以表述,即再现(摹仿)。再现与希腊人古老的艺术理论——艺术摹仿现实——一脉相承,是西方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文艺理论。“再现”考察的不是故事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所应有的真实性的对应关系,而是故事内在的逻辑。如果有人告诉你,一只猴子翻一个跟斗就能有十万八千里之远,你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西游记》,你就会信服这种奇迹在这部小说中还不算什么,而且你觉得这种描述在整部小说中是真实的。艺术对现实的再现不可能是按照它本来的样子进行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并不意味着艺术与现实无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时代的作家在各自的小说中“再现”的现实是迥然有异的。
因此,叙事作为艺术,又总是与虚构、想象等人类的艺术行为有关,它的人物、事件、情节与场景总是被塑造与想象出来的。我们并不怀疑一个当代的小说家能够写一本关于唐代的人的小说,也没有理由怀疑一个 20 世纪 70 年代出生的小说家能够写关于二战的小说。在一些小说中,象历史小说,甚至金庸的武侠小说,作家确实提供了许多真实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现实存在过的场景、事件和人物,但是,小说中真实的信息,并不象一本历史书中的信息,至少,它是次要的。这恰如我们不能把《三国演义》看成是真实的历史,不能把《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看成是历史中的曹操一样。
1 、从叙事学的角度打开小说教学的新视窗。
小说是叙事的艺术 , 它的本质特征是“叙述与虚构”。有了“叙述与虚构”的意识,我们就会跳出小说的故事层面,进而关注到小说的叙述层面,关注小说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结构等方面。
首先,关注叙事视角与叙述者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是作家在用语言讲故事,但小说中讲故事的人与作家本人并不是一回事。按照现代叙事学的观点,在一个叙事行为中,重要的不是故事内容,而是故事内容用什么样的语言如何被叙述出来,即叙事的方式。叙事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叙述人的安排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叙述人的安排对于作家来说,往往是小说艺术的核心课题之一。鲁迅在《孔乙己》中安排的叙述人“我”是一个儿童,这个儿童在小说中甚至比较冷漠。显然,这个“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是为了服从于小说所要表达的意旨而安排的。
小说通过对叙事人不同的安排形成不同的叙事视角。比如阅读《祝福》,我们思考一下:小说的叙述者为什么选中“我” ? 显然 , 这是非常重要的“有意味的形式” , 是小说虚构的关键所在。简单来说“我”作为叙述者的独特性在于“我”是一个生于鲁镇又离开了鲁镇的有着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在这一出悲剧里“我”是一个旁观者 , 又是一个在场者;
“我”直接面对了祥林嫂最后的日子 , 见证了鲁镇众人对祥林嫂的嫌弃、排斥和冷漠;
“我”的心理感受、自我反思考验着、提醒着读者的良知;
“我”的软弱、动摇、妥协反映了 20 世纪 20 年代知识分子在唤醒与救助底层民众方面的无奈和力不从心。由叙述者“我”对祥林嫂的态度作为阅读的切入口 , 我们可以打开多层面的“看与被看”的关系 , 最终读出鲁迅先生的深刻用意。如果我们联系鲁迅弃医从文中的“幻灯片事件” , 联系到那个“看与被看” ( 日本同学、鲁迅、幻灯片里的看客以及被杀头的人等等 ) 结构中的独特位置 , 联系到“看与被看”作为鲁迅小说中的一大原型 ,我们完全可以说 , 由《祝福》所开启的阅读还未完成。
在《孔乙己》的研究与教学中,人们早已注意到作品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叙述者的选择等叙事技法。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在选材上具有唯“我”所用的优势,作者可以依据叙事写人与表情达意的需要,任意截选材料而不受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的限制。《孔乙己》正是以“我”在咸亨酒店的见闻截取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加以摹写的,这样有利于作品集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同时也打破了小说叙事的传统结构形态,使其由“时间链”式变为“横截面”式。小说围绕“我”的“笑”和“我”看到的“笑”来叙事,叙事的关键在于孔乙己在带给别人“欢笑”的同时却遭受别人“取笑”这一事实留给读者的思考。这些“横截面”,“笑”出了科举制的毒害,“笑”出了孔乙己的可笑,“笑”出了世俗者的冷漠,“笑”出了“我”对孔乙己的喜爱,“笑”出了作品丰富的主题。在“小伙计”所接触的人中,“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这些“成人”们只会用世俗眼光看待孔乙己,看到的只能是一个落魄文人的穷酸潦倒、恶习难改,是孔乙己的“可鄙”与“可笑”。“小伙计”则出于被压抑的心理,用少年纯真的眼光看待孔乙己,看到的是孔乙己带给大家的欢乐;
从孔乙己那可鄙、可笑的言行中提炼出了诚实、善良的“可怜”与“可爱”,同时也看到了“掌柜主顾”们的“可鄙”与“可笑”——这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所在:鲁迅意在集中笔墨摹写“掌柜主顾”们对孔乙己不幸遭遇的嘲讽与冷漠。这样,在“看 / 被看”的二项对立中,选择“小伙计”作为叙述者,就使全作品形成了“看客”看孔乙己,“我”看“看客”,作者看作品一切的独特结构。
其次,重视叙事的细节描摹。
小说创作离不开细节描摹,小说教学也必须重视对细节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细节处品尝小说创作的艺术美。比如,作品对主人公最初的介绍便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唯一”表明了孔乙己的“与众不同”,而一“站”一“穿”却揭示了他的本质特征:穷酸——站着喝酒表明他“穷”,穿长衫表明他“酸”;
他的“穷”导致了他的“酸”,他的“酸”更加剧了他的“穷”,正因“又穷又酸”他才是“唯一的人”。这是白描,可刻画人物又这么细致入微。又比如,人们习惯于把文中“好喝懒做”的叙述作为作者批评孔乙己的口实,从而借此评价主人公,却忽略了一个叙述细节:“听人家背地里谈论”,这只是听说而已。作者在文中实际要表达的是:孔乙己有着与世俗评价不同的“从不拖欠”的“好”品行;
这一方面是为后文叙事作铺垫,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作者对孔乙己的肯定与喜爱。
又如,《百合花》中“穿针引线”的叙述技巧;
“我”的两次忆故乡在作品中各有什么用处;
小通讯员的“忸怩 ”和新媳妇的“忸怩”,同一词出现于不同人物身上;
小说中中秋节的、圆月的安排设计;
也可以提问“为什么她坚持要补那个洞”?这些教法建议都是从细节处品尝小说的美。
2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小说叙述语言。
首先是言外之意。小说是作者用叙述的方式所创造的“第二真实” , 包括语言的真实、叙述的真实、人为的真实。小说家的许多真实的意图往往就隐含在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中。而言外之意恰恰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比如小说 《祝福》,在“我”的视角观察下 , 面对祥林嫂亡夫失子的痛苦 , 鲁镇的人们持何种态度呢 ? 教师要教会学生体会其言外之意。
例 1 :
“我真傻 , 真的,”她开首说。“是的 , 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 , 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 , 走开去了。
这是一种偏离语用规则的言外之意。祥林嫂所说的是她日夜不忘的悲惨故事 , 在小说中她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述这个故事 , 并不仅仅是陈述事实 , 更多的是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悲哀、痛苦和自责。对于这种言外之意 , 鲁镇人是接受的、理解的。开始时 , 大家都陪着祥林嫂掉眼泪 ; ;
但当这个故事已被人咀嚼得毫无味道时 , 人们便不再给予其同情和共鸣 , 而是开始了例 1 中出现的抢白、打断。这种“打断”违反的是语用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原则” , 表达的言外之意也是很明显的——你不要再烦人了 , 讨厌死了。这类句子在小说中大量出现 , 如柳妈的“祥林嫂 , 你又来了”等。透过这类句子 , 我们可以体味到鲁镇民众那种缺乏尊重与同情、自私又冷漠、令人寒心的人际关系。
例 2 :
①祥林嫂 , 你放着罢!我来摆。②祥林嫂 , 你放着罢 ! 我来拿。③你放着罢 , 祥林嫂 !
“你放着罢 ! ”这是一个祈使句 , 传达的是一种使动、指令、企求的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下 , 其言外的语用意义也很明显:你的行为是伤风败俗的 , 不配干这活 , “否则 , 不干不净 , 祖宗是不吃的”。第③句的变序倒装更添急迫、紧张、严厉斥责的意思 , 充分体现出四婶唯恐自己说晚了一步 , 让这个“不干不净”的女人动了祭祀的东西 , 得罪了祖宗 , 给家里带来不幸的急迫心理。正是这一声大喝 , 不啻致命的一击 , 彻底摧毁了祥林嫂的心灵救赎的希望与勇气 , 将她推向了无底的精神深渊。因此 , 与其说祥林嫂之死有个外在的凶手 , 不如说她是死于精神的自戕 , 死于精神救赎希望的彻底毁灭。而这些 , 只有通过揣摩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其次,加强语言运用的细致分析。小说就是印着文字语言的一本书,别无其它。因此,分析作品就必须克服长期存在的小说语言艺术分析程式化、肤浅化的弊端,落实在具体的文字语言运用。
比如对动词的分析,在教学中细化对动词选用的分析能剖析出人物形象的鲜活性,使学生更爱上小说课,更爱读小说。在《孔乙己》中,动词运用最为传神的应该是“排”与“摸”两个字。作品中孔乙己有两次付酒账,前一次是“排出九文大钱”,后一次是“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分别摹写出了孔乙己不同境况下的不同心态。可以用来表示付账的动词有很多,取、拿、掏、抛、扔、撂、抓、掼、扣、摆等,作者都没有选用。为什么呢?不妨分别加以分析。孔乙己前一次付账的境况是“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为了向“ 短衣帮”显示这种“阔绰”,“排”字是再形象不过的了。“ 取、拿、掏”则缺乏形象感,无法表现他付账时的动态与心态;
用“抓”字则他口袋里又没有那么多大钱;
“抛、扔、撂”则与他爱钱的脾性不符,他很难有钱,有了钱也不可能这样潇洒;
用“掼”字则他不可能有如此的豪气;
“扣、摸”则明显与当时情境不符。似乎“摆”字与“排”最接近了,但“摆”不能表明动作的结果或样态,“排”则既有“摆”之意,又形象地摹写了状态:摆成一排——这就把孔乙己有了两个臭钱后摆阔的心理写活了。由此,更见孔乙己的“可笑”与“可怜”。孔乙己后一次付账的境况则是穷途末路,偷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因为没有现钱很久没有到咸亨酒店了,但为了了却临死前的“一口”,明知会遭到别人取笑,还是到了咸亨酒店,在“看客”们的嘲笑声中“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好长时间才攒够了“四文大钱”,并且放在“破衣袋里”,又坐在地上,囊中羞涩、行动不便,又得不到别人的同情,这时显然没有了“排”的底气:一个“摸”字摸出了他的尴尬与无奈。
还有很多小说理论和语用知识都可以进入中学的小说教学,创新教学内容,关键在于如何真正地汲取、消化 , 使其融化成为一种血肉相连的意识与视野 , 从而“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每一个小说文本的具体阅读和教学中。
小说教学的“眼睛”
清人刘熙载有个形象的说法,叫“眼乃神光所聚”。诗有“诗眼”,文有“文眼”。小说的“眼睛”指的就是“文眼”,而小说教学的“眼睛”,就是要在教学中用“文眼”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寻找小说教学的“眼睛”的方法也很多。
1 、寻找情感的错位处
一般来说,诗与散文大体在常态心理结构中表现人物心灵,而小说却能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把潜在的意识、人格挖掘出来,在情感的失衡与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揭示人性的奥秘。所谓“打破常态心理结构”、“情感的失衡”指的就是人物情感的错位。小说中人物情感的错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物关系越近,情感的心理距离往往越远,或是人物关系较远心理距离却很近,这样的人物形象才生动,才能揭示人性的奥秘;
二是人物的禀赋和命运形成反差,人物的命运和读者的希望形成反差,这样的作品就有吸引力,人性的揭示往往也比较深刻。小说教学对人物情感的分析,应尽可能从人物情感的多元错位着手,这样才能使学生发现矛盾,产生兴趣,并进入对复杂人性的深层思考,避免出现人物分析的简单化。
鲁迅在《故乡》的结尾处写道:“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结合《故乡》全文,深入思考鲁迅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故乡》着重表现的,实际是人与人关系发展中的两个轮回。
第一个轮回是从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到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关系的变化。这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轮回,它不但有了前项(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的和谐美好关系),而且有了后项(成年鲁迅和成年闰土之间的隔膜:“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认真想来,这个轮回实际是以往人与人关系中不断重复的无限链条中的一环,是无数这类恶性轮回中的一个,它包含着鲁迅对中国全部社会思想史和社会关系史的概括和总结:人与人原本是平等友好的,但在封建社会里,及至成年,人与人之间便隔膜起来,彼此的心不能相通了。鲁迅认为,在他与闰土之间,这个恶性轮回已经造成了,再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但还有第二个轮回,即少年水生和少年宏儿到成年水生和成年宏儿关系的变化。这是一个尚未完成、只有前项而尚无后项的轮回。同往日的少年鲁迅和少年闰土一样,水生和宏儿还保持着童贞的爱情,还有着两心相通、两小无猜的和谐美好关系,但他们以后将会怎样呢?是不是又和鲁迅与闰土一样变得隔膜起来呢?这是鲁迅集中思考的问题,他希望他们不再重新走上以前的老路,希望从他们这一代起,打破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关系的恶性循环,从而走上一条新的发展的道路,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一种前人未曾经历过的生活。《故乡》的整个情节链条,实际便是由这两个轮回组成的。《故乡》的主题意义,也存在这两个轮回的关系中。
2 、探讨情节的跌宕处
小说的创作规律决定它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艺术空间和艺术时间都受到一定限制,某些静止的艺术手段并不适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在情节的流动过程中完成,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所说的要重视人物形象的赏析,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重视对情节的赏析。因为情节总是和人物浑然一体的,特别是那些跌宕的情节,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小说中的人物,震撼了读者的心灵。情节的跌宕,是指情节由逆而顺,或由顺而逆,或由乐转悲,或由悲转乐。凡是优秀的作品,总是善于以出人意料的情节,以突然变换的场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由此形成跌宕美。
变色龙是晰蝎的一种,擅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换肤的颜色,以适应四周物的颜色来保护自身。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契诃夫用这种善变肤色的动物来作小说的题目,且揭示出深刻的主题。《变色龙》以简练的笔墨,围绕一条小狗,通过几个“转折”,将奥楚蔑洛夫巡官几段反复无常的对话和脱、穿大衣的细节串连起来,构成一个平凡的故事,塑造出一个极为生动的典型形象,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一个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迎上压下的卑鄙灵魂。小说中狗的主人虽然没有露面,却始终操纵着这幕“狗仗人势”的表演,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俄国现实。这篇小说,仅用了三千字左右,用极其简洁精练的语言,通过五个转折就为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机会。每一次转折,情节就推动一步,故事就波澜横生地展开,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地站在我们的面前。透过这条“变色龙”,使我们看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俄国社会中那种变色龙一样的、人类的晰蝎 : 见机行事、迎合现实、媚上欺下、看风使舵的腐败风气,看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今天读来,仍不乏深刻的教育意义,进而引起对现实中类似风气的思考。跌宕情节的背后,是小说的情节精华和作家别具的深意。我们如果扣住这些情节来组织教学,就容易由表及里,触及小说的灵魂。
3 、发现精神的细微处
小说教学的“眼睛”,既可以是易为人关注的关节,也可以是一些易被忽视却“神光所聚”的见精神的细微处。发现并以这些见精神的细微处来组织教学,能让学生直抵小说人物的情感世界。
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对于勒的称呼安排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精心设置了 20 个不同的称呼,有赞叹的,有斥骂的,有同情的,从而表达出不同人物不同时期对于勒不同的感情,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这些称呼见下表:
遇到于勒前:
人物
称呼(来信前)
称呼(来信后)
大家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的于勒
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克拉丽丝
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
遇到于勒时:
人物
称呼
克拉丽丝
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人,这个流氓
菲利普
这个家伙
若瑟夫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船长
法国老流氓
在这个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里,我们也看到了一点人情味,这就是若瑟夫——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他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这句话中隐含着这样两层意思:一是他多么可怜啊,二是你们为什么不帮助他呢。于是,他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就给了于勒 10 个铜子的小费,从行动上表现了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我”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个尚未受到腐蚀的孩子身上,寄寓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还有《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出场顺序,《祝福》中的“大家仍叫她祥林嫂”,《项链》“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 一句中的“也”,《促织》“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一句中的“独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一句中的“恶了”及“高太尉”等,都可以说是见精神的细微处。
如何教出小说味?首先,保证小说课文的“实用性”,那些教学上的“规定动作”必须完成。其次,在“自选动作”方面,应放开手脚,教出自己的特色。简而言之,要训练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对文学语言的敏感:(一)看作品如何体现作家丰富的想象力,整体构思是否巧妙、新颖。(二)作家的语言功力,或者说语言想象力。(三)根据作品,安排学生做仿写练习。模仿小说构思,或模仿语言风格。(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要打通,二者结合得更紧密)
我国学生的小说自主阅读一般开始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小说在小学教材中出现,多数经过故事化改编,往往并不具有典型的小说艺术形态。中学阶段后,小说普遍以原作或原作节选方式进入教材,中学的小说阅读教学也因此鲜明地凸显文学教学性质。目前选入教材的小说比较侧重于作品的经典性和文学性。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中的小说阅读显然不同于课外的小说欣赏,特别是不同于消遣性的小说欣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基本艺术特征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的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阅读、理解和感受原著”。小说教学的最佳效果,就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强烈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而达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篇三】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
“数的认识”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
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冯晓浴
教学内容
数的认识在小学主要分为认识整数、认识分数(正分数)和认识小数三大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系作了以下规定:
内容变化:与以往相比,这个规定蕴含的主要变化有:(1)明确规定了0是自然数。过去教材把“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的数,叫做自然数”。“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而现在则是:正整数和0统称自然数。(2)增加了认识负整数的教学内容,从而在小学阶段完成了对整数的认识。
教材编排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年级
10以内各数的认识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认、读、写0~10各数。
3.通过学生的试验、操作、观察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以及各数的组成,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4.能用1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11~20各数的认识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了解十进制,知道个位、十位的名称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00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二年级
千以内数的认识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年级
万以内数的认识
1.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2.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3.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能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能进行表达和交流。
分数的初步认识
1.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2.能结合直观图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和几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3.在操作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
4.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子或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规律。
小数的初步认识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能认识小数和小数点,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顺序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
3.知道十分之几还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4.在了解和用小数形式表示事物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四年级
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它们之间的进率。让学生知道数位和数级,根据位值原则知道不同数位上数的意义。使能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并能总结读法和写。
2.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进一步把比较数大小的方法扩展到亿以上的数中。
3.了解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知道自然数和自然数的性质。
4.能用“四舍五入”法把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
倍数和因数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本单元指非零自然数)的有关特征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到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
知道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2、使学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
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和猜想、检验等方法发现一类自然数的共同特征,并与同学交流。
3、在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分类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五年级
负数的认识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小数的意义
能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在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同一数的过程中了解小数,让学生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让学生知道小数的组成和小数的计数单位,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的小数部分。
能正确的读写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比较小数的大小,总结方法。让学生理解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能在生活中应用小数表达和交流。
能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分数的意义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l”。
六年级
百分数的认识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
2.知道百分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教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整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自然数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四大块:认识100以内的数、认识比100大的数、因数与倍数、认识负数。认识100以内数,可以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10以内的数(含10以内数的加减)。第二阶段:认识11——20之间的各数(含20以内数的加减)。第三阶段:认识100以内的数(含相应的加减和表内乘除)。认识比100大的数,教材分三段完成:(1)认识千以内的数;
(2)认识万以内的数;
(3)认识万级、亿级的数。这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大数的机会比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经验,使他们认识较大数时有困难。所以教材在二年级(下册)教学千以内的数,三年级(上册)教学万以内的数,适当缩小认数范围扩展的跨度,增加教学的循环,适量延长认数教学的时间,能降低教学的难度。“因数与倍数”的教学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认识整数,又为分数的学习提供准备,另设单元,放在第八册教学。“认识负数”也是另设一个单元,放在第九册教学。
(二)教学策略
1,认数教学以理解数的意义为重点。
理解数的意义包括:
数的含义。如: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探索各种数之间的联系,会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估计;
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计数技能。如:能认、读、写数;
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认识数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识别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如: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会比较小数、分数、百分数大小。
数学交流。如: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数学活动。如: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小于100的所有倍数,知道2,3,5的倍数特征;
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能找出1——100中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
结合情境认识10以内的数,是认数的开始,这阶段的教学对建立数的概念十分重要。有的老师认为,许多学生入学前都已经会数数了,现在只要写好数就行了。其实不然,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应注意:①物体个数与数一一对应,不能允许口中按顺序数数,却不能与物体个数对应。②物体个数与数字一一对应,每个不同的数量与不同的数学符号(数字)对应。③注意选择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学具,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如3可以表示所有数量是3个的物体,而与物体的大小、形状、质量等状态无关。④知道数的作用不但可以用来表示数量的多少(基数),还可以表示顺序(序数)和编码,如3可以表示有3个物体,也可以表示第3个物体。
(2)理解数的意义要与数的读写和计算紧密结合起来。
读写教学中要注意:①在低年级,对数的分解和组成,要作为基本的技能来训练;
在高年级,要在读写中体会数的分解与组成。②读写数教学的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③读写数教学的难点是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特别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突破的方法是先分级,再从高往低逐级读,实在了读法,写法也就不难了。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多没有用文字形式总结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并不是不重视读数与写数的基本方法,而是为教学留出空间,由教师组成学生体验方法、交流方法。学生总结的方法是自己真实的体会和经验,是主动获得知识的表现。但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总结方法。
2,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对理解数的意义有重要作用。
整数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对理解整数的意义有重要的作用。十进制计数法的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二是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哪一个数位上的数是几,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注:同一个数字,由于它在所写的数里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也不同。也就是说,每一个数字除了本身的值以外,还有一个“位置值”。例如“5”,写在个位上,就表示5个一;
写在十位上,就表示5个十;
写在百位上,就表示5个百;
等等。这种把数字和数位结合起来表示数的原则,称为写数的位值原则。)
(1)认识10是关键。
学生从认识1,2,3…起,老师就应帮助学生体会,数字是用来表示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数量的,每一个不同的数量,都用一个不同的符号(数字)来表示。当数量从9增加1到了10,按理应该用一个新的符号来表示,但这样一来,如果每一个不同的数量,都用一个不同的符号(数字)来表示,就需要有无限多的符号。前人在9的后面用“10”来表示,没有创造使用新符号,而是例行了一个数位,十位上的“1”就代表10,这样就方便多了,一个10和几个1是十几,就有了11,12,13…,这就是位值制的基础。这样,0到9十个数字就可以表示出生活中无限多的物体的个数。这个创造太科学了,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抽象性与符号性的好处。所以,教学中建立好10的概念非常重要。
(2)按单位数数。
为帮助学生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可以通过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逐步建立新的计数单位。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时候,就要明确地知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即10个单位就是一个相邻的较大单位。学习比万大的数,可以一边数一边接受10个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从而引出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和千万。一千万一千万、一亿一亿、十亿十亿…地数,教学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和千亿。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数的活动中,学生充分体会每数满10个单位就产生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感受了两个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3)不断扩展数位顺序表。
随着认识的数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扩充完善数位顺序表。从认识10~20的数起,就让学生了解个位和十位。认识百以内数时,及时补充认识百位。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在认识整数的最后一个单元里,学生将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比亿更大的数。数位顺序表可以分两次扩展,先扩展到万级,把十万、百万、千万这三个计数单位引上计数器,了解个、十、百……千万在计数时的排列顺序。然后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里填写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通过填写知道从个位到千万位的数位顺序,初步把这些数位分成个级和万级。再扩展到亿级,表里的内容也丰富了,有数级、数位、计数单位。教材把亿级及相关的数位、计数单位都留给学生填写,让他们知道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间的对应关系。在整理了数位顺序表后,还应通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概括地讲述十进制计数法。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
“数感”是人对数与运算的理解与体会,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
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能用数来表达的交流信息;
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数感使数学知识从学科的知识内化成人的数学素养。
“数感”需要培养。过去。人们对数概念的教学更多地停留在从数的组成层面上理解。如对于100,教师往往只要求学生掌握"i00里面有10个十,100里面有2个五十”之类文字上的识记。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这样教学的不足,太缺乏形象支持,片面,单薄,不利于学生真正认识数,理解数。通过,以此来更具体深刻地把握数概念。
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如:提供一些可感知的现实背景,将这些数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含义联系起来。1200张纸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
(2)在比较中培养学生数感。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加深学生对数意义的理解。比如,五年级二班学生数的1/3和五年级一班学生数的1/3一样多吗?五年级二班学生数可能等于、大于、小于五年级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以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学生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也是学生形成数感的表现。比如,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可以互相说说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
为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当学生开始会用数学的眼光量化看世界时,应该说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数感了。
(4)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惑。在解决问题中选择适当的算法、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也是形成数感的重要标志。新课程倡导的数学实践活动,很多就是开放性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结果也可能多种多样。
(5)在数的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通过加强口算、倡导估算、运用简算等手段优化数感。
4,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产生的需要和作用。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现;
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
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理解各种数学符号的意义,即表示什么意思,在什么时候使用以及怎样使用,这是发展符号感的基础。二是理解数学符号的作用与价值:为什么使用符号、有哪些好处,这是发展符号感的重点。三是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时,在独立思考和与人交流时,都能经常地、主动地甚至创造性地使用符号,这是具有符号感的表现。
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结合数学内容,体会数学符号的作用。
常见的数学语言有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符号语言是在文字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把文字语言的主要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简练地表示出来,方便人们进行表达、交流、思考以及解决问题。
教学常用的数学符号,首先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符号产生的需要,体会由于使用符号,才能清楚、简便地表达这些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数学符号为我们进行表达和交流带来了便捷。其次要在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表示,使学生认识符号、会用符号,体会到符号是语言的一种形式,数学符号是数学语言的一部分。
(2)参与创造符号,体会符号发展过程。
数学符号在数学教科书里有很多。如表达大小关系的符号“<”,“>”和“=”;
表达运算的符号“+”,“-”,“×”,“÷”;
表达运算顺序的小括号、中括号;
0,1,2,3,…,9是数字符号,它们能组成无数个数;
小数点、分数线、百分号、千分号等是特定的数学符号;
字母也可以作为符号,用来表达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这些符号是人们公认的,习惯使用的,属于数学事实。
当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符号的时候,先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数学符号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符号原来并不神秘,是人创造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符号在使用时逐步发展统一成现在的符号。这也能帮助学生形成符号感。
数学符号的教学,教师一般比较多地采取简单告诉的方法,容易使学生对数学符号产生神秘感。下面的案例中,老师就很好地帮助学生消除了这种神秘感。
5,帮助学生认识负数,实现认识数的质的飞跃。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要确切地表示这种具有相反方向的量,仅仅运用原有数(自然数和分数)就不够了,还必须把这两个互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来,于是产生了正数和负数。数从表示数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数的发展的一个飞跃,老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飞跃。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过去安排在中学有理数中学习,《标准》高速安排在小学的第二学段初步认识负数,有利于完整地建立整数的概念。教学时要注意:(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负数的意义。(2)借助直观,理解相反的分界点与“0”的关系。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3)通过分步呈现数轴(不用告诉数轴名称)等办法,使学生认识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二、分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在表达平均分的结果的时候,遇到了分的结果比1还要小的情况,比如一半、小半、大半等,如何表示这样的结果呢?这时候只有自然数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引进了分数。这时候认识的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这就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后来扩展到不但可以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如果把一些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虽然是一个或几个,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但也可以理解为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这样建立的分数概念就基本完整了,这也就是教材中的“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一般是采用螺旋上升的安排,分两次完成对分数的认识,加上最后认识的百分数,对分数的认识分成了三个阶段:“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段;
“分数的意义”一般安排在第二学段;
在这两个单元中认识的分数都是正分数。在学习了分数的四则运算后,又安排认识百分数。
(二)教学策略
1,在与自然数的联系中借助直观来初步认识分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建立分数的概念,教材安排一般有以下特点:
(1)单位“1”由一个物体组成;
即每次平均分的都是1个物体,如一个饼、一个圆等。
(2)只认识真分数以及分子分母相等的假分数。因为分得的结果,每一份都比1小。取一份或几份或全部,所得的分数都小于1或等于1。
(3)分母都比较小。
(4)不概括分数的定义,只通过直观描述初步建立分数概念。
由于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应充分运用形象和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操作感悟,如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能够将图与分数相互表示。
“平均分”是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是产生一个分数的前提。
2,分数的意义教学要着力解决对单位“1”的深入理解。
“分数的意义”这个单元,是让学生在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认识分数。其重点是把第一次的初步认识进一步扩展。其特点是:(1)单位“1”由“一个”变成“一些”;
(2)给出分数的定义。
教学时,主要突出“也可以把一堆物体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平均分”的思想。如一堆苹果,一个班级的人数,等等,如果看成一个整体也平均分的话,分得的结果,每份也可以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而这个几分之一,可能含有一个、两个或若干个,表述成“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这个整体的几份之几”。
3,抓住百分数的特征进行教学。
说到百分数,要分清两种情况:一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另一种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我们所说的百分数,一般指后者,它在写法(和读法)上与前者也有区别,用百分号(%)来表示。认识百分数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2)由于以上原因,分数可能有单位,也可能没有单位,但百分数不能加上单位,这是它与分数的不同。
(3)分数一般用最简分数的形式表示,但百分数为了便于比较,分母固定为100,所以当分子分母不互质时,不用约分成最简分数的形式,也不用化成带分数,而且分子也可能是小数。
(4)由于百分数的广泛应用,认识百分数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加深理解概念,体会百分数的好处。
三、小数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通常认识小数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小数的初步认识,特点是:(1)联系生活实际中具体的量来认识小数;
(2)以一位小数为主;
(3)不定义小数,只描述为:像0.5,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第二阶段较系统地认识小数的意义。特点是:(1)给出小数的定义:分母是1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2)再次扩展数位顺序表,建立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的概念;
(3)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分析小数的组成、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的大小;
(4)把非整万(亿)的大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小数等。
(二)教学策略
1,充分运用生活经验,建立小数概念。
小数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从生活实例出发;
二是从表示度量结果的需要出发。这都是小学生能够理解的。虽然小数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但在生活中最常见到的是小数,如2.45元,30.8米,2.5吨等具体的数量,而不是分数。所以学生认识小数,不一定要从分数的概念入手,可以由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出发引入小数。也可以直接运用生活中各种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作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能够支持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发现小数的性质,进行比较大小的活动,从而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2,数形结合,教学小数的知识。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小数的性质也是抽象的数学规律,小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挖掘和利用概念中的直观成分,能有效地降低教学的难度。如用大正方形表示整数“1”,它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分别表示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
依托直尺显示几厘米是百分之几米,是零点零几米;
在数轴上建立点与相应的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联系……这些都有助于学生领会小数的知识。
3,始终把小数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是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性质、比较小数大小的规划、改写大数的方法的基础。十进分数除了可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形式外,还可以写成另一种形式,即小数。具体地说,分母是1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教学小数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关系,这就是学生需要建立的小数概念。
4,利用知识迁移,建立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我们现在常用的计数制是十进制,它的重要特征是位值制,即写在不同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着不同的值。当人们在度量可以分割的量时,常常把作为单位的量细分为它的1/10 ,1/100 ,1/1000 ,这样就得到一种以10的幂为分母的特殊的分数,这种分数叫十进分数。为了应用上的方便,人们把十进分数改用位值制的记法,这就是小数。在有理数范围内的小数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当分数的分母是10,100,1000,…时,可以用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来表示。由十进分数改写的小数都是有限小数,所以所有的有限小数都能改写成分数。
在小学里学生还要遇到无限循环小数,它可由不能化成十进分数的分数改写而成,所以无限循环小数也都可以改写成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范围里的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由分数改写得到,它是无理数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小学生认识的数里,只有圆周率 =3.141592…是无理数,但这并不需要告诉学生。它只是在计算圆周长的时候才被介绍到。
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别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
小数的意义和整数的大小比较或加减计算对小数的大小比较或加减计算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反过来,后者的学习对前也有促进作用。迁移,有时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实现。例如,“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 “还可以写成”也就是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形式,使小数和分数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十分之几和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和两位小数……之间的关系。用单名数或复名数表示具体的数量、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以及用数轴表示数,过去曾经是认识整数、分数时常用的模型,而现在又拓展到了小数。比如,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若干份既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到了这时,学生理解的小数已经不是具体的量了,自然就接受了不带单位的小数。这些做法,无论对小数意义的接受、理解,还是对小数的模型的建立,培养关于小数的数感,都很有帮助。
5,沟通整数与小数计数与比较方法的关系。
整数与小数的计数方法是一致的,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小数的计数方法是整数计数方法的扩展。教学中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将整数的计数方法迁移到小数,为学生在计数的经验和方法上建立联系。不仅如此,还要利用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整理认数系统,把原来认识的整数数位表扩充到小数,把分单位和小数的计数单位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步在头脑中建构起完整的认数体系。
学生已经掌握的比较整数大小的知识,有些可以应用于比较小数的大小,也有些需要在认识上做必要的调整。如,在整数中,位数多的数一定比位数少的数大(四位数大于三位数)。而在小数中未必一定如此(三位小数不一定比两位小数大)。因此,从比较整数的大小到比较小数的大小,不是单纯的认知同化和方法迁移。
综上所述,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小学阶段主要学习整数、小数、分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以感知的现实背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篇四】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与教学策略微探
《济南的冬天》解读与教学策略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不少文情并茂的现代散文,且大多数出自名家之手。这些散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类美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但是,教师要真正上好这类课文的确很要费功夫,否则会达不到效果。因此,提高现代散文课堂教学效果则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培训学习,听了毛洪其教授的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老舍《济南的冬天》散文为例,浅谈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一、解读《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审美情趣浓厚。本文的“美”表现出如下四个特点:
1、语言美:老舍是语言大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把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用小摇篮来比喻济南城周围的那圈小山,并把小山当着人来描写,这些比喻和拟人写法的运用,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2、布局美: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
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
3、情感美: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寓情于景的写法,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4、风格美:作者用的是如叙家常的谈话口吻来表达自己的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的。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文如其人,质朴平易、和蔼可亲。
二、当前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散文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当前的散文教学中,不能扣住散文这一特定文学体裁的特性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错误。
3、课堂上缺少朗读,学生缺少感悟。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面面俱到,像庖丁一样,很多语文老师成了“解牛”的高手
三、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谈教学策略的选择
(一)让琅琅的书声充满课堂
本文是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适于朗读,所以在文章的讲析中应坚定的引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文章的美,最终领会文章所蕴涵的丰富情感。设计一组阅读教学如下:
1、轻声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美在何处?(通领文意,领悟布局美)
(2)作者怎样把济南的冬天写得这样美?(领会修辞的运用,领会语言美)
2、放声读课文,思考:
(1)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领会本文的情感美)
3、教师范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在什么位置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2)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口吻来写的(领会本文的风格美)
就这样在多次的诵读中,层层推进理解,加深理解。按照不同的要求去品味、思索、感悟,去探索其精髓,摸索其隐含在文字之中的美感来。
(二)、在合作中积累学习方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能欣赏、分享他人成果,能宽容、接纳不同意见,并能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解读鉴赏方法。如:分析散文“形”与“神”的方法:析“形”四抓:一抓写人鳞爪;
二抓记事片断;
三抓状景点滴;
四抓咏物掠影。悟“神”三看:一看引文中渗透的感情;
二看议论和抒情语段;
三看重复暗示的聚光语句。,
(三)、更新教学观念,相信学生的能力
当代散文的阅读注重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四)、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用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美、感知美、探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以上是本人通过学习培训的浅薄之见,旨在抛砖引玉。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