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最新学校多元评价(4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学到别人的长处,认清自己的短处。经常向同学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我知道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我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我也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得到老师的批评和指正。
2、本人自入学以来,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本人思想端正,能吃苦耐劳,有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目标,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乐于助人,关心国家大事。
在校期间,本人一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通过系统地学习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由于有良好的学习作风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曾获得"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余时间,本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人坚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挑战,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我毕生的力量。
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评价学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怎样定位新课标要求下的学生?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我校吸收借鉴以往教改成功经验,摒弃以往不合理的评价方法,为了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评价进行的更具科学、合理,特制定此项工作实施方案。
一、适应教育发展需要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建立新的评价体制适应时代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传统的评价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体系,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忽视人文性,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运用。而教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不断发展的活动过程,需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决定,由此产生相应的教育评价。传统的评价体制必然被现代的教育体制所淘汰,必须建立一个适应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制,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诱发广泛的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我校经过不断探索,初步建立了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项评价内容;有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面人员参加;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定期评与不定期评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评价机制。基本实现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
二、根据学生生活实际 体现多元评价特点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引导,需要激励。在实施多元性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元性评价必须贴近学生实际。只有明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方不是检查和评比。多元性评价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所以,了解学生现在的状态不是为了给学生下一个结论或是给学生排队,而是用于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多元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显示了学生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评价的基本依据,我们确定的目标主要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新课程标准,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填写好学生《素质报告书》,建好《学生成长记录册》。通过两项评价,把学生的表现和成长过程记录下来,使评价更具有真实性。
2.多元性评价必须注重评价过程。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成长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多元性评价强调收集并保存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关键资料,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认识更为重要。他们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过程中不断发扬长处,纠正不足,实现了发展、进步和提高的目标。
3.多元性评价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这使得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不同,发展的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多元性评价要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认真把握学生多元性评价的每一个环节。
4.多元性评价必须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多元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不断完善多元化评价
开放式的多元化评价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所以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再由学生自己思考、讨论,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达到这种新旧知识的整合。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根据多元性评价体系要求设计课堂教学。
1.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应用在让学生自己讲,合作讨论、辩论等活动上,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课堂独裁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2.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讲授要生活化,情境化。过去灌输书本知识的“空对空”模式应转变为设置合理的情境,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学生才有话好讲。
在课堂上教师努力创设情境,身边的社会情景在课堂上重现,引发学生“说”的欲望。把抽象的知识拉到身边的现实生活中,这无形中为学生搭建一个“梯子”,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3.尽量消除人为设定的框框,发散学生的思维。课堂上尽可能设计灵活性问题,少给学生的思维设定框框,避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良好的设疑,加之教师的及时引导,给学生思维以自由,打破了框框,课堂就会呈现出绚丽的亮点,学生的回答也会凸显出个性魅力色彩。
所以我们平时上课时也尽量不要人为地给学生设定框框,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提前“暴露”自己的立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讲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来,从而体现出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特性。
总之,从新课程的评价标准可以看出,学生评价更加关注问题解决能力、个人效率、思维技能及接受变革的意愿。学生评价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解放学生,将支持理念“工具理性”变“解放理性”,赋予学生真正的主体性,凸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地位。全国各地在中小学课程价值方面达到共识——学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发展,符合了时代的要求。评价的目的不再是以甄别学生为主,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教育教学评价,在目的及根本上产生质的变化,有效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创新教育理论对学生的评价,着重考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综合发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不仅应关注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更应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以促其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二、多元化评价思路
1、确立评价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魂。
2、围绕评价的发展性、形成性功能。
3、新课程理念与校本实际相结合。
4、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标准、方法、过程、结果等方面进行设计。
三、多元化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评、互评相结合。
2、全面性原则:评价内容应具有三纬度特征,必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民主性原则:把学生当作平等合作的伙伴来对待,可以评自己、评他人、评教师、评教材。
4、个性化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多用一把尺子多一批学生。
5、发展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功能。
四、多元化评价的实施
1、多元化评价实施维度
(1)评价目的激励、导向、改进化
多元智力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存在,各俱特色。因此尽量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确立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被评价者一起分析、发现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进出合理性建议,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
(2)评价内容多元化
①学业内容的评价。学业内容基本上以各学科所应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为主,基本实现了分项考与综合考相结合、学科抽测与定期验收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小组评与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测评内容以新课标为指导,以细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为依据,在命题上力求体现趣味性、灵活性、交际性、实践性。
②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也就是常说的非智力因素评价。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非学业内容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愿望、兴趣、主动性、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学习心理等。通过学生自评、教师点评、谈话、家长参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3)评价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通常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这样的评价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带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化,并注重学生评价的自主性。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结果更准确、客观、全面,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师点评。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结合,定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自评,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情感和对所学知识等的自我评价。
3、家长参评。请家长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一方面是为了让家长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4、小组互评。小组互评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提高。
(4)评价标准多元化
我们必须承认学生在气质、性格、能力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不承认存在绝对意义的差生。他们缺乏的只是关爱、自信与成功感。因此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培养一批人才。
①在书面考试中设臵梯度,以体现评价对不同个体发展的需求;
②要对特殊个体采取特别的办法进行评价。如一位学生今天的作业比昨天的作业有进步,即使尚不如书写优秀学生写得工整、漂亮,也给他个“激励卡”。我们强化进步就是100分,淡化分数意识,突出特长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都有成功的机会。学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5)评价方法多元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方法,方法决定呈现。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①、百分制的评价方法:在选拔式的考试中,我们继续采用百分制的手段,以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如中考和期末考试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科
②、百分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a(x,y,z),a代表综合分;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语、数、英科目填写,要求写百分综合分制。
③、等级综合分制的评价方法:公式:等级(x,y,z),等级为综合分折算成的等级,x代表卷面分,y代表平时学习情感态度和进步分;z代表实践分。如素质报告册成绩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科目填写,要求写等级综合分制。
④、等级制的评价方法: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采用这种方法。
⑤、学分制的评价方法:校本课程采用学分记录。
⑥、“暂缓结论式”评价方法。这方法是指学生在某一次考试或考查中没有得到满意的成绩,教师可暂不评价,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或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以后,经个人申请老师可以给予重新的评价,让不同起点的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从而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⑦、“浮动式”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指学生的某一次作业或考试有缺陷,教师已给予了一定的评价,经学生弥补后,教师在原有评价基础上,给予补充性评价,可进行二次评价、三次评价。
⑧、成长记录袋成果展示。“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因此,有些评价的内容就需要经过一段时践之后,再予以阶段评价。为了避免以往过分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过程的评价,造成评价的片面性,导致评价导向功能出现偏差,我们对这类内容的评价尝试了以“成果展示”来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向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标准、形式、时间,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从而增强评价的透明度。
⑨、阶段性分项考试。分项考试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分散到日常学习活动中,设立月阶段性单项能力考核制度,加强形成性评价力度。
⑩、随堂评价。课堂是获得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渠道之一,因此,课堂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建立“随堂评价机制”,对学生随堂表现予以评价。设立“随堂评价表”,内容包括:提问题、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合作交流等。每周进行一次小结,每月累计一次,由教师给出描述性评语,下发至家长手中。
⑾、综合素质评定: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毕业评定以三年的平均等级。
(6)评价过程动态化
评价的过程应由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形成性评价。即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进行监控式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表现成绩及学习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为教师调整教学提供依据。
(7)评价结果的处理多元化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满怀信心地迎接明天”是“我能行”教育思想的宗旨。评价的目的是强化激励,而不在于甄别优良。评价结果的真正意义应在于能够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对他的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①、采取“浮动式”或“暂缓结论式”的处理形式。当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时,可以申请多次测试或补充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②、设“激励表扬栏”。学生将其在各科学习和各项活动中所得的进步张贴在表扬栏中。
③、采取单项评价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a、评选班级、年级、校级“十佳之星”;b、颁发升旗手荣誉卡;c、“我能行”留影;d、颁发鼓励卡及时表扬;e、小主人广播站事迹介绍;f、评选“进步生”;g、在升旗仪式、校会上颁发奖状;h、向家长发喜报;i、评选颁发雏鹰奖章等。
④、特长展示。学校定期举行“特长展示”活动,并命名一批“特长星”以此种处理形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此外,如环保之星、体育之星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管理
1、管理模式与流程
说明:领导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研室规划设计多元化评价方案体系,教研组,备课组设计学科多元化评价方案,教务处、政教处组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科任教师、全体学生执行多元化评价方案,家长、科任教师、学生把执行意见和建议反馈到领导小组,促进多元化评价体系趋于完善,便于执行。
2、遵循设计——实验——反思——改进——推广的流程。20xx年-20xx年为实验阶段,即部分教师,部分学科带头实验,总结经验,形成指导性意见,20xx年全部学科参与实行多元化评价。
3、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督促、检查各科课程、各科任教师、各班的实施情况,期末把积累材料交教务处或教研室存档。
4、素质报告单必须是按规定的评定结果。
一、指导思想
学校围绕社会、行业、企业需求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从学生学业、德育素质、技能实践、企业实习等方面探索和构建全面、综合、立体的学生评价模式。以学生为立足点,学校、社会和行业共同参与,按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通过多评价主体的互动,构建评价内容立体、评价主体多元、发展式评价形式的“多元立体发展式”学生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严格实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建立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形成学生综合有效的评价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观指出,教育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是对教育主体的综合性描述。基于学校对建筑工程施工、护理学、机械加工技术三个专业评价体系的调研结果分析,以适用本校教学特点的评价模式改革为总原则,我校学生评价体系应通过多层面、多方位的描述,反映评价对象在各个方面的状态,并能通过多维立体的指标构建以及多元、交互评价过程,实现学生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因此,我校“多元立体发展式”学生评价体系在构建过程中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科学反映学生在中等职业教育学习成长期间的各个阶段、不同场所的表现情况,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长,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2) 职业性原则。围绕职业岗位要求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评价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综合反映学生工学活动情况和职业素质水平。
3) 创新性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深化评价模式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校、企业、家庭、社会的各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4) 操作性原则。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科学制定评价 标准和评价工具,易于学校、学生和社会各界理解接受。实现评价过程与管理的信息化,评价实施简便、易操作。
三、评价模式改革框架
六、组织实施 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发展式”评价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教务科牵头组织实施,综合运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储蓄”实施办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载等工具,以纸质记载和网络管理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档案。
(一)组织评价培训。学生科、教导科每学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评价方案、领会指标体系、掌握评价工具。
(二)学期过程评价。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使用学生学习表现过程性记载工具对学生德育、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记载。
(三)学期终结评价。每学期末,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等对学生德育操行考核、课程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德育操行成绩和课程总评成绩;班主任、家长、社区人员等对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取得的效果进行学期终结评价,形成学生基本素质表现、专业技能表现等成绩。
(四)评价结果审定。每学期末,班主任按照《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储蓄”实施办法》对学生当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汇总,撰写学生综合素质评语,评价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提交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
(五)评价结果反馈。审定的评价结果生成《x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同时接受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的查询或申诉,并在申诉办理 10个工作日内给予书面答复。
七、评价方法
(一)学生德育评价
1、评价方法:
德育评价标准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采用学生科、班主任、教学部、教务科、学科教师等多主体评价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班主任、教师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德育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德育评价按月进行评价,每个学期末以各月的平均成绩做为学生的学期德育成绩,学期最终成绩按百分制记列。
(二)学生学业评价
1、公共课
(1)评价方法:
公共课评价是对学生所学公共课进行的理论和素质两方面的进行综合评价,两项考核全部合格,单科成绩才准予合格,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与总结性考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课堂理论考试、素质考核、大型作业、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期末考试由教务科统一组织,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或学期末,集中时间考试。
理论评价由多方过程评价(占30%)、过程测试(占30%)和期末考试(占40%)评价项组成,对三项考核后得出公共课理论综合评价结果。
素质评价由过程考核(占40%)和素质测评(占60%)评价项组成,对二项考核后得出公共课素质综合评价结果。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