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高中作文素材,文明作文600字高中(八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明一路走来,孤独似乎是永恒的话题。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再现了美洲百年家族为摆脱排斥在现代文明进程之外的孤独感,而进行民族斗争的故事。但当现代文明已经融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我们始终没有摆脱这种孤独感,不同的是这种孤独感来自于精神生活与急剧变化的物质世界的不协调,手机微信的普及,令我们放下书本,刷着寂寞和空虚,我们又利用新一代的技术产品,填补着内心的孤独。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共享的时代,当我们不断刷新朋友圈,为“自拍族”,“转发族”疯狂点赞时,当我们享受群生活带来的种种快乐,并认为只有不断刷新群里新鲜事才能赶上时代潮流时,其实我们已经将独立自我湮灭在了“群”之中。找到的不是归属感,而是更加的孤独寂寞,常常让我们忘记了生命中为之奋斗的理想。
在这个被“群众”包围的时代,也是更需要孤独的时代。这种孤独,是能够静心读一本好书的优雅从容,是能在信息更迭时代里拥有独立人格思想的操守,更是心灵的独立。
就像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孤独的沉淀,一个伟大心灵的塑造离不开在孤独中的深深求索。当屈原被朝廷排斥,站在时代风口浪尖,他是孤独的,但也是他对独立人格的坚守,才能在举世皆浊中独醒;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人生而平等,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枷锁,封建等级制度是十八世纪欧洲人的枷锁,而今日的科技给我们自己套上了信息的枷锁,我们在舆论、关注、来自社会群体的压力中挣扎着努力前进,迎合时代需要。但一颗伟大的灵魂宁愿在追求真理与打破桎梏的孤独中死去,也不愿意在社会喧嚣中湮没。卢梭与同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坚守着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理想,为中世纪的欧洲带来了人文的曙光;
今天的我们想要冲破来自社会群体的枷锁,不妨用卢梭的话说:“把独处当做美好的享受”。因为享受孤独是一种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它让我们有勇气推开纷繁的群信息,直面心灵,寻找自己奉献一生的位置。
现代文明给了我们更便捷的交流,更广泛的资源,但也给了我们来自群体的浮躁。每个人都离不开群体,但每个人也需要孤独来支撑人格。当孤独成为一种时代病症,它就是空虚和寂寞;
当孤独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它就是反思和进步。在现代文明和孤独之路的博弈中,要真正为时代所珍爱——踮起脚,推开窗,探出头,这些都不够。最重要的是,修炼内心,让它享受孤独和思考,正如纪伯伦所说:“让孤独成为伟大精神的密友”,才能达观,才能富有,到时候,睁开双眼——
大千世界,美不胜收。
当我呀呀学语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背唐诗,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当我在亲人朋友面前背得摇头晃脑时,太家都夸我能干、聪明,还常常会奖励我,我高兴极了。可我那时还不懂意思,只希望自己能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好博得大家的喜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古诗文有了更深的了解。妈妈也相继给我买了《唐诗三百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孟子》、《史记》等书籍,当我徜徉在这些经典诗文的墨香中时,我才逐渐明白,这些古诗文那博大精深的魅力是无穷尽的。
《礼记》中有这样一句: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是啊,人生下来只是一张白纸,如果人的一生不读书,不学习,到老仍是一张白纸,那这一生有何意义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千古名句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它让我知道:“能者为师,虚心请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就拿我们班来说吧!在这个58人的小集体里,就有我许多的良师益友:作文天才杨文皓;
书写工整的周儒逸;
环保小卫士肖茹月;
爱劳动的肖茹云;
短跑健将王淳……他们的才华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学习。让我吸收更多的知识技能养分,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正是《论语》孔子传与我的做人的道理呀!
孟郊的《游子吟》让我真切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无微不至,母子之间的深情厚爱无与伦比。也让我明白传承千年的挚爱亲情是那么可贵。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王安石的《梅花》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古人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忠诚清白、不畏艰难、傲然挺立,我们后人不也应该努力做到吗?
诵读经典诗文,认识历史名人——不愿同流合污而投江自尽的诗人屈原、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武、壮怀激烈的抗金名将岳飞……一个个鲜活的爱国形象跃然纸上。他们的高尚爱国情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优秀典范,为后人永远纪念、敬仰。
妈妈说,经典诗文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价值不可估量,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瑰宝。我们少年儿童经常诵读经典诗文,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就定能奠定一生优雅的人格。诵读经典诗文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和习作水平,有助于我们对其它知识领域的理解和运用,更能促进各科学业的进步。
那我们就继续诵读吧!好好地拥有它,记住它。让它来净化我们的心灵,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之精髓,更让它引领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向成功迈进吧!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先祖为中华民族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盛誉。那么今天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做到了文明礼貌的呢?走在学校的走廊上,依然可以听到肆无忌惮的漫骂声;
踏在学校的楼梯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台阶上的口香糖;
回顾学校的拐角处,依然可以辨认学生为了回避直面老师而躲躲藏藏的身影。事实上,这些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是我们作为文明礼貌的学生应该杜绝的现象。
许多人都教育自己的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自己却不以身作则。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不知大家是否记得,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而在今天这一切一切是否不符合一个中国人的行为呢?
文明就像一棵不起眼的小草,只要你用细节去体现,用真心去行动,这棵小草会在你心中扎根。
丰子恺是名人,家里经常有客人来访。每逢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父亲总是耐心地对孩子们说:“客人来了,要热情招待,要主动给客人倒茶、添饭,而且一定要双手捧上,不能用一只手。如果用一只手给客人端茶、送饭,就好像是皇上给臣子赏赐,或是像对乞丐布施,又好像是父母给小孩子喝水、吃饭。这是非常不恭敬的。”他还说:“要是客人送你们什么礼物,可以收下,但你们接的时候,要躬身双手去接。躬身,表示谢意;
双手,表示敬意。”这些教导,都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有一次,父亲在一家菜馆里宴请一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把几个十多岁的孩子也带了去作陪。孩子们吃饭时,还算有礼貌,守规矩。当孩子们吃完饭后,他们之中就有人嘟嚷着想先回家。父亲听到了,也不敢大声制止,就悄悄地告诉他们不能急着回家。事后,丰子恺对孩子们说:“我们家请客,我们全家人都是主人,你们几个小孩子也是主人。主人比客人先走,那是对客人不尊敬。就好像嫌人家客人吃得多,这很不好。”孩子们听了,都很懂事地点头。在父亲的正确教导下,丰子恺的孩子个个都是懂规矩,讲礼貌,长大后有出息的人。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我们应该让这文明历史发扬光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人类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也是人类精神世界日趋丰富的历史。
五千年了,物质文明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然而在物质文明的背后,一种原始的冲动仍一直以古老的血脉遗传的方式继承着,五千年了,从未间断。这是一种自多少年前海洋里的那个细胞开始出现时起,就一直凌驾于生命长河之上的至高的规律,是人类的血液中不可磨灭的远古记忆。这就是精神的野性。
文明与野性似乎一直是作为对立面而存在的。前者表现在物质上,后者表现在精神上,二者有矛盾性。前者追求秩序,后者向往不羁;
前者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后者是人类灵魂的奔突。而五千年的发展,足以使物质文明一步步将精神野性打压下去,于是出现了都市中徘徊于霓虹灯下的人们。
他们目光呆滞,眼神少了些许锋芒。
我们必须承认:物质文明促进了人类发展,但绝不意味着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精神野性被磨灭。当然,也不可能。那条叫巴克的狗如此,人类也是如此。文明可以统一物质世界,但在精神上,必须有一处空间留给野性,必须要有一块土地未被物质文明同化。
精神野性的精髓在于思想的独特性。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帕斯卡尔说:“思想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陈寅恪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心灵深处的那块处女地,是物质诱惑侵入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精神野性使思想变得自由,使灵魂独一无二,使每一个生命个体不会因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趋于同化。没有精神野性,就不会有“我”,只有“我们”。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李白的不羁与飘逸?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梭罗的恬静与朴拙?没有精神野性,哪有海明威的坚韧与自在?
精神野性的力量是自由不羁的。相互依存的。事实上,文明的发展需要精神野性的推动,或者说野性的张扬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前行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精神野性的张扬,我们也许还在东非大草原上被猛兽驱赶着,疲于奔命。而物质文明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呈现多元化与个性化,而绝不是同一化。物质文明的多样化,反过来就会使精神野性的力量得到最好的释放与表达。
如此看来,如果在这个物质的世界中放弃了精神野性,放弃了独立的个性与追求,就不禁让人可怜而可悲了。而梭罗的那种看起来疯狂的做法,作为精神野性的回应也就显得无比自然了。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发展压力巨大,梭罗的日子过不得啊!
当然如此,梭罗的思想与实践也许真的不易复制,然而如果把精神野性只诠释为去野外过几年,就实在太肤浅了。只要在纷繁的世界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有你的所思所想,在平凡生活中不失冒险的精神,那么每一天你都是自由的,充实的,崭新的。你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精神野性的完美表达。
没有了物质文明,人类将生存艰难;
没有了精神野性,我们的心灵世界必将是一片荒漠。就是在这个层面上,实现了和谐的统一。
文化看上去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就正如氧气,无形无感,人人不可缺少一般,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软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联起来成为社会。
文化是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从远古奔流而来,翻过崇山峻岭,穿过柳林繁花,容纳人生代代,沉淀沧海桑田。文化是一面晶莹剔透的明镜,照亮心灵的面容,倒映历史的影子,既有慷慨高歌,亦有细雨婉转,既有吟风弄月,亦有躬身沉思。然而殊不知,我们沉淀了数千年的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惊堂木的声音消失在深巷中,舞动的皮影随着夜深而沉寂。我们随着文化音符跳动而炽热的心,也慢慢冰凉。
现实中,不如扪心自问,我们世世代代珍藏的“传家宝”,现在还安好吗?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越来越频繁地耳闻目睹:手工艺人逐渐老去,带着自己代代相传的精湛手艺归于田土。“申遗”,俨然悼词落笔前的一声绝望呻吟,“失传”,成为一种文化的最终结局。
当《论语》在曲阜的大街被当做旅游纪念品出售时,我们能看见子孙在庭院玩耍时,上前问一句,今日读诗否?我们忘却了文化,而文明也在离我们而去。当小丑在殿堂表演,大师却在流浪。为了能够保存他的技艺,而四处奔波。我们看着那台上浮夸的动作,低俗的语言,我们还能笑出口吗?
文化虽不能及时果腹,却是精神的生命源泉。疏离文化之人,无法追寻灵魂的喜悦,忽视文化之民族,难以自尊、自信、自强,失去文化的社会,是灰暗的、死寂的、病态的,即使表面繁华美丽,也终究是没有根的浮木。
现代人需要精神力量来支撑自己,需要以本源之水滋润灵魂与心灵,防止在繁华中迷失自我,可当人类的精神家园逐渐荒凉,再也不像往日繁华时,人们才注意到文化的重要性,就如同人们只有到空气稀薄之地,或难以呼吸时,才会发现它的珍贵一般。
如今,大部分传统文化被用在商业开发上,而这所谓的传统文化也不过是一件商业外衣罢了。这样的文化犹如一剂慢性毒药,摧毁着华夏五千年的根基。且看学者陈更,慢朔诗词世界,体悟古人境界,钩沉古典文艺之美;
故宫院长单霁翔“唤醒”紫禁城,使古物不再尘封、历史不再褪色,一抹娟秀瓷花、一记遒劲笔墨,得以向世人诉说华夏传奇,而本为异乡人的高佑思,深扎中国的土壤,甘做桥梁,为世界还原沉蕴又纯粹的中华文化。当我们注重文化时,我们的心才真正跳动起来。
正如史铁生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所写:“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惟有传承才是文化流淌的根脉,我坚信,日升月落,春秋更迭,世间万物在不停的变化,而先人的智慧和血汗交织成的华夏五千年文化,却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
“不学礼,无以立”,“亲师友,司礼仪”,这些古训都是在我年幼时,爷爷教给我的。他告诉我,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孔融让梨,曾子避席,三顾茅庐,都是古人尊师爱友,谦让有礼的经典例子,都是我们中华文明美德的具体展现。
长大后,爸爸给我讲述了“程门立雪”这个典故的由来。故事发生在宋代,一天,杨时和同学去拜见他的老师程颐,当他们来到老师家门口的时候,下起了鹅毛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直到老师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杨时都快变成了一个雪人!我是个急性子,特别害怕等待,别说几个小时,就是十几分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煎熬,我无法想象杨时他们那漫长的几个小时是如何度过的,更何况还是在雪花飞舞的寒冬,凛冽的寒风都没有带走他们对老师的尊敬,还有什么情况他会忘记尊敬老师呢?听了这个故事,我记住了无论什么情况见了老师都要敬个礼,问声好!
书海中,我认识了敬爱的周总理,他也是尊重他人、礼待他人的典范。一次,他去河北视察工作,走在田间小道上,迎面走来了一位担着粮食的老乡。总理马上闪到路边让路,微笑着请老乡先过。周总理日理万机,他的时间能说是寸时寸金,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他人的困难,想的是节约别人的时间。他没有借用喇叭、唢呐来开道,虚张声势,欺压百姓,耍耍当“官”的威风,而是平易近人,礼让他人,这是他一贯的品质,是他一贯的做人标准!一代伟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小学生不该遵守礼仪吗?
回答是肯定的!我们要让文明之风吹到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文明的印记。你看,校门口迎宾小卫士那张张笑脸,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们都带着微笑,向老师敬礼,给我们问候。这就是文明,它就像雨露一样,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当然,文明之花也在我们班绽放。你瞧,别人不小心碰到了王一帆,还没来得及开口道歉,她已经笑着安慰说:“没关系,别放在心上!”张宇涵,则是守纪律的好榜样,她说:“上课是老师在劳动,我们遵守纪律,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还有我们班的"开心果程雨萱,还没有看见她,你就听见她喜鹊般的声音:“刘栩羽,早上好!”春游时,同学们互相帮助,替背行囊,我拉着你,你拽着我,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分担困难!体育竞赛时,我们为每一位参赛选手呐喊助威,为每一次失败者疗伤、安慰!
假如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那么文明就是我们的太阳!微笑就是我们的种子,我们要将它播种,让每一个小小的文明举止,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温暖,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时刻与文明同行,让文明之花开遍祖国大地,让我们的祖国因文明而更加美丽、富强!
学校最近组织了一个活动,那就是两个同学一组,去超市当一天文明小使者,制止超市里的不文明行为。
我和杨阳一组。我们来到超市,发挥“火眼金睛”之功能,四处搜寻目标。忽然,杨阳拉了拉我的衣角,努了努嘴,我马上就明白了她的意思。我们一起朝水果柜台走去,那边聚集了很多人,一位老奶奶正在那里挑橘子。只见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拿起一个,左看右看,放下了;
扒拉扒拉,再拿一个,左看右看,把叶子和茎一把拽去,才将橘子放到袋子里。我仔细统计,十个橘子里也就一个能被她挑中。杨阳小声在我耳边说:“老奶奶是典型的‘挑拣族’!咱去制止吧!”我看周围的人都在摇头叹气,可那位老奶奶只当没看见,自顾自地继续挑着橘子。我们走上前去告诉她不能这么挑,可老奶奶一瞪眼,说:“小孩别管闲事!”她说完也不挑了,提着橘子就走。我气得涨红了脸,对着老奶奶的背影说:“等您这样挑完了,橘子估计也破损不少,别人就没办法买了。”老奶奶也不回头,朝下一个目标走去。我摇摇头,这“挑拣族”不好惹啊!
不远处是牛肉干柜台,那里也围了不少人。我和杨阳挤了过去。“这牛肉干是正品吗?”一位阿姨在自言自语,说完随手拿起一块放到嘴里,有滋有味地嚼起来。“哎呀,不正宗!”她扭着身子走了几步,在散装点心的柜台前停下来,捏起一块饼干迅速放到嘴里。“这是大黄油的吗?哎呀,不好吃!”她又扭着身子去别的柜台了。我悄悄跟杨阳说:“我们碰上‘试吃族’了。这次我们可不能硬碰了,要智取。”杨阳深表同意。我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就连杨阳听了也直点头。
我们来到爱“试吃”的阿姨身边,什么也不说,就笑眯眯地盯着她。她被我们盯得很不自在,手悬在半空,手里捏的好吃的也不好意思往嘴里放。最后,她恼怒地说:“你们干吗这样盯着我?”我俩齐声问:“阿姨,您吃得还好吗?”阿姨的脸突然红了,转身一溜烟走了。这方法绝了!
带着成就感,我和杨阳走向蔬菜柜台。杨阳咳嗽了一声,我知道她肯定又发现了新的不文明现象。她冲着放卷装食品袋的方向指了指,我心领神会,走了过去。一位叔叔趁工作人员不在,正在那里忙着扯食品袋,一个又一个,然后折好放进他的口袋里。他边撕边心虚地瞧着四围。杨阳说:“这个属于‘偷拿族’,但他太高太壮了,我们可打不过他,还得智取。”我俩商量了一番,然后冲着那位叔叔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问:“叔叔,这个袋子好用吗?我们也拿些回家用!”我们的声音太响了,工作人员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说:“小朋友,这个可不能拿回家!”杨阳装出一脸困惑地问:“不对呀,为什么这位叔叔能拿,我们就不能拿呢?叔叔口袋里有好多呢!”那叔叔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忙从口袋里掏出食品袋扔在柜台上,灰溜溜地走了。紧张的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天的超市文明小使者经历,有劳累、失望、无奈、担心,但更多的是坦然和快乐!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当超市文明小使者,制止超市里的不文明行为,我把这当成了斗智斗勇的游戏呢!
要建立城市的和谐与文明,就要培养文明的交通习惯,创建良好的交通秩序。
我们的交通行为,不仅涉及个人的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培养文明的交通习惯,需要从基础抓起,让我们从小接受交通知识的教育和守法意识,其次要从我们的每次出行做起,做到有法必依,看到“灯”时按灯行,自觉履行交通法的义务。在绝大多数回家,那里的人都特别遵守交通规则,无论在深夜,还是在远郊,即使没有警察,只要有红绿灯,他们都会按“灯”行。但是在我们这里,现在人们守法意识不够强,有时候在交通警察的眼皮底下,车辆也会闯红绿灯,行人也会大摇大摆地横穿马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此汽车的数目急剧上升,人们在每天享受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各种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的发生却在不断困扰人们,甚至付出惨痛的代价。同时也都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公交车进站特别是上下班的高峰时,人们蜂拥而上,行人视斑马线为装饰线,行马路中间翻越护栏,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法律置之度外,完全背离文明。
一个道路交通秩序混乱的城市,谈不上和谐与文明!人们为什么会缺少交通文明呢?从根本上说缺少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这就是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了,人们应该在公路上也要表现出一种宽容,理解和文明,要使道德约束成为一种自觉性!那么要怎么样才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性呢?我们可以在人们中开展活动,让他们从活动中借鉴意义,从而使他们可以做到车让人,车让车,人让车,从而使城市交通秩序有明显的好转,由此可以培养人们的交通习惯。
我们培养交通习惯的同时,也不忘创建良好的交通秩序!
礼貌行车,文明走路,创建良好交通秩序,是创建文明交通秩序的最终目的。创建良好的交通秩序,一可以提高交通效率;二可以减少交通事故;三可以树立城市文明形象。面对车辆的日益增多,城市的交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每个人都想走得快些,结果往往谁也不能快。同时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因为交通违规产生。只有遵守交通法规则,各行其道,交通效率才会最大限度的提高,交通事故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效率提高了,交通事故减少,交通文明的形象也就自然就有了。
但是眼下的交通状况,无疑与文明有很多的差距。酒后驾驶,无证驾驶,乱停乱放,不遵守标志路线。这些都严重影响我们中山城市的形象,为各种交通事故留下隐患。所以,我们积极行动起动起来,为搞好自己城市的形象而努力,使交通秩序有一个大的改变,使城市的文明形象有一个大的提高。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