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5篇
第1篇: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
【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形势与政策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明建设 环境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 __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 __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__: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胡锦涛.十七大报告,xx-10-15.
内容仅供参考
第2篇: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
《粮食经济问题》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人口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学院班级:经贸1009
姓 名:朱家明
学 号:201046910911
指导老师:姚咏涵
关于人口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增长,我国的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耕地的质量也在下降,我国的淡水资源也在不断不减少,并且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偏低,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就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耕地 人口 中国 土地 农民
0.前言
粮食安全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头等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在新世纪,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并且每年都有相当的新增人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开始突出起来。
1.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
1.1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1996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已降到1.39亩,全国已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我国人口在不断增长,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16亿,而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尚未过半人口增长问题与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问题共同影响着我国的耕地面积,尽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但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就至少需要新增400万亩。
1.2耕地质量下降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多,我国的耕地质量也在下降,中低产品占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据有关部门对十个省的调查分析,目前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比上世纪90年代初下降0.35个百分点。
1.3淡水资源短缺
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约为215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东南沿海等地区水资源条件良好,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全国,一方面是积聚的投资多,吸引外来就业人口多,另一方面则是耕地减少的多,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多、粮食需求增长多。2005年东南沿海10省市的粮食总量比1998年减少307亿公斤,既减少了17.6%,其在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也由34.02%降至29.67%,我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格局已被“北粮南运”所代替。由于粮食生产是耗水产业,将粮食增产的重任交由水资源短缺的北方来承担,其可持续性如何,还需深入研究。
2.当今中国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粮食的安全造成一定压力。
2.1我国的人口在持续不断的增长
我国在近三四十年实行的计划生育尽管对我国的人口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增长的人口其实并不少,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已突破13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预计将达到16亿,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我国的人口在持续不断的增长就给我国的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2.2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偏低,缺粮人口的绝对数比较大。
从2000-2006年,七年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60.57公斤,没有一年达到了人均390公斤的安全水平,这与发达国家人均573公斤相比差距更大。2000年以来,虽然农村贫困人口除2004年有所增加外,其余年份都在减少,2000年为3500万人,2006年为2280万人,但城市贫困人口每年都在增加,2000年城市贫困人口为1382万人,而到2006年增加到2200万人。城市贫困人口的增加,更加剧了我国粮食的不安全性。
2.3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超过70亿,达到72亿,203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82.7亿,较2004年增加19亿。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若按2002年世界人均粮食消费量304公斤计算的话,2015年需要粮食21.89亿吨,2030年需要零食25.24亿吨,若按人均粮食消费量350公斤计算的话,2015年需要粮食25.2亿吨,2030年需要28.95亿吨。
2.4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供给
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00万,城市下岗失业,收入水平低,城市下岗失业,收入水平低,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200万,这些弱势群体收入低,其食物时常得不到保障,这与那些高收入富裕阶层相比形成明显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弱势群体食物供给的不安全不仅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而且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实行粮食救济措施,满足其基本需要。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第一生活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3.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就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1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耕地始终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保护耕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3.1.1耕地及其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耕地资源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耕地数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与耕地质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耕地数量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耕地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国家的粮食安全能力。耕地质量是在某种土地的用途下其适应性程度,肥力大小以及产出能力的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方面:自然生态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生态因素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对粮食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社会经济因素反映对耕地投入与管理的程度,一般对耕地质量起到改善作用。
3.1.2我国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耕地面积约为1.33亿公顷,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但人均耕地从1978年以来平均每年减少260000公顷,而人口数量却急剧增加,人均耕地水平的下降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耕地及人均耕地数量呈下降趋势,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污染严重,耕地的生态功能下降。我国目前的耕地利用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切实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我国粮食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耕地。
3.2保护水资源
3.2.1我国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6%的径流量养活了占世界近22%的人口,中国的水资源是十分短缺的。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面临几个突出的矛盾:水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少: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仅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平衡: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用水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全。
3.2.2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水资源,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保护水源是根本和前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是有效补充;
发展节水型农业是基础;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重点;
加强现存地表水灌区的技术改造与科学管理是保证;
积极进行污水回收处理;
加强农业水源工程的建设,发展引水调水工程。
3.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3.1农业基础设施及其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
农业基础设施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有效降低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促进粮食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有效降低粮食生产的交易成本。它是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前提与基础。农业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条件。
3.3.2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基本保障能力下降。缺乏资产经营管理。布局不合理。效益不高。农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3.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具体而言,主要可从认识、投资和管理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建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提高投资效率。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统筹管理工作。
3.4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3.4.1农业科技进步及其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
农业科技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能够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水平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耕地和水资源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自然资源保证,而农业科技决定了粮食生产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吧,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更能直接影响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4.2我国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在体制、投资、科技成果的应用以及人力资源这几个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依然都是在政府主导体制下运行,许多工作都表现为政府行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我国农业科研和推广所需资金严重不足。存在科技成果应用不顺的问题。农业人力资源素质偏低。
3.4.3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逐步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体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转变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促进和服务作用。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4.结论
在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并且我国人民对粮食的要求总量在不断上升,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一定要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参考文献
(1)经济科学导论 赵予新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1版
(2)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龙方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3)粮食经济活动分析 《粮食经济活动分析》编写组 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 1987年7月第1版
声 明
此论文是本人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文内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并且本人了解课程中有关抄袭及引用方面的规定。
签 名;
日 期:
第3篇: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生产要素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逐渐融合。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展国家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发展中国家应及时调整政策,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的大潮中去。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前提是开放的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性基础条件,降低了信息交流的成本,直接推动了国际贸易、生产、投资等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和能力的日益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载体,在全球范围内对全球的资源、劳动力进行配置,在全球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这种跨越时空的国际分工模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全球经济运行中,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的经济规则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它们使世界各国能在全球统一的市场内自由、公平地竞争,极大地促进和保障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深入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体制基础,使各国的经济日益以市场为纽带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关于经济全球化是利是弊的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少数发达国家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弊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取决于原有基础和现行对策。所以,发展中国家则要趋利避害,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回避经济全球化只能带来更大程度上的落后。面对经济全球化,既要很好地把握它带来的机遇,又要趋利避害,规避它带来的风险。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进而促使金融全球化和投资的自由化,并最终导致生产的全球化。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基础、运行机制到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都将带来重大影响。以国际分工为客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使商品和劳务的国际流通高度自由化,使生产要素的国际配置更加合理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赖度进一步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都把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同时又把世界市场作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同时,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一直保持着相当的规模,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的相互依存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不仅发达国家之间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依赖度明显增强。
第二,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外资和先进技术。经济全球化既可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改善投资环境;
又可使发展中国家扩大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发达国家的企业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这样带来的不仅仅是促进发展中国家发展的资金,而且还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以中国高铁为例,当时中国开放了市场,对国内20包140列高铁的制造进行全球招标,来自德国、日本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最终给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10年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高铁企业与其他各国一道活跃在世界高铁市场上。
第三,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资本增值提供了条件。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积极向外投资。虽然从总体上看,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经营由于起步较晚规模较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但有些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第四,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投资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存在劳动力超额供给和劳动力成本普遍偏低现象,外资进入得以安排大量的工资低廉的过剩劳动力从事有效就业,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发展自己具有国际分工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产业。
第五,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更快地提高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和更好地运用比较优势提供了更多的契机,而且促使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快提高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首先,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就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发挥国际分工的效能,从而更快地提高本国生产力和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其次,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动者和主要推动者,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它们掌握着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金融业,控制着经济发展的主导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实力有限,在全球化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为了改变自己在全球化中的不利地位,获得更多的全球化利益,发展中国家就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尽管经济全球化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经济水平。利益分配等重要方面仍然存在着重大差距,经济全球化将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冲击,和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第一,各国争夺发展资源的竞争加剧。经济全球化本身实际上并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增加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不能消除或缓解包括资本在内的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稀缺问题依然存在,各国发展的需求和全球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显现,引发各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目标实现甚至被边缘化的恶果。
第二,外资的大量进入冲击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其不能代表或取代本土企业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
第三,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管理能力的控制和侵蚀。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由于发展中国家原有的生产基础薄弱,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直接投资活动,通过兼并和收购以及建立新厂等方式可以控制东道国某些重要的经济部门,垄断了东道国某些产品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东道国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影响东道国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仅如此,跨国公司还凭借其自身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对东道国原本就很软弱的经济管理能力提出挑战。
第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尤其在货币和金融方面的进一步相互依存,迫使各国必须开展国际合作来协调彼此的各项经济政策,以便保证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催生了各种形式不一、程度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由于该一体化组织所追求的是体现各成员国全体利益
的整体性目标,与各成员国的直接利益目标是有距离的,因此,某些国家可能会在权衡之后转让部分主权,而对于那些没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而言,它们在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过程中签订的多边性或双边性的国际条约,使得它们必须受条约的约束。考虑到发达国家依靠其实力在一体化组织等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这也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会受到约束和削弱。
第五,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还表现在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
第六,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总之,经济全球化不仅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样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抓住机遇,积极与世界接轨的同时,为了摆脱经济全球化固有的局限和不足给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发展中国家需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来建立起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 ——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罗伯特·吉尔平,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 ——21 世纪的世界经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 朱炎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权问题研究——经济全球化对发 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厦门:厦门大学法学院,2008.
第4篇: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
由货币政策浅析中美两国的关系发展
李月娇 指导老师:梁永康
摘 要 美国具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和较为成熟的货币政策操作经验, 我国仍处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的尝试阶段, 尚未形成市场化利率。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中美货币政策效果异同及形成的原因, 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和改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有效性; 比较;
借鉴
引 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最先进的发达国家,恐怕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两个经济发展水平有如此差距的两个国家的经济联系如此的密切,但又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与冲突。下面我们从货币政策分析两国的关系。
一、中美经济关系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关于中美经济关系现状,我想我们不能笼统的说中美经济关系是怎样的,因为经济关系中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多的。中美经济关系的发展史和现状已经充分证明,每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不会是单独出现,而是与其他方面呈现更多的关联,面我们就深入了解一下中美在经济往来中阻碍两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中美经济发展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贸易与投资的关键性问题,当然美国也不例外。美国一直以来都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因而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国各界主要从两个方面指责人民币汇率问题:一是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违反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
二是指责中国压低人民币汇率,构成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补贴,违反了世贸组织(WTO)反补贴协议。美国认为严重低估的人民币使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畅行无阻,导致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并造成相同行业美国工人的大量失业,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罪魁祸首之一,中方则认为:首先,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并不是由于人民币币值低估造成的,美国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美国政府一向奉行的过度消费政策才是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其次,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将使中国的出口贸易严重下挫,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三,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美元贬值。如今我国持有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的保值就成了大问题,因此拒绝快速升值。由于双方对于国内宏观经济安全上的考虑,因而产生了汇率的角逐,也就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中美经贸关系间的一个不和谐因子。
(二)中美经济发展中的贸易不均衡问题
1.贸易不均衡问题的提出。据美方的统计,从1991年起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队贸易逆差国,从2000年以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虽然美国对华贸易迅速增长,但中国对美出口增长更快,造成了美国积累了大量的对华逆差,而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对美贸易顺差,这便成了中美间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2.贸易不均衡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中美贸易不均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因为美国自身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中美贸易不均衡。美国国内制造业的萎靡,实体企业的减少,使得美国必须依靠进口满足国内基本生活产品的需求。而中国劳动力低下,自然资源丰富,制造加工企业成本较低,产出商品价格低廉,使美国从中国进口低价产品,满足国内需求,也就导致了中美贸易逆差这一问题;
第二,美国对中国限制出口很多产品。美国一直以来对外宣称的都是鼓励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政策,而他对中国却处处限制。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并没有将中国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而是将中国看作是竞争对手,限制对中国出口许多产品。这种限制不仅涉及到军工产品,而且涉及到航空航天技术、数控技术及其零部件等很多产品。美国可以向台湾一次出售60架每架价值2亿美元的F160战机为什么不可以向中国大陆出售呢?对此问题,美国人比中国人还要明白究竟为什么。美国经常用人权和民主这两块砖头来抨击中国,但在汶川大地震时,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亲自向美国商务部提出,为救灾想要买美国几台直升机的发动机,直到现在也无回音。该部长最近说,本来,我们今年还想组织几个大型的采购团到美国。但是,企业家们报的一些需要采购的货品,显然,美国到现在还不愿意卖给中国。由此看来,美国政治精英及经济学家们,把中国对美国出口较多说成是美国逆差的原因,而事实却是美国限制战略物资等产品对中国的出口,才是真正的原因。
(三)中美经济发展中的反倾销问题
由于中美之间出现的贸易逆差问题,使得美国出于保护国内行业的需要,从而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策略,而且实施的次数较之以前也大大的增加。这样便使中美间的经济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四)中美经济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最多的专利,在许多行业,技术是美国最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转让成为中美经济关系间的又一大问题所在。
(5)中美经济发展中的气候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各种气候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得气候问题是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与人民关注的焦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关于降低碳排放问题产生了较大分歧。发达国家认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该实行统一的标准进行碳排放控制;
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无权要求发展中国家实行与他们同等标准的规则。因为,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已经通过高污染、高消耗而使得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处于高水平状态,现在却让他们来买单,发展中国家自然不乐意这样的政策。而中国代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代表最大的发达国家,自然也有如此的矛盾。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中美经济发展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属于正常现象并且难以避免。但为了减少冲突,避免麻烦,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中可以采取措施,绕过对方的壁垒,建立和谐的中美经济发展关系。
(一)加强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加强对话沟通是构筑中美经济关系的重要平台。通过引入对话机制,双方可以充分表达彼此的利益关切和文化认同,有效解决贸易分歧和争端,推动经济金融合作的不断发展。俗话说,沟通是通往心灵的桥梁,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只有通过沟通,才能彼此了解,才能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矛盾与分歧。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已成为推进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样的对话机制,认真分析我国的需求,加强战略研究,充分吸收企业界和各类协会的建议,科学制定与美国经济合作规
划,推动双边经济关系均衡发展。
(二)发展对美的直接投资
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缺乏资本的国家了,如今的中国应该是属于资本很多却无处投资的情况。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温州炒房团拿着大量的资金投入房地产行业,使得中国楼市居高不下,他们走到哪里哪里的人们就买不起房子。这是什么情况呢?这都是缘于中国投资渠道太少,为人熟知的投资渠道就属股市和楼市了,然而股市风险较大,而且大多数人都不擅长操作股市,为了避免较大损失,因此都转而投降房地产行业,从而造成了房地产如今的这个局面。因此,增加投资渠道是重中之重。这样投资渠道多了,也就可以分散楼市的压力,也能更加科学的使用中国国内的资金。而发展对美直接投资就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对美直接投资可以有效地绕过美国对中国设置的贸易壁垒,又能将中国的资本有效地使用起来,因此积极发展对美直接投资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三)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
为了减轻我国出口贸易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需要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是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首选伙伴。与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如此才能分散风险,才能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不过分依赖某个国家,这样才符合中国健康发展的要求。
(四)继续扩大内需
对中国来讲,不能走过于依赖以外需为导向的发展道路,应更加重视内生性经济增长。通过不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逐步把过高的储蓄率降下来。通过不断深化经济改革,自主创新,形成更加合理和可持续的经济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减少外部金融依赖,有效防范经济发展中的外部风险。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中美经济关系完善还应在多边和全球范围内统筹考虑,正确处理双边与多边的关系,重视发展其他双边关系。要积极推动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推动建立新的国际金融秩序。建立更加和谐的中美经济关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利益博弈和排斥。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关键是理清我们自己的规划、战略和思路,适当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少走弯路。
三、美国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实践意义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但效果有限, 相对而言, 美国货币政策更为有效, 这对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的目标和方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一, 提高中央银行决策独立性, 增强货币供给的外生性。美国货币政策由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独立制定和执行, 美联储的独立性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保证。我国需要深化市场体制改革, 促进形成合理、稳定的货币需求, 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倒逼机制导致的货币内生性问题, 使中央银行处于操作货币政策的主动地位
第二,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美国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能有效地反映和调节资金供求, 从而对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产生更为直接和稳定的影响。因此我国要逐步放宽对利率的管制,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寻求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时机,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形成完整的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体系, 为央行确定基准利率提供参照。
第三, 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奠定健康的货币政策调控基础。完善的金融市场是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国未来需要增加货币市场工具, 大力发展票据市场, 增发适合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需要的短期国债, 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操作性。同时扩大货币市场交易主体, 拓展货币政策有效的操作范围。努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
总结
当今的环境下,两个国家的国际地位都如此之高,一旦关系失衡,影响到的将不仅仅是两个国家而已,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当今国际环境也是危机四伏,恐怖主义,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台海问题,全球经济衰退,全球气候问题等等。两个国家在这些问题上都有自己的利益,但这些问题的影响面绝非两个国家那么简单。两个国家都必须扮演好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以和为贵,切实的解决自己国家的和国际社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德伟,徐琼.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5).
[2]李扬,彭兴韵.解析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理念[J].国际金融研究,2005,(2).
[3]尹继志.美联储货币政策传导和操作特点评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曹伟. 中国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J]. 海南金融. 2005年09期
第5篇: 2022形势与政策有关经济论文
论会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