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科学技术与战争关系600字(五篇),供大家参考。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各领域的具体规律。普遍规律寓于特殊规律之中,掌握普遍规律,就可以更加客观的、全面的认识特殊规律,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直接从科学技术领域总结、概括出来的,它有助于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更深刻的了解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此外,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从复杂的现象中抓住本质,如何从现象的变化中觉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如何处理好偶然与必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都要求有一个辩证思维的头脑。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科学由收集归纳材料、逻辑整理材料,进入到在对经验材料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创造的阶段;
科学各个领域知识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日益加强;
技术也日益科学化、理论化,因此,更需要理论思维。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 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有一段著名的论断 :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是对以往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史的深刻总结,凝结了恩格斯对自然科学发展引起哲学形式改变的悉心研究。
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自然科学推动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唯物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大体上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相继出现,都包含着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对哲学的重要作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产生是古代萌芽状态的自然科学的哲学表现。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处于整体直观阶段,影响着古代唯物主义形式的确立,使其具有明显的朴素、直观的特点。哥白尼的伟大发现划破了中世纪的漫长夜空,使近代自然科学挣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辟了独立发展的道路。18世纪末,牛顿系创立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使得机械唯物主义理所当然地取代了朴素唯物主义。而由于自然科学的其他部门还不够发展,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还不足以描述自然界的辩证图景,因而唯物主义只能停留在形而上学的水平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达尔 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以十分丰富的材料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从而动摇了过去那种机械的、割断历史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这样,在哲学领域内,形而上学的丧钟就敲响了。总结这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伟大成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回顾历史不难看出,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自然 科学发展的追踪史,从内容到形式都打着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印记。
自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改变,恩格斯概括19世 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这些带头学科中的精华,从中提炼出物质范畴,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其他哲学概念和范畴也是如此。科学实验和研究方法的改变,也会使哲学产生相应的改变。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哲学方法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哲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因为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观点是通过一定的研究获得的,是认识的结果,它必然要反映和体现研究方法的特点。总之,唯物主义哲学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发现改变自己形式的论断,是恩格斯在总结科学史、哲学史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哲学发展的重要规律,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既然科学的发展引起唯物主义形式的改变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当然也适合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进步而改变自己的形式。但是必须指出,经过科学发展而改变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能丧失其唯物论、辩证法的实质。因为现代自然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证实着而不是否定着唯物论、辩证法的基本原理。20世纪自然科学描绘的崭新的世界图景,不仅证实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且证实着世界运动发展的辩证性。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人类将越来越深刻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辩证发展的本性,而决不会相反。现代科学的事实证实着唯物论和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那么,必然的结论是:科学的事实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就是建立在对物 质和精神关系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引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的具体形式是由特定的 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决定的,而唯物主义的实质则被世世代代的自然科学所证实。
恩格斯在谈到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关系时说:现代唯物主义,否定的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哲学在这里被扬弃了,就是说,既被克服又被保存;
按其形式来说是被克服了,按其现实的内容来说是被保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方面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
另一方面它又第一次使辩证法和唯物论统一起来,成为真正科学的哲学理论和方法。可以肯定地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它的具体形式仍会不断改变,这就是:改变过时的结论,丰富已有的内容。但是,它的实质仍不会改变。即是说,唯物主义改变自己的形式不是改掉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发扬光大。
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很显然也包括战争。虽说战争在目前来说是很难爆发的,但如果爆发,这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机械化战争。
显然,高科技给现代战争形态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高科技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利用,而且好像高新技术武器就决定了未来战争的胜负。也正是如此,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究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因为科学技术在战争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高新技术武器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也许,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从古到今,战争造就了时世,战争也孕育了科技。人类社会不断在进步,战争也成为了科技的试验地。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机器化、电气化时代,人类跨越了历史,孕育了现代文明。回想起人类的第一台计算机就是战争中需要计算导弹的弹道射程而开发的。科学技术也因战争进入了人类的视野。同时,不得不说的是战争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科技的孵化器。
现在的我们已经离不开科技了,我们依靠研发高新技术发展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人类痴迷于科技带来的成果。但可以说,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战争的帮凶。我们通过技术的改造是武器更加先进,更加精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武器越先进,人类面临的威胁就越大。比如现在的核武器,这代表着拥有
无穷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一旦战争爆发,人类就会面临着灭亡的威胁。同时,拥有先进武器也推动了战争的爆发。所以世界各国都实行禁核武器的政策,这时可以说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战争的帮凶。
我们知道现在战争爆发是不可能的,这关系到了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不难想到,如果双方都拥有致命性的武器,那么战争就会造成两败俱伤。这样子我们对于战争就有了更慎重的考虑。由此,科技极大发展的社会,就是战争消亡的时候。虽然科技让军事武器更自动化、智能化,但是战争也不能避免地带来损伤。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还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呢?
科技改变了战争,战争提升了科技,科技与战争是相互影响的。相信科技极大发展的社会,就是战争消亡的时候。也唯有努力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让战争退出文明社会的舞台。
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1.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3.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
4.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
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本文尝试探讨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辨析、从美国科学教育思索未来中国科学教育,目的希望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与未来中国教育提供比较直观的认识。
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教育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教育是科学技术迅速、大规模、有效传递和传播大基本途径。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继承性,任何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前人和他人的研究的基础上的创新。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是在教师的传授和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将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经过筛选、加工、优化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的。因而具有高效、高质、大规模的特点。学校教育使人类社会以前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代代相传,继承下去。现代学校教育还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再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教育是使科学转化为技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科
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要有一大批账掌握科学技术的技术人员队伍和熟练劳动者队伍。前者将科学转化为技术,后者将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三,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高等教育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主要是研究型的高等学校,聚集了大批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学者,有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手段,而且有源源不断的朝气蓬勃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事实上,大量的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都是由 著名大学完成的。教育培养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造就宏大的各个领域科学和专家队伍,要依靠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要依赖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为“动力作用”和“引导作用”(31页)。具体体现为如下几点: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有利于科学知识的继承、扩大化再生产(传播)、创新。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扩大研究者队伍——出现职业科学家、专门性的科研机构。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近20年来,美国大学里工作的科学家获得诺奖的人数占总人数的90%。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的功能
教育向科学提出了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推动了相关科学技术研究。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数量上是“图书馆微型化”,质量上是知识积累与更新加快(90年代后,每4年达75%知识被更新)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虚拟空间的出现使知识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一方面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另一方面构建了“网络学校”。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为实现教师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主要观点:
1、实现教育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理想成为现实;
2、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如人机互动);
3、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如知识与长者、德者、智者的完全分离);
(作为小知识,大家可以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影响的“三次革命性突破”,34页)
(可以补充观点:信息技术对教育形式、教育手段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如“网络学校”等)
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
约,特别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和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功能。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教育本身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我国发展战略:从“科技兴国”到“科教兴国”。
5.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途径
(1)思想理论的途径。(2)技术手段的途径。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就其性质而言,首先表现为动力作用;另外,它还能为教育的发展
指明方向,预示结果,引领教育循着科学的轨道前进。具体为:(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7.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互为支撑
教育是科技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支撑。首先,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马克思指出,科学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科学劳动的这一特点表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专业科技人员以继承他人和前人所积累的成果为前提。教育是连接科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途径。其次,教育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方面,不论生产工具如何先进、劳动对象如何丰富,最终还是要人去掌握、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生产过程是劳动者把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物化到劳动对象上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是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首要因素。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发展同样离不开科技发展。第一,科技进步促进教育现代化。重大科技进步不仅直接促进教育手段的更新、教育内容的完善,而且间接影响教育组织形式和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和现代化传播手段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如“终身教育”、“空中学校”、“网络教学”等成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第二,科技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14世纪以前,自然科学的课程只有算术、几何和天文学;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增加了力学和地理学;
17、18世纪又增加了代数、三角、植物学、动物学、物理学、化学等。近现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更加迅速,科技门类日趋多样,使得人们所接受教育的内容、结构愈趋丰富和精深。互为动力
科技进步促进教育发展。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总量显著增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催生着人们对教育的更大需求,促进着教育思想的深刻转变。其次,科技进步在实践层面上推动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不断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推动教育在“解决问题”中向前发展;
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科技素质,提升教育的水平;
不断开拓新的教育领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
提供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满足教育的时代需要。
教育对科技进步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一,科技进步的成果需要通过教育扩展开来和流传下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技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来完成人们对于科技及其发展进步的认同与接续。第二,教育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才为主旨。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由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的人来完成的。教育可以使人们获得科技理念、科技知识、创新能力等从事科技工作所必备的条件,从而为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人才保证。所以,邓小平同志说:“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第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科技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以前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对科技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互为补充
尽管教育发展与科技进步有着各自的规律,但二者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而教育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从这个角度看,科技与教育互为补充,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能否实现教育与科技的同步发展,关系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坚实教育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创新力量将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而雄厚的经济实力又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支撑,由此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学号:
论中国近代战争与外交的关系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年级班别:
姓 名:
任课教师:
年月论中国近代战争与外交的关系
摘要:一个国家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主权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利。然而,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的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全球性的资本扩张,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纷纷出现,国际社会真正形成,国与国之间交往沟通的需要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外交地位空前提高。在近代,外交制度基本形成,外交活动日益频繁,外交范围大幅扩大,出现了以秘密外交,强权外交为主旋律的外交内幕。同时,在近代,外交也出现了许多发展,可以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外交形成史。恰逢此时的近代中国,毫无疑问,各项事务均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外界势力的干涉与左右。鸦片战争因何爆发,中原大战起因何处,国共合作两兴两废为何龌龊不断,坑日战争初﹑中﹑后期形势变化缘由„„在这里,依据历史事例,结合外交史实,两者联系,浅谈中国近代战争与外交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外交 战争
1,要使用足够的引例,比如摘自那个时代的谁谁谁的书中记载 2,简化摘要
3,把最后一部分的结论修改,在战争与外交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是中国战争与外交
中国近代史,一部人民反抗史,一部民族屈辱史,在这一时期,统治中国百余年的清帝国腐朽不堪,在外敌入侵与起义革命中分崩离析。通过革命建立在清廷废墟上的中华民国,内困于军阀林立,外苦于列强操控,主权不掌,国事凋敝,不能救国救民于水火。积贫积弱,外敌入侵,抗日一战,亡国灭种近在眼前人民奋不顾身,将士前赴后继,终于击退外敌。抗日结束,内战开始。解放战争后,国民党败走台湾,独守一隅,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代史结束,中国走向新纪元。纵观近代,有文人墨客的逸事文章,有英雄百姓的奋身一跃,有文化科技的日新月异„„然而,近代史的主旋律是战争,是无尽的硝烟与不息的炮火,但在这炮火硝烟背后,是一张无形的大手,中国四万万人民的命运生死就在这无形的大手下波动起伏。
一﹑拒不外交到“打”开国门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28日-1842年8月)是满清和英国就英国向满清走私鸦片引发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进行的虎门销烟,中英矛盾逐次升级,而战争以中国失败并赔款割地告终。由此签署的《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除赔款外,将香港岛永久让予英国,并使英国得到领事裁判权。
在鸦片战争后1843年英国政府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增加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列强不欲英国坐大,纷纷与中国签订更多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独立自主的中国,战后由于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样看来,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鸦片战争,其导火索为虎门销烟,其实质为英国为了开拓中国市场。然而,当鸦片战争因为开启中国近代史而备受瞩目时,隐在其后的中英第一次外交却往往被忽视,其实,这次不起眼的外交事件才是鸦片战争真正的第一导火索。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使乔治·马戛尔尼来华,清廷以为英使是为了向乾隆帝贺寿而来,称使团带来的礼物是贡物。马戛尔尼坚持不肯行三跪九叩礼,经过连番争辨,最终行英式的一膝一跪之礼,使乾隆心中不悦,而使团在觐见皇帝后被勒令离去。马戛尔尼提出的增开商埠、减免课税等要求都被清廷以不合天朝体制为由而拒绝。中英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一次握手,就这样失败了。
作为鸦片战争的第一导火索,马嘎尔尼访华是英国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一次尝试,然而这次尝试的失败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致使英国采取了更加激烈的方法,“打”开中国国门。同时,外交与战争之间交错的关系不只是诱因这一种。在鸦片战争期间,外交与战争同步,英舰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抵达天津大沽口外,主张战争的道光帝,眼见英舰迫近,慑于兵威,开始动摇,1840年8月20日,道光帝批答英国书,令琦善转告英人,允许通商和惩办林则徐,以此求得英舰撤至广州,并派琦善南下广州谈判;
同时,英方也同意南下广东进行谈判。12月,琦善通过私人翻译鲍鹏与义律谈判,拖延时间。当发现清朝只是拖延时间时,英国再次由外交转为战争,被再次击败的清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统帅兼全权代表义律签订了《穿鼻草约》,对该条约都不满意的中英两国再次发动战争,并以英国战争胜利,签订《南京条约》告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争与外交相互影响,并首次使外交作为一种对外形态出现在了清帝国官员的意识里,逐步取代了一味天朝上国外使纳贡的对外思想。
二﹑外交影响到外交决定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一步步打开国门,主权相继沦丧。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由于清帝国武力低弱,对外战争一败再败,致使国外势力对中国事务愈加干涉,对华影响逐渐加深。在清帝国中枢,权力核心由军机处转向对外机构,成立外交部,为六部之首,1861年,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逐渐增强的外交影响由量变走向质变,转折点就是八国联军侵华。1900,俄英奥日美法德意八国组成侵华联军,由天津登陆,在击退义和团和反抗清军后进逼北京慈禧光绪等清帝国核心官员纷纷逃跑,占领北京的联军在经过谈判与清朝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清中央政府也成为列强走狗,成为完全的反动势力。自此,位于东郊民巷的各国驻华使团便代替清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经济的统治核心,外交影响成功蜕变为外交决定。
1911年,在广州起义,自立军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多次反清斗争都失败的背景下,以共进会与文学社为首的湖北新军发动起义,并成功建立政权,随后,孙中山等革命领袖宣布响应革命,中国南方大部省份纷纷独立。然而,新兴的政权并不符合列强的利益需求。于是,在列强的支持下,袁世凯接受清政府命令,带北洋军镇压革命。为维护革命成果,结束战争的中华民国宣布由袁世凯接替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成为民国第一总统以获取列强支持。再一次,外交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成为总统后的袁世凯并不满足,在英日两国的支持下,袁世凯登基称帝,于是引发了护国战争。仓皇下台的袁世凯不久便离世了,失去对华控制的列强纷纷寻找其他代理人。而各代理人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与话语权,多次发动战争,各系军阀你来我往,直奉大战,直皖战争,中原大战,四川之变等战争使本身就贫弱不堪的中国陷入了长期的动荡,而正是这些因列强强权外交引起的战争使列强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大肆劫掠,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战争赔偿方面,列强们一共获得了1,326,323,847银元的战争赔偿。同时,英,俄,日强占中国大量领土资源,以日本为例,侵占我国东三省大部,攫取煤炭6亿吨,铁矿8亿吨,其他资源不计其数。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中,中共帮助国民党组建省、市地方党部。1924年,合作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期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工农运动得到大力开展。在国共两党努力下,全国掀起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把革命推向高潮。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并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为何合作如此融洽的国共两党却突然分道扬镳,其幕后黑手依旧是外交的纵横角力。国共第一次合作,苏俄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身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俄在成立之初便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排斥与敌对,急于突破外交僵局的苏俄遇到了身处困境的中国,两国一拍即合,于是领袖党派国民党便与社会主义党派共产党相互联合,以寻求苏俄的支援与帮助。然而,面临共产党不断发展已惴惴不安的蒋介石遇到了美国伸来的橄榄枝,于是,国民党毅然选择了美国的支持,与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历史往往偶然相同,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第二次国共合作仍然被同一个原因击破。为了在华利益,美国政府支持蒋介石发动战争消灭共产党政权。于是刚刚获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中国又一次硝烟四起。
三﹑外交与战争密切关系实质
每个主权国家大都对本国军事实力的强弱给予高度是重视。在其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军事实力的增强通常会被各国置于优先考虑的问题之列。这是因为,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军事实力的地位永远都是不能被忽视或替代的。
就一国的外交活动而论,其目的的大小﹑范围的宽窄﹑影响的强弱等等,都必须凭借本国的实力,尤其是本国的军事实力。周恩来曾深刻指出:“国家这个统治武器,最主要的是军事和监狱。这些东西表面是看同外交并无多大关系,实际上却是外交的后盾。”军事实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外交后盾,具体来讲,主要表现为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军事实力可以构成一种威慑力量,使“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不敢轻举妄动。当国与国之间产生纠纷时,可以尽量争取外交手段解决,而不是首先选择军事手段解决。另一方面,军事实力可以用作一种威胁手段。有的霸权主义国家在开展外交活动是,动辄便向小国,弱国“耀武扬威”,以炫耀武力的方式来获取其外交得分。实际上,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入侵战争,便是列强为获取外交得分而发动的,借助战争加强外交,依靠外交获取利益。
在各国的总体战略中,外交战略与军事战略通常都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密切关联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各国外交战略与军事战略的基本目标都是一致的。
对一国而言,其军事战略的基本目标,在任何时候都是要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一个国家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是要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而在外交战略所维护的国家利益中,国家的安全利益向来都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说,各国的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都是要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军事战略与外交战略基本目标的一致性,使其在实际运作中必然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各国的军事战略大都具有保障本国的外交战略得以成功实施的客观作用。
就具体形式来说,军事行动与外交行动往往都是一战一和,处于一个国家所走的两端。但是,二者在实践中往往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单就外交行动来看,军事行动对它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绝对不能被低估的。军事行动对外交行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之一,是各国在具体采取外交行动时,往往同时与军事行动并用。在此期间,一国的外交行动,往往直接的服务于军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面临以英法为首的旧欧洲势力,希特勒一方面采取军事行动直接侵占,另一方面结好苏俄,减少军事阻力。同样,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国民党为首的中国政府和以军部为首的日本政府围绕侵华战争展开外交活动,尤其是两方在美国参战问题上外交活动不断。军事行动对外交行动所产生的主要影响之二,是各国的军事行动通常都具有明确的外交目的。例如,近代史上著名的“炮舰外交”,在中国近代史的百年中,早期的列强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
在国际交往中,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往往是交替使用﹑配合使用甚至同时使用的。从外交实践来看,各国的外交在一定程度上都深受来自军事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军事对一国外交的影响尽管会有所不同,但绝对不容对此加以忽略和否认。
结尾: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多样的历史,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本文在中国近代史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仅摘取军事与外交的部分关系,结合近代史实,加以阐述和解析,旨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对中国近代史不同的了解角度。因能力所限,本文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疏漏与错误,思想思路也许略有偏颇,望老师加以指正。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经济发展超过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循环的自在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科技正是其原动力。科学技术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精神内核。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应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用“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化生产。中国论文网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三次科技革命更是促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革。高速发展的科技为人类追求高度舒适的物质生活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能,也无限延伸了人类改造自然和向自然索取的能力。
生态,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的状态,她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随着现代技术和工业文明的到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超过了生态环境自身的承载能力,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自然循环的自在规律,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危机频发。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但生态危机并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反,正是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进而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科技正是其原动力。人类跨越工业文明向更高的生态文明迈进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人类走出生态危机,走向生态文明,创建社会和谐,离不开科技的发展。
生态文明包含着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②。因此,构建生态文明,是科技进步的伦理要求;
发展“绿色”科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二者相辅相成,互利共生,共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一、科学技术是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支撑。
人类永远无法将科技排除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外,人类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对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以实现自然、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本身作为一种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工具和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必然会服务于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
1.农业方面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的生态化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迈进了一个生态发展的新层面,为农业的生态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人类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扩展生物固氮的能力,实现粮食的增产;
也可以创造农作物新品种。系统生态学的发展改善了我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成功地建立了一大批农业生态工程——稻田生态工程、桑基生态工程。前者是在稻田中加入红萍和鱼,红萍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富集水中难以利用的钾,充分吸收阳光二氧化碳以制造大量的有机物质,以此调节稻田中氮和钾等各种物质循环和积累,将稻田人工生物圈调控成为一个为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生态系统,在水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每亩还可增收鱼250公斤;
后者是将低洼地深挖为塘,将泥覆于塘四周为基,基上植桑,塘中养鱼,残叶入池喂鱼,塘泥上基为肥料,经济效益远高于单纯的植
桑或养鱼。农业生态工程的建立,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用料,净化了环境,使资源、环境、效率、效益都得以兼顾。
2.工业方面
就工业生产而言,以防治污染、改善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开发与产品生产行业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环保机械设备制造、自然保护开发经营、无公害技术的推广、环境工程建设等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改革生产工艺,改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对废气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工业废品的新陈代谢。废弃物的重复利用是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化所努力的方向。例如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洁净煤技术”③,增强煤焦油、苯的开发利用,这里的范例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上海宝钢集团的宝钢化工。而煤焦油在19世纪之前仅仅是煤炭燃烧之后的副产品,苯则是19世纪初煤气作为照明用气时合成出来、一直被公认为有毒无用的废弃物质。
3.资源保护方面
当今时代,植树造林、预防土地沙漠化、保护森林和水土等资源早已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人类用飞机播种建立植被,用卫星遥感监视森林火情,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用生态学的方法指导树种搭配、林业建设。我国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采用这些科技手段大量进行人工植树,建成了防风、固沙、农田牧场防护和水土保持森林带相结合的“三北”万里防护林带巨型工程,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伟大创举。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治沙站利用现代生态学作指导,找到一条成功地利用机械和生物相结合的方法战胜沙漠化的途径,建立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无灌溉固沙植被防护体系,为我国干旱沙区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4.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
我国常规能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能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另外,目前我国利用的能源仍然是以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到高科技开发利用新能源上。仅电力能源开发就有美国实施的光电池项目开发计划,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的阻挡层;
日本的利用海浪发电;
意大利、冰岛、新西兰等国家使用的地热发电;
还有早些的荷兰使用风力发电;
俄罗斯也试图用风力气球从对流层通过电缆引电力至地面而获得电力„„以及备受争议的核电站,都是对于生态能源开发的努力探索。我国更是对于无污染能源核物理学的开发运用于核电站和开拓受控热核聚变作了很大的努力,争取无污染、干净清洁的能源。
总之,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发展生态农业,保证粮食人口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开发清洁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够减少污染排放、探索和开发新资源,缓解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精神内核。
科学技术本身是客观的,它自身并不具备价值的判定,科学技术的价值来源于人类如何去运用它。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为了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优先发展的科技都是为经济产量输出的迅速扩张服务的,有时甚至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的速度,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提出,赋予科学技术自然和生态的价值判断和理念,为科学技术注入了生态的灵魂。如果人类只是将科学技术过多地用于追求舒适、便捷生活的本能,而忽视生态的价值,那么科技这把双刃剑最终会深深地刺向人类自己。因此,我们应在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正确地引导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提高人类的生态意识,用生态价值评价科学技术,用“绿色科技”推动生态化生产,这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关键。
1.政策导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发展。
自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以来,中国已经认识到必须对现行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这种转变中,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节约与高效率利用的手段,在生态化的体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和创新。
一系列由政府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如“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加快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等,从宏观层面上指导和微观层面上促进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技术创新。一些具体的指标计划,如《“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单位gdp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等,对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节能减排提出指标性要求,有效地推动了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的应用。
许多高校设立了环境与资源学院,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的相关研究与教学,取得了一大批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国家和政府设立了战略性基础研究项目来研究并解决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也使得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学科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以及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相关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观念导向:生态文明观促使科技走向生态化
科学技术的主要精神就是追求真理,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也包括尊重自然界发展的规律、遵守自然界的法则,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协调发展。而这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人类忽略。生态文明的提出正式确立起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生态观念,促使国家和政府建立起一套以生态化的生产力为基础、立足于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念的生态制度,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科技的同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都放在首位,实现科技绿化、生态化。科学技术在当今已是一种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观基础上的现代科技,是追求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的生态科技。
在这种生态科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在开发和产品研制过程中会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力求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人们会在环境困难的艰难形势下,重视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将经济、生态、和社会及人的发展的持久效益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消除工业文明产品对自然环境产生严重负效应的弊端。科学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社会—自然”和谐系统的健全发展,向着有利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恩格斯说:“人类对自然的每一次征服和胜利都会受到自然的报复④”,笔者认为,人类采取的每一个活动实际上都是自然对于人类智慧的考验,我们不应该在每一次灾难后才重视恩格斯说的这句话,我们需要在行动前就有所思量,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人类的行动或许就会谦逊许多,科技、生态和人性也必将会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中并且不断向前发展。
在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新时代,现代科技日益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只有发展“绿色”科技,才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的经济素质和发展能力;
只有树立生态文明发展观,才能够提高我国有限的人均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间接地提高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才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缓和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好的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走一条人与自然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惠斌,薛晓源,王治河.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杨京平.农业生态工程与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姚强.洁净煤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谭仁杰.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科技文化研究.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