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语文自导式课堂(合集),供大家参考。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它由自学课、展示讨论课、反馈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课型组成,自学课要求教师发放自学提纲,学生在提纲的引领下进行自主学习,自学中可与组内同伴交流,对交流中的重点、难点、疑惑点、方法和规律性问题可进行全班展示与讨论,我们的口号是“自学不充分不交流,交流不充分不展示讨论”。在自学课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指导者;
在讨论课上,教师是点拨者、激发者、欣赏者、调控者、评价者;
在反馈课上教师是总结者、发掘者、提升者、探索者、反思者。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基本摸式 对于相对完整的一个知识模块来说,学习的模式流程如下:
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落实――课堂讨论,质疑释疑――回扣目标,训练巩固――反馈矫正,反思升华
其中:
学生的独立自学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基础性工程,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强调独立自学。
我们认为:“一对一”互助模式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80%以上的问题应该由“一对一”形式解决。
我们强调学生自主互助为主,但从来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在“展示讨论、质疑释疑”环节,教师的点拨提升水平关系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我们强调教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的讲解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即:讲易混、易错、易漏点;
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般来讲,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需要自学课、课堂讨论课两节课完成,但并不绝对化,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我们对自学课和课堂讨论课的本质认识是:
自学课:要侧重知识的内化,即基础知识的落实,要通过小组内的结对学习、互助检查、组内交流等形式达成基础目标,不能仅是写在自学提纲上就完事,师生均要有强烈的落实意识。
课堂讨论课(这里指全班课堂讨论,是不同于小组交流的一种讨论方式):要实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设法激起讨论、质疑的局面,不能出现简单的一人说完另一人接着说的“生灌生”现象;
课堂讨论的问题不要贪多,要立足精、透,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就重点问题抓住新的生长点,进行拓宽、延伸和提高等。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规范
自学课的程序及要求
自学课就是学生在自学提纲的引领下,自主、有序地进行自主学习。自学课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自学、“一对一”互助落实、组内交流等措施落实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知识巩固了,才能进行拓展训练和能力提升。所以,如果自学课落实不到位,学生的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既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影响课堂讨论课的效果。为保证自学课的效果,我们制定了自学课的程序和要求。
1.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什么形式的课堂教学都应重视一节课的导人环节:可以“旧”引新,以“奇,引新,以“惑”引新„„语言要具有生动性、煽动性和激励性。通过这一环节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景。
2.认定目标
认定目标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可以由学生齐读,也可由老师结合引人概括说出等,但勿走形式。
3.自主学习
(1)在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以课本、学习提纲为蓝本进行自主学习,对自己的疑难和困惑进行标注,作为小组交流的重点内容。
(2)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3)学习环境要安静,强调此过程的独立自学、独立思考。
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态,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给予及时点拨,以确保高质高效进行自学。
4.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是在学生独立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基础知识梳理、基本事实认定和成员间进行互助落实的一个环节,对于确认、升华学生个体的自学成果,落实基础知识,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也要高度重视此环节的组织。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如下习惯:
(1)小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妥做到”息回箱甘一即间早!曰咫以川仃米目”刀的胜行,对标注出的疑难问题重点交流。小组交流环节要完成基础目标。
(2)强调小组长的统领作用,调控交流时间、进程、方向和内容,督促组员落实。
(3)“一帮一”在此环节中要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确保基础目标达成。(4)各小组上报自己组内不能解决和解决不到位的问题,作为下一环节要展示讨论的重点内容之一。
5.小结与检测
作为一个重要环节的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到位。如:
(1)老师对本节课的自学从学习、纪律、小组合作等方面进行总结、评价,逐渐规芭学习程序。
(2)对一些基础目标(如字词读写、课文、公式、定理等知识点的记忆或背诵等)可在本节课的最后进行检测。
(3)要求学生对完成不充分的内容课后进行补充、完善,布置拓展类作业(如查河资料、课外阅读、探究实验等)或巩固类作业,作为链接课堂内外的过渡。
(4)如下一节有展示讨论任务,要特别跟学生交代明白,以此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课内走向课外。
6.自学课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教会学生进行自学(特别是刚开始时,要教给学生一些自学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对自学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学生用多长时间、达到什络程度,要求自学环境要安静、要求对自学中的疑难和困惑进行标注等。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动向,把握学生自学中表现出的重点、难点,帮助组织不够严少的学习小组加强管理,指导督促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等,千方百计提高课堂效益。
课堂讨论课的程序及要求
课堂讨论课是在自学课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拓宽、延伸和提高,可以说课堂讨论课是自学课的升华。它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全班展示讨论解决小组内的疑难和困惑;
二是通过展示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鼓励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搜集更多的资料走进课内;
三是分享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
一、具体程序和要求 1.课堂导入
与自学课相比,课堂导人同样非常重要,方法也同样提倡多元。如可以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做简单回顾,也可以对上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2^-3分钟的卷面小测验,还可以小组内互测上节课学的基础知识等,之后要进一步认定学习目标。
2.课堂讨论准备
这一环节做好了,有利于高质高效的课堂讨论,教师要舍得在此花点时间,下点功夫,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是有一定难度、共性的问题,课堂讨论前要提前3-5分钟分工,让学生充分准备自己要讨论的题目,以保证课堂讨论的充分、高效。
(2)强调讨论不能停留在表面(只对答案),要透过“问题”看“本质”,即要理清题目的解题思路、应注意的问题、解题方法及规律、前后知识联系、收获感悟等。
(3)对重、难点问题要重点展示和讨论,要通过质疑答辩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3.课堂讨论
这是所有学习环节中最容易出彩的环节,是最能激发孩子们创造活力、学习热情因而也是深受学生们喜爱的环节,当然也是对教师挑战最大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的组织,通过这一环节把学生自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困惑消除掉,通过激烈的思维碰撞让学生拓展思维、升华认知、学到方法、提高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
(1)要求学生展示时声音清晰洪亮,粉笔字的大小适宜、笔画清晰,注意站立姿势和方位,不挡同学们的视线。
(2)强调使用各种规范的展示用语,限时展示。
(3)此过程致力于学生倾听、笔记、补充和质疑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耐心、包容、尊重、礼貌等品格的形成。
(4)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讲解不深不透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分解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把问题讲透。
(5)一般情况下,教师要视情况对展示内容进行点拨提升。要“高屋建瓶”地总结所学内容,“深人浅出”地提炼方法规律,以“发展为本”评价合作与纪律,达“画龙点睛”之功效。
4.达标巩固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落实,达标巩固环节是以落实为主要目的的环节,抓实是关键。(1)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对学习提纲进行整理、补充,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
(2)回扣目标,回顾小结。
(3)进行达标测试或进行相应练习,进一步落实。
(4)要求学生对学习不到位的内容课后进行及时巩固或布置作业。
二、课堂讨论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交流时教师要注意调控交流时间、进程及方向。小组长注意把握交流内容,做到点面结合”,做到交流高效有序地进行。
2.学生能通过小组解决的问题不展示讨论,学生展示讨论后也不会的题目不展示讨论。
3.课堂讨论中控制优势学生的发言,以便给其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4.课堂讨论过程中要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倾听、笔记,对游离学生给予及时制止。
5.课堂讨论过程中要注意随时进行变式练习,加强落实。
6.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有目的性地指导学生注意展示题目的方法、思想,而不是读解题过程,不是为做题而做题。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7.课堂讨论过程中要注意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整理、小结,整理消化过程中,要充分发”小组长的作用,注意检查落实,进行交叉巩固。同时要将一帮一落到实处。
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教学模式,即依托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增加阅读量,增加语文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力争使学生在每篇文章学习前都能配合所学文章阅读3至5篇与之相关、相近或相对的文章。课堂教学三个重点:
△ 学习的内容重在解决学生的重点疑问、品味语言;
△ 教学目标的落实重在看学生解决问题及交流的情况。△ 学习效果重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
课堂教学方式:小组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检测 三种课型:单篇阅读单元阅读作文评改
一、组建小组、明确职责、制定评价机制
各班级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和能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相邻两人结成一对一互助对子。每组设小组长、记录员、各祖员。各小组活动遵循每个学生先自学,再一对一交流,再组内交流的程序,做到班级交流以小组交流为基础,小组交流以结对交流为基础,结对交流以个人自学为基础。各组组员必须在组长的组织下,明确职责,各负其责,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既包括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又包括教师对班级和小组的评价。评价可采用随机评价和长期评价。随机评价可以是鼓励表扬,配合以适当的惩罚措施。长期评价则是将对班级、小组的考核纳入学期总结考核,作为评定优秀的主要依据。学生平日表现则可以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二、备课(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
1、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2、扩充、搜集相关资料;
3、拟写学习提纲,学习提纲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因而务必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
三、教学环节:
1、自学设疑、小组互助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四、各类课型设计:
单篇阅读课(教师组织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新接触的知识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并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开展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自学,设疑解疑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要求:注意积累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做到先圈点勾画,后整理到笔记本或黑板上;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文章写了什么”,注意勾画中心句、关键句。读课文同时做好圈点和批注思考。①学生首先自学。
②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务。
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重点是:互相检测字、词及基础知识,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检测;
弄清文章写了什么,或复述、或介绍、或概括。③教师根据各组活动情况简单小结。
2、根据文章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适合的形式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课文的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并注意提出疑问,发现精彩语言点。可以从“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两个大方面考虑。
怎么写的?涉及对文章内容及语句的理解以及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既要从文章整体进行关照,又要从细节、局部进行探究。
为什么这样写?有的涉及表达的效果、作用,有的涉及对主题的探究和分析,分析要结合课文进行。
①学生首先自学,做好读书笔记。②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务。
组内同学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确定最佳意见。同时,明确值得重点探究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之上。重点疑难问题一定有价值。重要语段要反复诵读。
③教师自己或组织学生对各组题目进行评价,师生共同筛选、确定文章重点疑难问题。个别问题当即解决,但不必逐题讲解。
3、针对确定的重点疑难问题,小组再一次合作探究,找寻解题的出路,并查阅资料,寻求新的突破。小组同学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充分做好解答疑难的准备。
4、指导学生做好展示准备,并围绕“你读课文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进行思考,主要是真正实现读者自己(学生)与文章、作者的对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启发或评价。
以上各环节,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文章篇幅及难易限定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更多地标注、发现疑难问题,并及时将重点问题归纳到笔记本上,作为组内互助的依据和参照。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针对全班确定的疑难问题(力争要顾及全篇、单元、深化主题),各组先讨论,再组间合作完成,个别没有讨论价值的,也可教师讲授。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
2、教师组织展示交流: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机会多让给同学们。同时,各组展示应注意各组间同学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组间合作补充完善。教师做好点评、调控、提升。
①文本的展示:可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
可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
可进行比较阅读,引入课外材料丰富对文章的认识。
②情感的展示:可结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感悟、体验。要力求使语言丰富、生动,引入课外材料补充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充分的调动。教师要力求使每一组同学都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使之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问题评比,调动提问的积极性。如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剔除假问题,提出有助于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即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有价值问题的数量。
(三)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1、反馈要落实到前面各环节的各小部分,也可在篇章、单元后归纳反馈。
2、检测以单元检测为宜。
3、每篇文章留给教师5至10分钟,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总结归纳、指出问题,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评价小组,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单篇阅读课(学生自学型)
(一)自学设疑、小组互助
教师课前可以适当讲授新接触的知识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计的学习提纲开展活动。学习提纲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因而务必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具体如下:
1、学生自读两遍课文(默读),第一遍速读、第二遍细读。读课文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5至20分钟)
①积累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先圈点,后整理到笔记本上。此项任务要求在第一遍中解决,也可由学生在课前自读课文完成。
②发现问题、设置疑问。针对文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疑问随时进行勾画、批注,疑问之处做好标记及简要问题。可以从“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你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四个大方面考虑。
a、文章写了什么?涉及文章内容及对语句的理解;
b、怎么写的?涉及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既要从文章整体进行关照,又要从细节、局部进行探究。
c、为什么这样写?涉及对上面问题的理解,有的涉及表达的效果、作用,有的涉及分析,分析要结合课文进行。
d、感受是什么?主要是真正实现读者自己(学生)与文章、作者的对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启发或评价。
以上各环节,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文章篇幅及难易限定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更多地标注、发现疑难问题,并及时将重点问题归纳到笔记本上,作为组内互助的依据和参照。
2、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包括基础知识和问题疑问。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检测、书写问题。(10分钟)①互相检测字、词及基础知识。②交流自己的认识。③互相帮助解决疑难。
3、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及展示内容。(10分钟)
①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此时记录员要做好记录,特别是对问题的记录。
②组长组织确定小组展示的内容及方式,要力求照顾到每个同学,确定后各自准备、课下交流、确定。
③可以将自己组确定的疑难书写到黑板,提示其他组思考,也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问题要有价值,一个组一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针对各组确定的疑难问题(力争要顾及全篇、单元、深化主题),各组先讨论,再组间合作完成,个别没有讨论价值的,也可教师讲授。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
2、展示交流: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机会多让给同学们。同时,各组展示应注意各组间同学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组间合作补充完善。
①文本的展示:可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
可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
可进行比较阅读,引入课外材料丰富对文章的认识。
②情感的展示:可结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感悟、体验。要力求使语言丰富、生动,引入课外材料补充认识。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充分的调动。教师要力求使每一组同学都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使之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问题评比,调动提问的积极性。如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剔除假问题,提出有助于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即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有价值问题的数量。
(三)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1、反馈要落实到前面各环节的各小部分,也可在篇章、单元后归纳反馈。
2、检测以单元检测为宜。
3、每篇文章留给教师5至10分钟,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总结归纳、指出问题,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评价小组,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作文评改课
教师改作文,收获的是教师。学生参与评改作文,解放了教师,同时通过学生参与,锻炼了学生评改能力,作文赏析能力,教师尽可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提前几天布置作文题目,学生提前搜集材料,构思文章,做好写作的准备。
(二)课堂三十分钟写作,当堂完成上周布置的作文。
(三)学生作文评改
组织学生以小组(4人)为单位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人手1本,要求每人至少阅读3本,之后小组交换意见,共同填写评语。修改要求参照如下:
1、标出作者文中引用的恰到好处的名言警句及诗句等。
2、标出错别字及不通顺词句并帮其改正。
3、写上恰当的评语,可从内容、文章结构、语言风格、个人感受等几方面入手。
(四)课堂点评
1、学生将修改完的文章中令人反思或给人启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2、组长点评,说明组内作文特点,提两个建议,分别评价组内同学的作文。点评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指明努力方向;
教师(小结)强调一些问题,引出下一环节活动。
3、每组推选至少一篇佳作,自行准备朗读形式。可以先自由结合准备,再在组内交流,找出最好的展示,各组同学可以以不同形式准备,有轮读、齐读、演读等形式,其余同学准备点评(有的写、有的查资料)。教师到各组组织协调。
4、作文展示,众生点评。朗读形式要多样,切忌一人读到底,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录,准备点评。点评时可运用名人名言,可适当运用自己文章的语句,可用作品中的语句,可从自己的听后启发来谈等。点评面要广,其他小组的点评与本小组形成比赛。
5、摘抄积累:
摘抄、背诵、标出喜欢的语句、说明原因,尤其要从内心感受来谈个人的理解,组内与组外参与人数比赛。
6、学习成果:学生到其他小组交流本节课学习收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各组派代表发言,各组代表2—3人发言,最后评比参与人数。分享:
构建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一 问题与背景
新课标的颁布,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以及有些教师对新课标理解不深,穿“新鞋”走“老路”,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表现在一些教师往往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从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一些老师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学,其间的“少慢差费”令人忧虑,学生兴趣索然。这大大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思维,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显得严重滞后。这就有必要开发一种有别于常规教学课的语文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是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最佳模式。其主要围绕课堂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和管理的作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互助学习,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走进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学习,我们实质上停留在探究性学习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自主互助学习型关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正是如此,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二 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方法与原则
1、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究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创新,乐于创新。
2、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发现。能够有自已的理性思考, 独立的探究,衡量,比较,鉴别,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不惟书,不惟上,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求新求异,敢于向权威挑战。
3、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究的机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探究的权利与任务。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需要合作,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5、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师生关系应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互换,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顾问,引导者,参与者,甚至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中的兄长,朋友或学生中的一员。
三 语文探究性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相关教学理论指导下,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及精神,按模式分析等方法建构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结构策略体系。我校语文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形成了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模式的雏形。具体阐述如下:
1、出示任务驱动,告知学习目标
2、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向学生出示,告知本堂课学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实在的任务驱动学习。目标宜少不宜多,宜小不宜大。
3、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设法引用实例,故事,运用图片,影片或表演等方式,呈现一个人际冲突的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刺激学生发现问题所在.所呈现的情境,必须是“未解决”状态,并务求做到清楚,明确。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自主性。因此,学生是否自主地开展探讨合作性学习是衡量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探讨合作活动中自主质疑,乐于质疑,自主学习,乐于学习。
4、引导发现问题,鼓励质疑问难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重过程而不只看重结论,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充分时间,充分自由,引导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各角度提出各种问题,质疑问难.这可以算是“
脑力激荡” 的活动,但教师切勿代学生提出问题。
5、创造讨论氛围,学会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原则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样也可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创新.教师在这个步骤中,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换,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顾问,参与者,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照个别差异相结合,给予每一个学生探讨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承担自主学习的权利与任务.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与互助。
6、交流讨论结果, 开拓求异空间
在交流讨论结果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要学会倾听,合作与交流.教师,学生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能畅所欲言.对学生的即使是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可不予置评,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珍视探究中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和发现.要鼓励学生大胆求异,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自已的看法,发表独特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7、总结反思评价, 完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四 方案设计
1、研究对象
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随机进行编班,再随机选择两个实验班.初一阶段共有6个班,被确定为语文实验班的是初一(1)(2)班,其余班作为研究的对照班。
2.加强理论学习
加强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有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研究课堂教学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通过本校教研组和校外教学专家的指导,使课题组教师掌握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要求,提高科研能力.二是加强实验班学生的理论学习:组织学生学习什么是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提供感性认识材料,了解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背景与意义,向学生说明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中学生需做到的要求和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的一般步骤.三是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经验交流会,研讨存在的问题,并邀请专家诊断指导,及时完善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以有效地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科学地概括研究成果.3、研究方法和手段
主要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结合使用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等其他方法.主要研究手段:根据实验班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实践活动,教学一段时间后,进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果的统计和分析。
4、实施过程
本课题分两个阶段进行,先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然后在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实施从点到面,逐步开展有关工作。
(一)准备阶段(2007年9月—2008年1月)语文组配合我校做了前期准备工作,拟定方案并申请课题.我组语文教师还积极听取专家来我校所做的
理论讲座.语文组参加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研究这一课题组后,我们全组老师都要认真学习这方面理论知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并努力尝试把它转化为实践,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二)实践性学习阶段(2008年2月—2009年7月)在此期间,我语文组应配合我校为实施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而制定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内容:
1、问卷调查:为确保课题的顺利实施,我校语文组应先对部分学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堂表现,教师教学等各方面,结合实际情况,形成感性认识,制作问题卷,由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多个角度了解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成效。
2、确定课题:教师对初中教材内容要吃透,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每个备课组及早确定每册教材中具体的课题.课题的确定上一般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题(课文)本身要有内容,有意义,值得学生有东西去挖掘和研究;二是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也有能力研究;三是容易获得研究资料。
3、集体备课:各备课组在确定课题后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反复切磋琢磨.4、定期开课:根据学校整体安排,每学期都有老师开设组级、校级研究性公开课。
5、评课反馈:开课之后,学校还组织专家,老师对所开的课进行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便不断提高.6、布置任务,表彰先进: 为了让全组教师都能参与这种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校出台了任务型活动规定,要求每位教师每一
学期至少要写出两个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教案(后附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的教案),并在教学中尝试完成;以备课组为主,每一阶段的老师共同讨论寻找适合开展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的课题;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至少统一观看两次以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录像片,写出相应地学习体会,心得,鼓励教师撰写有关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论文或申报课题.同时,对有一定成绩者给予表彰,逐步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气氛.7、跟踪记录.任课教师建立学生档案,对三个档次(优,中,差)的学生(取10名)的学习习惯,课堂表现,考核成绩进行跟踪记录,并经常性地找这些学生交谈,改善不良的学习习惯,听课习惯.8、小论文比赛.任课教师就有关教学内容的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问题要求学生学写小论文,由教师评议,选出优秀论文进行表彰推广。
(三)研究性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中心,选择课题,采用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研究。教师对学生的课题设计要进行适当的筛选指导,并对学生的选题实践过程,效果及语文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成败得失进行展示,评价,总结。
(四)理论假设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我校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促进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及时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在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扩展学生的
思维空间,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有效地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实效。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计划
一、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人们往往过分地注重了教育适应社会的价值,而忽视教育促进人发展的价值,不重视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使学生受到了太多的限制和束缚,主要表现在:传授多、探索少。在体育教学中,只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往往忽视个体经验。一味向学生传授体育技术技能,而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致使学生不善于独力思考,习惯于循规蹈矩,缺乏独立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研究的目标
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较好地为学生创设更宽广的交流场所、释放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为共同达到小组目标而不懈努力,充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团结协助的体育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运动技能技巧,促进非认识因素的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也激发学生的合作激情。体育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既有集中的合作性,又有个体的主动参与,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位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顾明远曾说:我赞成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教育,让学生学到实在的知识,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启迪。因此,本学期研究的问题是“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围绕此专题,着重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三、研究的内容
1.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需要研究合作学习适于解决何种学习任务
2.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对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也不可能千篇一律,我们必须开发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以适宜不同的学习情境。
3.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式。
4.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
四、研究的步骤
1、与研究成员共同制定并修改专题研究计划,明确研究方向。
2、搜集相关资料开展学习,写读书笔记,内化吸收。
3、通过课例实践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课题组围绕专题听课、评课、反思。(注:每周就研究专题,自己独立学习并结合课例研究,写教后反思、读书笔记;
每两周围绕专题研究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互相听课,开展交流反思(分享收获或提出困惑)。
五、研究的成员
徐红
徐秀玲
牛宏 巢翠香
刘正全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学科带头人
1、围绕专题研究,每学期承担2次校级以上公开课或示范课。
2、围绕专题研究,每学期在学校博客上发表教学日志10篇以上。
3、每学年有1-2篇相关的论文或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在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刊物发表或年会获奖。
组员:
1、围绕专题研究,每学期承担1节校级或以上公开课、研讨课。
2、围绕专题研究,每学期在学校博客上发表教学日志10篇以上。
3、争取相关论文或教育叙事、教学案例在县级以上教教育教学刊物发表或年会获奖。
我们提倡构建和实施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目的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内在能动性,创建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创建,涉及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案的科学设计、小组的合理建设、评价的激励性等等。今天,我就实施“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中,关于教师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见解。因为现在的课堂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相反,比起以前的课堂,对教师的作用要求更高。不当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一、自主学习环节教师的作用
“自主互助”的前提是自主学习,任何知识没有经过学生的深入思考是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要用明确的语言告诉学生 应该达成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关注学生是不是都在学习,学习的规范是否落实,进行及时提醒。观察学生学习时有哪些障碍,为指导交流做准备。
观察学习的进程,把握学习的时间。在80%以上的学生完成自学任务,没完成任务的学生完成80%以上的任务,就可叫停,布置交流任务。自主学习的时间要充分而不浪费。
在“自主互助”课堂构建的初期还有学习方法的及时指导。
二、学生互助讨论环节教师的作用
1.观察、倾听学生的交流,对交流的过程进行指导。对偏离方向的进行提醒,对一些影响交流效率的情况进行指导:不全部参与交流,交流中不注意倾听、只说不做标记等等。
2.收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闪光点和呈现的问题,为展示时的指导点拨作准备。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交流中的个性问题作指导,帮助解决。
对交流中的共性问题、重点问题作引导,鼓励学生在展示时提出来,作为推动学生认识提升的生成资源。【注意】在交流中不要回答学生提出的一切疑问。要学会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中传递,争取达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让学生之间资源共享。
三、精讲点拨环节中教师的作用
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把握两点:——抓住点拨的时机;
点拨什么?——提炼点拨的内容(方法、规律、拓展、知识网络建构等)。
1.讲学生解决不了的。当问题之球在学生手中传不动了,教师就要及时点拨。不一定非得把内容直接拿出来,可以设问、引导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质疑,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还是依靠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这里的知识有时不仅仅是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依据本节知识前挂后连。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图片,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提前感知了血液组成成分的作用。
3.讲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易混、易错的知识和难点。比如学习肺内气压问题,展示时思路不清晰,很大一部分学生皱着眉头。我就利用现实生活中“吹气球”的例子讲解,学生豁然开朗,后面的知识解决就容易多了。这也是我们市里始终贯彻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另外,我们还要讲随堂生成的问题。这些问题或许是我们教师没能提前预知的,也或许是本节内容没有体现的,但是学生提出来,我们就要解决。比如在讲“血液循环”时,学生提出了“组织液”,我们的教材和课标都不要求这部分内容了,但是我知道大部分教师都会讲,讲组织液、讲淋巴。讲了这一部分知识,“食物的吸收”中脂肪成分的运输学生也明白了。
总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好开门见山,直击要点,每节课一般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讲解。
四、学生训练环节中教师的作用
为了保证高效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我们生物课没有课后作业,要求训练当堂结束。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
1、保证训练的时间。
教师巡回观察,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2、精选训练的内容。
题目要灵活,要有层次性,不能纯记忆的,不能重复。
3、严格训练的形式。
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的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实际上是高强度的训练,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很有作用,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高度紧张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课外负担。
4、重视训练的结果。
这样的检测就是学生当堂内容的掌握和拓展情况,教师不能草草结束,一定要关注结果,引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和提升能力。
当然在自主互助课堂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在努力创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所以今天,我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交流,更多的是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不断进步。若你们不吝赐教,我将不胜感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