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先后写了关于伯格曼《第七封印》、《野草莓》的两篇文章(点击跳转到链接)。而借助写作过程,也再次重温了电影大师精妙的构图和编剧,所以这一篇继续要说伯格曼电影。
这部影片的表现手法与伯格曼其它的电影大相径庭:彩色胶卷,并且大部分的场景都取自室内,有大量的长镜头,也使用了内心独白辅助剧情转场——这有戏剧的特征,也有奏鸣曲的特征。
影片在开场就通过娓娓道来的旁白,轻巧顺滑地交待了女主角的家庭,以及她与母亲的相聚。而其旁白来自故事的叙述者(或者说是旁观者),女主角伊娃的丈夫维克多:丈夫是牧师丈夫,妻子是教会杂志的记者,曾有过短暂的“事实婚姻”。她和他的婚姻貌似搭伙,相敬而生疏——写了一封给七年未见的母亲夏洛特的家书,却犹豫是否要念给书房内正在办公的丈夫。而写给母亲家信,语气也是百转千回:写信的契机竟是听闻母亲的爱人莱昂纳多辞世,于是想请母亲过来自己这里散心。
所以,这样性格谨小慎微的女子,为什么会与母亲之间埋藏着剑拔弩张的矛盾呢?其实这部“闷片”想要传达的,不断在对话和内心独白间切换表达的,是像你又像我的,平凡人的家常事。
久别
电影中的母女分别由瑞典国家级演员英格丽-褒曼,以及导演伯格曼的妻子丽芙-乌玛饰演。两位演员扎实的台词功底让这出“话剧”时而沉静如水,时而又天雷地火。
沉静如水,首当如影片中母女久别重逢时。伯格曼电影的构图并不难欣赏,很容易就从缓慢的剪辑中感受到美妙的景深,以及欲语还休的细节:伊娃从二楼打开的窗户后看到母亲的到来,她却没有呼喊,而是喜出望外地奔向屋外的母亲;母亲停车后没有抬头望向窗户,而是揉了一下长途驾驶后疲惫的后背,然后伸出右臂扶在车顶上,似乎是在等待来接自己的女儿;见面后,母女该有的寒暄却是一句都没少,完全不见什么不合
——这或许可以解读为母女关系的一层基本构建:强势的母亲与顺从的女儿。也埋下了第一层伏笔:这是看似寻常的母女关系,她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过往?
进屋后,母亲就像所有性格强势的、能力强的人一样,很快就表现出了完全不用掩饰的特质:自我中心。对自己近况的表达滔滔不绝,却几乎不对女儿嘘寒问暖。
谈及爱人莱昂纳多时,夏洛特却滔滔不绝。影片中病房的远景分镜很美:夜晚的病房,病榻上躺着莱昂纳多,边上站立着母亲;医院走廊的暖光灯照亮了整间病房,似乎预示着病人时间不多;护士走进又走出,暗示让母亲先去休息,不要直面悲恸。母亲起先不肯,可当离开后再回来,却被告知了莱昂纳多的辞世。
母亲怀念故人而悲伤,双眼通红。可是这流露的神情却让女儿不悦。女儿多希望听到的是母亲更关心自己,关心自己的妹妹——是的,家里还有一个生病瘫痪的妹妹海伦娜。可母亲听到小女儿不在疗养院,而在伊娃家时,流露出的神情更复杂:意外、错愕、不知所措,并且心里责怪不告诉自己的伊娃。
海伦娜的病情很严重,严重到无法与人正常交谈。就连与母亲之间的交流,都需要伊娃进行“翻译”。母亲的脸上,流露出对小女儿的“厌倦”:那是受够了多年照顾莱昂纳多,想要远离相似苦境的那种“厌倦”。
母亲在房内反复踱步,开始觉得女儿伊娃是为了“羞辱”自己而故意隐瞒了海伦娜也在家的实情。影片通过这样的叙述,很快将故事转场到了母女之间的冲突。
争吵
七年一别,依旧迸发天雷地火。镜头切换着伊娃、维克多夫妇的对话,和母亲夏洛特的独白。母女的矛盾次第展开。
先是在家宴上预留的伏笔。如夫妻两人所预料的:愤愤不平的母亲在家宴上穿着那件最爱的红色连衣裙,哪怕自己正在服丧。家宴期间更是接了来自经纪人保罗的工作电话,还看在钱的面子上应承下了原本自己休假中的演奏会。这样的势利,其实在许多养尊处优的过来人身上都有,很显然伊娃、维克多夫妇也再熟悉不过。
继而是钢琴演奏中的不快。在伊娃迎接夏洛特时,影片就交待了母亲的身份:钢琴演奏家,所以随身行李中也有大量的乐谱。当饭后伊娃在母亲面前演奏肖邦的《a小调第二前奏曲》时,她想听到更多来自对她演奏的反馈,得到的却只是一句“我喜欢你”,喝着清咖啡,没有多余言辞的“你没有(不足)”。
其实母亲的表现反而是处理得当。她听到女儿演奏时,下意识的表现是眼睛通红,却没有对演奏流露出一丝诧异和不满的神情。作为挑剔的专业人士,她自然可以直言不讳女儿伊娃演奏中的不足,可是她没有。因为心里只有对女儿复杂的感情,才不想评价演奏。
然而这个举动却拨动了女儿伊娃心里的开关,在她的强烈要求下,夏洛特终于把严格的要求全部一个劲地放在了伊娃的身上。女儿原本患得患失,想得到表扬又没有自信,听不到评价又发起脾气,听到批评又开始失落……伊娃在那一刻的表现,十足地就是个孩子。
伊娃坐在幼时的阁楼,诉说自己对夭折的儿子艾力克的思念。夏洛特借着一家人看幻灯片的间隙,凑近女婿维克多问到女儿的近况。维克多平静地回答到:就连在求婚时,伊娃都直言根本不爱他。因为她不具备爱人的能力。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总是指责对方
母女两人在床头轻声细语地交谈着。双方都在尽力克制,克制因为内心深埋的芥蒂而爆发争吵。眼看着母女之间将相安无事渡过,是夜,梦中惊醒的夏洛特开始与女儿交谈起内心的纠结。
这其实很像我们所有人。我们都会这样,因为心事而辗转反复,继而在深夜与最重要的人开始秉烛长谈(这才是真正的“破冰”)。在交谈中,伊娃起先责备起母亲,责备母亲怀着所谓艺术家的热情而红杏出墙,责备母亲潜心弹琴、演出,而忽视了家庭。
这段伊娃的回忆,着笔墨不多,却胜过许多电影惯用的闪回。在回忆里我们可以看到痛苦的一些根源:年幼的伊娃站在母亲的琴房外,她等待母亲的琴声停止,这样好跟她说话。然而母亲让她离开。甚至在母亲出门去演出时,也没有回头看伊娃。孤独的伊娃与沉默的父亲度过了许多这样的时光。
这一段的长镜头非常绵长,演员需要对着镜头一口气释放着从平静到失控的情绪。在情绪起伏中,伊娃也道出了她开始记恨母亲的更重要的原因:斯蒂芬,她年轻时的恋人,有脑部疾病的恋人。夏洛特不同意她生下他们的孩子……旁观者一眼就可以明白:伊娃当时的行为颇有叛逆的意味:因为母亲不快乐,所以自己“也要”不快乐,既然大家都不快乐,那就做更多随心所欲的事吧。
在谈到失子的痛苦(所以伊娃一共失去两个孩子,并且不再生育),情绪爆发之后,母女两人的关系短暂进入了平静状态。夏洛特说自己何尝不想弥补家庭?在演出时自己曾一度想到家庭,于是和丈夫,也就是伊娃和海莲娜的父亲通了很长时间电话……可伊娃未作理会,继续说到了小女儿海伦娜,并且告诉夏洛特:妈妈,就连海伦娜生病也是你的错。因为本来你就在她刚出生不久就抛弃了她,而后来她好不容易与你的爱人莱昂纳多相处愉快,你却赶不及要去参加演出。你和你的莱昂纳多一走,海伦娜就犯病了……
影片没有直接交待母女后续争吵、交谈的内容。她们或许是力气虚脱而止息,或许是又爆发了更激烈的一场争吵——镜头一转场,夏洛特已经离开并同经纪人一起坐上了火车。而伊娃则在亡子艾力克的墓碑前发呆,内心充满惆怅和无望。
她口中的“牢笼”是不是来自内心渴求母亲理解,又得不到希望有的回馈时的落差?这个问题我们许多人都可以思考一下。只是生病瘫痪在床的妹妹海莲娜的反应直接打醒了她:维克多照顾着海莲娜,海莲娜却开始喃喃自语,神情痛苦。伊娃赶到床前,而海莲娜只反反复复说着两个字,根本不需要翻译的两个字:妈妈……
这也是一部有教会背景的影片。其实经上有一个道理说得很明白:我们不要互相定罪,而要主动认罪。如果早点明白这个道理,伊娃也不用再写第二封信,恳求母亲归来。故事的结局,就是这样戛然而止,如鲠在喉。
在上一篇《第七封印》(点击链接移步到文章)后,零星收到了读者一些私信沟通。伯格曼的电影常常被新世代的观众误解为“晦涩”、“冷酷”,这是完全偏颇的论断。他的电影叙事结构平顺,(对比与他齐名的另两位大师)也少有晦涩的情节和镜头,只要用心看就会看懂。而且,大凡有社会工作、婚姻的阅历,以及持基督信仰的观众,也都不难从伯格曼的电影中发现温和、平实、谦逊的价值观。
想尽绵薄之力让新世代的观众也都能看懂伯格曼,于是,“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影评连载”这个想法就开始浮上来了。
伯格曼的《野草莓》与其导演的《第七封印》是同时期的影片,说的是一个与《公民凯恩》的“玫瑰花蕾”差不多的,有关暮年回忆的故事。而且“剧情片大师”的剧本也很直截了当,把其段落整理来看就是显而易见的脉络:
一、医学家伊萨克(名字来源于圣经人物“以撒”,亚伯拉罕与发妻撒拉所生)即将被伦德天主教大学授勋为医学荣誉教授。夜里他做了一个梦:他行走在街道上,看见没有指针的钟,他掏出怀表对时,却发现也是没有指针……一驾马车驶过,卡在灯柱上,掉下来的棺材中却有另一个“伊萨克”伸手抓住自己……
二、噩梦中醒来的伊萨克匆匆吃完了早餐,固执撇下了照顾了其多年的女管家艾格达小姐和马上要来接其去机场的儿子,与其儿媳玛丽安一同直接驾车去伦德。
三、路上,驾驶着汽车的伊萨克与儿媳玛丽安之间气氛并不愉快。很快由于年轻女孩萨拉(名字来源于圣经人物“撒拉”,亚伯拉罕的发妻)及其两名男伴出现,稍稍平息了凝重的气氛。而在与女孩萨拉相遇的野草莓地,伊萨克也勾起了对初恋情人,同样名为“萨拉”的表妹的悲伤回忆。
四、继续行路的伊萨克一行在路上与插肩而过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收留了对方车辆的夫妇。路上,夫妇二人的争吵引起了儿媳妇的不快,故事引出了儿子儿媳一家的矛盾。
五、伊萨克一行终于到达了其母亲家,在这里,已经记忆模糊的母亲没有忘记背弃伊萨克的前妻,也没有忘记伊萨克曾经的玩具——那是梦里伊萨克看见的,没有指针的怀表。
六、归途中,伊萨克躺在车里又做了第二个梦:他直接与婚后的表妹萨拉展开了对话。之后他来到了伦德大学,却在授勋前的测试中栽了跟头——他看不清显微镜,读不了黑板上的字,也背不出医生守则……而逝世的前妻“凯琳”和其姘夫的幻象又出现在其眼前,这对已经饱受初恋情人幻象折磨的伊萨克而言,这样的“授勋”更像是末日审判。
七、继续赶路的伊萨克从玛丽安中得知了他们夫妇关系的问题:夫妇有了孩子,妻子玛丽安想尽快解决经济问题以抚养孩子,丈夫埃瓦尔德却因家境的拮据而打退堂鼓——这本是他可以帮助到的。伊萨克开始重新思考其家庭,并试探女管家是否日久生情,愿意和他在一起。
八、授勋后的伊萨克重新迎来了家人、朋友的团聚。在最后的梦境中,那曾经让自己受伤的初恋情人已然变得温柔,她牵着他走向野草莓地的对岸。对岸的小舟上,是伊萨克年轻的父母。醒来的伊萨克,满足地笑了。
写这篇文章,旨在围绕伯格曼留在镜头中的意象,或者说道具,那些反反复复出现的符号,来探讨影片的叙事美学。
影片的意象一:汽车
汽车是最常见的私密空间之一。这样的密闭环境容易让开车的人集中精神,容易在开车时轻松说出在平时很难启齿的话题,也会借此拉近与乘客间的距离。作为影片数处剧情冲突展开的起始点,汽车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影片开始女管家艾格达小姐与伊萨克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伊萨克与他内心独白交待的一样,是个固执、愚顽,对于身边人也时常冷酷的老头(实际上,有些人从年轻人时就有这样个性冷漠的问题,严格来说偏向性格缺陷),因此作为照顾了他40年的老员工,女管家表示在授勋前独自驾车出门就是胡闹。
当车辆驶出市区奔向郊外时,外表冷艳俊俏的儿媳妇开始焦虑地抽起了烟。然后喜欢评论的伊萨克开始展现大男子主义的一面,抨击女性吸烟的行为,并且“很没有情商地”指出了儿媳对自己的不屑。儿媳玛丽安也是将计就计,开始直言不讳,愠怒地调侃着公公的自私、冷酷,对身为副教授的儿子的债务问题熟视无睹——这也是儿媳暂住公公家数周的根本缘由。
这里展现的是家族的第二代——伊萨克老头和第三代——儿子、儿媳之间的亲子矛盾。在这个时间点上,剧本没有直接编写让儿子埃瓦尔德登场,而是通过儿媳的口展现了子女对父辈的抱怨。为什么是通过女性?因为伊萨克的性格,直接造就它的可能是女性,而其反过来伤害的也是女性。
而要不是那三名年轻人突然“加入队伍”,恐怕伊萨克与儿媳玛丽安会一路尴尬下去(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第四代人的出现,柔和了前代人的矛盾。同时,也预表了故事的结局。
而那对与伊萨克的车辆擦肩而过发生车祸的夫妇,也算是一个转折。对话中,妻子抱歉道:发生事故前,她正在打自己的丈夫,结果“上帝马上就降罪给这位天主教徒了”。之后在伊萨克的车上,要不是玛丽安及时请他们下车,这对咋咋呼呼,又脾气暴躁的夫妻两人差点在车上又上演全武行。这一段情节,展示的也是夫妻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现状。
即便伊萨克当年迎娶了萨拉,他们就会幸福吗?从伊萨克的第一段回忆看来,表妹萨拉本就是贪玩的性格,反倒是儿媳玛丽安这样的才是与伊萨克相配的类型——也无怪在伊萨克母亲那里,母亲下意识把同行的玛丽安当成了伊萨克的少妻。
因为是荣归母校受勋,不可避免会遇见熟人。在加油站,伊萨克遇见了加油工(与黑泽明善用三船敏郎一样,伯格曼电影也有御用演员:马克斯-冯-西多)和其待产的妻子,两人提到把伊萨克看作是故乡的骄傲,并想把马上出生的孩子也取名为“伊萨克”。所以说“千人千面”,对于大部分不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伊萨克的身上——或者说其职业的一面,依然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闪光点。
伊萨克梦到伦德大学的那一段,又是在副驾驶上睡着时发生的。当他醒来时,一旁的玛丽安赶紧掐掉了烟头,微笑着告诉他:在他母亲家里的那一段,让她看到了伊萨克内心温暖、柔软的一面,连同行的年轻孩子们都赞赏有加,所以让你多睡一会儿。对于刚刚经历了“伦德大学”噩梦的伊萨克来说,从这里一段,可能也是上帝对其救赎的开始。
从家自驾到伦德大学的一路,可谓是基于公路电影的精雕细琢,就连遭遇的事都像是为了感化人物内心而发生。姑娘萨拉在两名同伴之间周旋的设定,也像极了伊萨克的青春。如果不是借由“汽车”这个道具,恐怕在叙事上就要浪费许多笔墨,去描写无关紧要的情节了吧。用室内剧的格局,描写一个室外剧,这就是伯格曼高明的一个地方。
影片的意象二:伊萨克向往的回忆
伊萨克带着儿媳玛丽安中途经过了成年前居住的老屋,老屋前有一片野草莓地。画面瞬间重现,掺杂进了伊萨克的回忆。伊萨克看到了正在采摘野草莓的年轻的表妹萨拉,然而他首先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美好的一面,而是他的哥哥斯格弗里格背地里横刀夺爱,最终让萨拉半推半就,永失所爱。
我们都说:希望回想起旧爱时,想到的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说旧爱一丁点的美好回忆都没有带给过自己。伊萨克也有,但是他先回想到的,恰恰是记忆中的伤害。那个曾经庞大的家族,那个魂牵梦绕的表妹萨拉,都变成了伤害。其实,伊萨克通过旁观者视点也看到了萨拉的真实心声(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成年后对不成熟自己的批判):伊萨克心理太像小孩,而弟弟(后面一家的合照显示:伊萨克是长子)斯格弗里格更野性也更解风情。
影片还有另外一处台词上的调侃,那就是女孩萨拉问道伊萨克:伊萨克?伊萨克和萨拉是夫妻吗?伊萨克对此苦笑道不是,说亚伯拉罕和萨拉才是夫妻。这里面有一段圣经典故:亚伯拉罕和撒拉(萨拉)在年迈时才生下儿子以撒(伊萨克),老年得子,所以以撒格外受到亚伯拉罕的疼爱。所以,“萨拉”与“伊萨克”不可能结为夫妇。
当故事进行到梦境中的伦德大学时,伊萨克再次——用现在的话说:梅开二度,又浮现了不好的回忆。这一次他看到的是前妻凯琳如何背叛自己,如何在情夫面前诋毁自己。这一段可以理解为伊萨克加工后的“回忆”,梦里的回忆。不过也可以看到伊萨克的忏悔,他后悔自己冷漠对待前妻,导致前妻心理上得不到温暖而出奔。从这一段开始,回忆与梦境反复、叠加重现的手法给影片增添了一分魔幻的表现,这一点和像与伯格曼齐名的另外一位大师。
纵观全部的回忆,可以发现的是:都是伊萨克有主观介入,希望看到的回忆。而这里面竟都是酸楚。这位孤独的老人,并没有表面那样的坚硬。他很孤独。
影片的意象三:伊萨克惧怕的梦境
伊萨克的第一段梦境可谓意识流的教科书。能这样描写清楚行进细节,又体现重量感的梦境表现,换成文字是晦涩,用画面表现却是鬼斧神工:伊萨克行走在街道上,看见没有指针的钟,他掏出怀表对时,却发现也是没有指针……一驾马车驶过,卡在灯柱上,掉下来的棺材中却有另一个“伊萨克”伸手抓住自己……
伊萨克的第二段梦境发生在离开他母亲家之后。他再次看到了表妹萨拉,看到了他想见,又不愿意见的女人。看到萨拉抱着孩子与他私会,却又不得不与丈夫依偎时,伊萨克的梦醒了。
这接着的第三段梦发生在“伦德大学”里,敲门时就被铆钉伤了手的伊萨克,之后更是遇到怪事连连:他在授勋前的测试中栽了跟头——他看不清显微镜,读不了黑板上的字,背不出医生守则;给无影灯下给病人模特看病时,外行地道出“病人已经死了”,引来了病人的哈哈大笑……在这节骨眼上,逝世的前妻“凯琳”和其姘夫的幻象又出现在其眼前,这对已经饱受初恋情人幻象折磨的伊萨克而言,这样的“授勋”更像是末日审判。只不过在这里,边上的大学工作人员提醒着伊萨克:许多人不会记着逝世30年的人,你却一直记着你的前妻。
前文也提过:到了影片的后期,回忆与梦境反复、叠加,让观众开始分不清哪些是伊萨克清醒时“看到”的内容。其实结合对白和情节就能明白一点:对于自己的过去,这个孤独的老人充满了懊悔,想重新来过,又心生害怕。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得到救赎?有。儿子和儿媳充满着爱再次坐在了受勋的父亲榻前。伊萨克做了最后一个梦,梦里他见到了表妹萨拉——那个真实的,纯真的萨拉,见到了欢笑的兄弟姐妹们,也见到了年轻的父母——所有美梦里美好的一切,都按照他所愿望的那样呈现了。
在上一篇《第七封印》(点击链接移步到文章)后,零星收到了读者一些私信沟通。伯格曼的电影常常被新世代的观众误解为“晦涩”、“冷酷”,这是完全偏颇的论断。他的电影叙事结构平顺,(对比与他齐名的另两位大师)也少有晦涩的情节和镜头,只要用心看就会看懂。而且,大凡有社会工作、婚姻的阅历,以及持基督信仰的观众,也都不难从伯格曼的电影中发现温和、平实、谦逊的价值观。
想尽绵薄之力让新世代的观众也都能看懂伯格曼,于是,“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影评连载”这个想法就开始浮上来了。
伯格曼的《野草莓》与其导演的《第七封印》是同时期的影片,说的是一个与《公民凯恩》的“玫瑰花蕾”差不多的,有关暮年回忆的故事。而且“剧情片大师”的剧本也很直截了当,把其段落整理来看就是显而易见的脉络:
一、医学家伊萨克(名字来源于圣经人物“以撒”,亚伯拉罕与发妻撒拉所生)即将被伦德天主教大学授勋为医学荣誉教授。夜里他做了一个梦:他行走在街道上,看见没有指针的钟,他掏出怀表对时,却发现也是没有指针……一驾马车驶过,卡在灯柱上,掉下来的棺材中却有另一个“伊萨克”伸手抓住自己……
二、噩梦中醒来的伊萨克匆匆吃完了早餐,固执撇下了照顾了其多年的女管家艾格达小姐和马上要来接其去机场的儿子,与其儿媳玛丽安一同直接驾车去伦德。
三、路上,驾驶着汽车的伊萨克与儿媳玛丽安之间气氛并不愉快。很快由于年轻女孩萨拉(名字来源于圣经人物“撒拉”,亚伯拉罕的发妻)及其两名男伴出现,稍稍平息了凝重的气氛。而在与女孩萨拉相遇的野草莓地,伊萨克也勾起了对初恋情人,同样名为“萨拉”的表妹的悲伤回忆。
四、继续行路的伊萨克一行在路上与插肩而过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并收留了对方车辆的夫妇。路上,夫妇二人的争吵引起了儿媳妇的不快,故事引出了儿子儿媳一家的矛盾。
五、伊萨克一行终于到达了其母亲家,在这里,已经记忆模糊的母亲没有忘记背弃伊萨克的前妻,也没有忘记伊萨克曾经的玩具——那是梦里伊萨克看见的,没有指针的怀表。
六、归途中,伊萨克躺在车里又做了第二个梦:他直接与婚后的表妹萨拉展开了对话。之后他来到了伦德大学,却在授勋前的测试中栽了跟头——他看不清显微镜,读不了黑板上的字,也背不出医生守则……而逝世的前妻“凯琳”和其姘夫的幻象又出现在其眼前,这对已经饱受初恋情人幻象折磨的伊萨克而言,这样的“授勋”更像是末日审判。
七、继续赶路的伊萨克从玛丽安中得知了他们夫妇关系的问题:夫妇有了孩子,妻子玛丽安想尽快解决经济问题以抚养孩子,丈夫埃瓦尔德却因家境的拮据而打退堂鼓——这本是他可以帮助到的。伊萨克开始重新思考其家庭,并试探女管家是否日久生情,愿意和他在一起。
八、授勋后的伊萨克重新迎来了家人、朋友的团聚。在最后的梦境中,那曾经让自己受伤的初恋情人已然变得温柔,她牵着他走向野草莓地的对岸。对岸的小舟上,是伊萨克年轻的父母。醒来的伊萨克,满足地笑了。
写这篇文章,旨在围绕伯格曼留在镜头中的意象,或者说道具,那些反反复复出现的符号,来探讨影片的叙事美学。
影片的意象一:汽车
汽车是最常见的私密空间之一。这样的密闭环境容易让开车的人集中精神,容易在开车时轻松说出在平时很难启齿的话题,也会借此拉近与乘客间的距离。作为影片数处剧情冲突展开的起始点,汽车的作用不可小觑。
从影片开始女管家艾格达小姐与伊萨克的对话我们可以得知:伊萨克与他内心独白交待的一样,是个固执、愚顽,对于身边人也时常冷酷的老头(实际上,有些人从年轻人时就有这样个性冷漠的问题,严格来说偏向性格缺陷),因此作为照顾了他40年的老员工,女管家表示在授勋前独自驾车出门就是胡闹。
当车辆驶出市区奔向郊外时,外表冷艳俊俏的儿媳妇开始焦虑地抽起了烟。然后喜欢评论的伊萨克开始展现大男子主义的一面,抨击女性吸烟的行为,并且“很没有情商地”指出了儿媳对自己的不屑。儿媳玛丽安也是将计就计,开始直言不讳,愠怒地调侃着公公的自私、冷酷,对身为副教授的儿子的债务问题熟视无睹——这也是儿媳暂住公公家数周的根本缘由。
这里展现的是家族的第二代——伊萨克老头和第三代——儿子、儿媳之间的亲子矛盾。在这个时间点上,剧本没有直接编写让儿子埃瓦尔德登场,而是通过儿媳的口展现了子女对父辈的抱怨。为什么是通过女性?因为伊萨克的性格,直接造就它的可能是女性,而其反过来伤害的也是女性。
而要不是那三名年轻人突然“加入队伍”,恐怕伊萨克与儿媳玛丽安会一路尴尬下去(也就没有了后面的故事)。第四代人的出现,柔和了前代人的矛盾。同时,也预表了故事的结局。
而那对与伊萨克的车辆擦肩而过发生车祸的夫妇,也算是一个转折。对话中,妻子抱歉道:发生事故前,她正在打自己的丈夫,结果“上帝马上就降罪给这位天主教徒了”。之后在伊萨克的车上,要不是玛丽安及时请他们下车,这对咋咋呼呼,又脾气暴躁的夫妻两人差点在车上又上演全武行。这一段情节,展示的也是夫妻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现状。
即便伊萨克当年迎娶了萨拉,他们就会幸福吗?从伊萨克的第一段回忆看来,表妹萨拉本就是贪玩的性格,反倒是儿媳玛丽安这样的才是与伊萨克相配的类型——也无怪在伊萨克母亲那里,母亲下意识把同行的玛丽安当成了伊萨克的少妻。
因为是荣归母校受勋,不可避免会遇见熟人。在加油站,伊萨克遇见了加油工(与黑泽明善用三船敏郎一样,伯格曼电影也有御用演员:马克斯-冯-西多)和其待产的妻子,两人提到把伊萨克看作是故乡的骄傲,并想把马上出生的孩子也取名为“伊萨克”。所以说“千人千面”,对于大部分不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伊萨克的身上——或者说其职业的一面,依然有许多为人津津乐道的闪光点。
伊萨克梦到伦德大学的那一段,又是在副驾驶上睡着时发生的。当他醒来时,一旁的玛丽安赶紧掐掉了烟头,微笑着告诉他:在他母亲家里的那一段,让她看到了伊萨克内心温暖、柔软的一面,连同行的年轻孩子们都赞赏有加,所以让你多睡一会儿。对于刚刚经历了“伦德大学”噩梦的伊萨克来说,从这里一段,可能也是上帝对其救赎的开始。
从家自驾到伦德大学的一路,可谓是基于公路电影的精雕细琢,就连遭遇的事都像是为了感化人物内心而发生。姑娘萨拉在两名同伴之间周旋的设定,也像极了伊萨克的青春。如果不是借由“汽车”这个道具,恐怕在叙事上就要浪费许多笔墨,去描写无关紧要的情节了吧。用室内剧的格局,描写一个室外剧,这就是伯格曼高明的一个地方。
影片的意象二:伊萨克向往的回忆
伊萨克带着儿媳玛丽安中途经过了成年前居住的老屋,老屋前有一片野草莓地。画面瞬间重现,掺杂进了伊萨克的回忆。伊萨克看到了正在采摘野草莓的年轻的表妹萨拉,然而他首先看到的却不是记忆中美好的一面,而是他的哥哥斯格弗里格背地里横刀夺爱,最终让萨拉半推半就,永失所爱。
我们都说:希望回想起旧爱时,想到的都是对方美好的一面。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说旧爱一丁点的美好回忆都没有带给过自己。伊萨克也有,但是他先回想到的,恰恰是记忆中的伤害。那个曾经庞大的家族,那个魂牵梦绕的表妹萨拉,都变成了伤害。其实,伊萨克通过旁观者视点也看到了萨拉的真实心声(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成年后对不成熟自己的批判):伊萨克心理太像小孩,而弟弟(后面一家的合照显示:伊萨克是长子)斯格弗里格更野性也更解风情。
影片还有另外一处台词上的调侃,那就是女孩萨拉问道伊萨克:伊萨克?伊萨克和萨拉是夫妻吗?伊萨克对此苦笑道不是,说亚伯拉罕和萨拉才是夫妻。这里面有一段圣经典故:亚伯拉罕和撒拉(萨拉)在年迈时才生下儿子以撒(伊萨克),老年得子,所以以撒格外受到亚伯拉罕的疼爱。所以,“萨拉”与“伊萨克”不可能结为夫妇。
当故事进行到梦境中的伦德大学时,伊萨克再次——用现在的话说:梅开二度,又浮现了不好的回忆。这一次他看到的是前妻凯琳如何背叛自己,如何在情夫面前诋毁自己。这一段可以理解为伊萨克加工后的“回忆”,梦里的回忆。不过也可以看到伊萨克的忏悔,他后悔自己冷漠对待前妻,导致前妻心理上得不到温暖而出奔。从这一段开始,回忆与梦境反复、叠加重现的手法给影片增添了一分魔幻的表现,这一点和像与伯格曼齐名的另外一位大师。
纵观全部的回忆,可以发现的是:都是伊萨克有主观介入,希望看到的回忆。而这里面竟都是酸楚。这位孤独的老人,并没有表面那样的坚硬。他很孤独。
影片的意象三:伊萨克惧怕的梦境
伊萨克的第一段梦境可谓意识流的教科书。能这样描写清楚行进细节,又体现重量感的梦境表现,换成文字是晦涩,用画面表现却是鬼斧神工:伊萨克行走在街道上,看见没有指针的钟,他掏出怀表对时,却发现也是没有指针……一驾马车驶过,卡在灯柱上,掉下来的棺材中却有另一个“伊萨克”伸手抓住自己……
伊萨克的第二段梦境发生在离开他母亲家之后。他再次看到了表妹萨拉,看到了他想见,又不愿意见的女人。看到萨拉抱着孩子与他私会,却又不得不与丈夫依偎时,伊萨克的梦醒了。
这接着的第三段梦发生在“伦德大学”里,敲门时就被铆钉伤了手的伊萨克,之后更是遇到怪事连连:他在授勋前的测试中栽了跟头——他看不清显微镜,读不了黑板上的字,背不出医生守则;给无影灯下给病人模特看病时,外行地道出“病人已经死了”,引来了病人的哈哈大笑……在这节骨眼上,逝世的前妻“凯琳”和其姘夫的幻象又出现在其眼前,这对已经饱受初恋情人幻象折磨的伊萨克而言,这样的“授勋”更像是末日审判。只不过在这里,边上的大学工作人员提醒着伊萨克:许多人不会记着逝世30年的人,你却一直记着你的前妻。
前文也提过:到了影片的后期,回忆与梦境反复、叠加,让观众开始分不清哪些是伊萨克清醒时“看到”的内容。其实结合对白和情节就能明白一点:对于自己的过去,这个孤独的老人充满了懊悔,想重新来过,又心生害怕。
那么他到底有没有得到救赎?有。儿子和儿媳充满着爱再次坐在了受勋的父亲榻前。伊萨克做了最后一个梦,梦里他见到了表妹萨拉——那个真实的,纯真的萨拉,见到了欢笑的兄弟姐妹们,也见到了年轻的父母——所有美梦里美好的一切,都按照他所愿望的那样呈现了。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