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破而后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唯有打破惯性思维,突破固有“套路”,才能真正适应新课标、新高考的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如何在变革中求生存、得发展,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所著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在教学观念上,要从课堂意识转向课程意识,从基于教师教学的学习转向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
对于学科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课堂教学,拘泥于狭隘的课堂,而要对课程具有宏观的、整体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意识”,这样才能从“学科表层”进入“学科深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要“强调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要关注“生成性的活动”。
在过去的“输入型”教学中,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事实上,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需要变革和重建教学关系,从过去的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位重心,让教学能够“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展开”。这需要教师“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
二是在教学策略上,要从学科知识导向转向学科素养导向,从传统式教学转向议题式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所以,需要教师从关注学科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的力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书中,余教授重点介绍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种教学策略,即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每一种策略,既有深刻的理论剖析,也有生动的案例呈现,突出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符合新课标的具体教学与评价建议,即“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辨析式学习过程的价值引领,综合性教学形式的有效倡导,系列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_区教育局英语教研室开展了全区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会,本次培训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题,意在提高全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首先,由李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起作业”平台中结构升级后的板块设计、基于蓝思分级阅读测评系统的绘本分级练习、新增的自然拼读板块设计及教师端的教学资分享介绍。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从李老师的口中得知,城区教学中已大面积应用到这个教育资平台。很遗憾,在我的教学班级中,对此平台的实践还是“零”,虽然现在是大步迈向小康的激昂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些农村家庭的孩子拥有或使用电脑,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当作一个留给学生的阶梯作业吧,对于那些有条或有能力或有兴趣的学生而言,不妨试用一下,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学习效果。
其次,由区教育精英公园道小学的刘老师分享了“小学英语复习”经验,无论是新授的后随堂练习、单元复习、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复习,还是每堂大量ppT的运用,让我深深地感到学生成绩的提高与刘老师如此细心、缜密的教学态度和背后默默的大量辛苦工作的付出是分不开的,虽然方法不能生搬硬套,但对我而言,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再次,由学习北派名师培训的优秀教师们分享了她们的心得体会和各自的教学经验。她们对“单元主题下的输入”,“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英绘本与教学本相整合”,“语音教学与自然拼读在教学中的运用”,“分级阅读”等做了思想与教学实践上的传递。虽然各位教师对这些教育理念介绍的比较简短,但可以看出这是教育教学必然之的趋势。培训后,对于这些目前教育改革中呼声很高的“热词”,我仔仔细细的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正是这次培训,拓展了自己思想上的局限性,让脑洞大开。一些教育专家和教师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在了先列,对于我们而言,要在自己的教学试验田上需要不断地思考、学习、理解、接受、再运用。
最后,非常感谢这次的培训平台,每次培训都在思想理念上,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受益匪浅。虽然北派名师学习的教师人数有限,但杨老师如此用心良苦的把一线的动态和教育声音传达给每个老师,是我所敬畏的,感谢这次培训,让我又受到一次思想上的修行。在即将开始的新学期,我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对于这些教学理念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有了开始,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校情。哪些素养是需要我们特别关注、我们的学生和国民所需要的。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核心素养将为北京学校带来六大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六大变化包括:
育人导向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
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课业负担将会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课后作业形式及总量发生较大变化;
学校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未来将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在论坛演讲中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
对于这一国家版“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同时提供了多个方面的建议。据了解,参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制订的专家阵容强大。“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始于20_年5月,受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同承担。
林崇德教授日前出席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表示,项目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提出了12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有社会参与、自主发展、文化修养。二级指标中社会参与里面有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自主发展里有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文化修养里面有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等。
不过,最新出炉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透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今天,在读余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时,看到《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保障——学科考评》一节的内容时,产生了些许关于中招美术学业评价的想法,现将其梳理如下。
济源作为美术中招考试的先行者,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我自2014年毕业参加工作,2016年第一年带九年级学生参加美术中考,至今已有六年。在此期间美术中招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几经演变。
考试内容与形式从技能十评价或设计十说明,到必考(生活或学习用品)十选考(绘画、国画、书法三选一),再到今年的鉴赏知识十技能,分值也从10分变为330分,所有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探寻更适合的核心素养下美育的评价模式。从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中招美术学业评价的发展趋势。
首先,落实核心素养。这也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20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艺术学科的核心素养设定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这是对艺术课程着力培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高度概括,对我们课堂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贯彻和落实的。
其次,强调文化自信。在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太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秀传统文化。从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无数杰出的画家为我们留下了难以估量的优秀美术作品,值得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细细品味。今年中招美术对鉴赏知识的考案即是承载历史文化的一种形式。
再次,贴近生活情境。《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对“情境”的解读中提出:“情境要实现生活问题与学科问题、原始问题与课本问题的统一”。我们的中招美术学业评价对技能考察的内容为学习或生活用品,这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紧密贴合,不仅可以降低“难度”,让学生能够大胆地去表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最后,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就美术教育而言,只是单纯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或美术鉴赏能力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只有我们兼顾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能力之后,才能培养出具有“大美术观”的学生。
所谓具有“大美术观”的学生,即有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学生,这也是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
我相信,随着观念的持续更新,我们的美术学业评价将会以更完善、更从容、更丰富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本次参加江西金太阳教育教科所申洪兵老师的我培训使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分成小组讨论教学。要注重学生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本人现详细的把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再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明确具体目标
首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其次,课程设置——学科权重变化,课时再分配;
课程开发——课程多样化、个性化、考验课程开发能力;
走班选课——走班或成为必然,满足多样化成才升学需求;
发展规划——教会选择,学生职业和生涯发展指导成为必须;
师资提升——课程开发能力和对学生指导能力是否具备。
再次,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
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发育迟缓、学生成绩不良、有过错、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还特别要尊重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学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学生,又赞赏他,学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
审慎思考信息技术背景下本学科的研究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新特点、新变化。不崇拜、不跟风、不过分追求时尚。让我们的学生跟上时代步伐。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可以丰富现有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面向未来的学习方式之一。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可以改变评价方式,使个性化、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使学习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元。
以上是我在本次培训中的一点点收获和体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实施上我会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我相信,在新的教学方法的培养下,孩子们的学业将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师不但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要有丰厚的文化素养。素养和知识有什么区别呢?素养来自于知识技能,又高于知识技能,素养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师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
有学科素养的教师一定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有了这种痴迷与深爱,他会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不断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智慧,迸发教育学灵感,形成教育素养。
我最开始从教时,觉得编写教案的人很优秀,他们往往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巧妙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解读、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来。随着工作时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积累了经验,当然这也得益于对教材反复研读,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体悟日积月累而成。
譬如这学期我们学习选修教材《外国文学》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几个概念。如果在以前我总是着重讲解本单元的第一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而让学生自己读读《墙上的斑点》和有关话题“叙述”的理论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这单元时,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题“叙述”上,而把《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作为例子去解读,这也符合编写者的意图。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分别从狐狸和乌鸦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学生对这个拓展的问题兴致很高,演绎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有的甚至改变了叙述腔调,加入了网络文学中“快穿”的手法,还让乌鸦角色崩塌。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训练他们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叙述角度,叙述角度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学的理念发生变化,我想这得益于这几年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听教学名家的讲座,知识视野开阔,对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读教材也就更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博览群书,广泛吸取营养,才能厚积薄发,收到让学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八月一日,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举办的“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论坛”主题继续教育培训会,两天的培训日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学习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核心素养,并初步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现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理念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1、“素质”与“素养”的区别:褚宏启教授首先阐述了“素质”与“素养”不同概念,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学校提供什么方式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两个问题到底谁更重要些,显然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这让我体会到我们总是在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总想着我们能给学生什么,往往忽略了学生受教育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能力上会表现出什么,未来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更应该避免把学生变成知识的“存储器”,避免把学生培养成“高分低能”,21世纪需要综合能力更强、创新能力更强的智慧型人才。
2、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是要提供适合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提供适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与幸福成长固本强基,让学生终身受益。褚宏启教授强调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我从学习中感受到,核心素养就是在推动个性化教育,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知识和技能评价标准向个体核心素养培养的转变,反映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理念由“结果”向“过程”的转变,由“知识教育”向“人的教育”转变,为此,教师的教学也要跳出单一学科或者单一情境的限制,以适应社会的跨学科、跨情境的教育为出发点,关注教育从“育才”到“育人”转变,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3、创新与合作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褚宏启教授在分析我国国民素质的短板问题时利用中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的对比,清晰的分析出我国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决定着民族的未来,那么基础教育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当前我们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落后,教育质量等于分数第一的评价方式很浓厚,中小学学生合作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就会影响国家的发展,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由此,我深刻感受到当前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创新的紧迫性。
4、作为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做的问题,褚宏启教授帮我们指出了几个方向,第一、中小学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第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理念。第三、教师素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第四、采用科学的教育评价方式,形成良好的教育评价环境,作为教师具体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感受到教师应该不断保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积极参加学校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教研过程中更加关注对学生学情情况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的营造快乐、平等的教学环境。注重朗读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习作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育体育心育人,深化体育核心素养
有幸通读本书后,使我对素养、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加细化的认识,从而引发对体育教学的新思考和新启发,由于通书内容无法一一分享,在此将挑选最有感触的章节与各位同仁分享品鉴。
作为教师我们能给学生赋予什么“东西”,本书在第一章第三节中给予我们很明确的表述,分别是剩下来的、带的走的、可再生的,这三个理论的提出也激发了我对教育思考和一些启发。
一、“剩下来”——教育内化
遗忘掉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以及素质。就如同人在吃食物的过程一样,经过人体咀嚼、吞咽、消化,有的被人体排泄出去,有的被人体吸收是一个道理,在教育中被吸收进来的东西,就会内化为人的素质成为精神的一部分,反之教育允许被遗忘,我们不应该本末倒置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应鼓励他们透过具体的知识和内容去把握、洞察、挖掘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认识方法、价值观、文化意义。
二、“带得走”——终身受益
学校所教的应当是让学生“带的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使他们终身受益。与此同时让我联想到“终身体育学习”我们是要教会孩子体育运动的方法,培养锻炼的意识、能力、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锻炼习惯亦是健康行为的一种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学生掌握进行学习活动不可缺少基本的技能以及技巧。那么发展学生基本的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这是让学生带的走并且终身受用的。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三、“可再生”——持续发展
能力是能增值的东西,即创造和产生其他知识、技能、能力。能力和树根一样具有生长性和可持续的的发展性,有了能力就等于有了根,随时成长出知识。实践证明,就知识教知识,就知识学知识,并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学生。书中把中美教育比喻成“贪婪鬼”和“吝啬鬼”,中国教育是一味把所有的知识尽可能灌输给学生,并没有给予他们感悟和探索的时间。而美国教育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的只是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此过程让学生动手、思考和感悟比获取知识本身重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能就技术教技术,应当培养孩子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使他们通过学习将散落的知识点串起来,最终在现实中得以运用和实践。正如于素梅老师提到的“学练赛”的观点。
长达近两个月的读书活动——《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的阅读已经结束。回顾两月的读书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忙碌并收获着。 该书作者余文森,教育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教师教育学学院院长,兼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早在十年前,就从一些资料上看到过他的文章,他以严密的逻辑,准确的语言,大量的事例将一些生涩的东西讲得通俗易懂,让人从中受到教益。
此书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线,层层深入地告诉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什么,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等等。其目标指向一点,那就是: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中“学会”一词很重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一、弄清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这个词,我们常听到,但它具体指什么,却一直都是含糊不清的。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是指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必备品格指自律、尊重、认真。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培养他们的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而这三种能力和三种品格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
二、弄清楚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书中明确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是:让学生有价值感,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让学生成为快乐人。而让学生成为快乐人有两方面意思,一是让学生具有寻找快乐的能力,二是带给学生快乐。如果教育本身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他又如何去寻找快乐呢?所以,让学生“乐学”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只有在“乐学”中,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进而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在我们的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这个过程所带给他们的情绪体验,否则会有“舍本求末”之嫌。
三、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上来
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其关注点应该有所转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确定了教学目标,然后把任务完成,再在作业、评讲时查缺补漏。至于学生怎么学的,关注不多,只要他学会了解题就行,能做那一类题就好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出现问题了。
在课堂上,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他们的情绪状态:是兴奋的还是有气无力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是少数精英参与了,还是大多数孩子参与了;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真的在讨论,是否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没有问题提出来,是怎样解决的;关注学生的生成状态:他们从这一课时学到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四、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主动参与
在这本书里,我还了解到一种阅读教学模式及情境化的具体策略。本书系统而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模式的步骤是:读一读,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背一背,做一做,写一写,讲一讲。这种教学模式挺适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且全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就是在活动中发生的,他们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这是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的。
创设情境,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许多名师都提出情境化教学策略,但具体怎么操作,还似是而非。通过学习情境化教学策略,我明白了有以下几种方式:联系生活实际、实物、图像、动作、语言(朗读,描述,比喻)、新旧知识和观念、背景知识和场景、问题等。
总之,余老师这本书不仅让我知道了核心素养是什么,还知道了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素养,也知道怎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相信,如果我们真的把核心素养作为圆心,以学生为半径,那么画出的一定是教育的圆满!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自主发展”是近日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含的三大板块之一,而“学会学习”又是自主发展的基本前提。
“学会学习”一直以来是教师与家长对学生的共同期望,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会钓鱼,而非只享受现成的鱼。具体到基础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在我看来,在教学中可以分三分走。
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在新课程标准倡导知识“螺旋式上升”的背景下,有些知识点的跨度比较大,前后联系相隔的时间也比较长。以北师大版《数学》教科书为例,小学四年级开始教授三角形、特殊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要求简单应用;初中八年级要求简单说明原理,广泛应用;九年级要求进行推理证明和灵活应用。在如此长时间的跨度内,如果学生不会总结和梳理,那么必然会形成知识的“交通堵塞”。
随着年级的升高,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应当经常整理、复习、归纳和总结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逐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有助于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如果学生不会归纳总结,在六年级复习时,可能还要翻看三、四、五年级的书本;在九年级中考复习时,可能就无法将七、八、九年级的知识系统归纳梳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高考复习时,可能也不会把初、高中的知识建构成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那么最后复习阶段学生的负担不知要增加多少倍,更不用说触类旁通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完善“几多几少”,会对学生获得学习方法大有裨益。作业少一点,学生看书的时间多一点;重复抄写少一些,学生自己整理的时间多一些;共性的作业少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多一些;老师讲得少一些,学生交流的时间多一些。这种教学方式,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当学生逐渐能够熟练地进行归纳总结时,就会逐步学会华罗庚所言的“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其学习能力也会在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逐渐得以提高。
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
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处于主动、积极的知识构建状态。每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体学习经验与知识结构,而新学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可通过同化和顺应等思维过程得到迁移和解决。
在同化过程中,新知识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结构所解释,并被纳入到结构之中。如初中数学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可纳入到小学的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体系之中。在顺应过程中,原有知识结构和经验按照新知识的生成过程重新组合,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同时又产生新的变化空间。如较小数减去较大数在小学数学中是不成立的,而在初中有理数范围内相关计算是可以成立的。
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复习准备篇。这个设计就是为了小学、初中英语的衔接,兼顾了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因为农村和城市学生的英语起始教学时间有很大不同,所以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把握进程。这样的课程设计,就是为了特定学段学生知识的衔接与迁移。
还有,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内容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工程设计、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与初高中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学科知识的迁移。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仅仅是照本宣科,没有引领学生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了这门课的基本思想要领,到初中开始学习生物、物理、化学时,就不会把这些学科看作崭新的学科,产生畏难情绪。
现在很多地方的初中设立了“研究性学习”类课程,内容涉及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工程技术学科的研究过程、学习方法和创造发明原理,一些学校的高中课程中还有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课题等等。这些课程设计的初衷,就是加强初中、高中各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为孩子们的终生学习、创新研究、保持探索的兴趣打下基础。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