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肠息肉,这些事项需了解

大肠息肉,这些事项需了解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19 10:12:02 推荐访问: 事项 大肠 息肉

沈丹杰

做完肠镜检查,如果发现大肠息肉,大家肯定有很多问题要问医生,比如说息肉大小及数目、是否需要治疗、如何治疗、是否和肿瘤相关、如何随访等。鉴于此,下面笔者就把大家相对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指突出于人体组织表面上的赘生物,一般按其出现的部位给它命名,如生长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在肠腔内的称为“肠息肉”。一般来说,息肉和肿瘤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是所有的息肉都会发展成肿瘤,而大肠癌也不全都是由大肠息肉引起。

2.常见的肠息肉有哪些类型?

(1)管状腺瘤:是一种良性的息肉,癌变概率相对较小,但是其瘤体越大,癌变概率也越高,当腺瘤>2cm时,癌变率显著增高。

(2)绒毛状腺瘤:因质地较脆,可常伴糜烂出血,故体检大便隐血试验通常可呈阳性表现。它可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大,癌变率相对较高,建议尽早切除。

(3)炎性息肉:直径常在1cm以下,多与感染导致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通常不会发生癌变,无症状的小息肉仅需定期复查,可不作特殊处理。虽然炎性息肉都是良性的,但是大肠长期慢性炎症的存在也可以诱发肠道癌变,因此需要关注引起炎症的病因并积极治疗。

(4)增生性息肉:一般也无癌变倾向,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当有些息肉生长过大影响肠道功能的时候,则建议内镜手术。

(5)锯齿状腺瘤:介于增生性息肉和传统腺瘤之间,也有一定的癌变概率,建议内镜干预。

需知道的是,在息肉病理报告中经常会出现低级别、中级别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描述,其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应按照早癌处理,尽早进行积极治疗并定期随访。

3.发现息肉是不是都需要手术切除?

大肠息肉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但其中一部分仍有恶变倾向。总的来说,息肉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而只有肿瘤性息肉才和大肠癌密切相关,是需要切除的;
非肿瘤性息肉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来判断,一般无需处理。

(1)肿瘤性息肉:通常指腺瘤性息肉,多有不同的恶变率,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而其中绒毛状腺瘤是最容易癌变的,此类息肉建议进行内镜下切除。

(2)非肿瘤性息肉: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基本不会发生癌变,可以不作处理定期随访就行,除非息肉较大有癌变倾向或引起便血、肠道堵塞等症状时需要治疗。

4.息肉的大小、数目是否重要?

腺瘤性息肉的大小及数目与肠镜检查后评估患者未来息肉再发、甚至癌变的风险直接相关。在单次肠镜发现多发的腺瘤性息肉,未来数年内再长出腺瘤性息肉的风险,会远高于单发或者无息肉的患者。而且因为存在肠道准备不充分或者有碍于肠道痉挛、息肉部位隐匿等情况,单次肠镜尚有部分漏诊的可能,因此必须规律地进行跟踪随访。

5.医生在肠镜检查时为何不直接把息肉切除?

一般情况下,医生看到息肉都会及时将其切除,但是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不会当场处理:

(1)在检查前一周内服用阿司匹林、泰嘉、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由于有出血风险,通常需要患者暂停相关药物后方可进行活检,或者内镜下治疗等操作。

(2)肉眼可见的癌变或者高度癌疑,通常需要重新评估手术治疗方案,并需要在麻醉下方可进行。

(3)有些非肿瘤性的息肉,而且直径较小,一般无治疗必要仅需随访即可。

(4)门诊内镜检查时发现较大的息肉,由于可能未准备相关治疗的器械,而使用活检钳又无法安全或者完整咬除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择期进行内镜下治疗。

(5)其他。如果发现肠道准备差、肠道严重痉挛等影响视野观察或者因检查期间患者疼痛难忍无法配合手术者,也会建议择期进行内镜下治疗。

6.息肉切除前需要注意哪些?

(1)术前需要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良好的手术视野是治疗的基本要求,更是减少术后感染的关键,患者需要告知医生平时肠道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肠道清洁方案。

(2)术前服用抗凝药物的,一般需要停药5~7天方可接受手术;
若因基础疾病治疗需要无法停药的,则需重新评估停药带来的风险和息肉切除获得的受益,再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其他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药物应仍按常规服用,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因术前有禁食要求,可能会暂停当餐药物。

7.息肉治疗术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1)一般息肉切除后禁食2~4小时即可,待麻醉完全清醒后无腹痛等情况发生,可进食流质食物1天,无不适可过渡到少渣半流饮食, 3~5天后基本可恢复普通饮食。息肉治疗创面较大时可能会延长禁食时间,具体需要根据医嘱进行。

(2)息肉治疗术后需要保持大便通畅,稀软为佳,避免用力排便,防止过于用力使金属夹脱落导致创面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3)一般息肉治疗后可以轻微活动,但不能过多过重,如果息肉创面较大时则建议除了大小便和进食,多卧床休息,3~5天后恢复日常活动。术后2周内都不建议进行负重工作及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导致迟发性出血等并发症。

(4)术后无论何时出现突发腹痛、血便、头晕、心慌等情况都应及时就医,以防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需及时处理。

8.息肉切除术后如何随访?

息肉切除后,应嘱咐患者定期进行肠镜随访,早期发现新的病变或局部复发病变,甚至可能存在遗漏的病灶。

(1)对于1~2个直径<1cm的管状腺瘤以及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建议在术后半年至1年进行首次随访,若复查未发现息肉,可将随访期限改成每2~3年1次。

(2)对于3~10个腺瘤,任何1个腺瘤的直径≥1cm、有绒毛结构,或者息肉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在息肉切除术后的3~6个月内进行随访。

(3)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建議治疗后每年都应该进行随访并及时干预。

(4)对怀疑有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患者建议加强随访,同时对其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作肠镜检查,排除家族性息肉病(后期大多数癌变)以便及时干预。

(5)对于非肿瘤性息肉,可每3~5年随访1次;
若为多发性,为保险起见,也可适当缩短随访年限。

9.如何预防结肠息肉的发生?

(1)戒烟限酒,少吃煎炸等食物,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2)清淡饮食,多进食高纤维水果蔬菜,减少肉类比重,特别是高脂肪食物,可降低肠道息肉的发生;

(3)要保持大便通畅,特别是便秘患者,若长期服用蒽醌类药物(比如大黄、番泻叶、果导片等)易导致结肠黑变病,从而诱发息肉发生;

(4)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减轻心理压力,也会减少肠道息肉的发生;

(5)家族直系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要定期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总之,检查出结肠息肉不必担心紧张,根据医生建议做好预防、治疗和定期随访即可,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猜你喜欢肿瘤性癌变大肠癌胆囊肿瘤性息肉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浙江临床医学(2022年2期)2022-03-19脑部CT平扫图像直方图分析鉴别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脑出血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20年12期)2021-01-18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大肠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4期)2016-01-07FAP与E-cadherinN-cadher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6期)2014-03-20《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第26卷索引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6期)2014-02-27《癌变·畸变·突变》第六届编委会第2次会议纪要癌变·畸变·突变(2014年6期)2014-02-27裴正学教授治疗大肠癌经验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介入治疗髂静脉肿瘤性狭窄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3年3期)2013-03-11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