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研究

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体育文化赋能新时代人才培养研究

王东海,陈友民,谷 瑶,唐盛璇,张 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的育人目标。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解决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体育课程思政既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也不仅直接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关乎着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大计。赋能(empower),是指赋予能力、能量,给予对方更广的可能性空间或者力量。最初意义上的赋能源于管理学实践活动,是和授权一起使用的。如今,赋权理论已成为高等教育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等领域的热门话语。“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 “三全育人”为导向,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发挥体育文化育人功能、拓展体育活动育人空间,进而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在“立德树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高校课程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立德树人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而“以体育人、以文化人”则是培育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以体育课程为核心内容之一,是以完成人才培养为任务,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为原则所创造的物质、精神及行为文化的总和,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质量关乎着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成果和水平,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赋能”,意思是指赋予更大的做事的可能性空间。据此来延伸开来,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是指高校体育相关物质、精神及行为文化等赋予人才自由全面发展能量或可能性空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程中的思想引领,有助于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1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育人图景

1.1.1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主客体 哲学维度上的主体是指对客体有实践或认识能力的人,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客体是指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客观事物,它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方,可以作为认识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教育以育人为根本,学生群体和高校思政教师队伍构成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主客体。一方面,高校体育文化赋权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是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高校教育需要从国家意识战略高度出发,“需要教师群体提高认识,承担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要求。”[3]体育课程不仅培育学生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更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思政体系下通过体育文化的赋权人才培养,教师队伍是肩负着课程思政任务的重要主体,是提纲挈领的关键角色,担任着对学生能力、知识和价值培养的重任,在课堂思政教学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体育教师在组织正常的体育课程和运动训练之外,还承担着组织社团活动,协调校内外竞赛的重要任务,这些任务都是传承体育文化的重要渠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有着直接作用。因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思政核心素养,既是提高课程思政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保障,更是高校体育文化赋权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目标群体,同时也是专业技能、思政教育、文化价值的主要接收者。从控制论与信息论的向度看,体育教学过程则是教与学主客体间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控制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的学生既可以被动地承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觉能动性”,主动地承受思想政治教育并给予一定的反馈。因此,学生不完全处于体育课程思政的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健全的课程思政体系,能够保证主客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机制的畅通。主客体之间的双向反馈,良性互动,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有机统一。

1.1.2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介体 媒介是指的能使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产生的普遍的联系的物质。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高校体育文化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各种文化物质实体和文化活动形式都可以成为高校体育文化载体,从高校体育文化物质实体来看,有体育场馆、体育横幅、体育雕像等;
从高校体育文化活动来看,有课程教学、校运动会、体育竞赛、社团活动、体育文化月等。这些文化载体能够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文化活动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校园群体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高校体育文化媒介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体育文化育人活动就是以高校课内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课程思政为主要传播方式,并借助一定的媒介来进行传播的体育文化活动。它可以凭借内在所承载的优良体育文化信息,持续发挥其感染人、教化人、培育人的特性。可以通过文化载体丰富多样的内容及形式,进一步增强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进而不断增强体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1.3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场域 环境是指的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间接或者直接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高校体育文化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场域文化,离不开教师和大学生群体的共同参与和构建。构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导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能够通过多种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和媒介,不仅促进大学生群体各方面的发展和成长,还能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成效,对大学生群体起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荀子·劝学》里写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意为:“飞蓬生长在麻地中,不用扶持自然就会长直;
白沙混杂在黑泥土中,不用专门去染也会变的跟黑土一样黑。”这给我们培育人才提供了生动的启示,即在积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会自发的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之中,这将对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和全面成长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

1.2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内涵意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作出了“实施新时代人才培育工程”的部署安排,培育新时代人才是党的教育方针在新时代的诠释表达,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培育新时代人才。“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教育赋权理论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参与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思政课教学的范式转换,优化思政课教学的评价方法。”[4]在中国体育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和深化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高校体育文化赋能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涵意蕴,在课程思政的语境中,要“以高校体育文化引领学生解决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维度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学生的成才发展提供方向引领和持久动力,对校园人文精神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5]

1.2.1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大学生核心人文素养的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科研过程中累计和培养的人文知识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等,其聚焦于以大学生为对象的人文精神和内在品质的养成及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五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内在意蕴。体育为其他各育提供体质上的准备和生理上的基础,是承载德育这一贯穿其他各育灵魂的载体。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能够充分推动新时代人才人文知识的积累和内化,为人文素养的培育、人文精神的塑造做好思想铺垫。新时代青年如果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不仅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更难以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新人的培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培育过程,是寓价精神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2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提高 “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征是身体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都会逐步提高,同时,其竞争性、规则性、纪律性和果敢性等信念意志也在不断增强。”[6]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是国民体育健康意识的重要组织部分,高校被称为知识的殿堂,体育课堂教学所传授的系统性,综合性,多样性的体育专业知识对青年学生体育知识体系的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方式和育人特点,决定了高校系统实施 “新时代人才培育工程要着力促进‘化识成智’。”[7]我们要用体育文化来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说教”倾向,让体育人文精神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代替传统的理论灌输法激发学生的行为意向,以感染、暗示、模仿、激励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学方式去渲染和熏陶,使其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促进理想信念从学生的‘知识观念’固化为‘行为习惯’,将大学生的体育健康和实践行为上升为体育健康群体意识。”[8]

1.2.3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大学生家国情怀的担当 家国情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其意指国民主体对国家共同体的认同,并积极投身国家发函的理念、行为等。“高校公共体育课堂中要积极挖掘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中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优秀的体育文化基因。”[9]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对于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世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体育文化对青年的身心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培养作用,基于此,通过体育课程思政的独有效用,来不断强化对广大青年的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青年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将个体成长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践生活中,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观、正确的认识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富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体育文化赋能青年承担家国情怀的过程,也正是使广大青年自觉将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强烈的责任担当结合、把个人的进程融入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之中的过程。

综合看来,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是将正确教育理念潜移默化融合到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为此我们要理顺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内在意蕴,首先要认识到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的“师生主客体”“媒介载体”“环境场域”等三项基本要素和其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关系(见图1)。此外,我们要充分挖掘蕴含体育学科之中的潜在特色思政资源,在体育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借助多种高校体育文化传播媒介和渠道,将富含中华体育人文精神的高校体育文化实现对新时代人才培养过程的全面贯通,同时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使当代中国体育人文精神与学生群体水乳交融、血脉相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图1 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关系图

2.1 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体育学科

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他坚持体育的基础地位,将体育排在“德育、智育、美育”的前面,他曾说过“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高校体育文化通过其独特的感召力、传染力、影响力,将新时代中华人文体育精神贯穿在新时代人才的培育过程之中,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优秀的体育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优良的体育文化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理念、任务、方法和过程的总和,是体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重要路径。”[10]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学科作为非应试的边缘学科,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大中小学教育中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弱势地位。同时,作为高等教育阶段的高校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工、轻人文”“重硬件、轻软件”、忽视 “人”的全面发展等现象和问题。许多高校对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没有系统的规划,对体育课程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衔接不连贯,从而无法实现彼此的互补和协调,反而出现隔阂和撕裂,致使出现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简单化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升反降。当我们忽视体育文化对人才培育所起到的重中之重的作用时,会导致现行的体育教育制度与体育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脱钩,高校体育文化的对育人的积极影响难以显著发挥,体育学科地位边缘化现象受到严重的影响。

2.2 陷于尴尬处境的体育文化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毛泽东同志提出“实践中是要出道理的”,体育活动的实践需要体育文化理论的指引,体育活动的实践也孕育出体育文化理论的创新,高校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应该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积极开放的体育文化引导,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被动参与体育课程和活动的表层阶段,对体育文化的认知也仅停留到体育课程和体育锻炼之上,当校园的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缺乏主体的积极参与时,体育文化的尴尬处境也可想而知。

“学校是一个国家传承、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学校体育文化乃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体育文化自信,首当其冲应当思考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11]但是,当前诸多高校没有对高校体育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忽视和淡化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复杂系统对局部的影响,高校体育文化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发挥有赖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制度的科学设计,学生对高校体育文化与日俱增的需求与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体育文化困于尴尬境地的源泉。其次,高校大多没有形成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缺乏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整体把控,学校类似区域网,网域之外难以融入,网域之间则缺乏互动,使得高校体育文化的表现方式滞后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这会进一步影响到高校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水平。

2.3 囿于虚浮不实的体育精神

“文化是体育之根,精神是体育之魂。”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体育史的文化沉淀和精神凝练,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体育事业的灵魂,也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核。然而在高校体育文化发展过程中,中华体育精神被简单化、单一化、概括化解读,并缺乏对中华体育精神丰富内涵的正确把握和凝练,进而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在育人成才过程的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高。

“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至今具有着巨大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女排姑娘赛场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身姿更是现代大学生最生动的榜样。”[12]但我们同时需要看到,女排精神并未充足发挥其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究其因是其精神并未通过思政宣传等手段深入的融合到高校体育文化中,内化到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中,体育精神宛如空中楼阁,难以落地生根。因此,体育精神需要孕育在一定程度的体育文化范畴之内,否则将虚而不实,同时,体育文化必须以相应的体育人文精神为精神内核,不然将徒具其表。高校体育文化与体育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开展体育课程教育和校园体育实践活动可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以便让人感受到体育所富含的磅礴精神和丰富魅力,最终达到五育融合终身育人的最高培养目标。

3.1 构建多维度思政育人网络

3.1.1 深入推进第一课堂思政融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才能够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力。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是提高体育文化育人的效果,提升体育文化育人的质量。“新时代体育课教学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引导,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思想教育与技能学习机融合,同向同行。”[14]由此,体育课程思政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方针的落脚点在于以高校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丰富的渠道和介质来使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相向而行,增进高校体育文化的感召力、传染力,进而增进学生们对高校体育价值、情感和文化认同。

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有重要而具体的部署,为我们如何更好的把课堂思政教学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相融合进一步指明了方向。”[6]课堂思政教学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成才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容上相互渗透,方式上相互贯通,两者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成才之路,在于立德树人,立人之本,在于育德铸魂,育德铸魂的关键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的教育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理论作为高校课堂思政建设进程中的根本导向。深入推进和落实第一课堂的思政教学,应从社会和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落实到体育课程目标设计、体育教学大纲修订、体育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体育课堂授课、体育教学研讨、体育课程考核各环节。要深入推进和落实第一课堂思政教学,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主渠道的思政育人成效落脚在体育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评价全方面。

3.1.2 不断强化第二课堂育人实效 高校第二课堂因其独特的实践育人功能,能够巩固和深化课堂内的教学内容,与第一课堂进行联动从而能够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贯穿于各类课程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15]体育第二课堂是体育课程的丰富补充,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实践活动,比如体育专题讲座,观看体育视频资料,参观体育特色资源等,能够使广大高校大学生进一步在直观的参与过程中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外化个人优秀品质,使个体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在高校体育第二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通过对“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爱、顽强拼搏的当代中华体育精神进行深刻、全面、系统地诠释,能够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形成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16],进一步激发其高度的国家认同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使高校体育文化掷地有声、落地生根。

3.2 打造全方位文化育人平台

3.2.1 构建多媒体传播新矩阵 “体育教育目标不仅仅是强健学生体魄,即育‘体’,更是要立德树人,即育‘人’。”[16]作为高校课程思政重要构成的体育文化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才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功能。网络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也全面影响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过程。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对高校网络育人提出了更复杂多样的考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也必须应对更多的挑战和冲击。构建校园多媒文化体传播新矩阵是新时期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创新文化育人形式,丰富文化育人资源,推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必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通过综合运用微信、微博和论坛等数字化互动媒体,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构建多媒体文化传播新矩阵,使得高校体育文化可以通过全方位的媒体传播网络串联起大学生校园生活包括新闻资讯、日常社交、休闲娱乐等方方面面,使其在大学生所接受的各类海量信息中别具特色、独具一格。构建多媒体传播新矩阵,也需要进一步契合学生的信息接受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化,碎片化的文化需求,以高校体育文化这种健康向上的积极文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引领新时代新思想深入人心。

3.2.2 开展特色社团体育活动 学生社团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社团实践活动是培育青年学子成才的重要途径。将社团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相融合,是充分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挖掘巨大潜能的必要过程。首先,社团实践活动能够推动学生们扩大人文实践活动的参与面,通过多样化的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们的参与度,进一步推动校园学风建设。其次,社团实践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的内生动力,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最后,社团实践活动能够改变原有单一的隐性文化教育传播机制,有利于将思政建设渗透到校园在如体育社团、高校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班级体育团建等体育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方式使正确的体育理念和健康运动生活方式融入学生的血脉之中,使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共同在大学生成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3.3 建设立体化特色高校育人文化品牌

3.3.1 提升高校运动队的育人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今后我国包括高校体育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校园文化品牌代表一种深刻的精神理念,也是一种群体人文特质,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不断形成一个高校的精神文化谱系。”[18]高水平运动队是高校体育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校外积极参加体育竞赛,在校内积极开展体育训练活动,能够逐步获得广泛的校园和社会影响力,增进广大学子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这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榜样效应。同时,高校体育文化品牌建设要以高水平体育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多媒体传播矩阵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包装宣传,进一步增强高校体育文化品牌建设传播力、影响力、感染力。普通生运动队是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着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体育社团的重要环节和纽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普通生运动队更贴近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运动活动,普通生运动员也是承担校园体育社团、俱乐部活动的中坚力量,能够传授相关体育运动技能,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体育运动项目中来,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推动构建积极的高校体育文化环境。

3.3.2 发挥体育竞赛的育人文化 “体育课堂实践空间包含教学与训练、竞赛与提高、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19]高校体育竞赛是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践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育人文化。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好体育竞赛的育人文化。首先,通过高校体育赛事来推广学校,增进学校之间师生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校际关系,在高校联赛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高校体育竞赛集群,进一步推动体育化交流网络的构成,进而助力打造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大格局,拓展高校体育文化育人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大学生群体观众通过观赏体育竞赛能够充分受到竞技比赛美的熏陶,从运动员的技术来看,能够深刻的体会到技术的协调美、节奏美、力量美;
从竞技的整体来看,能够感受到竞赛队伍之间顽强拼搏的比赛态度、热情洋溢的比赛风貌、友谊第一的比赛精神;
从竞技环境角度来看,能够感受到赛场上舒适的环境美、赛场下和谐的友谊美、比赛中紧张的氛围美;
这些美的感受是体育文化的直接现实表达,使体育文化以显性的模式深刻的感染着大学生群体,使其产生对体育文化不约而同的认可和由衷的热爱。

《墨经》中写道,“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载体,对于人的影响在于有形与无形之中,有形是给人直接“作用力”,无形是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影响人的思想思维理念,固化和规范人的行为。正是在有形和无形之中,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发挥着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来进行引导和培育,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大思政格局的构建,科学把握大思政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设计,也是赋能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因此我们要不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体育课堂思政改革为主线,把提升高校体育文化育人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实现体育课程和思政资源的双向融合、全面贯通。通过高校体育文化赋能人才培养,既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的思政内涵,又不断发挥体育学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协同性,拓展和推进体育文化育人的宽度和深度。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体育运动文化不仅是国之重器,代表着文化正统,也是校之重器,涵养着一方水土。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运动实践,整合体育课程思政资源体系,利用好高校体育文化这种特殊的课程思政资源,使其充分赋能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育人思政体育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2016体育年中国科技信息(2016年20期)2016-12-08我们的“体育梦”学苑创造·A版(2016年9期)2016-10-10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