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研究

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研究

黄婧 侯冬冬

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意义重大,它是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是補齐农村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精神短板,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劳动教育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促进乡村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进程缓慢,成效甚微,存在学生远离农耕文化场域,远离农事实践以及“劳心”与“劳力”观念的制约。对此,我们必须探索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文化场,让学生亲近乡土、热爱劳动,在塑造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培育社会风气,使社会中充满崇尚劳动、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让农业劳动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以及转变“劳动二分”观念,促进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 年11 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再次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详细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总体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等,为各种类型的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行动遵循。尽管如此,在实际操作中劳动教育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同类型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段,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环境与情境,要将现有教学资源与劳动教育内涵特点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需要将农耕文化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当地天然丰富的农耕资源,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实践参与、亲身体验,了解和掌握农业劳动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劳动幸福观,养成爱劳动的习惯[1]。

一、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一)推动农耕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然而社会变局中,农耕文化日益式微,出现失忆与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农耕思想、观念、意识的传承创新危机,即农耕文化体现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的传承与现代化困难、农耕资源的安全危机(土地、劳动力流失、环境破坏等)、农耕典章制度、农耕器用实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民俗、传统工艺的传承危机。其特征为农耕文化再生产环节(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断裂、农耕文化生产的空间场域和规模的萎缩、农耕文化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附庸,与城市文化融合共生困难,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困难,与现代农业生产、现代生活方式不协调。其结果是削弱青少年,特别是农村青少年对农耕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记忆,因此促进农耕文化融入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实现农耕文化传承,以此来修复农村青年的文化自信、乡土文明自信的共识,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补齐农村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精神短板,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需要

社会变局中的农耕文化失忆与认同危机,影响了农村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当前一些农村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农耕文化的蔑视和偏见、对农业的无知、对农村的极度冷漠、对农民这一职业的嘲讽与不屑,这些现象令人痛心,这种倾向令人担忧。这些青少年缺失乡愁记忆、漠视淳朴民风、忽视伦理准则,歧视农民职业身份和经济收入,低估农业的产业地位和发展前景,对农业的政治经济规律有偏见,又怎么可能安心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造福农村呢?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补齐广大农村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精神短板,夯实精神根基;而教育尤其是劳动教育,又是补齐广大农村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精神短板,夯实精神根基的关键环节。因此促进农耕文化融入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优化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提升劳动教育品质,培养大批愿意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造福农村的青年,显得迫在眉睫[2]。

(三)增强劳动教育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促进乡村教育内涵特色发展的内在要求

劳动教育的存在与发展必须依托文化这一精神载体,脱离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劳动教育便成为了无根浮萍,丧失了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优秀文化传统是民族的灵魂与根源,一旦丢失了优秀的文化传统,就切断了精神传承的命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传承形式。劳动教育作为其中一种,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发扬也是其应有之意。农耕文明是埋藏在中华文化深处的独特符号,塑造着现代中国别具一格的气质底蕴,显现出中华文化中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智慧结晶。农耕文化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的应时文化,是具有内部秩序的守则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是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它对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以及形成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人居和谐。乡村学校想要走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就必须牢牢把握农耕文化这一核心,发挥其在乡村劳动教育中的文化底蕴作用。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重农固本、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孝友耕读、勤俭传家的家风家训,中国农民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家国情怀、集体主义是乡村劳动教育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色禀赋。因此,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增强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提升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显得非常必要[3]。

二、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办学模式转变导致学生远离农耕文化场域

乡村学校,在空间分布上发生的剧烈转变以及办学形式上的调整使得学生进一步远离了农耕文化场域。乡村学校拥有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和广阔的农事实践的场域,比如学校围墙之外的农田、果园、菜园、养殖场等皆可以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资源,学生可以在播种、施肥、收割的农事实践中形成劳动情意,养成劳动习惯。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乡村学校改革使绝大多数的学生集中于乡、镇中心学校,并产生了一些寄宿学校,这样乡村学生与农耕文化场域被人为地剥离,农耕文化难以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中,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资源被人为地局限于自建校内的“菜园”和一些人工打造的“劳动区域”。脱离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感土壤,学生又如何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与快乐,体会农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理念呢?

(二)留守儿童的“隔代富养”导致学生远离农事实践

留守儿童,因“隔代富养”导致其缺乏参与农耕劳动的机会。农村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因子辈在儿童抚养中的缺位,承担起了照顾孙辈的重担。为了弥补因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孩子长大的遗憾,部分父母会给予经济补偿,让其孩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也减少了家中留守老人的经济负担,这样不仅留守老人不用干繁重的农活,留守儿童农事实践的机会也相应地减少了,于是很多农村青少年不愿意,也不会从事农业劳动,也没有掌握相关劳动知识和技能。本来农村学生有着农业劳动实践的地理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但因隔代抚养,部分老人过分溺爱,他们错误地将把“不劳动”作为“爱”的准则,甚至包办了孩子的一切,降低了乡村学生劳动的可能性。总之,留守儿童的“隔代富养”成为影响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外在因素,失去了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的积极配合,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可以说举步维艰,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也成为了空谈[4]。

(三)“劳心”与“劳力”的观念制约农耕文化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

“劳心”与“劳力”的劳动结构二分观念。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制约农耕文化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中的融入。受“劳心”与“劳力”观念的影響,乡村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特别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农业劳动者,对“劳心”产生极强的向往和极大的热情。二分对立的劳动结构划分观念不仅影响农村青少年的劳动价值观,还可能影响乡村学校的文化生态,使其在教育的过程中“重智”“离劳”“贬劳”,出现应试教育挤占劳动教育空间的现象。试问这样的乡村学校又怎么会主动利用其独特的农耕文化资源来进行劳动教育呢。大众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异化认识,使得部分家庭对体力劳动产生负面认知,进而带来对农业劳动的鄙视。部分家长向孩子灌输“从事体力劳动,特别是农业方面的体力劳动,是没有出息的”错误观念,他们不再鼓励孩子进行日常的农业劳动,也不希望孩子将来干农民这个职业,这样使得农村学生进行农事实践的机会也相应地减少。总之,“劳心”与“劳力”的劳动结构二分观念在乡村的流行,导致“劳动”被误解和污名,劳动教育很难发挥育人的功能;尊重农民、农业劳动的农耕文化被漠视,进而导致其难以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之中[5]。

三、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探索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文化场,让学生亲近乡土、热爱劳动

随着乡村学校的改革,虽然大多数乡村学校分布在乡、镇,或者出现了一些“寄宿”学校。但我们仍然可以探索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文化场。在我国的乡、镇上,乡村人建构独特的中国农耕文化,拥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资源。比如广袤的田野、各种各样的养殖场等。乡村学校依然可以依靠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劳动教育。比如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种菜、插秧等农业劳动实践,让学生亲近乡土和大自然,培育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和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给学生们讲解农业知识和先进的农业科技,培育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和农业知识;组织学生走进农耕文化博物馆,领略农业风采、农耕文化厚重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增强家国情怀。联结农耕文化、乡村学校和劳动课程,使乡村学校与农耕文化获得共同发展的机会,弥合因“寄宿”在学校而与乡村劳动场域形成的鸿沟。总之,通过探索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文化场,将农耕文化有机融入劳动教育之中,可以强化乡村青少年农业生产认同、乡村历史情感认同、乡村审美精神感知,增强民族凝聚力与乡村归属感[6]。

(二)培育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和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爱上农业劳动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教导。当下农村的部分青少年出现好逸恶劳的现象,尤其是鄙视农业劳动的倾向,部分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甚至向他们灌输“不要当农民、不要干体力活”等观念,阻止其进行农业生产实践。隔代照顾、隔代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同时也制约了农耕文化,尤其是简单的农事实践融入日常的家庭劳动教育之中。对此,在整个社会层面我们必须树立以尊重劳动与劳动者为核心的价值观,营造出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社会氛围,让全体民众尤其是长辈、青少年明白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关系,不再迷信劳力者治于人的错误观点,改变家长尤其是长辈嫌弃体力劳动“丢人”,嫌弃农民这个职业不体面,从事农业劳动“没出息”“没前途”,不愿让孩子从事体力劳动或学生自身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农业生产的倾向。通过号召鼓励学生参加自家的农业生产劳动,改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旧观念,使农耕文化融入日常的家庭劳动生活,发挥家校在农耕文化融入劳动教育之中的教育合力。

(三)转变“劳动二分”观念,促进农耕文化融入乡村学校劳动教育

在剥削社会,统治阶级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剥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教育权,并向他们灌输劳力者治于人的错误观点,抬高“劳心者”、贬低“劳力者”,进而维持“劳心者”与“劳力者”之间不合理的社会分工;劳动者整日从事生产实践,但由于缺乏教育权,他们并不懂得生产中的科学道理,致使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与“劳心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初衷,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缩小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进而逐步实现“劳动二分”观念的转变。“劳动二分”观念的转变,有助广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家长敦促其孩子进行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同时也可以促进乡村中小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生态+”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农耕文化与劳动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刘佳,王玥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乡村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1(6).

[4]高占生.立足农耕特色强校[J].甘肃教育,2020(6).

[5]周晔,徐好好.乡村校长的文化使命:让乡土文化滋养乡村学校发展[J].中小学管理,2021(2).

[6]顾建一.农村中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小学班主任,2021(1).

基金课题: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2021年一般项目《农耕文化传承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项目编号:SCJJ009)资助。

作者简介:黄婧(1982-),女,汉族,湖南怀化人,经济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

猜你喜欢农耕劳动农业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农耕感怀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2期)2021-06-01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南北桥(2021年24期)2021-05-24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吉林农业·下半月(2017年6期)2017-06-22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农家顾问(2016年11期)2017-01-06老圃作品东方艺术·国画(2015年4期)2015-08-20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