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沉浸式赋能: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

沉浸式赋能: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逻辑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2 20:30:02 推荐访问: 互动 共同体 视域

袁佩媛,靳玉军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1]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或历经外部入侵,或历经内部动荡,依旧巍然不动,成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文明、文脉唯一不曾中断的伟大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抵御外来入侵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且坚韧的民族凝聚力,同心合力、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民族交流互鉴和圆梦民族复兴的必要保障与坚定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围绕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部署。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这一提法可以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萌芽。2017年10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次写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成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大亮点。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多个场合展开重要论述、作出关键指示,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3]7。特别是2022年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4]。这些重要论述一方面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提供遵循指南,另一方面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蕴意。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起点,我们必须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汇聚起开启伟大征程的磅礴伟力。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结合社会学理论,在综合借鉴社会学家涂尔干与欧文·戈夫曼对仪式的概念和社会功能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情感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互动仪式的作用机制,正式提出和系统诠释了互动仪式链理论。柯林斯认为“社会中的大部分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相互交流,通过各种互动仪式形成和维持的”[5]3。基于此,整个社会系统都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长的互动仪式链。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互动仪式具有“身体在场、对局外人设定界限、共同关注的焦点及共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5]4这四个方面的要素,其中,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重要结果。也正是鉴于互动仪式能在对焦点的高度关注和情感连带中持续迸发出巨大的情感能量,促使各民族成员不断萌发和成功转化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才能在实践中衍生成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耦合的情感之维,实现了各民族成员从“我”到“我们”的转变。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仪式活动提出更多系统性、规范性、丰富性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6]。可见,在政治实践中,仪式已然成为维系社会秩序和增进身份认同的重要活动,发挥着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凝聚力量等关键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7]299。但同时基于“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差异;
区域经济、教育、科技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破坏民族稳定和团结的各类势力;
一般性事件处理的‘泛民族主义化’”[8]等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中仍存有一定难度。当前,学界已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视域开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及实践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但从互动仪式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仍然甚少。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代表性成果为:周宣辰、程倩从互动仪式的情感角度,探讨了网络空间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转向[9];
刘永刚、徐飞从政治仪式时间性、空间性、公共性和共同性特征的角度,阐明了政治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个重要维度[10];
赵琛、李明德基于“传递观”和“仪式观”两种传播学范式,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学路径[11]。因此,本文综合学界现有研究成果及互动仪式链理论,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遵循“是什么—有何用—怎么用”的叙事逻辑,回应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如何在互动仪式的沉浸式实践中,凝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12]的民族情感,希冀能在尝试性拓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理论视域的基础上着力推动以互动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赜。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叙事是在系统认知和综合把握互动仪式链理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学理阐释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生机理。基于互动仪式链“身体在场、界限设置、焦点关注和情感共享”这四个核心要素和运行前、运行时、运行后这三个关键环节(如图1),从“前提性始基”“过程论要件”“结果性范畴”三个方面探讨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脉络,析毫剖厘互动仪式何以能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1 互动仪式链模型[5]80

(一)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性始基”

“前提性始基”是指在互动仪式运行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要的前提性必要条件。根据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在仪式运行前首先需要将群体成员聚集在一起形成“身体共在”,以设置排斥“身体缺场”成员的界限。因此,“群体聚集”和“边界设置”作为互动仪式启动的首要要素,可以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性始基”。

1.群体聚集,形塑“我者”以确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

在互动仪式链中,柯林斯特别强调身体在场的重要性,尤其是现实场域的身体在场。若没有仪式成员的亲身到场,不仅会使群体参与的效果大打折扣,也难以实现对群体成员的实体身份确证。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颠覆性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大多已从平面的物理性二维空间转向立体的虚拟性三维空间。在这一转变下,原有物理空间个体间的互动方式虽然得以重构,但是人们在远程互动媒介中的“身体共在”,相较于在现实场域“面对面”地即时互动中所激发出的参与热情及团结情感,虚拟空间中“屏对屏”“键对键”的远程互动仅可以得到某些微弱的仪式情感。因此无论是线上云端相聚还是线下集合互动,“身体共在”都是互动仪式有序开展的首要保证。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实践中,通过群体聚集可以构建出各民族成员身体共在的仪式场域。在这个仪式化场域中,各族人民尊重彼此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组建成一个民族共同体。随之,各民族成员通过积极参与互动仪式,即时交互和主动反馈,不断加强对中华民族丰富的认知体验和实时的情感交流,以调动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我”到“我们”的身份认同。

2.边界设置,区分“他者”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集体团结

在社会生活中,任何共同体为实现身份认同均会设置一定的边界。中国共产党为区别于其他政党,会以严格的入党条例和入党程序设定“自我界限”,完成“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象征。而中华民族共同体能成为统一的民族实体,则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13]。在这里,西方国家是排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外的局外人,能够催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共御外敌的情感生发和民族情怀。可见,边界设置既是互动仪式区别于日常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仪式参与者实现身份认同的关键保障,关乎互动仪式能否顺利开展。一般而言,互动仪式根据一定国别、文化、地域等标准设定的边界越明确、越清晰,客观上就越能彰显出仪式活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仪式参与者区隔于局外人身份的明确性和同一性。但需要注意的是,互动仪式的边界设置并非自顾自地疏远场外人民,而是能够在激发互动仪式对群体内部成员向心力的同时扩大对群体外部成员的吸引力,在形塑“我者”中相区隔于“他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活动在实现群体聚集之后,清晰、合理、规范地设置边界则极为重要。

(二)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论要件”

“过程论要件”是指互动仪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性条件。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的核心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发展出共同的关注焦点,并彼此相应感受到对方身体里的微观节奏和情感”[5]78。同时在互动仪式中,相互关注与情感连带也是互相强化的。“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5]7据此,可以将互动仪式在本质上看作是一个人们能够产生情感联结的丰富的情感体验过程。人们通过聚集在一起,强化身份属性,互相感知彼此,围绕共同关注的焦点形成共享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连带作用。

1.共同关注的焦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

在互动仪式中,若群体之间没有形成共同关注的焦点,则会是一个“空洞的仪式”,极易让仪式参与者感到乏味。概言之,共同关注的焦点可以是共同的行动或事件、共同的人物、共同的视听等,这既是“成功的仪式”与“失败的仪式”的判别指标,也是维持互动仪式顺利展演的重要驱动力。通常,人们在互动仪式所营造的同一情境中,会统一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焦点上,并通过身体或口语等符号围绕共同的焦点才能实施有效的互动行为。而人类最强烈、最直接的快乐源自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同步、同时进行的社会互动中。当人们开始认真地关注仪式参与者的共同行动及思想观念时,就会在精神上或情感上生成更深刻的精神共鸣和情感交流,进而强化身份归属感与认同感。而以互动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关注的焦点既可设置为推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和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设和发展,中华民族崛起与复兴等实践过程中对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民族人物或历史事件,也可设置为国旗、国歌、民族纪念碑、文化符号等承载民族记忆的视听符号上。这些都是激发民族情感、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要素。

2.共同的情感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向度

共同的情感体验既是仪式运行的必备条件,也是产生仪式结果的重要中介。当具备群体聚集、边界设置和共同关注的焦点等要素后,共享的情感体验便随之而来。但是因认知基础、共情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个体所感知到的共享情感体验并非全是积极性的,也有可能是不尽如人意的消极情感体验。而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4]。因此,共享的情感体验作为仪式运行的重要条件,仪式参与者能否拥有情感体验以及拥有程度的强弱,是衡量仪式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人们在仪式活动中实现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强烈确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仪式参与者所获得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其加深对民族情感的觉知与认同。同时,与单纯意义上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式的说教相比,互动仪式能以其身临其境的、具有感染性的现场活动体验,持续增强各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情感,实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沉浸式赋能。

(三)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果性范畴”

“结果性范畴”是指通过互动仪式的运行,仪式参与者所产生的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本质、价值等方面理解的最后状态。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互动仪式结果可以归纳为四种,分别是“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EE]、代表群体的符号、道德感”[5]80,其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关键的是情感能量的形成。因此,基于互动仪式链的运行,遵循结果是否具有实体的原则,可以将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果性范畴”划分为符号类的物质实体和情感类的精神存在。也就是说,在互动仪式的四种结果中,只有“代表群体的符号”属于物质实体,“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道德感”则均属于精神实体。

1.符号类的物质实体,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符号

所谓符号,就是指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象征物,兼具感觉材料与精神意义。我们整个物质世界在运转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类具象化的符号。这些具象化的符号聚集后,共同发挥其表意功能,架构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意义世界。那么作为互动仪式结果的“代表群体的符号”是如何形成的呢?根据互动仪式链理论,柯林斯指出“有关注焦点的人群获得了可以延长这种体验感的符号:通常这一符号来自观众有意识关注的任何一种东西”[5]126。质言之,在互动仪式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可以通过共同关注某一符号,共同领悟符号所延伸出的团结感,不断强化符号的深层意义。而后,随着符号在互动仪式场域中的循环应用,符号逐渐延续互动仪式中的情感负荷,积淀形成符号记忆。由此,符号便具有了象征意义。随着国家向心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形成,符号的政治性和民族性也更加突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载体。如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图腾,融聚了各个民族图腾的特色,组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的、整体的精神标识,进而代表着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致、顽强奋进、砥砺拼搏的丰富形象。

2.情感类的精神存在,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能量

“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和“道德感”均属于个体的情感表达,是互动仪式最为重要的结果。在一些情况下,互动仪式的穿透力能够到达语言无法通往的地方,衍生出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但是,互动仪式中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由弱到强、不连续到连续的递进幅度。柯林斯指出“互动仪式作为情感的变压器”[5]158,清晰可辨地描述出一幅情感如何在互动仪式的展演过程中进行转化的生动画面。在互动仪式运行前,“伴随着情感要素(也许是全部类型的情感);
他们增强了情感,变成了共有的兴奋,涂尔干称之为‘集体兴奋’;
而后他们产生了作为结果的其他类型的情感(特别是道德团结,有时是诸如愤怒这类攻击性的情感)”[5]155。可见,因情感的变化性,仪式参与者在仪式开始时能流露出何种情感并不重要。随着仪式参与者在互动仪式中被同一件事情所吸引,能够集中关注共同的焦点,此时,他们的情感状态会越来越强烈,最终在共享、共有、共通中汇聚成情感能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当情感能量一旦形成,各民族成员会沉浸式强化自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能够在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与行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同心共圆中国梦”的重要保证与迫切要求,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极端重要性。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论叙事是指互动仪式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基于互动仪式的发生机理,统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本文将着重阐释符号、互动及情感等互动仪式的关键要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具有的价值意蕴。

(一)符号象征:推动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直观感知

互动仪式可以产生符号。在互动仪式中,象征符号通过令人回忆某物、再现某物,进而以其象征性和隐喻性向人们的头脑和记忆中反复灌输某物的象征意义,是催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共享共同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工具”[15]。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发挥符号的象征属性,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等价值观念植根于各民族成员的心中,起到强化群体凝聚力、巩固群体信仰、促进群体认同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抽象的民族实体,不容易被人们直观地感知。同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之基、精神力量之魂,亦具有抽象性。但是抽象可以借助象征物实现向具象的转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借助图案、服饰、文化景观及传统节日等特定的符号象征物,通过刺激人们的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具象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进而助推人们实现民族认同。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31在这句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形象性地将各民族的大团结比作石榴籽间的紧紧拥抱,以“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石榴隐喻出中华民族的团结状态,赋予了石榴可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符号的存在属性。随后,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我国开创性地形成了以象征符号探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模式。部分社区尝试性地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红石榴社区,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促进民族团结。部分高校通过创设“红石榴成长社”等社团,在课余生活中加深各民族大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沟通,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可见,有效发挥象征符号的政治性和民族性,不仅实现了各民族共同体成员对精神文化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观性的深度认知,亦能有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的实践转化。

(二)即时互动:促进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戈夫曼认为“互动”是“当个体相互之间处于即时/直接的身体在场时,个体对彼此的行动产生的交互影响”[16]20。互动仪式作为一项人们主观内化和自觉外化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即时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过程性要素。根据微观社会学,社会互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而个体是社会互动的直接主体。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互动仪式中,仪式组织者与参与者是互动过程的直接主体。仪式组织者与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通过言语信息的沟通交流、动作姿态的相互作用以及资源的内在转换,实现了个体共同在场的情感共享、意识流露及行动探赜。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各民族成员的即时互动并非各民族成员之间体现动态关系的盲目性往返活动,而是有着一定的起点、有着共同关注焦点的“聚焦式互动”。聚焦式互动是指“人们同意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将认知和视觉注意力聚焦于某个焦点”[16]22。这一互动,确保了互动参与者之间具有共同维持的认知焦点和视觉关注点,体现出互动的结构性和系统性特征。在互动仪式中,各民族成员以共同的在场状态,共同关注某个聚焦点,通过分析接收到信息所涵括的内在意义,即时作出相应的分享和交流,实现移情式考量。这一流程可视为互动的起点和前提。其次,在互动的过程中亦伴随着动作的相互作用。这是由主观认知向自觉实践的重要转换过程,是取得互动效果的关键一步。随着各民族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互动,在即时感知、即时交流、即时行动中实现了信息意义的内化与外化。基于此,仪式组织者才能根据各民族成员的即时反馈,精准地把握仪式环节、调整仪式节奏、提升仪式效果。如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仪式上,党和政府对各地区各行业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作出表彰,授予荣誉称号。各民族成员共同关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这一共同焦点,对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近距离的感知,通过表彰仪式中的唱国歌、鼓掌等行动呈现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动认同。

(三)情感集聚:聚集民族成员间“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情感能量

在互动仪式中,情感被仪式化为一种力量,能够形成稳定的情感能量。无论是作为互动仪式组成要素的情感状态,还是作为互动仪式结果范畴的情感能量,情感都在互动仪式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中成功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团结感”[5]159。同时,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仪式参与者会在仪式节奏的带动下,强调心与心的联结,不断凝聚团结感和内聚力。一旦当共同体产生团结感后,个体便会在与共同体高度的亲密关系中真切地感知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身份感,激发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促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地维护共同体的荣誉,实现身份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4]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向全世界庄严提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以来,“同心共圆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团结奋斗目标,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7]。始于喜乐与忧虑,经光荣与耻辱、存续与消亡,终于未来愿景的共同命运,“休戚—荣辱—生死—命运”这一层次递进的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根基与理论焦点。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我们党强调的“四个与共”的理念不再是抽象的民族理念,将转化为个体朴素的民族情感。基于各民族共同开拓的辽阔疆域、共同书写的恢弘历史、共同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等民族共同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会由个体短期的、浅薄的内在情感衍生为集体长期的、强烈的认同情感,并进一步凝聚成“同心共圆中国梦”持续性的情感能量。同时,“同心共圆中国梦”这种稳固的情感能量还将从精神层面有力地消解狭隘民族主义对实现民族认同的冲击,是化解国家认同危机的潜在动力。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形态的认识世界中,而应在实践形态的改造世界中加以推进。互动仪式链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论叙事是指在把握互动仪式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遵循“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要求,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仪式性建构,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取得实效、长效和多效,切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

(一)固根铸魂:坚持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一以贯之的绝对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首要保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推进民族大团结,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19]。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也要求各民族成员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中央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层面互动仪式中,承担着仪式组织者的关键角色,能通过树立和坚定各民族成员的共同信仰,发挥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作用。

1.在互动仪式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道路,关乎旗帜,关乎党和国家的前进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具体的民族情况相结合,贯彻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创造性地探索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正确道路和伟大创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互动仪式中,中国共产党要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为方向,向各民族共同体成员普及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潜移默化地推动民族共同体成员对党的民族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如中国共产党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和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党中央通过准确把握我国各个阶段所出现的民族问题,从历史高度和战略高度对我国民族工作进行统一部署,一脉相承地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会议上,党中央向出席会议的各民族代表、分管各民族工作的负责同志等仪式参与者传递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普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论,推进各民族地区对党和国家的支持和认同。在会议后,各位民族代表和分管民族工作的同志,积极向各民族地区、各民族成员传达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开展理论宣讲、理论学习等活动,推进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走深、走实。由此可见,开展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互动仪式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举世瞩目、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2.在互动仪式中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培民族团结之根、固社会和谐之本、筑精神力量之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互动仪式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是用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仪式,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常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是中国各民族政治生活中的盛事。中央领导人通过在表彰大会上做重要讲话,着力宣传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丰富实践与现实成就,深刻指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存在问题与改进空间,高度强调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系统擘画了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辉煌未来的壮丽画卷。二是开展好民族团结进步仪式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和闭幕仪式有利于加大党的民族团结政策的宣传,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交融。目前,我国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已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月”,奠定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基础。如宁夏把每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每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将每年9月确立为“民族团结进步月”。各民族成员在“民族团结进步月”相较于日常生活,可围绕特定的“民族团结进步月”主题更为集中、更加积极、更能主动地学习和践行党的民族团结政策。

(二)符号创设: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的中华文化象征符号

在互动仪式中,当符号被注入了情境性的情感时,它们就可以在具有相似成员身份的群体之间通过会话网络得以传布,在个体的头脑之中进行循环,并且有可能延伸出新的符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7]300-301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需紧跟时代变化、紧贴民族成员认知,着力进行创设。

1.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符号

当各个民族间明确共通的、统一的象征符号后,民族成员通过隐喻、联想等意指手段,意会到象征符号的承载意义时,便能够潜移默化地增进群体团结感,形塑集体意识。在我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音乐、语言、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符号。在这些兼具“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符号图式中,不乏有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象征符号。科学合理地发掘民族文化符号中的共同体元素,从内生的民族文化中提炼民族团结、民族交融等共同体智慧,发挥符号的政治功能,有助于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阔步向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月三民歌节”文化符号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例。南宁是我国汉族、苗族、仡佬族等诸多少数民族人口聚居的首府城市。自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随着政府对“三月三民歌节”的宣传推动和政策激励,壮族民歌节秉持着立足广西、面向中国、走向世界的原则,已经成为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认同的重要符号,为其他民族文化符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带头作用。

2.开发对保家卫国具有突出贡献的民族英雄符号

民族英雄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作出重大贡献或献出生命的人物。因此,民族英雄符号深深打上了民族的印记,承载着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对推进国家认同、社会动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岳飞、林则徐、刘三姐、陈树湘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时,会自觉联想到他们保卫祖国、大义凛然的英勇献身事迹。此时,这一个个名字不仅仅是静止的人物符号,而是鲜活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晚清爱国将领罗荣光在八国联军侵华之时,奋起抵御外侮,发出“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的壮烈誓言,用生命彰显了民族气节。如今在《张家界·魅力湘西》的《英魂归故乡》表演中,通过改编湘西人罗荣光的历史事迹,将家国大爱与乡土情怀相结合,既能凝聚起本地民众的情感能量,也能深化游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理解。而在我们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祖国大地上,散落着诸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英雄符号,仍有待党和国家的系统开发与实践应用。

(三)寓情于境:构筑积极互动的集体场域以汇聚耦合民族情感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或互动仪式链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人们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并且不断组合与改变着情境。“情境产生和再生产出那些赋予个体并把他们从一个情境送到另一情境的情感和符号。”[5]74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中,情感发挥着重要因素,并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生成情感。有学者指出“在民族关系的构建中,对情感力量的把握才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20]。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情感的稳固和凝聚等工作,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情感基础。因此,推进情与境的交融,寓情于境,在仪式互动中聚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情感极为重要。

1.睹物思情,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标志性的文化公共空间

文化公共空间是彰显文化风貌、提供文化服务的空间形态,兼具公共性、审美性和功能性,能够有温度、有情怀地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与共同情感。人们在文化公共空间中通过现场感知与亲身体验,实现了文化生产、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承。而打造和创设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标志性的文化公共空间,可以利用各民族地区博物馆、纪念碑、烈士陵园等赋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的具象化场域,发挥各民族文化中的同源性与互补性,呈现各民族交流交融交往的情景,为各民族成员营造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各民族成员与各民族文化在精神上的互动交流。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公共文化空间中,均应呈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元素,以确保各民族成员在互动交流中不断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实现情感聚合与情感认同。

2.营造国家在场,实现国家与民族在共同场景的交流互动

国家与民族在共同场景的交流互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点和旨归,具有推动民族成员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等情感性认同的功效,应一以贯之的加以秉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7]300,其中,国家认同居于首要位置,与民族认同共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进指向。因此,加强国家与民族的互动,是建立良好民族关系,彰显民族成员公民身份与民族身份的重要一环。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多次在国际会议、国家会议及“一带一路”相关的重要仪式活动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通过开展以国家为主导、各民族共同助阵的“一带一路”仪式活动,在空间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了国家与民族共同在场的仪式场域,有效延伸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空间;
在情感上提振了各少数民族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与决心,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能量。

(四)形式创新:探索聚焦民族共同关注议题的多样性互动仪式

互动仪式链构成了社会结构的基础,也应随时代之变而不断丰富。基于数字时代加速演进之势,可借助数字媒介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创新。简言之,通过创新性地举办各民族成员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互动仪式,以期着力推进有形、有感、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效果达到日常有形、润物无声、平凡有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7]301这一论述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互动仪式提供了基本遵循。虽然柯林斯认为借助远程媒介开展的互动仪式难以达到现实场域中亲身体验的效果,但是社会的高度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网络中的互动仪式在继承传统互动仪式模式的优势基础上,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借助图像、视频、弹幕等视听传播方式为个体与群体构建内容新颖、形式新潮的互动仪式。当每年的重大节日、重大会议、重要纪念日等民族关键时间节点来临之时,党和国家可邀请部分少数民族代表赴北京参加现场的互动仪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激发各民族成员“同心共圆中国梦”的情感能量,深化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感知与深刻领悟。同时,对于无法进行现场观礼的民族成员来说,互联网则可成为各民族成员内化和外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出虚拟的微观场景。近年来,在网络空间中,党和国家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对我国民族政策进行解读和宣讲、对民族发展的重大成就进行展览、对民族优秀文化进行推广,促进了各民族成员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交融,创设了良好的网络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环境。此外,网络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场域,要科学研判网络民族舆情,警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互动仪式中,西方敌对分子、分裂主义、非理性民族主义等反对势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消解,切实增强各民族成员在网络空间中的民族凝聚力与归属感。

昂首奋进新征程,潮起扬帆再出发。“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7]299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起点,通过互动仪式聚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情感能量,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求的生动写照与重要实践。全国各民族地区、各民族成员都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凝聚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巍巍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猜你喜欢仪式共同体符号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学符号,比多少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共同体的战斗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0年6期)2020-09-11十岁成长仪式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仪式感重要吗?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符号的由来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1-25变符号小学生导刊(2017年13期)2017-06-15Talking strategies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2015年5期)2015-10-21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