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述评——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

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述评——基于CNKI的知识图谱分析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12:06:01 推荐访问: 图谱 民族精神 述评

周 鹏

[提要] 民族精神之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使之受到了学界的长期关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量化研究和可视化分析,整体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现实样态,动态展现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演绎历程,有利于深化拓展民族精神学理研究、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研究热点汇聚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培育研究、爱国主义研究、全球化研究、时代精神研究五个方面。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发生两次转向,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政策导向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生成演变的主导性因素。振兴民族精神研究需要梳理历史源流,深化民族精神学理研究;
挖掘学术热点、加强民族精神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拓展国际视野,应丰富民族精神传播研究;
加强交流协作,应开展民族精神交叉学科研究。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1]。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猛进的根本力量[2]。伟大民族精神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发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术界基于理论构建、实践路径等层面对民族精神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理论成果。尽管有些学者已经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了悉心的梳理,但仍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不足:一是多以5年、10年为跨度进行梳理,梳理的时间跨度较短,不易整体呈现国内民族研究的发展势态与热点迁徙;
二是对新时代以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述评较为匮乏,难以体现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是缺乏对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量化评估和可视化分析,述评结论较易受到研究者文献搜集能力、掌控能力、挖掘能力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成果进行量化研究和可视化分析,整体呈现民族精神研究的现实样态,动态展现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演绎历程,以期为深化拓展民族精神学理研究、弘扬培育伟大民族精神提供有益的理论参照。

知识图谱是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来可视化地展现某一学科领域知识演进的方法,具有知识导航的作用[3]。我们可以运用知识图谱清晰形象地呈现出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整体样态、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趋势。CiteSpace是一款绘制知识图谱的常用软件。借助CiteSpace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性检测等功能辅之以大量的经典文献阅读可以对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生动呈现。本文的数据源自1992-2022年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CSSCI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民族精神”的1518篇有效学术论文。数据质量高、覆盖面广,为知识图谱的绘制和文献述评奠定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整体样态内含发文趋势、发文期刊、研究者、研究机构、被高下载高引文献等因素。对其进行知识图谱研究,能够总览近3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全貌。

(一)发表年度趋势分析

发文趋势是体现某一研究议题学术热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更为直观地呈现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热度,本文绘制了国内民族精神研究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年度趋势图,如图1所示。以文献数量的增减和重大的历史节点为依据,我们可以把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2-2001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相对稳定,平均每年发文21篇。第二阶段(2002-2011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出激增然后波动性下降的趋势。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升到文化建设极为重要任务的高度。在此政策的催化下,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度激增。2003年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由2002年的19篇直接飙升到160篇。2004年以后随着政策驱动力的下降,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也有所降低。这一阶段的平均年发文量为92篇,处于一个较高的发文阶段。第三阶段(2012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呈持续走低趋势,平均年发文量为37篇,2021年的发文量更是跌落到21篇。此阶段发文量的持续走低既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现状相关又受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影响。就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自身而言,经历了第二阶段的迅猛发展已有领域的研究业已充分,可讨论的领域和空间较为狭窄,新的理论增长点尚在生成当中。就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部分学者将研究重心由民族精神转向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数量。

图1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核心期刊、CSSCI期刊发表年度趋势图

(二)主要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高产作者与主要研究机构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力量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地分析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本文分别对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高产作者及发文量、国内民族精神研究主要机构及发文量进行了统计,如表1、表2所示。依据普赖斯定律,发文量超过4篇的作者才能成为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高产作者。由表1可知,有14位作者的发文量超过4篇。其中,宇文利、孙文营发文9篇,并列高产作者的榜首。温静次之,发文8篇。三者所发论文的被下载、被引用频次均较高,表明三者在深化拓展民族精神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表2可知,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机构共计14家。14家机构当中北京师范大学发文42篇,远远高于其他发文群体,是民族精神研究最为主要的发文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等5家机构均位于北京,表明北京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重地。所有14家主要发文机构均为高校,表明高校是研究民族精神的主要群体。为了探究国内民族精神研究者、研究机构的合作情况,笔者运用CiteSpace软件以Author和Institution为节点类型进行计算,共生成807个节点、303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9。众多的节点和极低的网络密度表明研究者独立进行民族精神研究的能力较强,相互间的交流合作较少。研究者多以独立作者身份发文,相互之间偶有合作,也多局限于本单位内部,跨单位合作的情况甚少出现。

表1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高产作者及发文量

表2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主要机构及发文量

(三)被高下载高引文献分析

一般而言,某篇文献被高频次下载表明该篇文献受到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某篇文献被高频次引用则表明该篇文献在理论研究中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在民族精神研究领域,中国知网下载频次最高的5篇论文分别为《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5225次)、《论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5](4759次)、《梁启超的中华民族精神论》[6](4061次)、《“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7](3994次)、《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8](3159次);
被引用频次最高的5篇论文分别为《“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7](228次)、《苏区“红色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研究》[9](210次)、《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10](121次)、《关于民族精神的几点分析》[11](87次)、《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81次)。可以看出,《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两篇论文既被高引又被高下载,是民族精神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一文研究了公共精神的主要特征以及公共精神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地位、价值,为深化民族精神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学理支撑。《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将民族精神研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探讨了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机遇和挑战以及现实路径,丰富拓展了民族精神的研究视域。

(四)主要发文期刊分析

对民族精神研究的主要发文期刊进行分析,既能够直观了解发文期刊的聚集情况又能够总体把握民族精神研究的学科分布情况。1992-2022年间发文量超过15篇的学术期刊共有14家。其中,《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教育与职业》《高校理论战线》《求是》刊文量超过20篇,是刊发民族精神研究论文的主要阵地。14家学术期刊共计发文288篇,仅占总发文量的18.97%,表明刊发民族精神研究论文的期刊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核心期刊群。核心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还是学术评价的重要手段。推动民族精神研究需要整合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固定开设民族精神研究专栏,加大民族精神研究领域的刊发力度,共同打造民族精神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传播平台。从期刊分类情况来看(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期刊分类为依据),主要分布在中国政治、教育学、初等教育、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历史等类刊物。其中,中国政治类期刊和偏重政治方向的教育学期刊较多,表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国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学科。稍显遗憾的是,民族精神研究尚未引起民族理论学科的充分重视,“基本上还处在民族理论学科的盲区”[12]。笔者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将2020年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类期刊发表篇目包含民族精神的论文情况统计于表4当中。从表4可以看出,在15家期刊当中,只有《贵州民族研究》的发文量超过了10篇,其他期刊的发文量均较少,甚至还有两家期刊从未发表过篇名包含民族精神的论文。由此可见,北大核心期刊目录中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类期刊发表篇目包含民族精神的论文数量并不尽如人意。为了促进民族精神研究的深入发展,民族理论学科以及相关专业期刊需要肩负起更多的理论责任。

表3 1992-2022国内民族精神研究主要发文期刊(发文量大于15篇)

表4 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类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篇目包含民族精神的论文情况

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性、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性检测是分析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关键词频次与中介中心性分析能够筛选出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领域的热词;
关键词聚类分析能够把研究热词划分为不同的簇,归纳出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突现性检测能够呈现出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演绎历程、预测后续研究的学术前沿。

(一)关键词频次及其中介中心性分析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核心内容的浓缩。高频关键词代表该词在研究领域中受到高度关注,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一般认为中介中心性>0.1的关键词)代表该词在研究领域中具有较高关联相关主题的能力。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对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关键词词频和中介中心性进行了计算和统计,并将出现频次大于15的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汇聚于表5。由表5可知,“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弘扬、全球化、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毛泽东”等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等具有高中介中心性,在桥接相关主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众高频关键词中,“毛泽东”在传承创新民族精神当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华民族”“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研究的主体,“爱国主义”“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是民族精神研究的重要内容,“全球化”“抗日战争”是民族精神研究中的时代背景,“培育”“弘扬”“教育”体现了民族精神研究的主旨。

图2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5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高频关键词及其中介中心性(出现频次大于15篇)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挖掘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热点,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的聚类功能生成了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如图3所示。该图谱的Modularity Q的值为0.6501、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的值为0.9505(聚类图谱的校验标准为Modularity Q>0. 3、Weighted Mean Silhouette S>0. 5),聚类区分度显著、聚类结果可信。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共生成了#0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2培育、#3爱国主义、#4全球化、#5时代精神等6个最大的聚类。在参照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并结合大量经典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本文将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热点归纳总结为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培育研究、爱国主义研究、全球化研究、时代精神研究五个方面:

图3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此聚类内含“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民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等主题词。民族精神的内涵极具时代性,会随着该民族所承载的历史任务不断地进行时代转换。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诠释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将民族精神凝练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强调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14]。中华民族精神的运演经历了外在反思——知性反思——理性反思[15]的逻辑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遵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唯物辩证规律[16]。就其基本特质而言,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为延续不断的恒久性、兼容并包的和合理念、经世致用的入世品格以及崇德尚义的伦理本位[17]。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社会整合、文化导向、经济发展、政治服务、人的发展等多重功能[18]。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应当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19]。

第二,培育研究。此聚类由“国防教育、历史、青少年、民本思想”等主题词构成。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传承优秀精神、促进文化发展,强化民族认同、巩固政治基础,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20],是民族精神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生、农民、党员、中小学生是培育聚类的研究群体。其中,研究大学生、高校如何培育民族精神的学术论文最多,表明大学生是民族精神最为重要的培育群体。培育民族精神以思想政治理论课[21]、国防教育[22]、红色文化[23]、国学[24]、非物质文化遗产[25]、网络文化[26]、历史教育[27]、传统文化节日[28]等为载体,呈现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等特征[20]。培育民族精神应牢牢把握传统性和时代性相结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系统性和层次性相结合、民族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等基本原则[29]。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导民族复兴,坚定民族精神方向;
以党的坚强领导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精神共识;
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以人民为中心广泛汇集民族智慧,充实民族精神内容;
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民族教育,推动民族精神进步[30]。

第三,爱国主义研究。此聚类涵盖“弘扬、途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等主题词。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浓烈的忧患意识、崇高的民族气节、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和自强不息精神为永恒主题[31],具有绵延不断的连续性、家国一体的整体性、以文化成的人文性、天下一家的开放性等特点[32]。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爱国主义自身特点的价值彰显,更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诉求[5]。迈入新时代,培育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凝聚中华民族磅礴之力的重大课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与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相统一,爱国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33]。只有深刻理解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统一性、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性,才能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感[5]。

第四,全球化研究。此聚类囊括“大学生、对策、中国梦、民族精神教育”等主题词。全球化是本世纪头十年民族精神研究的重要学术背景。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中华民族精神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4]。全球化带给民族精神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就机遇而言,全球化为民族精神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提供了舞台,为民族精神之中普世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就挑战而言,全球性的价值认同消解民族精神的民族性,弱化了民族精神固有的积极功能,导致非健康的民族精神自觉,影响民族精神健康发展[35]。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以科学理性为主导,以自主精神为前提,以参与意识为动力,全方面、多渠道、有重点、有步骤地培育民族精神[36]。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教育展开研究,主要涉及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影响[37]、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38]、民族精神教育的定位[39]以及高校学生民族精神构建的举措[40]等内容。

第五,时代精神研究。此聚类包括“文化建设、价值观、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等主题词。时代精神聚类重点探讨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辩证关系。首先,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二者相互区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界定的角度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承担主体不同[41]、产生基础不同、运动特点不同、作用方式各异[42],存在一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43]。其次,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一切民族精神都是时代精神,一切时代精神都是民族精神[42]。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影响着时代精神的思维品质、精神风貌、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时代精神牵引民族精神的发展趋势,为民族精神增添时代性内涵、提升时代性价值[43]。最后,在实践中处理好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机融合。推进“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发展需要弄通“民族”“时代”“精神”的核心要义,悟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神实质,关切实践经验分析,以时代精神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培育基于民族精神之上的时代精神[44]。

(二)关键词突现性检测分析

关键词突现性即关键词的突增突减情况是追踪研究热点迁移的风向标。为了追踪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迁移和转向,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的Burstness功能绘制了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如图4所示。从图4可以看出,“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弘扬、培育、民族复兴、中小学、大学生、时代精神、精神家园、国防教育、中国梦、新时代”等14个词具有突现性。

图4 国内民族精神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在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第一阶段(1992-2001年)仅出现了“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两个突现关键词且持续的时间较长,表明这一时期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较为集中。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能够成为民族精神研究的热点与这一时期两次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密不可分。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1992年1月14日至18日)的主题是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第二次民族工作会议(1999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的主题是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此时期民族工作的目标,规定了民族精神研究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使得“社会主义”一词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两次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中均提到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才是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创新的主体。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围绕中华民族如何实现民族团结展开了深入研究。综合看来,社会主义规定了民族精神研究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明确了民族精神研究的价值主体。对二者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夯实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根基,为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正确的价值指引和坚实的学术支点。

在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第二阶段(2002-2011年),出现了“先进文化、弘扬、培育、民族复兴、中小学、大学生、全球化、时代精神、精神家园、国防教育”等突现关键词。这一时期出现的突现关键词较多且持续的时间较短,表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且研究热点的代际更迭较快。在这些突现词中,弘扬(Strength 11.76)、培育(Strength 9.29)、大学生(Strength 8.51)三个词的突现强度较大,表明此阶段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热点已经转向大学生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应用研究。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的这一转向恰好与当时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相契合。胡锦涛在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05 年5月27日至28日)上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45]。此时期着重研究大学生群体如何弘扬培育民族精神既受民族工作所面临主要问题的驱动,又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第三阶段(2012年-),中国梦、新时代是仅有的两个突现关键词,表明此阶段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聚焦于这两个方面。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为之实现而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成为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表明国内的民族精神研究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服务于促进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理论需求。习近平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最新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表现形式、弘扬培育方式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提供了时代课题,使之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新时代”的突现性尚未结束,在后续研究中仍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前沿。需要指出的是,新时代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学术界围绕相关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为民族精神研究提供了许多理论生长点,尚需理论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挖掘。

总体看来,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向。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政策导向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生成演变的主导性因素。每个阶段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热点都紧扣当时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随着国家民族工作中心任务的变化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也适时地进行着主题转换。新时代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需要结合相关实践展开深入研究,以最新的理论成果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研究结论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近30年来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CSSCI数据库中篇名包含民族精神的1518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国内民族精神研究样态呈现出受国家民族工作政策影响较大、研究学科汇聚、研究力量较为分散的特点。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文献计量结果从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展示了其研究样态:(1)发表年度趋势分析表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1992-2001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相对稳定;
在第二阶段(2002-2011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出激增然后波动性下降的趋势;
在第三阶段(2012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发文量呈持续走低趋势。第三阶段发文量的持续走低既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现状相关又受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影响。(2)主要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分析表明,宇文利、孙文营、温静的发文量较多,在深化拓展民族精神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是民族精神研究最为主要的发文机构。北京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重地。高校是研究民族精神的主要群体。研究者多以独立作者身份发文,相互之间偶有合作,也多局限于本单位内部,跨单位合作的情况甚少出现。(3)被高下载高引文献分析表明,《弘扬民族精神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两篇论文既被高引又被高下载,是民族精神研究领域的核心文献。(4)主要发文期刊分析表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教育与职业》《高校理论战线》《求是》是刊发民族精神研究论文的主要阵地。民族学、人类文化学类核心期刊刊发篇名包含民族精神的论文相对较少。刊发民族精神研究论文的期刊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核心期刊群。国内民族精神研究主要分布在中国政治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大学科。为了促进民族精神研究的深入发展,民族理论学科以及相关专业期刊需要肩负起更多的理论责任。

第二,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政策导向性。国家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政策导向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热点生成演变的主导性因素。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知识图谱从三个方面揭示了研究热点主题的分布及其转换情况:(1)关键词频次及其中介中心性分析表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大学生、培育、爱国主义、弘扬、全球化、时代精神、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抗日战争、社会主义、毛泽东”等在民族精神研究领域中受到高度关注,“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大学生、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等在桥接相关主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热点汇聚于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培育研究、爱国主义研究、全球化研究、时代精神研究五个方面。(3)关键词突现性检测分析表明,国内民族精神的研究热点经历了三个阶段和两次转向。新时代是国内民族精神后续研究的学术前沿。国内民族精神的后续研究尚需紧密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和主要任务深入挖掘新的理论增长点。

(二)研究展望

近10年来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遇冷,不仅发文量持续减少,而且对新时代民族研究的热点话题结合不足。笔者认为,振兴国内民族精神研究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梳理历史源流,深化民族精神学理研究。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学理性极强的理论议题。但从知识图谱所显示的结果来看,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学理性研究还有待于拓展深化。中华民族精神脱胎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以及现代的复兴。随着中华民族历史方位的转换,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与“形”也在不断形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学理层面搞清楚在漫长的演绎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有哪些被传承下来了?有哪些被扬弃了?又有何种民族精神被创造孕育出来了?传承、扬弃、创新的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我们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创新当中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新时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发挥作用的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挥?只有对这一系列的学理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搭建起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框架,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范式,才能满足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理论需要。

第二,挖掘学术热点,加强民族精神回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回应时代所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既是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实践之源,又是民族精神功能得以发挥的用武之地。近十年来,国内民族精神发文量持续走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族精神研究对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回应不够所致。进入新时代以来,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诸如“民族三交”“三个离不开”“四个共同”“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新命题新论断。这些新命题新论断为民族精神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论域,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的挖掘。具体而言,首先要厘清民族精神与这些新命题新论断的逻辑关系,搞清楚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新时代丰富发展民族精神研究的前提。比如我们要搞清楚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有何内在关联性?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就是民族精神共同体的建构”[46]。还有学者认为“继承并不断发展民族精神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47]。无论是哪种关系都只是散见于部分学者的只言片语当中,尚需我们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其次,从历史反思、理论审视、实践形态等维度深入挖掘民族精神促进“民族三交”、提升“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经验、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中充分发挥好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作用。最后,要深入挖掘“民族三交”“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元素,在回应民族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中探究培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效策略。

第三,拓展国际视野,丰富民族精神传播研究。传播中华民族精神是研究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消弭中西方隔阂,传递中国智慧意义重大。然而,学术界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播研究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在中国知网核心期刊、CSSCI数据库中篇名为“民族精神并含传播”的学术论文仅有5篇,与1518篇的文献基数极不相称。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应受到学界高度的关注。中华民族精神不可能在故步自封中得到弘扬,传播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在与西方文化的互动中构建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传输机制[34]。构建起具有现代意义的传输机制首先要加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强国的民族精神研究。认真研究这些国家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演绎历程以及传承弘扬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安排,形成对西方国家民族精神的理性认知。其次,要加强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国家民族精神比较研究。在差异中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魅力;
在共性中创造传输情境,探索向西方国家传输中华民族精神的切入契机、切入点以及切入方式。最后,加强中华民族精神传输内容、传输形式、传输路径研究。在与西方国家民族精神的交流互动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完美诠释中华民族精神;
如何构建中国叙事体系以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话语权;
如何甄选传输载体、传输方案以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效能是需要我们着重研究的理论议题。

第四,加强交流协作,开展民族精神交叉学科研究。研究者单兵作战、采用单一学科的研究范式进行研究是国内民族精神研究的常态。这样的研究现状既不利于推进民族精神研究向纵深发展,又局限了民族精神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实践应用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渗透在其民族思想观念、文化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心理结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48]。民族精神的生成机理以及作用方式极为复杂,决定了单一学科难以肩负起振兴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重任。振兴民族精神研究需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宗教学、伦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整合起来,开展民族精神交叉学科研究。开展民族精神交叉学科研究一方面需要研究者具有跨学科的思维方式,能够融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研究范式开展民族精神研究;
另一方面需要打造多学科研究团队,加强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各个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推进拓展民族精神研究。

猜你喜欢发文中华民族民族我们的民族娃娃乐园·综合智能(2022年2期)2022-04-19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2019年3期)2019-03-18多元民族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