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燕窝对不同周期女性潜在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燕窝对不同周期女性潜在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13:42:02 推荐访问: 周期 研究进展 调控

张晨曦,林小仙,张维悦,王东亮,*,成向荣

1(江南大学 食品学院,江苏 无锡,214122)2(北京小仙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燕窝为雨燕科(Apodidae)金丝燕属(Collocalia)中的6种金丝燕在繁殖季节时分泌出的唾液或唾液与它的羽毛凝结筑成的巢穴[1],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盛产燕窝。燕窝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席位,在四大传统名贵滋补佳品“燕、翅、鲍、参”中,燕窝位于榜首[2]。食用燕窝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本草纲目拾遗》和《本草求真》等中医典籍记载,燕窝可以滋阴润肺、益气补中、化痰止咳,对肺结核、慢性腹泻、肺部感染也有治疗作用[3-4]。民间对于燕窝能够改善肤色、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提高注意力等说法也广为流传[5]。上述宣称都需要进一步的科学证明和实验支持[6],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一系列与燕窝生物活性相关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文献资料。目前关于燕窝活性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流感病毒、免疫调节、提高智力和记忆、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促进细胞分化、抗氧化、改善心血管疾病等方面[7]。

从组分来看,燕窝是一种营养成分比较全面的食物,平均蛋白质含量为总干重的50%~55%,其次是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脂肪。燕窝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为唾液酸(sialic acid,SA),平均含量为10%,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钙、磷、铁、钠、钾、碘,必需氨基酸包括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8]。另外,还发现燕窝中存在类似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活性物质[9]和微量激素[7]。上述关键成分可能对大众的一般健康均有益处,例如,中医认为食用燕窝利于老年人补肾、健胃、清痰,有助于儿童提高免疫力,增强成年男性的肾、肺功能。《燕窝行业白皮书》显示,2020年国内燕窝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消费者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10],女性对燕窝的钟爱可能源自燕窝的美容、滋补和调理功效。但燕窝对女性、老年人、儿童等不同群体的益处仍需要更充足、有力的研究证据支撑,包括对其中物质基础和科学原理的探明。

现有文章或综合燕窝的化学成分、生理功效、提取分离等方面[5, 7],或聚焦防伪鉴别[11-12]、质量标准[13]、污染物[14]、某一特定功效[15]展开综述。由于燕窝需求量和价格持续攀升,有必要科学、客观地论证燕窝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因此,以“燕窝”/“edible bird* nest*”为检索词,从有关燕窝功效的研究性论文和综述论文中,整理出与女性健康有关的内容。从不同生理阶段的角度(包括普通阶段、备孕和孕产期、更年期),归纳总结燕窝对女性这一特殊人群的潜在调控作用。以期为燕窝功能活性和药理功效的探索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燕窝调节皮肤健康和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较多,由于上述功效对于年龄和性别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因此将其归纳为对普通女性的调控作用。

1.1 皮肤功能

皮肤覆盖全身,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紧密结合的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由下至上分为4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角化细胞(或角质形成细胞)在基底层增殖,然后角化或分化,从棘层迁移到角质层。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屏障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直接改善皮肤屏障功能[16]。颗粒层中的紧密连接蛋白是皮肤表皮的第二道屏障,关系到上皮屏障的形成和维持[17]。基于燕窝能影响表皮状态和真皮结构这一假设,研究人员展开了积极的探索。

目前采用细胞模型对燕窝可能的美白活性进行综合评价。WONG等[18]首先对燕窝模拟胃消化,复杂蛋白经酸处理和蛋白酶解充分断裂成肽段,同时将结合态SA释放出来。在美白实验中,燕窝“消化”产物对B16细胞黑色素生成和酪氨酸酶的抑制程度高于“未消化”燕窝。另外,HepG2细胞模型也表明燕窝“消化”产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能力,对H2O2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9]。FAN等[19]采用贡献率分析法处理数据后,结果显示燕窝酶解产物中蛋白成分对抗氧化活性的贡献率达到85.87%,游离SA对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贡献率占63.43%,由此得出结论,燕窝蛋白肽和游离SA在减轻黑色素沉着上,分别主要发挥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为验证燕窝是否具有促进皮肤保湿作用并探明可能的机制,LAI等[20]探究了角质形成细胞HaCaT系中聚丝蛋白的表达。在皮肤表面,表皮角质层通过自然保湿因子保持水分,超过70%的自然保湿因子由聚丝蛋白合成和衍生。经酶解后的燕窝提取物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显著提高聚丝蛋白和聚丝蛋白-2的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另外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燕窝处理后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保留有更多的液体样物质。在上游通路的调控方面,燕窝提取物通过介导p38-MAPK的磷酸化,以及激活转录因子GATA3、PPARα、PPARβ和PPAR γ的表达,调节聚丝蛋白分子的表达。经鉴定和分析,N-乙酰神经氨酸及分子质量1.7 kDa的小肽对聚丝蛋白和聚丝蛋白-2的表达具有很强的诱导作用。

除了体外试验,也呈现了口服燕窝或其提取物对皮肤功能影响的报道。查圣华等[9]将燕窝与透明胶质、胶原蛋白复配,研制了一款即食冰糖燕窝制品。受试者在食用最佳配方的制品30 d后皮肤含水量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安慰剂对照组。然而,由于该制品还含有90 mg透明质酸钠,有人报道服用透明质酸对皮肤水分有改善作用[21],因此不能说明完全是燕窝起到的调节作用。

在TERAZAWA等[17]开展的小型临床试验中,5名女性受试者连续4周服用含70 mg燕窝酶解物的胶囊后,检测其面部皮肤的角质形成细胞。结果发现,受试表皮的厚度没有影响,但皮肤表面的水分流失减少。这可能与燕窝提取物促进角化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有关,但细胞实验发现的促进角化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作用没有得到体现。另外,持续的水分流失被证明会改变皮肤表面,造成浅层皱纹和皮肤粗糙[22]。因此,燕窝酶解物降低皮肤失水可以解释受试者浅层皱纹面积缩小这一发现。此外,在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比较研究中,干预12周后燕窝组女性(43名)的皮肤皱纹值显著低于安慰剂组(43名)。然而2组的皮肤弹性均下降,水分含量均上升,黑色素和红斑指数均下降,不存在显著差异[16]。

综上所述,尽管体外试验表明燕窝可能对皮肤有多重的改善效果,但临床实验结果揭露了其有限性。目前,燕窝中促进皮肤健康的活性物质还未得到准确验证,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可能是SA、黏蛋白、活性肽和EGF样活性物质[3, 17]。采用抗EGF抗体结合Western blot分析,研究人员未从燕窝提取物中检测到EGF,因此,起到促进角化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EGF样活性物质的具体成分仍未知[17]。合适的酶解手段能将难溶的大分子糖蛋白降解为可溶的小分子肽段,发现获得的肽段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和更高的渗透、吸收潜力。目前多数体外试验和人群实验均采用燕窝酶解提取物,因此酶解法在未来可能是发现燕窝新型功能成分的一种手段。

1.2 免疫功能

在集体细胞免疫水平上,燕窝对T淋巴细胞[23]、B淋巴细胞[24]的活性有一定增强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表明,燕窝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影响。小鼠经珍珠燕窝提取液灌胃后,T淋巴细胞转化和血清IgM 含量显著提高[25]。氢化可的松建立的免疫低下模型小鼠,经燕窝匀浆灌胃4周后,发现其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溶血素含量、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显著升高,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显著降低[26]。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怀孕和(或)哺乳期灌胃高剂量的燕窝匀浆,断乳后母鼠免疫器官指数显著增长,且血清白介素2(IL-2)含量显著提高[4]。

作为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中的黏膜免疫是机体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3种独特的成分,包括厚厚的管腔蛋白黏液层、紧密连接的上皮细胞屏障和分泌的抗炎因子,可以保护肠道黏膜固有层免受管腔内微生物的影响。分泌型IgA(sIgA)通常用于评价肠黏膜免疫,派氏结的数量及其中B、T细胞的数量变化可反应IgA调节的肠道免疫状态。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燕窝组小鼠肠道sIgA浓度显著升高,派氏结中CD3+细胞比例显著降低,CD19+细胞的比例极显著升高。提示燕窝可抑制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肠道sIgA分泌减少,可调节派氏结中淋巴细胞的比例失衡。因此,燕窝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免疫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恢复B、T细胞的比例,使T细胞对sIgA的分泌恢复正常的辅助作用。然而,燕窝对正常小鼠肠道sIgA的含量、派氏结的数目及其中CD3+、CD19+细胞的比例无显著影响[27]。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模型中,燕窝各剂量组通过降低肠组织中IL-17A、IL-6的表达,增加TGF-β的表达,减少T辅助细胞17数量,恢复T辅助细胞17和调节性T细胞平衡。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得到改善,结肠损伤减少,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28]。

燕窝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的靶点尚不清晰。在一项采用人类结肠模型对燕窝糖蛋白进行体外发酵的实验中,发现在燕窝糖肽作用下,Atopobiumspp.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菌属呈现增强和延长的生长曲线,前者被报道与炎症性肠病呈负相关,后者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抗炎共生菌[29]。赵冉等[30]发现燕窝可通过扶植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来调节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因此,燕窝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如炎症相关的菌群,来发挥免疫促进的作用。同时发现燕窝水解物(糖蛋白、糖肽)对体外Caco-2细胞系有促增殖作用,且发现大分子糖蛋白或糖肽通过胞旁转运透过单细胞层[31]。因此,燕窝也可能通过影响肠道上皮细胞屏障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另外,食用燕窝也可能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报道称儿童食用炖煮后的洞燕出现速发性过敏。分子质量为66 kDa的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过敏原,与鸡体内的卵蛋白酶抑制剂前体的一个结构域同源。然而延长炖煮时间和合适的酶解可以用于降低或消除这一过敏反应[32]。

对于燕窝中参与免疫调节的活性物质,通过加入多黏菌素B(内毒素的特异性抑制剂),排除了内毒素对小鼠B淋巴细胞增殖假阳性结果,表明促进B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为燕窝中的其他物质。不同来源糖蛋白的免疫促进作用有被报道,因此燕窝中SA化的糖蛋白或糖肽很可能是一种免疫活性因子。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最为特殊的阶段,全过程约280 d(40周),是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成长的过程。在妊娠前后阶段,女性在体重、皮肤、心肺、生殖系统功能等方面均出现明显变化,是非常复杂却极为协调的生理过程。燕窝对备孕女性和孕产妇的潜在作用体现在对生殖系统和胎儿神经发育的调控。

2.1 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和乳腺,均含有雌激素(雌二醇)和孕激素(孕酮)的靶向受体。燕窝具有的一些生物活性特质提示其对哺乳动物的繁衍生育有潜在影响,这些特性包括高SA含量、含EGF样活性物质以及对细胞生长增殖有刺激作用[33]。

在一项以黑腹果蝇(Drosophilamelanogaster) 为动物模型的研究中,HU等[34]发现食用了燕窝添加量为1、3、9 g/kg 培养基的果蝇(周期为30 d)相较于对照组,产卵率显著提高,然而不同燕窝剂量组之间生殖率没有显著差异。ALBISHTUE的团队针对燕窝与女性生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首先,他们给雌性大鼠灌胃60、120 mg/kg体重的燕窝溶液(周期为9周),发现燕窝组大鼠子宫腔上皮、腺上皮和腺体组织的增殖与分化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另外,与细胞增殖相关的蛋白,包括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类固醇(雌激素和孕酮)受体的表达均上调[33]。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在燕窝灌胃的最后一周将雌鼠与雄鼠合笼交配。中、高燕窝剂量组的雌鼠怀孕率和胚胎着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另外,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高剂量燕窝组雌鼠子宫内膜足突(或饮液泡)发育增强,这一超微结构有利于胚胎在子宫上皮的附着。在着床窗口期,足突的形成和发育严格依赖于雌二醇和孕酮及其下游分子。同样检测到雌鼠妊娠期第7天的血浆雌激素、孕酮、生长激素和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低剂量燕窝组和空白对照组[35]。另外,燕窝对雌鼠卵巢、子宫免于醋酸铅毒害的保护作用也有报道[36-37]。

结合燕窝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功效作用,目前认为燕窝改善生育能力的途径至少包括以下2个方面。首先通过氧化还原途径。氧化应激参与了从卵母细胞成熟到受精、胚胎发育和妊娠的多个生理过程,氧化还原态的失衡阻碍了生育。研究发现燕窝补充的非妊娠和怀孕雌鼠总抗氧化能力均提高,氧化应激水平均降低[33, 35]。其次,燕窝具有雌激素活性,雌激素的生成有利于增加子宫腺体的数量,子宫内膜腺体及其分泌物(如生长因子、激素、转运蛋白)影响发情周期的维持、受孕存活和着床期生长。另外,研究发现燕窝的补充与雌鼠子宫雌二醇受体和孕酮受体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燕窝可能通过促进类固醇激素的产生从而诱导受体表达。

从现有动物实验的结果来看,燕窝可能增强子宫和卵巢功能,为女性生殖系统带来益处。未来进一步探明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出和实施相关改善生育的措施。

2.2 后代神经发育

人类的大脑发育是复杂的过程,其中婴儿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38]。SA是一种神经氨酸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大脑和乳汁中。婴幼儿最重要的SA来源为母乳,其中是以游离、寡糖结合和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根据5号碳原子连接基团的不同,SA可分为4种:N-乙酰神经氨酸、N-羟基乙酰神经氨酸、脱氨基神经氨酸和神经氨酸。据报道,饲粮中添加SA可提高猪仔的学习记忆能力,额叶皮层中的SA含量也得到提高[39]。通过反复腹腔注射N-乙酰神经氨酸,营养不良模型大鼠的异常行为也有效降低[40]。由此认为,外源性SA的摄入很可能影响后代的大脑发育。燕窝是SA含量最高的天然食物,其中N-乙酰神经氨酸占燕窝总SA的99%。除了个人健康,孕妇还格外关注自身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此,研究人员对妊娠期和/或哺乳期女性摄入燕窝对后代智力发育的影响产生了兴趣,以此探究燕窝是否具有隔代作用。

XIE等[38]的研究发现,孕期或哺乳期补充燕窝的母鼠的子代,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空间学习能力,这可能与子代小鼠大脑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的提高,丙二醛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降低有关。与此同时,免疫组化染色和神经元计数结果表示子代海马体CA1、CA2、CA3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和CA1、CA2、CA3、DG区神经元数量均显著增加。中、高剂量的燕窝摄入后,母鼠乳汁中游离和结合态SA含量显著提高,这可能使子代小鼠获得更多的SA从而有利于大脑发育。然而,MAHAQ等[41]通过探究母体(F0)补充燕窝对多代子代(F1、F2)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结果表明,F0母鼠经过6周的燕窝饲喂后,其后代(F1和F2)均在Y 迷宫测试中表现出比对照组更佳的空间识别能力,并检测到脑中与学习记忆功能相关基因GNE、ST8SiaIV、SLC17A5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上调。另外,在电镜下观察到食用燕窝雌鼠的F1、F2后代小鼠突触前端的囊泡密度较高。他们认为怀孕母鼠在食用燕窝期间,大脑中参与SA合成的基因会连续表达,并通过表观遗传学的方式将这种表达模式传递给后代。

上述研究为燕窝对哺乳动物后代神经和认知功能发展的营养干预奠定了基础。人类智力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状,它依赖众多基因以及父母经历的某些环境因素(如饮食、药物、压力)之间的相互作用[38]。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母体营养和代谢对后代生长、发育、代谢具备长远的影响,因此母体膳食补充燕窝影响后代大脑和智力发育的机制仍值得深入,下一步的研究可着眼于脑神经信号通路的变化[38]。

更年期(或围绝经期)的主要特征是出现性激素分泌终止有关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女性进入更年期或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其结果是雌激素调节的机体功能的恶化,出现包括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关节肌肉痛等症状。传统的激素替代疗法或植物激素补充疗法如大豆异黄酮,和乳腺癌、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的增加有相关性[42]。研究发现,燕窝有望用作雌激素或植物激素的替代物且暂未观察到副作用,因此研究人员在燕窝与防治更年期综合症的可能性上进行了多方探索。

3.1 神经和认知功能衰减

雌激素的缺失可通过神经元可塑性损伤或情绪和行为变化,影响中枢神经系统[43]。绝经或卵巢切除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已被证明促进包括氧化应激在内的炎症病理[44],并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另外,由于雌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突触间密度的影响,海马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可能受雌激素水平波动的影响[45]。双侧卵巢切除(ovariectomized,OV)大鼠是目前认为最佳的诱导绝经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在内源性雌激素缺失的情况下,OV大鼠能表现出更年期妇女的临床症状,如神经系统衰老[46]。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参与许多退行性疾病的发展和恶化,细胞抗氧化机制的缺失和AGEs产生的自由基可能在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12周的干预实验后,燕窝组OV大鼠没有出现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血清AGEs含量的显著升高,并通过氧化损伤(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指标发现燕窝影响OV大鼠的氧化还原状态。此外,燕窝组OV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中与神经退行性变和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43]。上述结果表明燕窝可能通过AGEs修饰氧化还原系统介导OV大鼠的氧化应激,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用。除了参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变化,HOU等[47]还探究了燕窝对OV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检测到燕窝组OV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表现出更佳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增强SIRT-1介导的海马体神经可塑性来实现。

综上,尽管雌激素缺乏诱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具体细胞和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但看出燕窝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有望应用于预防或治疗更年期相关神经疾病的新策略。

3.2 骨质衰退

雌激素缺乏同样会导致骨质衰退的风险增加[48]。更年期骨骼退行性改变包括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其特征为骨矿物质减少(Ca和Mg)、硬化性疼痛和易骨折[48-49],虽然不会威胁生命,但也大幅度降低女性的生活质量。MATSUKAWA等[50]等首次评估了燕窝提取物对OV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发现在食用添加了燕窝酶解物(100 mg/kg)的标准饲料10周后,OV大鼠股骨Ca2+含量增加,股骨强度增强,真皮层厚度增加。尽管燕窝中的软骨素糖胺聚糖是骨骼和真皮的主要组成,然而测得燕窝酶解物中软骨素糖胺聚糖浓度仅为0.6%,很可能存在另外的活性成分,如SA化的糖蛋白,起增强骨骼强度的作用。同时发现燕窝补充后大鼠股骨和血清中的磷元素含量升高,研究人员还无法解释其中的关联。

因此,HOU等[51]提出了调控骨质衰退的另一种依赖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的内在机制。雌激素与ER结合后可调控靶基因的转录表达,雌激素的作用高度依赖于ER的存在,而ER在绝经后趋于下降[52]。实验发现OV大鼠股骨ER密度显著降低,而补充1.5%、3%、6%(质量分数)的燕窝后OV大鼠的血清雌激素浓度升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同时6%燕窝组大鼠雌激素水平未超过仅接受开腹手术的大鼠和正常大鼠。雌激素组和燕窝组骨ER的增加,推测由于血清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受体正反馈增加,由此增强了骨细胞对雌激素的反应,从而促进骨钙素和骨保护素的生成,最终增强骨矿化和骨密度。

卵巢分泌的雌二醇是雌激素最主要的活性形式,而研究中燕窝干预OV大鼠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由于非卵巢来源的生物合成增强。研究报道,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可来自如27-羟基胆固醇、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和雄烯二醇等化合物的生物合成[53-54],另外也存在其他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代谢物。这些内源性雌激素和/或其代谢物已被证明具有类似于卵巢雌激素的活性。

研究表明参与循环的雌激素浓度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正相关[55],因此燕窝可能对绝经后有高骨质疏松风险的女性有益处,且安全性更高。

3.3 胰岛素相关的心血管代谢疾病

雌激素参与代谢过程,调节维持葡萄糖、脂质的最佳稳态。研究发现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56],燕窝抗炎和抗氧化的特性提示其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益处。

更年期与体重增加有相关性,从而增加了患心脏代谢疾病的风险。在OV诱导的更年期大鼠模型中,干预期结束时OV组与其他组相比体重显著增加,而雌激素组和燕窝组在干预期间体重增加更少,与正常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51, 57]。HOU等[51]发现干预期间OV组总摄食量显著升高,燕窝组摄入的食物量更少。雌激素可以调节女性体重,外源性雌激素样成分和新合成的雌激素可能分别在这些组中恢复了代谢过程的平衡,有利于减少食物摄入和体重增加。

HOU等[57]进一步通过对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脂质组成的测定和口服葡萄糖耐受实验,发现补充燕窝后,OV大鼠的心血管代谢指标有所改善。和对照组相比,OV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2,IRS2)和磷脂肌苷-3-激酶mRNA水平下调,而燕窝组上调了胰岛素受体、IRS2和磷脂肌苷-3-激酶的转录,且上调程度高于雌激素组。另外观察到燕窝组MAPK1和IKBKB的转录水平低于其他组,上述两种基因与胰岛素信号受损有关,且被报道会影响IRS2的活性,提示燕窝可能是以此调控IRS2基因的表达。燕窝组大鼠中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多个靶点,如GLUT4、GCK、LPK均受到调控,共同形成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和改善糖脂稳态的基础。

综上,膳食补充燕窝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综合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MA等[58]首次从燕窝中提取6种激素,包括雌二醇、孕酮、促黄体激素、催乳素和睾酮。前两者常用于雌激素替代治疗,通过免疫技术测得白燕盏中的含量分别为(802.333±1.068)ng/kg和(37.724±0.421)μg/kg。另外,徐敦明等[59]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包括雌激素、孕激素、皮质激素、雄激素在内的45种激素。通过对1 021个燕窝样品监测,发现仅勃地酮、雄烯二酮和孕酮有检出,含量分别为0~0.096、0~1.770和0.097~3.580 μg/kg,雌激素水平小于检出限,说明α-雌二醇水平低于0.13 μg/kg,β-雌二醇水平低于0.05 μg/kg。MA等[58]检测出燕窝中的雌二醇、孕酮水平更高,这可能由于前处理中萃取溶剂和抽提比率优化后,检测方法针对性更强,有利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检出。而徐敦明等[59]为了实现同时监测45类激素,检测方法可能对不同单一成分的适用性有偏差。但计算发现,每日通过食用燕窝直接摄取的激素量远小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口服剂量[60]。

因此,在卵巢切除或功能衰退的情况下,燕窝补充后大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并非燕窝本身的激素所致,而可能是由于燕窝诱导机体非卵巢来源雌激素的合成或存在其他雌激素样活性成分,然而燕窝中具体的雌激素样活性成分和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综上所述,随着实验结果的积累,目前的主流观点倾向于支持燕窝对女性健康有正向的调控作用。女性在不同生命周期呈现的生理特点具有差异,体内代谢物水平、器官系统的机能、肠道菌群的变化导致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燕窝的物质成分丰富,糖蛋白、活性肽、SA等活性成分对普通女性的皮肤健康、免疫功能有一定的益处。对于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孕妇、产妇和更年期妇女,燕窝中的SA、EGF样和雌激素样活性成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然而,大量研究仍处在对燕窝功效进行验证或评价的初步阶段,活性物质基础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如燕窝调节肠道菌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与免疫促进之间的联系,燕窝中EGF样和雌激素样活性物质的具体成分及其吸收代谢过程,或摄入燕窝对内源性雌激素合成途径的调控靶点。

此外,酶解法提取燕窝的回收率高,溶剂残留低,且发现结合煮沸的方法能有效得到高活性产物。因此,酶解法被大多数研究人员采用。燕窝经过酶解得到的特异性肽段,在未来是潜在功能活性物质的研究热点。随着生物信息大数据手段的兴起,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分子网络等技术可以为燕窝具体活性成分、结构及其功能机制的明晰提供新的契机。

猜你喜欢燕窝活性小仙炖鲜炖燕窝北京旗舰店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骨碎补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8期)2021-12-21阳桃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中成药(2021年5期)2021-07-21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简述活性包装的分类及应用(一)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当妈了,到底要不要吃燕窝?幸福(2019年12期)2019-05-16购买高品质燕窝经验益寿宝典(2018年13期)2018-08-17金丝草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HBV 活性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PTEN通过下调自噬活性抑制登革病毒2型感染微生物与感染(2015年1期)2015-02-28《燕窝质量等级》标准10月1日实施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14年10期)2014-02-28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