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李留建 姚卫盛 刘 欣 杨 琳
从2017 年开始,高考英语(天津卷)开始实行两次笔试考试。阅读理解在各题型中分值最高,占总分的三分之一(见表1),在高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以Bachman 和Palmer 提出的任务特征框架[2]为基础,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中的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构建评价框架,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方面评析2022 年高考英语(天津卷)阅读理解试题的内容效度。
表1 英语高考(天津卷)题型及分值设计
以2022 年高考英语(天津卷)两次笔试的阅读理解试题为研究对象,两份试卷均设置4 篇阅读文本,总题项数均为20(见表2)。
表2 2022年高考英语(天津卷)阅读理解题项数目
基于Bachman 和Palmer 提出的任务特征框架,从语篇输入特征、预期回答两个方面对阅读理解试题进行内容效度分析。语篇输入特征是指考生需要处理和回答的测试材料,包括材料的呈现形式(如材料使用的语言、长度和输入材料的速度等)和语言特征(如材料的话题、结构和语篇特征),即语篇的内容特征[3]。预期回答是指考生对阅读测试任务做出的反应和输出[4]。《课标》中的英语课程内容具体规定了学生在英语课程中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力求回答教师应该教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的问题[5],包括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6];
学业质量标准是针对课程及其内容的学习结果制定的检验标准[5]。本研究在任务特征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的相关描述,设计了分析框架(见表3)。
表3 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内容效度分析框架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阅读理解需要以词汇和语法知识为基础,在语篇层次上进行,强调对语篇的精细阅读,尤其是对文章整体结构和关键信息的理解[7]。因此,对于试题在语言知识层面的内容效度,本文只讨论其中的语篇知识维度。此外,由于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使用具有内隐性,难以观察、检测[8],故在本文中不讨论。
蓝思值(Lexile Scale)是目前国际上衡量读者英语阅读能力以及读本文本难度时的一个常用的描述方式。借助美国教育科研机构Metametrics 研制的蓝思分级确定各篇文章的蓝思值,对阅读理解分测试项目的语篇进行文本分析,确定文章长度、难度、主题语境、语篇类型、文化知识以及解题所需的语篇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考生作答表现评析预期回答。
为保证研究信度,对文本和考生作答表现的分析均由本文5 位作者独立评判,之后对于意见不一的要点反复商讨确认。
1. 文章长度及难度
如表4 所示,2022 年高考英语天津卷第二次笔试的阅读理解篇章长度大于第一次;
第一次笔试的语篇难度大于第二次。
表4 阅读理解篇章概况
2. 主题语境
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的主题范围,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5]。阅读理解部分篇章的主题语境分布如表5。
表5 主题语境统计
第一次笔试A、B、D 篇的主题语境均属于“人与社会”。其中,A 篇介绍了英格兰当地的文化场所(Leeds Art Gallery)、体育赛事(Cambridge-Oxford Boat Race 和 The Grand National)以 及 传 统 节 日(Todmorden Folk Festival 和 Keswick Mountain Festival);
B 篇讲述了作者作为机场工作人员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客进行服务和沟通时,保持真诚友善的态度和同理心;
D 篇论证了科学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过程。C 篇的主题语境属于“人与自然”,介绍了在动物学领域关于吸取物体机理的研究成果并鼓励人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器人发明。
第二次笔试A、B、D 篇的主题语境均属于“人与自我”。其中,A 篇涉及学校生活,B篇是关于接纳和认识自我,保持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D 篇则论述热爱和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与价值。C 篇的主题语境为“人与社会”,介绍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研究成果。
总体看来,两次试题的主题语境符合《课标》的要求,且侧重考查人与自我、社会相关主题语境的篇章。
3. 语篇类型
语篇类型是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不同类型的文体[6]。学习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篇意义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5]。试题的语篇类型统计如表6。
表6 语篇类型统计
两次考试试题在语篇类型的设置上保持一致,符合《课标》的内容要求。并且分别设置了1 篇属于选修课程类别的高于高考水平的语篇。这反映出高考英语(天津卷)在考查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要求的内容基础上,对学生理解基础性和通用性语篇之外的语篇类型特点,也有所要求。
4. 语篇知识
语篇知识是关于语篇如何构成、如何表达意义以及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语篇的知识。对两次考试的阅读理解试题逐一分析,梳理出解题需具备的语篇知识(有整合)的频数如表7。
表7 试题考查的语篇知识频数
学习语篇知识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有效理解阅读语篇[6],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对于第一次笔试的C篇第49题,考生可结合说明文的写作目的进行思考:说明文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特征、结构、功能、结果或发展过程的揭示说明,使读者对事物的本质获得客观、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的文体[9]。本文中,作者介绍了对大象和鱼两种动物吸取物体的机理所做的研究及成果,目的在于启发人们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机器人技术造福人类生活,故答案为C项。
49.What is the author” 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To promote a new technology.
B.To recommend a research team.
C.To introduce a scientific discovery.
D.To explain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再如,对于第一次笔试D篇第55题,考生可结合末段主题句“In my view,science is not simple,and neither is the natural world. Our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the natural world are just that:efforts.”判断作者对于探求科学的观点和态度,分析得出B 项为最适切的文章标题。
55.What c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Efforts in Science:Dreaming Big
B.Science:Endless Journey to Truth
C.Scientists:Defenders of Science
D.Scientific Method:Simple Choice
又如,对于第二次笔试的A 篇第36-40 题,考生可通过判断文章语篇类型(新生入学指南)和文章结构特点(引言+小标题+相应细节信息),利用题目中的关键词,寻找相应的细节信息。以第37 题为例,考生根据题干中“reaching a huge goal”阅读标题“Goal setting”下的正文,比较文章和选项的一致信息,得出答案项为A。
37.What is the author” s suggestion for reaching a huge goal?
A.Divide it into smaller,more achievable ones.
B.Reward oneself for each goal one has set.
C.Purchase a clear,updated roadmap.
D.Push oneself to an upper level.
对于第二次笔试的C 篇第49 题,考生可借助段落及句子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辅助思考。文章第三段末句“…EC theories that the brain and body are working together as an organic supercomputer,processing everything and forming your reactions.”交代了思维和身体协同处理信息,形成反应的机能。第四、第五段的“Further studies have backed up the mind-body interaction”和“For further proof,we can look at the metaphors(比喻说法)that we use without even thinking.”两句话是针对该内容的两个例证,论证感官对思维的影响,故选择B项。
49.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prove by citing the metaphors in Paragraph 5?
A.Human speech is alive with metaphors.
B.Human senses have effects on thinking.
C.Human language is shaped by visual images.
D.Human emotions are often compared to natural materials.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两次考试所涉及的语篇知识均属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范围,符合《课标》要求。此外,两次考试均重点考查了语篇成分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对于语篇结构特征、段首句、主题句、过渡句等也有涉及。
5. 文化知识
研究表明,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10]。在两次考试中,分别有1篇阅读理解文本突出体现了《课标》对于选择性必修课程中文化知识的内容要求(见表8)。
表8 试题考查的文化知识
第一次笔试的B 篇文章讲述了作者作为机场工作人员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旅客服务的经历,由此传递人际沟通的价值取向:世界由多元文化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组成。在与人交流时,应该保持同理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真诚友善。第二次笔试的B 篇文章则讲述了作者作为非洲人到挪威学习的经历。最初,由于外貌和口吃导致自卑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个人经历的丰富,意识到应当学会正视外貌差异和自身不足,调整心态,以自尊自爱的积极态度面对生活。
基于对良好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人与社会)、优秀品行和正确的人生态度(人与自我)等相关主题语篇的探究,考生对主题相关的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有助于理解试题语篇传递的价值取向,为考生解答涉及价值观判断和道德情感的题目(如第二次笔试的第45题,答案为D)奠定基础。
45. What can best summarize the message contained in the passage?
A.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
B.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C. Self-acceptance is based on the love for oneself.
D. Self-love is key to the attainment of selfpride.
两次考试阅读理解试题涉及的文化知识符合《课标》内容要求,但考查比重有限。在今后的试题设计中,可适当增加阅读语篇中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化元素,特别是中国优秀特色文化元素,促进学生在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理解力,坚定文化自信。
6. 语言技能
阅读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理解性技能之一[6]。本研究通过对两次考试的阅读理解试题逐一分析,梳理出解答各题所需的阅读技能的频数如表9。
表9 试题考查的语言能力频数
例如,第一次笔试的A 篇第36 题要求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的第4和第6条技能:首先借助题目中的关键 字 词“to watch a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universities”找到原文“The Boat Race”标题下的信息“This year will see the universities go head to head…”,得出题干中考查的关键信息:比赛地点为“Putney,London”,选出答案A。
36. Where do you go if you want to watch a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universities?
A.Putney,London.
B.Aintree,Merseyside.
C.Calderdale,West Yorkshire.
D.Keswick,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
再如,B篇第40题要求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的第2和第6 条技能:首先根据题干中关键词“the author” s job”找到原文第一段“My daily work is helping connecting(转乘)passengers”,通过“for example”确定作者的工作内容的例子“answering their questions about the boarding gate or departure time”,根据例证概括出答案为C。
40.What does the author” s job involve?
A.Cleaning the lounge.
B.Helping book hotels.
C.Providing information.
D.Selling food and drinks.
又如,B篇第42题要求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的第6和第9 条技能:首先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empathy”找到原文第三段首句,根据后句“We put ourselves in the passengers” shoes…”推测出 empathy 的词义,选出答案A。
4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empathy”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A.Understanding others” feelings.
B.Following the passengers” steps.
C.Recalling the memories of the trips.
D.Avoiding giving unwise suggestions.
再如,C篇第47题需要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的第6条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第1 条技能:首先根据题目和文章的顺序及关键词“elephant” s trunk”找到第四段“The elephant…use suction at a fixed distance from the pancake to‘raise’the object in the air and hold it,or gently press the tip of its trunk against the pancake and apply suction to pick it up.”概括出象鼻可通过不同方法吸取物品,选出答案D项。
47. 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an elephant” s trunk in the experiment?
A.Its tip can sense the thickness of objects.
B.Its weight affects its movement.
C.It breaks the food before holding it.
D.It picks up delicate objects in different ways.
第二次笔试的B篇第45题需要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的第1 条技能,根据首段“Just to explain that the attainment of self-pride comes from a great deal of self-love,and to attain it,one must first learn to accept oneself as one is.”以及首段和后文的关系(要点和事例),确定该句为篇章主旨句。据此选出D项,即为语篇要义。
45. What can best summarize the message contained in the passage?
A.Pride comes before a fall.
B.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C. Self-acceptance is based on the love for oneself.
D.Self-love is key to the attainment of self-pride.
此外,D 篇第53 题需要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第2条、第6 条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第9 条技能:首先根据题干中“According to paragraph 4”和“…doing the things with a loving heart”找到文中“When we do certain right things merely as a duty,we find our job so tiresome that we” ll soon burn out. However,when we do that same job out of love,we not only enjoy what we do,but also do it with an effortless feeling.”根据显性对比关系,结合“effortless”的字面含义,推断出答案C。
53.According to Paragraph 4,doing certain right things with a loving heart makes one ______.
A.less selfish
B.less annoying
C.more motivated
D.more responsible
最后,D 篇第55 题需要考生运用必修课程第6条和选修课程第3 条技能:首先根据题干中“According to paragraph 5”和“life can be made truly good when…”找到文中“If love is the engine of a car,knowledge is the steering wheel(方向盘). If the engine lacks power,the car can” t move;
if the driver loses control of the steering,a road accident probably occurs.”通过文中作者将“love”类比成“car”,将“knowledge”类比成“steering wheel”,可推断出此处的逻 辑为“love”和“knowledge”的作用 分别为“inspire”和“guide”,据此选出答案A。
55.According to Paragraph 5,life can be made truly good when ______.
A.inspired by love and guided by knowledge
B.directed by love and pushed by knowledge
C.purified by love and enriched by knowledge
D.promoted by love and defined by knowledge
通过分析题目可以发现,第一次考试涉及8 项语言技能,第二次考试涉及7 项语言技能,覆盖面较广,分布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范围内,在满足《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兼顾了高于高考水平的阅读技能考查。且部分题目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技能的能力,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语篇分析能力。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6]。学业质量的三个水平分别对应高中阶段英语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中的提高类课程。本研究梳理了试题中反映的学业质量水平描述(有整合)及相应题数(见表10),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题,结合考生作答表现进行探讨。
表10 学业质量水平描述
研究发现,第一次考试对学生在三个水平的学业质量表现均有涉及,第二次试题更侧重学生达成水平二的要求。总体来说,均符合《课标》要求,且对学生的学业表现在达到高考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试题突出考查了学生比较与推断的思维能力。以下结合Anderson 等提出的认知维度[11],选取典型例题进行探讨。
第一次笔试的A 篇属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语篇,其中第39 题考查考生获取主要事实信息的能力(水平1-9),需要考生比较原文和选项信息的一致性得出答案。该题平均得分率为0.92,属容易题(表11)。
表11 第39题考生作答表现
39.You can admire works of art at ______.
A.Celebrating Jill McKnight
B.The Grand National
C.Todmorden Folk Festival
D.Keswick Mountain Festival
B篇属于书面语篇,其中第42题要求考生基于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水平2-11)。该题平均得分率为0.52,属中等题(表12)。其中,B项为各组考生错选率最高项,原因是考生忽略或不了解后文“put ourselves in the passengers” shoes”的含义,而妄加猜测。
表12 第42题考生作答表现
4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empathy”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A.Understanding others” feelings.
B.Following the passengers” steps.
C.Recalling the memories of the trips.
D.Avoiding giving unwise suggestions.
C 篇为书面语篇,其中第50 题要求考生基于文本信息,对文章的预期受众进行推断(水平3-9)。该题平均得分率为0.56,属中等题(表13)。其中,D 项为各组考生错选率最高项,考生因为忽略了文中第五段“研究者认为,大象吸取物体机理的研究发现可以应用于机器人抓取物品”的表述,受前文反复出现的大象和鱼类两种动物的影响而错选。
表13 第50题考生作答表现
50.Who would most probably find the passage helpful?
A.Mechanical engineers.
B.Medical professionals.
C.Agricultural experts.
D.Wildlife protectors.
第二次笔试B 篇属书面语篇,其中第52 题要求考生理解文章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水平2-11)。该题虽属水平二,但平均得分率为0.37,为全卷最低,属难题(表14)。C 项为各组考生错选率最高项,原因是没有透彻理解文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片面地将“discover our abilities and recognize our limitations”和“gain true happiness”对应起来,造成错选。
表14 第52题考生作答表现
52.According to the author,how can one gain true happiness?
A.Through maintaining good health.
B.By going through pain and suffering.
C.By recognizing one” s a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D.Through offering help much needed by others.
总之,两次笔试阅读理解试题在文章长度和难度上相近,在所探讨的课程内容各要素上均符合《课标》要求,其中在语篇类型和语言技能方面的个别题目在高考水平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考查要求。在主题语境和文化知识方面的覆盖度可以进一步提升。此外,通过分析题目涉及的语篇知识、语言技能和考生作答表现,可以发现两次考试均对考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教师要密切关注英语高考命题趋势变化,在教学中依托不同类型的文本主题,挖掘语篇承载的文化内涵,特别关注语篇知识的输入和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试题中阅读语篇涉及的题材广泛、情境丰富,包括文化场所、体育赛事、传统节日、学校生活、人生态度、科技成果介绍等。为了帮助学生熟悉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类的语篇情境,养成学生关注国计民生,关心身边人、事、物的意识和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情,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从正规、权威的学习平台或媒体中选取主题相关度高、思想性强、蕴含时代精神和中外优秀文化元素的拓展学习资源与教材语篇相互补充,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以表现性任务的形式生成学习成果;
此外,还可以开展与语篇主题相关的文化实践和体验活动,如创立有关的文化沙龙讨论、文创产品展览义卖、文化现象短剧表演等,帮助学生在多元化的语言应用情境中提升阅读技能,并将文本主题意义和文化内涵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达成知行合一的长效机制。
高考试题重视对语篇的考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判断文本体裁、划分语篇结构、理解文章要点、推测语句含义、归纳段落或篇章主旨、分析语篇成分间的语义逻辑关系、识别句群之间的连贯和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等活动,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语篇的关键内容和表达方式。
高考英语(天津卷)特别突出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完成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例如,可在读前阶段,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出预测或假设;
在读中阶段,利用图形组织器和问题链等思维外显工具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分析、归纳、推测和比较;
在读后环节,结合文本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反思和论证。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