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平,朱晓琴,覃家营
(广西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行业特色类高校建设,紧密围绕产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完善以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体系。在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需要发挥产教融合作为连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纽带作用,解决产教融合中人才供给侧的问题[1-2]。当前地方高校在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还存在产教融合参与主体缺失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高校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行业应用场景相脱节、任课教师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导致课堂教师单方理论讲解与学生参与互动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因此,地方高校需要依照市场和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人才需求,适时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凸显职业技能、创新能力、主动实践等能力培养,构建基于“专业平台+方向模块”、可动态化调整的能力导向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设计新型的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模式,有效促进专任教师的行业实践经验积累,增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色。
当下许多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将产教融合融入实践教学中[2],但一方面由于对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解不够充分,对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把握较差[3],无法调动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合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对产教融合重视不够,在产教合作中与行业企业主体联系较为松散,缺乏固定联系机制,也无相应资助经费,使得合作主体之间缺乏长期稳定的沟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有学者认为,高校应当采取引企入校办特色班,改革重组实验室,建实训中心,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学生到企业去实习实训、做毕业论文等措施,开展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4]。当下有些地方高校虽然签订了许多校企合作协议,但大多数合作形式主要表现为实习平台建设,企业为校方提供实习基地,校方为企业提供实习学生,学生只有进入实习后才真正感知到实际应用场景,而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存在为他人作嫁衣的风险,长期以往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对于学生而言,毕业前未能获得一定实际应用能力,也将错失进入优秀企业的机会。另外,在产教合作中,由于缺乏多种形式的探索,校企双方交流次数和深度也将受到局限,双方导师交流沟通联系少,产教合作仍然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一方面受制于学科专业、创新平台、科研条件、师资水平等要素,不少地方高校科研能力不强,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真正能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的真功夫,因此难以吸引当地大型企业平台。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生,没有企业实践经历,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接企业实际问题。同时,高校制度创新不到位,还没有形成与产教融合相一致的内部激励政策,教师在产教融合上付出的劳动还不如在校内讲授两节课认可度高,更不如发学术论文、做科研项目获利实在,也逐渐失去了从事产教融合的兴趣。所以,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大多只是给学生提供了实习平台,校企双方导师缺乏深入互动,最终并未实现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有机衔接。
经管类专业受自身特点影响,本科学生不能像高职和工科学生那样采用订单式培养,全班全专业可以到一家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对于地方高校经管专业实施产教融合就需要寻找较多的合作企业。另一方面,由于实习时间短、实习人数少,企业对本科生到企实习不太愿意花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正规培训,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方式进行培训,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习体验和实习收获。高校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用人需求,改革创新以往的实践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更加灵活的实践教学合作模式。
针对当前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如能力素质培养、职业能力培养、合作企业偏少、合作机制不清晰、实践教学体系不接地气等,学校经管类专业开始采用一种校企实践项目包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将地方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紧密衔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解决高校端和企业端的人才培养需求脱节问题(见图1)。校企实践项目包是指一种校企合作共同商议确定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实践教学模式,将高校端的供给侧和用人企业的需求侧无缝衔接,以实践教学项目的形式开展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具体思路为:一是学校选择具有行业性、平台型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人才技能需求和用人需求;
二是合作企业根据年度用人需求,向学校提出实习实训需求,与学校共建校企实践项目包,以项目形式开展合作;
三是高校根据若干个校企实践项目包的内容,动态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合理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实习实训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紧密对接合作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
图1 校企实践项目包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针对校企实践项目包,经管类专业要详细分析当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合作企业的用人能力需求,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层面分析归纳经管类人才的能力素质体系,探索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实现路径(见图2)。具体思路为:一是围绕校企实践项目包内容,高校经管类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合作企业用人知识需求和技能需求纳入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中;
二是合作企业设计校企实践项目包的实习岗位需求,参与高校端的实习实训环节,作为高校端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建校外指导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实习实训;
三是高校端按照“校企实践项目包”内容,结合合作企业需求,招募实习生,定制化设计实践内容,形成“企业文化—企业素养—企业技能”定制培养、兼顾学生培养和学生就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四是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定期交流沟通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合作企业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形成良好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
图2 校企实践项目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端要在满足教育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前提下,结合合作企业需求,加强学生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养,与合作企业共建学校入职培训中心,围绕校企实践项目包内容,重新设计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和进度,面向职业能力培养开展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活动(见图3)。具体思路为:一是针对校企实践项目包,深入分析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嵌实验教学内容、课程综合实训内容、跨课程综合实训内容、校外实习实训内容以及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等实践环节如何嵌入产教融合思路、融入合作企业应用场景,搭建“专业平台+方向模块”的可动态化调整的能力导向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二是探索采用企业应用案例演示验证、企业实地见识实习、校企共建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项目等形式,让合作企业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全过程,共同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胡晓敏认为,高校通过与既能进行实际生产经营管理又能了解高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基于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最大限度地改变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脱节这一现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5]。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仅限于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内容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项目,缺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践内容。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端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情况,至少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导致了系统性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较为滞后,影响了学生应用型职业技能培养,急需重新规划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平台(见图4)。具体思路为:一是深入分析当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建设条件、建设思路、架构设计、建设模式等角度分析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平台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
二是从专业方向包和用人需求包的角度,详细分析制定校企实践项目包的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研究基于校企实践项目包的经管类本科专业与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的模式,共同搭建符合产教融合目标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三是高校端和企业端按照“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产教融合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四个层级开展校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内校外互动,高校企业联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合,学生实习就业绑定,达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目标。
图4 校企实践项目包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应用型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应当寻求特色化模式,充分利用地方政府资源和企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6]。2014年开始,学校不断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强化校政企的协同育人,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结合柳州市工业强市优势和学校工科学科特色,经管类本科专业主动开展新文科改革,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协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三年以来,经管类专业实施校企实践项目包实践教学新模式,探索出一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新路径。具体成效如下。
实践教学改革倒推理论教学改革成效明显。校企实践项目包新模式启动以来,经管类专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大修订到微调,凸显专业特色,设置专业方向(见表1),着手对接合作企业开设了若干专业方向包课程和综合实训课程,较好实现了理论教学支撑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培养驱动专业知识教学、就业导向推动一体化培养的教学改革目标,特色化专业建设成效明显。如物流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获批省部级一流课程6门、校级一流课程8门,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教改项目1项、省部级教改项目9项、校级教改项目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成效明显。如图5所示,围绕校企实践项目包实践教学新模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将原来较为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人文社会实践、企业认知实践、职业素养实训、专业技能实训、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按照学科公共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跨专业综合实训、跨学科综合实训的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参观认知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企业综合实习、企业就业任职的校外实习实践,与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和校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共同设计实验实训项目和实习实践项目,有效支撑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表1 经管类专业方向设置和实践环节设计
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成效显著。三年多来,经管类专业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实践资源的有效补充作用,衔接好高校端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端的人才需求。按照普通实践基地、专业实践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三个层次,积极联系专业相关企业,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共建校企实践项目包,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目前已建成面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下本科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4个,共建校企实践项目包10个,每年向经管类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400余个,录用学生就业200余人,合作企业到校为学生开设企业类课程12门、开讲企业类报告15场,深受学生欢迎,评价非常高。
图5 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经管类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探索育人新模式,以校企实践项目包形式落地落实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内容,真正达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目标,成效较为显著。与全球500强企业正大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外暑期实训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和党建实践基地,在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业工程等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校企党建引领就业等方面,协同培养具有全球化思维、专业化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目前企业已录用学生就业20余人。与京东宿迁公司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京东校园电商一体化实训中心,在人才培养体系共同设计、实训基地规划、“1+X”证书制度推进、专业建设(电商、物流、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产业链)、国际视野人才培养(跨境电商)、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协同育人成效显著,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培训班,拟向京东公司输送实习生60余人,下一步将推进共建京东物流现代产业学院。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校企实践项目包实践教学模式及思路,并以学校的校企实践项目包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具体阐述了改革内容和路径,为其他高校深化产教融合、解决协同育人中的主要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但是,作为一种新型改革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实践项目包如何进行评估和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如何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调整、如何建立校企对话长期交流机制、校企实践项目包实践教学组织建设与考核等,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猜你喜欢经管类产教校企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6期)2015-03-01校企合作五反思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年7期)2014-04-18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中国报道(2014年5期)2014-01-31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