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物以类聚

物以类聚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2:12:01 推荐访问: 物以类聚

文|梁鹤年

1.深圳市民广场建筑物全景图|芒焰就是我(海洛站酷网)

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都可能听过林奇(Kevin Lynch)的《城市形象》(Image of the City)。我曾是他学生,想把老师的研究往前推。我想知道城市居民是怎样看自己居住的城市,怎样去选择自己的住处。若干年前,我用了两年多去探索,写了《城市的形象:从内部的观看》(City Images:An Internal View),书名是向老师致敬。

林奇说过,“问卷调查只适宜去研究消费者喜欢哪种牙膏味道。如果要研究人,唯一的方法是听。”于是,我决定去听,听谁?

对城市形象有认识的有两类人:城市专家(干规划的、建筑的、园林的、交通的,各行各业)和城市活动家(环保主义者、古建筑保育者、自行车专径倡议者,林林种种)。

他们对城市形象都是很有认识,但他们的认识有基本缺陷。专家有的往往是种“鸟瞰式”的认识:看见的是地图上的点、线、面,全面但表面,不是在地面上才能看到的实景,立体和动态。城市活动家的认识是单维度而且附上浓厚的意识形态。环保主义者着重环保,其他的不管;
古建筑保育者关注只是古建筑,把保育看得天高,如此类推。他们的认识有深度但只局限在他们关注的东西,而且,对跟他们利益有冲突的事物有条件反射式的敌意。但两类人有一个共同点——抱着进步分子的心态。有“改良”城市的冲动。

我想听的是没有专业或利益包袱,但对城市形象却有深入观察和了解的人。谁?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小贩、邮差、警察、专写城市新闻的记者、专绘城市景象的画家、专拍城市照片的摄影师、专描城市事物的诗人,甚至包括一个盲人、一个坐轮椅的人和一个高层大厦外墙抹窗的工人,近30人。他们是一般的市民,但他们的活动和兴趣使他们对城市环境的观察比其他市民更深入、感受更尖锐。他们知道的是我想知道但又不大知道的东西。所以他们是“我的精英”,有别于一般所谓的精英。

他们愿意讲给我听吗?会讲得清楚吗?他们绝对愿意讲,但需要知道我是真的愿意听。我发觉如果人家知道你是真的虚心求教,他们会乐意“赐教”,而且往往一发不可收。加拿大渥太华市是我的研究点,我到警察局处约见、在出租车上与司机搭讪、跟街头小贩聊、到摄影师协会找。一般都是先约好时间,然后到咖啡馆谈,有不少请我到他们家里。

我不是做“问卷”,是交谈,主要还是听。但我是有目的而听的。我想知道他们的“城市理想”。但是理想很难“谈”,一般流于抽象和笼统。我决定从“实际”入手—“他们”的实际,也就是从他们对他们最认识的城市环境的描述、选择、解释和建议去提炼出他们的“理想”。为此,我制定了一套“提示”。“形容你每天最常走的路上看到的东西”“哪处是你认为是全市最差/最好的地区,为什么?”“白天的城市和夜晚的城市有什么不同、四季有什么不同?”“城市环境有哪些要改良,为什么?”等等。我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我全程录音、全部打字,然后系统的做“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按预先制定的“主题”(例如形容市景的用词,描述好与坏的用词,解释喜恶时所提的理由的类别,改良城市环境建议的政策选择,等等)一一标签、逐句分析。

有什么发现?最有意思的是所有受访者对自己居处的环境都相当满意,无论是整个市或他们所在的区。他们会说某些区比他们好,但没有说他们所在的区不好,我虽然没有叫他们跟别的城市比较,但我可以肯定如果我问,他们的答案也全是“可能有些城市比渥太华好,但渥太华也很好”“可能有些地区比我住的区好,但我住的区也很好。”

学者、专家们爱作“比较”,城市居民却不大注意跟人比较,而且对他们所住的城市和地区会有相当的满意程度,这给我的启发是专家和活动者很多自视为进步分子,他们的“改良” 冲动驱使他们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然他们就没有存在价值了),因此他们“思变”;
而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却不想变,他们只想“安居”,接受“没有最好,只需够好”,因为他们“求稳”。那么,什么才是“为人民服务”的城市形象和形象设计?

要明白,今天的城市不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城市。好的方面是不再是肮脏和混乱,无需大规模和彻底性的改造;
坏的方面是西方当年和中国近几十年的大规模和彻底性改造完全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和可辨性。

城市的可辨性(legibility)是什么回事?是大师林奇的创意:人是用5个元素去“组织”(在脑袋里组织)城市的形象,并用它们去辨认自己此刻所处的环境。它们包括通道(要清晰)、界线(要明显)、地点(要突出)、地区(要有个性)和地标(要鲜明)。认识是安全感的基础,而安全感是“安居”的第一要素。

“认识”,过了一段日子就变成“熟识”。越熟识的环境,越使人有安全感。这个“历史”因素很重要。当我们改造一个城市、改造一个邻里区时,我们实在是中断它的历史,中断它给居民的安全感、中断居民对它的忠心。诚然,新的东西会慢慢变成历史,而且人类的适应能力也很强,但是有代价的—一种不可能用物质、效率等去衡量和弥补的代价。一个不停在变的环境、制度、国家(它们往往在文化上是相连的)就是要人无休止的适应,这怎会给人安全感、怎会使人有归属感?没有人会为了提升物质水平,增加经济效率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为了国家(生于斯)、为了历史(长于斯),他会!

“安居”是个值得思考的概念。“安”就是不受骚扰。什么是“骚扰”?如果你不喜欢摇滚乐,邻居的摇滚乐骚扰你;
如果你讨厌咖喱味,邻居的咖喱味骚扰你;
如果你的小草坪每周都铲草,邻居从来不铲骚扰你;
如果你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邻居的无定时作息、招朋唤友、夜夜笙歌肯定骚扰你。所以你会选择住在最不会被别人骚扰,又相应地最不会骚扰别人的地方—安居。在北美,绝大多数的移民都想尽快融入主流社会,但是,各族裔仍然选择住在“自己人”的小区,因为“气味相投”。也就是“物以类聚”。

同类的才会、一定会聚在一起:有钱的跟有钱的,蓝领的跟蓝领的,木门对木门,竹门对竹门。当然有例外,很戏剧性的例外、很浪漫的例外。但正是例外才证明了“常态”。

为什么物以类聚是“常态”?舒服也。如果人人都是华衣锦服,只有你是粗衣麻布,怎会舒服?你可能比所有人都更有资格穿得好,但你仍会有一种被排在外的感觉,因为他们不当你是一分子。反过来也是一样,只有你是华衣锦服、人人粗衣麻布,你也不舒服。就算你是有意炫耀,想人人羡慕你,但也正因他们羡慕你,你就不是他们的一分子。你或会有骄傲感,但不会有舒服感。所以,关键不在穿得好或劣,而在是否与其他人一样。试想另一个场合。你参加舞会,但不知道是化装舞会,人人奇装异服,你是便装,你不会舒服。倒过来,你参加舞会,误以为是化装舞会,你是奇装异服,人人便装,你也不舒服。

人是群体动物,永远想“归属”,想做“一分子”。这不是指一定要跟群体内每一分子平等,但要被群体接受为一分子。为此,高于群体或低于群体都是处于群体之外,是个“外人”,不会有归属感,也因此不会舒服。

归属于一个群体为什么会使人舒服?因为有安全感。群体是聚成的,聚的原因可以是信仰、信念,也可以是兴趣、职业,甚至是年纪、性别。但总有一种相同或共同的东西。这个“同”字很关键。同学、同僚、同门、同志,不管同在哪里,都会使人感受到一股同声同气、人多势众的力量。作为其中一分子,你倍感安全。没有人会轻易摒弃一个安全的环境。越长久处身于一个越稳定的环境会使人有越高的安全感。社会环境、人际环境,通通如是。居住环境何尝不是。

大家都可能听过在英语世界里大名鼎鼎的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虽然她从未干过城市规划,但她对规划的批评和建议被很多干规划的奉为宝典,虽然很少人会用上)。她极力推荐“多样化的邻里区”(neighborhood diversity):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住在一起,多姿多彩。她拿出来的典范是她住的、纽约市1960年代的格林威治村(Greenwich Village)。那里有艺术家、嬉皮士、小店主、流浪者、学生,和像她的进步分子。我认为她对,可惜只对了一半。每个城市都可以有、甚至应该有这样的多样化、多元化、包容性的小区。但只可以、只应该有一两个。其他的应该是,而且自然其然的会是单元化、同类性的小区,而每个小区会有其独特的“元”和“类”。正如北美大城市有其意大利人区、印度人区、华人区,中国大城市也有其广东人区、东北人区、甚至外国人区。当然,不单是种族邻里,也可以是卖书、卖珠宝、卖宠物,或单身汉、农民工、过路客的邻里。我称之为“邻里区的多样化”(diversity of neighborhoods)。

这会打破千城一貌。从建筑物的形式、颜色,到街上行人的服饰、肤色都会有其特性、个性。有点要提,城市不是为游客设计的,是为市民服务的,但这绝不意味对游客会没有吸引力。反之,对市民越中用的城市,对游客可能是越中看。我在上一期提到巴黎特色的豪斯曼公寓(Haussmann apartments)就是很好的例子。

今天,规划界强调和吹捧的多元化、包容性邻里区,其实有很浓的精英优越感,认为小市民实在不懂什么是“好东西”,要精英们威逼利诱的引导他们摒弃他们落后、顽固的排他,改向拥抱进步、开明的多元和包容。可知,进步、开明、多元、包容都是“动态”的词,意味着“变是好”,而且要无休止的变去增加多元、扩大包容。这意味城市景象也要跟着变,反映不断更替的通道、边界、地点、地区、地标。市民对他的环境要不断的重新认识。

我的受访者不一定对邻居(人)很认识,很多甚至没有往来,但对邻里(环境)的认识却很深入和清晰——哪里是边界、哪些是地标、哪里有特色。有趣的是,这些边界、地标、特色不一定是“物质性”的东西,例如某条路、某栋楼、某处的设计、材料、颜色等。更多是经济性的、社会性和文化性的认识。

我叫他们形容每天最常走的路上看见的东西。典型是从家走到上班通勤的公交车站。有人介绍沿途的房价:哪栋房卖多了钱、升了多少值、用了多少时间才卖掉。有人说,“我上班前先带小女儿上幼稚园,经过这间中学,罢工的老师在校门前举着标语牌来回地走,我跟小女儿解释他们为什么要罢工。”又有人说,“你看这些中东人,从前是看不见的,现在搬来很多黎巴嫩家庭,孩子很多呢。”

有趣的是,关注物质环境的只谈物质环境,当我用“提示词”去诱使他们谈经济、社会、文化时,他们并不“上钩”。谈经济、社会、文化的也都只是谈他们感兴趣的、认识的东西。这对我的启发是,规划设计专家的思路太窄,不知道不是所有市民都只会关注物质层面的东西;
社会科学学者的思裕太阔,不知道不是每个市民都像他们把每个东西都连上所有东西。我发现,在任何区里头,每一个人关注的东西是相当单元的,但在该区里头则会有很多不同的人各自关注着不同的东西。可以说,个人的单元构成群体的多元。人居的设计和管治者要认清在任何一个区、任何的一刻,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要重视主角,让他们拿到最大满足;
但配角也不能轻视,他们也应拿得起码的满足。这就是我经常强调的优化-平衡。

一个邻里区,以至一个城市都应该给居民安全感,以至归属感,但并不意味它不变,或不应变,而是要自然的变、有机的变,是居民主动的尝试,而不是被动的忍受。为此,城市环境的设计者和管治者既要约制自己的“改良”冲动,又同时要放宽对居民的约制,好让他们能够“发挥”。只要不太离谱,对人民居所的内部改建、外部增建都应该可容许就容许,让他们可以在熟识的环境里,生命阶段虽然在不断变化,但仍可以安居下去。这会是功德无量,但我们的精英不会甘心不做精英。

2.中国北京东城区西总布胡同和CBD现代建筑夜景图|yuanbo83(海洛站酷网)

我的受访者分两大类:精英人物和普罗大众。精英人物谈城市有点像专家学者的口吻(显示他们的知识权威性),虽然他们坚持他们只是普罗大众(暗示他们的政治代表性)。他们跟真正普罗大众的分别是他们讲的跟他们做的往往不一致,而普罗大众则是相对的言行一致。一位典型受访者是国家芭蕾舞团的首席女舞蹈员,那时已经退休。她对城市景像的兴趣是人所共知的,而且她住在市中区,经常在街上走动(相对开车)。她很生动的形容她所住邻里区的街景,非单谈看到的,也谈听到的、嗅到的。她说她住处的街角有一间面包店,每次经过都嗅到烘面包的香味,很吸引人,她认为每个邻里区都应该有这类的小店。但我几分钟之后问她是从哪里买面包的,她却没有提这个几分钟前被她推崇备至的小店。我的理解是她认为这些为小市民服务的店子为小区添增了韵味和性格,但卖的东西不达她的品味。

精英人物是品味的创造者,从而是市场的创造者,从来如此,但在今天的“名人文化”(celebrity culture)下更是彰显。什么是精英的理想的住所?在西方世界,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郊区别墅是他们的理想,也同时是他们的地位象征。在闹市中营营役役,谋权逐利,难得间暇,就到近郊别墅去享受一下“与世无争”的田园风光。二千多年来都没有大变化。

但是,“二战”后,经济复苏,人口大增,公路网扩大,小汽车使用率激升,城市急剧向外围扩大。精英的近郊小平房成为中产阶级的“美国梦”,直到今天。但是,如果人人都住近郊,精英住的虽然是大别墅,但身价也会贬值。精英之所以是精英是因为他们实在与众不同。郊区房子是众人的东西了,精英就要发明一些与众不同的标签。四种“新”的理想居所在西方相继出现。不知读者们会认为谁会胜出。

1.以设计优雅为标签的近郊别墅。要知道,先是中产、继是普罗老百姓涌入的近郊发展都是开发商建造的、千篇一律的房子。甚至有时把房子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对调,或把屋顶的倾斜度加加减减,去打破点单调感。精英们要与众不同,遂请来有名的规划师、建筑师按整个小区,而非一栋房子,为单元去设计出一个整体性的居住环境,包括房子的样式、道路的格局、绿地的部署以至外墙的颜色、街灯的色样,务求有整体感、优雅感。这些房子不便宜,而且生活在那里,限制多多,连种什么花草、用什么杀虫剂,都有规矩。但精英们非但没有怨言,而且趋之若鹜,起码在头几年是这样子,因为这是精英的象征。

2.市中心的“绅士化”(gentrification)。市中心因近郊的发展被抽空了,房子破破旧旧,除了穷移民外,都搬走了(唐人街可能是唯一例外,但不知维持到何时)。精英们把这些房子重建或改建,或维持外观、改造里面。卖点是市中心夜生活热闹、文娱活动多,最合单身“贵族”。这些房子往往面积小小(伦敦有些是从前仆人住的小房或是马厩)但租金贵贵,唯独“地址”是地位象征,精英乐此不疲。

3.市中心的高级“公寓”。这些公寓大厦有自己的游泳池、健身所、俱乐部甚至小超市。单元面积有大有小,可以单身、可以家庭。顶上几层的价钱当然贵,但有无敌景观(当然,另一栋高级公寓可能把你的景挡着,所以人人越盖越高)。更吸引的是有什么事都可以帮忙的服务公司(服务费当然绝不便宜),你可以安枕无忧,享受你的既有私隐但又是热闹的都市生活。

4.远郊的豪华农庄。近郊有平民拉低身价,市中心又太嘈杂,就在更远郊区盖个有若干公顷田园风光的假农庄、大豪宅吧。当然,这是最高档次的地位象征。但问题是周围可能是真的农庄,有农耕作业的味道和声音,“骚扰”豪宅的主人,所以他们往往在市中心另有高级公寓。

这是西方精英的理想居所环境,肯定会一点一滴的往下感染想做精英、但仍未是精英的上进人士。“二战”后的特殊因素(人口增、收入增、小汽车增)引发了近郊平民化。未来会有什么特殊因素引发中产阶层去选择模仿哪个居住模式?这是西方的情况。中国又会怎样?

城市形象只是反映城市文化,更应该说的是反映市民的文化。浮夸、雄伟、优雅的城市反映浮夸、雄伟、优雅的市民——城市成形时的市民。一般的城市都是继承前人的。但如今仍在大发展期的中国城市有点例外。我们的后人会继承怎样的城市?

猜你喜欢邻里精英环境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1期)2021-06-09黑白电视·邻里之情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NBA特刊(2018年11期)2018-08-13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共产党员·下(2016年10期)2016-11-07“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共产党员(辽宁)(2016年20期)2016-11-07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精英云集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34期)2016-09-02漫观环境特别文摘(2016年8期)2016-05-04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