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培育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培育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地方科技期刊发展的瓶颈与对策——以湖南省为例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6 14:54:02 推荐访问: 为例 湖南省 湖南省旅游景点排名

胡文杰,杨春明

(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008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国家在教育和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我国学术论文出现了井喷式增长。与我国科研论文高度繁荣发展的情形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缓慢,有国际影响力且受到学界高度认可的知名期刊不多。2019年11月6日,中国科协等7部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科技期刊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20年2月25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的通知[1],详细剖析了“唯 SCI”和“唯论文”给我国科研带来的负面影响,明确指出应当建立新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机制,提高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同时,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2],鼓励中国学者发表“三类高质量论文”,要求代表作有 1/3在国内期刊发表,并提出加快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这两个文件为树立正确的科研评价机制与科研价值导向,引导研究者回归科研本身,鼓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将一流研究成果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助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引。最近,王晴和袁鹤[3]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分析了在这两个文件出台背景下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路径。

然而,目前关于一流期刊建设研究多聚焦于在国内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与实力的高起点期刊如何跻身世界一流学术期刊[4-9],对于我国大部分没有入选卓越行动计划普通期刊,尤其是地方高校或者地方学会和协会、企事业单位主办的科技期刊关注较少。最近,杨延麟[10]探讨了地方理工科高校科技期刊在新时代背景下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重大机遇,提出创新工作机制、打造办刊特色、加强人才培养、推进融合出版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
曾建林[11]揭示了当前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在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过程中的现状和问题,指出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应强化协同,加大投入,结合地方科技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一流科技期刊建设。

对于没有入选卓越行动计划,占全国超 90%的科技期刊,如何在这些政策出台背景下,提升刊物内在学术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跻身国内甚至世界一流学术期刊行列,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实力,助力我国早日实现科技期刊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也激发我们在本研究中以湖南省科技期刊为例,依托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为平台,通过问卷调查和调研访谈方法,梳理湖南省科技期刊的发展瓶颈,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地方科技期刊创办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

2.1 规模小、集群化发展程度低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管理处的统计,湖南省目前共有131种科技期刊[12],这131种期刊中,北大核心期刊28种,CSCD核心期刊22种,分别占比21.2%和16.8%。2019年11月6日首批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285种期刊中,湖南省仅中南大学5种期刊入选,占比湖南省期刊科技总数的3.7%,远低于全国科技期刊8.2%的入选比例,也远低于湖南省核心期刊21.2%的比例,说明湖南省科技期刊多而不强。我们统计发现湖南省主办超过(含)4本科技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家,包括中南大学(20本)、湖南师范大学(5本)、长沙理工大学(7本)和湖南省农科院(4本),然而除了中南大学外,大部分科技期刊均是小作坊经营,集约化程度不高。根据作者的调研,湖南省农科院主办的4本刊物被分割到4个不同的处室;
长沙理工大学的7种科技期刊分散在6个学院和机关科研部;
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5种科技期刊分散在各学院和期刊社,甚至于在形式上没实现集约化。另外,湖南省有色金属与冶金产业发达,与有色金属和冶金行业相关的科技期刊多达几十种,然而这些期刊均散布在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没有在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统一管理下集约化发展

2.2 缺乏学者编辑

众所周知,一流期刊建设需要有一流的学者型编辑做支撑。一般而言,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代表经历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作者借助于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的机会,统计了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学历分布情况。湖南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拥有博士学位的编辑仅占 17.26%,与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几乎全由博士和知名教授办刊相比明显偏低。另外,我们统计到湖南省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正高职称占比为21.43%,副高职称人员占比为36.29%,中级职称人员占比为17.43%,中级以下的人员占比为24.86%。尽管湖南省编辑人才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较高,但是根据文献[13]的统计,年龄普遍偏大,60后占比超过40%,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学者型编辑不多。

2.3 缺少优质稿源

我们选取了湖南省28种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2020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分析其稿源情况。表1将作者单位分为省内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所(N1),省外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所(N2),省内其他类高校和科研机构(N3),以及省外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N4)。

表1 湖南省入选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稿源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矿冶工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发表省内和省外 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所论文(N1+N2)超过40%,分别为44.44%、54.29%、50.00%、46.15%和87.50%,其他期刊发表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所论文比例均较低。反观最后一列,即省外一般高校和研究机构发文占比较高,除了《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现代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系统工程》和《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外,其他23本期刊均超过30%。部分期刊发表省内双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论文占比非常低,《电池》等10种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没有一篇来自省内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的稿源。总体而言,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省内期刊发表论文占比不高,985、211大学和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稿源更是远低于来自省外一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稿源,体现出稿源整体质量不高,并且省内高校对省内科技期刊支持不够。根据作者实地调研,《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科版)》表示,其 70%以上来稿为硕士研究生的稿件,难以保证高水平学术质量;
湖南省农科院科研人员撰写的论文都不愿投到本院所主办刊物上。

2.4 出版流程缓慢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湖南省内科技期刊目前多是采用编辑部委托外地印刷厂进行排版,然后编辑部进行编辑校对。通过这种方式完成三审三校的流程导致期刊出版周期过长。根据作者的调研,尽管湖南省内大部分学术期刊加入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但是大部分期刊均是完成三审三校、确定页码以后才实现网络首发,时效性不强,阻碍了一流学术的快速传播。

2.5 缺乏科学评价机制

多年来,在“唯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论的期刊评价机制下,学术期刊为了短期内提高自身影响因子使出浑身解数,比如减少论文数量,发动作者和读者帮助引用,甚至出现了“操纵引用” “结盟互引”等严重学术不端的行为[17-18],恶化了学术生态。由于不同学科引用特征差异很大,导致影响因子差别很大。根据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数学学科SCI 1区期刊3年平均影响因子阈值为2.342,而化学学科为6.030。然而,很多科技期刊是综合性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几乎各专业都有,简单地采用单一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评价,显然并不科学,新的评价体系亟待出台。

也正是由于多年来刊物的评价都是以影响因子论,目前很多期刊都去掉了影响因子较低的基础学科栏目。我们统计湖南省入选北大核心期刊的 6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情况,发现仅有《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仍然还有数学这一类影响因子低的学科栏目,并且发稿数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这种形势的发展也将会严重阻碍基础学科的研究。

3.1 集约化发展

国内上海大学期刊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分社是国内实现期刊集约化发展的先驱。2003年,上海大学成立期刊社,把分散在各学院的学术期刊集中起来,统一管理[14],实现了集约化发展。2016年,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开始组建新的综合业务服务平台,统一协调期刊宣传、运营、排版、印刷、财务、公共事务等相关工作[15],进一步实现了集约化发展。根据文献[16]的数据,浙江大学和上海大学初审入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2019—2023”的期刊数量分别达到22种和6种之多,充分说明集约化发展的重要性。尽管学术期刊更多的是看重学术质量与社会效益,无法走市场化道路,但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学会依然可以为科技期刊的集约化发展采取许多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政府宣传部门可以通过为省内科技期刊搭建共同的开放获取网络平台和通用的采编平台,实现科技期刊出版采编活动的集约化发展。目前大部分科技期刊均通过中国知网进行网络出版,但是读者不能免费获取在中国知网网络出版的论文,只有购买了数据库使用权限才能下载论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科技论文的传播。而通过共同的网络出版平台可以提高学术论文传播力。其次,针对省内部分期刊稿源和审稿人不足的问题,各编辑部通过使用同一个通用采编平台可以实现不同期刊之间审稿人互用,稿源互相推荐。比如某些高水平期刊,诸如《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省内龙头期刊,可以将拒稿的论文推荐到省内其他科技期刊。虽然最终是否投稿由作者决定,但是高水平期刊的推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其他期刊的知名度,对改善稿源由一定积极作用。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6年开始与《经济地理》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于《经济地理》的优质稿源,由编辑推荐退稿论文到我刊资源与环境栏目,大大改善了我刊稿源状况。

(2) 政府部门通过招标或者组建集编辑、校对、排版和印刷一体的期刊出版外包公司,实现省内学术期刊排版印刷的集约化发展。目前国外大的学术出版商旗下所有期刊对于通过同行评议确定录用的论文,一般都会在一两周以内完成编辑校对、在线发表,而目前湖南省内大部分期刊的现状依然是各自为政、小作坊经营。尽管在目前的体制下学术期刊无法市场化、集约化发展,但是学术期刊出版的某些与学术无关环节,比如编辑、校对、排版和印刷等环节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行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现全省科技期刊统一的集约化发展。

(3) 行业协会和学会要发挥自身学术优势,加强对自身行业学术期刊的联系,为学术期刊搭建交流平台,多组织学术会议,打造学术共同体。为行业内期刊抱团取暖,实现学术期刊采编、编校、印刷集约化发展创造条件。

3.2 改善人才队伍

在内容为王的背景下,只有建立一批学者型、专家型编辑队伍才能更好地把握所负责栏目的学术前沿与研究热点。一般来说经过严格的学术研究训练,获得博士学位的编辑对于更加敏锐的学术眼光,能够更好地把握学术研究前沿,更好地策划栏目,组稿约稿。事实上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主编和编辑几乎都是相应学术研究领域的活跃研究者,一般都是在知名研究机构取得博士学位并担任教授、活跃在研究一线。纵观国内的一流期刊,同样显现出一种学者型编辑队伍的趋势。省内科技期刊需要进一步加强学者型编辑队伍的建设,加大博士招聘力度,吸引教授和研究员等科研人员加入编辑队伍,推行学者办刊政策。

3.3 提升质量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内容为王、质量至上。影响力与影响因子是内在质量的外化表现,从某种角度更能代表研究热点,并不完全表征期刊的学术质量。在国家对科研成果评价破除唯 SCI和唯高影响因子形势下,相信学术期刊的评价也将会打破影响因子这一单一指标,转而更加注重所刊载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因此,综合类期刊也不一定要盲目跟风,走专业化道路,反而需要更加加强内功修炼,组织遴选出高水平学术论文,做好每一个栏目。

3.4 完善评价机制

人社部门、宣传部门进一步发挥学会、协会和学术团体的力量,遴选省内高水平期刊,促进高质等效作用发挥。遴选一批省内优秀科技期刊,在职称认定、科研项目申请方面同国外SCI期刊或者EI期刊予以同等认定,鼓励省内高校优质学术成果优先发表在省内优秀科技期刊,加大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省内科技期刊的支持。反过来,当省内优秀期刊跻身国内一流科技期刊甚至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也可以更好地向外推广省内的优秀科研成果,实现良性循环。对于入选名单实行动态调整,期满考核,促进其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致谢:感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庆蓉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猜你喜欢集约化科技期刊学术期刊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中国音乐学(2022年1期)2022-11-16苏州吴中高新区构建集约化可视化平台 提升动态监管能力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9期)2022-11-02数字化出版对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影响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7期)2022-10-31第五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在长沙举办学会(2022年7期)2022-08-04《心理学报》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版心理学报(2022年7期)2022-07-09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05-23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4期)2022-04-24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评优结果揭晓《西北园艺》荣获特色科技期刊奖西北园艺·果树(2020年6期)2020-02-21保险企业运营集约化运营模式研究时代金融(2016年27期)2016-11-25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6年2期)2016-04-2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