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兴飞
摘 要:企业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加快企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先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内涵界定和类型划分进行了综述,再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两个维度构建了企业经营方式的理论框架,将企业经营方式划分为生产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4大类,以期为企业经营方式转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企业经营方式;内涵;分类;理论框架
本文索引:贾兴飞.<标题>[J].商展经济,2022(12):-122.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渐进的过程。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八大报告则明确要求“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十九大报告则精准定位为“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关期”,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可见,高质量发展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宏观经济的调整、中观区域发展的协调和微观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企业是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杨智伟、董大海,2013)。因此,加快企业经营方式转型升级、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可以说,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然而,现有的研究对企业经营方式内涵的理解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企业经营方式的类型分类划分不一,企业经营方式内涵与类型的界定不清也影响了其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科学构建企业经营方式的理论框架,准确界定企业经营方式的内涵,基于内涵明确企业经营方式的类型,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经营方式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2 企业经营方式的研究综述
2.1 企业经营方式的内涵研究综述
相关学者对企业经营方式的理解是多样的,因而对企业经营方式的定义有所不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与既定生产资料所有制下的生产经营形式是生产社会关系的两个不同方面,对于这两个方面认知的差异赋予了经营方式不同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就是经营方式。韩岫岚(1984)指出,所有制决定经营方式的性质,经营方式是所有制的表现形式,影响着所有制的巩固和发展。周绍朋(1987)认为,企业的经营方式涉及企业性质并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力。实行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是按照社会主义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根本途径。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就是经营方式。陈家骥等(1988)认为,经营方式是企业经营的方法与形式的总和。经营的形式是通过把经营的纵向活动贯穿在供、产、销诸方面的经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不同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特点;经营方法一般是由调查、预测、分析和决策构成的,任何企业的经营都不同程度地运用着这些方法。还有一种观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生产经营形式的结合构成了经营方式。刘恒飞、梁振廷(1985)认为,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如何结合、生产对象如何选定、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产品的分配交换等综合起来就是生产的经营方式。章新芽(2007)认为,企业经营方式指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下,生产和经营的具体形式,它是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管理形式及生产成果分配形式的综合。
总的来看,我国对经营方式的讨论集中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主要探讨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问题,研究如何通过产权结构的调整,更有效地激励企业的管理者,更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些研究主要基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了经营方式的影响因素,几乎没有从价值创造视角来对经营方式进行探索。
2.2 企业经营方式的类型研究综述
对于企业经营方式定义的不同决定了其分类的差异,基于以上三种观点,经营方式也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经营方式。余惕君、阮青(1987)认为,通过经营方式的改革,以彻底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目前调动企业与职工积极性最有效的途径。其认为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资产经营责任制多种经营形式的试行是调动企业活力的积极探索。这一时期更多地将所有制形式视为经营方式,以提高企业活力。章新芽(2007)指出,按经营管理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自营、联营、代理或委托经营等。袁玉岫(1994)认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企业集团、股份经营、合作经营、合资经营、跨国经营等新的经营方式。方曙(1987)认为,企业经营方式的“灵活多样”,不仅表现在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和股份经营;还表现在已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或股份经营的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还可采取一些更具体的经营方式。陈才庚(1992)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选择经营方式时,根据实际情況,应着重选择股份制经营方式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联合经营方式。
(2)不同生产形式下的经营方式。一种分类是粗放型和集约型。汤建影等(2001)指出,粗放经营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带来经济效益,集约经营则是借助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前者受资源稀缺性的限制而使经济效益出现大幅波动,后者受限较小,波动较为平稳。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同样面临着粗放与集约的选择难题。战书彬(1996)指出,企业经营方式有粗放式与集约式之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无技术进步(无形资产)和管理优化(企业管理)。从理论上看,以集约式经营为主,更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钱子健(1996)指出,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资源的大量消耗带动经济增长,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集约型的增长方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另一种分类是单一型和多角型。章新芽(2007)指出,按经营业务的种类,可分为单一经营与多种经营等。陈昌义(2013)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企业经营方式由过去单一的、计划性的、国家独资经营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融合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业态、多体运作的多样化经营方式。申尊焕(1999)基于企业的经营领域将经营方式分为专业化经营和多角化经营。企业经营方式必须服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同时受制于企业的经营实力和市场环境。B2E4DCE8-F4BA-4326-AEF4-D3D14658842B
(3)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形式结合下的经营方式。张先治(2011)结合所有制的明晰程度及生产形式的差异,基于历史视角将经营方式分为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商品经营和产品经营四种。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方式经历过三种类型:生产型、经销型、经营型。历史上首先出现的经营方式是“生产型”,经营原则是“以能定产”,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能生产什么就出卖什么;经销型的经营原则是“以产定销”,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出卖什么顾客就会购买什么;经营型的经营原则是“以销定产”,基本指导思想是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吴晓云(1986)认为,企业经营方式必须实现根本转变,即从生产型、经销型尽快转变为经营型。实现经营方式的转型,有利于克服企业“经营近视症”,促进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浙江省会计学会课题组(1998)指出,企业经营应向资本经营转变,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利用资本的流动性和逐利性活化企业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增值。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对企业经营方式有着不同的分类,但不同的分类之间又存在共性。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分类,都是关乎企业资源的投入和产出问题,差异在于对投入和产出的关注点不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下的多种经营方式则主要关注企业产出的归属问题;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投入的质和量方面,单一型和多角型主要关注产出的有效性;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则重在不同投入属性与产出的衔接。因此,各种类型的经营方式的讨论都可归结在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分类上。
3 企业经营方式的理论框架构建
企业所有权形式和生产经营形式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经营方式,具体可以分为产品经营、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如图1所示。
(1)产品经营以原材料为经营起点,通过对原材料的生产、制造、加工(即技术活动),以及对经营过程中的账务处理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即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实现了企业的产出。
(2)商品经营以企业的成本投入为起点,关注既定成本条件下的利润情况。为了实现既定投入的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注重价值规律,关注产出与市场的衔接,加大满足市场有效产品的产出。商品经营方式下的经营活动,除了技术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外,商业活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资产经营以资产的投入为起点,关注在既定资产投入情况下企业的收益情况。为了实现资产增值最大化,企业必须更加关注资产的损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即安全活动)受到更多的重视。资产经营方式下除了商业活动、技术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外,安全活动也更多被提上议事日程。
资本经营以资本的投入为起点,关注在既定资本投入情况下企业的收益情况。为了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企业必须厘清资本来源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即财务活动)。资本经营方式下的经营活动除了安全活动、商业活动、技术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外,还更加注重财务活动。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四种经营方式存在着密切联系。产品经营方式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由国家所有,企业像是一个生产车间,不注重投入,只需完成生产任务即可。商品经营方式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能够激发企业的活力及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关注的视角不再仅停留在生产,而是更多地侧重于供产销的衔接上,只有尊重价值规律,关注市场需求,产品才能真正转化为资本,成为有效产出。资产经营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实现了完全分离,企业的管理者拥有对企业资产的经营权,既定资产水平下的产出受到更多的重视。以资产的大量投入而获得一定产出的方式,不利于管理者的業绩评价,企业更加注重既定资产投入下的产出。资本经营方式下,企业的资本投入者发生了较大改变,企业权益融资增加,股东数量激增,股东关注的焦点在于投入资本的获利情况,因此既定资本投入下的产出成为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目标。
该分类有助于从价值创造视角观测企业经营方式转型的程度和情况,有助于及时知悉和判断企业经营方式转型的经济后果,为促进企业经营方式转型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阶段。
参考文献
贾兴飞,张先治.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的影响:从会计理念变革视角[J].财会月刊,2019(15):65-70.
崔莹.会计准则变革下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张先治,晏超.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2015(2):3-12+93.
宋骁,贾兴飞.会计准则变革视角下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4):2-3.B2E4DCE8-F4BA-4326-AEF4-D3D14658842B
猜你喜欢理论框架分类内涵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11-10“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中国德育(2022年11期)2022-06-17理解本质,丰富内涵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20年135期)2020-12-07按需分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1期)2017-12-05教你一招:数的分类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9期)2017-10-13说说分类那些事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7年3期)2017-06-29慢性肾衰中医PRO量表理论框架模型的构建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6年12期)2017-01-11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国际视野与一般框架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22期)2016-12-27有理数的数学内涵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7期)2016-12-07从系统功能框架下的语篇分析到其经济性初探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