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强
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小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往往会因为思维能力不足而陷入认知瓶颈,这也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能。长此以往,小学生在学数学时会失去主动性,而数学学习任务也将变成学生的压力来源,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问题解决活动,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经历问题分析、解决的过程,使其能在解题探究中生成数学概念,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那么具体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问题解决活动有何意义呢?
一、小学数学教师组织问题解决活动的意义探究
(一)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小学生需根据问题特点整理数学材料、设计数学实验等,自主尝试解决数学问题,这可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意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展开猜想、进行论证,将创意落到实处,并在解题尝试中掌握数学学科能力。这就可逐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改善学生的惰性思维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学数学。另外,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小学生能将零散的知识整合起来,系统地分析解题方法,且有机会对比、分析多元解法的优劣势,也可在此期间树立“最优思想”意识,形成敏捷、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有促进作用。
(二)调动学生的动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生成
小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精神状态普遍比较低迷,甚至有少部分学生在长期的低效学习状态下产生了畏学心理,虽然在课下反复背诵数学概念,但是学习效益却并不理想。但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小学生必须以自主姿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做中学”“玩中学”以及综合实践等方式总结解题技巧,在问题解决活动中生成数学意义。相比较被动地接受,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参与为基础的问题解决活动,更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小学生也能顺利实现生成性学习,便于总结学数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当小学生能顺利地积累有效的学习经验后,便能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学生健康成长。
(三)改善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师本”教育状态下,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每节课的教学进度、具体内容与具体策略都由教师设计确定,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足,学习行为十分被动,并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但是,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为了促使小学生自主解题,教师会客观地考虑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认知潜能,按照学情调控数学问题的难度,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问题解决活动,使小学生能对问题解决活动产生兴趣,支持学生自主论证各类方法。这就可直接转变师生互动形式,教师的“教”会围绕学生的“学”展开,小学生也可逐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由此优化自身的自主发展。
综上,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组织问题解决活动可产生诸多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活动,督促学生积极地参与问题解决活动,据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为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构。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如下方式组织问题解决活动。
二、小学数学教师组织问题解决活动的策略分析
(一)优化问题情境创设方式,调动学生思维意识
开展问题解决活动的基础、必要条件便是要设计有效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在情境内展现数学问题,利用情境对学生的启发、激趣作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顺利思考解题方法,切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此方面,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如下两种趣味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以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与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关,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指出,直接体验是促使儿童实现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上文指出,数学的抽象性使小学生难以实现自主学习,那么为了保证问题解决活动的有效发生,教师便可以用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提出数学问题,使小学生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探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比如,教师可提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在观察中进行设问;也可利用实物演示、角色表演等方式还原生活现象,顺势设问,只要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即可。
比如,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一课教学中,教师便通过如下方式创设了生活情境,在情境内提出了数学问题。恰逢学校购入一批新图书,教师则利用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负责整理图书,登记新购入图书的数量、名称。在此期间,教师设问:请问童话类、小说类、散文类、名著类、诗歌类等各类图书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请你用合适的方式统计该数据。围绕这一问题,本班学生在整理图书时会额外地关注图书的主题类型,而大多数学生都会用画正字、画统计表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这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师也可据此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统计特点与制作方式,顺利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新知。从这一案例可看出,在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保证情境的真实性,应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且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经验,以便顺利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自主思考解题方法。
2.以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时代下,游戏教学法受到广泛关注,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儿童生性爱玩、好动。根据教学内容编写游戏,可让学生在“玩中学”,可切实解放学生的思想、双手,使其在游戏活动中自主解决问题,便于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可借助游戲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轻松自在的解题氛围,展现小学生的解题智慧、动手实践能力。
比如,在“位置”一课教学中,本班学生便要学习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表述方式,根据“数对”特点说出路线图。在本节课上,教师则可组织数学游戏,据此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随机说出“几行几列”,即对应学生的座位号,处于该位置的学生便要快速站起来,如果在3秒内无法作出反应,则宣布游戏失败,学生轮换座位后,则可开始下一轮游戏。在这个游戏活动中,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行列是如何区分呢?如何使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三行四列、六行七列等对应的学生是谁?你能说出具体同学的位置吗?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同学的位置,并用“数对”表述该同学的位置。在数学游戏中,小学生能初步了解“数对”的表达方式,也能根据自己的座位位置思考行列的排列特点,能自主解决上述问题。这种方式可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
(二)创新问题解决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待创设了问题情境后,教师便要支持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使小学生能实现自主解题。对此,小学数学教师便应转变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以主体姿态参与问题解决活动,促使小学生自主解题。
1.课内: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堂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小学数学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切实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不良学习状态。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具体步骤为:首先,学生独立阅读问题材料,审题分析,独立思考解题方法,自主迁移已有认知经验;接着,学生便可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在小组内进行验证,总结有效解法,并就不同的观点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行方法;进而,小组汇总主要观点,讲述解题思路,实现组际讨论,归纳解题经验。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与学生交流,但是不可限制学生的思考、表达行为,使小学生能顺利积累有效的解题经验。
比如,在“倍数与因数”一课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出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解题方法,笔者则设计了如下问题:4、9、36;2、8、16这一组数字有什么关系?誰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应该用什么方式计算?求解一个数的倍数应该用什么方式计算?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有多少个?是无穷的吗?根据上述问题,本班学生便可独立地阅读数学教材,自主地思考因数、倍数的概念与实际意义,根据“4、9、36”“2、8、16”这两组数字探究计算一个数因数、倍数所涉及的运算知识,分析因数、倍数的性质。这些问题并不难,且有利于促使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的概念意义,所以待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任务后,便可在小组内自主讲解个人想法,说明“4、9、36”“2、8、16”这两组数字的关系,由此探究倍数、因数的实际意义,能用“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几倍”表示“4、9、36”“2、8、16”这两组数字的关系,在小组内规范数学语言,实现自主交流。进而,各小组则可汇总上述一组问题的答案,重点探究求解一个数的因数、倍数所使用的运算方式,根据实例分析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数量,切实解决数学问题。
接下来,各小组则可在课堂上自主讲解因数、倍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这也就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数学表达行为。这时,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说明,概括倍数、因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然后点拨学生,帮助学生消除认知疑问。
2.课外:综合实践,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组织问题解决活动,不仅仅包括课堂教学,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解题,并以“做中学”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小学生能在生活中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学习应用。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由此抛出数学问题,使小学生能在实践体验中积累有效的问题解决经验。
比如,在“可能性”一课教学中,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发生是存在可能性的,而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意识,教师则设计了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请统计一周之内本地的天气,并说明本周出现三次下雨天的可能性。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学生需学习天气情况的几种类型、使用规范的天气符号记录每日的天气情况,进而使用“可能性”一课知识分析一周内出现三次下雨天的可能性,自主使用“可能性”这一概念描述生活情况。在这一问题解决活动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且能清楚地认识到数学知识是具有广泛实用性的,这就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且可促使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便于学生自主迁移学科知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小学生顺利实现自主学习。从上述案例中可判断,在课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与其他教师共同合作,使小学生能使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在“可能性”单元中关于天气情况的解题实践中,教师可以与本班科学教师合作,由科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并归纳与天气有关的科学知识,以便让学生更准确地判断一周内出现三天下雨天的可能性大小,使本班学生能正确认识本地的自然环境特点。
(三)汇总问题解决活动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教师并不十分重视课堂总结,而这一举动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小学生难以及时总结、归纳零散的数学知识点,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直接影响了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导致学生无法顺利迁移所学知识。因此,在组织问题解决活动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督促学生反思、回顾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小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探索一类问题的解题方式,顺利实现数学由抽象变具体的转化,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比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在课堂上引导本班学生通过填补、切割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顺利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公式。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归纳了填补法、切割法这两种解题方法,督促学生汇总了填补、切割法的计算步骤。小学生能据此分析在图形中添加辅助线的可行方式,对比填补法、切割法这两种解题方法的异同点,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学生总结出推导计算图形面积公式的一般性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关于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相关知识,使小学生能自主探究、推导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数学公式。经过观察可发现,本班学生基本都能顺利地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归纳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这一案例就证明,当小学生能在问题解决活动中顺利掌握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后,那么则可在同类解题实践中应用认知经验,这将切实优化学生的学习效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数学。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组织问题解决活动,将逐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可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与解题实践中形成数学素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应调控数学问题的提问方式、把控问题难度,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顺利完成问题解决任务,督促学生总结问题解决经验,归纳一般方法,使其能从具体问题过渡到抽象规律,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
(宋行军)
猜你喜欢因数数学教师解题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三悦文摘·教育学刊(2021年36期)2021-09-22《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赢未来(2019年17期)2019-09-26“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18期)2019-09-10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动摩擦因数的测定新高考·高一物理(2016年10期)2017-07-07“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7年2期)2017-05-09巧用比妙解题读写算·高年级(2016年9期)2016-05-14数学教师课程标准意识的价值及意义课程教育研究·中(2016年3期)2016-04-19解题勿忘我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3期)2016-04-13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