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学良,程苏苏,朱高华,张 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38)
2021 年4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提出“要把握作业育人功能,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意见》(简称“双减政策”),文件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随后各省市也大力探索作业改革方案,如山西省提出要突出作业研究在备课环节中的地位,湖南省提出减少作业总量,安排义务教育阶段“无家庭作业日”。国家层面的减负政策为作业设计改革提供了大方向,但减负途径仍集中于严控“作业总量”和“作业完成时间”的外在减负。
学者王贤文关注到依赖外在减负实效性不佳,从自主性角度提出学生自主减负,从而实现“减负增效”[2],但对如何激发学生自主性没有做出说明。作业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学生愿意做、主动做并乐于做的一项学习活动[2]。研究显示:作业兴趣越高,作业负担越轻,越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3]。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习乐于、善于、持续投入作业学习并学有所获,是作业设计实践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运用动机理论,优化作业设计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进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ARCS 模型作为一个典型的动机激发与维持模型,在其指导下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文章基于ARCS 模型的四要素,分析现有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凯勒教授提出了ARCS 动机模型,该模型主要关注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模型认为影响教师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要素包括4 个方面:注意(Attention)、关联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与满意度(Satisfaction)[4],并就每一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见表1)。
表1 ARCS 模型的一、二级结构[4]
ARCS 模型不仅关注学习动机的激发,更重视动机的维持,注重知识间、学习者与知识间的关联,关切学生的真实体验,侧重学以致用,因而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厘清学习目标、围绕学习内容、主动学习与积极反思,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有效衔接作业与课程教学间的联系,以作业兴趣提升学习效率,进而减轻学业负担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一方面课后作业长期以来被自然地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被定位于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5],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达成,多为记忆类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过程与方法、学生情感态度的反馈和价值观的培育,缺乏“运用”、“综合”等体现高阶思维水平的目标。这与当前的课程标准和素质培养诉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经常有意识思考作业目标问题的一线教师仅在60%—70%之间,说明作业目标意识还未完全深入人心[3]。更别谈为学生阐述具体作业目标及意义,而这些能够让学生明晰作业价值,并将其融入自我学习过程并支持后续学习。综上,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目标与价值的重视度不高,加之“唯智”倾向对知情意行的割裂,导致学生对作业功能的认识不全面,难以引起学生注意,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全面发展。
在“唯智”作业目标的指引下,占据学生作业内容核心地位的为该学科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与下一节的预习准备,鲜有动手操作的小实验、小发明[6]。作业内容为抽象、静态的书本知识,大多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导致学习者难以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割裂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难以维持学生的注意。杜威强调作业是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自我探究的过程,做中学以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因而作业生活化理应成为作业设计的重要指标。此外,作业内容与学习内容出现断层。部分新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无法统一作业和课堂教学的这一有机体,缺乏与其他环节紧密相连的整体性认知,出现了很多课前预习作业、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怪现象[7]。最终导致作业内容偏离激发兴趣、巩固应用、习惯养成和综合发展等原有功能,加剧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传统的作业形式主要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阅读等[8]。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为图省事,大多以书面、口头作业为主,仍以知识巩固、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基础性作业占据主流形式[9]。从学生完成作业方式看,强调学生以完成“个人作业”为主,鲜有锻炼合作能力的“集体作业”和“合作作业”等。能够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动手、合作能力和习惯养成的实践类和长周期类作业较少。单一性作业未能满足具有差异性的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足。而不同类型作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发挥特长,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新颖独特的作业设计极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综上所述,在“唯智主义”作业目标的指引下,作业类型也自然侧重于重智育训练的书面作业。单一、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成为学生作业负担的主要来源。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以分数论英雄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导致教师在作业批改和评价中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过程[10]。在这种作业反馈中,学生只知作业结果正确与否、并不知“错从何来”以及下一步如何开展学习。长此以往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较难提升,甚至会影响学生对作业的满意度,降低学习兴趣。基于功利主义的作业设计,其作业评价必然呈现出“结果主义”的导向。研究表明,学生最喜欢的作业批改方式为“批注”,即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教师帮助下,独立思考解决问题[3],在自我反思中进步,从而提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作业评价与批改反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也是成为激发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11]。
ARCS 模型强调通过提高教学材料和运用一系列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关联性、自信心和满意度,从而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化学生的被动学习,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蕴含学生主体思想。作业是一种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而自我调节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性的学习活动[12],因而以ARCS 动机模型优化作业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原有作业目标的“唯智主义”属于一种狭隘的学习观,在此观念影响下,作业演化为学生负担,引发学生厌学情绪,更可能导致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出现。追根溯源,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失在于未能正确理解作业的意义与价值所在,从而难以引起学生对作业的重视及兴趣。吸引学生对作业的注意是激发内在机动的第一步:采取“注意”要素下的“具体性”策略,提出作业三维目标。教师可借鉴学历案,设置作业目标指引栏,明确完成作业需要达成哪些目标及自我检测目标达成程度。学生只有对作业的要求充分明确,对作业方法、要领切实掌握后,才会对作业感到有把握,从而全身心投入作业之中[12]。随后根据作业目标阐述作业意义:为什么要参与这项作业,这项作业能够为他们的学习或未来成就带来什么[13]。当学生有着明确作业目标指引,并将作业意义理解融入到作业活动和学习中,才会产生积极的作业行为。
例如,在初中数学探究二次函数y=ax2图像和性质的作业目标指引栏中,可将目标设为:学习锻炼(即巩固课堂所学、锻炼逻辑思维和加强动手实践),举一反三(加强应用、强化对比和联系整合)和情感态度(习惯养成和自我管理)三方面。基于此,需向学生阐述完成此项作业的意义,从而引发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作业活动中。具体内容如表2 所示:
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冯志平等(10):1392
表2 二次函数y=ax2 图像和性质板块的作业目标及作业意义
运用作业目标指引栏,阐述作业意义,并清晰地指引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明确知悉本节课须掌握的重点知识、能力与习惯,体悟作业给自己带来的价值,进而能更好引起产生学习注意,激发投入后续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建立课堂与课后的联系。
教育专家维特罗克认为学生并不能注意所有信息,而倾向于自己所熟知、与生活联系的学习材料[14]。陶行知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学习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作业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理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应成为作业主要来源之一。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并寻找教材文化底蕴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匹配,精编作业内容。学生了解到学有所用,更能学以致用,进而保持了学习的内在动机。因此作业内容的设计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教材教辅,教师应当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教材”,找到教材与生活的交叉点,提升学习关联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为例,在学生学习了序列副词后,为强化学生能够运用顺序词来表达食物制作过程,可以布置如下作业: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父母一起拟写一份自己拿手好菜的食谱,动手为你的家人做一份美食,下节课口语表达制作过程并分享你的感受;
2.仔细观察生活中哪些事情必须要按一定顺序才能完成,请列举三例。
利用作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一方面可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可减少学生对作业的抵触心理,激发并维持学生乐于做作业的兴趣。另一方面,作业内容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关联,进行作业内容设计时须充分分析学生学情,将作业难度和数量控制在大多数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又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所建构的学习经验存在差异,因而教师选取的作业内容未必能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应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具体特征,为学生提供作业主题(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学生依据学习掌握程度和原有经验,自主选择作业内容,选取擅长的形式完成作业,学生会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内部动机[15]。
如若学生对作业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加之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于家庭背景、知识经验和认知风格等不同,学生对学习掌握程度存在差异,传统一刀切式作业未能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自信心。而教师应当创造机会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首先强化分层作业,稳中求进,突出学生的主动选择性。采用作业分层模式将作业类型划为复习巩固题、综合运用题和拓广探索题,在指导教师的建议下,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教师呈现的学习类型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促使每位学生均在自我发展区内进行学习,增强成功学习的的体验和自信。
其次增设小组作业,凸显合作性。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与互助,可以减轻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压力,让每一位学生更有学习的信心[16]。目前实行的项目式作业一般要求高、难度大,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可将任务“分田到户”,小组成员发挥自我优势,协商认领小任务,组长再进行整合优化,共同完成小组作业。通过团队合作,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增强其自信心和主体责任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提升自我的核心素养。
最后提供学习支持,体现指引性。以往的作业均由学生独自在家完成,隔天上交作业,教师先批改再讲解,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学生的疑难困惑难以及时解决,易出现学生不交作业、抄袭作业等坏习,从而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因此教师须提供学习支持,加强课后服务指导。对于复习巩固型作业,在课后两小时内,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与针对性指导。对于探究型作业,教师需在设计作业时,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预设作业障碍,并在作业栏后续提供思路指引与易错提示。这样提供支架,可以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找到突破口,减轻作业负担。对于应用型作业,提供理论与实践方法指导,并对学生作业进程给与适时反馈,必要时利用线上平台选取固定时间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完成作业。
依据ARCS 模型,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学习者是否在现实环境中运用新技能,学习过程中是否得到正向、强化反馈,是否取得积极的学习结果等。我们必须明确作业评价的本质在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信息,使学生明白在评价中反思怎样能做得更好[13]。因而为提升学生在作业学习中的满意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体现作业评价的差异性和关怀性,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
二是提供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自评与他评,在借鉴与运用中提高分析与反思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智能表现形式不一,教育工作者需尽可能依据学生个体差异,从而开发多元智能。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评价。依据ARCS 模型,能够提升学生作业满意度的评价具有三个特征:差异性、关怀性和及时性,从而实现作业评价的指导和反馈功能。差异性是指教师要依据学生个体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指出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适合最近发展区内的解题思路或指导,促使学生成长。关怀性主要以赏识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每次进步并积极肯定,但须注意到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避免矫枉过正。及时性是指对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进程与结果。利用三方面的评价,借助作业这一媒介,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对话与情感激励,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线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会依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好坏而采用等级评价(例如ABCD 或优良中差),但学生不能从反馈中获取为我所用的信息。我们必须明确等级评价并非简单的分数层级评价,而需提供评估标准,从而锻炼学生进行自评:依据标准学生不仅明晰自己处于哪一水平层级,还能反思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需要做出哪些努力向更高的层级发展。仍以上述初中数学作业为例,可以提供作业评估标准如表3 所示。学生对作业水平有着明确定位,参照优秀案例标准进行反思,并在反思中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作业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同伴互评,借鉴学习他人优良的作业习惯和思维方法,通过对照他人作业不足,依照自我实际,进行深度反思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自评与互评方式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在实操过程中学会如何对他人评价与进行正确自我评价,增强实际运用能力,进而提升自我满意度。
表3 二次函数y=ax2 图像和性质作业评价量表
作业减负不仅须外部政策的支持,更须树立“学习者中心”理念,使学生明确学有所用,促进深度学习,从内部做到真正的减负。依托ARCS 模型,以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为基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重点、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终点,在作业设计时必须明确作业目标与意义的价值导向,注重作业内容与生活、学习体验的关联,强化分层作业与学习支持,并重视作业评价与学习应用设计。在实践中,唯有作业设计质量与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联动提升,才能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从而凸显教育育人目的。
猜你喜欢双减作业评价“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年10期)2021-03-02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作业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年19期)2015-03-01我想要自由儿童故事画报(2013年3期)2013-06-24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俄罗斯问题研究(2012年1期)2012-03-25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