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红 张文文
(北方民族大学,宁夏 银川 750021)
在人类学领域,对于“洁净”“污秽”的研究肇始于英国人类家学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她在《洁净与危险》一书中通过比较污秽与洁净对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作用, 确定了分类系统和界限,认为污秽其实是社会分类的冗余物,是被社会秩序排除的东西,是被放错位置的物质。[1]由此, 垃圾的存在似乎是人类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结果,如果将垃圾摆在合适的位置,那么垃圾处置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生致力于保护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的约翰·斯坎伦(John Scanlan)曾言:“垃圾是我们创造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2]究竟何为垃圾? 学者们可谓见仁见智。
莎拉·摩尔(Sarah A.Moore)认为垃圾是商品、资源、治理对象,也是无序的、污秽的、充满危险的物质。[3]吉塔德·艾米丽(Guitard Emilie) 通过在非洲卡里奥地区的调查了解到,当地人认为垃圾就是身体排泄物、日常活动的残骸、废弃的人工制品等,是物质分解过程的结果。[4]在中国,《辞海》将“垃圾”解释为被倾弃污秽废物。[5]王欢等人通过对云南腻资村的个案考察,从民族学、人类学视角思考农村垃圾问题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垃圾视为日常生活中的“有用物”,在经过人的使用后转化成废弃物。[6]李金发则指出,彝族人观念中的“垃圾”不属于现代意义中的“垃圾”,而是被视为一种生产资料和财富。[7]
众所周知, 废弃的垃圾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地球的生态环境都有极大的影响。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战略部署,自此,关于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全民行动正式开启。
为解决环境问题,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8]2021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其目标要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升,有条件的村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源头减量”。[9]有鉴于此,本文将关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①实施生态搬迁前, 桑村村民如何巧妙地利用地方性知识处置在牧区时产生的垃圾;
搬迁后,多元行动主体如何利用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处置垃圾,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利用,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 这对民族地区其他地方如何科学、绿色地处置垃圾有一定借鉴意义。
国内外学界对垃圾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处置原则及措施等。有学者探讨了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诸如污染物渗入特定社区的含水层,进而径流渗入特定社区的土壤,垃圾焚烧不仅造成了空气质量问题, 还导致了全球变暖;
[10]有学者认为,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以及缺少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 造成了垃圾问题;
[11]有学者基于3R 原则认为,应按照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原则进行垃圾处理;
[12]有学者指出,在低收入国家,露天倾倒和露天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措施;
[13]有学者则借助生物技术(秃鹳、黑蝇)降解有机垃圾,实现资源循环;
[14]有学者提到,为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实行“户集、村收、乡镇运、县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方式;
[15]还有学者探究了一个村庄在不同时期垃圾处理的不同文化逻辑, 其中包含着不同的垃圾治理知识。[16]从已有研究来看,如何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处置垃圾的研究还需拓展。
桑村,位于甘南州夏河县城西南方向15 公里处,是桑科镇下辖的一个以工代赈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桑科镇政府所在地就位于桑村内。桑科镇总面积1280 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57.43 万亩,平均海拔3200 米, 全镇辖6 个行政村32 个村民小组,总计1723 户7880 人,其中藏族人口7736 人,占98.2%。2004年,村民开始从桑科草原各个牧区分批搬迁至桑村, 较近的村民是从安置点附近几公里的牧场搬过来的, 较远的村民是从距安置点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牧场上搬过来的。
截至2018年,桑村共搬迁644 户3433 人。[17]搬迁前,村民主要在桑科草原放牧,生活自给自足;
搬迁后,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旅游业、 养殖业和政府补贴,其中,每年政府会给村民补贴禁牧、休牧费用③,还会给建档立卡户提供公益性岗位,每年工资收入3000~6000 元。此外,有的村民则将草场整块出租,一年租金收入2000~2500 元。
2015年8月至2020年9月,笔者先后四次前往甘肃桑村进行田野调查和持续关注, 主要调查对象及区域是居住在桑科镇安置点的桑村村民及部分在桑科草原放牧的村民,文中凡未明确注明出处的材料,均来自上述田野调查。
藏文中“垃圾”,藏语音译为“给尼”,而桑村村民把“垃圾”叫作“切木系”(藏语音译),汉语意为“没人要”或“被丢弃之物”。当问村民“以前的生活中会有些什么垃圾”,大多数人回答是“没有什么垃圾”。当真是没有垃圾?还是不认为有些废弃物是垃圾? 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
对于没有放牧经历的人而言, 牛粪也许就是无用之物,是垃圾。但桑村村民却将晒干的牛粪作为燃料,生火做饭、取暖,把牛粪作为肥料培育土壤,其间还解决了因粪便堆积而引发的虫蝇问题。所以,对村民而言,牛粪是“黑色的黄金”,大有用处。在田野调查中发现,搬迁前村民的生活中确实存在垃圾, 但他们对垃圾的判断标准是这个物品是否还有可利用价值, 物品到实在无法使用的时候就会被丢弃,这时候被丢弃的物品就是垃圾。概观学界对垃圾的不同定义, 结合桑村村民对垃圾的理解,笔者倾向于以我国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公告》中对垃圾的定义为参照。因此,本文所指的垃圾主要是生活垃圾、树皮废渣、污泥、合成革及化纤废弃物、病死畜禽等养殖废弃物等。
当问到“搬迁前您认为的垃圾是些什么东西”,村民大多回答是“牛粪灰”,即牛粪燃烧剩下的灰烬。在调查期间,恰逢一位妇女在帐篷里铲牛粪灰,她这样说:没有用的东西,把它堆在那里就是垃圾。以前的垃圾主要是牛粪灰,农民的话可能会当成肥料,牧民则认为没有用处。
村民还认为尘土、草渣④、马粪、破损的藏袍和牛皮鞋、病死牲畜的尸体、已成泥泞的牛粪羊粪、零碎的牛羊皮是垃圾,这些东西都无法再次使用,只能埋进黑土⑤里或在牛粪灰上烧掉。由于受藏传佛教中“神山圣水”崇拜的影响,乱扔垃圾在神山、河流泉水处被视为禁忌, 这时刻约束着藏族信教群众的行为,以此保持“神山圣水”处的干净整洁。此外,它们还具有以下特点:无害化,是指村民丢弃的垃圾具有绿色环保且无污染的属性, 就如上文所说的牛粪;
分解快, 是指有些废弃物经过风力、雨水的侵蚀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会很快消失;
季节性,是指在特定时间(转场、搬家)或节庆日后,村民会比平时产出更多垃圾。
而藏族信教群众在仪式中常使用的风马、经幡、糌粑、青稞、哈达等物品,在使用后依旧被认为是圣物,而非垃圾。
在他们看来,这些物品是敬献给神灵的,当作垃圾就表示对神灵不敬。
据村民讲,棉布制作的经幡、纸张制作的风马, 经过风雨侵蚀和微生物分解会很快消失,煨桑仪式使用过的糌粑、青稞则会被草原上的动物吃掉。总之,这些物品亦不会对草原生态造成太大影响。
对于桑村村民来说, 垃圾处置方式源于地方性知识, 他们根据垃圾的属性和特点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垃圾,遵循着就地处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原则,实现垃圾的“零废弃”。
在访谈中获悉, 每个村民家里产生最多的垃圾便是尘土、草渣、牛粪灰,因为生活在草原上,村民的衣服鞋子难免会沾染尘屑碎渣。
为了保持帐篷内干净整洁, 男人们每逢重要节日都会擦拭佛堂里的物品, 而辛勤的藏族妇女每日都会用灌木条制作的扫把清扫帐篷, 这些灌木条取自桑科草原。
清扫出来的尘土和草渣则被堆在离帐篷不远的牛粪灰上,当处在风雨天气时,这些尘屑碎渣就会被风吹走或雨水冲刷掉,使帐篷周边焕然一新。而零碎的皮毛料在不能用于制作衣物或缝补帐篷时,村民就将其丢弃在牛粪灰上,等来年转场再到此地时也会消失不见。
村民还会将这些零碎的皮毛料塞在土拨鼠或鼠兔挖的洞里, 这样既可以堵住洞口,防止这些动物继续挖洞破坏土层,又可以在土壤里自行分解,一举两得。
牛粪、羊粪燃烧殆尽后产生的灰烬,除了被堆积在帐篷外,还大有用外。
每日清晨,藏族妇女在挤完牛奶后,她们会背上背篓、拿上钉耙到牛圈铲牛粪以晒制牛粪饼。这时,藏族妇女便将粪便灰烬和尘土草渣倾倒在牛粪上, 将其搅合在一起用来凝结牛粪, 防止粪液从背篓中渗出, 沾染在衣物上。在入户调查中,笔者无意间还发现了牛粪灰的其他用途。
35 岁的ZMCR 育有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宝宝,据她回忆说:以前家里没有条件用羊毛做尿布袋里的材料, 所以当时人们就把牛粪灰装在尿布袋里,婴儿尿湿后把湿的牛粪灰倒出来,之后装新的牛粪灰就可以再次使用了。天气炎热时,小孩身上最容易捂出痱子, 这时孩子的母亲就会把冬天收集起来的干牛粪碾磨成粉末状, 抹在小孩身上当作痱子粉,制作简单、使用方便。
因为高海拔和高寒气候, 生活在草原上的村民对衣物的要求便是既方便携带和穿脱, 又要保暖防寒,所以羊皮制作的藏袍便是优中之选。羊皮藏袍耐穿、保暖且厚实,但不能用水洗涤。
完好保存和精心养护的藏袍可以穿上十多年, 若藏袍有些破损,妇女便会拿去缝补,之后继续穿戴,若破损严重, 聪明节俭的藏族妇女会有多种再次利用的方式。
比如,藏族人家一般会有几个小孩,小孩长大后闲置的藏袍便会留给下一个小孩穿;
有的旧藏袍被用作床垫,用于防潮和保暖;
有的会被裁剪用于缝补其他藏袍;
有的可以在冬天用来包裹牛、 羊犊子以及年老病衰的牛羊, 以防它们被冻死;
还有的则被挂在牛羊圈里的木架上,当作“假人”吓唬野生动物,防止其咬伤牛羊。
等这些破旧的藏袍再次被淘汰时,定是损耗得十分严重,牧民怕牲畜会误食衣物导致死亡, 所以会选择将其烧掉。
因而,不在草场乱扔垃圾是村民公认的准则。如今村民在牧场看见垃圾依旧会主动拾捡, 不然牲畜会误食衣物导致死亡,造成村民的财产损失。
生活在桑科草原的村民拥有独具地域特色的高原美食,他们常食用糌粑、酥油茶、牛羊肉、粉条、饼子等食品。
由于男人们白天在草场放牧,所以会带上干粮果腹, 而藏族妇女们会在晚上准备丰盛的美食全家一起享用。搬迁前,村民生活条件艰苦,获得的食物都是相当珍贵的。
每当做饭时,藏族妇女们只会准备适量的饭菜, 一般不会有食物浪费的现象,即便有剩下的饭菜,也是留着下一顿吃。
假若饭菜馊了,实在不能吃了,也会喂给看家的藏獒,因此,基本上没有厨余垃圾。
74 岁的藏族妇女MJT 这样说:
以前粮食是很稀有的,主要吃的是糌粑、奶渣和酥油。
今天留下的饭就明天还吃,后天还吃,那时候就没有太多的吃的。
埃文思·普里查德(E.E.Evans-Prichard)称努尔人为“牛背上的寄生者”,结合桑村村民的游牧生活,在某种程度上亦可称村民为“牦牛背上的寄生者”。
牦牛、 藏羊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所需的乳、肉、皮、毛的等生活资料,其中,牦牛还可作为骑乘和驮运的运输工具, 但这些牲畜会因为多种意外情况死于非命。一些冻死或老死的牲畜,村民会把皮毛剥下来,拿去卖掉或用来制做帐篷、藏袍、垫子, 留下的肉就存储起来供日后食用。
病死的牲畜,由于不知病因,村民会把这些病死的牲畜尸体埋在远离山泉与河流且没有长草的地方, 或是拖到山上留给狼、秃鹫等食用,因为这些野生动物在冬天能获取的食物很少,这也是村民在积善行德,而吃肉剩下的牛骨则会被商贩回收, 因为牦牛骨头可作为珍贵的药材,还可制作手工艺品,搬迁前商贩去牧场收的牛骨头价格是五分钱一斤, 现在的价格一两毛钱一斤。无论是村民食用的牛羊肉、野生动物啃食的牛羊尸体, 还是被埋在草地里进行微生物分解的牲畜尸体,都能被处理掉,不会对草场生态造成负担。
每户藏族人家不仅拥有精美华丽的金银饰品,还有生产生活必备的牧具、餐具、灶具等有色金属制品。
以金、银为材料的装饰物,既是藏族家庭展示财富的象征,也具有不易腐蚀的特性,保存时间长;
以铜、铁、铝为材料的生活用具,其质地坚硬、价格便宜,能长时间使用,但易生锈。
村民DB家里就有一个用了50 多年的铜水壶,现在都还在牧场用着。
损坏的铜铝制品, 比如锅碗瓢盆等用具,村民会找专人修补或重铸,还可以将其挂在网围栏上作为警报器, 一旦铜铝制品叮当作响,村民便知道有异常状况, 以此作为预警信号,而闲置的废铁制品也可找铁匠重新打造,实现废铁再利用。
此外, 桑村村民生活中还有破损的黑帐篷以及建筑材料、玻璃塑料、人类排泄物等废弃物。
搭建帐篷时剩下的木材都会留到下一次使用, 或是搭建工具房或看家犬的小木屋;
破损且不能再居住的黑帐篷可用来盖在牛粪堆和摩托车等不能沾水的物品上,还可为牲畜遮挡风雨。
搬迁前,村民的生活中也使用过塑料制品和玻璃瓶, 因怕塑料袋、 尼龙绳被牛羊误食, 所以村民都收集起来烧了,而玻璃瓶、饮料瓶还可用于装水、插花、装调料等,变废为宝;
关于人类排泄物,以前村民是没有厕所这个概念的,想解手时就找一个离帐篷、山泉远一点的地方解决, 所以这也不会对村民生活和草场植被有什么影响。
总体来看, 搬迁前村民的垃圾处置受以下因素影响。
其一,藏传佛教中的生态文化发挥作用。藏传佛教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神山圣水”崇拜,其衍生的禁忌则时刻约束着藏族信教群众的行为,而“神山圣水”又作为生态符号,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例如,用石堆、树枝、羽箭、经幡筑起的插箭台叫作“拉则”(藏语音译, 汉语意为山顶神宫),是信教群众祭祀“山神”的地方,而高原上的河湖和山泉处常被信教群众认为是“龙神” 的居所,所以在神山圣水处禁止乱扔垃圾、砍伐树木、倾倒荤腥的肉类、 滴血液以及伤害动植物等。
其二,村民对“洁净”和“污秽”的不断认知。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信教群众将寺庙、佛堂、煨桑台、火炉都视为神灵的领域,是神圣洁净、不能沾染污秽的,所以他们很忌讳把荤腥的东西、头发、扫把、梳子、脏裤子、鞋子等不干净之物带进佛堂。
其三,社会舆论引导村民保持清洁。
桑村妇女格外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尤其希望自己在他人眼里是能干、勤劳的形象,评判标准主要看妇女所做家务和牧场劳作。据桑村一位50 岁的妇女讲,以前转场的时候女人们会把住的地方收拾干净,别人看见了就会说这家的女主人很勤劳、很爱干净。
如果没有打扫干净的话,别人就会说闲话,说这家女人是个很懒惰的人。
其四,保护人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牲畜很容易误食丢弃在草场的垃圾,造成牲畜死亡。
有的垃圾长年累月堆积在一起,会影响牧场植被生长。
还有的垃圾被滞留在河流和山泉处,使饮水质量出现问题,所以村民在草原上会格外注意被遗留的垃圾,一旦看见就会捡起来。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不断渗入,移民搬迁后,桑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生计方式及生态观念正发生着变迁和调适。近年来,村民生活中开始出现不同类型的垃圾, 因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处置方式,导致村子周边出现大量垃圾。
如今,依靠传统的地方性知识已经无法解决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因此,借助现代科学知识,村民、村委、县政府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处置这些新型垃圾的行动中。
1.垃圾种类的增多
拉杰和墨菲的《垃圾之歌》一书提出的“要了解垃圾,你必须碰它、摸它、闻它,并将它分类”。有鉴于此,2020年8月下田野时, 笔者之一就曾购买了捡垃圾的工具, 调查期间, 每天在桑村的巷道、草地、公共场所拾捡垃圾,实时了解村民所丢弃垃圾的类型,搞清楚垃圾被乱扔的原因,以下摘录自笔者的一段田野日记:今天是个阴天,收拾好东西继续捡垃圾“事业”。
一出门就看见和我一样装备的藏族阿姐也在捡垃圾, 一问才知道是镇政府所派捡垃圾的人。
今天捡的垃圾,有零食袋、冰淇淋袋、烂水果、纸巾、饮料瓶、婴儿纸尿裤、塑料顶棚的废料、铁皮,等等。
(2020年8月4日,雨)
从田野日记可以看出, 村民的生活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无法利用地方性知识处置的垃圾, 如塑料袋、饮料瓶、玻璃制品、纸质品、建材废料等。
因为消费观念和使用习惯的改变, 搬迁前村民不认为是垃圾的物品现在却成了垃圾。
51 岁的ZGJ 这样说:就现在那些不再穿的衣服就是垃圾,还有那些瓜果蔬菜的皮、叶子都是垃圾,现在就是说对自己没有用处的都是垃圾, 不管它是坏了的还是没坏的东西。
桑村还有一个特别的垃圾来源, 即是游客带来的垃圾。
因为桑科草原是甘南地区有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到桑科观赏美景,由于有的游客没有环保意识, 没有遵循LNT(无痕山野)法则⑥,再加上当地人监管不严,游客就把垃圾扔在草原上,比如一些水果皮、瓜子、饮料瓶、零食袋等。此外,还有一些含有化学物质的垃圾因村民不知其危害性, 被随意丢弃在草地和河流处,例如,废弃的锂电池、带有残留农药的玻璃瓶等都对草原土壤、河流水质有很大危害。
搬迁后,在桑村村民看来,不管物品是完好还是损坏的,只要是使用过、过时、毫无用处的物品,则都属于垃圾,哪怕是闲置物品。他们现在认为的垃圾主要有:(1)塑料袋、零食袋、饮料瓶等塑料制品;
(2)调料瓶、啤酒瓶、玻璃渣、窗户玻璃等玻璃制品;
(3)废弃的金属边角料、木屑、砖石等建筑垃圾;
(4)纸箱、使用过的卫生纸、卫生巾、尿不湿等纸质垃圾;
(5)剩菜剩饭、坏掉的瓜果蔬菜等厨余垃圾。此外,还有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损坏的家具电器和摩托车、破旧的衣物及废弃的电池,等等。上述有的垃圾,村民依旧运用地方性知识来处置,因为处置垃圾的过程简单方便, 但绝大多数垃圾相比于搬迁前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性大、不易降解等特点,只能借助政府的垃圾治理机制以及现代科技才能得到及时解决。
2.便民的垃圾循收
在访谈中获悉, 搬迁后有一段时间桑村随处可见垃圾,一到夏天垃圾堆散发的气味恶臭难忍,虫蝇肆虐,给村民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大影响。据村民讲, 当时由于没有完善的环境卫生治理机制和配套的基础设施, 村民每日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再加上大量现代性商品进入村民的生活中, 这些物品在使用之后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桑村垃圾的数量不断增加, 同时垃圾也被村民随意堆放在桑村周边各处。直到2015年,甘南州牵头实施“全域无垃圾旅游示范区”项目,对各个村庄的环境卫生都很重视,每个村庄附近的垃圾堆、垃圾场都被组织填埋,政府还向各个村庄投放大型垃圾车,村民每天可定时定点倾倒垃圾。
在前往牧区的公路上也安置了很多垃圾箱,这是为居住在冬季、夏季牧场的村民设置的。桑村装有喇叭的垃圾车有两辆,一辆车可容纳4-6 吨垃圾。
每天早上7:00,垃圾车就开始在村里的各个小路上游走播放, 每隔两三天才会在同一条路上收垃圾。
喇叭里放着音乐和藏汉双语的宣传语, 播放有这样几句话:“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请不要乱倒垃圾”,“美丽夏河是我家,保护环境靠大家”,“垃圾循收,保护环境,举手之劳,看护环保”,这既提醒村民及时扔垃圾,又在宣传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的知识。
每天早上,一听到垃圾车的喇叭响起,桑村村民便将装有垃圾的编织袋或垃圾桶放在门口或路口,等待垃圾车的到来。而垃圾车缓慢地行驶在乡道上,挨家挨户地收走村民积攒几天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包括牛粪灰、瓜果蔬菜皮、塑料袋、饮料瓶等。村民在倒垃圾的时候,环卫工还会提醒村民不同类型的垃圾是如何处理的,比如塑料、纸壳等易燃品不能用火烧掉;
玻璃碎渣要用袋子装好,以防环卫工收捡垃圾时受伤;
厕所里的粪便要掺着牛粪灰装在塑料袋里倒进垃圾车等。据WDC回忆说,开垃圾车的环卫工就曾经给她说过,带有火焰的垃圾就不能扔进垃圾车。
由于垃圾车无所不收、无时不收,村里的环境卫生日益干净整洁,使得村民也逐渐养成了不乱扔垃圾、 定时倾倒垃圾的习惯。
3.废弃物的回收
村民生活中废弃物的处理, 还有一个重要解决途径就是回收。每逢藏族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村民都会购买大量饮料、啤酒一同庆贺,等宴会结束后藏族妇女都会把纸箱、易拉罐、塑料瓶、玻璃瓶收集起来,等商贩上门回收。
还有一些旧家电、旧摩托、闲置的钢铁铝铜等金属制品,为了不占用空间也会被回收。这些物品在村民看来不是垃圾,是作为可回收物品, 不仅在买卖之后增加妇女的零花钱, 还可以将房屋收拾得干净整洁。
调查期间, 每隔几天就会看见骑着电动三轮车的人来村子里收废品, 还有人摆摊在乡道上专门回收毛皮和牛骨头。
此外,村干部、学生、宗教人士等群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起着带头模范作用。
村干部和学生在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时,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自觉参与保护桑科草原和大夏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每年7月,桑村都会举办“保护母亲河”活动, 第一天是桑村全体党员和村委干部沿着大夏河边拾捡垃圾, 第二天则是桑村村民自觉跟随村干部一同在桑村周边的马路上、 草场上以及大夏河边拾捡垃圾。
21 岁的ZM,在她上高中的时候就曾多次参与学校组织的捡垃圾活动,她回忆说,每月一到放假, 桑村里上学的各年级学生会在老师的组织下沿着大夏河岸拾捡垃圾, 这类志愿者活动既培育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又带领着村民的孩子保护自己生活的家园。活佛和阿克(藏语音译,汉语意为僧人)等宗教人士会在讲经授法时特别提到要保护家园、不能破坏草原环境等事项。阿克们在“香浪节”休憩娱乐时,会亲自带领附近村子的信众去草原上捡垃圾。
近几年, 夏河县政府牵头带领各乡镇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综合治理。桑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民谋新福祉”为主题,开展了“垃圾革命”行动方案,不仅执行“光伏扶贫”计划,设置公益性岗位, 选拔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参与到生态扶贫项目中, 还制定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日常行为,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度。
1.公益性岗位
光伏发电扶贫项目是夏河县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造福贫困群众的一项民生工程, 将夏河县光伏发电厂部分收益用于设置公益性岗位,包括灾情汇报及气象预报员、保洁员、乡村公共设施管护员、交通协管员,吸纳建档立卡户和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就业,增加其收入。
关于聘用保洁员,也是经过了严格的选用和审查。
政府首先公示光伏扶贫项目的政府文件,将名额分配到各个乡镇,再由各个村委会工作人员进村入户, 广泛宣传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性质, 并且进行摸底调查之后由贫困户申请,经过评选和审核,公示后就可以安排保洁员在各自乡镇工作。其中,桑村保洁员的职责就是维持桑科镇旧街道、定居点、各路道周边的环境卫生。
每天早上7:00,清洁小组成员就在镇政府门口集合,小组长在这里安排今日任务和清扫范围,小组长是由镇政府任命的, 通常是村子中比较有威信且有文化的男性担任。
听完小组长安排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男人们骑上摩托车奔赴要清扫的区域, 女人们则带上垃圾钳和塑料编织袋边走边捡垃圾。两支清洁小组一周轮流值班,一个小队有20~30 人,小组长监督成员工作,并且巡视当天清扫的范围, 还要拍照向镇政府负责人汇报当天的工作, 如果有偷懒或者没来上班的情况, 会罚款50~100 元, 对情况严重者还会取消其公益性岗位。
有的村民一周工作5 天, 每人每月补贴500元,一年的工资是6000 元;
有的村民每周只工作一天,一年工资3000 元。
村民工作时间充裕还有一定的收入,所以大家都很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
清洁小组通过微信群、 电话等手段通知消息和监督工作。60 岁的ML 就是清洁小组负责人,他们有一个微信工作群,微信群名是用藏文标注,汉语意为“清洁组”。
群消息的主要内容大致就是当天村民在草原和路上捡垃圾的照片和小视频,没捡干净的地方, 小组长在群里发语音和分享所拍照片以提醒成员, 他们还把今天巡视的照片发给镇政府负责人,表示今日工作已合格完成。因为清洁小组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不会输入藏文,只会说藏语, 微信群的语音功能和拍照功能恰好方便地解决交流和沟通的问题。
2.垃圾“革命”
对草原生态环境和居民卫生环境的保护,还需有相应的村规民约、 相关的行动方案来规范村民的行为。村规民约,即村民共同制定的守则或公约,是全体村民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并结合本村实际就本村的一些重大问题或某一问题,提出、制定的一些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村民曾回忆说,很久以前的桑科七大部落⑦就曾明文规定, 不能在神山圣水之处乱扔垃圾,不能把血液滴在河流和山泉处,还会组织部落成员在相关仪式或法会结束后清理现场垃圾。
但搬迁后, 过去部落流传的规定逐渐失效且影响力甚微,桑科镇各行政村则制定了村规民约,其中就有整治垃圾的条款。《地仓行政村2019年度村规民约模板》即为其一,现摘抄相关规定如下:
第三条:
自觉遵守镇政府制定的农牧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相关要求,并提倡宣传。
第四条:自觉参加每周三环境卫生日,清扫房屋周边,搞好室内清洁卫生,户外整洁。
除了公布的村规民约, 桑科镇政府还推行了“垃圾革命”行动方案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其中,部分方案内容这样写道: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机制,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不断提高农牧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
完善村规民约,提高群众对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度,充分发挥生态护林员、草管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与牧户签订房前屋后环境卫生“五包”责任书,推行垃圾日清日运。
村委干部还会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和解读,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村民解释相关生态政策规定的内容和含义。
每当村委会进行开展卫生检查工作时,如果发现有村民乱扔、随意堆积垃圾的现象就会罚款,一次罚款50~100 元。
自2015年开始,甘南州全力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干净、整洁、优美、文明、宜居的人居环境, 各县各乡镇都启动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具体的行动有:组织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宗教人士、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力量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干部带头下乡、下村、下河道、下草原清理垃圾;
各乡镇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分片包干机制、目标管理机制、考核奖惩机制、房前屋后和沿街商铺“门前三包”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办法,做到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村落、进家庭;
建立了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整治考评制度,周周考评,天天巡查,哪里有问题,当天就通知到相关负责人及时整改,特别是夏河县政府每月都要公布“五无甘南”全域无垃圾专项督查红黑榜⑨,实时通报乡镇、社区、街道出现的垃圾问题;
为消除塑料购物袋对草原环境的污染,工商部门承担“禁塑”任务,在全州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此外,据夏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计, 夏河县生活垃圾日产量约为65 吨, 为实现垃圾的无害化综合处理,政府修建了垃圾填埋厂、热气化垃圾处理厂,科学有效地利用和处置各类垃圾。
夏河县政府还将生态环保理念纳入全县干部在线学习教育内容,编写并发行面向农牧民的《夏河县农牧村法律法规及科学知识实用手册》,该手册将“村规民约”“治安公约”“环境卫生条例”等法规和“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置”等科普知识用藏汉双语简单易懂地进行讲解。
夏河县宣传部门还开通“印象拉卜楞”“夏河关注”“夏河青年”等微信公众号,推送生态环保系列文章和视频,提高夏河人民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经过五年时间的综合治理,夏河县举全县之力为创建“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做出了巨大努力,实现了“视线之内看不到垃圾,甘南之外留得住赞誉”的预期目标,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到夏河旅游。
搬迁前后,桑村村民对垃圾的定义、分类以及垃圾处置方式受地方性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影响,时刻遵循着物尽其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就地处理的原则。
究竟何为垃圾?
搬迁前, 村民认为再无利用价值的物品才算垃圾,并且具有无害化、分解快、季节性等特点。地方性知识的运用不仅塑造了村民的生态意识,也衍生出相应的生态行为,才得以实现垃圾的“零废弃”。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就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垃圾进行绿色、环保、无污染地处理,被丢弃的垃圾基本上没有对草原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极大推动了人与草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搬迁后,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现代科技的渗入, 村民对垃圾有了新的认识, 在他们看来,无论好坏与否、有用与否,只要被丢弃的物品都属于垃圾,这些垃圾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性大、不易降解等特点。
搬迁前村民普遍运用的地方性知识已无法处置搬迁后产生的垃圾, 这导致大量无法降解的垃圾给桑村周边的草原生态带来不可逆的后果。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永续发展的绿色家园,甘南州于2015年启动了“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工程,结合政府的主导性、村委会的组织性和村民的自觉性,三个行动主体协同治理垃圾问题。
以村民为垃圾处置的主体, 受个人卫生观念、 村规民约等因素的影响,村民实时了解生态保护政策,知晓垃圾分类和回收知识, 并积极主动参与到捡垃圾的志愿活动中。
其中,虽然有些地方性知识影响式微,但另有一些仍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 在对垃圾的处置中正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
以村委会为垃圾处置的主体,村委会实施“垃圾革命”行动方案,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综合治理,填埋垃圾坑、投放垃圾车、设置公益性岗位、开展公益性活动、宣讲生态文明政策等, 极大提高了村民对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度。以政府为垃圾处置主体,夏河县将生态扶贫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不仅制定了生态保护政策和环境监督机制,实行“村收—镇运—县处理”垃圾处置模式,提升了从源头减量垃圾到全民整治垃圾的水平,并且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快手短视频等平台实时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事迹。
从搬迁前后垃圾处置的模式可以看出, 垃圾处置的意识、 方法和行动主体都发生了变化。
其一,不断深化生态文明理念。尽管藏族民众的生态智慧在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实践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桑村村民也正逐步接受生态文明建设中“绿水青山”理念,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其二,不断提升垃圾治理水平。从“零废弃”垃圾到全域无垃圾,不仅合理采用地方性知识,更是结合科学知识和政策法规,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因地制宜,探索就地就近就农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路径, 全面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
其三,不断扩充垃圾治理主体。
处置垃圾的行动主体实现了多元共治,村民、村委会、政府共同构建生态共治共享新格局。整体观之,甘南州桑村村民垃圾处置实践对生态移民村落社区建设及其周边环境保护有重要启示。
如今, 客观认识到垃圾具有污染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双重属性, 才能有效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科学处置。而桑村村民的垃圾处置模式,不仅需要继续发挥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 反思地方性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还需要呈现多元行动主体的环境话语和实践逻辑, 探寻合作新路径, 更加绿色环保地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处置垃圾,有效推进环境保护从自发走向自觉。总之,全社会在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同时,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
注释:
①为行文方便,甘南藏族自治州,下文简称甘南州。
出于人类学、民族学田野调查伦理要求,本文桑村为化名。
②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
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
③根据《甘肃省草原禁牧办法》,禁牧每亩补贴21.67 元。
④据村民解释,草渣就是被衣物、鞋子携带进帐篷的含草的杂质,被清扫出来之后就成了草渣。
⑤黑土滩是高原高寒草甸独有的生态恶化现象,其形成过程是,原生植被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毒杂草群落,草场逐渐形成黑褐色秃斑状裸露土地。
⑥LNT 法则,全称Leave No Trace,中文译为“无痕山野”,是目前国际环境教育最具代表性的课程之一,通过七个原则来实现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冲击, 旨在提醒人们在自然中活动时,关注并身体力行地保护和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七个原则分别为:(1)事前充分的计划和准备;
(2)在可耐受地面上行走和露营;
(3)妥善处理垃圾;
(4)保持自然风貌;
(5)注意野外用火;
(6)尊重野生动植物;
(7)考虑其他户外活动者。
⑦桑科七大部落由阴面五部和阳面两部组成。
阴面五部为噶尔果、多玛、岗岔、擦尔察、日芒。阳面两部为德哇、赛赤两香火。另外,两香火部中有一个称华瑞哇的部落。
亦称“阳面香火三部”。
⑧垃圾革命:据夏河县桑科镇人民政府文件解释,垃圾革命即是集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行动。
⑨“五无甘南”创建行动方案,是甘南藏族自治州一项保护环境的政策方案,具体是指全域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
猜你喜欢牛粪垃圾村民石牛粪金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丢失的牛粪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垃圾去哪了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2期)2021-09-05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屎壳郎大战牛粪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野保糗事之捡牛粪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19年6期)2019-10-10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倒垃圾小太阳画报(2018年10期)2018-05-14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