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利
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丁学利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基础教育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1)
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有效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整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教学内容、体现教学活动教育性的重要渠道,提升教师自身思政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重要载体。高职数学教师可通过筑牢课堂教学思政育人主渠道,建立“课、团、赛”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职业素养、爱国情怀、哲学认知、应用能力、团队协作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建构起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大课程”体系。
课程思政;
“课、团、赛”融合;
高职数学
高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近年来,课程思政的实施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些学者对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建议[1-5],但对高职数学全方位育人研究较少。为此,本文从“课、团、赛”融合的角度出发,对课程思政融入当前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模式加以探索,以期为高职院校公共课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所谓“课、团、赛”融合是指将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融为一体,共同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从“课、团、赛”三个维度对高职数学的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
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是落实立德树人。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立德”和“树人”放在首位。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从三个方面助力立德树人的实现。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融入立德树人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精神等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以鲜活的实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二是开展社团活动,构建立德树人平台。利用数学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立德树人主题活动,如以讲座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为立德树人的落实开辟新的途径。三是通过学科竞赛活动,促进立德树人内容“入脑入心”。如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实践应用,磨砺学生的意志,淬炼学生的品质,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尊、自信、平和、理性的健康心态。因此,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能够丰富立德树人的形式,也能够拓宽立德树人的途径。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的整体建设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使各学科、各种教学资源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建立一个立体化、整体协同、全方位的育人教学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职院校开设的每门课程、开发的每个教学资源都是高职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分别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等方面构建一个动态的思政育人体系,不仅能够发挥高职数学课程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的特殊作用,而且也是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整体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一般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较为单调,即使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仅限于课堂教学内容部分,很难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分别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融入大量的思政元素,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使高职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高职数学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宽思政育人渠道,提高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在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统—中让思政育人更有活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人生态度等都会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本研究提出的高职数学“课、团、赛”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数学教师要从三个维度进行思政育人。一是教师深挖和总结高职数学课程中的思政素材,找准思政结合点,不断增强育人效果;
二是教师挖掘社团活动中的思政素材,引领学生思想,与第一课堂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三是教师根据竞赛内容挖掘思政素材,寻找与竞赛相关的思政契合点,这也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思政育人的平台。因此,可以说,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数学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思政水平和育人能力的重要载体。
高职数学教师可通过筑牢“课堂教学”思政育人主渠道,建立“课、团、赛”融合的教学模式,从职业素养、爱国情怀、哲学认知、应用能力、团队协作和科学精神等方面建构起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大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之盐充分融入高职数学“大课程”之汤,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促进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与改革。
在思政育人各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环节,是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因此,高职数学课堂教学融入思政元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顶层设计,契合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目标与知识目标相结合,深入挖掘高职数学蕴含的思政元素,修订课程标准。其次将数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结合,设计出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思政问题,润物无声地实现价值引领。
二是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进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开展对分课堂或翻转课堂,提出具有思政元素的启发性或开放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交流互动,完成对思政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线上,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如学习通、职教云、云班课等平台)或借助数学公众号、QQ群等拓宽思政育人渠道。每次课前、课中和课后,及时推送一些与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思政育人素材,如数学家的故事、微积分的解题技巧、数学文化、数学思想等,将高职数学的知识与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开展社团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思政育人的有益补充。高职院校与数学相关的社团主要有数学建模社团、趣味数学社团等,这些社团同第一课堂一道,共同构筑课上与课后、显性与隐性相融合的思政育人体系,是对学生思政育人的新尝试。
一是对社团活动进行顶层设计,融入思政育人目标。社团活动的开展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等同向同行,要与高职数学的立德树人目标保持一致。社团活动要体现趣味性和思想性,在趣味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活动内容的积极健康和思想性。同时要突出社团活动的独特性,发挥其隐性育人功能。
二是深挖社团活动的思政素材。以社会热点、时事以及科学前沿问题等作为切入点,如抗疫知识、数学文化、数学家故事、中国航天等,深挖社团活动思政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团队协作和职业素养等。然后借助信息技术,如开设数学社团微信公众号,社团活动小程序或利用微信群等,将思政育人素材及时推送,加大网络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属于A类赛事,是高职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最为喜爱的竞赛项目之一。该竞赛不仅涉及到高等数学知识、编程知识和写作技巧,还涉及到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前沿知识,这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很好的思政素材。因此在高职数学教学中,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融合思政元素,能够为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注入新的动力。
学科竞赛有着独特的思政育人优势。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深入挖掘竞赛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可成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弥补课堂教学思政育人的不足,不断增强教师自身的思政育人水平。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和培训过程中,将实际问题与专业结合,能够加深对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专业的认识,同时在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沟通协调、应用能力、团队合作、创新实践、科学精神、前沿探索等方面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
“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政素材和元素。如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公式、定理、性质和概念等;
数学社团活动中的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数学建模知识讲座、科技抗疫知识讲座、数学文化知识讲座等;
数学建模竞赛试题中出现的社会热点和科研前沿问题等。“课、团、赛”融合过程中,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根据实践经验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建立一个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政育人。
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要将各种资源、平台进行科学整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课程思政向更深层次发展。基于“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正是在这一理念下提出并进行实施的,其从“课、团、赛”三个维度建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团、赛”融合的高职数学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使学生对哲学认知、科学精神和应用能力的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入。学生在“课、团、赛”融合的体验中学习,能够加深对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深入挖掘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的各种教学资源,构建“课、团、赛”融合的思政育人模式,把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为有效推进高职数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今后,笔者将在课程思政融入的多元化以及课程思政的体验式学习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1]姚秀凤.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10):115-118.
[2]张红锋,朱彩兰,赵洁.高等数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4): 65-68.
[3]黄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基因植入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61-62.
[4]朱志鑫,陶文辉,刘静霖,等.高职数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82-84,118.
[5]郑希锋.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93):207-208.
G642
A
1672-4437(2022)04-0054-03
2022-07-05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重点项目(2020jyxm1440);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O7)。
丁学利(1982―),男,安徽蒙城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数学教育、数学建模。
猜你喜欢数学课程立德竞赛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中等数学(2022年3期)2022-06-05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2年4期)2022-05-16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1年22期)2021-04-25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1年12期)2021-03-2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12期)2018-01-03我看竞赛作文通讯·高中版(2017年11期)2017-12-20创新思维竞赛(3)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3期)2017-07-08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7年4期)2017-05-29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