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郝水枝

(安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本科阶段一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双重色彩。“纲要”课的设置不是传授学习者已经学习过的历史内容,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一代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今天的中国,更要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安徽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摇篮圣地之一,具有厚实的红色文化资源,探讨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纲要”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极其重要。

安徽文化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庐州文化等诸多特色文化构成。在这些特色文化中,红色文化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由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历史名人、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留下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料、产生的各种红色精神等构成,其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如革命人物、史料、革命根据地遗址等。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有效运用到“纲要”课教学中有其内在的必要性。

(一)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纲要”课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方式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针对高等学校有关工作明确指出,应当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制。“三全育人”机制的形成对提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指明了方向。应用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 “三全育人”机制的重要方式。

在“纲要”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安徽红色文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全员育人工作不应局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更要凝聚各方育人力量,学校其他机构、家庭、社会等也应该在育人工作中担负起应有的责任[1-2]。全程育人即是要贯穿育人的整个过程,是大学生从迈入校园到走向社会的各个阶段,甚至是其整个人生的全过程。在“纲要”课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领悟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中坚定人生信仰,教师应打破时代、地域限制,根据学生的不同境遇、不同阶段的特点,针对性地挖掘安徽红色文化育人资源,更好地实现“纲要”课的育人价值。全方位育人,是指在“纲要”课教学中,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讲授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贯穿于课堂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要让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文化,走进学生现实生活中。

(二)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纲要”课实现“三个贴近”的重要举措

自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重视“三个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三个贴近”之一的贴近群众变为贴近学生。作为本科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纲要”课更要做到“三个贴近”,充分融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这一学科教学落实 “三个贴近”的主要举措之一。

贴近生活主要是指“纲要”课教学中,要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衔接,坚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注重学生思想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性化。在“纲要”课中,不仅学习安徽的红色文化资源,更重要的是用优秀的红色文化知识更好地指导生活和学习。贴近实际即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坚持尊重史实,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贴近学生即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利用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的各个阶段中,把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他们个性,采取各种教学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让他们在求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3]。

(三)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是让“纲要”课鲜活起来的重要载体

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提供了相应的教学案例,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得理论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从整个安徽来看,红色文化资源随处可见。如安庆市陈独秀墓园、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大别山烈士陵园等均是红色教学载体。红色人物是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红色人物辈出,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激励着每一代中华儿女。有北伐英烈曹渊,心系天下、血染党旗的二陈兄弟,碧血丹心的王步文,倾家抗日的张春燕,还有英勇战斗、抗敌自卫的新四军十八连的战士们等等。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还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期间保存下来的党纪政策、文献资料、影视作品等,如1941年通过的 《安徽俗语报》《瑶岗1949》《大事》《第一书记》等一系列的“皖版”作品。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的红色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是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灵魂支柱,如淮海、小岗、王家坝等以地址命名的精神,还有陈独秀、沈浩等以人物命名的精神。安徽红色文化为“纲要”课程教学提供了“活”的动力,是激励当代大学生奋勇前进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同志2016年在安徽省六安金寨期间曾强调:“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4]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是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为指引的,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科学培育学习者的三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纲要”课中贯穿安徽红色事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安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征程的历程中,红色事件贯穿于我们党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纲要”课教师要善于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符合教学内容的安徽红色事件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从普遍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中培养各种学习能力,加深对我们党领导中国取得各项成就的具体认识,激发大学生对安徽红色情感的共鸣和认同,同时,也使“纲要”课教学更加贴近现实。

1.在中国共产党内容中融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纲要”第四章第二部分作为教学重点,在讲解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抛出相关问题:在安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有哪些,他们做了哪些努力,安徽最早的党组织在哪,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进行小结。教师在讲解分析的时候将之贯穿其中。如:安徽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比较早的区域之一,出生在安庆的党的创始人陈独秀,一开始就在安庆本地和安徽芜湖着手传播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青年学生和创办刊物。在众多刊物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白话书信》,内容风格比较大众化,易于被接受。

2.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内容中融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纲要”第五章中的多数知识点都可以用安徽红色事件去贯穿。在第一节中,在回答大革命战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领导人民继续革命,教师要讲清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梳理出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艰辛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教师让学生搜集有关安徽武装起义的资料,并就感兴趣的起义进行交流,从中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战争是必要和正义的。通过对安徽的“四九起义”“立夏节起义”“六霍起义”等代表性的起义的引入,让学生在了解安徽红色事件的基础上理解教学目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安徽人民前仆后继的奋斗精神。通过这些安徽红色事件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红军的那种坚定的革命信仰、那股永不放弃的顽强毅力。在这个过程中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今天我们的幸福都是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3.在中国抗日战争内容中融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

在讲解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将新四军在安徽发生的重要事件贯穿进去。安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新四军自诞生起就和安徽人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其中淮南津浦路西的三角斗争的红色事件充分反映出新四军为了加强抗日斗争,独立自主地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1939年夏,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定远、凤阳、滁县三县成立了联防司令部和三县抗日民主政权,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在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安徽淮南津浦路西也在党领导下积极加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二)“纲要”课中引入安徽红色人物

“纲要”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要求通过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教材中以及一系列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红色人物数不胜数,既有许许多多的红色名人,如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军事家许继慎、抗日名将戴安澜等;
也有默默奉献、少有人知的红色人物,如倪南山、凌荷花、李小甲、汪旭升、韩锦候、周兆璜、金阶、余化民、林维先、余大化、程千里、金步蟾等,他们都在安徽从事过相关的革命活动并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还有一批批国家重要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在新中国成立后,也都先后到安徽调查和指导相应工作。将安徽红色人物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能够让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通过红色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体会红色人物的伟大精神品质。

在建党初期,薛卓汉作为安徽早期革命运动的领导者,组织了安徽第一个工人组织“芜湖劳工会”,红军长征时期,任红一军政治部副主任,在粉碎敌人对苏区根据地的第一、二次“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31年,薛卓汉因张国焘施加无缘无故的罪名而遇难。在讲述抗日游击战的时候,引入智勇双全的游击队长——安徽潜山籍的华品三,他于1944年参加新四军,组建游击队。华品三扫除了迫害新四军游击队家属和进步群众的像储绍煌一样的国民党恶霸,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年仅31岁时牺牲于庐江县金牛街的一次残酷战斗中。在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中引入安徽无为的红色人物马毛姐,她也是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的获得者。时年14岁的马毛姐参加了“渡江突击队”,在手臂中弹的情况下不畏枪林弹雨六次横渡长江护送三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此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安徽籍“马毛姐”和战士们一样英勇无畏。据安徽省沿江各地统计,当时的无为县共征集五千多条船、两千多名水手支援渡江战役。

(三)“纲要”课中渗透安徽红色精神

每一个地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精神所系,安徽红色精神是安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纲要”在一定程度上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弘扬红色精神,让红色精神品质能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弘扬。将安徽红色精神渗透于纲要课程中,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感受精神力量,汲取精神养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5]而这种精神需要通过相应的人物和事件来彰显,安徽红色事件和红色人物也很好地向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如这些红色人物在遭遇险恶环境和困难挫折时展示出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高贵品质,又如沈浩以他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满意的公仆,沈浩精神即是一面高高扬起的旗帜。在纲要课第十章中,讲述改革开放专题内容的时候,可以在课程中渗透安徽小岗精神——“改革创新,敢为人先”,激励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有创新精神,要解放思想,立足实际,勇于创新。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红色文化本身及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中有着多重维度的价值。

(一)思想维度: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要 “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6]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中,有助于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国家观,引发其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各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感受安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做出的杰出贡献。在教学中结合安徽红色事件和人物,渗透安徽红色精神,让学生通过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全面感受社会历史进程中基层人民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所发挥的主体作用。

安徽高校大学生大多是安徽人,对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在“纲要”课教学中,学习淮海战役、小岗村等红色事件,能让他们切身领悟到渡江精神、小岗精神等优秀的红色精神,坚定安徽文化自信,能让他们更深入社会,了解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并能自觉地将个人的梦想与安徽省乃至国家的复兴梦结合起来。

(二)理论维度:凸显“纲要”课教学目的

安徽红色文化运用到“纲要”课程中,有助于凸显教学目标中的“两个了解”。在结合课程内容和安徽特定的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的时候,增加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的国情和国史的了解。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教学内容中,可以结合大别山革命根据地在安徽境内的活动轨迹,从相关的史书资料、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加上实地去安徽金寨和霍山西镇,探寻1929年建立的红11军33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安徽岳西县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等相关红色资源等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和国史。

安徽红色文化运用到“纲要”课中,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四个选择”的正确认识。从整个近现代史过程来看,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就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自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开始为救国救民不断探索各种道路,但未能如愿。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从建党初期的建党精神到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每个社会历史时期都离不开各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和发展[7]。安徽如今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指引,这也就要求必须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8]。

(三)实践维度:创新安徽党史教育学习方式

红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紧密相关,党史教育的学习也主要围绕中国共产党展开。因此安徽红色文化资源通过“纲要”课程的呈现,也是创新安徽党史教学学习的方式。

在针对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9]。将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中,就是将党史教育与安徽本地红色事件、人物等有机结合,以红色精神感染学生,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和牢固他们的理想信念。“纲要”课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历史课程特征,因而通过课程教学让安徽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形成大历史观。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办事的思路和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纲要”课有机衔接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中,加深对家乡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转化为自身奋斗前进的动力和个体的自觉行动。同时,也要让大学生在强化党史教育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肩负的时代职责,踊跃向党组织靠拢。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0]。为了做好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我对一学期的实践教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数据收集。调查发现,将安徽红色事件、人物、精神融入“纲要”课教学,对于一半以上的安徽籍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也更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带动非安徽籍学生对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以专题形式开展的教学实践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清这门课程的历史脉络,有效运用组织化的思政知识。紧密结合安徽红色文化的具体实际,通过对红色事件、人物和精神的分析,以点带面,进一步明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主线和主流,学习安徽人民乃至全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学生们一致认为,他们通过以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学习纲要课后,收获良多,感触也更深刻。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也会继续学习安徽红色事件、红色人物的故事,并继承和弘扬好安徽红色精神,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涵。这种教学运用获得的最大的效果是唤起了学生的思想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当然,这种教学形式的运用在“纲要”课的教学中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模式,这有待我们在更多的实践中做深入的探讨。

猜你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安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纺织标准与质量(2022年1期)2022-07-12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党员生活·下(2019年7期)2019-09-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2017-01-05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科技视界(2016年1期)2016-03-30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