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百年探索

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百年探索

蒋翠婷,黄芳

(1.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青浦 201701;
2.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纵观历史和现实,任何国家、地区和时代的社会发展中都存在着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践。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是建立、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既包括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引领多样化价值观的发展特性,又包括根据其本质要求保持引领方向和重点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即本质主导性;
二是发挥核心价值观对多元多样多变价值观的引导功能,即功能主导性;
三是以具体的价值内容引领形形色色的价值理念发展,即内容主导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1]43,“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4,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领域和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事实上,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百年史。

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虽说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但不同历史时期,其实践有着阶段性特征。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突出体现为党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尽管革命历时较长,建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具有过渡性,但这一时期的价值主导方向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因素。具体表现为:

第一,在革命进程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这个美好愿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致力于推翻“三座大山”并清除其内在的价值观,一次次克服“左”倾和右倾错误,同时通过杂志、报刊、文艺作品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著作等形式向民众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进而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尽管这一时期的革命性质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最终要建成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的终极的前途,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2]650。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导向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发展。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价值取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价值有明确的阶级意识,社会主义在价值观上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革敌人的命,为全体人民谋利益。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是成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2]602。毛泽东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始终坚守着这个要求,深刻反映了党的根本价值取向。

第三,总结并弘扬革命中形成的系列革命精神。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这一时期的价值观主要以革命精神的形态来体现,比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总结并弘扬这些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努力追求建立社会主义新国家。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巩固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主要表现是努力肃清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落后价值观残余,提防和抵御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袭,力求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这一时期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得以确立,在思想文化领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从几个方面开展:一是通过镇压反革命运动等方式清理、批判落后的价值观;
二是通过开展新的整风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等,抵御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
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生命线”的地位,在教育内容上实现了调整转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现了由肃清反动课程到建设新民主主义课程体系,再调整为社会主义课程体系的‘革命转变’过程。”[4]

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主要表现在推动社会主义又快又好地发展,引导人们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积极价值取向。

第一,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表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自主建设有了初步而系统的思考。党的八大对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做出了科学判断,以此为基础,党将目光聚焦到发展生产力、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上,制定了科学的经济建设方针。令人遗憾的是随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扭转了发展势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遭遇了挫折,但这期间取得的发展成就为社会主义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为传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双百”方针尊重艺术以各种形式和风格呈现,尊重科学学派的自由探讨和争论,强调思想问题上应坚持“说服”而非压服,繁荣了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传播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充分释放,大量先进的科技成果和文艺作品涌现,部分优秀作品直接向广大群众传播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理想等价值内容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第三,引导人们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及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继续致力于宣传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理论武装知识分子和群众,批判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1957年党中央发布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水平,改进作风”[5],后来受“左”倾错误的影响发生了偏差。但这一时期党在引导人们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及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方面仍然取得了不少成效。比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动了各阶层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提高和工作作风改善,树立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大量正面典型。逐渐在人民群众中形成了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及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都在持续推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的基础上,党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进一步增强主导性。

第一,党在各条路线上拨乱反正,为重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奠定基础。在思想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一段时间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路线,在政治上恢复并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在组织路线上强调法制与民主,在各级各部门各领域展开了拨乱反正。重大的思想解放脱掉了人们在“文革”中戴上的思想枷锁,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力量。拨乱反正后思想解放的强劲动力,加上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实施充分释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潜力,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经济基础。

第二,逐渐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涉及政治文明建设,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物质文明迅速发展起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更多关注,社会主义建设逐步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过渡到了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在这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没有核心价值观指引时容易迷失方向,而没有科学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更谈不上指引。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命题逐步确立,其基本内容也在不断地讨论和提炼中明确和完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作用被充分认可和强化。

第三,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宣传并确立核心价值观需要多措并举,这一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就是开展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并发挥其在价值观领域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1984年,我国高校开始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用以提升青年学生的政治和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引导青年这一重点群体的价值取向,塑造他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均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展开,如教育学生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宣传解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
引导人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各种中国精神;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并发挥其主导性的重要途径。

1.4 新时代,党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

新时代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走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党深刻认识到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不可少的要素,同时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背景下指明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此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核心,能够发挥助推“五位一体”全方位建设、引领全国人民团结奔向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等重要功能,因而其价值主导地位被充分肯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发布系列重要文件,如《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明确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要求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法治建设,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多样价值观的发展等。2018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宪法。在此基础上,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宣传、教学和科研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功能的发挥也在不断推进,如着手从教育、宣传、管理和实践等各个方面来推进核心价值观主导功能的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又一次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1]44等,为接下来继续坚持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指明了方向。

百年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了价值发展,其凝聚的力量也助推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诸多成就。

2.1 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深植于中国

党的百年奋斗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主导性,即坚守价值观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得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深植于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本着社会主义的人民性,带领人民将中国拉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继续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价值观,批判资本主义和各类非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不断宣传和巩固社会主义价值观,使我国一直坚定地朝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结合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不断变化的国情,当前我国正在稳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即便面对各种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渗透,也坚持不走歪路、不走邪路,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标杆。我国之所以在发展道路上能正确地做好一次次选择,战胜一次次挫折,是因为有坚不可摧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离不开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主导性。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系统化

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甚至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当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在一定时期宣传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要求的价值观,但并未指出那就是此时的社会核心价值观。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本质上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明确形成之前,可以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及缠绕在“三座大山”上的价值观压迫,解放人民,使人们接受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真正成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建成后,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导性的核心是发展好社会主义,在各领域增进人民福祉,并且随时与旧的、落后的价值观作斗争。尤其是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之后,各方面转型使得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多样,世界各国的文化及价值观交流交锋增多,都对党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逐渐系统化,形成了当前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表述的24字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宣传热度空前,核心价值观不断彰显并被弘扬,正以主导价值观的地位和姿态引领着社会复杂多样价值观的发展。

2.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得以巩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它既涉及政治安全又涉及文化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总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将本国本民族的价值观及其价值实现方式宣扬为普世性的,而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价值观视为异类,常常带着固有偏见来看待。因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和平演变”,企图通过摧毁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进而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共产党深知其不可告人的企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用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用理论和行动告诫人们避免被资本主义伪善的价值观所欺骗,防止西方自私、狭隘的价值观渗透和侵袭社会主义价值领域。长期以来以坚定的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维护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引领方向、凝聚思想、激发动力等功能,党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权利等各个层面,给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明了社会主义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发展的方向,中国精神及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追求给了人们奋进的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标准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引导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道德准则。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各项建设正协调稳步推进,综合国力持续提升,正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际各领域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将不断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带来的重要成就。

党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百年历程中经历过曲折发展阶段,这给了我们一些警示。而更多的是其在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有益经验,给当前继续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提供了参考。

3.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早期中国社会主义性质的核心价值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并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而建党,其初心就是要组织起来进行革命,推翻旧政权,走向社会主义,中共一大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自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内在地蕴含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的无产阶级中最坚决和最先进的分子,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能领导革命胜利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从党的百年历史来看,正是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将社会主义作为价值追求,将人民利益作为行动的价值逻辑,才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继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基本遵循。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并尊重多样价值观的良性发展

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一个社会中最核心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集合,它往往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从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中提炼出来的“最大公约数”,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引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朝着符合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才能在多种价值观冲击下不为所动,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便面临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袭和攻击,也没有改旗易帜。今后国内和全球思想领域仍会风起云涌,而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核心价值观主导性,明确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锚定价值方向,这是首要原则。同时,鉴于我们历史上在价值引导方面走过的弯路,也要注意在尊重多样价值观存在的基础上加以引导。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整个社会始终会存在多样化的价值观,这是客观存在,只要不与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相对立,就应当尊重,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其良性发展,这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制度是相适应的。因此,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并尊重多样价值观的良性发展,这是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未来价值发展的重要准则。

3.3 持续探索核心价值新理念

任何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都不能由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在头脑中天马行空地确定下来,而是有严格科学的规则和要求。一方面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另一方面要基于社会实践中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意愿来总结。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党在不同时期围绕着相应时期的中心工作,是党面向人民大众去搜集、挖掘和总结而逐步确立,然后将这些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导向,使其发挥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价值理念会有差异,这与社会当时的整体发展状况和人们的思想状态紧密相关,但从其本质来看又是相同的,即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观。当前我国总结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了长期的凝练,在此过程中各个阶层都提供了智慧,充分调研收集信息后,学者们再三研讨论证。这一价值观内容体系将在今后社会发展中发挥良好的价值指引作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新发展持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价值理念,以更好地发挥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

3.4 科学地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现途径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尚且需要长期学习与沉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及价值观主导功能的发挥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基于主导性实现的几大要求:一是在本质主导性上要时刻坚持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色,不脱离意识形态属性谈价值概念;
二是发挥核心价值观引导多样化价值观发展的功效;
三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被广泛传播、普遍认同并得到践行。这必须依靠科学的、现代的方式来推进。党百年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实践中,充分运用了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方式、用法律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和价值观的政治方式,以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价值观的文化方式等多种形式。这些经验给了我们诸多启示,在今后坚持和完善核心价值观主导性的途径方面,必须继续坚持运用多种渠道的合力。比如在经济上继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推进充分而平衡地发展,以此为保障和依托,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展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功能和优势,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和认同。在政治上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人民的民主、自由等权利,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核心价值观的各个价值理念得以落细落小落实,成为人们可参考、可遵循的价值理念。在思想文化领域继续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强化宣传引导和教育,不仅使人们认识核心价值观,更要正确科学地理解核心价值观,最终内化为心中理念,外化为价值行为。

猜你喜欢主导性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我的价值观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4期)2022-04-28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6期)2021-06-09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2期)2020-06-16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拒绝“伪引导” 正视主导性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6年10期)2017-03-02知名企业的价值观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6年6期)2016-05-14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