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赵园著述年谱

赵园著述年谱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28 17:12:01 推荐访问: 年谱 著述

冯仰操 吴玲娟

出生于甘肃兰州,祖籍河南尉氏。父亲毕业于河南大学,早先在开封师专工作,后来在郑州师专教授与文学相关的课程,母亲早年担任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后在省教育厅工作。

赵园早年曾在母亲工作单位的图书室阅读了大量童话以及民间故事,打开了想象的空间。①参见赵园、李节:《以阅读开启想象,以阅读滋养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先生访谈》,《语文建设》2010 年第7-8 期合刊。

随父母从河南开封迁到郑州,就读于河南省实验小学(现郑州纬五路小学)。

小学五年级,在大姐的启发下阅读第一部苏联小说《勇敢》,此后阅读多部苏联小说,包括《青年近卫军》《远离莫斯科的地方》以及契诃夫、果戈理等作家的短篇小说。

小学毕业,考入师专附中(现郑州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陆续经历“反右的政治压抑、艰苦的体力劳动、‘大跃进’以及之后的饥荒”,借背诵《历代文选》安慰被压抑的情感,因此产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尤好杜诗和中国古代散文,并逐渐形成“苦行,自虐”的习惯。②参见赵园:《母校》,载《独语》,第75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本年,母亲被打为右派(1979年得以平反)。后来,其父母均写下回忆录。

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六四年我考入北大时,北大大而无当的校园里全无轻松气氛。那正是‘四清’时期,校内一派革命景象,只令我感到不适。倒决非不想革命,只是觉得吃力而已。”③赵园:《闲话北大(之一)》,《独语》,第5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当‘文化革命’开始而中断学业时,我还未及学到‘现代文学’——那时北大中文系的文学史课程,是由古代部分讲起的。‘文革’爆发那年刚刚讲到宋元。”④赵园:《邂逅“学术”》,《独语》,第39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因了某种心理紊乱,我曾一度离开就读的大学,住在豫南姥姥家所在的三家村,其间还曾在距县城稍近的姨家小住。”不久后返回北京。①参见赵园:《灯火》,《独语》,第55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文革”期间的经历和体验,为其晚年研究当代史提供了最深层的动力。

年初,到河南禹县农村插队两年,主要工作是锄红薯和侍弄烟叶,并在公社中学代了几个月的课。其间通过赶会、排戏等活动丰富生活,并保持阅读的习惯。

从禹县分配到郑州,进入该市第三十三中学任教,持续至1978 年秋。学校教学环境简陋乃至混乱,“但那时也自有那时的好处:几乎用不着备什么课。我的角色,是警察兼保姆。我和我的同事都相信,有些学生是只认‘力’而不认‘理’的。”②赵园:《陋室》,《独语》,第91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文革”期间阅读未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文稿、讲话记录稿,以及《鲁迅全集》《多雪的冬天》《罪与罚》《战争与和平》《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类拔萃之辈》等各类书籍,印象最深的是读《鲁迅全集》和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以评论郭小川的诗歌为起点,尝试撰写评论性文章。③参见赵园:《陋室》,《独语》,第92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文革”后北大招收的第一届研究生。师从王瑶先生。同门有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凌宇、陈山、张枚珊等。自述其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是“十足机会主义”的,只因其较容易备考。④参见赵园:《书缘(之三)》,《独语》,第17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王瑶建议研究生从旧期刊入手,但赵园却从阅读各个作家文集入手。这种阅读习惯一直延续下去。其间,大量“恶补”之前未接触的五四时期文学作品,尤其倾心于鲁迅、郁达夫。赵园认为“专业与最初的研究选择,无不因于各人的性情与经验背景,又影响于此后一个长时期的取向”。在北大逐渐确立最初的研究方向——老舍研究和知识分子形象研究。⑤参见赵园:《邂逅“学术”》,《独语》,第39-40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其中,知识分子研究成为其贯穿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研究主线。

自1980 至1987 年,主要关注郁达夫、老舍、沈从文、萧红、张爱玲等中国现代小说家,以作家论的形式展开研究。

十月,论文《也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刊《芙蓉》第4 期。

三月,论文《郁达夫自我写真的浪漫主义小说——兼析〈青烟〉》刊《十月》第2 期。

五月,论文《爱的弦上的哀歌——老舍〈微神〉的梦与真》刊《十月》第3 期。

论文《头角初露光彩灼灼——试论丁玲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收入《齐鲁学刊》编辑部编《现代文学专号》。

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题目为《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该文后收入其著作《论小说十家》。

六月,论文《鲁迅与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

七月,论文《郁达夫及其创作散论》刊于《新文学论丛》第1 期。

年底,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工作。赵园将进入社科院工作视为同“在北大读书”并列的“由学术来看,最可称幸运”的两件事之一,认为进入时社科院正处于“旧秩序瓦解,新的则尚未建立”的时期,这种散漫、非组织化的氛围为其“个人化”的工作以及“书斋生活”提供了可能。⑥参见赵园:《我与学术》,《社会科学战线》1995 年第5 期。

本年,与王得后结婚。

二月,赵园受命于导师王瑶先生所整理的朱自清讲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刊于《文艺论丛》第14 辑。该刊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三月,毕业论文《老舍——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刊于《文学评论》第2 期。

九月,论文《来自大漠的雄风——端木蕻良小说读后》刊于《十月》第5 期。

三月,论文《虎妞、祥子及其他——谈电影〈骆驼祥子〉〈茶馆〉的改编》刊于《文艺报》第3 期。

四月,论文《单纯美的追求者》刊于《长城》第2 期。

七月,论文《五四时期小说中的婚姻爱情问题》刊于《中国社会科学》第4 期。

九月,论文《开向沪、港“洋场社会”的窗口——读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 期。

十二月,论文《有所追求的人们,我愿与之同行!——读黄宗英的报告文学》刊于《时代的报告》第12 期。

1984 至1985 年是其作家论写作的黄金时期,这两年写成发表的几篇作家论都收入《论小说十家》一书。

一月,论文《吴组缃及其同代作家——兼析〈箓竹山房〉》刊于《十月》第1 期。

三月,论文《叶绍钧和他的〈倪焕之〉》刊于《艺谭》第1 期。

五月,论文《五四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刊于《文学评论》第3 期。

六月,论文《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降生——兼谈“恋爱与革命的冲突”问题》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后收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 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9 年出版。

十二月,论文《大革命后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群》收入《茅盾研究》第2 辑。

本年,在继续专业研究的同时受到电影《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吸引,开始撰写影评,多达十几篇。

三月,影评《关于这个民族的诗——谈影片〈黄土地〉》刊于《当代电影》第2 期。

同月,论文《 〈寒夜〉在银幕上》刊于《文艺报》第3 期。

五月,论文《知识者“对人民的态度”的历史——由一个特殊方面看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小说》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

本月九日至十一日,参加北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与会学者有刘再复、乐黛云、王瑶、樊骏、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王富仁等,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内涵和外延、文学研究方法革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当代文学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①参见于承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纪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 年第4 期。。对于此会,赵园称为“是我所属的一代现代文学研究者的大聚会”。②参见赵园:《十年回首》,《独语》,第34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六月,著作《艰难的选择》完稿。赵园说:“我的意图,在于由文学史,由形象,探寻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特征,同时由中国知识分子探寻现代中国——中国的历史文化特征。”③赵园:《有关〈艰难的选择〉的再思考》,《文学评论》1987 年第3 期。

七月,论文《未完成的探索——路翎与外国文学》收入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一书。该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九月,论文《现代小说中的宗法封建性家庭的形象与知识分子的几个精神侧面》收入《文艺论丛》第22 辑,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月,影评《在历史文化的深层——由影片〈良家妇女〉谈起》刊于《当代电影》第5 期。

十一月,论文《论张天翼小说》刊于《文艺研究》第6 期,该文节选后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 年第2 期。

十二月,论文《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刊于《抗战文艺研究》第4 期。

三月,论文《中国现代小说中的留学生形象:由郭沫若早期作品说开去》刊于《郭沫若研究》第2 辑,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论文《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高觉新型”》刊于《艺谭》第2 期。

四月,论文《骆宾基在四十年代小说坛》刊于《北京社会科学》第1 期,另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4 期。

六月,随感《关于文学研究、文学批评的断想》刊于《书林》第6 期。

本月,论文《1985:徘徊、开拓、突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后收入《一九八五文学年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这是赵园进入现代文学研究室之后在樊骏指导下撰写的,她认为这种梳理学科史的工作有助于为研究者提供开阔的学术视野,厘清前进方向。①参见程凯:《朝向“历史”与“文学”的学术探求——赵园研究员访谈录》,《文艺研究》2021 年第11 期。

九月,第一部学术著作《艰难的选择》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三十万字,收入“文艺探索书系”,书前有黄子平作《小引》。该书是赵园“以文学史为材料研究知识分子精神发展的一种尝试”②赵园:《有关〈艰难的选择〉的再思考》,《文学评论》1987 年第3 期。,也是“对于现代文学进行总体研究的一次尝试”③赵园:《跋语》,《艰难的选择》,第457 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一方面整体上描述文学史,探索现代文学发展的线索和路径,另一方面研究和探索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历史。整体而言,“这种寻求总体性的思路和将个人融于研究对象的方法,较为典型地体现出了20 世纪80年代的学术精神”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务处编:《名师荟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简介(二)》,第417 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王晓明、齐瑞成、王培元等人发表书评。⑤参见王晓明:《更为艰难的选择——读赵园〈艰难的选择〉》,《读书》1987 年第6 期;
齐瑞成:《艰难的自我生命体验——论赵园〈艰难的选择〉的学术个性与语言特点》,《青年与社会》2015 年第2 期;
王培元:《文学研究的个性与文学性——漫评赵园的现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1987 年第3 期。

同月,论文《关于小说结构的散化——对文学史的一点思考》刊于《批评家》第5 期。

观后感《乐声与市声的交响——〈绝响〉观后》刊于《当代电影》第5 期。

论文《现代文学研究方法与格局的变动》刊于《文学研究参考》第9 期。

十一月,论文《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刊于《文学评论》第6 期。

本年,赴香港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茶馆》的演出活动。

五月,第二部学术著作《论小说十家》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二十七万字,收入“新人文论”丛书。该书主要收录了赵园关于老舍、沈从文、萧红、张天翼等的十几篇作家论。在《论余杂谈(代跋)》中,赵园指出各篇文章的排列注重的是“文章风格、形式的不同。穿插排列,意在增加阅读的兴味”,并讨论批评与生活、理论、批评主体等的关系,称其所认可的“批评”是“连带着生活的、文学的感性血肉,充溢着、喷发着人生气息的批评、研究文字。不只是‘有情的批评’,而且是饱含着批评者的人生体验,令人感到批评主体的生命力量的批评”。⑥参见赵园:《论余杂谈(代跋)》,《论小说十家》,第408、399 页,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孙郁认为赵园是一个充满性灵、真正在气质上和情趣上贴近作品的学者,“她可以一下子进入到艺术的核心部位,三言两语,便道破作家的天机”⑦孙郁:《 “在对象世界中体验自我的生命”——赵园的学术品味和个性》,《社会科学战线》1995 年第5 期。。陈平原也认为“论文也不妨充溢着生命感,是别一格的‘美文’”⑧陈平原:《阅读感受与述学文体——关于〈论小说十家〉及其他》,《文艺争鸣》2021 年第2 期。。

同月,论文《有关〈艰难的选择〉的再思考》刊于《文学评论》第3 期。

五月,随笔《老舍和他的〈离婚〉》刊于《文学知识》第5 期。

六月,影评《 “山林”及其意蕴——〈山林中头一个女人〉随想》刊于《电影艺术》第6 期。

十月,评论《有感于陈士濂的〈金刚杵〉》刊于《青海湖》第10 期。

本年,研究范围在先前“老舍及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到北京文化、京味小说,试图将地域、城市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于北京文化的兴趣,也仍然是由专业勾起的。清末民初的历史,北京特有的文化氛围,是‘五四’一代人活动的时空条件。这条件中的有些方面却久被忽略了。我期待着由近代以来北京的文化变迁,北京学界的自身传统,去试着接近那一代人,说明为他们塑形的更具体的人文条件”,而且关注新的研究课题也是赵园“探寻陌生,甚至寻求阻难,寻求对于思维能力、知识修养的挑战”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也是不断完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的产物。①参见赵园:《 〈北京:城与人〉琐语》,《窗下》,第107 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三月,论文《 “批评”三题》刊于《甘肃社会科学》第1 期,另刊于《社会科学杂志》第1 期。

观后感《在色彩纷繁的生活中沉思——看〈太阳雨〉记所感》刊于《当代电影》第2 期。

八月十一日至十七日,在黑龙江参加镜泊湖中国文学史讨论会,与会学者有钱理群、吴福辉、凌宇、陈思和、王晓明、汪晖、温儒敏、夏晓虹等,针对新时期在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具有明显突破和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研究及写作中国文学史这一问题展开讨论②参见陈平原:《遥望八十年代》,《文艺争鸣》2018 年第12 期。。

九月,论文《京味小说与北京人“生活的艺术”》刊于《文艺研究》第5 期。

十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参加北京第二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与会人员有刘再复、王瑶、乐黛云以及各大高校的青年学者,针对研究者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困境与困惑、如何实现对前代学者的自觉超越、怎样实现学科研究的根本突破、“重写文学史”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③参见谢伟民:《学科召唤新一代的崛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1988)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 年第1 期。。

十一月,论文《北京,其城与其人——由“京味小说”说起》刊于《艺术广角》第6 期。

同月二日,《城市文学纵横谈》刊于《文汇报》。

十二月,论文《京味小说中的北京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刊于《中国文学研究》第4 期。

本年,著作《北京:城与人》大致完成。赵园对自己先前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难以摆脱的厌倦感,甚至想过放弃学术研究,后来受陈平原、夏晓虹夫妇的启发,决定将自己的研究重心转向“明清”。

从1989 至1993 年,关注重点由之前的“北京文化”转移至“乡村、农民”,着力探寻知识分子与土地、农民文化上和情感上的关联以及知青文学,涉及当代文学以及港台文学。这种转移看起来似乎匆忙且缺乏连贯性,但对“城市研究(北京)”和“乡村、乡土文化”的关注,依旧从属于赵园“知识分子研究”这一大课题: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其实是她“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中国知识分子”④赵园:《内容提要》,《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的一种尝试。由此开始的几年可以看作其学术转向的过渡时期:一方面延续先前的研究,继续写作《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以此作为对先前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告别,一方面做“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准备工作。本年初夏到次年的一年时间,阅读《诸子集成》与《四书集注》,在阅读过程中逐渐理清思路,试图由“现代知识者”上溯到其前身“士”,以探寻“士与中国文化”。⑤赵园的阅读面广,并不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为限,对文学艺术评论(如画论、乐论、影评)、外国文学评论、当代文学评论(偏爱诗人论诗)都有涉猎,使其拥有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参见赵园、袁一丹:《历史情境与现实关切——与袁一丹谈治学与写作》,《书城》2020年第5 期。

三月四日,随笔《负累重重的“地之子”——关于中国作家与农民的联系》刊于《文艺报》。

五月,随笔《由魏晋名士想到五四知识分子》刊于《上海文论》第3 期。

论文《话说“京味”》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 期。

论文《京味小说与北京方言文化》刊于《北京社会科学》第1 期。

观后感《 “难见真的人!” ——试说〈轮回〉改编原作的得失》刊于《电影艺术》第5 期。

六月,随笔《也说“知识分子”》刊于《文艺争鸣》第3 期。

七月,参与写作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王瑶、樊骏、赵园等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四十一万字。

八月,论文《回归与漂泊——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意识》刊于《文艺研究》第4 期。

九月,论文《乡村文学:模式及其变易》刊于《萌芽》第9 期。

十月,论文《试论李昂》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5 期。

十一月,随笔《也说“重写”》刊于《上海文论》第6 期。

十二月十三日,导师王瑶先生于上海逝世。

一月,回忆文章《无题》刊于《鲁迅研究月刊》第1 期。

八月,论文《黄凡作品印象》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4 期。

九月,论文《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文化(二章)》刊于《上海文论》第5 期。

十月,论文《人与大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刊于《上海文学》第10 期。

十二月,论文《萧丽红的小说世界——读〈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6 期。

开始“正式”涉足新的领域,陆续读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黄宗羲《明儒学案》,通读《明史》,读顾炎武的《日知录》与诗文集,寻找可致力的方向。①参见赵园:《我与学术》,《社会科学战线》1995 年第5 期。在新的研究方向上,赵园追求的依旧是“人生意境与学术境界的合致”②赵园:《邂逅“学术”》,《独语》,第42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二月,论文《乡村荒原——对于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考察》刊于《上海文学》第2 期。

七月,随笔《 “文字趣味”琐谈》刊于《文学评论家》第4 期。

八月,论文《张承志的自由长旅》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4 期。

同月,第三部学术著作《北京:城与人》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十九万字,收入“人文研究丛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该书主要谈论的是“一个大城与它的居住者、描述者”,表现的是“城与人的多种形式的精神联系和多种精神联系的形式”。③参见赵园:《北京:城与人》,第2 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荣跃明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考察“文学中的城市”的著作④荣跃明:《文学与文化理论前沿》,第53 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王家平指出该书体现了赵园“在对象世界中体验自我的生存,在自我身上感应对象世界的召唤”这种“充满人生热情和主体生命力的研究方法,对于我们学术界那种毫无个性特征、缺乏情感力量的所谓‘纯粹客观’的研究模式无疑是一种反拨”⑤王家平:《缔结人与城的精神契约——评赵园的〈北京:城与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 年第4 期。。孙郁认为这部书标志着赵园对人的关注由内心世界转向了外部文化,说明其文化意识在日趋成熟,将自己的生命意识和鉴赏力推向了一个新阶段。⑥参见孙郁:《 “在对象世界中体验自我的生命”——赵园的学术品味和个性》,《社会科学战线》1995 年第5 期。

九月,论文《怀念与回归:知青文学主题之一》刊于《上海文论》第5 期。

十月,论文《 “重读”两篇:重读阿城的“三王”,重读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5 期。

同月,论文《 “北方气象”与“大西北情结”——对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印象》刊于《文艺争鸣》第5 期。

十一月,论文《知青作者的作品及其电影诠释》刊于《艺术广角》第6 期。

同月,论文《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农民文化(二题)》刊于《文学评论家》第6 期。

本年秋,受日本学者中岛碧先生的邀请前往日本在大阪女子大学讲学,其间参与了丸山昇主持的“三十年代研究会”的报告会,结识日本学者伊藤虎丸、木山英雄、近藤直子等。

二月,评论《大地之歌》刊于《山西文学》第2 期。

三月,评论《说长道短》刊于《小说家》第2期。

十一月,论文《知青文学主题之二:知青历史反思》刊于《上海文论》第6 期。

本年冬至次年,在陈平原推荐下去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访学,其间偶尔参与该校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大部分时间在该校图书馆中阅读与明清有关的书籍,如台湾版《明清史料汇编》以及大量文人文集,将目光投向明季遗民研究。赵园说她将具体的研究目标设在“文化—心态”上,在挑战中不断追寻“将认识理论化的能力,包括用明晰的理论语言表述的能力”。①参见赵园:《邂逅“学术”》,《独语》,第43 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四月三十日,在北京大学参与由陈平原主持的“人文学者的命运及选择”研讨会,参与人员为吴福辉、钱理群、陈平原、赵园。对话录《人文学者的命运及选择》刊于《上海文学》第9 期。

六月,任主编的《沈从文名作欣赏》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四十六万字,2001 年再版。该书为赵园编纂鉴赏类书籍的一种尝试。书中收录沈从文部分自传、小说、散文作品以及针对这些作品的鉴赏性文章,并附《沈从文作品要目》《沈从文研究资料目录索引》等。

同月,第四部学术著作《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二十八万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 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这部书可以看作是《北京:城与人》的姊妹篇,均旨在打通现、当代文学,且有文化研究的旨趣。②参见孙郁:《赵园:另一种品味》,《百年苦梦:20 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第326 页,北京:群言出版社,1997。

三月,散文《远方(外一章)》刊于《中华散文》第2 期。

五月,散文《京师三题》(《京师人海》《京师交游》《见闻在京师》)刊于《上海文化》第3期。

八月,论文《说戾气——明清之际士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批判》刊于《中国文化》第10 期。

九月,散文《读山》刊于《山花》第9 期。

论文《明清之际士人之死以及有关死的话题》收入《学人》第6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南北论》刊于《上海文化》第5 期。

十一月,散文《代课》《排戏》《赶会》刊于《小说林》第6 期。

一月,散文《母校》刊于《中华散文》第1 期。

散文《忘却》刊于《山花》第1 期。

四月,散文《夜话》刊于《雨花》第4 期。

十月,随笔《我与学术》、论文《明清之际遗民学术论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第5 期。在《我与学术》中,赵园认为自己以及同代学人的任务是为之后的学术繁荣“打基础”,“我相信我及我的同代人所做的,只有在‘总体估量’中才有意义。我们都是些‘过渡性’的人物。倘若我们真的处在文化荒落与繁荣之间,那么我们的使命就在为‘繁荣’准备条件。我们参与着‘积累’。我们的成绩将沉积在土层中,成为对‘天才’的滋养——这难道不是值得欣悦的?”为学术界新人迭出而感到欣慰。

十一月,散文《闲散的日子》刊于《十月》第6 期。

同月,散文《代价》刊于《大地》第11 期。

十二月,《五四新文学与两岸文学之缘》收入《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为该书第二章,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95 年12 月出版。另刊于《文学史》第3 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6 月出版。

三月,散文《三进湘西(外二章)》刊于《小说林》第2 期。

五月,《明遗民论》刊《学人》第10 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月,散文《偶遇》刊于《十月》第3 期。

六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流品论》刊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3 期,由中华书局出版。

八月,第一部散文随笔集《独语》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九万字,收入“书趣文丛”。该书主要收录赵园于1993 年之后创作的散文,是当时“心境的零碎记录”,其中涉及生活、学术、感悟等内容。郑勇评价这本书是“一条通向自我内心世界的剖析与审视之路, 准确直接的语言表达, 使其文呈现为心境的真实展示, 这点或许与何其芳的《画梦录》有相近之处, 因而阅读其实是倾听,由倾听而沉入辽远的沉思”①郑勇:《赵园:书房一角的独语》,《书城》1997 年第2期。。

九月,《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刊于《文学评论》第5 期。

同月,论文《明清之际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刊于《学人》第10 辑,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十一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世族论”》刊于《中国文化研究》第4 期。

十二月,赴海南省海口市参加第13 届中国新文学学会年会,会议主题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同行者有吴福辉、钱理群等人。

一月,论文《一个“知识人”对另一个“知识人”的读解——关于黎湘萍所著〈台湾的忧郁〉》刊于《当代作家评论》第1 期。

同月,《自选集·自序》刊于《学术思想评论》第1 辑,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篇自序是为即将出版的《赵园自选集》作的序言,将自己“遭遇学术”归于“命运”,对自己早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不足进行反省,剖析自己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的心路历程。

二月,《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随想》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 期。

三月,论文《我读傅山》刊于《文学遗产》第2 期。

六月,论文《易代之际士人经验的反思——论王夫之“夫用众不如用独久矣”》刊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第3 期。

《残片古城——为沈继光摄影集所作序》刊于《方法》第3 期。

七月,第二部散文随笔集《窗下》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十八万字,收入“当代著名批评家随笔丛书”。《窗下》部分为《独语》中收录过的旧文,部分为新作,并收录《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等著作的前言、自序、跋等,是一部综合性较强的文集,从中既可以看出赵园个人心态,也可看出其十几年间学术研究的发展序列。

散文《一隅》刊于《中外书摘》第4 期。

八月,随笔《说“禁”——读顾炎武〈日知录〉札记》刊于《天涯》第4 期。

一月,第五部学术著作《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4 年再版。该书是赵园进入明清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于2000 年获首届“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该书主要关注的是明清易代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士大夫的言论、心态、选择,考察的是明清之际思想史,赵园指出自己关注的重点在于“言说者的思路、态度、方式,以至透露于言论的性情”②赵园:《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写在〈续编〉之后》,《中国图书评论》2007 年第3 期。。该书主题被黄子平归纳为“危机时刻的思想”③黄子平:《危机时刻的思想与言说》,《二十一世纪》1999 年10 月号总55 期。,在方法论方面被江湄誉为“开启进入中国知识人基本文化经验的新途径”,“以文学方式解读历史的成功之作”④江湄:《中国近世士人文化研究的“心史”倾向——评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系列著作》,《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 年第2 期。。有评价认为该书是赵园“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学术作品”,作者也基本认同这一观点⑤赵园:《 〈北京:城与人〉新版后记》,《北京:城与人》,第226-227 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但作为“文学研究者”,赵园进入历史研究领域的方式得益于先前从事的文学研究。

同月六日,书评《读洪子诚先生著〈1959,百花时代〉》刊于《中华读书报》。

二月,随笔《开放学科边界与人才训练》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 期,本文由赵园于现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的发言整理。

三月,学术著作选集《赵园自选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三十二万字。该书收录了赵园从事学术研究以来较为重要的十四篇论文,例如《五四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 “北京人”种种》《明清之际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等,并附《主要著述一览表》。赵园指出这是“一次学术生活的回顾”,“由论题与发表时间构成的序列,提示着十几年间由一个课题向另一个课题的跋涉,其间的甘苦,每一课题的酝酿、积累、成形,以及其后思考重心的转移。我于是像是‘看到’了流动在题目间的我自己的生命”①赵园:《自序》,《赵园自选集》,第6 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四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清议”批评》刊于《开放时代》第2 期。

八月十八日,随笔《提供那一时代士大夫的“心史”》刊于《中华读书报》。该文是对《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一书的思考,指出原有的学科分类以及知识种类的划分参考了其明清研究的过程,在专业与非专业的空隙中工作反而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九月,评论文章《满台游走的是原作的精魂:话剧〈生死场〉》刊于《中华读书报》第14 期。

本年,开始担任《文学评论》编委。

二月,散文《另类》刊于《天涯》第1 期。

三月,散文《寄宿》刊于《随笔》第2 期。

四月,散文《关于季节的记忆》刊于《中华散文》第4 期。

五月,散文《蓝袜子》刊于《前线》第5 期。

六月,散文《旧日庭院》刊于《山花》第6 期。

七月,随笔《阅读经验》刊于《钟山》第4 期。

八月,散文《还是要真诚》刊于《散文选刊》第8 期。

九月,散文《示众》刊于《随笔》第5 期。

十一月,散文《养鸟者语》刊于《中华散文》第11 期。

散文《阅读在中学时期》刊于《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第11 期。

十二月,散文《关于季节的记忆》刊于《散文选刊》第12 期,后由《天涯》2002 年第5 期全文转载。

九月,第三部散文随笔集《红之羽》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十一万字,收入“布老虎丛书·随笔系列”。朱航满指出赵园随笔同其学术著作一样有一种“古朴”的美感,“这种写作之难得,乃是不投所好,更是有一种与流于俗滑的思维模式的坚决对抗”。②参见朱航满:《古拙而有风致——赵园文集品藻漫笔》,《黄河》2020 年第3 期。

同月,散文《温馨(外一章)》刊于《中华散文》第10 期。

散文《走过赣南》刊于《山花》第10 期,该文后被《中华读书报》2002 年11 月13 日转载。

十一月,散文《内外》刊于《随笔》第6 期。

同月十六日,散文《随意书写的快乐》刊于《中山日报》。

十二月,第六部学术著作《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由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十四万字,收入“寻踪丛书”。该书采用的是一种“介于学术论文与散文小品”之间的“第三种笔墨”,以探寻明清之际赣南“易堂九子”遗踪为线索,是一种既具有学术气息又抒发个人感情的“行走文字”(《易堂寻踪》后记)。对于该书文体,赵园将其归于导师王瑶先生对她提出的“有两副笔墨”的要求,并认为将学术作品处理得更可读是可行的。对于新一代学者,赵园也建议进行文体方面的尝试,“要动员你所有的训练,所有的潜能,为内容寻找形式,把你的论述、你的材料装在一个尽可能适合它的容器里面”,以便灵活生动地调遣自己的文字。③参见王小宁:《没有什么疆界不可以跨越——全国政协委员、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赵园谈文史研究》,《人民政协报》2010 年12 月6 日。

出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晚明至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并作大会发言。

一月,著作《北京:城与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再版,收入“文学史研究丛书”,二十一万字。较1991 年版,该版本增加《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陈平原)以及《 〈北京:城与人〉新版后记》。在《 〈北京:城与人〉新版后记》中称:“我的几种关于文学的研究中,《城与人》是较能经得住时间的一本。”④赵园:《 〈北京:城与人〉新版后记》,《城与人》,第25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二月,随笔《 “简单生活”》刊于《中外书摘》第2 期。

三月,论文《谈兵(上)——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刊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1 期。

同月,随笔《关于“枕边书”》刊于《书摘》第3 期。

四月,随笔《关于学科“生长点”》刊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第2 期。

五月三日,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出席韩国中语中文学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

六月,论文《谈兵(下)——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刊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2 期。该文后收入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十月,散文《关于季节的记忆》刊于《天涯》第5 期。

本年秋,有俄罗斯之行。

二月,《 〈现代中国“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获奖评语》①此文为对首届“王瑶学术奖”获奖文章的评语,《现代中国“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作者为陈平原,获奖评语执笔人为赵园。《 〈现代中国“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获奖评语》篇名为年谱编者所加,原文题目为《评奖委员会对获奖著作、论文评语》。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

四月,论文《游走与播迁——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随笔《由“载籍之厄”说起》、《赵园访谈录》(访谈者为赵稀方)刊于《东南学术》第2 期。《由“载籍之厄”说起》入选花城出版社《2003 中国随笔年选》。在与赵稀方的对话中,赵园表示自己同时在做多个题目,目的在于借多个方向的研究不断丰富自我、积累知识,“我希望自己的研究保持一种‘开放性’,不急于完成,也不过求‘一致’,不逃避任何驳难,随时准备补充,校正,丰富”。她始终“试图突破既有视野的遮蔽,打开新的研究空间。我相信任一时代,其丰富性都是不能穷尽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努力揭示这种丰富性”。

五月,评论《左翼文学与现代中国》刊于《现代中国》第3 辑,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七月,散文《回访旧日情怀:俄罗斯之行琐记》刊于《十月》第4 期。

八月十七日至十八日,于北京昌平出席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现代室主持的“20 世纪40—70 年代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与会人员有洪子诚、钱理群、吴晓东、贺桂梅、王培元、日本学者牧阳一、阪本千鹤子等。

九月,随笔《推荐沈从文的〈鸭窠围的夜〉》刊于《语文建设》第9 期。

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于北京大学出席北京大学20 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联合举办的《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发言。

十一月,演讲稿《动荡时世的女性:2003 年4 月在汕头大学的演讲》刊于《东方文化》第6期。

2003 年至2012 年,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任政协委员期间,曾对农村养老问题等一再以“提案”等形式发声。

二月,论文《 “晚明”与“明清之际”》刊于《中国文化研究》第1 期。

四月,笔谈《20 世纪40 至70 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赵园、钱理群、洪子诚、吴晓东等)刊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2 期。赵园认为专业划分阻断了一些有关40 年代的思考,现代文学研究者对于40 年代没有形成问题意识,事实上40 年代“作家流动情况、作家生存状况、创作状况的变化,以至于这一时期物质生活的变化”都可以纳入现代文学的研究范围。

六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游幕及有关的经验表述——以易堂诸子为例(一)》刊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2 期。

九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游幕及有关的经验表述——以易堂诸子为例(下)》刊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3 期。

十二月,访谈录《学术与人生——赵园先生访谈》(访谈者为邵宁宁)以及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豪杰向慕与理想人格追寻——以易堂诸子为例》刊于《甘肃社会科学》第6期。在访谈中,赵园指出现代文学研究影响甚至规定了自己进入明清之际后的研究方向;
属于文学的叙事学和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同样适用;
文史之间某种共通之处为其跨界研究提供了思路。

三月五日,随笔《关于“明清之际”》刊于《人民政协报》。

同月二十三日,随笔《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老物件”》刊于《中华读书报》。

四月,论文《师道与师门——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刊于《励耘学刊(文学卷)》第1 期。

五月,演讲稿《危机时刻的思想与言说——探寻进入社会变革时期的路径》刊于《社会科学论坛》第5 期。

论文《关于“士风”》刊于《中国文化研究》第2 期。

《刘门师弟子》收入《新国学研究》第1 辑。该刊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六月,论文《经世与救世——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一种姿态的考察》刊于《社会科学论坛》第6 期。该文后收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丽娃河畔论文学》。

七月,论文《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之际为例》刊于《社会科学论坛》第7 期。该文后收入《我们时代的文化症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同月,论文《明清之际士人的文质论——兼及其时语境中文人的自我认知》刊于《江西社会科学》第7 期。

九月,论文《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刊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 期。

本年,指导博士生潘磊完成毕业论文《 “鲁迅”在延安》。

一月,论文《 〈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刊于《河北学刊》第1 期。

同月,论文《乱世友道——明清之际有关“朋友”一伦的言说的分析》刊于《甘肃社会科学》第1 期。

一月十八日,《 〈地之子〉新版后记》刊于《中华读书报》。

三月,论文《任道与任事——关于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姿态的分析》刊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 期。

五月,论文《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刊于《中国文化研究》第2 期。

七月,《明季的集体施暴与个人复仇》收入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学家茶座》第15 辑。

十一月,第七部学术著作《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保持了《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在研究视角、结构方式和学术眼光方面的独到之处,对传统话题(如制度、经世)的讨论增多。《续编》是赵园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准备时间最长、写作最为艰苦的著作,且相对于正编的“文学气息”,《续编》则表现出更强的专业性。这是她不断进行自我训练,以适应不同学术要求的成果。①参见赵园、李庆西:《被光明俊伟的人物吸引,是美好的事——赵园先生访谈》,《书城》2010 年第1 期。

十二月,《明清之际的所谓“有用之学”》收入《新国学》第5 辑。

同月,在贵州师范大学参与学术论坛并发表演讲②赵园:《贵州一日》,《旧日庭院》,第194 页,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一月,论文《城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北京》《关于正红旗下》收入《现代中国》第8 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同月,论文《说理财——关于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言论的分析》刊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期。

三月,随笔《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写在〈续编〉之后》刊于《中国图书评论》第3 期。

同月,散文《中岛先生》刊于《随笔》第3 期。

二十九日,散文《难忘的贵州贫困乡村一日》刊于《人民政协报》。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席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举办的《明清文学与思想中之情、理、欲》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说“玩物丧志”——对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言论的分析》并以此为题发言,该文后刊于《中国文化》2009 年第2 期,收入锺彩钧主编《明清文学与思想中的情、理、欲学术思想篇》,由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学哲学研究所于2009 年12 月出版。

本年,指导博士生杜英完成毕业论文《上海:文人分流与文化生产方式一体化走向(1949—1954)》。

二月,随笔《读〈回顾一次写作〉》刊于《文艺争鸣》第2 期。

四月七日,《廉吏与循吏——由明末吏治说起》刊于《人民政协报》。

六月,散文随笔选集《旧日庭院》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十五万字,由选编、裁汰散文旧作重编而成。

七月,随笔《 〈论小说十家〉台湾增订版编后》刊于《中国图书评论》第7 期。

九月,论文《想象与叙述:由明清之际说起》收入《现代中国》第11 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9 年9 月出版。

十月,论文《废园与芜城:祁彪佳与他的寓园及其它》刊于《中国文化》第2 期。

同月,《论小说十家》由台北人间出版社出版繁体字版,更名为《中国现代小说家论集》。该书根据台湾读者及出版社的需求重编,删去《孙犁对于“单纯情调”的追求》一篇,并将《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替换为《艰难的选择》中的《蒋纯祖论——路翎和他的〈财主底儿女们〉》。吕正惠在序言中认为赵园现代文学研究的突出点在于“她最终能够把自己的时代和五四时期区别开来,并且以一种历史学家的眼光去审视五四知识分子的许多生命个体”。“一个学者,既能从自己的时代关怀出发,把热情投注到另一个时代;
又能够及时抽离自身,比较客观地去看待另一个时代许多具体的生命,我认为,这才是真正地理解个人生命的‘主体性’,理解个人即使淹没在强大的历史潮流中,仍然还是一个‘具体的个人’”①吕正惠为《中国现代小说家论集》写的序言曾以《赵园和她的〈论小说十家〉》为题,单独发表在《书城》2008 年第8 期。。

同月,学术著作选集《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繁体字版由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10 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简体字版,收入“人文书系”丛书。该书为赵园明清士人研究论文选编,收入论文四篇(《说“戾气”》《时间中的遗民现象》《谈兵》《我读博山》),以及《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和《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后记。

一月,《聚合与流散——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易堂寻踪》以及作为附录收入《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的《易堂三题》的合印版。

初夏,与几个友人一起去西北旅游,有“返乡”之感。

九月,随笔《思想·材料·文体——治学杂谈之一》刊于《甘肃社会科学》第5 期。

第八部学术著作《想象与叙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张韶卿指出,赵园正是以一种“大历史的眼光和笔调”来勾勒历史中的生活图景,“选择那些不被正史选中的废弃材料或封尘材料,细腻而周全地呈现人物繁复的全部,包括对比刺目的场景”②参见张昭卿:《书本的生命力——读赵园〈想象与叙述〉》,《书屋》2018 年第10 期。。赵园指出,自己早年的学术背景提供了“以文学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历史研究”的新路径,即“利用自己已经形成的学术方法来处理新的材料和分析新的问题”,并认为中国文与史本是一体,只是西方学科体制的引入才导致“文史之间在学术方法和学术训练方面没有交集,通才通识训练缺乏,造成了学科视野的狭窄”③参见王小宁:《没有什么疆界不可以跨越——全国政协委员、新一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赵园谈文史研究》,《人民政协报》2010 年12 月6 日。。

一月,访谈录《被光明俊伟的人物吸引,是美好的事——赵园先生访谈》刊于《书城》1 月号。该文指出,无论是从事现当代文学或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吸引赵园为其提供动力的都是人物身上的某种精神气质以及由他们构成的“历史生活图景”的繁复色彩。

二月二十日,《有感于洪子诚先生文集的出版》刊于《中华读书报》。

三月十一日,《谁的城市,怎样的城市——一个人文学者眼中的“城与人”》刊于《人民政协报》。

四月,散文《 “另类”生活》收入《烙印——“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集体回忆》一书,由花城出版社于此月出版。

五月九日,游记《古村镇的另一种死法》刊于上海《文汇报》。

八月,访谈录《以阅读开启想象,以阅读滋养心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园先生访谈》(访谈者为李节)刊于《语文建设》第7-8 期合刊。谈及如今的语文教育,赵园认为语文课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于文字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应当有选择地加大文言文的比重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并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减轻学生应试重压、以注重语文素养培育的方式缓解学生文字能力普遍下降的危机。

同月四日,随笔《公共,“整体的连续的美丽”——城市随想(之一)》《安全,令人有认同感的城市——城市随想(之二)》刊于《中华读书报》。

同月十八日,《新城/旧城——城市随想(之三)》《谁的城市,谁设计与管理城市——城市随想(之四)》刊于《中华读书报》。

论文《凝结于方寸之地的财富与艺术——关于扬之水的〈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卷一)》刊于《读书》杂志第8 期。

九月,回忆文章《王瑶先生杂忆》刊于《当代学生》第18 期。

十月,《想象与叙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

同月二十七日,随笔《忠义与遗民的故事》刊于《浙江日报》“人文世界·阅读会”栏目。

十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出席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明清研究中心举办的“明清研究的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作题为《婚姻关系中的士人与女人——以明清之际为时段》的发言。

一月,作品编年选《昔我往矣》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三十年集”系列丛书。书中收录了赵园部分学术论文、散文、著作后记等,按写作时间排列,是赵园第一部将学术类作品与散文随笔混编的作品集。从这些文章可以窥见赵园作为一个写作者在学术上、心态上的发展转变。书后附访谈和学术年表。

二月十六日,纪念文章《 “今之人谁肯迂者!”——写在樊骏先生去世之后》刊于《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

四月二十六日,随笔《影视剧改变了关于明清的普遍知识》刊于《北京青年报》。

十月,著作《论小说十家》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再版,二十二万字。该版在台北人间出版社2008 年版《中国现代小说家论集》的基础上,将第一篇《郁达夫自我写真的浪漫主义小说》(1980)替换为附录中的《郁达夫:在历史矛盾与文化冲突之间》(1984),并删去附录中《鲁迅与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等三文以及《论余杂谈(代跋)》一文。

十二月,论文《开封:水,民风,人物》刊于《书城》第12 期。

一月,第四部散文随笔集《阅读人世》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十七万字,收入“郁金香书系”。书中收录赵园随笔、师友回忆、作家论等以“写人”为主题的作品共二十四篇,其所读的“人”既有师友,也有古今作家、明清士人等,是赵园多年来“阅人”之作的汇编。

三月,论文《溱与洧方涣涣兮》刊于《汉语言文学研究》第3 期。

四月,散文《看城看海》刊于《随笔》第4 期。

五月,论文《关于流动中的人与文学》刊于《书城》第5 期。

七月八日,访谈录《赵园谈明清之际的遗民与贰臣》(访谈者为张明扬)刊于《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栏目。

十月,论文《言说与伦理践行之间——明清之际士大夫与夫妇一伦(之一)》《常态与流离——播迁中的妻妾——明清之际士大夫与夫妇一伦(之二)》刊于《中国文化》第2 期。

十二月,随笔《关于冒襄的〈影梅庵忆语〉》刊于《书城》第12 期。

一月,著作《独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一部,二十万字。删去1996 年版《自序》一文。《红之羽》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二部,二十五万字,将2001 年版中《 〈寻访易堂〉后记》更名为《 〈易堂寻踪〉后记》。《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三部,删去2001 年版《总序》一文。

三月,论文《学术不是一切》刊于《学习博览》第3 期。

同月六日,散文《雨中过居庸关》刊于《中华读书报》文化周刊。

六月,随笔《庄氏史狱中的陆圻、查继佐》刊于《书城》2013 年第6 期。

十一月十五日,访谈录《保持对学术工作的热情——著名学者赵园访谈》(访谈者为陈定家)刊于《文艺报》。赵园提及:“我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察中,较为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是作家作品研究。……即如论萧红的,论骆宾基的,论凌淑华的几篇。”另提及:“我感激关于我的现代文学研究的批评,即如王晓明、王培元、孙郁的评论文字;
感激关于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批评,黄子平的,止庵的,刘铮的,江弱水的,等等。”

十二月十九日,访谈录《赵园:转向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属偶然,但也像命运》(访谈者为李昶伟)刊于《南方都市报》。

本年退休。

二月,论文《由士大夫的讲学活动看明代士风》刊于《贵州文史丛刊》第1 期。

五月,随笔《吴宓日记的故事》刊于《书城》第5 期。

六月十一日,《当年我由这里起步——〈论小说十家〉再版后记》刊于《中华读书报》。

同月二十五日,《文学·伦理·人的世界——由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刊于《中华读书报》。

七月,著作《北京:城与人》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四部,二十一万字。删去2002 年版《 “文学史研究丛书”总序》(陈平原)并增加《后记》一篇。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士风与士论》《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作为一种现象的遗民》也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五、六部,为《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节选。

同月,第五部散文随笔集《世事苍茫》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七部,二十万字。该书为赵园于《红之羽》出版后所写散文随笔类作品的选编,涉及城市随想、游记、读书札记、答问等主题。

论文《日记中的顾颉刚(1964—1978)》刊于《书城》2014 第7 期。

九月,随笔《越境旧事》刊于《书城》第9 期。

十月,《 〈论小说十家〉再版后记》刊于《现代中文学刊》第5 期。

同月十一日,随笔《从京派文学解读北京人的找乐精神》刊于《文摘报》。

三十一日,散文《打开历史的“瞬间”》刊于上海《文汇报》“文汇学人”栏目。

十一月,《论小说十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二十八万字,收入“新人文论纪念版”丛书。相较于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年版增加一篇《再版后记》。

同月二十七日,随笔《帝王的公与私——以明代为例》刊于《北京青年报》“星期学术”栏目。

十二月,论文《士大夫处父子一伦——以明清之际为中心》刊于《学术研究》第12 期。

一月十日,访谈录《 “易堂九子”对当代具有教育意义: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园》刊于《今日宁都》。

三月,演讲稿《闲谈〈北京:城与人〉》收入由《人民政协报》编撰的《中华维度》一书。

同月,论文《读聂绀弩的“运动档案”》刊于《书城》第3 期。

同月二十二日,《家族、宗族组织与乡村——写作〈家人父子〉札记》刊于《上海书评》。

八月,第九部学术著作《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十九万字。《家人父子》是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延续和收官之作,探讨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庭关系即夫妇、父子、兄弟,并由基本伦理关系入手讨论社会秩序的形态。赵园认为自己对人伦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这种敏感从文学研究一直延续至史学研究。《家人父子》中进行的是“有我”的论述,着眼点更在于“人情”而非“礼治”,以有“情”与否来评判士大夫的伦理实践。赵园认为,“由家庭关系、家族的变动,可以估测社会变革所抵达的深度”①参见赵园:《对传统社会家庭伦理的回望与思考——关于〈家人父子〉》,《光明日报》2015 年12 月8 日。。袁一丹认为:“ 《家人父子》及赵园关于明清之际的系列研究对‘后来者’的启示,或许不在于得出什么具体的历史结论,也不在于由‘丰富的差异’构成的伦理景观;
而在从方法论的层面,为那些‘不安分’的文学研究者,演示了基于文学训练的‘想象与叙述’所能抵达的历史深度。”②袁一丹:《士人生活中的“无声之声”》,《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 年11 月22 日。

十月,学术著作《想象与叙述》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为“赵园作品系列”丛书中的第八部。

十二月八日,随笔《对传统社会家庭伦理的回望与思考——关于〈家人父子〉》刊于《光明日报》。

三月,散文《非常年代的阅读(上)》刊于《书城》第3 期。

同月,访谈录《我只是大时代中的小书生》刊于《上海文化》第3 期。赵园提及,在选择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能力能否胜任,更倾向于在不断变换研究对象的过程中激发活力与潜能,并且始终坚持“从文集入手”的研究路径;
在材料的选择上,则主张“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不欣赏学术研究中的信意发挥和猜测,也不主张在研究中投入过多的个人感情;
在学术文体的选择上,偏爱“有内在的力度,能节制,有分寸感,不轻下断语”的文体,例如陈寅恪、孟森、洪子诚的述学文体。③参见赵园、项静:《我只是大时代中的小书生》,《上海文化》2016 年第3 期。

四月,散文《非常年代的阅读(下)》刊于《书城》第4 期。

六月,散文随笔选集《散文季节:赵园散文精选》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十六万字,收入“本色文丛”丛书中。该书为赵园散文作品选集,收录其中的“大多是严格意义上的‘散文’”④赵园:《自序》,《散文季节:赵园散文精选》,第1 页,深圳:海天出版社,2016。旧作。

六月,纪念文章《送别富仁》刊于《传记文学》第6 期,该文后被《文艺争鸣》第7 期全文转载。

八月二十八日,随笔《家族与伦理》刊于《人民政协报》“学术家园”栏目。该文后被《如皋日报》转载,分上下篇刊于9 月11、12 日“书香”栏目。

七月三十一日,访谈录《与一些有非凡气象的人物相遇,让我心存感激》刊于《北京青年报》。赵园提及自己偏爱的研究,主要有1985 年写萧红以及《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她认为自己从事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最大的收获是“学术视野的扩展和因了向经典学习而有的对学术的敬畏”,“更有挑战性,无论在知识方面,还是难度方面”,更重要的是“进入这一历史世界,与一些有非凡气象的人物相遇,让我心存感激。这在我,也是学术工作中的最好补偿”。

一月,第十部学术专著《非常年代:1964—1978》由香港牛津出版社出版,上下两卷。后来赵园称:“到2018 年底完成了最后一本学术作品,我的学术工作就结束了。此后写过学术回顾,却不会再进入‘学术状态’。”⑤《赵园:学术研究也是要有“余裕”的》,《中华读书报》2021 年7 月7 日。

一月,编纂的《沈从文经典名作》被分为上、中、下三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出版。

同月,《一代学风的开辟者与建设者——“庆贺严家炎先生八十华诞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发言选录》(孙玉石、凌宇、赵园、钱理群、吴福辉、关爱和、江锡铨、郑家建、傅光明、严家炎)刊于《名作欣赏》第1 期。赵园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稿《不可磨灭,但也无法模仿》后单独刊于《名作欣赏》2020 年第1 期。

三月,论文《我所知子平与枚珊》刊于《文艺争鸣》第3 期。

五月,访谈录《历史情境与现实关切——与袁一丹谈治学与写作》刊于《书城》第5 期。赵园自评为“中材”,认为自己的学术有赖于积累、下笨功夫,已经问世的种种文字皆是日积月累、不断删改的成果。她也指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少一种“投身其中、乐在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同古代文学一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有人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些文献方面的工作。即使将学术作为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式,赵园也从未夸大学术的作用,并鼓励青年学人尽量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不是为学术“牺牲”什么。

五月十日,《话说老钱》刊于《随笔》第3 期。

五月三十一日,《赵园谈学术与写作》(访谈者为袁一丹)刊于《澎湃新闻·上海书评》。该篇为《历史情境与现实关切——与袁一丹谈治学与写作》的下篇。赵园谈及材料的发现,“其所以是材料,有待‘烛照’。它只是因了你的事业,敏感与分辨能力,才成其为‘材料’”。

十月,《平原、晓虹印象》刊于《书城》第10期。赵园再次提及“我的转向明清之际,听从了平原晓虹的建议”。

一月,随笔《严肃与戏谑——兼及古代中国民间娱乐活动》刊于《书城》第1 期。

同月十七日,《悼吴福辉兄》刊于《中华读书报》。

二月,散文《访学之旅:东京·香港·台北》刊于《书城》第2 期。

同月,散文《兄长王信》刊于《北京青年报》2 月6 日副刊,该文后被《文艺争鸣》2021 年第12 期全文转载。

六月,论文《在“学术方法”背后——以〈论小说十家〉为例》刊于《文艺争鸣》第6 期。赵园指出文学专业者的普遍缺陷在于“不能进入文学,不能由文字进入文学,不能将文学文本作为文学”,而真正进入文学对研究者来说是必需的,“有‘感觉’之为能力,捕捉、形成‘印象’之为能力。这种能力应当为文学专业者拥有”;
从事学术研究之外的经历、自我评估、学术过程中的检视都是非常必要的。

七月七日,访谈录《赵园:学术研究也是要有“余裕”的》刊于《中华读书报》,属于“枕边书系列”。赵园提及“经由学术性阅读所结的缘,参与塑造了我之为我”,“鲁迅对我的影响,深不可测。鲁迅之外,再没有可以称为‘关键’的书”。

十一月,访谈录《朝向“历史”与“文学”的学术探求——赵园研究员访谈录》(访谈者为程凯)刊于《文艺研究》第11 期。赵园在访谈中提及自己独特的述学文体,将其归因于自己没有接受过严格的理论训练,并鼓励青年学人不应满足于中规中矩的论文,而应该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拒绝惰性。对于自己多次“跨界”的研究经历,赵园指出“跨界”对自己来说是较为自然的选择:“在我看来,最好的情况下,文学研究者应该处在职业与业余之间,专业读者与普通读者之间。”

猜你喜欢现代文学散文学术散文两篇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散文两章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社会科学(2021年5期)2021-10-27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阿来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国际汉学(2020年1期)2020-05-21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2期)2015-02-27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6期)2013-03-11

推荐内容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