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远超,向伟,赵娅
(1.长沙学院学生工作部(处),湖南 长沙 410022;
2.长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2017年,教育部把“心理育人”纳入高校“十大育人”体系[2]。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着由被认识到被重视再到被加强的过程[3]。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面临哪些困境,如何进行有效突围,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1.心理育人意识不强
辅导员心理育人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辅导员的参与意识不强。漆振羽等人指出,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认识不足,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归为一谈[4]。通过对一线辅导员进行访问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辅导员认同自己的政治辅导员身份,认为其主要责任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而在面对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工作时,多数辅导员认为这些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或学生家长的事情,在实践工作中存在责任推诿或工作缺位等现象。二是有些辅导员的协同意识不强。心理育人不是某个部门、组织或某个领导、老师的事情,需要学校各部门、各人员“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全员参与、全方位协同。在现实工作中,心理育人工作更多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承担的,辅导员多是“配合者”“支持者”“边缘人”等,其协同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心理育人知识欠缺
辅导员岗位在学校公开招聘中没有严格的专业限制,辅导员的专业背景比较多元,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较少,其他专业的辅导员如果没有参加心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就难以胜任心理育人工作。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中,部分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欠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基础性理论知识欠缺,心理咨询知识、危机干预等心理学实操性能力不足,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精神没有深入理解。由于理论性知识和实操性能力不足,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操情境中,难以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3.心理育人能力不足
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心理辅导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心育课程教学、心育活动组织、心理咨询辅导、网络心理育人等。辅导员心理知识宣传教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如下:未能熟练运用新媒体,缺乏宣传技巧,对心理知识的宣传多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不了解受众的特点与规律。心理辅导能力欠缺的具体体现如下:不擅长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重视讲宏观大道理,忽视讲微观小故事;
共性问题教育多,个性化教育少;
灌输教育偏多,共情能力不足;
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而是简单地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层面上。当个别学生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时,辅导员多半会选择“休学”或“直接劝退”等简单易行的处理方式,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得到实际解决,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离不开学校良好的发展平台。李明忠以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例,探究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组织环境,离不开学校的培训政策,越是层次较高的大学,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越重视”[5]。但是,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部分高校的组织环境束缚了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第一,辅导员的编制问题。虽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但是部分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执行。第二,辅导员的职称问题,这关乎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和切身利益。在一些学校,辅导员报评高级专业职称困难。一方面,部分高校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职称评定办法或评定细则;
另一方面,少数高校尽管出台了辅导员职称单列制度,但评定职称的高门槛,特别是科研工作的高标准让辅导员评定职称成为一种奢望。第三,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问题。部分学校对辅导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或评价机制,辅导员的岗位调动比较频繁,有的辅导员选择离开学校,有的辅导员选择转岗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青年一代,思想与行为深受网络环境影响。网络是大学生反映民情民意的舆论场,也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大学生的网络实践主要包括网络学习、网络聊天、网络视频、网络游戏和网络消费等。但是,网络环境具有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网络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部分青年呈现思维简单化和行为个性化等特征。大学生的负面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与有效化解,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与健康有序地发展。面对信息网络时代给心理育人工作带来的新挑战,高校辅导员理应顺势而为、蓄势发力,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
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思想多元化、生活多面性、需求差异化的特点,面对这些特点,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心理育人意识与育人水平。
在心理育人意识方面,处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并在工作中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维护。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既是可为的,也是能为的。邱显清等人强调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中应发挥积极作用[6]。一方面,应注重提升线下心理育人的协同意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时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与缺位,应发挥纵向统筹与横向联动的合力效应。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的一个要素,要与其他要素密切配合。在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思政课教师、家长和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力量协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辅导员要关注队伍间的异同点,发挥各方人员的优势,探索协同的着力点和方式方法,让队伍间的协同合作发挥最大的意义和力量。另一方面,应注重提升网络思维意识。如,当前“内卷”“躺平”等网络热词的传播,对中国青年的奋斗精神形成了冲击[7],这就需要辅导员善于在网络情绪中识别与觉察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倾向。
在心理育人能力方面,首先,辅导员应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8],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公共课程的教学,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链接与知识链接,将积极心理学知识、心理育人元素、心理育人理念等融入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场域中提高心理育人能力。其次,辅导员要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心理育人能力。一方面,充分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契机,利用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感恩月”“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自助、心理互助及心理帮助的意识;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实践活动的常态化,真正营造出“既要身体健康,也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你我同行”的良好校园氛围。最后,网络是心理育人的重要阵地,辅导员应在网络阵地中提高心理育人能力。辅导员应密切关注网络热点与网络舆情,精准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在大学生关注度较高的网络平台上推送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要用“网言网语”丰富话语表达,用“网事网例”增强话语力度,将理论的传播“活”起来、“立”起来,吸引青年学生主动靠近、自动连接、自愿转发。
学校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须从学校层面进一步完善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工作平台。由于辅导员所学的专业、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各不相同,从学校层面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作平台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心理育人工作平台的建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聚焦职业发展平台的建设。我国高校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具有学校行政人员的身份,也是学生的心理老师、德育老师,具有专任教师的身份。高校应明确辅导员的不同发展方向,既要打通辅导员的行政职级上升路径,也要对辅导员的职称评审单列,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政策导向、奖惩机制等让辅导员干事有平台、发展有保障。二是完善辅导员心理育人的培训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为两大核心完善培训课程,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各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进一步探索完善高校辅导员岗前培训与入职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理论培训与实操培训、专题培训与全面系统培训等相结合的科学培训体系。三是加强对二级学院成长辅导室的建设。心理育人工作规划在学校,但落脚点在各二级学院或者教学系部。当前,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级干预体系,其中,在学校层面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筹,二级学院(系部)则均设立了特色成长辅导室。特色成长辅导室是辅导员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主要抓手,其主要职责包括日常性的学习辅导、职业辅导、生活适应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因此,高校应加强对二级学院的支持力度,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场地保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将成长辅导室打造成心理育人的品牌。
任何事物要发展,都必须有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与土壤,教育也是一样。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心理育人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9]141。辅导员也是普通教师中的一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应受到社会尊重。国家要营造尊师重教的优良社会环境,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辅导员、尊重辅导员、认同辅导员工作价值的良好风气,从而让广大辅导员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第一,营造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时有发生。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应顺势而为,通过先进思想、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信息网络社会辅导员的良好形象,打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其二,营造良好的线下环境。辅导员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离不开全社会的充分尊重与高度认可。辅导员的合法利益、人格尊严、合理诉求得到满足,社会贡献与社会价值得到肯定,辅导员队伍才能稳定,其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辅导员心理健康育人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他们用“五招”育人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