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实践育人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研究

实践育人共同体视域下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研究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14:54:01 推荐访问: 共同体 实践 实践出真知

□ 张雯怡,万 婕,王 鑫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1]。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挖掘和编制‘资源图谱’。”[2]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作为实践育人共同体理念下的具体落实,是高校拓展教育空间的重要载体,也是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提升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实习实践基地已经基本建成,在进入常态化运行后,“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如何整合协调各方资源与诉求”“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如何建立长效化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有效融入社会实践与实习实训”成为部分高校面临的新的共性问题。进入新时代,有必要在实践育人共同体视域下,对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进行反思审视,进而提出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新路径。

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是“围绕高校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所形成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的结合体,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按照‘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原则建立的实践育人载体”[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展开,深刻回答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后的价值定位、能力责任和建构逻辑。实践育人共同体作为“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思考下的理念生成,要深入把握其理论内涵,也可以依照以上逻辑遵循。

(一)价值之问:“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

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以培育“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目标,其价值定位彰显了“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4]。一方面,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专业教育的延伸发展。实践教育活动可以巩固和深化大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增进他们对理论的新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某种程度上的“学习共同体”。在这共同体中,学生带着课堂上、书本中和脑袋里的知识储备而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不断激活,促使他们深入认识和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激活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个人创新素养。另一方面,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以“铸魂育人”为价值导向的“大载体”。实践不仅是知识转化为经验的过程,也是道德内化为习惯的过程[5]。社会“大课堂”中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淬炼意志品质,塑造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从这个层面上讲,实践育人共同体更像是一个“德育共同体”。通过在共同体的经历与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他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在不断内化和外化的转变中获得发展和成长[6]。

(二)责任之问:主导性与协同性的平衡协调

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决定了共同体中各类主体责任定位的复杂性。从宏观层面看,实践育人共同体中包含了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家庭等责任主体。其中,政府和高校承担着组织规划的角色;
高校和企业又共同承担了具体实施的角色;
社会组织和家庭则承担着协同参与的角色。可见,高校是实践育人共同体中整合、协同多方力量的“主导力量”。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高校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协同各方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从微观层面看,学生、教师、企业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家长等均是实践育人共同体中的参与主体。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长期有效运行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角色能力,划定可执行的责任边界,平衡不同力量在不同场域内的参与程度。总的来说,实践育人共同体中既有校内各育人平台之间的协同,也有校外各实践实施单位之间的协同等。

(三) 建构之问:系统力量与制度规范的累积生成

共同体建构的意义在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7]。实践育人中由各类主体代表的多元力量汇聚,是共同体得以建构的基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实践育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健全到健全的过程[8]。在此期间,实践育人的内涵从简单的“感知教育”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生命体验”。可以说,实践育人的发展过程,是实践育人中各类育人力量日渐丰富的过程。然而,在一个共同体中,如果力量间出现对抗、互斥或其他无序状态,则会从整体上消解教育成效[9]。因此,建构整体性的体系和规范化的制度,成为了实践育人共同体建构的发展新需要。通过机制体制的建立,原本分散在各处的不同主体力量得以联结,不同责任主体的参与行为得以规范。在制度不断明确、规范不断有序的过程中,使得高校内外实践育人各项工作的目标逐渐同向,部署逐渐同步,资源调配更为有效。

当前,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发展迅速,在基地特色、实践内容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化的特点。实践育人共同体概念的出现,一方面有利于通过系统性的视角,对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在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是由来已久的,急需引入共同体的视角来予以解决的。另一方面,实践育人共同体理念的出现,为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在向新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不成熟、不完备的地方,也会遇到如“实践育人共同体各主体协同性不强”等阻力,同样需要对“新问题”予以审视。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中的各类主体,在“价值诉求”“责任归属”“机制建构”等方面的博弈与冲突,尝试厘清当前高校实习实践基地建设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价值诉求如何“同向同行”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价值目标尚且存在着倾向“实践教学”的目标失衡,以及参与主体对“‘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内在统一的价值目标”理解不够深入、把握不够全面等问题。虽然大部分教师对于“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内在统一的价值意蕴把握较为深入全面,能够明确实习实践基地中育人与育才的共性价值和差异性目标,但从学校落实到学院的过程中,实践育人目标没有得到针对性、特色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对应学院特色的内涵阐释。部分学生对于这一价值目标的把握,往往随着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而深入。他们容易带着“学习专业技能”“看一看行业环境”“体会未来工作”的预设进入实习实践基地。随着与辅导员、企业带教老师等群体的深入互动后,逐渐领悟到个人思想品质与综合能力同步提升的重要意义。部分企业人员对价值目标的理解则较为分散,部分企业对实习实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未来人才相关专业能力的前置培养。国有企业对实习实践中思想教育价值的理解相对充分。特别是历史底蕴深厚、工匠精神氛围浓郁的“老字号”企业,往往能够自觉自发地在带教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劳动精神培育等内容。

(二)责任定位如何“明晰确定”

实习实践基地涉及的相关主体众多,构成了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在实习实践基地的系统发展过程中,部分相关参与主体存在责任定位的紊乱与错乱。一是部分专业教师尚未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目前专业教师在实习实践课堂中仍是一个相对边缘的参与角色。专业教师对自身的责任要求停留在实习实践的资源联络,缺乏在实习实践过程中稳定、指导性地全程参与。二是部分学生工作队伍的责任定位负担过重。学生工作队伍在实习实践基地中承担了协调联动各方资源的核心角色,当下学生工作队伍逐渐从核心责任角色发展为多重责任角色,与企业需求、学生需求、学校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在价值导向仍向“实践教学”失衡的情况下,学生工作队伍以责任超载的状态持续运行。三是部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足。实践育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学生在实习实践基地的活动过程,发现其主体性意识不足,更多地将自身定位为任务的承担者、活动的参与者、工作的旁观者,未能带着问题意识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毅力决心进行思考和反思。同时,在赴基层实习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眼高手低”“浮躁不安”的心态,认为自己学历高、头脑好,在基础工作中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四是部分企业的责任定位存在偏差。部分企业对实习实践基地的定位更多地偏向于招聘周期内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还未能完全从行业战略、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来明晰自身责任担当,帮助学生发挥最大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各自优势。

(三)运作机制如何“协同联动”

当前,部分实习实践基地运作机制的还不够完善,缺乏与其他现有机制的有效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的有效运行。一是机制建构尚显粗放。随着实践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议题,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不断得到拓展。目前,部分高校实习实践基地虽然出台了一定的管理办法,但仍然缺乏对基地准入管理、考核管理、目标管理的相应细则,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另外,管理办法在实际落实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执行,对校企双方形成规范化的约束和指导意见。二是机制联动存在壁垒。当前,部分学生实习实践的管理未能完全打通学生工作条线和教务条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仍存在管理壁垒,未能促进大学生将“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的实践锻炼互为补充。在部分学校内部,不同部门、学院、单位之间,往往只对各自负责的实习实践活动加强管理,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上存在权责不清、资源难以共享等问题。在部分校企协同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等要么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要么虽然有部门负责工作协调但存在任务不明、难以考核等问题。三是动力机制建设滞后。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学生缘何主动参与实习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和时代大背景下实践育人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抓手的外生动力仍然把握不够。高校作为实习实践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尚未完全沉下去,实现学生需求与教育要求之间的双向转化。

当前,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发展应当在实践育人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秉持系统思维、科学思维、时代思维,丰富自身价值内涵,打通高校内部育人主体和外部育人主体之间的链接通道,实现各项教育资源的深度整合。从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的角度,探索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向度。

(一)凝聚共识,丰富与时俱进的价值内涵

一是凝聚多元价值目标。高校内部育人主体和外部育人主体应就实践育人目标、原则、内容等达成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实践育人共同体存在的价值基础。高校作为实习实践基地的主导力量,首先,与各主体沟通传递当前“意识、思维、能力”的价值内涵取向[10],即职业生涯发展意识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其次,面向学校、企业、家庭等各类主体的不同价值诉求,可以通过数据调研、研讨访谈、家长会等形式,把握各类主体对实习实践的已有认识和思想动态,沟通寻找各类价值目标之间的“融合点”和“转化点”。最后,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引,精准定位育人目标、端正学生价值取向、生成整体性价值目标。二是构建递进式价值目标。目前部分高校实习实践基地之间的建设水平仍存在一定差异,价值导向参差不齐。在进一步建设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立足当代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根据地区、属性、规模、能力,甄别不同实习实践基地之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激发不同专业、年级、层次学生的意愿与潜能。分层分类构建阶梯式的价值目标,并明确每个阶段应体现的价值点、能力点、思考点,有针对性地促进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育人成效。三是深化“五育”并举的价值导向。“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是育才与育人的统一,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统一。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教育理念下,高校实习实践基地的应主动丰富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内涵。突破固有智育刻板印象,坚持德育为先,将“五育”并举作为实践育人质量方法上的“坐标尺”。

(二)强化认同,明确多元合理的责任清单

一是强化各方育人主体的认同意识,落实责任目标。高校无可厚非地承担着实践育人的主责,但社会、企业、家庭等不同育人主体需要进一步认识到自身在实践育人中的重要作用。要打破传统“高校为主,其他各方只是配合参与”的实践育人观念,高校内各部门应为不同育人主体,按照价值目标和当前育人能力,制定目标可达成,任务可落实的实践育人责任清单。进一步细分当前实习实践过程中的各项育人任务,精准对接不同育人主体,确保责任清单具有差异性、有针对性、可落实性。二是强化大学生的自发性认同,明确主体性责任。当前实践育人旨在强调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主体性的获得。要关注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除了能力提升,还要注重学生在情感、自尊、个人价值等方面的需求。通过满足大学生的“成长内需”,提升大学生对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自发性认同,强化个体对价值获得的感知。从而自觉自发地融入共同体,并在其中主动开展对自身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三)对接需求,完善多维交融的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在高校内部,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的实习实践领导小组,组织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教务处等共同承担实习实践基地相关育人工作。各二级学院联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学生代表、企业代表成立实习实践基地相关育人活动指导小组,负责各个学院具体实习实践基地相关育人活动的指导与开展。在高校外部,联动发展校内外育人资源,在充分调动校内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开拓与其他学校、校外企业等的合作。针对多元主体的目标、能力和类型,对指导力量、经费资源、社会资源等要素进行科学配置,形成合理、高效流动的要素体系。二是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协同发挥学校、企业、政府各方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在人才、平台、成果等方面实现多方协同共享,有利于对接各方需求,激活主体的内生动力、迸发教育活力,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广泛、多样的形式来组建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的团队,鼓励和支持专项项目、品牌项目等,发挥实践育人示范作用,培育新时代实践育人精品项目。三是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面向大学生、教师、企业相关人员等参与主体的整体性考核评价机制。就学生群体而言,成长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探索以学生发展性成长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习实践的事前、事中、事后,分别对育人成效及育人反馈进行评价。就教师群体而言,需要按照岗位特性和专业特点,分层分类制定工作量要求,并纳入绩效考核。对表现优异的老师,予以应有的奖励表彰。依托于科学有效的评价管理机制,凝聚一批有志于开展实践教学研究的教师,打造实践育人“大团队”。针对企业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调研评估,建立健全实习实践基地准入机制,为其制定实习实践育人工作指南,梳理负面行为清单,动态调整实习实践基地的“白名单”“黑名单”,从而促进了育人体系的良性运行。

(四)创新形式,建构聚焦思想生成的育人空间

一是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创新契合时代发展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在智能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然成为每个人生活方式的时代,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如果拘泥于物理空间的“一亩三分地”,那么许多“在现场”或是“应在场”的宝贵育人资源将流失于无形。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构应大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借助虚拟空间的平台,融合线下难以获得的育人力量。例如,实习实践过程中,教师队伍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对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困惑进行实时解答。二是通过网络信息平台,量级增长实践育人的成效。当前,实践育人在网络平台的成效展示往往停留在通讯稿或实习日记的层面,而在实习实践基地现场的感悟生成、知识顿悟、创意成果较少能突破物理空间范围得以分享、展示和碰撞。借助信息技术建构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应不仅限于流程上的融通,更应聚焦思想的对话与生成。通过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拓宽实习实践基地的育人空间,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和育人实效。三是将各专业的实习实践教育与本行业内的创新产业和新兴业态紧密衔接,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大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引导学生依托科学技术跨界从事创造性劳动[11]。

猜你喜欢共同体基地主体《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中国自行车(2018年9期)2018-10-13我的基地我的连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金色年华(2016年13期)2016-02-28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