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构建

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构建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3-11-30 15:42:01 推荐访问: 句法 构建 构建()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王德亮

(北京师范大学 外文学院, 北京 100875)

立场研究是语言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夏秸、陈新仁,2020)。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有很多人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Biber & Finegan(1989),Du Bois(2007),Englebretson(2007),Jaffe(2009),Johnstone(2009),Kiesling et al. (2018), Myers(2010)等等。

但关于立场研究的一些根本问题,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比如立场是什么,我们是如何表达立场的,语言和互动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立场表达在更广的社会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Du Bois, 2007)。立场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层面性(Englebrestson, 2007),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现象(Haddington, 2013;
夏秸、陈新仁,2021)。

立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很多细节还值得进一步推敲,尤其是立场的动态性和协商性,以及立场的实现方式,相关的研究还显不足。本文拟基于立场三角理论和对话句法理论,探讨会话中的交际者如何表达立场、立场表达的标记特征以及立场表达的互动规律,旨在构建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

“立场”这个词最初是由Douglas Biber和Edward Finegan在他们的文章《英语中的立场风格:言据性和情感性的词汇和语法标记》(1989)中首次引入,表示“与信息命题内容相关的态度、感觉、判断、承诺的词汇和语法表达”。在后期的研究中,相关的研究者又注意到了立场的动态性、互动性和指示性(Du Bois, 2007; Irvine, 2009; Kiesling et al., 2018)。

立场从引起研究者关注开始,就是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出现的,研究者从个人、社会、语言以及话语互动的角度切入,它的形成也是汲取了之前类似概念的研究成果,类似的概念包括情态(Bybee et al., 1994; Palmer, 1979; Papafragou, 1997)、言据性(Aikhenvald, 2015; Chafe, 1986)、 评价(Martin, 2000)、 评估(Martin & White, 2005)、情绪性(Scherer, 2005)、情感性(Biber & Finegan, 1989; Ochs, 1993)、立足(Goffman, 1981), 定位(Davies & Harré, 1990)、 角度(Berman & Slobin, 1994; Chafe, 2003)。

近三十年来,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者从语料库语言学(Grabe, 1984;
Chafe & Nichols, 1986;
Biber & Finegan, 1988,1989;
Biber, 2006)、社会语言学(Jaffe, 2009)、会话分析(Heritage,2012a, 2012b)、互动语言学(Karkkainen, 2003;
Wu, 2004;
Englebretson, 2007)等多个视角对立场进行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夏秸、陈新仁, 2020)。

鉴于立场概念的复杂性,立场表达的方式和方法也是非常复杂的。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从介绍或综述角度的探讨(柳淑芬,2017;
夏秸、陈新仁, 2021),或着眼于单个表达形式的分析,如Karkkainen(2007)对“I guess”的分析,吴志芳(2009)对认知立场状语Probably和Maybe进行了语料库对比研究,田婷(2017)探讨了汉语自然会话中“其实”的言者知识立场,娄宝翠(2013)研究了学术英语中转述动词的立场表达,娄宝翠、王蜜蜜(2021)对比分析了中外理科学者学术英语中立场词块的使用。基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先前的研究忽视了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特征,立场表达时有何标记,这些标记有何特点,立场表达与对话结构如何互动,交谈双方的立场表达如何相互作用和体现,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些欠缺。

有些学者认为任何语言都表达立场,立场无处不在。如美国匹茨堡大学的Scott Kiesling教授曾经半开玩笑地说“I see stance almost everywhere. Everything is stance”(我认为立场无处不在,所有的一切都有立场)(Ushchyna, 2020)。Voloshinov(1973)也认为立场在语言中无处不在,说者对自己的言说对象总要给予评价,表现自己个人的立场。因此,评价和立场无处不在,任何中立的表述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同意以上观点,所有的语言都在表达立场,但如何识别这些立场,如何判断说话者在表达什么立场,这些方面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于如何识别语言表达中的立场,最简单最直接的体现是立场表达标记,立场表达标记是通过语言表达形式体现,当然也不排除没有显性语言形式的立场表达。如果是词汇表达的话,这跟话语分析中的话语标记研究重合,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的话语标记都表达立场。但问题是,我们能否穷尽性地描写语言表达中有哪些立场表达标记,能否对他们进行归类。Biber & Finegan (1988)对英语中的状语立场标记进行了描写,发现可以分为六个语义范畴,他们分别用典型词来指代这些类别:honestly类、generally类、surely类、actually类、maybe类和amazingly类。他们的这一分类仅限于状语立场标记,未谈及其他。Conrad & Biber(2000)也尝试对立场进行了分类,他们所谓的“立场”是 “一个笼统的术语,指个人情感和评价的表达”,他们区分了三大类立场:第一类是认识性立场,比如,对某个命题的确定性(或怀疑性)、可靠性或局限性进行评论,包括对信息来源的评论;
第二类是态度立场,包括说话者的态度、感情或价值判断;
第三类是风格立场,描述信息呈现的方式方法。

而且Conrad & Biber(2000)把他们的立场研究局限在构建命题的语法手段上,如:

(1)Maybe she put grease in it.

这里的“maybe”,是表达立场的状语,表示的是说话者对于“she put grease in it”这个命题的不确定。

综合前期文献来看,学界对于立场表达标记的研究还不系统,也不全面。我们认为首先根据语言形式,立场表达标记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立场标记和隐性立场标记。显性立场标记是指表达中有显性的、可以观察到的语言标记形式,如例(1)中的“maybe”就是典型的显性立场表达标记。隐性立场标记是指表达中没有可见的标记形式,但还是有立场的表达。看下例①:

(2)a. DAV: ?you need to bump somebody else’s life &=laughs and not have to (.)▶

you know

b. ADU: [go through all of it▶

c. DAV: [go through it▶

d. ADU: yeah that’s it I think that’s what we kind_of do at this age, David▶

e. DAV: yeah &=laughs▶

例(2a)中,DAV 说“you need to bump somebody else’ life and not have to...you know”,实际上他还没有说完这句话,但ADU猜出了他要说的后半截,用“go through all of it”帮他完成了。在例(2c)中,DAV重复了“go through it”,这里虽然(2b)和(2c)没有显性的立场标记语,但“go through it”这个表达本身也是在表达立场。ADU帮DAV完成他还没有说完的话,表明ADU认可DAV的立场和观点,而且思维同频,都想到一块儿去了。例(2c)中,DAV重复了ADU的话,一方面是完成自己在第一句中未说完的话,另一方面也对ADU的立场进行确认。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话中的立场表达跟单句中的立场表达有时不一样,交谈双方可以通过共同努力完成立场的表达和交换。

另外,还有一个维度值得我们思考,立场表达标记语也有表达立场的强弱之分,我们可以区分三类:高立场标记、低立场标记和零立场标记。有些对话有时没有显性的标记语,但他们仍然能够表达立场,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零立场标记。这里的零立场标记对应上文中的隐性立场表达。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立场表达分类图:

图1 立场表达分类图

高立场标记类型的特征是,主语一般为第一人称,另有明确表达立场的标记语,如“同意”“反对”。英语中,一般为“agree”“disagree”等。如:

(3)甲:胶州大秧歌必不可少啊~

乙:不是东北大秧歌么?

甲:胶州大秧歌和东北大秧歌一块扭呗~

乙:我不同意!

甲:其实胶州大秧歌也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咱们同属一门……

例(3)中乙的第二句话“我不同意”,强烈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而且有非常显著的标记语“我”“不同意”。这类表达我们称之为高立场标记类型。

在低立场标记类型中,主语可能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谓语一般由“是”“要”等来表达,英语中常用的低立场标记语为 be动词的各种形式或yes, no等回答语。如:

(4)甲:剃光头不错。

乙:不用剃就快光了。

甲:其实我也是……

例(4)中,甲的第二句话“其实我也是”,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同时表达的程度还没有那么强烈,只是说:虽然我认为剃光头不错,但实际上我的头发也不多了,不用剃也快光了。这类表达,我们归入低立场标记类型,其中的“是”字是低立场标记词。

最后一类是零立场标记类型,在这一类中,语言形式上无标记语,但整句话会表达说话者的某种态度或立场。例如:

(5)甲:明天买个袖套。

乙:都晒成这样了,再戴套袖有啥用。

例(5)中,乙的陈述是对甲表示要买个套袖的回应,整句话中没有特殊的标记词,但整体的语义又表达了乙的立场:都已经晒黑了,再戴套袖也没有什么用。

立场三角理论(Du Bois, 2007)认为,立场通常情况下是通过语言行为实现,但它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立场是话句的属性,而不是句子的属性,话句内嵌于对话语境之中。立场的具体化扎根于它的对话性中,只有当把对话语境纳入考虑范围,立场才算完整(Du Bois, 2007:152)。

会话立场表达中涉及到的关键成分有评价(evaluation)、定位(positioning)和对齐(alignment),以及客观的、主观的和互为主观的目的性。Du Bois(2007)把这些成分整合起来,把立场进行了理论化,建立了立场三角理论。在此理论中,立场被看作是包含了多个不同成分和过程的三元组,是单一的整合行为。在行动层面上,立场被理解为是三个行为融为一体,所谓的三位一体(triune act)或三元体(tri-act)。立场三角认为评价、定位和对齐并非代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立场,而是同一个立场的不同方面。立场行为会创造三类立场后果,采取了一个立场之后,立场采取者会评估客体,定位主体(通常是自己),并与其他主体校准对齐。基于以上的看法,Du Bois(2007:163)把“立场”界定为:

“立场是一个公共行为,由社会行为者实施,通过对话的显性交际手段表达出来,同时可以评价客体,定位主体(自己和他人),与其他主体对齐,涉及到社会文化领域的所有凸显维度。”

如果换成第一人称视角,从立场采取者的角度来说的话,立场的定义可以表达如下:

“我评价某事,所以为自己找一个定位,同时与你对齐。”(同上:163)

上述的各要素和各类关系,可以以图2这个三角图式呈现出来。在此三角中,三个角代表了立场行为中的三个关键实体,也就是第一个主体、第二个主体和(共享的)立场客体。这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边代表的是有方向的行为向量,它们组织实体之间的立场关系。尽管立场三角包含三个辅助行为:评价、定位和对齐,但他们并不像传统三角模型中的一一对应关系那样沿着三个边均匀分布,而是其中有两个边代表的是评价向量,从立场主体指向共同的立场客体。第一个评价向量始发于第一个主体,第二个评价向量始发于第二个主体。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即左边的竖线)代表的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对齐。很明显,三个立场行为向量都是关系性的和方向性的,把三角形的两个角都连起来了。对齐向量可以始发于第一个或第二个主体中的任意一个,然后指向另外一个主体。图式中的任何一个向量,箭头都是指向动作的客体或目标(Du Bois, 2007)。

立场三角理论为立场的实现和阐释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下面举例说明:

(6)甲:小妹,我不会打麻将。

乙:我也不会,所以我就跑进房间里睡觉啊!

在此例中,立场三角的三个角分别是第一个立场主体(甲的“我”),第二个立场主体(乙的“我”)和共享立场客体(本例中是“麻将”,很多情况下,可以省略或者是以所谓的零形式呈现)。甲通过谓语“不会打”一方面对自己的立场进行了定位,表达自己不会打麻将,同时也对客体“麻将”进行了评价(麻将,这个游戏我不会玩)。乙听到甲的话之后,通过“也”的互为主观性对齐功能,实现了自己的立场与甲的立场的协调和校准。本例可以用立场三角表示如图3所示。

图2 立场三角示意图图3 例(6)的立场三角解析图

甲和乙的立场互动还可以通过以下图式表示:

(7)

#说话者立场主体对齐定位/评价立场客体甲:……我不会 打麻将乙: 我也不会 {打麻将} …………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立场对齐标记的位置会有语言类型差异。在汉语中,它们会出现在主体和谓语之间,一般在谓语之前,而在英语中,一般会在句末,如下例(8)所示:

(8)

StancePositions/Stance#SpeakerSubjectEvaluatesObjectAlignsS1:Iwanna switch overto Spanish so badlyS2:me{wanna switch overto Spanish so badly}too

在例(8)中,第二个说话者通过too,把自己的话语立场与第一位说话者对齐。

通过以上的例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立场三角为理解各种辅助行为之间的致使和推理关系提供了基础。立场采取者在定位自己的时候,也同时界定相互之间的对齐关系,不管这种对齐关系是趋同的还是有分歧的。只要立场三角的其他部分是已知的,对于未界定的部分,我们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推断。此分析的最关键一点是,三合一辅助行为中的全部三个行为对于立场阐释都是相关的,即使它们之中只有一个或两个的立场话语语言形式是显性表达的(Du Bois, 2007)。如例(7)和例(8),它们都有显性的立场表达形式,此处是“也”和“too”。但有些情况下,即使没有这些显性的语言形式,我们也可以根据立场三角推知其立场表达。

对话句法理论(Du Bois, 2014)观察到在一个自然对话中,交谈者常常把前一个说话者的话当成模板,以前一句话为参照,选用前一句的某些成分进行提及或进一步表达,从而使前后两句形成平行关系,前后两句之间的某些成分还会相互映射,形成共鸣关系。对话句法理论还认为对话之间遵循互涉原则,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共鸣的认知过程和抽象语法知识的来源,证明了抽象语法知识和系统的心理现实性(刘兴兵, 2006)。

对话句法中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分析工具主要包括跨句图谱、平行、共鸣、重现、选择、对比、类比等等,关于对话句法理论的详细介绍请参看曾国才(2015)、高彦梅(2015)、王德亮(2017, 2018, 2021)等。在此,我们仅举一例进行说明:

(9)甲:好美的景色,你都是拿什么拍照的呀?

乙:就是手机拍的。

甲:什么手机拍的?

乙:华为。

看似非常普通的日常对话,如果按照对话句法理论来进行分析,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玄机。Du Bois 倡导用跨句图谱来分析对话中话句之间的关系,上面对话的跨句图谱可展示如下:

(10)甲:好美的景色,你 都是 拿 什么 拍照的呀 ?

↓ ↓ ↓ ↓ ↓

乙:
就是 手机 拍 的 。

↓ ↓ ↓ ↓

甲:
什么手机 拍 的 ?

↓ ↓

乙:
华为 。

当乙听到甲问“你都是拿什么拍照的呀”时,回答道“就是手机拍的”,其中“就是”对应“都是”,“手机”回应“什么”,“拍”对应“拍照”,是简略的形式,“的”是重复上一句中的“的”,标点符号也是对应的,句号对应问号。乙为了回答甲的问话,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或重复甲话语中的某些语言成分,这些语言成分之间会形成映射和共鸣关系。当然,除了语言成分的共鸣,语言结构也是共鸣的,陈述句对应问句。接下来,甲继续问道“什么手机拍的”,这一句的结构和大部分成分都是借用了乙的话句,这两句形成了平行关系。最后,乙用了简略回答,提供了甲所需的信息。跨句图谱的展示除了箭头标示法,还可以用表格标示法,例(10)可标示为:

(11)

ABCDEFGHIJ甲好美的景色,你都是拿什么拍照的呀?乙就是手机拍的。甲什么手机拍的?甲华为。

表格标示法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对话之间的映射和共鸣关系。

对话句法理论提出之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如机构语言、对话分析、辩论研究、自闭症话语(王德亮、将元群, 2022)、课堂对话等等。而且对话句法理论也是被当成普遍语言理论提出的,应该适用于各个语种的语言,目前已经被证明在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希伯来语等中都是有效的。但对话句法毕竟还是比较年轻的理论,它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关于它的理论框架本身和相关应用研究都大有可为。

对话句法理论关注当交谈者通过选择性地重述前一个说话者话语时所发生的现象。作为一种分析实践,对话句法可详细描述话语中并置话句之间映射共鸣的过程。当对话句法的形式方法被应用于会话互动的分析时,它会呈现大量立场对(stance pair),这些立场对具有可重复出现的功能—互动配置,第二个说话者的立场话语与第一个说话者的立场话语之间具有非常近的类似性。随着立场在相互对话中的积聚,它们的结构平行所暗含的类似性会触发一系列的阐释性和互动性的结果,这些结果对当下的互动以及在更广大水平上的立场表达都会带来有意义的启示(Du Bois, 2014)。

立场三角理论是Du Bois在2007年提出的,而对话句法理论也是他发明的,成熟于2014年。这两个理论之间具体有何关系和区别,Du Bois自己也没有讨论过。一些其他的学者专门探讨过两者的关联,如刘兴兵(2016)、李桂东(2019)等,但他们也仅限于讨论和阐释立场三角理论和对话句法理论之间思想原则的共性,并未有理论性突破。

本文认为立场三角理论和对话句法理论同宗同源,可以进一步融合,交谈双方在表达立场的同时,对话句法机制也可以无缝衔接地运行。基于对这两个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分析,我们构建了下面的框架,我们称之为“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

图4 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

如图4所示,两个交谈话句可以分别被当成是对话话句1和对话话句2,每个话句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这里需要做两点说明:第一,主谓宾的表层语言形式根据语境和交际目标,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即,有些成分可能被省略,但其语法位置仍然是存在的。第二,单个语句我们只列出了主谓宾,这只是为了表示的方便,并不排除句子中还会存在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或从句。如果它们出现,它们也是遵循主谓宾的运行规则。

两个语句之间相应句法成分之间的虚线表示这些成分之间存在映射和共鸣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一起构成了跨句图谱。图中的“主语1”呈现“主体1”,“主语2”呈现的是“主体2”。但“宾语1”和“宾语2”共同呈现语义客体,此客体即是交谈者交谈的对象。“主体2”尽量与“主体1”协调一致,相互对齐。不管是“主体1”还是“主体2”都对客体进行评价,客体对两个主体进行定位。对话句法和立场三角同时作用于同一个对话,对话句法在句法层面上运行,立场三角在语义层面上运行,两者又通过主语和主体相互融通,相辅相成,共同表达言者的立场。

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包含以下准则:

第一,交谈者可能会选用高立场标记、低立场标记或零立场标记,但无论选用哪种标记形式,前后两句都会形成共鸣。

第二,立场表达时,说话者可以选择显性的语言表达形式或者隐性的语言形式。所谓隐性的形式,也就是没有表层语言形式,但一定会有句法空位。

第三,立场三角可以解释立场表达的内部机制,但对话句法中的跨句图谱、共鸣和平行可以很好地解释立场表达的外部机制,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立场三角与对话句法在不同层面上运行,对话句法需要依托句法结构,而立场三角囊括了语义层面,对话句法和立场三角共享对话主体和客体。

下面举例说明:

(12)a.甲:咱俩一人养一只动物吧?

b.乙:嗯嗯,你养我,我养你。

c.甲:什么东西,我是认真的!

d.乙:我也是认真的!

此例中(12a)和(12b)形成了第一个立场对,甲说“咱俩一人养一只动物吧”,这是表达一种建议,也算是一种立场,没有显性的立场标记,可归入零立场标记的类别。例(12b)中,乙回应到“嗯嗯,你养我,我养你”,其中“嗯嗯”,是立场标记词,表示同意甲的建议。后面的“你养我”和“我养你”,都是基于例(12a)中甲的句法结构衍生而来,因为“咱俩一人养一只动物吧”中的核心谓语动词是“养”,乙以“养”为基础,生成了“你养我”和“我养你”这两个小句,这两个小句的句法结构与甲的话句是一致的,通过动词“养”形成了共鸣。另外,主语位置的“你”和“我”与“咱们”共鸣。宾语位置是“我”和“你”,它们与第一句中的“动物”共鸣,但语义上形成反差。甲本来听到乙说“嗯嗯”,可理解为乙同意自己的立场,但正是因为“我”和“你”与“动物”的对应反差,使得甲不得不重新调整对乙的立场的理解,甲心中的推理过程是“我在说我们养动物的事情,你在说养我养你,我和你不是动物,所以,你肯定话里有话”。于是例(12c)中,甲表达了不满“什么东西,我是认真的!”,但乙也没有放弃,继续在甲话句的基础上,利用平行和共鸣,生成了自己的回应“我也是认真的!”,其中的“也”字,是乙在与甲的立场对齐,表达自己的立场。

以上基于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对例12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分析方法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交谈双方表达立场时的句法特征和结构变换,另一方面对于立场表达时的语义呈现和语用含义有更深入的把握,立场三角和对话句法在此模型中得到完美融合。当然,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仅是我们初步的理论探讨,后续可以开展更深入和更广泛的语料验证。

学界对立场和立场选择的关注热潮反映了人们开始从关注单个说话者的言语行为转移到对话互动的范式上来了(Ushchyna, 2020)。立场研究的复杂性、多变性及其多学科性导致了立场研究的不彻底和不完整的现状。

本文重点探讨了立场表达与对话句法的互动,针对开篇中提出的研究问题,最终的研究发现是:首先,所有的语言、所有的交谈都在表达立场,立场是交谈者对言说对象表明的态度、评价和倾向。立场表达时有相关的语言特征和标记,根据立场表达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显性立场标记和隐性立场标记。根据语言标记表达立场的强弱,我们进一步区分了高立场标记、低立场标记和零立场标记三种类型。第二,立场三角理论和对话句法理论同宗同源,我们论证了两者可以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理论可能性,并尝试构建了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该模式为立场三角和对话句法在不同维度上发挥作用,相辅相成,共同协作全面解释立场表达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含义提供了可能性。

未来有两项工作可以进一步开展:首先本文构建的立场表达的对话句法模式需要继续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验证。其次,如有条件,可以开展大规模的量化研究,进一步探讨立场表达和对话句法的互动关系。

注释:

① 本文中的英文例句均为真实语料,选自Talkbank语料库,网址为https://talkbank.org,中文例句均选自北京语言大学开发的BCC语料库,网站为http://bcc.blcu.edu.cn/。

猜你喜欢句法显性立场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2期)2021-07-16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年1期)2020-12-20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武术研究的立场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扬 善中外文摘(2019年20期)2019-11-13句法二题中华诗词(2018年3期)2018-08-01诗词联句句法梳理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中国科技纵横(2016年15期)2016-12-29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中学语文(2015年27期)2015-03-01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