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军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1]高校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阵地,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牢固的中华民族共荣观、堪当大任、积极投身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人才,高校教师责无旁贷。中华传统文化课作为高校的重要课程,更应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与现状,懂得中华民族所有兄弟姐妹命运休戚与共的深刻含义。“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观的核心内容。”[2]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多元而融合的特点形成已久。《礼记·王制》中有这样的论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修其教,不易其俗;
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夷狄,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3]意思是说,不同地域的人民,应天时地利不同,用不同的材料搭建房屋;
由于深谷、平川等地理样貌的不同,气候也有寒冷、温暖、干燥、潮湿的不同;
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民,会形成刚强、柔和、轻巧、凝重、迟缓、急躁等不同的性格,饮食品味也会随之不同,制造和使用的器械也有所不同,服装服饰更是多姿多彩。统治者可以教化各地人民,而不改变其风俗;
统一制度,而不改变其习惯。中国广袤土地上不同地域的人民,都有他们各自的特征,不应该强行使其改变。正是这种“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观念,使得中国能够在广袤的土地上,吸收融合众多不同的文化特征,渐渐形成中华民族这一“大民族”观。
到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者孙中山先生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告:“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4]在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族危亡之际,孙中山先生号召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各个民族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以统一民族的力量抵抗侵略。1988年8月22日,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合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5]
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作出了完整的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学术话语上升为政治话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指“中华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结成的相互依存、共担共享的有机统一体和亲缘体”,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构成的民族共同体,当下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识别的56个民族共同构成的民族共同体”[6]。中华民族在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创造并发展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从冰峰雪岭到阳光海岸,从秘境高原到平川良田,从结绳记事到信息革命,56个民族共同绘制出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下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大学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7]在《纲要》的指导下,笔者所在学校在公共必修课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课。授课对象为高职一年级学生,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采用“线上学习+面授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面授课程由汉字与中华文化、走进儒家文化、节日及传统文化、诗词欣赏、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明、民族文化八个专题和学生作品展示课组成。笔者以一节学生作品展示课为例,具体说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教学目标的课程设计。
1. 学习特点
学生成长于多民族聚居的中华文化氛围里,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华传统文化并不陌生,对民族团结非常认同,但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有所偏差,特别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封建思想及礼教的区别还有所混淆。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华经典文学作品,对汉字、古文、诗词的韵律、格式比较熟悉。然而,喜爱古文、诗词的同学并不是很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掌握如何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文化自觉上升到文化自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讲清楚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讲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真正做到对所学内容入心入脑,自觉地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生哲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捍卫者。
2. 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央把云南定位为“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充分肯定了云南在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的成绩。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多为云南籍学生,生活在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环境中。然而,云南存在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给云南青年学生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教学过程中更应引导学生树立唯有团结稳定,才能共同进步的思想,将团结进步的意识贯穿于整门课程的教学中。
1. 知识目标
90%以上的学生通过作品展示、对其他作品的观摩、欣赏,巩固对文化融合、美美与共的理解;
80%以上的学生能够准确说出自己作品中民族文化融合的元素;
6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欣赏其他作品的过程中,解读作品的文化内涵。
2. 能力目标
90%以上的学生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用在小组作品创作中;
70%以上的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能够将内在的文化素养、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来。
3. 素质目标
通过团队合作,树立同舟共济、凝心聚力的团结协作精神;
发扬立己达人的团队关爱精神,树立仁爱共济的社会关爱情怀;
树立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团队作品对民族文化融合、中华美学特色的呈现,团队协作精神的彰显。
教学难点:从学生作品中发掘文化内涵,从团队配合中体会协作精神,从活动过程中培养民族共同体意识。
1.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了汉字与中华文化、走进儒家文化、节日及传统文化、诗词欣赏、园林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明、民族文化八个专题的学习。提前四周将学生随机分组,指定组长,召开组长工作会。说明课程要求,指导学生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分配任务。了解学生作品准备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敦促学生如期完成阶段性任务。
2. 教学过程
(1)课前督学。通过教学班级群,再次明确见面课考试要求(即本次课要求),明确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团队的形式参加考核,团队成员不得超过8人。考核内容为中华传统文化作品展示,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如书法、国画、器乐、舞蹈、经典诵读等。
(2)导入。往届代表作品白族民居模型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风格,领会中华建筑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发展性。
(3)课中。由组长及教师组成评委团,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团队的作品打分。每个团队依次进行作品展示,教师提问并做简单点评。
第一组作品:书法
学生展示作品,对书法艺术做简单介绍。
教师提问:大家所知的少数民族文字有哪些?
点评: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不同的文字记录下了不同民族灿烂多姿的文明,而汉字的传播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
第二组作品:剪纸
学生展示作品,对剪纸艺术做简单介绍。
教师提问:云南的剪纸有什么特色?
点评:艺术源于生活,人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艺术化,从而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剪纸艺术。艺术特色虽有不同,对生活的热爱却是相同的。
第三组作品:戏曲风
学生介绍京剧,演唱戏曲风格的歌曲《赤伶》。
教师提问:大家熟悉的戏曲风格的现代歌曲有哪些?
点评:中华艺术最具有学习的能力,秦国的“批把”与西域的四弦琴结合,成为了中华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琵琶。中国旋律与西洋乐队的结合,创造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伟大的作品。戏曲、民歌、山歌与流行音乐的融合,产生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音乐作品。
第四组作品:书法长卷
学生展现作品,介绍每个成员完成的部分。
教师提问:觉得自己写得如何?队友写得如何?
点评: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彼此的配合与包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方能成事。
第五组作品:建筑模型
学生介绍作品材质、演示制作过程、展示作品。
教师提问:云南少数民族民居的特色有哪些?
点评:以白族民居为例,介绍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现象。
第六组作品:书画
学生展示以扇子为媒介的书画作品
教师提问:可以把画画在哪?把字写在哪?
点评:沧源壁画记载着佤族的历史与文明,黄河流域出土的彩陶述说着汉族对美的追寻。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融,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推动力。
(4)总结。教师对课程及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进行总结: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族身份,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团队任务,创作出一个个具有民族特色和中华文化特征的作品,这本身就是一次民族团结的实践活动。
3. 课后
各小组完善作品,以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上传学习班级群。
以学生作品为考核对象,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融合对中华美学的影响,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积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课程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生搬硬套,不应当强行施加给学生,而应当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课程测评能够引导课程活动朝着理想目标不断趋近。在课程测评中,“对任何评价对象所做出的价值判断,都是根据一定的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进行的。这些评价的目标、标准、指标及其权重,就像是风向标,对课程运行起着‘定标’或者说‘导航’的作用。”[8]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中占有较高权重的指标,往往受到重视;
课程评价给予肯定的,往往被认为是有价值的。课程参与者必须按照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的要求努力,才可能得到较好的评价。因此,课程测评能够引导课程活动按照测评所倡导的方向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课程导向,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质量评价在测评观察点中设计与之相关内容,采用学生测评、督导测评及同行测评三个维度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的、动态的测评。其中,学生测评由三项7个指标构成,以4级计分制在“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上进行,所有参加学习的学生都参与评价;
督导测评由三项一级指标十二项二级指标构成,以百分制在“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上进行,由校级督导进行评价;
同行测评由四项一级指标十项二级指标构成,以百分制在“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上进行,同一教研室所有教师都参加评价;
学生测评、督导测评、同行测评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分别为60%、20%、20%。
学生测评由课程教学满意度、课程教学收获度、学生评教三项7个指标构成,以4级积分制对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测评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60%。
1. 课程教学满意度
课程教学满意度的测评观察点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是否满意,包括教师、教师育人、教材、教学等方面。评价等级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该项目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20%。
2. 课程教学收获度
课程教学收获度的测评观察点为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后觉得有多少收获。评价等级为很大、较大、一般、很小。该项目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20%。
3. 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观察点有五个:
(1)能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能领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含义。
(2)能显现本课程对学生的人生、职业的意义和作用,选择并使用适合的教法,让学生有兴趣、想学好。
(3)教师能引导并传授给学生思考、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4)课程教学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学、做(练)”结合,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5)教师言传身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品德和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学生尊敬。
学生评教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该项目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20%。
督导测评由三项一级指标十二项二级指标构成,以百分制在“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上进行。督导测评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20%。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应分值分别为:优=10-9.0,良=8.9-8.0,中=7.9-6.0,差=5.9-0.0。
1. 教学准备和学习环境(权重:0.20)
(1)学习目标(50%)。参考观测点为是否符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要求和适合学生学习条件及需求。
(2)教学资料(30%)。参考观测点为教材、授课计划、教案、学具等准备是否到位。
(3)教学场所与环境(20%)。参考观测点为是否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适的教学场所(教室、实验实训室、工作室等)和学习环境。
2. 教师教学(权重:0.40)
(1)基本素养(10%)。参考观测点为仪容仪表、语言谈吐、行为举止是否符合职业规范,是否符合中华优秀传统礼仪。
(2)教学内容(25%)。参考观测点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职业素养、其他学科及生活技能的关联性是否紧密。
(3)过程管理(15%)。参考观测点为是否注重整体管理,有效把控全过程;
是否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动手操作的时间;
是否提供个别辅导并关注不同的个体需求。
(4)教学方法(25%)。参考观测点为能否使用多种积极教学方法(如小组活动、案例、情境、任务驱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理实一体等等)连续讲授时间是否超过20分钟;
是否督促学生记笔记。
(5)教学手段(15%)。参考观测点为教学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否有效激发学生兴趣、热情和主动性。
(6)教学评价(10%)。参考观测点为能否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形成性评价引导教学。
3. 学生学习(权重:0.40)
(1)学习状态(50%)。参考观测点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学生是否自信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独立工作和小组合作时,是否都能积极主动且富有成效;
是否享受课堂学习,有学习热情;
是否表现出解决问题的决心并按时完成任务。
(2)学习规范(10%)。参考观测点为学生是否有迟到早退现象;
是否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3)学习效果(40%)。参考观测点为学习范围(技能、知识和理解)以及课堂上学生学习产出是否符合学习目标要求;
是否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4. 其他指标
是否能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评价为“是”或者“否”。
同行测评由四项一级指标十项二级指标构成,以百分制在“教学评价”系统平台上进行。同行测评在课程教学质量测评总分中的占比为20%。评价等级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应分值分别为:优=10-9.0,良=8.9-8.0,中=7.9-6.0,差=5.9-0.0。
1. 师德师风
(1)教书育人。评价依据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钻研业务,治学严谨。
(2)教学态度。评价依据为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
(3)教学差错与事故。评价依据为未出现教学差错与事故。
2. 教学素养
(1)教学准备。评价依据为规范编制、认真执行授课计划,备课充分,教案编写规范,明确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教学要求,妥当处理教材,教学能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际。
(2)教学设计。评价依据为精心进行课程总体教学设计,恰当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根据不同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能够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3)教学手段。评价依据为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重视学生素质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 教研教改
(1)教研教改活动。评价依据为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具备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学、育人过程中,取得相关教研教改成果。
(2)专业、实训条件建设。评价依据为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
4. 课程建设
(1)建设任务。评价依据为参与课程建设,主动完成所承担的建设任务。
(2)完成情况。评价依据为能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各级、各项教学任务。
根据学校质量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本课程在课程教学满意度、培养学生积极性、关注学生成长、培养良好人格等方面都高于90分。在教学评价指标中设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内容,可以引导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到学生的思想中,映射到学生的行为中,培养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荣辱与共的坚定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学校应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充分应用课堂及其他教育平台,深入挖掘课程内涵,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形成学习式、活动式、体验式的教育叠加,构建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相结合的整合型课程评价模式。
猜你喜欢共同体中华中华民族《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2021年9期)2021-09-27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2期)2020-02-06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2-07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