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锦源
(西藏昌都市科学技术局,西藏 昌都 854000)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按照“重科研、强实践、力推广、广应用”的思路,以基层农牧科技推广机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农牧科技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以“促融合、活经营、见效益”为目标,大力深化农牧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1],推动昌都市由传统种养殖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发展,从粗放管理向产业化经营,从一般性食品生产向特色产品开发的高质量发展转变。
总体来看,昌都市设立昌都市农业推广总站和昌都市畜牧推广总站,昌都市11 县(区)均设立了农牧科技推广服务中心,138 个乡(镇)均设立了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和机构已经形成了“初级-中级-高级”和“乡(镇)-县(区)-市(直)”结构较为合理、层次较为清晰的三级“金字塔”形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机构,有效保障了昌都市农牧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有效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牧民的持续稳定增收致富[2]。
从专业领域分析来看,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范围基本覆盖了农艺、畜牧、兽医以及农机,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领域主要分布在农业生产类、畜牧类、动物防疫与检疫等方面;
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从事领域极少分布在环境及保护、农业及农村管理、生物技术及工程等方面。呈现出“重点领域全覆盖、个别专业有欠缺”的局面。
从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来源机构来看,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占77.68%,而县区(级)农牧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占15.53%,市级事业单位仅仅占6.79%。总体而言,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昌都市农牧业发展中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覆盖面。
全国、全区农牧类学术组织是展示各地区农牧科学技术的重要舞台,由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参与的农牧类学术组织,有利于昌都市在参与该领域农牧科研和技术推广、发起相关研究计划、倡导技术规范和标准、汇聚相关资源、获得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在全国、全区任职情况来看,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性农牧协会、自治区级农牧协会任职现状不理想。昌都市副高级职称27 人、中级职称160 人,仅有5 人(占2.67%)在自治区、全国农牧协会(学会)任职。从相关研究机构来看,整个昌都地区仅有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一家农业研究单位,研究机构数量少且研究领域单一。
在全国和自治区农牧相关协会和学术组织中担任职务的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仅5 人,涉及领域少、所占比例低,在自治区级农牧科学组织中担任领导的更是凤毛麟角,反映出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自治区农牧科技学术组织、协会任职情况不理想。从任职的人才机构来源来看,只有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昌都市农业推广总站和昌都市畜牧推广总站3 家单位,参与农牧科技技术研究推广方面的社会主体整体相对较弱。从学科领域来看,主要集中于农艺、畜牧和兽医领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覆盖面不足。
申报完成各类自然课题、各类技术专利和软件、科研论文、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咨询报告等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十三五”以来,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呈现逐年提高趋势,但是科研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数量较少,各类发明专利和软件不仅数量少,而且多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低,农牧科技推广以自治区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主,昌都市本地的科研示范后科技成果转化为辅。科技成果示范和推广主要集中于昌都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昌都市农业推广总站、昌都市畜牧推广总站等单位,广大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农牧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广的广度和深度总体偏弱。
2020 年昌都市从事农牧科学技术的人员数量达到了1 739人,约占昌都市76.10万人口的0.22%。每万人中农业科技人员仅22 人,总体上反映出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上的不足。昌都市1 739名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949 人,占54.5%,高级职称人员27 名,且全部为副高,仅占1.55%,反映出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学历整体偏低,中高级职称人员缺乏。总体来看,近年来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得到提高,但是整体仍然存在数量偏少和质量偏低的情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数据调查汇总发现,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主要分布于市直事业单位和县级事业单位,分别占到了100%和64%,反映出昌都市基层一线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整体偏弱;
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职称种类以从事农业生产类、畜禽以及动物防疫与检疫等专业为主,约占85%以上;
从事环境与自然、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农村经济管理、水产、渔业水质与环境监测和生态养殖、动物生产类、生物技术及工程、生物制药兽药生产与质量检验等专业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造成一些专业无人考评,一些专业人满为患。截至目前,昌都市仍有561 名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未获得聘任,说明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层级分布不均衡、专业领域分配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急需进一步优化布局、分配均衡。
长期以来,行政机关直接或间接控制着事业单位的主要资源,导致事业单位成为行政部门附属。行政化的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引起了专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昌都市大部分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行政机关赋予的大量行政工作,部分优秀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相继走向行政管理岗位,短时间内他们在行政岗位上大显身手,获得了各级领导好评。但长期来看,这种行政权力支配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导向极大影响了这些优秀青年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发挥,最后导致一些青年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热衷于“当官”,争转行政编制,竞争行政职务,不安心于农牧科技推广与试验,久而久之形成“官本位”的风气。行政化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扼杀了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对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实施行政化的管理,行政单位对事业单位及其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行政化的管理。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养成了“干多干少都一样”“干与不干都一样”的“大锅饭”思维,致使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主体意识不强、竞争意识淡薄、竞争能力逐渐降低。行政化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导致了学术环境的自然枯萎。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行政职务带来的不仅是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更是科研资源分配的话语权,严重阻碍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公平竞争,制约了农牧科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技术才能的环境,使真正优秀的农牧科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长期以来,昌都市各级事业单位以管理行政干部的方式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导致了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日常担负的行政工作量较多,造成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把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单位的日常基础性和行政事务性工作中,用于学习专业技能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时间大幅减少,分散了科研精力,抑制了创新活力,使其逐步脱离了学术领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行政化管理缺少对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培养机制,农牧科技技术的学习、实践、推广等尤其需要“老带新”的“传帮带”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才能确保科技研发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昌都市目前在这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造成了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在后备梯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于现代化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中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发挥有限,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科学技术研究、实践、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明显不足。昌都市正处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时期[3],农牧科技领域是一个具有高度理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领域,对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度依赖于原有知识储备和传统技能,熟练掌握并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较慢、质量不高,逐步造成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偏差,最终导致人力资源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逐渐造成“结构性失业”。自治区、昌都市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育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确保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培训,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各级事业单位未将培训类别和培训时间细化至每一个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导致存在一部分人重复性培训和一部分人长期没有培训、培训内容与专业领域不对口、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契合度不高等矛盾和问题,造成农牧科技专业技术知识面和专业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真正优秀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我国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每年都在公布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社科基金委,都是以机构为核心来做的,这些项目都要求以单位为主体申请。昌都市当前尚未形成农牧科技创业创新技术人才统筹协调管理机制,导致对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申报各类课题和项目参差不齐,不仅挫伤了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积极性,还影响了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活力的激发。昌都市各事业单位的划分造成现有农牧科技人力资源整合难度大,单位之间又缺乏沟通协调,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农牧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实践试验的高效推进,很难培养出具有前沿视野、研究能力以及熟悉农牧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现代的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已经进入大团队创新的时代,需要开展农牧科研大协作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农牧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昌都市尚未形成一组学术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具备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农牧科研团队,一定程度影响了昌都市农牧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西藏自治区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价办法》(试行)将农业系列职称一级分为农业、畜牧、兽医和农经4 个专业,而后进行二级细分。对不同工作性质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从思想政治、考试条件、职称层级、学历资历、继续教育、工作能力与业绩、学术成果、个人陈述、答辩评议、加分项等方面,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造成了“一刀切”,不利于农牧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政府部门集管、办、评职能于一身,在考评中突显政绩观[4]。存在重视论文发表数量轻学术质量、重视理论研究轻实践试验等等,导致了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从领导者到基层一线人员急功近利,工作漂浮,久而久之形成重数量轻质量、重基础轻应用,重个人轻团队、重短期轻长期的氛围,不利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的环境。在职称评审时,按照各地(市)、县(区)事业单位分配名额,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和实际情况,造成了重资格不重贡献、重指标不重水平,严重挫伤了青年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不高、结构和种类不合理的问题,应建立昌都市农牧产业科技人才引进目录,制订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完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吸引区内外高层次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来昌都工作;
依托援藏省市、区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定期选派昌都市基层一线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脱产进修轮训培养。针对性地建立昌都市农牧科技职称课题,培养提高昌都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科学科研能力和技术推广水平。通过人才引进、区内培训、完善课题项目,扩大专业领域和人才数量,逐步优化结构和提高服务质量。
组建市级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将市、县级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剥离原有行政单位进行统一整合管理。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专业的中心主任,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调整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与单位的关系,促进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转变观念,不再将自己进入事业单位看作“铁饭碗”和“保险箱”,初步形成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局面,通过改革完善用人制度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促进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跟着工作有序流动。
由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农业推广总站、畜牧推广总站等相关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过整合资源、协调合作的方式,制订科学可行、实施有效的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系统化培养机制。进一步深化实施“传帮带”工作,压实市一级的高级、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责任,一方面破解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才区域不均衡,另一方面破解基层一线农牧工作力量薄弱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培训管理办法,制订5 年为一周期的全市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训办法,确保每一位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都得到培养培训。
整合各级各类项目和课题信息资源,组建“昌都市开放创新发展”平台,针对国家各部委、自治区各厅(局)大量的农牧项目、科技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国家社科基金委项目和昌都市政府委托课题项目都在“昌都市开放创新发展”平台面向全社会公布。改变以往以单位为主体的申报方式,以懂专业、懂技术的人牵头,组建项目团队,让昌都市所有有能力的人都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通过开放创新发展平台释放更多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创造潜力,从而让昌都市的人才优势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如果每一个农牧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多贡献自己智慧的20%^30%,那这时候昌都市农牧科技人口红利将会出现,这种人口红利,称为“智慧人口红利”。如果说科学创新驱动发展是要让中国进入“智慧人口红利”的时代,那么“昌都市开放创新发展”平台就要能够把每一个农牧科技专业技术人员的智慧转化成为昌都市未来农牧业发展的财富。
根据《西藏自治区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价办法》(试行)中的评价机制,针对性地健全完善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的农牧科技人才评价标准,在昌都市层面优化评价办法,将现有职称评审由原有专业领域和工作具体内容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等相结合[5],编制采取量化赋分;
将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与各项考评标准相结合,编制参考标准值,最终形成农牧科技工作业绩具体指标和分值,确保公正、科学、客观评价昌都市每一位农业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和敢想敢干的科学家精神[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