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海军 王竞宇 张瑞清
1964 年,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指出三次媒介革命是人类的三次延伸:拼音是口语向文字的飞跃,即从听觉走向视觉的延伸;
机器印刷是拼音文化向近代机械和科学文化的飞跃,即从视觉走向肢体的延伸;
电子媒介是机械文明向电子文明的飞跃[1],即从肢体走向大脑的延伸。
从上世纪80 年代互联网诞生之初到如今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媒介产业变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各领域蓬勃发展和信息交互的重要基石。数字地球、智能媒体、全球大脑等概念已经渗透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着社会信息传播的结构与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介不仅是独立个体的延伸,更是全体人类的延伸。
麦克卢汉认为,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2]。从这一理论来看,互联网则是人的“全面延伸”——它在同时延伸着所有的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地球村”被重新整合,人类拥有了在“赛博空间”中畅意翱翔的翅膀。
1.多器官参与:感官的全面延伸。虽然电影、电视已经实现了将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聚合在同一媒介平台上进行延伸,但正如麦克卢汉所言,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其余一切媒介是个别器官的延伸。互联网聚集了文本、图像、音视频、3D 动画等人类所发明和使用的一切媒介形式和载体,这些网络传播符号和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与可拓展性,从而使过去媒介发展那种相互区隔、简单相“加”的演进逻辑在互联网语境中出现了相“交”和相“融”的趋势[3]。
特别是随着媒介体外化趋势进一步扩展,以智能语音技术为代表的听觉延伸、以全息智能3D 技术为代表的视觉延伸、以智能触控技术为代表的触觉延伸、以图像识别技术为代表的认知延伸和以传感技术为代表的体感延伸等都使人的全部感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得以在传播活动中延伸[4]。由此可见,互联网媒介的普及意味着人类感官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延伸。
2.网状交互传播:思维的全面延伸。首先,技术赋权使“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们在处理公共领域事务时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改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报告显示,社交媒体平台是舆情发生的主要信息源及舆情发酵的关键渠道,网络媒介在传播数量、范围、频率等方面均超过传统媒介[5]。其次,互联网集信息存储、检索、修改、传输工具于一体的媒介特性彻底改变了历史资料的记录和利用方式,进而使人们对待历史的思维方式不断延伸。互联网这个巨大、开放、无边界的资料库使历史不再是遥远神秘的过去,每个人都可以结合需要去查找资料、分析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就与传统的历史编写方式——经过选择后的、静态的历史文本形成了鲜明差异。再次,互联网实现了全世界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互联互通,特别是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知地球上的任何信息,全球化思维和多元化思维也相伴而生。人们跳出过去直线式的思维方式,不再被旧有知识体系所禁锢,拥有了多角度考据事物以获得独特认知的能力和机会。
3.延展性与隐匿性:人际关系的全面延伸。互联网对人的延伸除了表现为人机相连,延伸了感官和思维能力,更深刻的社会影响则表现在计算机通过扮演中介角色从而实现人与人直接交往的社会现实[6]。以微信群聊为例,不论是自主建群还是被动加入,都意味着线下原有关系的延续和线上新社会关系的延伸。此外,QQ 的扩列、百度贴吧的跟帖、网易云音乐的评论等都可以帮助个体增加与陌生人的互动机会,这些线上产生的人际关系又可以延伸至现实生活当中,建构出一张张庞大、立体、多元的新型人际关系网。
与此同时,网络的匿名性特征也使人们可以抛开现实社会中诸多制约因素的影响,贫富、年龄、相貌等在一定程度上被隐藏,个体能够以一个完全匿名的身份和最理想化的形象去与另一个理想化的个体进行理想化的交流[7]。因此,互联网语境中的人际交往更为平等和开放,人们可以自由展现真实自我,延伸新的关系空间。
互联网的“全面延伸”不仅重塑了传播生态与产业格局,也重新定义了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和交往逻辑,对当下社会的先进意义不言而喻。但我们也应谨记尼尔•波兹曼所言:“每一种技术既是恩赐也是包袱,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8]
1.沉浸式体验与“媒介依存症”的失衡。多语言符号让互联网不再局限于对信息的简单陈述,而是营造出360 度的全方位立体情境,用户仿若置身现场,同时也为客观真实传达信息提供了更多可能。但值得警惕的是,痴迷于此的用户也易被其营造出的片面超真实拟像所遮蔽,高传播黏性带来强烈吸附感让“媒介依存症”日益严重。从日本学者林雄二郎的“电视人”到如今的“电脑人”“手机人”,人们对媒介的沉迷将“麻醉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受众对公共事件的敏感度与关注度越来越低,成为只关注“黄晓明结婚”等娱乐信息却不对同期“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等社会议题进行关注的“单向度的人”。
2.思维方式全球多元化与浅层碎片化的悖论。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意味着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人们会开始用新的媒介尺度去衡量和思考问题。通过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培养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精神。去中心化的特性也使网络传播更加开放,这些多元信息对人们拓宽认识事物的眼界、形成独立思维能力有着明显的帮助。然而,互联网在延展思维广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思维深度。信息过载的互联网将广大受众淹没在表层信息的滔滔洪水之中,而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导致用户在接收信息时只能蜻蜓点水。同时,超文本链接作为互联网的一大优势,在给用户带来自由便利的同时,也使人的注意力不断转移,难以进行持久深入的思考。此外,与移动智能终端广泛普及相伴而来的是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碎片内容,人们在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快速汲取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容易造成惰性依赖——越来越倾向通过搜索或交互来获取知识碎片,导致难以形成深度、系统的知识体系。
3.线上人际高效化与线下人际疏离化的博弈。移动办公、线上教学、电子网银、在线问诊等生活服务已融入当前高度信息化的网络社会日常,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工作、学习、交往等多重需求。网络人际关系的简单化也提升了人际交往间的真诚度与便捷度,减少了内敛羞涩、思前顾后等现象[9],有助于人们拓展社会化途径,建立新型社会关系。但是,由于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网络原住民”们的“新器官”,餐桌上年轻人低头看手机、老年人默默吃饭的情况屡见不鲜,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逐渐被人机交流所取代。再者,由于面对面人际交流时解读信息是建立在语调、表情、肢体等基础之上,而微信、QQ、邮件等中介化交流渠道使这些非语言信息淡化,因此更容易产生误解[10]。同时,这种电子化情感带来的“准社会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个体社会化进程中面对面人际传播的渠道,人们整日沉浸在信息茧房中,与外部现实世界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冷淡疏离。
“在机械时代,我们完成了身体的空间延伸。今天,经过一个世纪的电力技术发展以后,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了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11]在如今这个新媒介、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时代,以数字、移动、交互、智能为典型特征的媒介技术使“万物皆媒”成为现实,人机传播关系也发生了革命性的重构。在这一形势下,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的延伸”理论启发我们用超越时代的、开放的、辩证的思维去关注媒介的新兴形态和发展趋势,为探索媒介及其社会影响开辟了崭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媒介思维信息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6期)2022-08-17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4期)2022-07-16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2期)2022-06-01思维跳跳糖小哥白尼(野生动物)(2022年1期)2022-04-26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书,最优雅的媒介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订阅信息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展会信息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