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锋
〔摘 要〕 小学科学拓展性学习资源,可从教学内容延伸、捕捉生活现象延伸、研究后生成等维度入手,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加以充实和拓展,并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开发,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领建立“家庭实验室”,拓展学习空间;
制作微课程,引导系列化的拓展学习;
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工程项目设计。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拓展性学习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0-0031-03
开发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既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时、适当、适量拓展,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使其进一步了解、完善并学会应用有关科学知识,又可以满足新课改下学生选择性学习的需要,推进因材施教,保护和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从而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培养目标。
一、拓展性学习资源
(一)教学内容延伸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方式,就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如围绕“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这一核心概念,在开展《观察一棵植物》课教学时需要课外延伸观察。
种植饲养活动。小学生最喜欢从事的实践活动是种植和饲养。科学课给学生提供了机会,通过种植饲养活动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种植活动中,教师在种植主题的区域环境中,鼓励学生体会种植活动中的相关劳动项目。如在作物的播种阶段,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其按照组别的方式依次体会翻土、播种、施肥与浇水等劳动内容。在后续的种植活动中,教师也应向学生讲解必要的种植知识,如间隔多久需要对作物浇水、除虫与除草等,并按照组别指导学生依次观察、体会不同阶段的种植劳动内容。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教师还可设置对照教学模式,即设置日常缺乏照料的作物与定期照顾的作物,使学生对比不同种植管理模式下的作物生长情况。随着种植周期的延长,学生可以观察到缺乏定期照料的作物出现枯萎、死亡的情况,而定期照料的作物则长势良好。种植活动的对照展示,可以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使学生意识到种植劳动中责任感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作物丰收的成就感。
搜集信息。学生拓展知识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搜集科学信息资料。如围绕“宇宙中的地球”这一核心概念,了解太阳系这个大家庭、认识星座、夏季星空、探索浩瀚的宇宙,他们想了解得更多,就越需要发挥资料的作用,让他们在课外去搜集。
(二)生活现象延伸
现场考察、参观访问。通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和自然,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天气”单元时,带领学生到气象站去了解有关气象观测的设备和过程,让他们对气象观测有更直观的了解。
科学小制作、小发明。可以指导学生在家做一些小制作,并合理选择材料。如在“热”单元的学习中, 可启发学生自己制作简易的保温杯,然后举行比赛,看看谁做得好,谁做得快。通过这个活动,将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三)研究后生成
专题研究。小学生开展科学学习活动的重要类型为专题研究。如在结束六年级“小小工程师”这一单元后, 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为此,教师可组织和开展胡萝卜搭高塔的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合理设计,运用对比实验。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研究一些实质性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以上内容均可以作为拓展性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选取,并架构为以下三种类型,具体实施。
阅读拓展类。以课程标准范围内的科学知识为基准,以单元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为主线,找准延伸与拓展点,以文本阅读的形式,关注科学概念的延伸、豐富、扩展。如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喻伯军主编的《科学拓展阅读》一书就属于此种类型。
实验探究类。如我们围绕教材编写的教师指导手册《玩出来的科学家》。本指导手册面向3~6年级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基于课本知识内容,选择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探究活动内容,作为小学科学这一基础性课程学习的有效拓展。以实验、游戏的形式,穿插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巩固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在玩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努力实现从单一知识、技能学习向综合素养培养的转变,引导学生品德与才能、情感与知识彼此促进、和谐发展。
专题研究类。我们开发的拓展微课程“神奇的电和磁”则是围绕“磁铁”“电”和“能量”等单元的内容,以电和磁为主线,设计的一系列工程实践活动。将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相整合,利用生活中的简单材料,进行电磁现象的展示和生活中使用的器具模型的制作,了解其工作原理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旨在拓宽学生电、磁、电磁的知识面,将动手操作和科学原理的学习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对微课程的学习和亲手制作,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原理,同时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问,并对初中电学和磁学部分内容进行衔接性拓展,适用性广,趣味性强,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二、拓展性学习资源的开发
(一)建立“家庭实验室”,拓展学习空间
作为科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小实验的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简单的实验用品,能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能极大地补充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一步加深和延续课堂教学。而家庭实验的关键,是选题。通过有研究价值问题的提炼,拓宽学生的实验思路,同时有效地拓展科学课内容。
例如,在教师教学“水”的特征时,可对“水的张力”进行延伸,使学生通过家庭小实验,了解水具有很大的表面张力。再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演示向装满水的杯子里放硬币,水流出来的视频。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将洗洁精放在水里,或者将牛奶放在水里,会有怎样的张力?通过以上家庭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水的表面張力。
(二)制作微课程,引导系列化的拓展学习
微型视频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的教学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资源,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而开发的。
例如,我们曾开发的“神奇的光”微课程,是对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和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中“光学仪器的使用”这部分内容的延伸和拓展。重在知识的应用,以光的传播为主线,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亲手实践,使学生了解相应的原理,帮助学生解答生活中的疑问,并与初中光学部分内容进行衔接。本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生活中的简单材料,开展光学仪器制作等实践活动,进而了解其工作原理或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些实践活动大多简单易行,将动手操作和科学原理的学习相结合,适用性广,趣味性强,能强化学生制作产品的经历和体验,培养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补充光学知识,又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通过参与设计、制作等操作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
(三)基于STEM教育理念开展工程项目设计
STE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法,它不同于传统教育,其核心素养是创新思维、实践应用。因此,将STEM课程与小学科学课程有机融合,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兴趣,使他们离科学的本质更近。
如在六年级学习“小小工程师”单元后,我们根据工程设计与物化的要求,与学校科技节活动相结合,对于“桥世界”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通过实施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对于科学与工程问题深入了解,对整个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完整的体验。由此,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力学及工程设计过程,还对STEM课程的特征和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科学及数学的热情。
(四)拓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以满足当前的教育要求,并且积极地在课堂上尝试开展各种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的课堂环境,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音频和视频向学生介绍小学科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邀请学生阅读科学教育研究资料和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好地阅读文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深入思考,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增强其分析、推理、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积极学习,以获得对他们未来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的知识。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小学科学课程的要求,科学课需要充满活力,学生需要富有想象力、独立性和发散性。学生有一颗纯洁的心,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喜欢探索、调查和发现。在科学课上,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勇于提问,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图像、声音、动画和其他信息,创造课堂场景,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感知,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茁壮成长。在课堂以及课后练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丰富、灵活展示的优势,对习题进行灵活编排,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按从容易到困难的次序安排习题。
以“制作小物品”为例,在练习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物品,比如笔筒等手工品,继而要求学生自行作答,分辨这些都是由什么制作的物品。在这一阶段之后,教师可以开始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思考。接下来,教师再问:“你们能不能接受难度更大的制作?”学生自然会信心满满地应战。然后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一些制作过程。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对特定对象实例的训练,更易于将思维方式迁移到抽象的公式中。采用多媒体动态演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科学拓展性学习资源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是聚集科学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贴近教与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小学科学拓展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杜鹏岳.微课,开启小学教育“微”时代[J].课外语文(上),2020(10):71.
[2]王然.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程研究与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52,62.
[3]王海霞,唐智松.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2):132-138.
猜你喜欢开发小学科学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6年9期)2016-11-26浅谈动力总成骡子车开发方法汽车科技(2016年5期)2016-11-14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24期)2016-11-14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9期)2016-11-09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9期)2016-11-07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