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春节故事13篇(全文)

关于春节故事13篇(全文)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1-15 13:16:01 推荐访问: 1000保证书字(二十3篇) 1000保证书字(二十三篇) 1000字

关于春节故事第1篇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故事13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春节故事13篇

关于春节故事 第1篇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出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祭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变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关于春节故事 第2篇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关于春节故事 第3篇

中国人春节放鞭炮习俗由来已久,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年”的来历上谈起了。

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春节放鞭炮是源于驱除鬼怪的行为的,但是今天人们过年放鞭炮是为了喜庆,因为鬼怪被赶跑了,晦气也被赶跑了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关于春节故事 第4篇

往年的春节热热闹闹,到处是车水马龙,喜气洋洋。而今年的春节却冷冷清清,马路上人车罕见,一片萧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国家号召所有人都宅在家中,不出门,不聚集,勤洗手,勤通风。

而我们的白衣天使却不顾个人安危,日日夜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无论是谁都身先士卒,把病人的安危放在首位。为此,有的医生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有的女护士把长发都剃成了光头;有的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几个小时都不喝一口水,不上一次厕所;还有的妈妈身穿防护服,不能离开抗疫一线,只能看着手机屏幕,隔空给孩子一个拥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所有人为他们点赞!

在我们国家有难的时候,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默默地为国家做着贡献。警察叔叔日夜奋战,为人民的安危保驾护航;建筑工人不分昼夜,辛勤付出,几天时间就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到处都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其他爱心人士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有物的捐物,连最普通的老百姓也把自己种的蔬菜水果都捐了出去。这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就是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精神!

关于春节故事 第5篇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新年”条中说:庆祝新年是古老而普遍的传统,庆祝活动中往往包括斋戒、涤罪、振奋以及迎新送旧等仪式。复始更新是新年节日的本质,借创世周年纪念之机,重温创世的故事,祝福神灵,振兴宇宙,鼓舞人群,这种含义在世界各民族的习俗中都可发现,仅有较明显或较隐晦之区别而已。

年作为时序循环的一个周期,在新的周期开始之际,人们祭祀善神,祈求风调雨顺,驱避恶神,预防灾害发生,这是人的生存本能的自然要求,并不需要什么特殊背景的触发才会形成过新年的习俗。公历的元旦在世界各国都被定为节日,它的根据仅仅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而已。21世纪即将到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筹划着世纪庆典,何以故?无他,新的世纪开始而已。春节的出现与此同理。

关于春节故事 第6篇

北京的春节在老舍笔下年味十足,大连的春节也不逊色于它,我们有比它更技高一筹的地方。

腊月二十三,我们过小年,家家户户都从超市里买来了糖瓜,小孩子们十分爱吃,又甜又黏。有一次,我有一颗牙松动了,正好在小年,吃糖瓜时顺便把牙粘掉了,一举两得,每每天一擦黑,鞭炮声就连绵起伏,很是热闹。

过了小年,家家户户置办年货,打扫房子,我奶奶家是要做馒头的。奶奶早早起来,把面和好,等到中午,奶奶抓起面团,朝板上摔打,等到面不粘手再开始上蒸锅,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家家户户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除夕照例是十分热闹的。早上,我和哥哥把春联贴好,我们把春联竖着粘在门上,又给它贴了层膜,然后挂上年画,插好灯笼,就下去放鞭炮了。夜幕降临,所有的菜都准备齐全,爷爷开始拜神祭祖,奶奶开始端酒,我和哥哥则不停地品尝美味的菜肴。做为一个海滨城市,海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几乎整桌是海鲜。饭后,我们打开电视,收看春晚,一家人其乐融融,最让我激动的是倒计时的钟声,刚一数完,立刻就有烟花绽放,一直延续到丑时。

初一初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初三到初七,大家几乎都去游玩了,到处一派祥和的景象。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年”的最后一天,也过得分外快活。大家早早的吃完饭,在家里挂上花灯、走马灯。天一檫黑,我们就去劳动公园赏灯,那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灯火通明,真不愧是“不夜之夜”啊!

回到家,元宵马上上桌,大家边吃边谈,爷爷奶奶还舞起了东北的二人转,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转眼间年就过去了,大家又各干各的一份事去了,但每个人都祈盼着春节的再一次降临。

年就是这样,热热闹闹地跑来,再欢欢喜喜的跑去。

关于春节故事 第7篇

我学书法已经有两年多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去年三门峡举行的书法大赛,我还获得二等奖。在我家的书柜上有好几摞练得毛笔字,为了能让我更好的练好字,今年,妈妈给我下了一个任务:写春联。虽然是第一次写,但我已经是信心十足。

第一步:准备工作。爸爸买了金粉、清漆、汽油和红纸,还有搜集对联。我和妈妈把大红纸对折割开。由于是第一次写春联,我让爸爸帮我折好字的距离。妈妈又帮我把金粉、清漆、汽油这几样按一定的比例活在一起。

第二步:书写对联。我先想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然后再拿起毛笔,蘸点金粉,写书法一定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我把解老师课堂上讲的要点熟记于心,开始写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很慢。唯恐写不好,不一会儿,一副对联写好了,爸爸妈妈直夸我好。自我感觉也挺好。我更有信心往下写。瞧,这就是我的杰作,怎么样?你们也来学学吧!

写完了小对联,我开始挑战大对联。写得第一幅大对联,大小没有掌握好,不太满意,我又重新写了一副,这次写的比第一次写的好多了。

这次我总共写了12副小对联,4副对联。其中10副小对联4副大对联送给了奶奶、外婆、大姨、小姨家。她们见了,也夸我写得好,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还收获了30元的对联钱,这是我意想不到的,这是她们对我的奖励。

写对联不仅仅练了字,还有对联钱,更收获了写对联的乐趣!

关于春节故事 第8篇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相传一年腊月,他从山东老家迁移到浙江绍兴落户,乔迁之喜又值新年之庆,不禁挥毫写就一副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景新家。

此联嵌了三个“春”字和三个“新”字,非常贴切地展现了“新春”景象。他自感十分满意,就叫家人贴于门口。可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为时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王羲之能够理解揭联者心情,所以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副写的是:

莺啼北里千山绿;

燕语南邻万户欢。

此联充满春日的生机,对仗亦十分工整。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惟独自己家门前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家人大惊,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语,让儿子只管贴出去。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尽管王羲之是书法名家,可也不能将这副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取走张挂啊。来偷揭的人只好叹口气,又趁夜色溜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家门前已围了很多人,大家对书圣写出此联很是不解。这时王羲之出门提笔在原联下分别加了三个字。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日行。

关于春节故事 第9篇

春节即将到来,记得去年过年,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所以,我们几个小伙伴有好几天没有见面了,大人们似乎读懂了我们的心思,把我们聚在一起吃饭,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枕头大pk”呢!

刚来到餐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特大的包厢,一边是会客厅,一边是摆满可口饭菜的餐桌。“大人做一边,小孩做一边!”大人们发话了,看着可口的饭菜,大家都咽了咽口水,“啊——开吃吧!”一听这句话,我们几个小孩一哄而上,抢的抢,夺的夺,争的争,“我要粉丝!我要小笼包!我要鸡腿!我要烤鸭!me too……”大人们笑话我们都是小馋猫,好像饿了三天三夜没吃饭似的。

过不了多久,我们几个小孩都挺着“将军肚”,来带了会客厅,沙发上都是形态不同的枕头,陈润怡提议说:“嗨!不如我们来玩‘枕头大pk’吧!”他的提议的大家的赞同。现在开始选不同形状的枕头,我眼疾手快,抢到了一个圆柱型的硬枕头,陈润怡和蒋珈佳都抢到了一个正方形的扁枕头,对了,史以恒没枕头了……“聘一聘二聘聘三!”哈,史以恒、虞越和我一组,其他两个女生一组。大战开始了,我首先向陈润怡冲去,虞越也来帮忙,陈润怡一点也不示弱,疯狂地挥舞着枕头,只见“砰”的一声,可恶的陈润怡一棒子抽在了我的脸上,“哎哟!”我捂着脸叫了起来。虞越说“小强,你到一边休息去,我要小宇宙爆发了。”只见虞越“嘎”地一声叫了起来,追着陈润怡又喊又叫,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另一边,史以恒对战蒋珈佳,也不知道史以恒怎么搞的,“咚”地一脚踢倒了蒋珈佳,头正撞在墙壁上,他“哇”地一下子,哭了……

如果每次春节都如此美妙而快乐,那该多好呀!

关于春节故事 第10篇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23或24,它是庆祝整个春节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23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24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每家每户黎明升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先民驱役鬼,祈福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就是一扫而光陈旧的东西,这既指庭院里的陈年老垢,也指旧岁中碰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了控制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晚上向玉帝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关于春节故事 第11篇

时光飞逝,转眼间,农历20--年马上过去,我们即将迎来20--虎年新春的到来。这个春节,我有一个特殊的任务——给亲戚朋友们写春联,因为我在千里堂学习书法快一年了,总得展示下自己的成果吧。

我选了一副春联:“羊歌盛世方报捷,猴舞新春又呈祥”,这14个字乍一看觉得好写,其实恰恰相反,一点也不好写,我有些后悔选了,可是老师都已经写好范字了,我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第一个是“羊”字,我觉得容易,就刷刷地写起来,很快,3个“羊”字跃然纸上,我细细比较,实在没一个满意,心情如同泄了气的皮球,呆坐在凳子上写不下去了。爸爸鼓励我,给我点出了缺点,提醒我在哪个部位要运笔重些,哪个笔划要动作放慢来。于是,我照着他的话重新写了一遍,果然效果好了不少。接下来,我每写一个字,就对照着老师的范字揣摩、比对,一遍比一遍有了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几遍临摩下来,我就掌握了这几个字的书写要领。

老师看我练习得差不多了,就拿出两张大红的春联纸让我试写一副。于是,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工工整整地书写起来,写完一看,效果还不错,比在练习纸上看要漂亮多了,我小激动了一回,内心对学书法更多了一份成就感。

不过经过老师的比对后,还是发现了许多不足,他要求我回家后多练习。我答应了,争取每天挤时间练习。加油,相信自己可以写得更棒!

关于春节故事 第12篇

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景色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我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我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那天全家我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我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我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景色的改变的。我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我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我们。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关于春节故事 第13篇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节日中我最爱的就是春节了。

在老家过春节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妈妈会熬一大锅“腊八粥”,说是吃了不冻耳朵。小孩子可不管这些由来,只要有好吃的就行!腊月二十五也是我喜欢的一天——磨豆腐。豆腐的吃法很多,喝豆浆、糖拌豆腐、吃豆条……每一种回味起来都让人口水直流!二十八-——打糍粑。几个壮汉围着一个石槽,嘴里喊着:“一二……一二……一二……”边喊边转着圈地使劲打糍粑。听奶奶说打的时间长,力气够大,打出的糍粑才嚼劲十足。

这么多美食,这么多讲究,我最爱最爱的反而是除夕。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内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不间断,烟花四射。孔明灯也带着大家的心愿在空中越飞越高。这顿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己,必定赶回家来吃这顿饭的。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年纪较长的人说是为了珍惜现在的时光。年轻人是为了为长辈们延年益寿,祈福。小孩子当然是为了边任性吃任性地欣赏电视上的精彩节目了!

在外面过年时是没有老家的韵味的,真希望咱们的传统节日能一直延续下去,让咱们中华民族这些老传统一直一直传递下去!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