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为维护好校园的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对门卫工作规定如下:一、门卫工作人员要凭证礼貌上岗、认真执勤。持续门卫室及周边环境的整洁,校外人员不得滞留在门卫室。二、进校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供大家参考。
为维护好校园的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对门卫工作规定如下:
一、门卫工作人员要凭证礼貌上岗、认真执勤。持续门卫室及周边环境的整洁,校外人员不得滞留在门卫室。
二、进校人员务必登记挂牌,门卫人员要对来校被访者先电话联系,进校人员离开学校,要有被访者签名。
三、持续大门、小门常关。大门要上锁,小门上插销。车辆进出要及时开关门。学生中途离校,凭班主任或年级组长、政教主任签名的出门单放行。
四、做好校外所有车辆进校登记工作。
五、教工携带学校物品及外单位借用学校公物者出校,务必经总务主任同意后,才能放行。
六、做好报纸、信件、杂志的收发工作,教工订购的物品,到门卫室领取。
七、确保学校上课和下课铃声的准确,时间与北京时间同步。
八、确保学校监控录像图像清晰,时间与北京时间同步。
九、门卫工作人员要做好教学楼、综合楼、行政楼的每一天开关门工作,和人员清场工作。
十、门卫工作人员要做好交接班工作,保证门卫室始终有人执勤。
1、库房安全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要创建无火灾、无失盗、无虫鼠霉变,无差错事故的四无库房。
2、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不得随意乱接电源线,不得使用电炉子等禁止使用的其它电器设备。
3、库房内不准存放易燃杂物,物资存放距照明灯不得小于米。
4、非库房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进入库房。
5、库管员要了解本库物资对易碎、易潮的物资要特别维护,经常保持库内正常的温度、湿度,合理库存。
6、库管员要经常清洁库内地面、货架、物资的尘土,保持库内干净整齐。
7、库管员下班前要关闭水、暖、电源的开关,锁好门窗,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上班后如发现库房内有被盗迹象,要保护现场,并尽快通知经理及相关人员处理。
8、库管员有维护所在区域安全秩序的义务,发现漏电、漏水及可疑人员,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9、库房所备消防设施不得乱动或挪作它用,周围不许堆放任何物品,并经常检查,使之保持有效状态。
10、库管员应熟知灭火器材的属性,并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灭火器材。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减少火灾危害,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和旅客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铁路消防管理办法》等法律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铁道部统一领导,监管部门依法监督,运输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三条:旅客列车消防安全工作是铁路运输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严格考核,确保安全。
第四条:旅客列车和备用、库停、站停客车的消防安全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五条:铁路运输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由客运、车辆部门负责。
铁路公安机关和安全监察部门应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消除火灾隐患。
铁路行包运输、多元经营部门均应依照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
第六条:客运部门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客运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二)组织客运系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有关单位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三)对客运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四)组织落实客运人员岗位防火责任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考核。
(五)采取多种方式向旅客宣传防火安全知识。
(六)协助铁路公安机关组织查堵易燃易爆危险品。
(七)组织有关人员对餐车炉灶台面、墙壁、抽油烟机、排烟罩、烟道的表面可见部位油垢进行清理。
(八)负责旅客列车火灾现场旅客的应急疏散紧急施救组织工作。
第七条:车辆部门职责
(一)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车辆系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二)负责车辆设备检修,确保运用客车达到出库质量标准,消除火灾隐患。
(三)组织开展客车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处理违章行为和设备故障,保证车辆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作业标准,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四)对车辆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五)负责消防设备、器材的配备和维护管理。
(六)负责制定车辆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
(七)负责清除餐车排风扇、车顶表面及烟筒口、帽的油垢。
(八)组织落实备用客车的看守措施。
第八条:安全监察部门职责
(一)依法对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实施监督检查,督促火灾隐患整改。
(二)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
第九条:铁路公安机关职责
(一)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旅客列车消防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督促有关单位整改火灾隐患,依法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二)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三)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对旅客列车相关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四)制定乘警消防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标准和程序,督促乘警落实消防监督检查职责。
(五)组织查堵易燃易爆危险品。
(六)负责客车火灾事故调查。
第三章 消防组织和岗位职责
第十条:旅客列车的消防安全工作在列车长的领导下,实行岗位防火责任制。
第十一条:旅客列车应建立由列车长为组长,乘警长、车辆乘务人员为成员的消防安全小组,履行下列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规定和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小组会议,总结安排消防工作。
(二)组织乘务人员认真学习消防知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
(三)建立乘务班组消防安全考核制度,定期考核,督促乘务人员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
(四)按岗位职责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做好对旅客的消防安全宣传,落实易燃易爆危险品查堵措施。
(六)组织乘务班组义务消防队定期演练。
(七)建立旅客列车消防安全台账。
第十二条:旅客列车应建立义务消防队,由列车长任队长,乘警长、车辆乘务人员任副队长,下设指挥组、疏散组、灭火组、伤员抢救组、警戒组,根据乘务人员的具体情况,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进行演练。
第十三条:旅客列车应建立消防安全台账(配备微机的可建立电子台账),由列车长负责填写和管理。旅客列车消防安全台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文件(复印件或摘抄件)。
(二)列车编组及乘务人员概况。
(三)列车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名单。
(四)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及人员分工。
(五)消防安全会议记录。
(六)乘务人员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七)乘务人员上岗证登记。
(八)餐车油垢清扫记录。
(九)“三乘”联检记录。
(十)消防器材登记。
第十四条:列车长岗位职责
(一)负责领导指挥乘务人员落实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贯彻上级有关消防工作部署和要求,接受上级消防检查。
(二)主持召开消防安全小组会议,总结分析、安排布置消防工作。
(三)检查督促乘务人员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组织乘务人员做好车底停留期间的.看守。
(四)组织乘务人员学习消防知识,提高防火灭火技能。
(五)组织“三乘”联检,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职责分工进行整改,做好记录。
(六)采取多种形式向旅客宣传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做好查堵易燃易爆危险品工作。
(七)列车发生火灾时,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做好旅客疏散组织和扑救工作。
(八)按规定填写消防安全台账。
第十五条:车辆乘务人员岗位职责
(一)负责车辆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二)参加“三乘”联检,做好检查、交接,针对设备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三)运行中按规定巡视检查,发现违章操作及时纠正,发现隐患故障及时处置。
(四)列车发生火灾时,按预案做好应急处置。
第十六条:乘警岗位职责
(一)负责列车消防监督检查工作。
(二)配合列车长做好对乘务人员的消防知识教育和对旅客的防火宣传。
(三)督促乘务人员落实岗位防火责任制,制止和查处消防安全违法行为。
(四)参加“三乘”联检,做好记录,督促整改。
(五)负责组织乘务人员做好易燃易爆危险品查堵。
(六)列车发生火灾时,按预案做好应急处置。
第十七条:列车员岗位职责
(一)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坚守岗位,落实防火措施。
(二)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车辆设备,发现故障及时报告。
(三)掌握常见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性质和识别方法,做好查堵工作。
(四)认真巡视,劝阻和制止旅客在车厢内吸烟。
(五)列车发生火灾时,按预案做好应急处置。
第十八条:行李员(邮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严格执行交接和监装监卸制度,防止夹带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货物上车,督促装卸人员按规定堆码货物。
(二)按规定巡视,及时发现货物异常情况,妥善处置。
(三)向押运人员宣传防火注意事项,做好身份登记,收缴火种,制止吸烟、动用明火等违章行为。
(四)行李车(邮政车)发生火灾时,及时报告,正确处置。
第十九条:餐车人员岗位职责
(一)餐车长负责餐车的防火工作,其他人员做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二)出库前认真检查炉灶、电气设备安全状况及灭火器材是否齐全有效,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三)按规定清除餐车油垢。
(四)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炉灶。
(五)严格执行食品加工安全操作规定,落实值班看守制度。
(六)列车发生火灾时,按预案做好应急处置。
第四章 火灾预防
第二十条:客车的生产、维修应严格执行铁道部颁布的相关技术标准,保证质量。验收主管部门和运用单位要严格按质量标准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不得接收。
第二十一条:客车采用的非金属材料必须是不燃、难燃材料,其燃烧性能和产烟毒性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技术标准。
第二十二条:客车电气设备、消防设施器材和非金属材料所采用的产品应是经国家有关质量监督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产品。
第二十三条:客车电气绝缘、防雷、电气接地、漏电、过流、过热、防水防潮保护及线路敷设、连接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第二十四条:旅客列车出库前应进行全面的车辆设备检查,达到《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规定的质量标准,达不到标准的不得上线运行。
第二十五条:乘务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防火职责,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按标准化作业。
第二十六条:严格执行“三乘”联检制度。旅客列车始发前,由列车长组织乘警、车辆乘务人员,对用火用电设备及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全面检查,运行中重点检查,终到后彻底检查。检查情况由检查人员分别签字确认,严禁代签、漏签。
第二十七条:运行中列车长、乘警、车辆乘务人员每2小时应进行一次防火巡查,并在发电车、邮政车、行李车的巡查记录上签字。
第二十八条:对列车始发前检查发现的设备故障,车辆部门应及时处置,消除隐患;
对列车运行中发现不能当场处置的,应采取临时措施确保安全,按规定报告并如实记录;
危及行车安全的,应立即停车处理。
第二十九条:乘务人员必须经过全面的消防安全培训,人人达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
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会扑救初起火灾),熟记岗位防火职责和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基本要求,做到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保洁人员上岗前也应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第三十条:操作“两炉一灶”和空调、火灾报警器等设备的乘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消防知识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一条:车辆电气设备必须保持状态良好,电器元件应安装牢固,接线及插座无松动,按钮开关、指示灯作用良好;
严禁乱拉电线和违章安装、更换电气装置、元件;
严禁擅自使用电热器具等电器。
第三十二条:配电室内禁止存放物品,配电箱、控制箱内及上部不得放置物品,门锁必须良好,人离锁闭;
可燃物品不得贴靠电采暖装置。
第三十三条:车辆电气绝缘应符合要求,漏电保护、电气接地等装置应匹配、有效。车辆电气绝缘测试、设备巡检和交接应有记录;
严禁用水冲刷地板。
第三十四条:餐车配备的电烤箱、微波炉、电磁炉等餐饮炉具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岗。
第三十五条:发电车乘务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落实防火制度,确保柴油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状态良好,阀门、管路连接部位紧固,油箱及其他各部位不得有积油和油垢,禁止乱堆乱放物品,棉纱应放在指定容器内。
第三十六条:客车取暖和蒸饭锅炉、茶炉应配件齐全、状态良好,落实点火试验和交接制度。使用中,乘务人员应按规定检查水位(压)表、水温表、验水阀、水循环状况,做到不漏水、不超温,严禁缺水、干烧。炉灰应先用水浸灭后再处置,炉室内不准堆放杂物,离人加锁。
第三十七条:餐车炉灶、锅炉烟囱防火隔热装置应完好有效,餐车入库应压火。
第三十八条:列车运行中,餐车严禁炼油,使用燃煤炉灶油炸食品和过油时,油量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三分之一。
第三十九条:应定期对餐车炉灶台面、墙壁、抽油烟机、排烟罩、烟道、排风扇、车顶外表面和烟筒口、帽的油垢进行清除,保持清洁,并填写记录。
第四十条:循环水泵箱、检查孔、观察孔、煤厢、取暖器防护罩内部应保持清洁无杂物;
停用的炉室应彻底清除可燃物,加固锁闭。
第四十一条:邮政车、行李车货仓应留有安全通道,宽度不小于0.5m,不得堵塞端门、边门,货物堆码不得超高。邮政车、行李车严禁使用明火或电炉烧水做饭,未经铁道部车辆主管部门批准严禁擅自增设使用各种电器。
第四十二条:乘务室、配电室、餐车储藏室、广播室、检车工具间、宿营车、行李车、邮政车、发电车禁止烟火。
不吸烟车厢应有禁止吸烟标志,乘务人员要对在车厢内吸烟的旅客进行劝阻,提醒旅客不得乱扔烟头火种;
吸烟处应有明显标志并配备烟灰盒,地板和壁板应保持完好,无孔洞和缝隙。
第四十三条:列车上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堵塞车门。
第四十四条:对查获或旅客交出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应由乘警做好登记,交前方停车站处理。对烟花爆竹、火药等须用水浸湿;
对判明不了性质的物品,严禁在车上进行试验。
第四十五条:列车应通过图形标志、电子显示、广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向旅客进行禁止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逃生知识和灭火器、紧急破窗锤使用方法等消防安全宣传。
第四十六条:客车车底在车站、车辆段、客车技术整备所及其他场所停放或停留时,客运、车辆部门应按规定组织人员看守。铁路运输企业应制定看守制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保洁人员不得在车上留宿。
第四十七条:客车灭火器配置和维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客车车厢(双层客车每层)配备2kg,ABC干粉灭火器和2L水型灭火器各2具;
灭火器应设置在车厢两端适当位置(每端各2具)。
(二)行李车、邮政车、餐车各配备4具4L水型灭火器,行李车配备35L推车式水型灭火器1具;
行李车、邮政车的灭火器应设置在工作间内,餐车的灭火器应设置在餐厅。
(三)发电车配备4L水型灭火器8具,其中机房内6具,工作间2具;
冷却间配备25kg推车式ABC干粉(或35L水型)灭火器1具。
(四)客车配备的灭火器应适应环境温度,适于扑救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和E类(带电)火灾;
挂具应采用套筒结构,安装牢固、便于取用,底部离地面一般不超过1400mm。
(五)干粉灭火器维修期限为1年,水型灭火器为3年。灭火器应由专业维修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修,张贴维修标志,并在灭火器筒体上涂打到期时间。
第四十八条:做好灭火器日常维护保养和管理,保证处于良好状态。灭火器上不得搭挂物品,严禁挪作他用。
第四十九条:空调客车应按有关规定配备紧急破窗锤;
餐车厨房应配备2条灭火毯;
发电车、行李车、邮政车各配备2具防烟毒面具。
第五十条:客车安装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应定期检测、维修,保持作用良好。
第五十一条:定期组织旅客列车消防安全检查。铁路运输企业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主管部门每季度进行一次检查;
客运段、车辆段每月进行一次检查。
第五章 火灾应急处置
第五十二条:铁路运输企业应根据《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旅客列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和《车站处置旅客列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第五十三条:旅客列车发生火灾时,事故现场的铁路运输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立即向邻近铁路车站、列车调度员和公安机关报告,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按规定逐级上报,拨打119报警。铁路运输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是:
(一)立即停车。列车运行中发生火灾威胁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时,应立即停车(停车地点应尽量避开特大桥梁、长大隧道等)。电气化区段并应立即通知牵引供电部门停电。
(二)疏散旅客。列车发生火灾时,乘务人员应迅速向列车长报告,组织起火车厢旅客向邻近车厢或地面安全地带疏散,采取措施稳定旅客情绪,同时要防止发生旅客跳车、趁火打劫等意外事件。
(三)迅速扑救。列车长接到火灾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指挥义务消防队,携带灭火器赶到起火车厢,确认火情,迅速扑救。
(四)切断火源。停车后,列车需要分隔时,司机、运转车长、车辆乘务员应迅速将起火车辆与列车分离,切断火源,防止蔓延。
(五)设置防护。对甩下的车辆,由车站值班员(在区间由司机、运转车长和车辆乘务员)负责采取防护措施。
(六)报告救援。列车长和乘警应立即向上级机关和行车调度报告事故情况,请求救援。
(七)抢救伤员。在疏散旅客、迅速扑救火灾的同时,如有被火围困或受伤人员应立即抢救。
(八)保护现场。在扑救火灾的同时,乘警应维护好秩序,防止发生混乱,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好火灾现场。未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九)协助查访。乘务人员应协助公安机关调查火灾情况,积极提供线索。
(十)认真取证。乘警应及时开展调查取证,注意发现肇事者并及时控制,妥善保管物证,为现场勘察、认定火灾原因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十四条:旅客列车在区间发生火灾,当上级领导和公安消防队未到达时,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由列车长组织指挥。火灾扑灭后,列车长、乘警长、车辆乘务人员要对起火部位进行检查,确认火已完全熄灭,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列车可继续运行。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时,邻近车站应组织人员、消防器材赶赴现场救援。
列车在车站发生火灾或起火列车进站后,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由车站站长组织指挥,立即启动《车站处置旅客列车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公安消防队到达后,火灾扑救工作由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
第五十五条: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预案响应程序,组织力量、调集救援物资装备赶赴现场,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事故救援高效、快速、有序进行。铁路公安机关要维护好现场秩序,开展火灾事故调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铁路运输企业应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报铁道部备案。
第五十七条:动车组列车、进(西)藏旅客列车消防安全管理另行规定。
第五十八条:本规定由铁道部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九条:本规定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铁道部前发《铁路旅客列车消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1 总则
目的
为了加强酒店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酒店、客人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范围
本制度是本酒店对客房、前厅、餐厅与会议场所、娱乐场所等对客经营活动的总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本酒店所有部门。
2 管理职责
保卫部负责饭店的治安秩序、日常安全保卫、消防安全及贵宾接待的保卫工作。
前厅部负责宾客登记、寄存物品、大厅接待的管理
工程部门负责饭店用电安全、公共区域设备的维护,负责消防报警设施维护保养。
各部门按照安全管理规定负责对本部门范围内安全工作。
各级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组织整改,保存检查、整改记录。
3 要求
宾客登记安全管理
入住验证:凡是入住本酒店必须持有有效证件登记入住,入住验证由前台负责。楼层服务员只负责查验客人住宿单,核对无误后方可引领客人进房。
来访登记:凡进入酒店房间访问入住本酒店的客人时须出示访客有效证件,并由前台负责登记。
出入登记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应当在入住登记处等醒目位置设置相关标牌,告知宾客主动出示有效证件进行入住登记;
二、住宿登记应做到“四实”:实名(住宿人与登记人要相符)、实数(登记人数与实际入住人数要相符)、实情(如实登记住宿人员证件信息)、实时(登记后要立即上传住宿信息);
三、住宿登记应做到 “四核对”:核对证件真伪、核对宾客本人和证件照片是否相符、核对宾客年龄与证件年龄是否相符、核对证件印章和使用年限是否有效;
四、住宿登记必须做到“四即”:即来即验证、验即登记、登即上传、走即核销。
前厅部安全管理
加强车辆管理,部署警卫对停车场和大堂进行巡视,维护正常秩序。
严格宾客住宿登记手续,核对有效证件并复印备查;发放房间钥匙时,应保证其住房卡或钥匙凭证准确无误。
严禁非法将物品带进酒店,未经批准酒店内禁止销售、燃放烟花爆竹。
前台服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总服务台应24小时有人值守,保证有人接听客户反映的安全、卫生问题的电话,服务高峰时段应增派人手接听;
二、应有管理及安保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
三、应在服务台配备计算机、地图、各服务联系电话单等相应资料,便于及时为客人解答相关问题;
四、服务台应妥善处理住宿客人来电报修、报换等要求,及时联系相关维修、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五、服务台或客房建立宾客意见建议登记本,详细记录客人提出关于安全、卫生等意见建议,定期通告各相关单位;
六、应专设行李寄存处,配有饭店与宾客同时开启的贵重物品保险箱,保险箱位置安全、隐蔽,钥匙应有专人保管,有严格的存取手续,能够保护宾客的隐私;
七、客人存放的物品应妥善保管,凭牌存取,存放品可能存在危险时应开包检查或采取其他措施。
八、寄存处应具备防火、防盗条件,发现行李破损、丢失,应及时报告并查明原因。
九、客人行李在大堂暂存,要集中堆放,加盖网罩,设人看守。
客房
客房环境和设施应符合GB9663及国家消防防火和健康环保标准,其中:
一、客房装修的油漆、材料等应符合标准,装修后室内空气质量应达标,投入使用后不得有异味;装修后应经过当地消防部门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营;
二、客房空气质量检测每两年进行一次,与卫生许可证定期审核同时进行,空气质量不合格的应进行整改直至合格;
三、客房室内用品无破损、完好、有效;设施有相应的安全使用说明;
四、客房门能自动闭合,有门窥镜、门铃及防盗装置;
五、客房地面、墙面、天花板、平整、无破损、无卷边、无开裂、无脱落;
六、如铺设地毯,应保持完好,无破损边缘及裂缝;并符合阻燃性要求;
七、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一消毒,长住宾客的床上卧具一周一换,平时见脏即换;
八、配置的电器用品完好、有效、安全、可靠,并有“3C”认证标志;
九、服务指南、住宿须知等应有安全的内容;
十、客房内饮水机应定期消毒,保持记录;茶具应每天消毒;
十一、客房区域和客房内照明要可靠安全,灯具不允许发生漏电、起火等现象,应一开就亮,一关就灭。
客房消防应符合GA654的要求,其中:
一、客房内应在显著位置张贴应急疏散图及相关说明;
二、应在客房内放置中英文对照的“请勿卧床吸烟”标识、《宾客安全须知》等安全提示标识;
三、客房内设烟雾报警或红外报警探头,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网,每年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检测一次,并保持记录;具体执行的要求;
四、客房内应配备应急手电筒等逃生器材,并通过标识或服务指南提示具体位置;
五、高层宾馆的客房应配备发生火灾时逃生使用的防烟面具及使用说明;
六、客房内应设置应急广播;
七、客房区域灭火栓、灭火器合格、完好,具体执行的要求。
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对境外人员开放的宾馆应当配有中、英文紧急疏散广播录音,其他酒店应当配有中文紧急疏散广播录音或书面的广播词;
二、每个楼层应在显著位置张贴应急疏散图及相关说明;
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合理,保持畅通,具体执行的要求。
卫生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龙头冷热标识清晰;
二、地面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浴缸及淋浴间配有防滑设施(或有防滑功能),并有提醒客人小心滑倒的标志;
三、浴缸上方安装扶手,且完好、牢固;
四、卫生间应有完好、有效的自然通风管井或独立机械排气装置(如排风扇);浴缸和淋浴间均有单独照明且照明度良好;
五、淋浴房玻璃应防爆碎或粘贴防爆膜,以防止玻璃碎裂伤人;
六、毛巾、浴巾等应每天更换,消毒;配送的一次性牙刷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从具有卫生资质的单位采购;
七、照明灯具应防水、防尘。
客房服务活动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客房服务应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服务人员熟悉并执行;
二、登高时使用梯台,注意安全;站在窗台上擦外层玻璃要系好安全带,且牢固有效;清扫天花板墙角或灯管,应使用梯台或凳子;
三、正确佩带保护手套使用清洁剂及清洁用品,并了解其化学属性,防止溅入眼睛或腐蚀皮肤;
四、吸尘器、地毯机、高速磨光机等移动电气设备及其电源线绝缘良好,无破损;
五、吸水泵应设有控制开关和漏电保护装置,应装设与负荷匹配的熔断器;
六、公共区域地面打蜡或拖地时应放置警示牌;
七、服务人员应每日检查电器完好状态,客人离开房间时检查室内是否遗留烟头、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八、日常清理客房,烟缸内未熄灭的烟蒂不得倒入垃圾袋中。
客房安全检查
一、跟房检查:凡客人外出或退房必须由服务员检查该客房是否有烟火隐患及其他异常情况,记录客人外出时间。
二、巡楼检查:每隔一小时巡楼一次
(1)检查是否有闲杂人员在楼层逗留,若有应劝其离开楼层,访客让其在大堂休息区等候;
(2)是否有烟火隐患及消防器材是否正常;
(3)发现房门打开的房间需叫房客关好房门;
(4)房内是否有异常声响及其他情况。
异常情况处置
一、治安事件报告:当遇有团伙斗殴事件或突发性事件应立刻通知当值管理人员,并做好记录(事发地点、时间、人员等)。
二、执行验证开门服务,对患病或形迹可疑的客人要及时汇报。
三、检查客房时发现插座、开关,热、冷水管线,水暖管线等存在隐患及不安因素,要及时处理,立刻报告并做好登记,切防各类事故发生。
交班制度:当班时认真填写好各项内容,以书面为准,必要的项目,还要口头交代清楚。
公共区域安全管理
一、公共区域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合理,保持畅通,具体执行的要求;
三、人行自动门必须采用安全玻璃,破碎时不应有锋利的棱角与碎片;
四、作为逃生方向上的门扇玻璃,应在任何位置上均易打破;透明门扇表面应有醒目标志,清晰地标识出玻璃的存在;
五、自动门失去动力时,门扇能被手动打开;
六、旋转门应至少配备一个手动复位型紧急停止按钮,按下按钮后运行中的门扇应停止。
公共区域灯具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普通吊线灯,灯具重量在1kg以下者,可直接用软导线安装;1kg以上的灯具则须采用吊链吊装;
二、凡灯具重量超过3kg者,其与顶棚的连接须通过预埋的吊钩或螺栓;
三、固定花灯的吊钩,其圆钢直径应不小于灯具吊挂销钉的直径,且不得小于6mm;
四、安装在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玻璃罩,应有防止其碎裂后向下溅落的措施;
五、在易燃结构部位或暗装在木制吊顶内时,在灯具周围应做好防火隔热处理;
六、卤钨灯具不能在木制或其它易燃材料上吸顶安装。
其他设施和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公共区域地面采取有效的防滑措施;
二、公共区域应有应急照明设施和有应急供电系统;
三、电梯、大堂、走廊、停车场出入口等主要公共区域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四、通往后台区域有明显的提示标示,有安全可靠的钥匙管理制度;
五、后台区域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有关安全、卫生的须知;
六 四星及以上的饭店应设置符合规范的安全避难场所;
七、公共区域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疏散路线标志及劝阻标志;禁烟区等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相关对客经营场所的安全标识按相关场所的基本管理要求执行;
八、应根据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配备沙袋等防汛物资,并定期对下水管道、消防井等进行清理,确保畅通;
九、公共区域施工现场用地范围的周边应当进行围挡,围挡设置高度不低于米;对可能影响行人安全的,应当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在工程险要处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施工结束后,应当恢复原貌。
餐厅及会议场所安全管理
餐厅及会议场所在营业期间,服务人员应对客人随身携带的物品,在提醒其保管好的同时,注意发现可疑人员,防止客人财务被盗,可采取增设椅罩等防范措施。
服务人员在清理卫生时应注意是否有未熄灭的烟头卷入台布中,以免引起火灾;出入通道和楼梯口应保持通畅,以备疏散。
衣帽间应建立严格的存取手续。
下班后应有专人巡视,做好安全检查。
在使用各种炉火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通风良好,使用完毕后由专人关闭阀门并做好记录。
4 附则
本制度由餐饮部制订,并负责解释。
本制度自印发施行之日起执行。
一、门卫务必24小时在岗,不得擅离职守。绝不允许出现上班时间没人管理状态。
二、校门定时上锁,学校实行封闭管理。
三、外来人员出入校门务必严格登记,认真履行登记手续。
四、外来车辆及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内,确需进入需请示有关领导或当事人。
五、学生上课期间,不得随意离校出门。学生因生病或其它特殊状况的确需要出门时,务必经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批准后,方能离校。
六、家长接送学生来校一律到门口止步(特殊状况经门卫批准除外)。散文阅读:
七、门卫负责校门一带卫生保洁,坚持每一天清扫一次。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