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反思第1篇《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颐和园反思19篇,供大家参考。
《颐和园》这篇课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教学中,我们围绕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来展开讨论。学生能够抓住课文的2345段,从中提取描写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等美景的好词句交流,朗读,好几个同学读到“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一句,我根据课文中的泡泡问大家:“滑”字用的好在哪里?学生们在思考,课前学生只是根据老师设计的前置性作业去读课文,认生字,围绕一个主线问题,找相关的答案,没有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或者提示语(小泡泡)。有的学生说:因为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所以,在作者看来,游船从湖面上是滑过,而不是“划”过。这是范玉涵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一句我认为是通过打比方的方式来说明昆明湖的美,而“滑”字则是通过夸张的手法描写昆明湖的静。多么准确的描述,精炼!这个小姑娘平时总是默默地一言不发,但是文章总是充满诗情画意,一发言就博得同学们热烈掌声。
我赶紧跟上一句:“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中的“几乎”可以省略吗?学生略一思考,就回答说不能省略,因为不可能不留一点痕迹。从而懂得作者的用词准确了。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特别是作为“农远”学校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运用“农远”教育资源,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农远 阅读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主题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颐和园》这一课是笔者在课改年级上的一节公开课。笔者打算就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一些有益地探索。因此,我将《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主题定位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依据学生过去积累的学习经验,以《颐和园》为例,在学习过程中使之具体化,最终达到教学既定目标。课前,我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在教学中,运用媒体辅助教学,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节课采用“确定目标,自由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五个环节构成。
【案例描述及分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颐和园》。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板书课题:
颐和园
生:作者先是游览了长廊;然后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接着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看到了昆明湖的景色;然后下山,观赏了著名的十七孔桥。
师:看来作者的游览顺序即写作顺序大家都清楚了。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帮助同学们通过组内同学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学习来深刻理解课文,进一步领略颐和园迷人的风光。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尝试一下?那么,请同学们首先按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自己确定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这是我们学习每篇课文都应该争取做到的。
生:我想知道颐和园中长廊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读读描写昆明湖的这一部分,看看昆明湖美在哪儿。
生:我想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生:我想背诵课文。
师:下面老师归纳一下同学们提出的学习目标。看看是不是这几个: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必选的);二是体会园中景物的特点(各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学习,不必都选);三是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四是背诵课文。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所需确定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体现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充分的尊重。)
师:如果没有问题,就请各小组迅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大家可以结合以前的学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学习)
(评析:课上,教师注意激励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颐和园之行吧!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学习了描写长廊的这一部分,我们采取的是“找特点,谈感受”的方法。我们先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媒体出示“农远”资源:长廊画面和文字片段,学生朗读。
生:我先来汇报。通过读课文,我知道长廊的特点是长,走在这样的长廊里,我会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还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作为中国人,我为祖国有这样好的建筑而骄傲。
师:是呀!体会得真深刻!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部分,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课文。
生:我接着介绍长廊,我觉得长廊的环境也很美。
读句子。
师:你读得真美!有谁愿意向她学习,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长廊。(看投影)走在长廊里,长廊那独具特色的建筑,长廊上数以千计的彩绘,再加上长廊外昆明湖的美丽景色,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配上音乐再读一读这一部分,共同感受长廊美丽的景色。
齐读。
(评析:充分利用“农远”教育资源中的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感悟后,指导学生美读,并注意给全体学生朗读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朗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师:我们不知不觉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引读)哪个组接着汇报?
生:我们小组游览了佛香阁和排云殿,我们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法“查资料,深入体会”。我先来汇报。通过读课文,我们认为佛香阁非常高大宏伟。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从“耸立”一词能看出来,“耸立”的意思就是高高的直立。
生: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感受到佛香阁很高。
生: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佛香阁高41米,是颐和园里最宏伟的建筑。园内所有景观都是以它为中心建造的。通过这个资料我更感到佛香阁非常宏伟,有气势。
生:我知道排云殿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庆祝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是非常华丽、光彩夺目的。
(评析: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查阅了关于佛香阁、排云殿的相关资料,丰富并加深了对课堂阅读内容的理解。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了知识面。)
师:(运用“农远”资源展示佛香阁图片)这么宏伟的建筑,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壮观好不好?(生齐读课文)大家想不想登上万寿山欣赏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哪个小组学习的是这一部分?谁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学习的是这一部分,我们选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方法。下面我们请一位代表来读读课文。
师:老师为你配上音乐。好,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美丽的画面,看他能不能把我们带到万寿山上。请你开始吧。
生朗读。
师:你们感受到什么了?谁来说说?
生:我感到昆明湖景色非常美。
生:听了她的朗读,我感到昆明湖非常的静,也非常的绿。我也想读一读这一句。
生:作者分别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
生:我通过“滑”字,体会到昆明湖显得更静了,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你感悟出“滑”字的妙处,把书读活了!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生朗读。
师:(请刚才的小组代表)你来评一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不错,但声音再轻一点就更能表现出昆明湖的静了。
师:你指导得很好。我也想向你学一学,读读这句话行吗?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了昆明湖的意境美。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悟及心理感受,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感受到了阅读成功的乐趣。)
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你来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比我读得还好。
师:谢谢你的夸奖。我们都来练一练,看看谁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练读。
(评析:教师看似普通的一句话,是对学生能比老师读得还好的一种心理暗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诙谐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把它留在记忆里呀?好,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评析:教师对背诵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鼓励学生背诵精美的课文片段,符合新大纲重视背诵、积累语言的要求。)
师:昆明湖的景色的确很迷人。让我们移步下山,到昆明湖去看一看吧。接着汇报。
生:我们学习的是十七孔桥这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当小导游”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
学生结合画面介绍长堤、小岛、十七孔桥等景物。
(评析:语文的性质之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处学生创设的当小导游的情境,是学生调动以往的语言储备加以运用和创造,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师:颐和园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引读)其实,园中景物不只作者介绍的这几处,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踊跃发言,介绍得绘声绘色,座位上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师出示课件:颐和园风光图片。
(评析:重视“农远”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了阅读教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颐和园产生留恋和向往的.情感。)
师:(在音乐声中)同学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也有梦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北京,亲自到颐和园细细游览。
【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独立的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活动。把教学本位定位在师生交往上,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本课教学,教师让学生先自学,自主尝试,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在个人充分自学、领悟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过程运用了“确定目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劳动者,求索者和设计者。
教师能充分运用“农远”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进行交流与创新,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高效,有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因为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所以在教学上我先播放了颐和园有关的教学视频,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对颐和园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设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因此在环节设计上,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颐和园的“大”和“美”,在这样的感受的基础上,再理一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强调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在这些的基础上,再突出课文的3、4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万寿山部分。在重点部分,又穿插一些课堂中的小练习以及背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巩固。
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又犯了老毛病,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这样所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昆明湖的静与绿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再读再说就一个个地脱节了。直接导致后面的“滑”与“划”的区别与好处也理解不到位。
而且我总是会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总是匆匆讲完,很少让学生有机会能和文本对话,这是大忌吧。语文本来就是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这点,我做得不够到位。在本课中,讲到昆明湖的静和绿时,真该多给学生点时间,放下教学速度,让他们自己带着理解与体会,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
还有我的备课似乎总是局限于自己设定的框架里,单一的线条感,学生一没按照这样的顺序出牌,就满盘皆乱,用其他老师的话说,就是喜欢把学生塞进我安排好的步骤中,带着他们往东往西,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方向。
同时,对于一篇课文,似乎大家都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很深层次的去挖掘。我自己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学生也没有深深地沉浸在其中。自己总是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懒,都不动脑筋,我想这和老师也有关系吧。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挖掘不深入,只是浅浅地就满足了。大家也只是交流交流词句的好坏,没有达到真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
还有一些就是本文中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落实,比如说表示移步换景的句子同时也是过渡句,这个没有好好落实,甚至没有提及。同时,课文第4段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小练笔也是根据方位顺序,可是这两者却没有适当的提及,适当的联系起来,而成了孤零零的两个孤岛,毫无作用可言,甚至学生也根本想不明白,用不起来。
不得不说的是我的一个不足,教师语言语调上的变化,可能跟我看的视频有关系,视频中那些老师的声音都是温柔可亲的,不自觉的我也变得温柔可亲了。但是整体的基调不能改变我的声音缺乏抑扬顿挫的事实。还记得上次在我们学校比赛的《掌声》,其中第一个老师的语音语调,教态给我印象很深刻,让我非常喜欢。但是师傅们又说上课要有激情,这个激情具体指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吧!而不是刻意地表演!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
(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颐和园》这篇课文,展现的是颐和园的美景,按照很清晰的游览顺序进行描写,让人读来琅琅上口,又美不胜收。颐和园不单纯的是个美丽的公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底蕴,它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的。
从课文来讲,学生能够把握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感受其中对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能够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若真能从深层次上去把握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话,那也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也让我们的学生更加慨叹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我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先处理好字词和难懂的解释,然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要求读通顺,读准确。在读中感悟是一种很好地语文教学方式,我指名让学生说他最想要去颐和园哪个景点拍照留念,当他说出来后,就让所有的同学站起来美美地品读这个“套餐”,学生们都能准确地对文段进行把握。在读完之后,学生们对课文有很多话想表达,他们都会认真地说“这一段有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
在讲长廊时,体会横槛上“五彩的画”,而且是没有一幅画是相同的,提问学生:“我的眼中看到的画里面有_______”,大家都发挥想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特殊的人物、还有龙的图腾等等,只要他们能说得出名字就好。还有那花香让人神清气爽的,到底有哪些花在风中摇摆呢?同学们都能积极的把熟悉的花说出来。在讲昆明湖的时候,
感受栏杆上小狮子的不同神态,发挥他们的想象,述说“我的眼中看到了_______的狮子”,说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体会写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面碧玉。”的句子时,让学生自己感受比喻的贴切,同时学会运用。还有动词“滑”的巧妙,感受水的清与静。由此,总结出这个美丽的大公园真的是美得说也说不尽,感受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以及总分总的结构安排,从这样的游览顺序清晰的安排文章,角度的不同感受颐和园不同的美景。
整体而言,我对这堂课还是比较满意,读与说的相互结合,写的点滴辅助,让学生更好地得到锻炼。不过在课堂的细节处理上还是存在些许问题,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能力还没有全面释放,我还是存在干预过多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其他老师学习讨教,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通过小组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交流讨论,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在多种观点的碰撞与交流的体验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使语文课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使学生领悟文本的语言艺术和表达方法,同时还让学生懂得怎样运用这些方法去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一节课下来,留给自己的是太多的思考,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专家的引领下,在同行的帮助下,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颐和园不单纯的是个美丽的公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深厚的底蕴,它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的。
从课文来讲,学生能够把握这种移步换景的写法,感受其中对景物描写的优美语句,能够在写作中恰当运用,就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若真能从深层次上去把握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话,那也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也让我们的学生更加慨叹我们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我在讲述这篇课文时,先处理好字词和难懂的解释,然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读,要求读通顺,读准确。在读中感悟是一种很好地语文教学方式,我指名让学生说他最想要去颐和园哪个景点拍照留念,当他说出来后,就让所有的同学站起来美美地品读这个“套餐”,学生们都能准确地对文段进行把握。在读完之后,学生们对课文有很多话想表达,他们都会认真地说“这一段有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
在讲长廊时,体会横槛上“五彩的画”,而且是没有一幅画是相同的,提问学生:“我的眼中看到的画里面有_______”,大家都发挥想象,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特殊的人物、还有龙的图腾等等,只要他们能说得出名字就好。还有那花香让人神清气爽的,到底有哪些花在风中摇摆呢?同学们都能积极的把熟悉的花说出来。
在讲昆明湖的时候,感受栏杆上小狮子的不同神态,发挥他们的想象,述说“我的眼中看到了_______的狮子”,说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体会写湖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面碧玉。”的句子时,让学生自己感受比喻的贴切,同时学会运用。还有动词“滑”的巧妙,感受水的清与静。由此,总结出这个美丽的大公园真的是美得说也说不尽,感受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以及总分总的结构安排,从这样的游览顺序清晰的安排文章,角度的不同感受颐和园不同的美景。
整体而言,我对这堂课还是比较满意,读与说的相互结合,写的点滴辅助,让学生更好地得到锻炼。不过在课堂的细节处理上还是存在些许问题,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的能力还没有全面释放,我还是存在干预过多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与其他老师学习讨教,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教学这一课,我把目标定在学语文,而非简单地学课文;
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或写游览类文章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看图片、视频只是让学生对颐和园的景物有所了解,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学有所得。我把学生明晰作者游览路线作为教学的突破点,既让学生清晰本文作者游览的路线,又渗透了游记类文章的写法。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游览路线是个难点,老师心里再明白,如果不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学生也可能糊里糊涂。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堂上,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并关注学生学习的:
1、了解参观颐和园的总的游览顺序。
我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参观颐和园整体的游览顺序。在第一课时,我就先请学生读书找出四个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这四个句子体现游记“移步换景”的写作特点。我让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紧抓“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昆明湖”围绕这四个句子标出游览路线,直观而又生动形象地展现作者的游览顺序。并渗透作者突出抓住重点景点写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进了、走完、登上、下来”等词语的用法,从中渗透游记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白,这么多的景点,要抓重点来写,写的时候注意运用合适的动词就能清晰地交代游览顺序。
2、抓住参观长廊的游览顺序。
在接下来学习长廊一段时,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感受长廊的长和美,学生在深入感受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在这一段学生从看似没有顺序的长廊的描写中找到游览顺序,这样能够学生渗透一种理念,只要是写游览类的文章,其实都是有参观顺序的,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才能将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展现给大家,课下的调查询问证明,学生的确在本课的学习后对长廊的参观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学生也表示,如果参观长廊,也学习作者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参观。
3、发挥表格清晰明了的作用。
对于万寿山一大段的学习,作者观察的方向较多,观察到的景点也较多,当然对于景点的特点的展现也较多,如果牵着学生去学习的话,不但学生感到枯燥,同时学生也会被搞糊涂,因此,我通过设计表格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这样充分发挥了表格一目了然的特点,更能关注学生的实质性的学习。我先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在万寿山脚下观察到的景点,学生一步步清晰了作者的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接下来,我让学生根据表格自学登上万寿山后的观察顺序、景点、特点以及写作方法。学生在学习中也许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毕竟,学生对登上万寿山的游览顺序已一清二楚,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关注到作者抓住重要景点描写、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比喻的手法来突出景点的特点的写作方法,继而让学生明晰在自己写景时,也能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并学习作者描写的方法。
4、借助课文,学习运用。
为了更加深学生对本课的所学游览顺序方法的掌握,课上又设计了片断练习,尤其是让学生能灵活运用,学生可分从学校南门和北门来观察,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求深、不求精,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片段交流的时候,以鼓励为主给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学以致用。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问题,比如,课堂上我只顾教案的完成,没有真正让学生学习昆明湖的部分,有走过场的嫌疑。
2、对于设计的“表格”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好,下一步要结合指导学生进一步发挥表格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3、针对片段练习,由于时间不够,最后处理的有些草率,应该让片段练习得到真正的练习,要进一步交流、指导,不能为写而写,要真正让学生掌握写移步换景的方法。
【摘要】
新的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广大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特别是作为“农远”学校教师,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运用“农远”教育资源,并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农远 阅读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
【主题与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颐和园》这一课是笔者在课改年级上的一节公开课。笔者打算就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一些有益地探索。因此,我将《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主题定位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依据学生过去积累的学习经验,以《颐和园》为例,在学习过程中使之具体化,最终达到教学既定目标。课前,我充分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在教学中,运用媒体辅助教学,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整节课采用“确定目标,自由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五个环节构成。
【案例描述及分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颐和园》。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
板书课题:
颐和园
生:作者先是游览了长廊;然后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和排云殿;接着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看到了昆明湖的景色;然后下山,观赏了著名的十七孔桥。
师:看来作者的游览顺序即写作顺序大家都清楚了。那么这节课,老师就想帮助同学们通过组内同学之间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协作学习来深刻理解课文,进一步领略颐和园迷人的风光。这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尝试一下?那么,请同学们首先按老师教给大家的方法自己确定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这是我们学习每篇课文都应该争取做到的。
生:我想知道颐和园中长廊是什么样的?
生:我想读读描写昆明湖的这一部分,看看昆明湖美在哪儿。
生:我想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生:我想背诵课文。
师:下面老师归纳一下同学们提出的学习目标。看看是不是这几个: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必选的);二是体会园中景物的特点(各组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来学习,不必都选);三是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四是背诵课文。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所需确定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这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辅导者,体现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充分的尊重。)
师:如果没有问题,就请各小组迅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目标组织学习。大家可以结合以前的学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也可以自己创造新方法。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小组学习)
(评析:课上,教师注意激励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结果的评价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接下来就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颐和园之行吧!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学习了描写长廊的这一部分,我们采取的是“找特点,谈感受”的方法。我们先来读读这部分课文。
媒体出示“农远”资源:长廊画面和文字片段,学生朗读。
生:我先来汇报。通过读课文,我知道长廊的特点是长,走在这样的长廊里,我会觉得非常自豪。因为我还通过查找资料知道长廊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作为中国人,我为祖国有这样好的建筑而骄傲。
师:是呀!体会得真深刻!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部分,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课文。
生:我接着介绍长廊,我觉得长廊的环境也很美。
读句子。
师:你读得真美!有谁愿意向她学习,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长廊。(看投影)走在长廊里,长廊那独具特色的建筑,长廊上数以千计的彩绘,再加上长廊外昆明湖的美丽景色,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让我们一起配上音乐再读一读这一部分,共同感受长廊美丽的景色。
齐读。
(评析:充分利用“农远”教育资源中的媒体资源辅助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的感悟后,指导学生美读,并注意给全体学生朗读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朗读、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师:我们不知不觉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引读)哪个组接着汇报?
生:我们小组游览了佛香阁和排云殿,我们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法“查资料,深入体会”。我先来汇报。通过读课文,我们认为佛香阁非常高大宏伟。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从“耸立”一词能看出来,“耸立”的意思就是高高的直立。
生:从“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感受到佛香阁很高。
生:我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佛香阁高41米,是颐和园里最宏伟的建筑。园内所有景观都是以它为中心建造的。通过这个资料我更感到佛香阁非常宏伟,有气势。
生:我知道排云殿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庆祝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定是非常华丽、光彩夺目的。
(评析: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查阅了关于佛香阁、排云殿的相关资料,丰富并加深了对课堂阅读内容的理解。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拓宽了知识面。)
师:(运用“农远”资源展示佛香阁图片)这么宏伟的建筑,让我们再一次通过朗读来体会它的壮观好不好?(生齐读课文)大家想不想登上万寿山欣赏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哪个小组学习的是这一部分?谁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学习的是这一部分,我们选的是“有感情朗读”这种方法。下面我们请一位代表来读读课文。
师:老师为你配上音乐。好,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美丽的画面,看他能不能把我们带到万寿山上。请你开始吧。
生朗读。
师:你们感受到什么了?谁来说说?
生:我感到昆明湖景色非常美。
生:听了她的朗读,我感到昆明湖非常的静,也非常的绿。我也想读一读这一句。
生:作者分别用“镜子”和“碧玉”来比喻昆明湖的静和绿。
生:我通过“滑”字,体会到昆明湖显得更静了,更美了,让人回味无穷。
师:你的发言太精彩了!你感悟出“滑”字的妙处,把书读活了!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
生朗读。
师:(请刚才的小组代表)你来评一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不错,但声音再轻一点就更能表现出昆明湖的静了。
师:你指导得很好。我也想向你学一学,读读这句话行吗?
(评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了昆明湖的意境美。教师尊重学生的感悟及心理感受,学生感到亲切,使学生感受到了阅读成功的乐趣。)
师:(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你来评评,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老师比我读得还好。
师:谢谢你的夸奖。我们都来练一练,看看谁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练读。
(评析:教师看似普通的一句话,是对学生能比老师读得还好的一种心理暗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教师的诙谐以及自身的文化素养也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把它留在记忆里呀?好,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评析:教师对背诵的意义有深刻的认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鼓励学生背诵精美的课文片段,符合新大纲重视背诵、积累语言的要求。)
师:昆明湖的景色的确很迷人。让我们移步下山,到昆明湖去看一看吧。接着汇报。
生:我们学习的是十七孔桥这一部分,我们采用的是“当小导游”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
学生结合画面介绍长堤、小岛、十七孔桥等景物。
(评析:语文的性质之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处学生创设的当小导游的情境,是学生调动以往的语言储备加以运用和创造,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师:颐和园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引读)其实,园中景物不只作者介绍的这几处,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踊跃发言,介绍得绘声绘色,座位上的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师出示课件:颐和园风光图片。
(评析:重视“农远”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了阅读教学,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对颐和园产生留恋和向往的情感。)
师:(在音乐声中)同学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也有梦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它不愧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学们有机会去北京,亲自到颐和园细细游览。
【教学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主体充分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独立的创造性的进行学习活动。把教学本位定位在师生交往上,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将教学目的转化为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主体的内在需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体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
本课教学,教师让学生先自学,自主尝试,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在个人充分自学、领悟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过程运用了“确定目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真正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劳动者,求索者和设计者。
教师能充分运用“农远”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努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能优化课堂教学,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进行交流与创新,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高效,有效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境
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四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学习万寿山这部分时,我再放一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
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在学习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时,让学生自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又开始的扶着走,到后来的学生之间学着走,到最后的学生个体独立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所应该着重体现的。
4、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5、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重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花样增多了,教学过程变得热闹了,但是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也被丢弃了。如,读写结合的经验。阅读教学只重内容理解,忽视写法指导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先总述后分述最后总结的写法,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我现在的体会是: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通过在网上找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们也无拘无束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本节课涉及的景点较多,我希望讲的面面俱到。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的环节中没有做到详略得当。应该重点讲解某一个景点,剩下的可以让学生通过相同的办法自主进行学习。整堂课全部都是我在讲,没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容多也导致课堂节奏很快,时间很紧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消化时间。
语文教学不管何时都应以读为基础,读为重点,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本节课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颐和园的美。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精读、泛读、小组读、指读等方式,使学生在品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及景物的特点。如长廊的美,昆明湖的静美,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的最好方法。但是在整节课中我给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太少了,由于课堂讲解的环节太多占用太长的时间影响了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多开口读课文,学会欣赏,学会朗诵。
在教学中我一直努力让自己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没有完全做到。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太过中规中矩,很少涉及开放性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模式就受到了限制。同时也应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一步步跟随你的思维,进入预设的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是一门学问,以后要在这方面多花费心思,多向优秀的教师请教或者看一些优质课视频。使问题能成为串联整堂课的主线。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我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生动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从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看来,整堂课重视了写作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按游览顺序抓景物特点准确生动的描写,但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1、在指导朗读方面,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朗读不充分,在情感渲染、评价上没有指导到位。教师讲的过多,语言不够精炼。
2、在文本学习板块,让学生读文后说感受,学生谈到颐和园“美丽”,然后学生从文找到能表明心中感受的句子并读一读。借机告诉他们“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然后学生说游览顺序,并读了读作者的游览线路的句子。对于每个景点的具体描述朗读不够,没能细细品味语言的美。
3、对课文内容质疑,我的提问是:“你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吗?”有同学抓了“几乎”这个词语,但没有同学提到“滑”。我是不是可以在提问引导时做适当地调整,如:“观察作者的用字。”我在上课时临时应变能力和引导能力还不强,这也是我需要不断进步的地方。
4、在教案设计方面,我重点引导学生学了长廊,然后总结了学法。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说颐和园别处景点,学习游记写法,然后读写结合。可整节课下来,感觉好似成了习作指导课似的,指导习作方法多,品读课文少,课堂上又用了大量时间让写身边的景点,但写作时抓的点有点多了,觉得孩子们一下子消化不了这么多东西。
课堂教学还在不断摸索当中,争取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读写结合,是学习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好教材。
在反复朗读《颐和园》这篇课文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将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与领悟文章写法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我设定的课时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丽,体会作者依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同时对学生写景类习作给予启迪。
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在设计的教学过程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将高效课堂的理念贯穿其中,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总结学法,并根据学法分组进行协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组内老师的帮助与指导下,经过数次打磨,多次修改后的设计流程还是可取的。
但是,预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教学后,我感到很受挫,课堂上没有好好地带动学生,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显得很生硬,尤其是在放手让学生自学的之后的汇报过程中,我没能好好驾驭课堂,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很不够。课后,砂子塘天华的伍老师,我们的语文大组长叶老师,还有我的师傅马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我也仔细反思了整堂课,发现这堂课最主要的失败处有以下几点:
一、教案设计不够详细。作为刚上讲台的新老师来说,我应该预设课堂上学生的任何可能的回答,并且把过渡语、评价语都要设计详尽,这样在教学中才不会出现冷场的状态。而我只是准备了简案,这也是导致我的课堂与学生距离疏远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将备课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慢慢提升自己。
二、语用设计比较生硬。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却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这样所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语用拓展也就脱节了,变成了画蛇添足。
三、对高效课堂理念的理解有偏差。这节课我预设的小组合作环节本来是想带动全班同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可是由于我的设计偏差,反而让一部分同学在汇报环节里无事可做,游离于课堂之外。高效课堂并不是追求简单地小组合作的形式,而是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教学评价语言生硬,语调缺乏抑扬顿挫之感。这样导致师生之间的距离很遥远,也没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情境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加注重这一方面的积累。
发现问题并不可怕,而是要积极改进,提升自己。一节课下来,留给我的是太多的思考,我愿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师傅们的帮助下,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刻全面的理解教学中我注意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教学。
一、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文美。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加强自主、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按照读、看、讲的学习方法分组进行自主、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学生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这样学生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说话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通过分小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游览了颐和园的美景。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境
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四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3、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一篇篇课文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其并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即我们经常所说的授之以渔。在进行这篇课文备课的时候,我预先有一个设想,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而在学习万寿山这部分时,我再放一放手,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最后在学习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时,让学生自学,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又开始的扶着走,到后来的学生之间学着走,到最后的学生个体独立走,充分体现了教学重在授人以渔,我觉得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时,所应该着重体现的。
4、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没有真正走到文本中去。
5、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重视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花样增多了,教学过程变得热闹了,但是一些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也被丢弃了。如,读写结合的经验。阅读教学只重内容理解,忽视写法指导的现象还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先总述后分述最后总结的写法,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我现在的体会是:如果能进行一次小练笔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遗憾的是这次小练笔没有时间进行。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始终都以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写作方法。
这篇课文的教学,由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美。生读课文时,我就设置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让生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最后再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什么?那就是颐和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
不足之处:
1、学生开展研究和体验的时间不够充足。
在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时,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喜欢哪句就认真地读哪句,并把体会在小组中交流。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思路快的同学都能很快地找出喜欢的句子并在小组中得以交流。然而思路慢的同学还没来得及在小组中交流,我就已组织学生汇报交流。给这一部分学生留下了遗憾。
2、学生读的机会太少。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我才猛的意识到学生读的机会太少了。尤其在学生游览完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后,没能让学生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这是我最大的失误。如果学生能融情于景,那么教学效益会更理想的。
可见,每一次认真的反思都是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过程。每当完成一次反思都相当于在成功的道路上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象、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 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
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通过网络浏览查阅,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 Internet 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大组 , 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在校园网中查找相关景点的视频。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六、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本次教学也有遗憾之处,比如应该提示学生进入网站的路径,避免在此耽搁时间,其次,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为了不拖延时间,不得不跳过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第三,作为一堂整合课,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计算机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我充分体会到了教师要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今后我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更好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长廊石桥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教学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重视课文表现形式的教学。
这一篇游记向学生所展现的清楚的游览顺序和特色的景物描写,都是小学生写好日常游记很好的范本。在教学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作特点,学习它的写法。如全文的首尾呼应,清楚的游览顺序,以及第二段抓住特点写长廊的写法。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品味语言,感悟景物描写的教学中,我教学时先扶着学生走一程,即由老师来引导学生体会长廊的长和美,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且注重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积累、内化、升华。学完之后,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再抓关键词来感悟景物的特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写游记的方法,但教学时间安排不当,导致学生写的时间不充分,从而收效甚微。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感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针对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学《颐和园》能给没有条件上北京亲眼看过颐和园景点的学生一个更加直观的感悟,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无疑起了很大的用处。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了颐和园中长廊的横槛上的画,以及颐和园的实景图片,身临其境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不足之处:因为全文比较长,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一堂课充实饱满而又不显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许多的亮点都舍去了。比如说文中的三大景点仅以长廊为例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讲解和剖析。让学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长廊的特点,领悟到了长廊的美丽。但同时也忽略了万寿山和昆明湖的教学,让学生采用小组全党学习的方法,感觉学生有一些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时间的匆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总之,这节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问题。虽然说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为学生多留一些问号、省略号,而不是句号、感叹号。
这天带领学生一齐学习了《颐和园》这一课。
《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移步换景,带领游客一齐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中和一些景点。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为了使学生能清楚明了课文资料,我搜集了关于颐和园的超多图片,使学生借鉴图片来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多媒体的利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多场景多角度地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迷人风光,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和作者一齐去欣赏美丽的风光。为了到达这个效果,我课前搜集了超多的图片、视频资料,精心地制作课件,期望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另外,多媒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用心性,进行有效地学习。学生的综合潜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到达优化组合,个别化合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因此,在学习长廊这个环节,我带领学生一齐学习,期望能够把学习方法交给学生。之后关于“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的学习就完全交给学生,先自我阅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最后全班交流汇报。在交流汇报环节中,学生说到那处描述,我会随机地出示相应的图片,展示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对景点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感受到语言文字在表达上的好处,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优美,应引导学生多读,透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文章段落中长廊的美、长;
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排云殿的壮观和美;
登上万寿山顶看到昆明湖的静、美。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品读,加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但是在整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机会还是比较的少,个性是由于导入环节用时太长,影响了对句子的品读。
从整节课来看,我觉得上课自我还是比较的紧张,而且鼓励性的语言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过程安排不是很合理,鼓励性的语言单调,评价语的指导性不强。透过这次讲课,也让我看到了自我课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之余,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使自我的教学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遗憾,多一些精彩。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