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知识点大全第1篇你要清楚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经常考的,哪些是可能考的。分批次的背熟,重点放在前面,次重点在后,快速的熟悉必考的,掌握常考的,理解可能考的。这是重要的一步。重要的是死记硬背是硬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知识点大全23篇,供大家参考。
你要清楚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经常考的,哪些是可能考的。分批次的背熟,重点放在前面,次重点在后,快速的熟悉必考的,掌握常考的,理解可能考的。这是重要的一步。重要的是死记硬背是硬道理。
你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总结老师给你的知识,这样你就可以更好的记忆。比如用歌词来串记。
下课你可以和同学交流学习经验。作为文科生最重要的是怎样做好选择题,你必须搞明白。怎么做,这是怎来的原因。不懂的要及时问老师。
识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及影响、“自由放任”政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具体原因:
①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
②股票投机过度
③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使市场虚假繁荣
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
(2)爆发的标志、地域范围: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美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3)经济危机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农产品价格下跌。
(4)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5)影响:
①对各国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②(各国):加深各国社会危机:游行罢工不断;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
③(世界):各国加紧国际市场的争夺,彼此矛盾尖锐。同时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强烈反抗,从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④促使罗斯福新政,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2、胡佛反危机措施
(1)措施: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不干预经济。
(2)结果:经济危机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长江中下游“梅雨”;
七、八月(C),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
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 、施旺(Theoda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3、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R — C H —COOH)
三、 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2、催化作用:如酶;
3、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4、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5、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1、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4、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5、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6、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3、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4、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5、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二、糖类的比较:
第五讲 儒家思想小结
一、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概况: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学——— 战国时期,经过孟子和荀子的改造,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秦始皇时期,由于“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宋元时期,儒学从佛、道之中吸取了有益的内容,构建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④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⑤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⑥“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三、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它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负面作用明显;它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更应抛弃。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影响:
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洲影响巨大。
五、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
①原始型:高高低(极少数原始落后地区)。
②传统型: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③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庭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的环境增加了压力,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1)城市规模: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热带地区的城市分布在高原上是因为气候更凉爽)。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温带、沿海地区)。
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两江交汇处,过河点,河口)。
(二)社会经济方面
1、资源:克拉玛依(石油)、伯明翰(煤)、攀枝花(铁)、约翰内斯堡(黄金)。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
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
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
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①起步早,②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②城市土地租金高。
③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④农村和小城镇环境质量好,土地租金低。
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1)特点:
①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
②城市化水平低,
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2)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3)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城市化出现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
②交通堵塞,
③住房紧张,
④就业困难,
⑤社会治安混乱。
3、解决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建立“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
★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
①小农经营。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3、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阿根廷、美国——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羊。
(2)区位条件:
①气候: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②植被:植被稀疏,不适合种植业,只能放牧牲畜。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区位优势: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有利于大规模生产。③距海港近。
(4)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发展措施:
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③开辟水源
④种植饲料。
(5)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
②专业化程度高;
③商品率高。
4、乳畜业:
(1)分布: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附近。
(2)区位条件:(以西欧为例)
①气候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利于牧草生长。
②地形平坦,利于饲草和饲料种植。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广阔。
(3)特点:
①商品率高;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集约化程度高。
5、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休耕和轮作、(有利于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是放牧的闲时。
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灵活的生产选择,根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6、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1)迁移农业:包括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和游牧业,分布在某些较原始的落后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对环境有所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
(2)种植园业:种植单一的热带经济作物,如咖啡、橡胶等。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生物的影响:
①开垦耕地、砍伐森林等;
②人工培育良种;
③过渡放牧导致草场破坏,出现荒漠化;
④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遭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2、对土壤的影响:
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②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
3、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改变了下垫面性质,改变了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4、对水文特征的影响:
①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改变了河流径流的流量过程;
②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影响河流含沙量。
应用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
①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建立“福利国家”
③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出现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政权相结合
(2)背景:
A二战后,欧洲面临重建任务;
B以国家干预为特点的罗斯福新政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历程:
A首次大规模成功的实践:
罗斯福新政;
B二战结束--70年代初 :普遍盛行;
结果: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C 70年代初: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现“混合经济”;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滞胀”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内部调整),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3、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 缓解贫富悬殊带来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2)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
(3)发展阶段:
A、二战后:逐步建立 ;
B、20世纪60、70年代:逐步完善
C、73年经济危机后:受挫,但继续发展;
D、80年代后:缩小规模
(4)评价 ( 积极;弊端)
积极:
A 使穷人受惠不少,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利于社会稳定;
消极:A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B助长了惰性,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4、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A、增长速度最快;
B、比重迅速上升,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3)作用:
A、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
C、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5、新经济的出现:
(1)由来:20世纪90年代;美国 ;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2)特征:背景: 经济全球化;
基础:知识经济 ;
主导:信息技术
棱锥
棱锥的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棱锥的的性质:
(1)侧棱交于一点。侧面都是三角形
(2)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是相似的多边形。且其面积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远棱锥高的比的平方
正棱锥
正棱锥的定义:如果一个棱锥底面是正多边形,并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做正棱锥。
正棱锥的性质:
(1)各侧棱交于一点且相等,各侧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3)多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
esp:
a、相邻两侧棱互相垂直的正三棱锥,由三垂线定理可得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b、四面体中有三对异面直线,若有两对互相垂直,则可得第三对也互相垂直。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三角形的垂心。
第四讲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时期:明后期
主张:
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黄宗羲
著作:《明夷待访录》
主张:
①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批判“君臣纲”的愚忠
④主张“工商皆本”
(2)顾炎武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主张:
①主张限制君权,扩大地方权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主张“经世致用”,反对文化专制及心学的空谈理论。
(3)王夫之
思想:唯物主义
主张:
①反对“天下王土”,主张耕者有其田。
②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中。
2、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3、评价
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柱或用对角线的端点字母,如五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分类:以底面多边形的边数作为分类的标准分为三棱态、四棱台、五棱台等
表示:用各顶点字母,如五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
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
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
定义: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
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左右、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侧视图反映了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即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
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当时,。当时,;当时,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
(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幂函数
定义:
形如y=x^a(a为常数)的函数,即以底数为自变量幂为因变量,指数为常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定义域和值域:
当a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定义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如果a为任意实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a为负数,则x肯定不能为0,不过这时函数的定义域还必须根[据q的奇偶性来确定,即如果同时q为偶数,则x不能小于0,这时函数的定义域为大于0的所有实数;如果同时q为奇数,则函数的定义域为不等于0的所有实数。当x为不同的数值时,幂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如下:在x大于0时,函数的值域总是大于0的实数。在x小于0时,则只有同时q为奇数,函数的值域为非零的实数。而只有a为正数,0才进入函数的值域
性质:
对于a的取值为非零有理数,有必要分成几种情况来讨论各自的特性:
首先我们知道如果a=p/q,q和p都是整数,则x^(p/q)=q次根号(x的p次方),如果q是奇数,函数的定义域是R,如果q是偶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当指数n是负整数时,设a=-k,则x=1/(x^k),显然x≠0,函数的定义域是(-∞,0)∪(0,+∞).因此可以看到x所受到的限制来源于两点,一是有可能作为分母而不能是0,一是有可能在偶数次的根号下而不能为负数,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
排除了为0与负数两种可能,即对于x>0,则a可以是任意实数;
排除了为0这种可能,即对于x<0和x>0的所有实数,q不能是偶数;
排除了为负数这种可能,即对于x为大于且等于0的所有实数,a就不能是负数。
指数函数
(1)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所有实数的集合,这里的前提是a大于0,对于a不大于0的情况,则必然使得函数的定义域不存在连续的区间,因此我们不予考虑。
(2)指数函数的值域为大于0的实数集合。
(3)函数图形都是下凹的。
(4)a大于1,则指数函数单调递增;a小于1大于0,则为单调递减的。
(5)可以看到一个显然的规律,就是当a从0趋向于无穷大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等于0),函数的曲线从分别接近于Y轴与X轴的正半轴的单调递减函数的位置,趋向分别接近于Y轴的正半轴与X轴的负半轴的单调递增函数的位置。其中水平直线y=1是从递减到递增的一个过渡位置。
(6)函数总是在某一个方向上无限趋向于X轴,永不相交。
(7)函数总是通过(0,1)这点。
(8)显然指数函数无界。
奇偶性
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f(x)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3)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同时成立,那么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称为既奇又偶函数。
(4)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f(-x)=-f(x)与f(-x)=f(x)都不能成立,那么函数f(x)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称为非奇非偶函数。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部分)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提示:联系的观点包括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
(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部分)
1、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不是运动变化,不是质变;判断事物先后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是以力量的先后表面的形式作为判断标准)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3)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1)量变是事物的增减和场所得变迁,是一种渐进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部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同一性
(3)矛盾的斗争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对立,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意义: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健。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依据是矛盾的特殊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二者相互联结。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提示:区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外延:就复杂事物中包含许多矛盾相互比较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多个;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常用语:关健、中心、主题、突破口、核心等);
B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外延指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常用词:主流、主体、性质、方向、大局、本质、总体上看、利弊、优势、形势等)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2)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联系:两点之中有重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4)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辩证法的角度和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唯物论的角度)
8、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主要是:
(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部分)
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否定观的要求
①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②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陈说,
(2)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总结:创新的依据:
1、(从辩证发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从辩证发的角度):辩证的否定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其实质是扬弃要求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3、(从辩证发的角度):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
4、(唯物论角度):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必须发扬创新精神,才能达到主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5、(从认识论角度)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一、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二.新发展理念体现辩证法观点:
(1)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
(2)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区分缓急在兼顾一般时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突破);
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体现发展观点(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及求真务实又稳扎稳打,既求真务实又与时俱进。)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元素的确定性;
元素的互异性;
元素的无序性
说明:(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
(4)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使集合本身具有了确定性和整体性。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啊: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关于“属于”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4、集合的分类: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相等”关系(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B={-11}“元素相同”
结论: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③如果A?BB?C那么A?C
④如果A?B同时B?A那么A=B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AA∩φ=φA∩B=B∩A,A∪A=A
A∪φ=AA∪B=B∪
4、全集与补集
(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
记作:CSA即CSA={x?x?S且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3)性质:⑴CU(CUA)=A⑵(CUA)∩A=Φ⑶(CUA)∪A=U
识记罗斯福新政,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
-1、背景: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极大破坏
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措施克服危机
③罗斯福就任美国新一届总统
-2、目的:尽快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直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根本)
-3、措施
①整顿金融(突破口);
②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中心措施)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③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局,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建立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4、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
-5、评价:
积极:
①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迅速恢复发展(经济);
②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政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此后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世界)
局限:④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能完全消除危机
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识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1)背景:
A 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政权;
B 物资短缺,经济极端困难
C 目的 :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 战胜敌人,巩固政权.
(2)内容 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和实行普通义务劳动制。
(3 ) 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4) 评价:
积极:特殊历史时期中,巩固苏维埃政权的一项特殊政策,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物质保障,巩固了政权。
局限:继续实行,损害农民利益; 被证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
A多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使经济濒临崩溃;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实行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C 目的:恢复经济,稳定政权 ;
(2) 内容:
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交税后剩下的粮食农民自由支配;
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
流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按劳分配
(3)特点: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4) 作用:①提高了人们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稳定形势、巩固政权;②探索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
(1)含义:是指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它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2))产生原因:
①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际上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国内落后的经济文化。
②苏联封建专制的传统。
③斯大林个人因素。
④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低。
(3)表现:
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农业、轻工业提供资金。
②农业:农业集体化运动。
(4)特点:政治:高度集权,缺乏民主;
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
(5)评价:
积极:
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②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④没有进行有效地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6)认识:
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从实际国情出发,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地发展。
第一讲 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
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
文化上:礼贤下士,学在民间兴起,学术逐渐下移。
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1、儒家
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①“仁”即“仁者爱人”,反对统治者实行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爱人”就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礼”就是要“克己复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实现“礼”,就要“正名”,做到贵贱有序、名正言顺。
③“为政以德”,在以“德”、“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教育思想: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评价:
①“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
②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
孟子——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 理 观:“人性本善”说。
价 值 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 价:
①“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②“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另一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哲学思想:
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政治主张:
①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②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
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
评价:
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2、道家
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
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
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
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4、法家 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
①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
①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XX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欧美)
自查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美国共和制确立和发展历程、特点?
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标志?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的标志、特点?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过程:光荣革命:1688年,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
《权利法案》:1689年,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国王受限
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特点:①保留国王,实际上 “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的象征而存在。②国家的最高权力在议会,实行代议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二、美国共和政体
背景: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美国诞生,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邦联)
确立: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贯彻分权与制衡,包括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确立美国为联邦制总统共和政体。②促进美国近代化的发展。
局限性:承认黑人奴隶制,印第安人没有公民权,妇女地位低下。
发展: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9世纪中期,美国形成民主党、共和党轮流执政的格局
三、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背景:(艰难之路)1789年法国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1870年第三共和国的确立。
确立:1875年初,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制共和国),标志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四、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背景:俾斯麦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1871年,建立了德意志帝国。
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特点:皇帝不是虚位,而是握有实权。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大权。议会对政府没有监督权。
反比例函数
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性质: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
由于反比例函数属于奇函数,有f(-x)=-f(x),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另外,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得出,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任取一点,向两个坐标轴作垂线,这点、两个垂足及原点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定值,为∣k∣。
上面给出了k分别为正和负(2和-2)时的函数图像。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一,三象限,是减函数
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像经过二,四象限,是增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只能无限趋向于坐标轴,无法和坐标轴相交。
知识点:
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一点作两坐标轴的垂线段,这两条垂线段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k|。
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平移,减一个数时向右平移)
第二讲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4、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背景:
①儒学在秦朝遭到严重打击,汉初逐渐复苏。
②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形势的发展需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举贤良对策”。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来源: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主张: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④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
影响: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
①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③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影响:
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②教育逐渐为儒学所垄断,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③太学兴盛,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儒家地位大大提高。
④儒学在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⑤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历史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总觉得需要背的很多记不住,往往考试的时候时间来不及或者回答了很多但是分数不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比较项的确定方法
基本方法:
属于历史人物概念的可分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属于历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空间、主体、经过、意义等要素。
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在诸因素与历史事件的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经过改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属于历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为背景、时间、制定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与领导、斗争纲领、主力、方式、性质结果等因素。
属于历史革命结果及影响的知识结构有包括进步性、局限性等。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分析经济特征型
基本方法:分析经济特征要注意三点:
其一,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征;
其二,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其三,揭示特征语言要精辟,高度概括,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高中历史解题技巧:开放性问答题
基本方法: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即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是否严密,材料与观点是否统一,理由是否充足。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
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
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
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
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
3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3分布规律
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 ω=2π/T;
(3)V=ωr;
(4)f=1/T;
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3)特点: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4)计算公式:F向=mv2/r=mω2r
向心加速度:a向= v2/r=ω2r
第三讲 宋明理学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2、隋唐:“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3、宋代: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著作《二程遗书》)和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1)内容:
①“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 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
③“存天理,灭人欲”(实质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2)历史地位:程朱理学,特别是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和欧洲,形成“朱子学”学派。
2、陆王心学——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
(1)内容: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发:产生于;明:懂得;本心,自己的内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
王阳明(王守仁)——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他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
①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等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
②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的思想。
3、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
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一: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人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状况不同,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群众路线及其地位: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要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就要真正让人民来评判各项工作。
区别: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运动
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是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改革;
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二:实现人生价值(价值观、人生观部分)
1、什么是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人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居首位)。(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居于从属地位)。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依据和标准:
(1)是否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如何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2)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人的正当选择。
5、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价值观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3)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客观条件:(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主观条件:(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区别: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价值的主观反映,属主观范畴;)
人生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只是涵盖人生领域的价值)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