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10篇

2023年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第1篇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游戏教学的方法引入到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课堂的教学氛围烘托得更加活跃、自由,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10篇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1篇

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将游戏教学的方法引入到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课堂的教学氛围烘托得更加活跃、自由,从而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一成不变的枯燥的课堂氛围往往会使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潜意识的烦躁、畏惧的情感,无形中产生很多压力,大大削减了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贪玩好动的性格特点,导致了小学生在学习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又由于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所讲的内容以及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单一,因此,小学生的注意力便很难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将游戏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便可以极大的改善这个问题。在课堂中组织学生们进行小游戏,并从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从而大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学生们集中精力到课堂教学中。并且改善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击鼓传花”的小游戏:教师击鼓,学生们按照座位顺序一次传花,当教师的鼓声结束的一刹那,手中拿着“花”的学生被选中,教师需要对这位学生进行相关的数学知识的提问,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奖励一朵小红花;
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则该名学生需要表演一个节目。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学生们全部参与到课堂中来,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对于教师而言,对懵懂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小学数学的入门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们需要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一些较为丰富,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小学生小课堂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的目的。对于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教学任务中,教授学生们更多、更快、更牢固的学习数学知识是很重要的一点,与此同时,引导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意识传授学生们高效的、全面的学习方法也同样重要。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从而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内容以及学习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从而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对于一些食物进行分析、解释、以及说明,或者科学的处理一些相关问题。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将生活实际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常见现象适当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们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充分的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培养与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提供啊解决数学问题以及生活问题的能力。

3采用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提高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很多游戏中,教师们会将将学生们分成小组或者团队进行游戏活动,要求团队合作,每一个团队中的成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游戏的胜利。因此,游戏教学法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意识,学会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意识。使得学生们充分的意识到,在一些场合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才能够取得胜利。团队力量会比个人力量高得多。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在课下的课余时间,教师们同样可以引导与组织学生们利用更多的生活资源进行数学游戏,从而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综上所述,游戏教育模式是一种结合了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以学生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新的未来。因此,我国的相关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广泛采用游戏教学,将游戏与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能量。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2篇

一、突出学生在游戏中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游戏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设计游戏活动,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然而在具体的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怕学生年纪小,偏离预定的轨道,而对学生大加干涉,游戏中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是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进行的,学生只被动地参与,没有任何的自由与选择权,这样的游戏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没有让学生快乐地玩,主动地学。这样的游戏是失败的。师生在游戏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关系,这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样也是数学游戏活动的主人。教师要从全新的角度把握游戏的大致方向,而对游戏的细节不做过多的要求与限制,要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这样才能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让学生感受到更多自由的气息,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激情,而且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课堂成为展现学生个性的舞台,实现学生创造性地玩与学。让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更有利于学生对抽象而深奥的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游戏要指向具体的教学内容

游戏是一种手段,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设计数学游戏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游戏的知识性,也就是说要与具体内容密切相关,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分类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开展趣味游戏,将课前师生共同收集的相关物品进行归类,将它们妥善安排。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分类不同最后所安置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逐步渗透分类的概念,将概念的讲解与具体的游戏规则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分类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游戏活动将学生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起来,学生通过游戏操作达到了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与灵活运用,从而顺利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与知识的联系,不要只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忽视知识性,那么即便学生玩得再高兴、再快乐,而并没有将学生的积极情感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同样也不能成为成功的数学活动。

三、游戏要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游戏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而学生的学并不是空中楼阁。要知道数学是一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脱离生活的数学只能成为公式与定理的机械记忆与套用,学生始终徘徊在数学知识殿堂之外,无法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一点也是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游戏时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从学生的视角审视生活,从多彩的生活中提取丰富而有效的数学素材,整合到游戏活动中来。这样的游戏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也符合新课改所倡导的生活化教学理念,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数学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如设计家庭购物游戏,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在售货员与顾客之间包含着认识人民币、加减法的运算,在家庭中通过记录收支消费渗透正负数及各项支出的分类信息。这样的游戏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包含了太多的数学信息,从而使学生在快乐地玩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四、游戏活动要丰富多彩

游戏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时间长了,再好玩的游戏学生也会失去参与的激情。教师要贴近小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设计多样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不断带给学生新鲜感,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如角色类游戏,主要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展开游戏,如购物,扮演商家与顾客;
竞技类游戏,如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等激烈的竞争性游戏;
娱乐性游戏,如击鼓传花等。教师要学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时机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符合数学学科特征与学生思维特点,我们要以新思想为指导,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成功的数学游戏教学之路,让整个数学教学因游戏而变得更生动活泼,更富有成效。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3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数学游戏的形式可以十分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派出“调查员”和“记录员”,对组内成员的晚上睡觉的时间进行调查和记录,并根据调查结果,做成统计图。在组内评选出画得最好的统计图,最后各组展示统计图,并派出“讲解员”进行讲解。学生结束讲解后,教师再对几个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因为统计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得比较多的,如果这节课老师只用“讲授法”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游戏的方式则能够很好地化解这些障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来,理解并参与统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些都体现了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可以发挥的推动效用,这些作用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很有帮助。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游戏教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活跃课堂氛围,而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愉悦。游戏的过程应当让知识教学得到有效渗透,并且深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才是游戏教学应当发挥的效用。教师要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游戏形式,要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也能够积极展开对知识的应用,能够让游戏教学有更多收获。在教学中,只有从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理解吸收知识的能力才会更好,才能更好地推进知识教学。如在《生活中的数》的学习中,在接触1~5的数字学习时,为了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体会到数的意义,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观察的游戏“猜玩具”,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字代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符号意识。游戏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现象,培养和加强他们对数学的感知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与敏锐的观察力。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使用游戏教学要注重方法的选择,教师要在游戏展开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们更多积极的引导与启发,并且要有意识地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深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也可以创设问题解决的游戏类型,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游戏任务让学生来参与,并且让他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问题最终得以解答。这样的游戏形式能够激发学生不断活跃自己的思维,并在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中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深化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实践提供良好的平台与空间。这不仅是对知识教学的一种有效渗透,这个过程也能够综合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养。在根据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整理房间》设计的“举牌游戏”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了分类过程,懂得要按照分类的标准来整理事物。在游戏展开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物品,并且给每个物品进行编号,从1到12号,随后把这些物品分成三类,一类是玩具,一类是文具,还有一类是服装鞋帽。然后,教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三个牌子,三个牌子上分别写着玩具、文具、服装鞋帽。接下来,教师开始给同学们讲游戏的规则,教师指出一个物品,同学们很快想一想它属于哪一类,教师说“举牌”时,同学们把属于哪一类的牌子举起来,并把它说出来。这样的游戏学生们都非常喜爱,这也能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4篇

一、在“玩”中学

通过创设游戏环节让学生边玩边学。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事情,课中笔者设计了分组摸球游戏。游戏每6人一组,分为两步:1.在装有6个全部是黄球的口袋里每人摸一次球,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用“一定”“不可能”描述;
2.在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袋子里摸球,每人摸一次,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用“可能”描述。教学这样设计,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悟新知。再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准备很多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积木,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同样多的积木,让学生们玩“搭积木”的游戏,看哪个小组搭得高、搭得漂亮,这样学生能边玩边直观认识到立体图形,并能准确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在这种游戏中能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

二、在“趣”中练

游戏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才能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的情况,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要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位置”一课时,教师可组织“抢位置”游戏。教师先抢一位学生的位置,抢到后大声宣布自己的新位置“:我在第……组第……个。”接着继续让位置被抢了的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去抢另一个学生的位置,同时也大声宣布自己抢到的新位置。通过不断的演练,能够更好地巩固新知;
同时师生之间共同游戏,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间的关系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笔者课前准备了许多不同图形的卡片,让学生玩“拼图”游戏,随意摆出两组图片,学生会发现有“同样多、多、少”三种情况。这样设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游戏中去感悟这三种情况,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大小。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小手就能轻松自然地在游戏中获取新知。

三、在“乐”中思

游戏的形式一定要多样化,需要不断设计新游戏,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体会游戏的乐趣中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学会动脑。例如,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分析解决问题。桃子有9个,橘子比桃子多2个,橘子有多少个?请4名同学参加数学接力赛,每个学生完成一层任务。第一棒:从“橘子比桃子多2个”这句话里知道了谁与谁比(桃子和橘子比)。第二棒:还知道了谁的个数多,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橘子的个数多,橘子的个数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桃子同样多的9个,另一部分是比桃子多的2个)。第三棒: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用什么方法计算?(求橘子有多少个,应该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第四棒:列式9+2=11(个),答:橘子有11个。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突出了思维的程序,渗透了思维方法,分散了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时可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注重开放性。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中,准备一些小棒,请学生们猜猜有多少根。数出10根小棒,十个一是十,一捆就是代表10。然后让学生们玩“摆小棒”游戏,学生任意摆出十几,接着说出这个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最后提问:“再添几根有几个十几个一,或者说出有几个十是几根。”教师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有了边想、边说、边做的过程,就能让学生学得主动投入,兴趣盎然。在一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上只有手脑并用,加强手脑协调操作能力,才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力,激发学生寻找好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边玩边思的过程中让学生不再害怕遇到问题,而是更好地解决问题,学会思考,发散思维。

四、在“悦”中比

竞赛性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勇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主动地学、愉快地学。例如,可以设置小组之间的比赛、大组之间的比赛、男生女生之间的比赛、师生之间的比赛等形式。再如,“开火车”这种游戏,可以数100以内的数、算口算等。在课堂中提供“小擂台“”点将台”等游戏还能激励学生互帮互学,是互相竞争的小战场游戏式的教学。在游戏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好地开发他们的智力。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设计“小小广播员”的游戏,游戏规则是: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在卡片上写出一些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让学生比赛读;
还可以设计“啦啦车,大家开”的游戏,学生各拿一张写有电子表时间或钟表时间或()时()分的卡纸,先找朋友,然后组成一辆啦啦车开……首先教师和学生进行游戏的示范,然后学生进行模仿,最后让学生帮助老师找朋友。这个游戏环节不仅能巩固新知,还进行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从中提高学生的竞赛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在激烈的比赛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变得轻而易举了。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调动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师可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和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的特点,设计各种游戏更好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他们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游戏环节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等,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同时,在游戏中要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不要形成就游戏而游戏的局面。游戏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接轨”,寓教于乐,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将精心设计的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5篇

一、引入游戏化进行教学的重要性

凡是涉及教学,不论是教材还是政策都要求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适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要求就促使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次试教,也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逐渐发现对小学生来说,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他们更容易接受。尤其面对随着年级的增长逻辑思维逐渐增强的数学科目来说,运用游戏化教学更能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数学使用能力。

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讲,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强且不好理解的一个科目。鉴于这一特点,就需要教师设定一些独特的教学手段,来让孩子们容易理解而不会因为不好理解而慢慢对数学失去兴趣。这里就拿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踏进学校没多长时间,以及他们自身的思想、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都是有限的。此时教师就需要用一种学习起来既轻松又能学到知识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了。例如:在低年级学习乘法九九表的阶段,教师就应该想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课堂中来。比如: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乘法九九表的纸牌,然后将这些纸牌发给学生,学生手上拿到的数,有的是结果,有的则是一些乘法的数据。此时教师让学生站起来根据教师所念的数据找对象,这样既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又能让他们在参与中逐步找到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更新,教师要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科目来说,教会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数学,如何应用数学,如何将数学运用到实践中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低年级学习的数学基础知识,就是学生在以后使用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保障,更是必需的内容。于是,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就能在无意识中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及使用能力。例如:在学习除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站队法”的游戏进行教学,开始是教师说出一个数,例如6人站队,每6个人就需要站在一起,之后数数看有多少队,其余剩余的人就是余数了,同时也可以再联系8人站队,3人站队等。像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扎实地打下基础,又能合理有效地应用数学。

二、为何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教学课堂中

教材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教师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其创新、团队意识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鉴于这些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就必须以一种能统筹兼顾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从应付学习到积极主动学习。

1.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带入教学课堂,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果教师经常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运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方式按照教材的需要进行教学的话,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不断继承这样习惯,在大脑中对各章节的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当在解答难题的过程中,就会按照平时的积累,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解答。除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帮忙思考游戏的点子,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断地得到加强。所以,这就是为何要将游戏化教学方式带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理由了。

2.将游戏化教学带入课堂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及加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问题及玩游戏的时候进行团队讨论,可以二二分组、五五分组等,他们在一起交流思考的时间长了,就自然会形成一个团队,自然也就有了团队精神。由此,学生在一起讨论的过程中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样经过多次交流每个人的数学思维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都会借鉴每个人的优点去思考问题。所以久而久之地把游戏化教学带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教师理应遵循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带入小学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将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培养出一批数学能力超群的学生。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6篇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将游戏活动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唤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游戏活动,抽象枯燥的数字、计算符号变成了形象具体、生动有趣的游戏元素,学生乐于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他们的主体地位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另外,有趣的数学游戏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作用,他们会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了学习效率。正是因为游戏的运用,师生间的互动也越来越多,“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有了明显的改变,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在新信息的注入中、在新模式的引导下变得更加活跃和谐。

二、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形象、具体的事物。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而这正好是小学生所欠缺的,因此,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需要借助具体的观察和触摸来对事物产生直观的认识,进而对其有深入的理解。将游戏活动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刺激,能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特征时,仅仅依靠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来让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是不太可能的,教师需要借助相应的模型来引导学生总结。大部分学生仅凭课本中给出的定义难以想象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具体形象,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本中的定义来制作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好。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都希望在游戏中获胜,因此会积极投入其中。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等对新知识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游戏环节,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拉近数学学习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在游戏活动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从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中,小学生放下了学习的负担和压力,通过游戏活动自觉地进入到了对未知知识的探索中。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运用获得的知识来解答游戏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奥妙。可以说在游戏化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对数学的认知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活化

知识来源于生活,且运用于生活,数学也不例外。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如行走的路程、购物花费、银行利息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如果教师按照课本中的例题来讲解这些知识,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或难以理解,如果将这些知识变得生活化,将它们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中,就能使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比如,在教学“认识货币”这一节知识时,笔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各个面值的货币,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而是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以及上下两级面值的十进制关系。具体的游戏内容为:教师准备一些学习用品,请几位学生来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让扮演顾客的学生拿10元钱购买价钱不同和数量不同的学习用品,之后让买卖双方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这个游戏活动,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不仅对各个面值的货币有了认识,对不同面值的货币换算有了初步认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这种贴近生活的游戏活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学得轻松又愉快,而且他们也懂得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对数学学习有了新的认识。总而言之,将游戏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又能够转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还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游戏活动的设计,并恰当地运用到教学环节中,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7篇

一、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游戏的规律

学科型数学游戏的目的,是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玩学科型游戏以前,首先要了解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只有明晰了教学方向,才能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科型游戏。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为例,小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为解题顺序错误、学生没有依据分配率解决括号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会遗忘处理小数点等问题。教师要通过设计一款学科型的游戏,让学生学会解决以上数学问题。有一名数学教师曾设计过这样一款学科型游戏:教师引导学生用红、黄、蓝、绿四色积木自己建立一个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把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于是学生经过研究,决定以红→加、黄→减、蓝→乘、绿→除为数学规则,积木的数字代表计算的对象,积木的颜色代表规则。于是假设学生排出2(红)6(黄)4(蓝)9(绿)即意味着公式:2-6×4÷9=?当学生设计好游戏规则以后,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出题,其他成员抢答。当学生游戏完毕以后,教师引导学生统计小组中哪个学生的得分最高。从教师引导学生玩这个学科型游戏可以看到,如果题库型游戏规则已经是被固化的,学生只需要从题库型游戏中找到数学变化的规律。那么,学科型游戏则是要让学生从规则上理解游戏的本质,即学生要透过游戏规则理解学习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游戏的变化

学科型游戏和题库型游戏有一个显著区别,即题库型游戏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某种数学游戏方法。以计算24点的游戏为例,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规律,使学生能够找到数学速算的技巧,而学科型游戏的目的则是体现游戏规则本身,教师要通过学科型游戏深入了解这次的学习任务。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先引导学生玩10位数以内的四则混合运算。当学生已经适应了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可将10以内位数的数字换成100位数以内,当学生能够用笔算的.方法完成100位数内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再玩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或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通过加大游戏的难度,将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一次的数学学习任务。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能理解到,即使四则混合运算本身的规律不变,然而只要数字产生变化,计算规律本身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在游戏中慢慢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引导学生玩学科型游戏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计算方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数学计算本身的规律。当学生在游戏中能寻找到数学规律的时候,即意味着他们已经从宏观角度理解了该次完成数学学习任务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三、引导学生达到数学游戏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做题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因为觉得学习数学很枯燥,所以不愿意积极做数学题,从而使学生不能找到数学知识系统结构出现的问题。学科型数学游戏具有游戏性,学生在学习时会因为它的游戏性而忘掉学习的单调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找到数学知识系统结构的缺陷。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玩游戏的时候,部分学生发现自己计算的时候,经常犯下类似错误。比如一名学生抽到4(蓝)7(红)8(绿)3(黄)的时候,这题如果将它转为数学计算公式,应为:4+7÷8-9=?这名学生发现自己先急急忙忙做了加法而忘记了应先乘除,后加减这一规律;
又有一名学生在做题时发现自己做有括号的题时,常常记错了乘法分配律;
更有一名学生在做除法的时候总是忘记了倒分子与分母。如果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做错这么多题,而且被教师指出来,学生可能会感觉受到了挫折。然而在游戏中,学生会为了取得游戏的胜利而改变错误的思维方式,尝试取得游戏胜利。教师引导学生用学科型数学游戏的方法开展教学,最终目的是通过学科型数学游戏的游戏性引导学生快乐地学习,让学生愿意自主地在游戏中迈过学习的难关。总之,学科型数学游戏是一种能让学生自己找到数学问题、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克服学习困难的教育游戏,这种数学游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宏观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多角度地看待数学问题、在玩乐中掌握数学技能。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可根据教学需要应用学科型数学游戏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8篇

一、用游戏引入新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成功,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教学的成败。一个新颖而巧妙的导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学习上,使学生更专注于新知学习,更主动、更积极,这样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入新知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学生引向具体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这正是有效导入、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判断数字能否被3整除的游戏引入新知。这个游戏可以在学生之间展开,也可以在师生之间展开。随着游戏的深入,数字变得越来越大,而学生判断起来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需要进行大量计算才能判断出来,而且由于繁重的计算,学生的判断结果还不一定准确。用游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此时教师再相机引入,告诉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可以掌握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的简便算法。这样自然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集中于新知学习上,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二、用游戏展开计算训练,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计算能力是最基本的数学技能,但反复训练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此在学生掌握基本算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游戏活动,如抢答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从各小组中随机选取几个学生,在小组间展开激烈的计算抢答赛。这样学生不仅会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而且各小组为了取得胜利,自然会发挥小组的优势,在小组内展开积极的互助式学习,一些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会积极地帮助“差生”,让他们掌握基本的算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这正是传统枯燥而机械的计算题目训练所难以取得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设计一些智力闯关游戏,而一道道关卡正是一道道数学计算题,要想闯关成功就需要准确计算结果。这样既可以在学校的微机室展开,又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中自由展开,从而真正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打破课堂教学界限。实践证明,这样的游戏复习训练活动更具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更有利于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作业,提高学生数学水平

作业是课堂教学有效补充与延伸,是升华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但在以往的教学中作业往往是机械地完成教材上的训练题目,作业形式单一,而且作业量大,这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学生只是在消极地完成,抄袭现象严重。不仅没有取得作业应发挥的巩固与提升功效,相反还将学生求知的火焰湮没在繁重的作业中。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完成作业,这样的作业更具灵活性,更符合学生的天性,尤其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完成的积极性更高,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作业,更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在学完认识时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钟表,可以在表盘上画出时间,也可以在表盘下写出时间,然后同桌互换完成。这样的作业更富有趣味性,集活动与娱乐于一体,更能激起学生完成的激情,从而实现了学生独立而自主地完成。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了解,更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设计开放式的数学游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成功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对开放的数学游戏,即教师对游戏活动不做过多限制,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致的范围,引导学生展开充分想象,展现自己的个性,围绕着教师所提供的数学素材在各小组之间展开自由而开放的数学游戏活动。如教师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字卡片,就此展开游戏。开放的活动给予了学生无限想象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学生所设计出来的游戏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如有的小组开展比较大小的游戏,每人一张卡片,代表一个数字,随机走出两名学生,持大数的学生出一道计算题考持小数的学生;
组合成最大与最小的两位数、三位数等,公约数、公倍数等基本的数学知识点都用到了,我们不得不为学生的表现喝彩。这样的游戏活动将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知识串联在一起,更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9篇

一、小学数学教学特征

1.直观教学是现代小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不懂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采取直观表达的方式,例如画图、教学模型、熟悉的例子。小学生先对事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2.反复教学是数学教学必经之路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对于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小学生很难理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一点一点灌输,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慢慢地渗透,学生才不会有挫败感,对数学有信心。循序渐进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最佳捷径,对学生以后打好基础有很大的意义。3.游戏教学是数学教学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孩子的天性爱玩,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会事半功倍。比如在教孩子加减法时,我们可以借助水果、椅子等,让学生自己进行游戏,让孩子体会数学的乐趣。但是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为了玩而开展游戏,做游戏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在小学,老师经常会为了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这是教师传播知识和学生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二、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吸引注意力,增加控制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有研究报道: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为15分钟左右,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为2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小学生上课集中注意力时间平均达不到半节课,再加上数学枯燥乏味,学生对刻板的公式、定义和数学题兴趣不浓,上课更容易走神。如果在教学课程中加入游戏活动,让学生互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起来。此外,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差,很容易被学习之外的事物吸引,上课三心二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灵活多变的游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到游戏中,消除对学习的反感,认为学习就是游戏,激发学习乐趣,注意力就会长期稳定地集中到学习知识中去。比如,在进行图形面积计算时,要学生自己动手按照尺寸画出图形,自己剪切图形,学习想办法计算图形面积,学生就会很乐意做这些事情。

2.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多少数学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用,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合理的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数学游戏可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数学意识。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价格、找零、饮料体积、食品重量等,游戏中要加入生活性的环节,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一边游戏、一边生活、一边学习。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来,在游戏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到生活中时常渗透着数学的影子,数学是很有用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3.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此时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时,对同一问题会产生多种解决方法,甚至会得到让老师意想不到的答案。比如:学生在用同样的积木堆积房子时,有的堆成平顶的,有的堆成尖顶的;
有的用正方形积木多,有的用长方形积木多,有的用圆柱形积木多;
有的是下面桥梁式的,有的是堆起来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都很成功,这就是学生创造力的完美体现。

4.教学中加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教学游戏时,老师会有意识地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内的每名成员都会动手操作,这就需要成员之间的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意见分歧,成员之间要进行沟通和宽容,培养了学生的忍让意识。同时,小组和小组之间也可能进行合作工程完成一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分工合作的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情商教育。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时,科学合理地加入游戏教学,将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是应试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不只是数学教学,其他学科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抽象性,老师要合理地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论文 第10篇

一、学科型教学的含义

“学科”这个词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接触过很多的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是一个分类的概念。它有这样的几种含义:一是学术的分类,学科是指一定的科学领域中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作为一种特定的知识、学问和实践的分支。如一门学术的或专业的学科。三是专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在我们了解了“学科”一词的含义后,我们就会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学科型教学的含义了,当然了,这里的重点在于教学。我们所针对的是单门学科的教学,小孩子能不能从小就对数学这一科产生兴趣,并且学好这一科目,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小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很难适应的。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游戏这个方法让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我们就以苏教版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本的内容为例,来做一下详细的讲解。

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的目录。它共分为十二个章节。教材目录为:(1)数一数。(2)比一比。(3)分一分。(4)认位置。(5)认数(一)。(6)认识物体。(7)分与合。(8)加法和减法。(9)统计。(10)认数(二)。(11)认识钟表。(12)加法。(13)期末复习。从以上的教材目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教材的编排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触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掌握一些基本的运算技能。

2.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实际运用中,教材是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的。以“第一章:数一数”为例。在这一章中,教材给出了一些彩色的图片,上面有一些树木,小朋友,还有气球,鸟儿和小朋友在幼儿园时经常玩的旋转椅。下面给了5幅图片,前3幅图片标明了图片上物体的数量,而后2幅图片没有标明。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知道该怎么数这些物体。在这里,图片上引入了小学生经常玩的游戏,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教学生数数,在游戏的过程中让他们对数字这一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3.这部分,我们来讨论一下教学游戏在认识物体方面的作用。让我们来看一下第六章:认识物体。在这一章中,老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物体,有的小朋友喜欢的球体,也有他们经常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其他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小朋友都爱玩搭积木的游戏,需要的积木也有各种形状的,老师组织小朋友玩这个游戏,并且逐一向小朋友介绍这些积木块的形状,让小朋友对这些物体的形状有基本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印象,深化理解。

三、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学科型教学活动中,根据小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设计教学游戏的方法是非常可行的。它符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通过他们喜欢的做游戏的方法,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在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此外,教学游戏这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变,趣味性更足。能让小学生持久的保持注意力。在科技的不断推动下,各个行业都在向前发展,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不能总是沉浸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中。作为老师,要从小事抓起,努力抓好小学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从小就拥有优秀的学习品格。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