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健康教育论文第1篇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国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健康教育论文必备9篇,供大家参考。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国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1)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2)自我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3)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4)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
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能客观了解他人;
关心他人的要求;
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积极地沟通;
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
(1)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
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2)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3)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5)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
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6)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
“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
“开足”的比例为47.3%。
(2)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4)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
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
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5)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
“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3.简评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并且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在各校建立和利用心理咨询室,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小学真正得到落实,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为此,国内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1、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积极和谐的心理状态,即是一种高效、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包括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的和谐、协调状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1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层次
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适应和发展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困惑或不良状态。根据学生心理生活的实际状况,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心理偏差、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
(1)心理偏差
心理偏差是比较轻微而又极其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与一个人的不良态度、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倾向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自卑、骄傲、虚荣、多疑、自我中心、说谎、怯场、懒散、逆反、烦躁、任性、厌学、畏难、多愁善感等。心理偏差,习惯上可称为心理品质的缺点或缺陷,每个人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地存在,它在总人口中的比率为100%。有心理偏差的学生一般能正常地学习和生活。
(2)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中等程度的心理问题,是心理偏差与心理疾病的过渡阶段,是在诸多心理偏差的基础上积累起来,出现了心理要素的结构性失衡,即认知、情感、意志、欲望、需求等心理要素严重失调、失衡而形成的。如焦虑、恐惧、孤独、苦闷、冷漠、嫉妒、狂妄、情绪冲动、心境压抑等。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往往内在心理冲突、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理智甚至错误的行为反应。
(3)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受到了较严重的创伤,出现了诸多有违常理、常情、常规的言论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许多不可理喻的异态反应。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有精神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性精神病、幻觉、社交恐惧、感知缺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病态人格等。据有关资料预测,学生中心理疾病的比率由增长的趋势。
这三种心理问题的层次划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内在连续性,在心理危机的程度、心理冲突的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着层层加重的趋向。
1、2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分类
每个人所遭遇的困难包罗万象,在某人看来不是问题而在另一个人看来就成了问题。所以在严格意义上讲,心理问题无法分类,只能按照心理问题在哪些方面出现而有个大概的轮廓和分类。国内的学者俞国良倾向于将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为四类:
(1)学习方面的问题
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由于学校和社会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学生心理及性格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之大。由此而引发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学生厌学、逃学、恐惧学校、考试焦虑,并由此导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紧张,导致学生在性格、行为上的问题。
(2)自我方面的问题
伴随着青春期的来临,生理的改变激起中小学生的自我形象不断的变动,而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不够清晰,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能悦纳自我,不能正确面对成败得失,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等。
(3)人际关系方面问题
中小学阶段的人际关系的重心是与同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克服自己性格上的缺陷,都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同时,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于中小学生的关系的调整也是一连串的人际关系问题,中小学生的许多心理困惑也与此有关。
(4)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思维、价值观和风气、流行的直接影响。能不能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和文化,使他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如果适应不当,这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
1、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十分复杂,主要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方面最主要的是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依赖性和独立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迅速成熟,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容易造成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2)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方面,一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变革在带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心理的震荡和行为失范。而这些消极因素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小学生。二是学校的影响。目前,应试教育仍颇有市场,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家庭的影响。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心理问题。
1、4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如何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目前在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标准。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针对上面提到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社会适应等方面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了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大体概括为: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具体地说,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表现在以下6点;
成为学习的主体;
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表现为如下6点: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能客观了解他人;
关心他人的要求;
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积极地沟通;
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自我方面表现在如下6点: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及时而正确地归因并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具有自制力。
林崇德等坚持着三个方面18点编制了心理健康测查量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和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具体表现为以下六种倾向:
(1)医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将心理咨询的内容简单归于生理问题的检查治疗;
其次是在操作中人员与场所设置不合理,类似于医疗环境。
(2)学科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心理学的科普教育,一味地搞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3)片面化倾向。过分推崇心理测验,用单纯心理测验手段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违反心理测验的道德标准,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形式化倾向。有些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徒有虚名。
(5)德育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没有分清二者的界限;
二是学校在具体操作中简单以行政干部或德育教师代替心理咨询人员。
(6)孤立化倾向。把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为学生一个一个的问题,忽视了教师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对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
2、2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三大类型,即发展型、预防型和治疗型。
发展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采用心理辅导和激励学生自我修养、自我调节的方式。
预防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针对部分在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上潜在的或刚冒出问题苗头的学生。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倾向,立即采取措施,各个击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和起始状态。
治疗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向的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非常严重的学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在师长的指导性训练和长期自我训练中,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逐步淡化和消除心理障碍。属于心理疾病层次的,则重在采取心理诊断、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解除心理病痛。
以上三种类型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以发展型为主,预防型和治疗型为辅,既要考虑到全体,又要考虑到个别。
2、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徐美贞通过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28个省280个区县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心理健康课的开课情况
“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占总数的10.5%“开而不足”的比例为31.4%;
“开但经常被挤占”的比例为10.6%;
“开足”的比例为47.3%。
(2)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使用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没有教材”的学校占总数的32、8%。中部(41.7%)西部(34.6%)地区、县镇(36.0%)、农村(41.2%)和初中学段(38.3%)没有教材的现象比较严重;
在有教材的学校中,使用省编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高中学段使用自编教材的学校占三分之一左右。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总的来看,“开课”(55.6%)、“办板报”(45.8%)和“举办活动讲座”(43.7%)是全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种最主要的途径。
(4)心理咨询室设置和开放情况
调查发现,没有心理咨询室的学校占总数的47.3%;
在开有心理咨询课的学校中,每周开放时间在三小时以下的学校占总数的68、1%。
(5)学校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研活动的次数
“从未举行过”的学校占总数的20.4%;
“每学期一次”的学校,占总数的32.0%。
3、简评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得不到充分保障,并且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在各校建立和利用心理咨询室,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各中小学真正得到落实,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1.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必要性
认识到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需要对症下药,积极分析现状、总结原因,然后切实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品质,为打造高素质的健康心理人才而奠定基础。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不单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家庭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早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引导其树立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推动学生心理健康而努力。
1.1自身发展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是为其自身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基石,是其以后踏入社会的基础。如果能够在学生时代及时、尽早的了解其心理健康程度,并能够进行有效、恰当的引导,必然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适时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帮助学生尽早的摆脱一些错误心理知识的诱导,提高其认知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其自身的发展。
1.2家庭教育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第一步,是学生进入学校和社会的前提。学生的心理健康课,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家庭教育的延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切实的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如年龄、性格、认知能力和心理接收程度等,制定出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最终,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性提升。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切实的与父母一道,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施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提升。
1.3社会进步的需要
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课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深入改革正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心理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生作为未来时代的主流,其心理健康程度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环节,一定要从大处着眼,具有大局观,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教育主体的一部分主抓起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断的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自我改革,引导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提升,保证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全,实现学生心理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2.总结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生教育的基石,只有坚持开设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才能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教育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教育是至为重要的环节,以课堂为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呵护,避开心理受到伤害,从多角度把握学生心理,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环境;学生心理;沟通
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进步的阶梯。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但是嫉妒、依赖、压力等等,这些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各种心理反映,往往是不易觉察的,表现在小学生身上常常就出现:厌学贪玩,好斗生非;不讲诚信,说谎作假;好逸恶劳,浪费无度;不爱公物,是非不分;心胸狭窄,不够谦让等现象。究其根本,主要在于心理教育功能的确实。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心灵健康成长
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疏导学生心理必须有一个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拥有良好学习氛围的学校环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令学生身心愉悦、陶冶学生的情操首先要有一个的良好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一角放几盆花草,让学生赶到舒心怡神;教室的环境布置要注意色彩与内容的相互搭配;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共同提高。老师要精心组织这样的学习合作小组,在课外根据学生兴趣、能力、学习情况,采取差异互补、自愿结合的原则,组成互助小组,每个人可以提出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兴趣、心理、情感等,让大家共同讨论,提出自己的解释。另外,建立优生和后进生“一帮一”的学习组织活动,老师鼓励督促,推动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
(二)拥有和谐乐观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培养孩子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品质兴趣的重要的场所。人是大自然中唯一懂得暗示的动物,孩子又最善于仿效,所以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暗示的意义具有强大的干扰力。不良和错误的教育方式、生活方式,都会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些父母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概不知,对孩子的优良表现从来不闻不问,但对待孩子的错误,却非常在意,殴打起孩子毫不含糊。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暴躁,对学习兴趣不高,并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所以,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会、建立家庭教育研究会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向家长宣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让家长明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单方面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全面、长效的过程,效力有时候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大多数家长都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普遍思想开拓,接受信息快捷,他们更善于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只要学校引导,教师引导,家长一般都会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要让家长树立一个教育信念:呵护孩子的心灵,培育孩子心灵的成长比读书考试更重要。老师要主动积极的联系家长,相互密切配合,做好训诫与勉励双管齐下的教育,不能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在家里又受到家长变本加厉的批评,伤害孩子的心灵,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批评后,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及时疏导孩子的情绪,化解心理的忧虑,分析老师批评的原因,鼓励孩子改正错误缺点,乐观面对老师的批评,让他们觉得家庭是温暖的,父母的怀抱是温馨的。老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批评与鼓励宽容的尺度,不能过分严厉,也不能过分宽容。健康阳光乐观的性格不可能在训斥与溺爱中形成,适度的批评和表扬比严厉的处罚或物质的奖励更能有效促成孩子优良品性的形成,表扬孩子与约束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批评与鼓励并行是奠定孩子愉悦人生的基础。
2.家长必须认真倾听孩子的诉求:家长要以平等和关爱的姿态和孩子对话,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心理,要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及时疏导。特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更应该和孩子多交流,鼓励他们大胆说话,说错了也不要紧。家长不能以任何理由忽略孩子的存在,更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和孩子感情、思想的交流,尤其父亲必须要有耐心和爱心,和孩子一起游乐,一起学习,一起散步锻炼,关心他们的关注的问题,及时引导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正确引导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人都是社会的个体,在引导孩子接近自然陶冶淳朴性情,关爱自然生态的同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孩子的服务意识与合作协作的意识,比如夏令营,比如社区公益活动,比如校与校之间的联谊活动,比如参观博物馆等,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培养孩子的健康完善的人格。
二、老师要注意自己的楷模形象?
小学生最善于模仿,善于崇拜,在他们心灵中教师的形象是伟大的,在他们看来老师是慈爱、知识、公信、道德的代言人,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社会的最高标准,是他们仿效学习的楷模。小学生会在某些行为发生的第一时间被“”。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要亲切、自然,可以批评,但不能辱骂;行为要热情大方,经常关爱帮助学生,不体罚学生,为学生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
(一)对待学生要真诚平等
一切伤害莫过于心灵伤害,尤其老师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一旦学生的心理上经常受到老师或同学的伤害,他们就容易走向极端,会变得冷漠孤僻偏执,处理关系容易冲动,偏离理性轨道,容易产生攻击性、报复性、破坏性等,以此发泄心理受到伤害的不满。为了推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要以平等真诚的.姿态对待学生的失误,尽量减少对学生心理的伤害。遇到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深思,认真倾听学生的诉求,仔细观察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话题,在沟通中寻找学生发展的基石。
(二)让嫉妒心理远离学生
对学生来说,嫉妒心理不仅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学习。同班同学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嫉妒引起的。例如:别人的分数高了,就说提前知道答案,或者老师提前辅导过等,这就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反感,大家都想躲开他,不愿与他交往,逐渐被孤立。又如因嫉妒他人成绩而“打小报告”,散布谣言,从而给自己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人际关系氛围不好,于是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班上打架斗殴,沦落为问题生等。因此,教师要及时适时地帮助他们。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定位。教育学生要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开创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要转移学生的嫉妒心理。小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大多是因为出现学习差距引起的,如果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差距产生原因,发掘弥补差距的动力,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积极努力的精神,每个阶段给自己确定一个奋斗目标,不断奋进,随着学习进步,嫉妒心理也会慢慢弱化,逐渐消失。
(三)多角度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人师者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能够从多方面去把握学生,从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对“管不了的学生”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予以解决。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惩罚批评容易使人产生人格、自尊受到损害的自觉心理,为了获取人格的尊重,人们常常会采取对抗的方式反对处罚批评。小学阶段的学生发展成捣乱生,大多数情况都是因为老师过度处罚批评,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造成的。所以,老师对待“管不了的学生”应该首先要从尊重他们人格的角度入手,发现其优点和长处,创造适宜其展示自我优点的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对他寄予的厚望,体会成功的幸福,促进其进步。
2.采取多元的教育方式。对于上课学习不投入,爱做小动作甚至打架爆粗的学生,教师一味采取批评的方式有时候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如果面对学生不同的问题教育的方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师生都会失去耐心和信心。老师不妨根据他的情况,找出深层原因,分析原因,从尊重关心的角度,从帮助寻找学习策略的角度入手,激发他的学习兴趣,不断的给予正面的激励,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促使他提高学习热情,树立自信,让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慢慢树立自己是个成功者的意识,这样慢慢会步入学习的正轨。
3.要学会保护学生隐私。创设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测试、治疗的环境和氛围,运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要对测试的真实、可信度提供保障。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性,让学生毫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心声,及时做好保密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尽可能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老师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当今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应努力对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创设更好的校园、班级、家庭等外在环境,合理运用教材内容、和谐师生关系,重视精神环境的建设。大数据时代的基层教育,对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结合的教育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时,应尽量做到家校结合、师生结合、家长和老师结合,巧妙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进行不同层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预,寻求最适合学生个体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尽可能减少学生内心的矛盾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今后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许会采用多种途径和多样化的方法,这有待教育专家和基层教师进一步学习研究。基层教师应该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梳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阳光的发展。
摘要: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尤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其健全人格的发展,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健全人格
一、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现象及原因。
在学校里,有许多小学生与常人大不一样,他们表面自尊但内心自卑;
愿意进取但畏惧困难;
有参与意识但参与能力低下;
有较强的自我实现欲望但消极的自我实现方式。这些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大都以自我为中心、自卑、孤僻、冷漠、妒忌、不满、不思进取、破罐子摔碎等严重的逆反心理。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社会生活环境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
一是家长过分溺爱。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在家里被众星捧月似的宠着护着,“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这种学生,在学校自理能力差,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承受能力差,自尊心很强,但自信心差;
喜欢表扬,但对批评却接受不了,甚至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厌倦学习,厌倦学校。
二是平时的高压教育。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的心理负担愈加沉重,早成才、快成才、多成才的压力日益增大,社会、家庭和学校都存在着功利主义倾向,使学生的学习充满功利主义。学校以分数和升学衡量学生;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迫切,学生除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参加众多的补习班、兴趣班、特长班、外语班等学习,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心理疲惫,压力很大。从而造成孩子的孤僻冷漠,甚至对各种学习,对家长、对学校都有逆反和仇视的心理。
三是缺少爱。主要发生在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小孩遭受父母离异,心理受到打击,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面处理不当,就会使孩子觉得不如别人,缺乏信心和同情心,心理受到挫伤,产生妒忌、不满、不公平等心理。
四是自身缺陷。有个别学生长相不好看或身体残疾,别人讽刺、挖苦,使他们心理受到伤害,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五是缺乏生存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认识不清,产生错位。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关心爱护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对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多数与关爱、理解、信任等缺乏有关。因此,要搞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老师必须对孩子充满爱心,对学生抱以保护、爱抚、友善、关心、热情的态度,用关爱的精神去教育心理不平衡、心理被扭曲受伤害的学生,通过心理的安慰、心理引导和心理咨询给以安抚和解脱。而不能搞成思想品德般的说教或者心理卫生知识的讲解。那么,老师如何有效地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1、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环境
教师和家长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帮教和矫正其心理失衡时,应首先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心理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捕捉教育时机,为他们选择和提供一些可读性强,又适合其年龄特征,内容健康的课外书籍,结合重大节日多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平时组织学生观看健康的影像,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革命先烈纪念地,举行歌咏会、朗诵会等等,以此来分散和转移社会不良影响对他们心理的刺激。教师和家长应该放下架子,同学生交朋友谈思想,摸清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才会见成效。针对这些情况,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慢慢校正不良心理,逐步培养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
一是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班集体。通过在班上开展互帮互学、互相关爱的活动,让学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对有困难有缺点的学生,用平等真诚的态度给予帮助,使他们在学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松,以增强其信心,激发其求知欲,鼓舞其勇气,对困难挫折都能勇敢面对,对他人理解、尊重、宽容,在集体中做一个受欢迎的角色。
二是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采用启发式和快乐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其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相互协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三是创设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利用主题队会活动,组织学生观看他们喜爱的影视片,讲故事,谈理想,说未来,选取一些社会角色作模拟表演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远大的理想与脚踏实地的学习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渐克服缺点,自我完善个性。
2、关注差异,用爱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同,它更多的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大的问题,有问题的主要是极个别的,由于多种原因长期造成的。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必须认真全面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有关情况,通过日常的观察,初步确定出重点的教育对象,在作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再制定出教育计划、方案和措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和疏导。
结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现在,农村小学并没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主要是班主任与家长及各科任老师共同配合,处处留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展开帮教,用爱温暖他们,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不正之风和xx现象日益横行,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着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就会造成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失眠、心情忧郁、情绪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
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教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做“宰相”,豁达大度,心胸宽广,气量宏大,能容人之过,甘当人梯,喜欢学生超过自己。举止大方,态度端庄,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
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 此薄彼,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师自己也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学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教师,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能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向上、尊重自己的事业、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怎样。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
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
给孩子一片绘
壁,让孩子自由描绘;
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总体结构中的奠基性工程。可以说,没有健康的心理,一切形式的素质教育都是无从谈起的。
近年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数量增多,孩子受到父母过分的溺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小学生处于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小学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不断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笔者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专业人员,部分教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许多小学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都是由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班主任等监管,谁有时间谁抓,但是他们基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教育培训,在工作中难以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小学生健康成长,难以帮助小学生改变性格上的缺陷,造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是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实际上都是表面文章,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一些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个人素质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往往都是带领小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电子课件等,不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二)在辅导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目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偏重于学校教育,认为小学生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够身心健康发展,完全忽视了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实际上,家庭和社会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不和谐的家庭或者一个不安逸的社会都会造成小学生个性偏激,性格孤僻。一些小学还依旧施行“关门教育”的策略,以为通过上辅导课,搞心理辅导活动,或者聘请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就可以促进小学生成长。其实,这样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脱离了家庭支持、社会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片面的。心理健康的真正目标是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和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三)存在错误的认识,把心理健康教育当做摆设。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错误的认识,经常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处于从属地位,把心理健康当成摆设,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而且小学里常常将一些不能胜任一线教育工作的教师安排为心理辅导员,这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使心理健康教育名存实亡,似有实无。有些学校用闲置的教师作为心理咨询室,条件简陋,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设施,也没有固定的资金投入,渐渐的小学生就对心理健康失去了兴趣。而且目前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开设不完善,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整体教学体系中,只重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教育工作。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建立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因此小学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提上日程,积极开展师资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既有扎实基础又有丰富经验的心理专业教师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学校必须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因为小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如果不能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很容易走上歧途。要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放到与其他学科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且纳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使小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科学的心理健康辅导。要协调好心理健康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还可以给小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网。
学校要注意到家庭和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让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启迪。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家长要给予小学生正确的教育,给他们营造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鼓励孩子尊老爱幼和乐于助人。同时,学校要积极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比如医疗、环保、公益等,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社会资源,让小学生享受开心快乐的童年。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统一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视程度。
要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作用,就必须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教育活动,比如可以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等情况合理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基本的教育设施,选拔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改善小学缺乏心理健康教师和心理健康场所的现状。要根据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调节能力等,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行为习惯,提高学习兴趣,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为了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学校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并且定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
三、结语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提高重视程度,秉承生本教育理念,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师资配备,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规范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加强与家庭、社会的结合,从而实现高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提要: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学往往会成为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多样化,行为参与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行为参与应用于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行为参与,卫生与健康,教学
现代教育方式方法已呈多样化,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再仅仅采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陈旧教学手段了。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传统的教学过程更类似于填鸭的过程,不管学生喜不喜欢或能不能接受,也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消化和掌握。行为参与的教学方法介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乏味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我们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在传统的《卫生与健康》课教学中,多采用以讲授为主、挂图、录像、绘画等常规的教学方法,即便加入一些多媒体的元素,仍然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牢固、学生仍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现象。在《卫生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引入并加强学生的行为参与,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真实地展示教学案例,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了传统《卫生与健康》课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卫生与健康》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行为参与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作为内驱动系统中积极活跃的心理因素,对学习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小学生因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并且又特别活跃好动,同时有很强的表现自我的欲望,因此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立足于此,而传统的单纯讲授理论、文绉绉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远远满足不了小学生们的。《卫生与健康》这个课程与现实生活有很强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要使内容生动、形象,创设合理的情境,联系生活的实际,现身说法,使讲、学、练相结合,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行为参与下的教学以它丰富有表现形式——直观新颖、形象立体,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的内容,加上学生们的自我参与和操作实践,学生能切实地感受到学习的有用性、实用性,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保护视力》时,让一些患上近视的同学说说近视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有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近视,请同学示范一些正确的用眼行为等。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当讲授到近视的形成原因、预防措施和用眼卫生时学生的兴趣更浓、印象更深。同学们正确的示范让教学内容不仅仅以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而是更形象地、直接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让学生从课堂开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运用行为参与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与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行为参与的教学不仅一改枯燥的教学氛围,还使得教学过程以学生探索为主,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转化。行为参与的教学过程把学习的交互性、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融为一体,为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力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讲述《小创伤的处理》这一课时,在讲述完正确的处理方法后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上前示范,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肯定与纠正,接着请同学们分组比赛,共同参与到课堂中。又如教授《如何刷牙》一课时,可让学生们拿起笔当“道具”,示范刷牙的动作,再集体讨论和评议刷牙的正确方法。由此,让全部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参与,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又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始终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行为参与教学的拓展
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只停留在教室和上课时间,而行为参与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弥补之方面的弊端。《卫生与健康》课的一些课程主要是想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卫生习惯,课堂上的学习只是让学生意识到该怎么做,但真真正正做起来更多是在课后。因此行为参与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延续与拓展,可以深化教学的程度,增加学习的时间,增加学习的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让学生们课后相互监督,是否有按课程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把卫生习惯融入宿舍管理条例中,细化个人卫生习惯的项目,并配以一定的奖惩制度;
在与学生一起就餐时,让学生和老师一起细嚼慢咽,还可以提问学生吃饭细嚼慢咽的好处等。
四、行为参与教学的注意点
行为参与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还需要配合一些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交流,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情感交流。教学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并不是对于所有的小学生都可以完全适用的,行为参与的引入本身是需要注意几点的。
第一,不能只顾热闹,忘了本质。
行为参与的引入,本身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为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服务的。行为参与模式走进课堂后,课堂是变得热热闹闹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个度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会转移到热闹的现场,热闹过后,反而忘记了学习的本质,没有很好地掌握知识。也有学生往往会趁着热闹的教学现场做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事。如果这样的`话,行为参与的引入只会适得其反,课堂从教学过程变成一场有趣的甚至是喧闹的游戏或表演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掌握好行为参与的度与量的关系,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第二,因材施教,适当使用行为参与教学。
低年级学生(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下)掌握的文化知识少,理解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多,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画。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并不一定能够支持他们理解某些行为或者是模仿某些行为。而高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文化知识积累,一般都能理解某些行为,并可以摹仿某些行为,这时可以再适当地引申,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可能使学生们更容易掌握知识与技能。
第三,合理依靠教学工具。
行为参与教学结合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仅仅是孤立的行为参与教学,有时候会显得吸引力不够,效果不是很好,一旦配以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就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在讲述人体必需的营养、营养的搭配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丰富的图片或录像,通过学习后,让学生们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图片按营养搭配组合在一起等。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运用什么教学方式方法或借助什么教学工具,其本质都是要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课标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的素质条件、学习能力、个性需求及特点,行为参与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互动性强、多样化、形象化等特点,在小学生《卫生与健康》教学中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行为参与教学的方法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要做到适度适量,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下面我来谈谈开展适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
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
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
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
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重视,目前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