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研型专业社群: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新思路

学研型专业社群: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新思路

浙江省嘉兴市洪兴实验学校 曹英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成了课程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研究者,这对教师群体参与活动的教研组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也对当前教研组建设和活动的形式提出了变革要求。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教研组活动中的形式多、实效少,虽然安排了教研组的学习内容、要求和活动时间,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年轻教师期待成长、骨干教师遭遇瓶颈期等问题急需解决。此时,研究者逐渐引入“专业社群”的概念,教研组正是由一批共同服务于未成年学生教学的教师组成,符合专业社群的内涵界定。学研型专业社群就是具有共同信念或愿景的教师,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教学,致力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学研型专业社群具备以下特征:共享的价值和愿景、合作性的学习及应用、分享实践。本文从文化建设、模式创新和活动开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学研型专业社群的构建策略结构图

专业发展中,教师总会遇到各种疑惑与困难,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各种无形的压力。而专业化群体中民主、平等、进取的氛围,则有益于建立相互理解、协作、支持、分享的人际关系,从而打破学习的孤立状态,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1.开放共享文化的培育

学研型专业社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去个人化的分享实践,这就需要每位成员保持一种开放交流的姿态。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中,应培养小数教师始终保持开放交流的态度,群内成员既是教研组中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2.人际交往文化的优化

社交性是专业社群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一大特征,优化人际关系要求成员之间用真诚、友善和信任的态度对待彼此。学校通过举办人际交往的专题讲座、进行团队建设、集体外出学习等活动,不断优化小学数学教研组的人际交往关系。

3.团队协作文化的强化

学研型专业社群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合作性的学习及应用”,团队协作的能力是成员对共同目标的追求能力。通过以年级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参加竞技类团体数学比赛等活动,强化对教研组的整体考核,或一位教师开课则全员磨课,从而不断增强小学数学教研组的团队协作精神。

作为小学数学教研建设的专业化群体,小学数学教研组需要构建起有利于教研组成员学习与研究的社群文化,从而补充和提升传统教研组文化。

如何才能顺利地让教师们从传统教师转变成学习者和研究者,让小学数学教研组转变成学研型专业社群?关键是让教研组回归以解决问题为本的学研型教研活动,将数学教研组的学研型活动体系建构为科研引领、教研落实、学研相长的“三研”特色体系。

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学研型模式结构图

1.科研引领——形成研究方案

以科研促教学,真正实现科研教学相长。教研组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在学期初确定教研组的研究主题,根据研究主题进行活动方案的设计,后期围绕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首先,树立研究的理念。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一种形式,数学教师的工作就是数学教育研究的组成部分,数学教研组要帮助教师树立教学即研究的理念。社群成员应该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教学问题为目的,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数学研究活动。社群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不断学习、探究、总结,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例如,通过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教研活动,激发教师自由联想讨论,找出当下数学课程改革中解决需求最为迫切的问题。紧扣主题方向,教研组的数学教师利用暑假时间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分工撰写了课题的研究方案,再以理论为指导,每周一次开展研讨活动。教研组邀请校领导和专家开展课题的开题论证,并对方案进行完善,形成了本学期数学教研组人人参与的重点课题。

其次,注重研究的方向。小学数学教研组进行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般是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数学课程及数学教学问题。社群成员通过研究提出的教育教学策略放到教学实践中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总结,这就要求选择的课题研究内容与数学的教育教学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激发研究的热情。例如,数学“综合与实践”在新课标中出现时间较晚,其理念和内容的先进性与教学配套的落后性成为制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主要矛盾。各地数学实践活动成功和失败的样例历来不缺,从中剖析其“显灵”和“失灵”的原因迫在眉睫。通过社群成员的讨论,决定课题方向为数学新课标中的四大模块之一的“综合与实践”。

2.教研落实——开展师生活动

首先,社群活动需要与学校活动相整合开展学生实践活动。教研组的建设活动离不开学校的支持,活动中的经费、时间、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是大难题,如果能够和学校的活动整合起来就柳暗花明了。例如,低段学生依托学校拓展课程开展“巧拼七巧板”“数独特色”等研究活动;
中段学生开展“小小数学家畅游迪士尼”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
高段学生整合学校的“台湾七日研学”,开展“小小数学家畅游宝岛台湾”的活动。

其次,社群活动形成“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师实践活动。专家请进来,指导课题实施,参与教师活动。数学教研组在课题“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的引领下,积极开展与课题相关的公开课、展示课,并邀请专家进行课堂指导。教师走出去,交流课题的研究成果,同一节课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不同的思维深度,实现了数学教育文化的交流互促。

3.学研相长——呈现活动成果

学期末,教研组开始整理本学期开展的相关活动,并完成相关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撰写论文,教研组成员分工汇编资料,形成教研组建设和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通过课题相关活动的开展研究,课题组成员为综合和实践问题的过程管控思路提供了大量的可操作案例和一定的理论参考,创设了一系列的数学综合拓展课案例,教学设计策略经验化、理论化,实现了课程资源的共享,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和应用。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基于群体的合作学习,学研型专业社群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教师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发挥合力,从而使教师的自我效能和社群的集体效能得到了提升。

社群教研活动对组内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学研型专业社群中,社群成员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不同的观点,这一活动可以促使社群成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种交流互动主要依赖教师群体合作的发现,这一过程激发了教师的探究能力,使教师成为更有能力的专业人员。

1.理论学习与研究

学研型专业社群的小学数学教研组定期举行理论学习与思想交流活动。内容可以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等小数教学类;
数学的魅力、数学史研究等数学专业理论类;
课题研究、论文案例撰写等科研类。把日常遇到的困惑带到理论学研中,通过学习理清问题,提高理论认识。

2.信息交流与分享

教师外出开会、听报告和听课后,应该在组内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做到资源共享。比如,教研组成员外出参加“千课万人”学习活动,返校后应在组内集体探讨,交流活动精神和最新的教学理念。

3.问题研究与讨论

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在观念、方式以及教学艺术等方面形成研究主题,教研组可以根据其研究价值来确定是否要集中研讨。通过对最为关注的理论与问题进行研讨,促使教师向学研型、研究型教师转化。

总之,基于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学研型专业社群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个体专业发展,也提升了教师群体的专业化水平。在学研型专业社群中,不同教师在处理教学问题时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自我反思,打破教师学研的孤立状态,从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教师之间通过协同合作发挥合力,从而使教师的自我效能和社群的集体效能得到了提升;
社群成员在交流与互动,使教师成为更有能力的专业人员,激发了教师教学的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教研组社群课题巧设美术课题 传承非遗文化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销售与市场·渠道版(2020年2期)2020-03-17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销售与市场(营销版)(2020年2期)2020-03-09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营销的最短路径销售与管理(2019年10期)2019-12-06社群短命七宗罪现代家电(2019年4期)2019-06-12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29期)2017-10-21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4期)2017-03-02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7期)2014-04-28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