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经济生态系统平衡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论经济生态系统平衡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张峰

[摘 要]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经济生态系统平衡是运用系统论的工具分析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互相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经济生态系统。长期的量变积累引起的质变或者突发事件会打破原有的经济生态平衡。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善的产业基础,使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恢复平衡的韧性。在分析经济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态系统,经济生态平衡的打破与再平衡,并分析了经济生态系统平衡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启示。

[关键词]经济生态系统平衡;
再平衡;
统筹发展与安全;
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  F12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0461(2023)06-0020-0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系统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分析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社会再生产是经济社会不断循环发展进步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循环过程中,生产得到不断扩大,技术得到不断进步,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经济得到不断增长。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及经济主体包括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条件下,不同的经济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体系。随着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相互交往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内和全球的经济环境和市场主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和全球经济生态系统。当其中某个或某些个体、群体,某个或某些环节受到外部的冲击时,会暂时失去原有的平衡,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整个体系存在着自我调整的机制,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重新构建起新的动态平衡,从长周期来看,虽然发展过程中有波折,但总体上看是向着更高阶段发展。但是从短期来看,有的平衡是向上,走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平衡;
有的平衡是向下,走向更低水平的平衡。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要尽量减少向下的发展,努力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一、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关系。经济生态系统平衡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内,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不同的经济环节之间,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并且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体系。经济生态系统是指的社会经济系统的内在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般的生态系统主要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平衡稳定,而经济生态系统是指经济社会环境与经济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学者曾指出:“可以把经济生态概括为‘有关经济活动主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2]

通过交通运输,分工与贸易,国内、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在了一起。经济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既可以指一个村庄,也可以指一个县域,也可以指横跨几个省份的区域,可以指全国,甚至可以指全球。对于一个村庄来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各司其职,进行互相交换,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了内部的生态系统。外来商品的输入,会对原有的平衡形成一定的冲击,假设原来农民只种植应季蔬菜,没有大棚设施,反季节蔬菜进入会改变村民原来的消费习惯,对原有的经济平衡是一个冲击,这会促进农民改变支出结构,改变消费结构,甚至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种植结构,从而形成新的经济生

态系统。对于一个县来说,构成了一个县域的经济,一、二、三产业之間形成一定的分工,各次产业内部形成一定的比例,各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交通运输行业把商品运输到各地,形成一个县域的经济生态平衡系统,县域与其他县域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更大的经济生态系统。在一个经济生态系统中,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二、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态系统平衡

一国在统一的中央政府之下,为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相互交易,形成了国内生态系统。随着,科技进步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各国相互分工,全球经济环境和各市场主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生态系统。

一是国内经济生态系统平衡。一国之内有统一的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大部分地区实行同样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各地之间相互分工、联系形成稳定的经济生态系统。当发生自然灾害、产生技术进步、进口外来商品等情况时,经济的生态平衡受到打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波动后,可以建立起新的均衡机制。对于一国的国内经济来说,因为有政府机构,有统一实施的法律制度,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可以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进行强有力的干预,所以更容易打破外来的干扰,尽快建立新的平衡机制。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国内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多,依赖逐渐增强,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国内经济生态体系。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铁、飞机越来越方便快捷,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物质流动越来越方便,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推动构建起了国内的经济生态系统。在古代人们只能用驴马作为代步的工具,一个人一天最大活动范围大约是100里之内。但是,现在在一天的时间内,可以坐高铁、飞机等到达中国的任何一个省份。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资金的流动,国内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120多万亿元规模GDP的大国来说,自我调节的能力更强,中国经济系统存在着强有力的平衡机制。中国经济具有强大韧性,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最高效的物流体系,最便捷的移动支付系统,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经济具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当外来冲击打破原有的经济生态平衡时,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短期之内建立新的平衡机制。

二是国际经济生态系统平衡。随着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系统。全球有着庞大的经济总量,有着庞大数量的市场主体,当由于受到战争、自然灾害、贸易保护、技术进步等各种冲击而暂时偏离平衡时,全球经济生态系统存在着自我调节机制,会有着强大的稳定性和巨大的修复能力。从世界整体来看,局部的冲击可能暂时影响一国经济,一个地方经济,但是从全球来看,可以很快弥补修复地方性、区域性的冲击,很快建立起新的平衡机制。如别国采取了关税的限制政策,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出口等方式规避关税的壁垒。一国关闭了市场,可以增加对别国的出口等。但相对于国内经济生态系统,虽然有一些国际经济组织发挥调节职能,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世界政府,无法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全球经济进行直接的干预等原因,从短期和局部看存在着一定脆弱性。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全球经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随着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依赖日益增多,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就像奔腾的大河,习近平指出:“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3]虽然短时期可能存在着逆全球化的浪潮,但从长期历史趋势来看,经济生态系统存在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最终会建立起新的平衡,推动全球化螺旋式向前发展。

三是中国是国际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主动融入世界市场,中国经济越来越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中国进出口规模世界第一。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成为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主体参与全球经济活动,成为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主体的变化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主要以出口纺织品为主,近年来中国以出口机电产品为主,中国企业的转型给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世界经济出现新动向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中国采取有利于外资企业的政策时,会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落户中国。当全球发生经济危机时,会影响中国市场环境,影响中国企业进出口。

三、经济生态系统平衡及其自我修复机制

社会再生产的各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循环系统,推动社会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但是由于长期的矛盾积累或者突发的事件会使平衡打破,经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调整,会建立更低水平或更高水平的经济平衡。从推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角度看,应该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推动建立更高水平的经济生态平衡。

一是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打破。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由于长期的积累而量变引发质变,或重大突发事件会使社会再生产一个或若干环节受阻甚至中断,从而打破原有的平衡结构。疫情爆发时,为阻止病毒快速传播而采取停工停产停运等措施时,使社会再生产过程被暂时中断,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社会再生产是一个物质循环和价值循环相统一的过程。经济生态系统内部存在着自我进化的机制,如本身由于技术的进步,而导致生产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自我进化,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当存在外在的冲击时,如外部商品的输入,外部技术的改进,外部人才、劳动力的流入等,原有的平衡暂时被打破,也会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达到新的平衡。

二是经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机制。当受到外来的冲击时,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就像钟摆一样,当受到外来冲击时,处于一定幅度的摆动之中,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减小波动的幅度。经济系统存在着一个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自我平衡的机制,当受到外来冲击时,系统内各主体会进行自我调节、相互调整,最终达到一个新的平衡。新的平衡包括三种:第一种是维持原有水平不变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会再生产维护原有的水平不变;
第二种是更低水平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仍然无法达到原有的水平,经济出现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第三种是更高水平的平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节,经济迈向更高水平的循环,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三是经济生态系统平衡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随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运用系统论的观點,来推动经济动态平衡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01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五项原则之一。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5] 2021年1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6]202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并提出了“六个更好统筹”。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变局意味着原有的经济生态平衡被打破。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味建立新的经济生态系统平衡。

四、外部冲击与经济生态系统平衡

经济循环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逐渐的演化,会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强制的外力,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冲击,使原有的自我调节系统打破。经过一段时间,甚至长时间的激荡,最终形成新的动态平衡。由于受到的冲击之大,新的平衡可能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而进入全新的社会再生产循环系统。

一是外部冲击对经济运行动力系统的影响。生产过程是经济活动的心脏,它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动力系统。通过不停地生产,为整个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活力取决于生产力的水平、生产增长的速度和能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对世界的贡献达到30%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当生产增长强劲时,可以生产出来更多的产品,它为经济系统提供强大的动力,推动着流通过程及物流体系的快速运转。生产推动着分配过程,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分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使人们有更强的消费能力和更多的消费选择余地,推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生产过程停止或受阻时,经济循环的动力下降。当生产遭遇外部或内部的冲击而增长乏力时,如消费不旺,生产过剩等原因而造成经济增长缓慢时,生产过程受阻,经济发展的动力下降,则供应链运转速度下降,人们的分配减少,消费能力下降,生活水平降低。当重大突发疫情来临时,运用强大的行政、法律的手段停产停工,强行终止了生产过程。经济的心脏运转速度降低,必然使整个经济循环速度降低。经济增速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当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时,采取了一些疫情防控政策,一部分企业被迫停产,中国第一季度的GDP增速为-6.8%。

二是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循环系统的影响。经济的运转就像血液循环过程一样,由庞大的网络体系构成,各个生产者、消费者、各类市场构成了经济网络体系的节点,而商品就像经济体系的血液。而把商品由生产者运输到市场交易场所,运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就是血管系统。交通干道就是血管系统的大动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构成了经济循环的大动脉。通过交通干道,把商品从生产中心城市运输到了销售的节点城市。当铁路、高速公路、民航因重大突发事件而暂时停运、停航时,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就受阻了。大动脉受阻会影响经济的心脏系统,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重大突发事件也会影响经济循环的毛细血管系统。通过毛细血管,把商品运输到了市场的各个终端,然后,通过各类或大或小的商店、超市、商场把商品销售给消费者。毛细血管的损伤虽不是致命性的,不会大幅度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但也会使区域性的消费能力下降。但是,当重大突发事件爆发时,特别是高致病性传染病爆发而不得不对全国所有的基本单位,如村庄、社区,实行管控措施时,也会对经济的心脏和大动脉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重大突发事件对整个再循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可能改变,如疫情使人们养成了更适应于居家生活的消费习惯;
人们的消费能力可能会发生改变,由于重大突发事件的冲击人们的收入减少了,消费能力会下降;
一些生产流通分配等的主体可能不存在了,一些企业公司因为流动资金少,抗风险能力差,危机来临时倒闭了,退出了再生产的循环。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时,一些地方采取了“禁足”的措施,人们无法自由外出,但是却意外促進了中国快递业和网络购物的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推动了生鲜网购和直播带货的发展。为了尽量减少直接接触,网络会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在上海疫情防控期间,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封闭管理,推动了社区团购的快速发展。

三是外部冲击对全球经济生态系统的影响。新航线的开辟开启了全球化的时代,二战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许多非常复杂的工作,对技术和知识的要求降低,对工人学历的要求也降低,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一件产品的生产需要许多国家共同配合,不同的国家生产不同的零部件,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共同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频繁、相互依赖日益增强。各国经济生态系统日益融入全球经济,形成了全球经济生态平衡体系。重大突发事件如疫情、地震等对全球经济生态系统也会形成巨大的冲击,可能使全球经济出现巨幅的动荡。疫情作为一种外部的强大冲击,对世界经济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会短期打破平衡,形成经济社会的动荡。经过一段时间的动荡,会互相作用形成新的稳定的动态平衡。当全球经济生态系统受阻时,世界经济可能会出现逆全球化的趋势。为了减少世界经济停摆带来的影响,可能会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推动零部件生产的国产化。同时,由于疫情原因,国外居民收入减少,需求下降,这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暂时放弃国际市场,寻求发展国内市场。

五、百年大变局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内看,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为应对国际国内变化,中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必然对国内和国际经济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一是百年大变局对经济生态平衡的影响。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与中国在经济、科技、人才等领域展开竞争。美国拉拢其盟友,围堵、制裁中国,推动建立芯片供应链联盟,试图与中国“脱钩断链”。美国切断中国芯片供应,打击中国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并采取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等手段降低中国商品的竞争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承接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外向型经济,制造业产值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曾经高达近70%。近年来,虽然中国注重拉动内需,但出口仍然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一方面,美国等国际市场会减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对中国外贸产生影响,进而使中国经济增长下滑;
另一方面,美国打击中国供应链,会导致部分生产由中国转移回美国,也会导致一些低端产业由中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必然对中国经济生态平衡产生巨大冲击。如果中国不能成功应对这些冲击,经济会下滑,甚至走向更低水平的经济生态平衡。

二是百年大变局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27万美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更好地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好地提高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从经济发展规律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更多地依赖科技和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为应对国内国际冲击,中国提出了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减少外来冲击的影响,增强国内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推动国际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三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经济生态平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经济生态平衡格局的改变,一方面,新发展格局强调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作用,国内大循环不仅包括消费的循环,这要求千方百计拉动内需,使内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内大循环也包括生产的国内循环,包括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密,甚至走向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一件产品从生产设备到零部件都是在不同的国家生产,一旦某个零部件的生产和贸易受阻,则整个供应链、产业链循环受阻。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强调国内和国际循环的相互融合,新发展格局是国内生态系统更好地融入国际生态系统,以国内生态系统的引擎,融入、带动国际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以国际生态系统的大循环包容、推动国内经济生态系统,并引导国内循环和国际大循环进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六、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走向更高层次动态平衡

当今世界孕育新的科技革命,新冠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世界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从中国来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及许多重大调整,将进入新的动态平衡。要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中国经济构建新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要为世界经济向更高动态水平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发展离不开安全,安全需要不断发展。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与发展是经济生态螺旋式上升,迈向更高水平均衡的过程。没有经济发展意味着经济生态平衡的原地徘徊。没有了安全,就意味着原有经济生态平衡的打破,意味着经济向低水平生态平衡下滑。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摆脱低水平平衡陷阱,推动经济和社会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向更高水平的经济生态平衡前进。要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认识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意义,发展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根本出路,没有安全和稳定,就无法生产和发展。要切实保障安全的环境,推动社会向更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发展。

二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经济生态平衡的层级。经济生态的水平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过程的技术水平越高,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往更高层次的经济生态平衡过渡。要通过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高效益、高技术的发展。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中国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层级,提高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6]

三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提升国内经济生态平衡的稳定性。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全球化会带来交流与融合,也会带来经济风险的传递,要实现经济安全必须保障經济主权完整。要提高国内经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在全球生态系统的地位,必须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改革开放之初,为吸引外资,中国实行了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发展,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量越来越大。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升经济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中国有着14亿人口和4亿中等收入群体,城镇化率超过了60%,中国必须而且有可能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6]

四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提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人、任何地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立于全球体系之外。中国经济生态系统也日益融入、嵌合于全球经济生态系统。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增长也离不开中国,要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1]。要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生态系统,在全球经济发展、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既是促进中国经济向更高层级生态平衡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0,32.

[2]赵桂慎,吴文良,卢凤君.论经济生态系统及其演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0-5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09.

[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N].人民日报,2019-12-13(1).

[5]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N].人民日报,2020-12-12(1).

[6]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1).

On Balance of Economic Eco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Zhang  Feng

(School of Marxism,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To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ystem was proposed during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analyz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tool of system theory. Within a certain range of time and sp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subjects, and among economic subjects has formed mutual influence and mutual restriction, which constitutes an economic ecosystem.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quantitative changes or sudden events will break the original economic ecological balance. China has a huge domestic market and a sound industrial basis.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strong resilience to restore balan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economic ecosystem,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reaking and rebalancing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cosystem.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economic ecosystem bal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Key words:economic ecosystem balance; rebalancing;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construction of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责任编辑:李 萌)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