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食事学十大原理

食事学十大原理

“食化为肌”原理

“食化为肌”原理是“人的肌体是由食物转化而来,包括骨骼、血液、内脏、肌肉、大脑、皮肤、毛发等等。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基因、氧气、温度等因素的支持。没有食物就没有肌体,人是食物的转化物。”“食化为肌”原理揭示了食物与肌体之间的本质关系。人从母体诞生出来,只有几斤重,成年后都增加了几十斤或上百斤,多出来的这些是从哪里来的?其实都是食物转化而来。即便在母体里的孕育,也是间接的食物转化,由母亲吃入的食物转化而来。人的肌体是由食物转化而来。这是食物与人的肌体之间物质形态转化的客观规律。

食物转化为肌体的核心机制,是一个古老的智慧系统,简称“食脑”。食脑不仅存在于消化系统,也不仅局限于肠脑、腹脑,其中的转化机理尚待深入地探索认知。从食脑与头脑(大脑)的关系来看,可得出一个引申原理“食脑为君”。即“食脑指挥头脑,头脑指挥不了食脑,二者是君臣关系,只有头脑服从食脑才能健康长寿,反之则会威胁健康。”食脑的诞生可追溯到环节动物的真体腔出现,食物转化系统的器官约形成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头脑诞生的标志是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的出现。二者相差以亿年计。头脑是在满足食脑需求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来的,是为食脑服务的。人类头脑再发达,依旧是食脑之臣,为食脑服务的地位没有变化。食脑存则头脑存,食脑亡则头脑亡。反之,头脑停止活动了,肌体依旧可以存活。

“肌食耦合”原理

“肌食耦合”原理是“吃出健康的本质,是肌体与食物的耦合程度。每个人的肌体都是不同的,且一直处于变化中,只有根据自己肌体当时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和吃方法,实现食物与肌体的最佳耦合,才能吃出健康。”“肌食耦合”原理揭示了个体健康与食物之间的本质关系。要想吃出健康长寿,不能人云亦云,人吃亦吃。不能仅依靠“每天8杯水、6克盐”的群体平均值的指导。每一个人的体重不同,含水量不同,如果每天都补充8杯水,就会有人不足,有人超量,违背每一个肌体的实际需求,反而威胁健康。

世界上的80亿人,不是一个工厂生产的标准件,而是非标件,靠一个标准吃不出80亿人的健康,需要80亿个“肌食耦合”方案。做到“肌食耦合”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七耦二验”原则。“七耦”是指在吃饭的过程中,要从数量、种类、温度、速度、频率、顺序、生熟等七个方面体验食物与肌体的耦合。“二验”是指吃完饭后,通过观察各类排出物和身体变化,检验上一餐吃得是否与肌体耦合。如此反复,不断体验校正,耐心聆听肌体的声音,逐渐找到自己与食物耦合规律,必定能够吃出健康长寿。

“食可致疾”原理

“食可致疾”原理是“不当的吃事可以导致疾病。吃事是人类疾病的一个重要来源,不当的食物、不当的吃方法可以引发疾病,威胁肌体健康。正确的吃事可以预防疾病发生。”“食可致疾”原理揭示了吃事与生病之间的本质关系。吃事疾病主要来自缺食、过食、污食、偏食、敏食、厌食等六个方面。长期缺少食物可导致营养不良;
超过人体需求摄入食物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
摄入不洁净食物会威胁肌体健康;
长期只吃单一种食物会导致营养失衡;
长期厌食的结果也是营养不良;
食物过敏是天生体质问题,同样威胁肌体健康。

上述六个病因中,“过食”问题比较容易被忽视,这里面有一个“过食伤身”的引申原理。“过食伤身”原理是“长期吃入超过自己肌体需求数量的食物会导致疾病。”原始人类食物供给不稳定,形成了积极摄食储能的机制。在食物充足的今天,人类这种积极储存能量的本性,失去了连续饥饿的释放场景,从而引发多种慢性疾病。

“食可療疾”原理

“食可疗疾”原理是“吃事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形式。借用消化吸收系统治疗疾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方式。吃事不仅可以治疗因食带来的疾病,还可以治疗其他病因带来的疾病,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食可疗疾”原理揭示了吃事与治病之间的本质关系。食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可供食用的物质”。通常,人们为了分清食物的充饥与疗疾的不同功能,把具有疗疾功能的食物称为口服药物。“食可疗疾”原理包含“食物偏性疗疾”“食药同理”两个引申原理。

“食物偏性疗疾”原理是“利用天然食物的偏性调节肌体的失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化学合成口服药物出现之前,世界各地的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以食物偏性治病的方法,在此领域中国人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食药同理”原理是对“食药同源”认知的升华。“食药同源”强调来源的同一,“食药同理”强调作用机理的同一,指“食物与口服药物都是通过口腔吃入,都是通过胃肠作用于肌体的生存与健康,肌体内部并没有单独器官对其分区、分别处理,二者的运行机制本质上是一样的。”明白这个道理,会吃食物就会少吃药物。

“五觉审美”原理

“五觉审美”原理是“吃是五觉审美的过程。吃是通过味觉、嗅觉、触觉和视觉、听觉感知的。吃审美的反应是双元的,既有心理反应也有生理反应,是美味与健康的统一。”“五觉审美”原理揭示了吃事与审美之间的本质关系。传统的美学理论只承认视觉、听觉的审美功能,没有把味觉、嗅觉、触觉纳入进来。人类的审美源自嗅味觉而非视觉,人类通过五官感知外界的信息,都会产生愉悦或厌恶的体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五觉审美原理阐明了“五种美食家”的划分,美食家可分创造和鉴赏两类。精通烹饪产品制作的人是烹饪美食家,也称烹饪艺术家;
精通发酵产品制作的人是发酵美食家,也称发酵艺术家;
精通食物品鉴的人是食物美食家,也称传统美食家;
既精通食物品鉴又深谙“肌食耦合”的人是“双元”美食家,也称健康美食家;
既懂美食创造又精通美食鉴赏还能够吃出健康的人是“三维”美食家,也称美食大家。鉴赏类美食家的第一个标志就是要比非美食家们健康长寿,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一个专业的“吃货”。“食物美食家”在食物短缺时代是令人仰视的,在食物充足的时代就显落伍了。当代社会需要树立新的美食偶像,能够带领民众吃出健康长寿,这就是“双元美食家”的历史使命。

“食孕文明”原理

“食孕文明”原理是“食事孕育文明。食事久远,文明后来。文明源于食事行为,食事支撑文明持续,不当的食事行为威胁文明持续。”“食孕文明”原理揭示了食事与文明的本质关系。

人类文明六要素:智、美、礼、权、序、嗣,均源自食物获取的过程中。智源于食事,人类之初,从树上走到地面,身体弱小,面对诸多更大体重动物威胁,只能依靠群殴、陷阱、弓箭、结网来抗争,这就是人类智慧的滥觞;
美源于食事,人类最早的美感不是来自绿树蓝天的视觉,而是来自食物的甘甜和醇香;
礼源于食事,礼的核心是谦让,人类最初谦让的一定是食物,而不是其他,谦让食物是人类礼仪的初端;
权源于食事,谁控制了食物,就获得了尊重与服从;
嗣源于食事,人丁兴旺离不开食物,族群的延续首先依赖食物的可持续供给。

人类文明社会的形成,源自1万年前的食物驯化。食物驯化让人定居下来,让食物有了积存,让社会有了分工,出现了社会阶层,出现了城郭、文字、青铜器等,食物驯化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起点。

“食事三角”原理

“食事三角”原理是“人类的食事是在食物母体系统、食事行为系统、食物转化系统三者之间展开的。食事行为系统向食物母体系统索取食物,提供给食物转化系统使用,食物转化系统将食物排泄和“自尸”最终降解回归食物母体系统。由此构成的三角关系反映出人类食事的疆界(如图1所示)。”“食事三角”原理揭示了人类食事与自然之间的本质关系。

食物母体系统是自然性的,它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它是食物的来源系统,它是食物的生态系统,它是全人类共享的一个“大系统”;
食事行为系统是社会性的,是一组由小到大的“层系统”;
食物转化系统是自然性的,一个人就是一个食物转化系统,今天世界上有80亿个“微系统”。“食事三角”阐述了人类食事的整体性,摆脱了对食事部分认知的局限,为全面认知、解决食事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食事优先”原理

“食事优先”原理是“食事需列他事之前。食事久远,他事后来。食事是生存之事,生存之事优先,生活之事列后。食事优先,国泰民安。他事占先,必生内乱。”“食事优先”原理揭示了食事与他事之间的本质关系。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食事在诸事之前,诸事从食事中走来。工业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满足了人类的种种欲望,他事不断增多。似乎有许多当急之事都比食事迫切。人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做出了“他事在先”的决策,这是非常危险的。从长远和整体来看,这种“他事在先”的行为,不仅会使社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并且会威胁个体的健康和种群的持续。“食事优先”原理是人类社会重要的客观规律之一,总结了人类行事的权重,揭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食事优先”原理还可以引申出“食在医前”原理,即“食事是健康管理的上游,医事是健康管理的下游。抓上游管理事半功倍,抓下游管理事倍功半。”但现实生活中,每每言及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医疗,或者只是想到医疗。其实,健康就是没病,没病不需要医事,有病才需要医事,在健康管理中食事的权重远远大于医事。

“食为二循”原理

“食为二循”原理是“人类的食事行为必须遵循食物转化系统和食物母體系统的运行机制。人类的食事问题大多是由不当行为造成的,要及时矫正不当的食事行为。”“食为二循”原理揭示了人类食事行为与自然机制之间的本质关系。

食母系统形成于约6500万年前,人类食化系统的形成在2500万年前,智人的食为系统的形成大约在550万年前。人类的食事行为是跳不出这两个以千万年为单位的运行机制的。人类的食事行为必须接受来自两个方面的约束,既要遵循食化系统客观规律的约束,以维持、提高人类个体的健康寿期;
又要遵循食母系统客观规律,以维持、延长人类种群的持续,否则,问题百出,且得不到有效解决。

“食乃序基”原理

“食乃序基”原理是“食事秩序是一切社会秩序的基础。人类秩序起源于食物的分配。没有食事秩序,其他秩序就会瞬间崩塌。”“食乃序基”原理揭示了食事与社会秩序之间的本质关系。

食事秩序是食事系统的条理性、连续性、效率性的体现,食事秩序是人类秩序的最初形式,也是一切秩序的基础,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食物短缺、食物资源占有不均是形成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没有食事秩序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秩序的和谐。

今天世界的食事秩序是不完美的,因为还有8亿人处于饥饿中。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多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和食事无关,好像是各种非食物资源的争夺。其实,当你揭开层层面纱,就会不难发现,最底层争夺的依旧是食物资源。构建一个能够关照80亿人利益的食事秩序,是跨入任何“理想社会”的前提[3]。

上述食学十大原理,是食学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建构食学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揭示客观原理,没有揭示客观原理的知识体系是不成熟的表现。食学原理因为太寻常不易被发现,食学原理因为寻常容易被理解。前五个原理是吃出健康的法宝,后五个原理是社会和谐的法宝。食学原理虽然不像物理学、数学等科学原理那样深奥和缜密,但它与80亿人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它与人类社会的文明息息相关。从这来看,揭示食学原理的社会价值是巨大的。

[ 1] 刘广伟.食学(第二版)[M].北京:线装书局,2020:25-28.

[ 2] 刘广伟.食学原理——揭示人类食事的基本规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2),

[ 3] 刘广伟.食事问题概论[M].北京:线装书局2021:691-695.

猜你喜欢肌体美食家原理A taste of Jiangnan疯狂英语·新读写(2022年1期)2022-01-28春绽ELLE世界时装之苑(2021年1期)2021-02-09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保健医苑(2020年1期)2020-07-27美食家忽必烈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数学物理学报(2019年1期)2019-03-21看不见的美食家小学科学(学生版)(2018年12期)2018-12-19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二数学)(2017年1期)2017-04-16人不是有病时才“病”的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11期)2017-04-06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高师理科学刊(2016年8期)2016-06-15大美食家小朋友·快乐手工(2016年6期)2016-05-14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