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新 姜宇航 刘洋 王金良
摘 要:本文以2021~2023年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共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研究工作室的6位名师为研究对象,从工作室的顶层设计、研修模式、推进方式、实施成效等方面阐述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共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研究工作室研修模式的关键要素与实施策略,提炼体育特级教师的共性特质,拓宽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路径,总结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提升体育特级教师行动研究能力与创新教学能力,发挥体育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体育教师学习和发展“共同体”的新样态。
关键词:体育特级教师;
共性特质;
成长路径;
新样态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3)05-0068-03
高质量教师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为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北京市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共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研究工作室是“北京市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中“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培训项目,现有6名市级体育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其中4名特级(正高)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培养目的是根据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体育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为他们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卓越教师提供支持。
工作室立足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共性特质与成长路径的研究,通过“研训教带展”一体化培训模式,形成“3+1”级组织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体育教师学习和发展“共同体”,赋能教师发展与成长,辐射更多乡村学校和体育教师。
一、明确培训目的,做好顶层设计
聚焦“中小学体育特级教师共性特质与成长路径”主题,通过培训,提炼体育特级教师的共性特质,拓宽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路径,总结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规律,提升体育特级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与创新教学能力,发挥体育特级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一)坚持高站位顶层设计
从立项、申报到实施,始终围绕培养目标,通过文献资料、前期调研、学员自我诊断与个人发展规划等,准确把握特级教师所处的社会现状,分析体育特级教师成长的影响因素,关注特级教师新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以实现特级教师能力持续深入发展。
(二)强化精准性培训内容
紧扣新课标核心要义,学科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结构化和模块化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变化和特点,开展特级教师成长之路分享、京外优质校体育特色经验交流、校本开发和课题研究及同行竞技与风采展示等模块。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地为学员搭建“高大上”的深度研修、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平台,培养造就新时代卓越教师。
(三)创新多元化培训方式
采取五种典型培训方式,“串联式”的专家引领、“分享式”的经验交流、“联动式”的驱动观摩、“协同式”的课题研究、“开放式”的辐射作用等,帮助体育教师洞悉体育特级教师的发展规律与发展特征,总结和梳理体育特级教师的生成路径和成长经验,促进其他体育教师的成长。
(四)追寻多样性成果转化
基于体育特级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借鉴北京市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经验,帮助其成立体育特级教师工作室,并提出具体、可操作性的体育教师成长计划。跟进护航,为特级教师搭建经验分享、思想交流、成果展示平台,鼓励、指导特级教师切实出经验、出资源、出成果,激励、引导特级教师人生境界、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能力持续提升,满足北京地区所需高规格、高层次卓越体育教师的需要。
二、整合优质资源,“研训教带展”一体化
坚持高品质精准培育,整合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优秀师资团队,包含了课标组专家、体育学科专家、优秀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基于成果导向,开展“研训教带展”一体化培训模式。
(一)顺应时代要求,夯实理论水平
围绕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开展系列在线专题讲座,由课标组专家与体育学科专家对课标核心素养的整体育人内涵诠释、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途径辨析和基于新课标的健康行为研究内容与方法、体育教学中“常赛”的设计与实施、体育课程思政等新时代、新要求进行“串联式”的引领。
(二)强化问题导向,解决实践难题
通过名师“面对面”,“问道”教研员、学科专家,直面碰撞、互动对话,解决体育教师在落实新课标、大单元教学和模块化教学设计、“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和课题研究中的热点、难点与焦点问题。
(三)特级经验交流,分享成长心路
与北京市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心连心”,分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静默花开暗香自来”“追梦路上,享受幸福体育教育人生”和“不忘初心、坚守操场”特级教师成长心路主题报告,共情共鸣共行,向优秀学习,感受榜样的力量。与深圳市、重庆市等全国优秀体育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分享不同区域的办学理念和学校体育特色,开阔眼界、拓展视野。助推工作室成员逐渐形成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有高尚的师德师风、有高超的教学技能、有卓越的学术成就的特级教师“四有”共性特质。
(四)特级教师工作室共建共享
与北京市多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共建共研共享,分享各自特级教师工作室组建方案、活动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及“传帮带”经验,为已开展的特级教师工作室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同时引导和鼓励其他成员积极申报工作室,促使自己迈上更高的平台,卓越教师(图1)。
(五)创建学习共同体,共享共生共成长
培训不只是一次短暂的学习旅程,而是要促其之间建立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共同体[1]。工作室海纳百川、包容开放,六名卓越工作室成员,在“卓越工作室”微信群中还跟随7名编外优秀体育教师,只求共同学习进步。所有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弟子”或青年教师均可参加“腾讯会议”线上学习和线下活动,形成了“3+1”(卓越工作室、特级教師工作室、弟子及编外教师,其他乡村学校及教师)组织管理机制,呈现出“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学习发展“共同体”。
三、开放协同联动,赋能教师发展
工作室把每次专题讲座与教学展示交流活动视为对外交流的“窗口”与扩大影响的良机,携手昌平区新任教师培训班50名学员持续跟进,北京市怀柔、大兴和房山区部分学校教师以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校积极参与。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7名干部和教师起早贪黑,不辞辛苦,从唐山丰润到北京怀柔,耗时三小时驱车三百公里,来到北京实验二小怀柔分校参加“名师引领 赋能成长——特级教师手拉手,助力体育教师成长”教学交流活动。活动现场,实验二小怀柔分校教师李雪松、中关村二小教师王金良以同课异构的方式,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的现场课。针对“远郊区县及乡村体育工作发展前景和实施办法”“怎样搭建家校共育体系,促进家庭运动习惯的养成”“怎样提升远郊区体育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怎样把与名师‘手拉手的活动延续下去”等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袁立新、周真群、崔海明、王金良、刘洋等名师分别进行了解答。迎宾路小学教育集团的主动学习精神、求真务实态度,可敬可佩,“联动式”的驱动观摩也吸引了媒体关注。
与此同时,工作室抓住北京教育学院学科创新平台——新时代学校体育综合发展“十大”工程之一“乡村振兴工程”,面向怀柔、昌平和房山等农村学校开展“协同式”的课题研究。通过智力支持“强教师”、硬件改善“补短板”、资源共享“缩差距”;
在农村学校“前景规划、思维品质、教学研能力、家校共育”等方面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华传统体育游戏”“民族民间舞蹈”“寄宿生体育”“义考体育”等课题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
完善学校体育设备设施“创设体育园地”和“开发体育器材”;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共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包”和共享“融媒体”。工作室将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用心用情地开展特级教师“手拉手”支持乡村振兴计划活动,“示范引领、雪中送炭、精准帮扶、城乡一体”,惠及更多乡村学校和体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汤丰林.首都干部教师高质量培训的体系构建与机制优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3(04).
猜你喜欢成长路径共同体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共同体的战斗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0年6期)2020-09-11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9-10优秀研究生成长机理及其模型构建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8期)2017-01-07反思性实践:卓越幼儿园教师成长路径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6年3期)2016-05-25在决战同步全面小康中锻造铁一般的干部队伍求实(2016年4期)2016-04-14学习共同体的现象学阐释与应用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10期)2014-03-01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