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老骥秘书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维聚合与深度嵌入:2023年全国两会融媒报道创新探析

多维聚合与深度嵌入:2023年全国两会融媒报道创新探析

来源:公文范文 时间:2024-03-06 10:32:02 推荐访问: 多维 嵌入 嵌入式

曾祥敏 邹济予 胡海月

2023年,“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自2014年上升至国家战略以来,我国媒体融合扎实纵深推进,已全面深入到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中。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值此节点召开,意义非凡。同时,2020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用2至3年时间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取得实质突破,意即今年正是检验我国媒体深度融合是否取得真正进展的过渡期。

鉴于此,在课题组连续9年研究全国两会融媒体报道的基础之上,本文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光明日报四家代表性主流媒体,梳理其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发布的2023全国两会融媒体产品,尝试厘清我国重大主题融媒报道的创新发展趋势和实践特征。同时结合其他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及商业媒体的典型融媒产品,进一步绘制全国两会报道图景,为媒体深度融合浪潮中的时政传播提供借鉴。

在2023全国两会报道中,统筹编排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代表委员发言以及重要文件等主题,是媒体的首要任务。同时,针对不同行业和群体展开定向创作,紧扣节点丰富报道情境,是媒体呈现大会盛况的重要举措。

全景呈现,深化重大主题宣传。全国两会不仅是媒体传达中央精神的重要契机,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国情政况的权威渠道。今年两会期间,媒体以领导人、代表委员、重要文件为核心,全景策划重大专题报道,加强舆论引导力度。

一是聚焦领导人,兼顾纵向回溯与横向布局。2023年是政府换届之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成为媒体报道的主基调。多家媒体聚焦领导人,推出多种形态报道,既纵向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年两会故事,又兼顾当下,以横向视角全方位跟进总书记的最新动向和指示,彰显重大时政报道的深度和厚度。就总结性报道而言,新华社前置部署周期,提前推出“这十年,总书记的两会关切”系列深度报道,以线性思路重温总书记在十年两会期间关于大局、初心等主题的阐述,强化预热宣传效果。

同时,围绕总书记在今年两会的重要活动和隽语,新华社横向布局,策划总书记专题矩阵,包括开设“习近平的两会时间”专栏,以时间轴形式实时追踪、拆条梳理总书记的參会动态;
制作《习近平的两会“微镜头”》等微视频,再现总书记出席活动、发表讲话的画面和原声;
刊播《习近平:众望所归引领中国新征程》等特稿,释读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二是围绕代表委员,强调多维传播与多线对话。今年两会正值换届,代表委员中的“新面孔”备受关注。多家媒体设专栏、创专题,广泛运用第一人称视角,为代表委员履新述职、建言献策打通渠道。

以视听载体促进多维传播,是新闻媒体消解平面报道模式、增强现场叙事能力的关键抓手。光明网以视听传播为主线,集中开设“光小明的两会文化茶座”“通道好声音”“我从基层来”等多个融媒体栏目,融合短视频、有声海报等多元媒介形式,提炼精髓、捕捉细节,使代表委员的履职形象可听可感。

同时,拓展代表委员与人民群众的对话路径,能够拉近双方距离,使传政情、晓民意更加有迹可循。人民网通过《两会夜话》《两会观察》等对话类节目的现场和“云端”连线,实现了代表委员和大众之间的间接对话。而依托人民网打造的#你好新代表新委员#等微博话题,网民只需携带标签、发布动态即可参与交流,直接与代表委员进行互动。

三是深耕重要文件,突出精简转化与在地诠释。《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两会的重磅文件,其新闻价值不言而喻。新媒体语境下,去繁从简、重构文风是媒体“盘活”报告的不二法门。人民日报凝练关键字句,率先发布仅700字的极简版报告快讯,并迅速创作出答题、词典等多种形式的图片产品,将时效性、概括性、趣味性相统一,引发广大媒体和用户的全网扩散。总台则通过直播、短视频展现报告发布现场、浓缩报告重点,以视听场景信息增强报告的可“看”性。

对地方媒体而言,在简化内容之余,立足当地发展,以深入浅出的在地化诠释解读报告尤为重要。比如,湖南日报以灵动变换的笔触将本省五年来的突出发展成就绘制成画,并以短视频呈现绘画过程,为报告中的“湘”景增添动感和美感,获得网友好评。

强化黏性,注重垂类定向创作。在分众化传播时代,洞察不同领域和人群的价值诉求,提供垂直类产品和服务,是媒体维系用户黏性的必要手段。

从宏观社会发展格局中深挖特定行业,凸显专业性,是中央媒体践行点面结合传播观念的一种表现。人民网制作“小经跑两会”系列短视频,结合采访、VLOG、动画,为大众深度梳理提振消费信心、加强基础研究等专业话题。而在《财米油盐》节目中,人民网以情景短剧的形式讨论就业歧视、隐私泄露等热点,精准回应大众对财经类领域的关切。同时,行业媒体也聚合自身专业优势,补充两会时政报道盛况。例如,中国军网通过沙画、H5、动图等多款融媒作品,总结人民军队践行强军思想的十年历史,传递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信心与底气。此类产品具有专业性和辨识度,有助于信息的差异化扩散。

纵观两会报道,青年人和少数民族两大群体尤为受到关注。针对青年人群,各路媒体紧扣与其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话题,使信息解读与思政教育并行。比如,中国青年报策划“青春思政课·两会时刻”“两会青年说”等10余个特色栏目,综合多种融媒形式剖析热点青年话题,汇聚思想引领力量。其中,“青春元宇宙联播”专栏和“青小霞两会播报”系列短视频将虚拟空间与新闻现场、数字IP与真人主播相融合,兼具青春气息和科技新意。对于少数民族,媒体更突出实用性,以减少信息检索阻碍、降低理解门槛。比如,人民网创作“石榴花开两会时——人民网记者带你看”特别报道,涵盖“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的朋友圈”等子栏目,多语言、多层次解析国家方针和大会动态。

紧扣节点,连通大会内外场域。今年两会恰逢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这为媒体提高宣传声量、丰富内容生态增设了情境,使两会宏图与具体议题相结合。

多家媒体将雷锋的生平、名言嵌入两会报道中,形成雷锋思想与两会精神的跨时空对话。中国军网创作互动海报,使用户轻触即可聆听人大代表诵读雷锋日记。人民日报加强策划力度,通过刊发文章、制作海报、AI修复影像等方式,强化雷锋的思想引领作用,融汇会场内外的主流价值与舆论氛围。

对于“三八”妇女节,各路媒体以女性代表委员和女性相关话题为基础,推出大量融媒化报道,助推两会语境与日常生活交融共振。尤其是人民日报以木兰传奇为原型创作微动画《木兰新传》,讲述木兰穿越时空、维护女性权益的故事,收获超千万次阅读量。中国妇女报则在节日当天推出首个三八节元宇宙人物展馆“新中国女性第一”,展示38位杰出中国女性的卓越贡献。

融媒体产品的形态是嫁接内容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桥梁。在本次两会报道中,产品形态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人机共生重塑新闻内容生态、强化互动提升用户连接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三个方面。

人机共生重塑新闻内容生态。人机共生与数实融合是今年两会融媒体产品在形态变革上的重要特征,AIGC、数字主播与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概念将从根源上重塑新闻内容生态,推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形成。

一是AIGC技术重塑媒体生产流程。AIGC(AIGenerated Content)是指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经过大量数据训练,AI可以凭借算法生成模型自动生产文字、图片、音频甚至视频内容。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特别是ChatGPT的潮流引领,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接入AIGC工具,辅助新闻生产。

在2023两会报道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层级媒体均对AIGC技术辅助新闻生产展开了程度各异的探索。随着AI技术持续进步,在此次两会融媒体产品中,AI绘画首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实际应用。AIGC工具能够以极低的边际成本高效产出大量图像、视频以及音频等多模态媒体内容,从而重塑媒体内部生产流程,推动媒体智能化转型。

在图像创作方面,AIGC技术不仅辅助媒体生产了风格各异的绘画作品,还参与到了动画视频的制作中。例如,央视新闻联合百度推出的《开局之年“hui”蓝图》系列视频报道,以AI主播央小新的视角讲述了科技、农业等两会热门话题。最高检新媒体推出的《AI繪出法治中国》采用H5与AI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引导用户选择关键词,查看AI绘制的法治中国图景。

在声音生成方面,媒体也对AIGC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探索。目前AI已经可以实现自主编曲与演唱,生成多样化的声音内容。例如,在津云推出的《云小朵·云瞰京津冀》第二期节目中,AI小智通过“AI编曲+演唱”的方式创作了一首主题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歌曲,成为一大亮点。在另一部创意短视频《春AI大地》中,创作者则将AI绘画、AI编曲以及AI演唱等多种AIGC技术充分融合,展现了AIGC在“声音+图像”上的创作潜力。

AIGC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已经可以辅助人类完成多模态媒体内容的生产。但目前的新闻传播仍旧处于人类与弱人工智能共同协作的初级阶段,距离真正的智能媒体新闻还有较大差距。智能媒体的转型路径需要更强、更新的前沿技术作为支撑,AIGC生产方式也将持续引领未来融媒体报道方式与样态的不断创新。

二是数字虚拟主播营造全新传播场景。今年,融合了XR与AIGC等技术的数字虚拟主播呈现出了新的样态与模式,相较以往,用户的临场感与体验感得到进一步增强。

全天候播报的数字主播与AI大脑的结合为用户构建了全新的传播场景。例如,人民日报推出的AI主播“任小融”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来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两会内容,并对播报的语态进行调整。百度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推出的数字人“林开开”则支持用户输入文字对其进行提问,“林开开”会基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对用户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播报。更智能化的数字主播会带来“千人千面”的播报体验,满足用户个性化的场景需求。

相比于AIGC技术的迭代速度,出现在今年两会融合报道中的数字虚拟主播虽然数量众多,但在技术创新上却相对有限,将现有数字虚拟主播与AIGC等技术进行融合成为今年各大媒体发力的重点。数字主播作为实现人机共生的重要环境要素,是追求移动化、场景化的智能媒体所必须要重视的技术。搭载了AIGC工具的数字主播与XR技术的结合将真正为用户带来无所不知、无远弗届的传播场景新体验。

三是元宇宙打造数实融合新体验。元宇宙同样是今年两会报道中的热词,各层级媒体都在这一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元宇宙是一种框架而非一种单一的技术,它将XR、AIGC等单一的技术整合到一个特定的虚拟场景中,带给用户数实融合的全新交互体验。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涉及元宇宙的融媒体产品主要分为“观看式”与“体验式”两种类型。第一种以视频为表现形式,创作者利用3D建模与XR等技术构建了一个拟真的虚拟场景,但用户并不能实际地进入其中,故而使用体验更近似于观看3D动画。第二种则赋予用户更多交互权利,例如,封面新闻使用WebGL 3D技术开发的“元里”沉浸式交互体验空间就允许用户真正进入元宇宙空间中进行体验。用户可以操控虚拟人物“小封”在“元里”展馆中自由活动,点击展品即可跳转至对应的两会融媒体产品,营造了更强的沉浸感与互动感,丰富了融媒体报道的内容形式。

新闻与元宇宙相结合的尝试反映了媒体对“沉浸感”与“场景化”的追求,也代表了媒体融合向移动化、数智化发展的趋势。XR与AIGC等众多前沿技术的延伸共同交汇于数实融合的元宇宙世界中,单项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在推动“脱实向虚”的进程。虽然当下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元宇宙新闻更像是一种不够成熟的技术展示与宣传噱头,但其内里所蕴含的形态与表达却揭示着新闻传播在未来的一种可能。

强化互动感,提升用户连接。在今年的两会融媒体报道中,通过强化新闻产品的互动感以提升用户的连接也是各大媒体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互动调查报道是媒体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载体,起着“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沟通作用。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互动节目《两会你我他——总台帮你问》邀请用户选择自己最关注的两会热点话题并进行提问,被采纳的问题将会在总台新闻频道两会特别节目《两会你我他》中得到代表委员与专家的解答。在此次两会期间,总台共邀请到约15名相关专家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及时的反馈与大小屏联动的报道模式让融媒体互动触达更广泛的用户,也切实提升了用户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除了互动调查报道,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报道形式也能有效提升用户参与。今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发起了“青春主场”系列主题活动,涵盖了留言征集、街头演奏会、主题列车等内容。线上线下融合提升用户连接,实现广泛的社交传播,相关话题的总阅读量接近3亿次。

时政报道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各大媒体纷纷从精神实质与表现形式两方面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接合点,竞相加入用融媒体手段创新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人际规范等精神实质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必须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时政报道与传统文化精神实质融合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历史与时代的关系。例如,江苏广电荔枝新闻推出的《历史叩问,时代作答》采用SVG图片的表现形式,以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的“古人叩问”来引出新时代中国成就的“时代作答”,赋予诗词典故新的时代内涵,是成就类时政报道与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一次精巧结合。

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则是时政报道融合传统文化的另一常见方式。人民日报推出的动画视频《十二生肖戏曲联唱,太嗨了!》与河南卫视的创意MV《拼出好未来》都采取了传统戏曲与Rap相结合的形式,借传统文化的“形”表达当前时代的“意”。大河财立方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出的创意长图《千里中原新图卷》则以传统古画《千里江山图》为基底,将河南省18市的代表性大项目添加到画卷中,在形式上实现了传统文化与重大主题宣传的统一。

今年两会中,以主流媒体为引领,各层级媒体的报道呈现出“聚合”与“互嵌”两大创新特征。基于此,本文对两会融媒体产品的进一步创新提升提出思考。

多维聚合。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期和攻坚期,以大融合思维求变求破、创新创优成为媒体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施力方向。围绕技术、平台与区域,各路媒体进行了多元的“聚合”探索。

一是有机融汇,聚合技术动能。时下,各种数字技术正全面渗透、深度嵌入、高效赋能新闻传播行业,重塑新闻传播的形态、业态与生态。今年两会,各层级媒体扎根具体场景,实现了前沿科技由以往简单相加到如今有机融汇的创新升级。

人机互动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推出超写实数字人“正义”,首次结合数字人与AIGC,打造《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智能解读模式。“正义”不仅可以系统解析报告,流畅使用自然语言与人交流,还能生成关于最高人民法院五年内重要举措和成果的详细分析。受众扫码即可按需获取信息,与“正义”对话。这一产品将数字人与AIGC交汇嵌入司法理论与实践场景中,带给用户智能化的视听感知和交互体验,成为技術融汇赋能法治宣传的新探索。

数实结合方面,国家《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加速虚拟现实与媒体行业有机融合,检察日报以数字人、元宇宙构筑立体化的两会新闻空间,正是因应这一指示的体现,亦是媒体融通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突出案例。在其融媒报道《“两会看检察”元宇宙》中,根据真人原型定制的虚拟主播“检博”动作自然、形象逼真,获得广泛关注;
同时,办案故事、最高检厅长访谈等新闻以虚拟集锦形式呈现,便于用户一站式浏览。

二是全程协作,聚合平台优势。国家《“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等方面共融互通。其中,平台终端的整合不仅指向媒体之间,更要求媒体链接外部互联网商业平台。

主流媒体作为“第一方阵”,携手社会力量联合报道,在两会中展现出“媒体大融合”的新姿态。例如,新华网利用独家采写资源,与中国移动咪咕深度合作。在生产环节,双方联合打造数实融合交互报道《元宇宙看两会》,共创《两会特别访谈》节目,通过一系列子栏目扩充两会声量。在分发环节,除了新华网自身的全媒介平台,相关报道也在咪咕视频客户端等多终端同步推送,强化两会信息的数智化触达效果。

同时,地方媒体也洞察传媒新生态,将外部平台力量引入新闻生产各场景,驱动两会报道提质增效。例如,福建海博TV联合支付宝等平台,推出集福式AR互动产品。用户使用XR眼镜或支付宝AR扫一扫功能,即可触发虚拟3D“福兔”,了解福建五年来的发展成果。

三是内外共振,聚合区域资源。媒体跨区域合作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放大聚合效应,深化“1+1>2”的传播之效。这在历年两会报道中早有先例,但今年声量更高、合力更强。

瞄准地理位置,寻找报道交汇点,是国内媒体的典型协作方式。例如,湖北、重庆等长江经济带区域的8家都市报共同策划“长江春潮”专题,通过现场直播在全平台形成矩阵合力,展现长江发展新气象。以特色报道主题为基点共创融媒产品,为媒体协同发力提供了另一思路。围绕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实干激情这一议题,川观新闻、南方日报、天津日报、上观新闻等成渝“双圈”、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内的10家省级媒体同频联动,制作改编版《雪龙吟》歌曲MV,收获全网过亿曝光量,彰显“大合唱”的聚合效力。

以国际视野联动海外媒体,有助于拓展两会新闻叙事空间、提升主流价值传播能级。广西、云南、新疆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多家融媒体中心,联合泰国、老挝等7个东盟国家媒体,推出大型联播视频节目《从这里出发》,全方位讲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发展故事。

深度互嵌。在网络传播和国际传播两大面向上,多家媒体分别借助内容与形式、他者与自我的互嵌,提升两会报道的影响力。

一是硬核文本与软性语态互嵌,提升网感。新闻报道文本的更新和改造,是媒体机构话语方式转变最直观的体现。以软性话语表达严肃信息,能够促进柔性化的时政传播。

中央媒体以网感化样态赋予“硬核”报道亲切感,吸引“Z世代”眼球。总台国际在线推出H5小游戏《看“建”我的2023》,以谐音方式命名作品,还采用“网言网语”设置发布导语,贴近年轻受众的触网偏好。用户进入游戏后,只需手指拖动,便可自由组合多种意象并生成定制海报。此类产品内容精简、形式新颖、网感强烈,富有实践趣味性,强化了用户的参与感。

地方媒体也将活泼的话语嵌入传统议题和文化,打造兼具内涵与新意的融媒产品。贵州广播电视台使用动态海报模拟弹幕生成场景,展现网友对两会议题的热切关注,大象新闻则以《四神云气图》中的朱雀为原型创作互动H5,使沿黄九省传统文化动脉跃然纸上。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样态创新报道方式,促进用户参与,不失为地方媒体建设品牌、增粉固粉的有效路径。

二是他者视角与自我言说互嵌,促生共情。对外传播切忌自说自话,唯有突破对话语主体和框架的限定,方可在复调传播中生成新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共鸣。在自我言说式的两会报道中嵌入他者视角,能提升海外受众的接受能力。

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阵地,中国日报推出“外企看两会”系列视频,使用英文采访在华外企高管,以他者口吻、双语字幕讨论中国经济未来形势。为拓展观察角度,中国日报还访谈了在华外国学生、记者等群体,依托“外眼”“外口”丰富对外传播话语。同时,上海、湖北、湖南等多地媒体也强化外宣思维,推出外籍人士解读两会的系列双语视频,激发国际受众的共鸣。当共情心理在意识中扩展时,受众对全球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性的欣赏和尊重也应势而生。

还有媒体在双语言说的前提下,多元打造叙事主体,多维丰富共情内容,如重庆国际传播中心借虚拟主播之口,面向海外普及两会热词,大江网创作短视频《china说China!China的一天》,以景德瓷器为载体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国风解读。

创新提升的再思考。整体来看,2023年的两会融媒体报道仍存在一定创新提升空间。要真正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各级媒体需从加速落地前沿技术、坚持问题导向和切实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一是加速落地前沿技术,推动新闻生产流程变革。今年两会报道中,AIGC与元宇宙取代“5G+8K”与XR技术成为各大媒体创新技术表达的新发力点。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现阶段AIGC、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的转化程度仍然较低,诸多媒介新技术所描绘的未来传播场景尚未真正落地。

一方面,AIGC辅助新闻生产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技术潜力未得到完全开发,人机协同生产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在AIGC技术“低边际成本”与“高效率”的优势尚没有充分发挥的情况下,相关融媒体产品的使用体验必然会与用户的心理预期存在差距;
另一方面,元宇宙的相关融媒体产品也面临类似情况,且比起AIGC技术,“元宇宙+新闻”的概念还存在应用场景尚不明晰的问题。许多在此次两会期间推出的融媒体新闻产品都被冠以元宇宙之名,但真正的“体验式”元宇宙产品数量很少,大部分产品都只具备数字空间与数字人的表面要素,缺乏可供用户进行实际交互的具体场景。即使是“体验式”的产品也普遍存在建模较为粗糙,用户沉浸感、交互感不足的问题。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升議程设置能力。主流媒体是引导舆论的主渠道、主战场和主阵地,在重大主题报道时,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舆论导向,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关注具体的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议程设置能力。

今年两会融媒体产品存在主题同质化较高的问题,普遍注重回顾十年来国家和社会的新成就、新发展,对于微观层面的议案提案和具体问题的关注则相对缺失。对此要始终保持问题意识,重视微观议题。前沿的媒介技术与创新的表达方式也应当用于代表委员类与议案提案类的报道。以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为方向,各层级媒体应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中央媒体可以利用自身站位高、声量大的优势,在宏观上塑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地方媒体则需发挥贴近基层的优势,以反映民意与解决问题为导向,拿出真正符合民众期待的融媒体产品。

三是切实提升国际传播效能。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从“国际传播能力”到“国际传播效能”的转变,反映出国家对国际传播的实效提出了新要求。面对“提高国际传播效能”的目标需求,我国的外宣媒体亟需从“找准言说对象”“做好情感传播”以及“用好数字平台”三个角度入手来切实提高时政报道的国际传播效能。其一,找准言说对象要求新闻产品明确传播的目标人群。当前两会融媒体产品多以内宣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在对外传播中需要找准国外受众更容易接受的表达方式与语言语态。其二,做好情感传播强调国际传播中情感的重要性,时政报道的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隔阂,而情感可以超越制度和语言建立跨文化的认同。因此两会报道的国际传播可以尝试将严肃的政治话语转化为人类共通的情感,从“你同情我,我同情你”上升至“你认同我,我认同你”。其三,数字平台的作用体现在技术赋权与数据驱动上,国际传播既要建强外宣旗舰媒体,又要开展“全民外交”,利用好海外社交平台,展现立体真实的中国形象。

全国两会是考察媒体融合进程与实效的重要场域。在2023年两会融媒体报道中,“求新求正”是多家媒体拓展内容生态的意识形态表现,AIGC与元宇宙成为众多产品中的热门技术亮点,多维聚合和深度互嵌则是此次两会融媒报道呈现出的总体创新特征。人工智能生产内容与元宇宙技术生态系统固然是推动新闻传播变革的重要支撑,但其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状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人机物”三元共生的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应着眼于推进前沿技术的成果性转化,以内容为根本,以技术为支撑,实现媒体融合概念由量变迈向质变的飞跃。

作者曾祥敏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邹济予、胡海月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加快新型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2AZD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融合用户一次函数“四融合”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2年8期)2022-06-14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融合菜中老年保健(2021年11期)2021-08-22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1期)2021-03-19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无线电工程(2020年11期)2020-10-29《融合》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关注用户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关注用户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关注用户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创业家(2015年10期)2015-02-27
上一篇:吴祉俊作品
下一篇:渔舟唱晚(组诗)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