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科技时代要想保持高校大思政教育生态系统平衡,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协调好高校思政教育人员、路径和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还要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保障体系、环境优化体系和机制协调体系,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与实践进行有效融合,是未来高校思政工作关键着力点。由冯刚和王振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引论》一书,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发展研究。这部著作重点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问题,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研究是科技时代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治理和实践支撑。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学科视域内,思政教育治理是学科研究的一个新视域,也是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与教育的现代化,以及教育评价改革的多重背景,作者深入研究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内容、动力系统和评价方式等基础理论,为系统构建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思政教育治理能力学理和实践框架等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作者立足于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特点,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深入把握其中的规律性认识,以此推进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和深度创新研究。
作者首先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理论来源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理论来源于中华传统治理智慧的传承与发展、现代公共治理理论的借鉴和国家治理经验智慧三个方面,如德法结合的治理方略、和而不同的治理方式和居安思危的治理思路等传统治理智慧,以及融通整体性治理的思维意识、发展数字化治理的方式方法和呈现包容性治理的模式样态等现代公共治理理论。作者站位于治理全局下的宏观性战略,以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性视角反思了思政教育治理的实践问题,这些国家治理经验智慧都是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理论的丰富源头。其次,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价值。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彰显立德树人之根,优化立德树人之机制和增强立德树人之能力,这些都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根本价值;
在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中,要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治理价值,需要加速思政教育的目标协同和推动思政教育责任的落实,以及促成思政教育质量的跃升;
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中的价值,需要为国家治理提供软实力支持,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创造良好的条件。第三,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主体性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主体具有多样性、协同性、专业性和发展性等特征。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主体的基本构成主要有各级党委、政府和行政机构等,以及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群团、社会组织、家庭成员及在校学生等主体构成,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主体的权责包括政府部门在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中的权责、内部治理主体的权责、治理监测评估主体的职权等。
第四,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治理原则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这些都是必须要坚持的方向性原则问题;
还要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完善制度机制、凸显实践导向等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科学性原则;
要注重治理主体之间、治理要素之间和治理环节之间等协同问题,要遵守这些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协同性原则,同时,还要立足历史视野、跨学科视野和国际化视野,坚守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开放性原则。第五,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方式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治理方式包括要素治理和过程治理,其治理方式主要有协同性、整体性和公共性等特征。为创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方式技术,需要积极探究媒体融合以推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新形态。运用大数据创新思政教育治理新范式,运用人工智能来引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新趋向。第六,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动力问题。重点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动力的内涵、类型与特征,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和基本动力,以及高校思政教育治理动力的建构方向与路径。
第七,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问题。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主要由思政教育教学、日常思政教育、思政教育保障等三大治理体系要素构成。要想加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建设步伐就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在治理体系建设全程之中贯穿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激发其治理体系的创新动力,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还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体系的制度机制建设,把思政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健全和落实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实现思政教育治理体系与人的现代化和谐统一。第八,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能力建设问题。要想科学把握高校思政教育治理能力就需要把握好国家治理能力,需要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治理能力的基本意蕴和构成要素。为了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治理能力的时代要求,需要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六个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治理制度执行力,紧密结合能力要求与人的现代化诉求。为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治理能力,还要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中不断提升治理素养,还要加强思政教育治理智库建设,以及注重交叉学科的学理研究与实践应用等。最后,论述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文化向度问题。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中具有“助推器”“导航燈”和“粘合剂”等价值功能,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文化结构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在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重点内容是意识形态与校园文化的治理,高校思政教育治理要坚持以文化人。还阐述了在文化视域中的高校思政教育治理的生成与标准、创新与机制、发展与质量等发展逻辑问题。
总之,在网络科技时代,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治理与实践深度融合发展实践路径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治理。建构高校大思政教育人才保障体系、环境优化体系和机制协调体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传统文化现代性转换,完善现代网络教育,搭建教育网络全新节点。增强教师网络科技育人本领,探析思政教育能力建设的有效策略,加强思政教育顶层设计,建立综合评价机制以促进思政教育的提质增效。
书评人简介:
石如玉,女,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党建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思政体系教育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构建体系,举一反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