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华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6-0196-03
对于初中生而言,科学作业就是大量习题的代名词,而有效作业才是最易被接受、最快被掌握、学生最向往的学习反馈手段。玩是学生的天性,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潜能和创造力。基于当前课程改革和“双减”大背景,笔者积极研究并在教学中运用五种作业范式,旨在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和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在具体实践中,笔者将“玩”作为科学作业的设计纽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完成作业,从根本上提高科学学习效果。实践证明,“双减”背景下“玩转作业”的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研究和实践背景
在学校团委组织学生以“初中生活”为主题的作图大赛上,一幅以作业为主题、反映初中生活的绘画(如图1),在经过学生的投票后最终获得一等奖。由此可见,作业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和压力已不言而喻。升入初中后,作业量日益增加,部分学生渐感压力倍增,最终导致作业完成的兴趣和效率大大降低。
为了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精神,基于科学学科的特质,遵循教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笔者在日常教学中逐渐提炼出了五种范式“玩”转作业的研究模式思路(如图2),借助五种范式实现多样化地“玩”作業。五种范式作业设计旨在根据不同课型、模块,总结、归纳有效作业的设计理念与案例,通过有效评价促进有效作业的运用,从而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借助优良资源提高各组组员的作业通过率,有效评价学生设计的优秀作业,组间的学习竞争也将随着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动力的增加不断提升。
结合现状,挖掘潜能,建构“玩转”作业的设计理念
根据科学学科的“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特质,以及初中学生不愿做冗长、枯燥、重复题目的心理,积极建构“玩”作业的设计理念。
一是巧用前概念,设计应用习题。学生在接受一个新概念前就已对相关知识略有了解,这就是“前概念”,但通常会被教师所忽略。因此,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中充分借助前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并引导其用课堂知识解答作业。同时,在作业中贯穿学生会遇到的需要理解型、实际应用型的题目,以带领学生不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学生问题”与“作业问题”一体化的研究原则。
二是重科学特质,解决身边现象。科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其中涉及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用来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因此,科学学科的作业设计可以充分结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探索欲望,并能够学以致用。
因人而异,因时而需,形成“玩转”作业的五种范式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科学课程理念之一为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着个别差异,为此,笔者在初中科学作业设计中探究“层次性”作业、“实践型”作业、“探究型”作业、“趣味型”作业及“开放型”作业五种作业范式,旨在体现和证明作业也可以是“玩”成的,从而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一)形成“层次型”作业范式,让学生“玩”起来有成就感 。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科学作业,让每个学生都产生作业是量身定制的感觉,感受到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如同在玩不同难度的游戏,从而在不断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产生挑战新难度的意愿。
案例:1.某一溶液的pH=2,该溶液呈_____性,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色,无色酚酞试液_____, 使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色,红色石蕊试纸_____。
2.下表列出了家庭中某些物质的pH:
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是_____。
3.请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和盐酸,写出具体步骤。(明天上台演示并讲解)
挑战题:为什么只要是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这是酸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是由什么微粒决定的?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试剂可向实验室取)
设计意图:第1题是基础性的知识,第2题是对第1题的理解,第3题是能够正确利用酸碱指示剂判断物质的酸碱性,最后一题是本节的拓展。层层递进,从易到难。
(二)形成“实践型”作业范式,让学生“玩”起来更真实。设计实践型科学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课堂知识,利用身边各种资源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实践操作。例如,阐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或进行实验装置连接等作业形式,从而大大减少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
案例: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根据课堂实验,口头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化学性质,描述出硫、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边回忆边描述,脱离书本,这样的记忆方式比书面习题效果要好。
设计意图:科学中考中实验部分基本以书本上的内容为原型或以书本实验知识为基础来设计实验,所以,动手做书本实验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样的操作更能加深学生对科学课堂的喜爱。
(三)形成“探究型”作业范式,让学生“玩”起来有挑战。根据当天的具体教学内容及学生已具备的科学活动经验,设计以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再以小课题的形式进行作业评比。
案例:在学习了“物质的结晶”一课后,笔者请学生任意选择一种结晶方式(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结晶),回家自己制取食盐或蔗糖晶体。
这一“探究型”作业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晶体,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真切看到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从而真正体会和理解原理。
(四)形成“趣味型”作业范式,让学生“玩”起来有乐趣。兴趣作为科学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教师应从作业的趣味性入手,将以往机械重复的作业转变为“玩”起来的有趣作业。
案例:漫长的暑假,面对厚厚的书面作业,笔者果断放弃,设计了趣味型的假期作业,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出一个实验器材或者模型。
该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各种仪器的功能、设计原理等。模型的设计需要学生运用力学、电学等知识,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原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是那么有成就感,也让“作业”有了生命。
(五)形成“开放型”作业范式,让学生“玩”起来有空间。科学教师应将以往答案绝对的作业向开放型的作业转变。针对学習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开放型思维的学生,可以设计对原题进行改编、对实验进行改进等作业。只有将作业变得更加灵活、开放,才能真正拓展他们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其应用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以设计研究性的小课题让学生组队研究。
案例:请学生开展关注水资源的调查,借助pH试纸探测水的酸碱度,并根据结果判断水质。
最终,基于实验结果,学生对家乡的历史与当前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最终写成调查报告呼吁大家关爱水资源,将课本知识升华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
因课而异,总结归纳,形成“玩”作业的课型模式
由于科学课程与物理、化学、生物科目的关联性很强,平时的课堂教学就会分不同的课型和模块进行,作业设计也需根据不同课型进行分类。因此笔者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设置了不一样的作业模式,这些新型作业,让学生减少了一定的书面作业量,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操作上,利于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现将模式归纳如下:
(一)物理课作业——分层巩固显实效。科学学科物理部分的相关教学非常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现象原理的解释、解决实际生活的现象、公式的正确使用等。那么,作业设计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后的延伸与巩固呢?基于对五种范式的作业研究,笔者认为,适合此课型的作业范式有:一是设计真正的分层作业并以小实验的方式巩固课堂内容。例如,设计《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课的作业时,A层次作业:通过课堂实验能够说出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方法,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功能,描述欧姆定律与公式的得出,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B层次作业:除包含A层要求以外,还要求能够认识到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无关,并能判断有关这三者关系的语句正误,能够进行一些变形公式的计算。C层次作业:除前两者以外,能理解在同一实验中为什么计算出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电阻)是不完全相等的,为什么要求平均值,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二是探究式作业,提出简单、直观的“平民”实验。例如,为了让学生真实体验电路出现短路情况的教学难点,在上完新课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如何直观体验短路。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可以看到他们的“奇思妙想”:用一根铜丝直接接在电池两端会感觉到电池发热;
在电池两端用剪细的口香糖纸接在两端,会发现纸被点燃了(因为口香糖纸是锡箔纸,内有金属)……此类的创意非常好,让学生有深刻的记忆。
(二)化学课作业——实践操作记忆深。一是注重仪器连接、实验现象分析。化学部分的教学侧重于观察现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仪器的功能和正确连接及现象分析。基于这样的课型,家庭作业的设计必然也少不了实际操作。以实际操作并作解释来代替书面作业,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也从本子跳跃到手中,学生的完成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二是将疑问变成活的,展现在眼前。例如,在初三学习《如何防止金属锈蚀》一课中“金属在盐水中比在水中更易锈蚀”的知识点时,因为没有经历实际操作,学生对这样的结论难以信服和理解。为此,笔者设计了相关作业让学生自己去做对照实验来解惑。有学生这样设计:将等量的水加到相同的金属碗中,一碗中加入食盐并充分溶解,另一碗什么都不加,放在相同的环境下,每天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后,盛水的碗并无多大变化,而盛盐水的碗变成了如图3所示:白色的为食盐晶体,晶体有规则几何形状也一览无余,中间黄色部分为锈蚀部分。基于实验结果还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中间两块地方锈蚀了,从而开展进一步探究。
(三)生物课作业——趣味学习有热情。例如,在教学《人体中各种营养素》一节内容时,可以在原本枯燥的书本内容中添加燃烧脂肪、蛋白质、糖类三种营养物质的实验。通过观察水温的变化,确定哪种营养素所含能量高。但书本实验误差较大,于是笔者将这节内容的作业设计为“如何改进此实验装置”。在作业反馈中,学生提出直接用酒精灯烧,能量损失大,试管下方加一个易拉罐,燃烧匙在易拉罐内可以减少能量的散失。正因为减少了一定的书面书写,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思考和想象,不仅完全将装置了然于心,还能改进装置,这也是初中科学学科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体现。
有效评价,家校合力,促进“玩”作业的有效应用
针对学生完成的多样化作业,教师进行有效、及时的评价,将作业进行每周一评、每月一评,评出最会“玩”作业的作业先锋并进行交流推广,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应多用“更适合””还可以”等易被接受的词,如“认真作业代表”“进步作业代表”“最具创意作业代表”“最佳作业设计者”等。家长每周也要对孩子当天完成的科学作业进行反馈、调查,一来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二来也有助于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回家后完成作业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当之处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促进五种范式作业的有效运用。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业范式,也证明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还促成了作业概念的有效诠释。原来,作业不用仅仅停留于作业本、试卷,它可以是“活”的、可实际操作的,它可以是“玩”成的,是让学生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操作又获得知识的途径。如今,科学作业成了学生每天最期待完成的任务,这样的“玩”作业模式让他们可以真实体会到原本只有“纸上谈兵”的推断题也可以活灵活现在眼前,自我知识的梳理变得简单,而且原本缺少的复习时间又回来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石生.如何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时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6
[2]郑金洲.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
[3]刘晓倩.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模式[J].科教文汇,2020(32):66-67.
猜你喜欢范式双减科学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年6期)2021-08-10“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2期)2020-06-16点击科学中国科技教育(2019年12期)2019-09-23科学大爆炸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1期)2018-08-16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