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旻珩 梁妤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社会积极传播中国形象,对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立足中国历史、地理、文化、艺术以及人民故事等丰富资源,涉及国内外多元声音,巧妙运用传播技巧多方位建构中国的立体国家形象。
关键词 国家形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 国际传播
作者信息
高旻珩,梁妤,贵州大学传媒学院学生。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媒体融合促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对外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202210657107)。
展现大国担当,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推进构建公平、公正的全球贸易体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是主流媒体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肩负着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争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使命。
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为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2月31日至2022年6月1日半年间共1080个短视频样本,采用定量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进行全样本分析,研究其如何通过短视频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以及建构国家形象,这将对中国在国际社会加快建构话语权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化主题分布:呈现多彩中国
通过分析视频样本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上的内容主题分布多元,涉及国内外大小新闻,宏观层面则是通过影视化呈现中国地理风光、地区文化风俗艺术以及国家建设成就,微观层面则是聚焦个人或小群体故事的讲述。就主题归纳,主要有国内(地理风光、文化艺术、国家建设、人民故事、国家领导人、外交部发言)、国外以及其他。
(一)生态、文化、成就:建构大国风采
1.风光展现:描绘大美“中国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绿色”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主色调,“中国颜值”在国际社会的交流中也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名片。《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不仅呈现辽阔的草原、纵横的山川、碧蓝的湖泊、宏伟的瀑布、浩瀚的云浪、五彩的花海、金黄的麦浪、层叠的梯田等风光景观,同时拍摄了风力发电工程、水力发电工程、水坝建设以及现代化播种和收割等景象,大量地理风光短视频均以清新的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反映出中国的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所呈现出的盎然生机。
在其自然地理风光的选取中,也相当有考究,涉及中国东、南、西、北、中五大方位。视频涵盖中国各方位地区的景观,配合航拍的效果不仅是在视觉呈现上体现了“美”,还在形象意义上印证了“大”,利用短视频的短频快特性,直观地描绘出一幅大美中国画。
2.文化艺术:展演丰富“中国韵”
在如今的国际社会中,“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还没有被彻底打破,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舆论影响力和话语权仍待进一步提升。
文化艺术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以符号或仪式为载体呈现,表达出特定的意义内涵。西安以汉代文化为特色的沉浸式婚嫁内容,呈现中国汉朝典雅的婚房陈列、庄重的编钟和古筝乐器、古朴的书法器具和竹简以及华丽的婚嫁服饰,视频中新郎新娘琴瑟合鸣、手作书法,以中国红为主色,既韵味优雅,又传达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及美好的婚嫁传统。在春节期间,账号发布了关于各地团圆过年的热闹景象;
在中国农历三月三这天,介绍了广西壮族人民庆祝“三月三”的景象。其中春节团圆、少数民族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包容”的体现,这在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具有异曲同工的作用。大量视频还展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如手工汉代漆器、手绘国画、传统木匠、纸鸢制作、皮影戏、雕花、竹筏等等,则是体现中国传统匠人对传统技艺的严格坚守,这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传统工艺,也恰好迎合近年来中国技术中所蕴涵的匠心精神,从而以小见大建构起中国优秀的匠人形象。
在国际交流与传播中,文化的力量越来越被主流媒体重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下实际讲好中国故事成为主流媒體的方向。在当今语境下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主流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必然。
3.国家建设:凸显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交流中传播正面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注重报道国家建设成就以及工人形象呈现,将中国在实现伟大“中国梦”过程中的显著成效展现,以具象化的手法凸显了“中国梦”的真实性。
(二)人民故事:在共情中消弭理解差异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离不开书写中国人民的故事。根据统计,在选取的样本中人民故事类视频的数量占榜首,在近半年的人物报道中,有如下特点:一是议题内容丰富,二是议题内容紧跟热点事件。其中上海医务工作者和防疫志愿者以及冬奥运动员的相关视频数量较多。视频将中国当时的抗疫现状用镜头记录下来,当中有烈日下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有摘掉口罩后满脸印痕的医务工作者等形象,展现了中国人面对困难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让世界看到了属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以及时代印记。在冬奥会运动员的视频中,展现了中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卓越风姿以及艰苦训练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讲述中国农民、工人辛勤劳作与工作的故事、消防员抢险救灾的英勇形象、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奉献以及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通过一个个贴近中国国计民生的事实案例,用故事化的镜头叙事与微观的视角,聚焦中国人民自身发展的故事,涉及各行各业,传递出中国一体多面的良好态势和发展形象。以具身化的人民视角回归人本,达成国外受众对国内人民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形成对国家层面的理解与认同。
二、妙用传播技巧:发出国际传播“最强音”
(一)客观视角下的“可信中国”
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中,视频的内容不仅仅只是报道中国国内的新闻事件或是仅报道中国的发展,而是国内外兼有,尤其是在观点的呈现上,把对于事件的思考和判读更多留给了抖音平台的用户。如报道国外旅游发展的一条视频,视频中不掺杂任何主观评价,以中立客观的视角将阿图勒尔一处旅游景点的开发情况如实呈现。该条视频也受到了国外友人的好评。《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号也绝不仅仅展现中国正面的议题,同时也以诚恳的态度呈现中国前后发展的不同状况。在四川省悬崖村修建的钢梯变成旅游景点的视频中,如实呈现2016年该地欠发达的山路状况和2020年该地修建钢梯后的良好状况,让观众真实了解中国农村向好发展的态势。
正面客观传播在国家对外宣传中至关重要,海外版抖音号短视频内容生产中如实且同频报道国外情况,不仅是塑造中国公平的国家形象,更是表达了中国的包容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坚持了事实的客观性,国内外同频报道也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到国际社会的切实行动,表达出中国对于国际事务的关切。
(二)“他者”叙事:增强形象可感性
“他者”是相对于“自我”而形成的概念,是“自我”的对立面,它强调的是客体、异己和差别化等特质,有作为对立面的“他者”和作为旁观者的“他者”两类“他者”形象。[1]
叙事采用以国外友人作为“他者”的方式来陈述对中国的印象。当中有显性陈述与隐性陈述两种表达。显性陈述是通过外国友人直接的口吻表达自己心目中对中国的直观感受。一如“你对这个问题的印象如何?以下是来自8个国家的公民给出的一些答案”,视频中呈现8个不同国家的公民面对镜头直接回答“What‘s your impression of China?(你对中国的印象是什么?)”这一问题,视频中外国友人的回答有“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中国非常先进且现代化”“中国很美”“中国有很多美食”等,均为基于国外友人(“他者”)对中国的美好形象评价。通过对视频评论区的评价分析,爬取出如下关键词“awesome(很好的)”“beautiful(美丽的)”“love(热爱)”等充满赞美性的词汇。隐性陈述则是不通过外国友人直接口吻而是其生活状态来呈现,例如有一条视频是上海疫情期间居住在上海的一名外国女子于晴朗的天气在窗台上欢歌的生活情态,再次用“他者”形象真实表达了上海疫情期间有温度的居家隔离生活。
运用“他者”叙事的方式在国际传播中尤为重要,体现的不是只有传播主体一方的观点输出,而是多方观点综合表达。《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运用不同的外国友人作为“他者”形象叙述中国故事,不仅是立足多方面建构起了立体的中国形象,还通过“他”建立起一个亲切可感的第三方话语体系,且以外国友人进行叙事,能够最大范围地引发与其具有共同文化语境的主体的共鸣,从而增加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打破跨文化传播中的壁垒和刻板印象,搭建起更加有效的国际沟通桥梁。
三、把握话语权:阐明中国立场、建构主权形象是主导
由于目标受众认知的差异和目标国的媒体偏见,中国的举措和建议总是被西方国家误解,西方社会长期报道中国负面议题甚至是通过歪曲事实抹黑中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把握话语权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因此,完善他国的“中国观”是相当必要的,加快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建设则需要以站稳中国的国际立场和建构中国的主权形象为主导。
《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的内容议题严肃性和趣味性并重,主流权威主导内容。其抖音账户大量发布外交部针对国际问题的发言视频,对国内外议题发表中国的坚定立场和观点。如对哈萨克斯坦内政表达邻邦友好祝愿;
对俄乌战争表示希望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战争问题,反对美方干预;
对种族歧视问题表示应倡导种族平等;
对新疆问题表示应反对虚假报道和“选边主义”;
对台湾问题表示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对香港问题表示反对美方挑起“港独”;
对南海问题表示坚持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等。
中国在国际传播中,最具代表的则是外交部发言,《人民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在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权威发布外交部发言,利用抖音平台持续发声争夺话语权,內容展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问题发声,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正向回应西方负面报道,阐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态度并坚持中国主权的立场,这在对外宣传中建构中国的友好和主权国家形象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结语
在“小屏”中洞见“大国”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抖音“People"s Daily”是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建构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的权威平台,代表了中国立场、中国态度、中国声音。从作品内容来看,“People"s Daily”不止有宏观叙事,还会从平民视角切入,以“人”的魅力来展现“国”的风采,更加契合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
从传播技巧来看,“People"s Daily”注重作品的多元化声音表达,变“自说自话”为“他者言说”,追求的是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更有利于回应西方长期以来的“污名化”;
从内容生产的立场来看,“People"s Daily”依然保持着作为中国官方媒体的姿态,在国际议题上绝对坚持中国主权,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但是由于国际网络管制,“People"s Daily”在国际上影响仍然有限。此外,“People"s Daily”的部分作品缺少广播语言的融入,外交翻译文本“作为一种重要的建构性力量,它不仅能建构自我,还能够建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2]单纯的“中文声音”加“英文字幕”的方式不够直观,应充分利用抖音平台的视听优势,灵活地将AI播报、语音跟读等智能技术运用到作品生产中去,增强海外用户听觉和情感体验,更加直接地表达内容以及意义内涵,进一步建构亲切可感的话语体系,从而增强国际传播效果,塑造世界舞台中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文明.全球史研究中的“他者叙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45-51.
[2]马会峰,杨明星.外交翻译与中国南海形象建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33-41.
猜你喜欢国家形象国际传播人民日报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西部学刊(2016年19期)2016-12-19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江淮论坛(2016年6期)2016-12-15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新闻爱好者(2016年10期)2016-11-18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6年10期)2016-11-14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