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外设计史课程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不断发生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同时,对设计思维的培养日益重要。针对这种变化趋势结合实际教学展开讲授-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建构自我对设计史的认知以及设计思维的养成,以应对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设计史;设计思维;讲授-发现教学模式
一、中外设计史的核心教育价值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与多学科融合交叉的专业,既要继承传统艺术又要结合新的技术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具备创新设计理念,培养出具备创造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设计作品除了形式上的美感,还需文化内涵作为内部支撑。中外设计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外设计史的发展特征,探究中外设计形成的文化背景,培养对设计的认知和思考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掌握创意与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胜任设计师的工作。因此,中外设计史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中外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伴随着新课标的改进,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变化较大,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以及基于创新意识的设计思维的养成,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在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形式输出知识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造成学生思考与研究能力较差的现象。其次,目前设计史课程多偏向于理论的讲授,缺少实践教学的环节,造成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割裂。最后,教学环境单一,多固定在教室,学生缺少与艺术品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设计史课程的教学效果,甚至影响学生设计思维、审美意识的养成。
三、基于设计思维的教学模式
(一)设计思维
在当下,文化融合及科技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艺术设计作为创造性专业门类,单一的思维模式难以应对多变的设计发展趋势,融合性的设计思维方式已成为当代设计师必备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与资源大量涌入生活与学习中,人们随时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想要的信息,对知识的学习而言,对信息的搜索、整理融合以及对分析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
(二)讲授-发现学习教学模式
对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设计史课程不仅是历史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设计思维的养成。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设计史知识内容的客观呈现,更要引领学生通过接收到的知识内容去发现艺术设计的创作原理以及设计创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为达到以上效果,参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方法,将设计史课程分为教师讲授、学生发现学习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最终尽可能地体现设计史课程教学的核心教育价值。
四、艺术设计史讲授-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确立了设计史的讲授-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之后,在开展教学时,首先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多个平台、多种传播媒介的优势来辅助教学;其次在知识讲授阶段,创造灵活的课堂环境,拓展第二课堂充实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切身体验;再次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与当下设计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对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认知,在课堂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最后通过课后资料作业本的完成过程,引导学生完善自身对设计史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今后的专业学习以及设计实践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讲授环节把握全局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对知识要点从多角度展开分析,重视知识内容的关联性,尤其注重全局观念,从纵向历史阶段和横向中外对比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设计作品的历史环境、创作过程、风格特色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形成对设计史知识体系的基本搭建。如在讲授中国设计史时,适当引入外国设计史中一些相似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或者小组合作进行对比分析,中国的传统木质结构建筑可以与西方的砖石结构建筑相比较,康乾时期的图案纹样可与西方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时期图案纹样相比较,还可以同一种设计门类进行纵向历史比较,或者跨地域进行横向比较等。知识单元内容的学习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添加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主题或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教授-发现学习模式的探索,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知识内容。总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勇于打破既有的教学范式,让学生通过史论知识的学习丰富对设计的想象力,自我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二)创设灵活的课堂环境(实地案例教学)
在授课环节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多元灵活的授课环境,根据授课内容以及学校所在地的城市文化建设情况,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实地参观,让学生近距离、直观地鉴赏艺术作品,面对实物进行多角度、细致的观察,切身感受设计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或是对艺术作品的形态与设计在现场进行手绘描摹。这种现场教学形式让枯燥的藝术理论与设计实践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知识内容不再囿于教材和课堂中,学生能够在参观与欣赏的过程中有更好的代入感与真实感,对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技术水平感受更为直接与深刻,从而体会文化、设计与技艺在作品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所在。
(三)有效合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
依托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与多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与媒介日益增多,人们的学习渠道越来越多,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有效利用网络与媒体资源,挑选一些制作精良、内容详实的学习资源作为教学的辅助内容。首先可以合理利用优秀学习平台的资源,如在讲授明清家具时可以向学生提供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相关优秀学习资源;其次利用文物与设计文化相关的优秀纪录片或文化类节目的视频资源作为补充。
(四)翻转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翻转课堂,其原本的含义是指重置课堂内外相应的时间配置,然后把学习决定权转交给学生。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实践能力的养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相呼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开展专题教学,在课程开始前选定某一主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课下合理安排时间利用资源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搜集、整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最终总结出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内容结构或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并由教师就这一主题引导学生互动讨论交流,并给出适当的点评与讲解。在翻转课堂,教师转变成导师,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现,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信息的综合运用能力均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培养。
(五)课后资料作业本的采集整理
一般的设计史作业多为理论知识的书面表达形式,如小论文的练习。考虑到设计专业的特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对常规教学作业做相应调整与改变,做到知识理论与专业实践兼顾。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关键词或者某种设计风格、设计门类等信息,将作业设计为资料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和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发散思维的联想与推理,搜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并加以整理与分析,最终以文字阐述、手绘图稿或者图文结合的形式完成作业,课程结束时完成一本基于学生独特个性的资料作业本。完成作业的同时,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连接与重组,不仅发散思维能力得以训练,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完善,专业学习能力更强,从而为今后在设计专业方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与科技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的、教学目标正在不断改变,教师应该相应地调整设计史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已有的固定范式,转变教学思维,善于利用网络及媒体资源,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注重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培养其独立学习和设计思维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其更符合未来设计行业对就业人才的设计创新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李砚祖,张夫也.中外设计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8.
[4]李海勇.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思维培养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设计思维讲授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江西教育C(2021年1期)2021-03-02历史课教师的讲授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结合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46期)2017-03-02产品设计中的意境美现代营销·学苑版(2016年11期)2017-01-19浅析物联网时代智能产品的设计思维和策略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4期)2017-01-16产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型设计思维模式的影响纺织导报(2016年12期)2017-01-06基于翻转课堂的企业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浅析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设计艺术理念今传媒(2016年7期)2016-09-07一堂很特别的语文课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4期)2016-06-25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中学理科·综合版(2008年10期)2008-12-04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老骥秘书网 https://www.round-online.com
Copyright © 2002-2018 . 老骥秘书网 版权所有